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井水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

1.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3)

1.4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 (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7)

2.1**县概况 (7)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9)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矿井水综合利用概述 (12)

3.1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12)

3.2矿井水利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4)

3.3矿井水利用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与发展目标 (14)

3.4矿井水利用的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8)

4.1项目选址 (18)

4.2主要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内容 (21)

第六章工艺设备方案 (23)

6.1生产流程工艺图 (23)

6.2目前状况 (24)

6.3项目改造方案 (25)

6.4改造后水平衡图 (27)

6.5设备选型 (27)

第七章工程方案 (30)

7.1主要土建内容 (30)

7.2土建设计方案 (32)

7.3电气设计方案 (33)

第八章环境保护 (33)

8.1环境现状 (34)

8.2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 (34)

8.3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 (36)

第九章节能 (37)

9.1节能规范 (38)

9.2节能效果分析 (38)

9.3主要节能措施分析 (41)

第十章劳动安全与消防 (43)

10.1劳动安全 (43)

10.2卫生防护 (45)

10.3消防 (46)

第十一章组织管理运营与项目实施进度 (48)

第十二章项目招标 (50)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3)

13.1投资估算 (53)

13.2资金筹措 (53)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64)

第十五章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67)

15.1环境效益 (67)

15.2社会效益 (6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

二、建设地点:**省**县**乡

三、建设单位:

四、法定代表人:

五、可研报告的编制单位:

**市工程咨询院

六、企业概况

**,位于**省**县**乡境内,系我国国内第一座金刚石原生矿,企业性质:国有大二型企业,企业拥有**钻石有限公司、**机械厂等子公司。主要产品为天然金刚石,另外还从事钻石加工贸易,机械加工等行业。其金刚石的总储量和年生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且产品品位高,质量好,首饰钻比例占20%左右,**1号重119.01克拉,**2号重65.57克拉,**3号重67.03克拉,**4号重45.74克拉,**5号重101.46克拉5颗特大金刚石均产于该矿,其中**1号金刚石是国内目前原生矿最大的钻石。

**于1966年8月筹建,全部由国家投资、分两期工程建成,原隶属于国家建材部,1972年12月划归为**临沂。一期工程1966年8月筹建,1970年1月投产,地下开采红旗1#岩脉,设计生产能力为2万ct,于1980年9月停产,二期工程1972年筹建,1975年12月投产,露天开采胜利1#岩管,于2001年转入地下开采,年生产能力为12万ct。**占地1763亩,建筑面积18.8万m2,固定资产6533.9万元;企业净资产6233.9万

元。产品销售收入4639万元年实现利润2380万元,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85%,产品远销印度、比利时、美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矿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露天矿山遗迹建设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

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省节约能源条例》

6、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划及产业政策;

7、《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

8、《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改办环资[2008]2692号)

9、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10、国家发改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要求。

11、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规定;

12、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节水标准、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消防和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2、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整体设计体现技术先进、稳妥可靠、安全适用、切合实际、经济合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1.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二、矿井水综合利用概述

三、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五、工艺设备方案

六、土建工程方案

七、环境保护

八、节能

九、劳动安全与消防

十、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

十二、项目招标方案

十三、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四、效益评价

1.4 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

本项目是**矿井水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拟将原有150万吨自备井供水系统关闭,对红旗1号矿井和胜利1号矿井的排水进行综合利用,使用

矿井水当作选矿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同时淘汰部分大功率电机,实现节水、节电。

一、项目选址

拟建项目位于**省临沂市**县**乡**区内,本项目不需新征土地。

二、建设内容

项目全年矿石处理规模为12万吨,每吨矿石用水量为14吨,年用水量为168万吨的规模维持不变。红旗1号与胜利1号矿井每年涌水量为150万吨,本项目拟对这150万吨矿井水进行综合利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蓄水池、回水池28100立方米的综合利用和18200米铺设供水管道。

2、供电系统改造:增加变压器及大功率电动机,架设6KV高压线路(3KM)、敷设6KV高压电缆(1500米)。

3、精选车间改造:新增两台淘洗盘,两台油选机,三台螺旋机,一台圆锥破碎机。

三、土建内容

新增土建面积670平方米,蓄水、回水池共计池容28100立方米,管网建设、改造共计18200米,管道埋设挖沟5公里,剥离土石方3000立方米。

四、节水量

红旗1号与胜利1号矿井每年涌水量为150万吨,其中红旗1号涌水量74.14万吨、胜利1号涌水量75.86万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红旗1号矿井水中的15.6万吨经处理后用作生活用水,另一部分与胜利1号矿井

水的全部共134.4万吨用于选矿生产用水(水平衡图见6.4改造后水平衡图),替代原水源地供水。项目完成后,原排水系统停用,选矿用水实现零排放,项目年可节水150万吨。

五、节能量

本项目每年节水量为150万吨,折标煤385.65吨;通过节电改造年可节电211.94万度,折标煤792.33吨;综合节能折标煤1177.98吨。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估算,项目新增投资552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445.25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2974.17万元,安装工程费345.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2.73万元,基本预备费409.40万元。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七、改造效果

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可使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即每年可多回收金刚石毛坯18000克拉,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增加利润1092万元。经计算,项目总投资收益率达到19.7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55%,税后投资回收期5.6年,财务净现值1215万元。由此可见,项目改造效果非常明显。

八、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

九、研究结论

该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三款“煤炭”第12条“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范畴,同时符合《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0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08]2692号文件选项范围“节水—矿井

水利用—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项目(管网建设应在合理范围,年节水100万吨以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和方向。

本项目的实施,既节约地下水资源,又减少废水排放,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矿山的自身发展,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生产过程“三废”产生量极小,经处理后完全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建设对于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分析,该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可行的。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新增)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项目新增建筑面积平方米670

2 项目新增蓄水、回水池立方米28100

3 项目新增管网及改造米18200 其中改造2300米

4 管道埋设挖沟公里 5

5 剥离土石方立方米3000

6 项目节标煤总量吨1177.98

7 项目节约用水万吨150.00

8 项目节约用电万KW 211.94

9 项目总投资万元5527

其中:建设投资万元5527

建设期利息万元0

10 金刚石生坯增产克拉18000 回收率提高

15%

11 项目新增销售收入万元1170

12 项目新增销后税金及附

加万元20

13 项目新增利润总额万元1092

14 新增所得税万元273

15 项目建设期年 1

16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前年 4.8 含建设期

所得税后年 5.6 含建设期

17 总投资收益率% 19.75

18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 24.08 全部投资

所得税后% 18.55 全部投资

19 财务净现值万元121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县概况

**县位于**省东南部,因地处**之阴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94%,耕地51万亩,辖9镇2乡、464个行政村、5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万。**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科普先进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县”。 **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自西汉初设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秦朝大将蒙恬和东汉天文历

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乡。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沂**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全县先后有4万人参军参战,1300多人英勇献身,13万人参加了支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名扬全国,“孟良崮战役”举世闻名。陈毅、徐向前、粟裕、谷牧、迟浩田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悠久的岁月铸就了**人民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品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使**形成了特有的老区政治优势,“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在**人民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县基础设施完善。**位于沿海与内陆的连接地带,东临青岛、日照,西依泰山。京沪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并在县内有两处出入口,205国道、兖石公路贯通东西,沂蒙公路纵穿南北。城乡交通、信息网络发达,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班车、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和宽带网络。建设了总装机容量27兆瓦的鑫源热电厂,电网建设始终超前于经济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万人,形成了七纵八横的总体架构,绿化率达35.4%,成为秀美的山水生态城,正在申报省级园林城市。

**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坚持,五打造”的思路目标,团结拼搏,奋力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9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6元。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初步成为农村富饶、县城秀丽、环境

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方案汇编

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方案(湿地处理矿井疏干水初步设计方案) 榆林市六墩煤矿

湿地处理矿井疏干水初步设计方案 一、湿地概况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的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域。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是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 2、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被称为“生物超市”)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被称为“大地之肾”)、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3、湿地的分类: 湿地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二、湿地组分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及机理: (一)、湿地植物在污水降解中的作用及机理

1、植物在污水净化中的机理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污水中的无机氮、磷等营养物质,供其生长发育。污水中氨氮可以被植物直接摄取,合成植物有机氮,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去除。而污水中的有机氮多通过系统中微生物的降解来达到去除的目的。污水中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为植物的ATP、DNA、PNA 等有机成分,然后通过植物的收割而从系统中去除。目前,通常的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不高,仅能达到20%~40%,而用于污水处理的湿地植物通常都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和吸收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吸收而去除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成为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一个简单有效且费用低廉的工具。例如,研究表明香蒲每年每公顷可吸收2630kg氮、403kg磷和4570kg 钾。 除营养元素外,大型水生植物还可吸收铅、镉、砷、汞和铬等重金属,以金属螯合物的形式蓄积于植物体内的某些部位,达到对污水和受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湿地植物可以将重金属积累在植物组织内。重金属在一般植物中的积累量为0.1~100μg/g,但也有一些特殊植物超量积累重金属。植物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还表现在植物的产氧作用使根区含氧量增加,促进了污水重金属的氧化和沉降。 污染物中有机物和氮的降解所需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微生物和氧,生长在湿地中的挺水植物能够对氧进行运输、释放和扩散作用。植物可将空气中的氧转运到根部,在植物根区周围的微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有利于硝化、反硝化反应和微生物对磷的过

矿井防治水专项设计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 麻黄梁煤矿 矿 井 防 治 水 专 项 设 计 地测部-张礼军 二O一八年一月

目录 1.概述 (1) 1.1目的和任务 (1) 1.2位置及交通 (1) 1.3水文与气象 (3) 1.4地形地貌 (4) 1.5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 (4) 1.6矿井现状 (6) 1.7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7) 2 矿井地质条件 (8) 2.1矿井构造 (8) 2.1.1构造 (8) 2.2地层 (8) 2.3煤层及煤质 (17) 2.3.1含煤性 (17) 2.3.2煤层 (18) 2.3.2煤质 (20) 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3) 3.1矿区含(隔)水层 (23) 3.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30) 4 矿井水害防治方案 (34)

4.1水害防治方案的确定 (34) 4.2水害防治工程的设置 (34) 5 防水煤(岩)柱留设 (35) 5.1防水煤(岩)柱的种类 (35) 5.2防水煤(岩)柱留设 (35) 5.2.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原则 (35) 5.2.2防水煤(岩)柱的留设 (36) 6 矿井防治水措施 (37) 6.1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37) 6.1.1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37) 6.1.2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38) 6.2水害防治的组织措施 (41) 6.3井下探放水措施 (41) 6.3.1区域、局部探放水措施 (41) 6.3.2探放水设备选择 (48) 6.4地表防治水措施 (49) 6.4.1地表水防治设计依据 (49) 6.4.2地表水防治工程 (51) 6.5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 (52) 6.5.1井下排水 (52) 6.5.2防水设施 (54) 6.6 封闭不良钻孔防治水措施 (54)

煤矿矿井水节水改造工程工艺设计方案

X X煤业(集团)X X X X矿业有限公司X X煤矿矿井水节水改造工程 工艺设计方案 工程编号: 某有限公司

目录 第 1 章总论 ---------------------------------------------------------------------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原则-------------------------------------------------------------------------------- 1 1.3 设计范围-------------------------------------------------------------------------------- 2第 2 章背景情况 --------------------------------------------------------------------- 3 2.1 XX矿业XX煤矿总体概况 ---------------------------------------------------------- 3 2.2 排水工程规划-------------------------------------------------------------------------- 3第 3 章建设规模及处理程度 ------------------------------------------------------ 4 3.1 建设规模-------------------------------------------------------------------------------- 4 3.2 处理程度-------------------------------------------------------------------------------- 4第 4 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定 ------------------------------------------------ 5 4.1 矿井水处理工艺方案----------------------------------------------------------------- 5 4.2 矿井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5 4.3 工艺流程-------------------------------------------------------------------------------- 7 4.4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7 4.5 工艺设备------------------------------------------------------------------------------ 11 4.6 结构设计------------------------------------------------------------------------------ 13 4.7 电气设计------------------------------------------------------------------------------ 14 4.8 自控及仪表设计--------------------------------------------------------------------- 15第 5 章工程投资估算 ------------------------------------------------------------- 16 5.1 编制范围------------------------------------------------------------------------------ 16 5.2 工程直接费用投资估算------------------------------------------------------------ 16第 6 章运行费用及效益分析 ---------------------------------------------------- 18 6.1 运行费用------------------------------------------------------------------------------ 18

关于综合开发利用矿井疏干水的建议 范例

范例 政协××市委员会关于综合开发利用 ××矿井疏干水的建议 ××市委: 为合理开发水资源,缓解我市市区供水紧张,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局面,市政协在市政府、市城科会、××矿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组织了部分市政协委员、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考察了××12个矿井开发利用矿井水的情况,听取了××区和××区农业局关于使用矿井水浇地范围和用水量方面的汇报,并多次召开矿井水净化利用问题论证会和专题讨论会。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调研组成员分析研究了大量有关资料,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的建议方案。 下面,分四个方面汇报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的建议方案。 一、开发利用矿井水的必要性。 (一)开发利用矿井水是解决××市区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二)开发利用矿井水是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三)在目前市区地下水资源紧缺,一般又不允许再多抽取地下水的情况下,开发利用矿井水是解决工业及民用水的迫切需要…… 二、开发利用矿井水的可能性 (一)矿井水量丰富而且比较稳定,服务期限长,可作为长久水源…… (二)矿井水质一般属于重碳酸钙镁型水,ph值在7-8之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三、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的方案设想 (一)指导思想…… (二)净化水厂的建设…… (三)矿井水量的分配设想……

(四)矿井水的回灌设想…… 四、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建议方案实施步骤设想…… (一)关于净化水厂的建设…… (二)关于对矿井水源地的建设…… (三)关于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向地下回灌的设想…… (四)为实现综合开发利用矿井水设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略)。 附:开发利用××矿井疏干水分矿实施方案 政协××市委员会 ××××年×月×日

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

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前言 我国矿产以井工开采为主,为了确保井下安全生产,必须排出大量的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也污染环境。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不但可防止水资源流失,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于缓解矿区供水不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节约水资源,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 21号)及“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矿井水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涉及全国主要产矿区,是我国矿井水利用工作“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性文件和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规划范围是年涌水量60万立方米以上的煤矿。《规划》主要针对煤矿矿井水,对于非煤矿矿井水利用,应参照此《规划》执行。

目录 一、我国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 (1) (二)矿井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二、矿井水利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 (一)矿井水利用面临的形势 (2) (二)主要任务 (3) 三、矿井水利用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与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遵循原则 (3) (三)发展目标 (4) 四、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4) (一)发展重点 (4) (二)区域布局 (5) 五、保障措施 (7) (一)加强规划引导 (7) (二)完善政策措施 (7)

(三)加快技术进步 (7) (四)拓宽融资渠道 (8) (五)健全标准体系 (8) 一、我国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矿井水排放利用情况。矿井水是矿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涌水。为了保障矿井生产和安全,矿山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矿井水排出地面。矿井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粉尘和岩尘的污染,是煤矿及其它矿山具有行业特点的废水,这部分废水经处理后,可作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据统计,目前全国煤矿矿井每年涌水量在42亿立方米左右,利用率为26%左右。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不但可防止水资源流失,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于缓解矿区供水不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涌水量与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质构造、开采深度和开采方法等因素有关。就地区而言,一般规律是东、南部地区涌水量大,西、北部地区涌水量小。多年的实测数据表明,矿井水在开采过程中排放量相对稳定,作为水资源其水量是有保证的。矿井水水质状况随矿山开采的品种、类型、方式以及矿山所处的区域和地质构造等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按水质分,矿井水主要可分为五类: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特殊污染型矿井水。不同水质的矿井水只要

矿井水利用规划

附件一: 《矿井水利用规划》编制大纲及要求 一、前言 二、总则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范围 三、现状和预测 (一)现状评价 (二)预测分析 四、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二)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五、重点项目建设及布局 (一)规划项目 (二)实施计划 (三)资金来源 六、保障措施

规划大纲说明及编制要求 1、前言 说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述矿区概况:人口、水资源状况、主要的经济指标等。 2、规划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的依据是:矿区发展总体规划、矿区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相关的水资源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3、规划编制范围 一般为年涌水量60万m3以上的矿区。极度缺水地区可适当降低标准。 4、规划年限 主要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鉴于统计原因,相关数据可依据2004年。 5、现状评价 应包括目前产量、矿井水排放总量、吨矿排放矿井水量、矿井水利用量、主要用途、矿区水资源供求等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6、预测分析 根据矿区总体规划、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规划期内的矿井水排放量和水资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 7、发展思路、目标及主要任务 根据对规划期内矿区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及水资源供需情况、矿井水排放量的预测分析,提出推动矿井水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

明确规划期的发展目标,包括定性目标和定量指标;并围绕目标提出“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安排。 8、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上述目标和任务,提出“十一五”期间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项目规模、建设周期、主要用户、投资估算以及项目建设顺序与实施计划等,明确项目建设导向。重点发展大涌水矿区、严重缺水矿区、重要产矿区(尤其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矿井水利用。 9、保障措施 提出推动矿井水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10、提交形式 在提交规划报告的同时提交电子版。

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

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矿井防治水方案设计 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保证井下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构建“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科学、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发生透水事故或出现透水征兆后进行探放水作业以及探放已知的积水时,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不造成损失,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本矿井防治水设计。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长:李晓林 副组长:吴相勇 成员:唐国铭梁世军周宗盛幸煜高魏俊良罗长健李彪闫尚德祝相才娄恒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调度室,由唐国铭任办公室主任。 成员:李彪罗长健闫尚德 领导小组职责:矿井防治水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个专业和多个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作。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布置和督促矿防治水工作、组织编制防治水年度计划、技术方案及措施等,平衡解决所需人、财、物,定期研究解决矿井重大水害隐患问题。

办公室职责:负责矿井防治水日常管理工作,制定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方案,进行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搞好水情预测预报,编制防治水措施并组织贯彻和实施。 安全科职责: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安全监督检查、参与矿井防治水设计、方案及措施的审查,督促措施现场落实和实施,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 机电科职责:负责机运系统防治水工作的安排、检查,保证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的完好、稳定可靠,负责排水设备备用数量的核查,负责疏、排水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检修等工作,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组织“雨季三防”工作安排、检查、监督、整改等工作。 通防科职责:负责安排对突(涌)水点及排水点的瓦斯,防探水地点电话的安装调试工作,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负责施工地点监测探头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组织探放水按钻孔设计要求施工,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检查。 二、水文地质 (一)区域水文地质 区域上属中高山侵蚀、剥蚀高原中高山山地地貌。煤层的出露标高为+700~+1500m,狮溪河流经矿区东边,切割煤系地层底部的茅口组、栖霞组和韩家店组,河谷海拔高度最高+665m。最低为+。矿区地形陡峻和较陡斜坡,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矿区内含煤地层之上有长兴组含水层,底部有茅口组含水层。井田范围内老窑有一定量的积水,开采中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煤矿矿井水利用的必要性

煤矿矿井水利用的必要性 摘要:煤矿矿井水既是一种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又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将煤矿矿井水处理后作为煤矿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其它用水,不仅解决了矿区缺水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矿井水水资源,节省了地下水资源,有利于煤炭产业和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井水;必要性;综合利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矿井水也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将矿井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加以处理利用,即矿井水资源化。 1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分析 矿井水实际上就是矿区所采煤层及开拓巷道附近的地下水,有时也含有少量渗入的地表水。由于受到当地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各种煤系伴生矿物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流经煤工作面时,带入一定的煤粉等悬浮颗粒,还受到井下生产的影响,矿井水的水质有很大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煤炭行业特征。根据矿井水污染物的种类和化学成分,一般将矿井水分为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含微量元素或有害元素矿井水等五类。 矿井水来自地下水系,同属水资源,由于生产的开凿从岩层中涌出,在未经污染前是清洁的水,水量的大小取决于井下地质条件和生产方式。通常生产煤水比为1∶0.5~1∶5之间,个别矿井高达1∶10以上,日涌水量少则几千立方米,多则数万立方米。矿井水含有较多煤粒、岩、粉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但其总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根据悬浮物的特性,对工业用水净化处理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混凝、沉淀。常用的混凝剂为铝盐和铁盐混凝剂。混合过程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与原水均匀混合,使水中的全部胶体杂质都能和药剂发生作用。原水加混凝剂后,经过混合作用,水中胶体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矾花颗粒,在沉淀池中去除。 2矿井水利用的必要性 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我国目前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36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 600万m3,年缺水量60亿m3,由于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 000多亿元人民币。尤其是北方城市普遍缺水,水资源已成为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矿区采煤抽排大量的地下水,破坏和疏干矿区和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矿区水资源的枯竭,引起隐伏矿区的地面下降,诱发岩溶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大量的矿井地下水若直接外排则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由于这些地下水初始流入井筒和巷道时比较清洁,如果将矿井地下水资源净化成饮用水,不仅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可以节省大量钻探深水源井的资金,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矿井水综合利用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南山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飞1,张斌1,赵斌2 (1.新疆天富南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26; 2.新疆天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南山煤矿2014年小沟分矿矿井水利用改造主要为矿井涌水40吨每小时苦咸水淡化洁净淡水工程。苦咸水通过反渗透膜过滤,可达到优质饮用水标准。通过反渗透处理矿井水,矿井水回收利用达到百分之六十二,每年解决生活用水15万吨,解决矿区绿化,设备用水,清洁路面用水20万吨。节省原由总矿向小沟分矿供水局面,节约电力能源277400度,节水25万吨。而且对于缓解小沟矿区供水不足、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生活和矿井生产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矿井水;综合利用;改造;水资源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 water transform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GAO Fei1, ZHANG Bin1, ZHAO Bin2 (Xinjiang Tianfu Nanshan Coal Mine co, LTD, Shihezi,832026,) Abstract: 2014 Nanshan coal mine ore minor groove points wells primarily for use transformation Swallet 40 tons per hour of clean fresh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project. Brackish water through a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iltration, can achieve high-quality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Mine water by reverse osmosis, mine water recycling reaches 60 percent of domestic water 150,000 tons a year to resolve, solve mine landscaping, water equipment, clean water for 200,000 tons pavement. The total saving reason to the minor groove of sub-ore mine supply situation, saving electrical energy 277 400 degrees, saving 250,000 tons. And to ease the shortage of mine water supply, improve m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 and satisfy production needs is important. Key words: Mine wate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odification; The water resources 0前言 新疆天富南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小沟分矿位于石河子市西南约75千米。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南山煤矿小沟分矿北西距石场4km为柏油路,从石场北行50km可至乌奎高速公路、312国道线上143团全为柏油路,143团东距石河子市30km,西至沙湾县城12km,交通便利。 小沟煤矿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但节能减排投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矿井井下涌水外排问题,由于新疆本是淡水严重缺乏地区,合理的利用井下水对响应国家号召,节省能源,增加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以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目的。 1矿井水处理发展及前景预测 (1)西北地区主要以甘肃,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等地为主,是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之一。至2010年,该地区矿井水排放量达到 3.3 亿立方米。由于该地区严重缺水,大多数矿区严重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急需提高矿井水利用率,且该地区矿井水多属苦咸水,因此工作重点主要是进行矿区苦咸水淡化,以解决矿区职工日常生活用水。到2010年新增矿井水利用量1.5亿立方米,矿井水利用量达到2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60%左右。

30吨每小时矿井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24页word文档

30吨每小时矿井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时考虑的问题 (1) 1.3编制依据 (1) 1.4设计标准及规范 (1) 1.5设计原则 (1) 1.6工程规模和范围 (2) 第二章矿井污水处理站的水量、水质 (3) 2.1矿井污水原水水量的确定 (3) 2.2矿井污水出水水质要求 (3) 第三章处理工艺分析 (4) 第四章处理设施说明及技术参数 (6) 第五章主要建(构)筑物、设备一览表 (13) 5.1矿井污水处理站建(构)筑物 (13) 5.2矿井污水处理站构筑物 (14) 5.3矿井污水处理站设备一览表 (14) 第六章矿井污水投资概算 (16) 6.1矿井污水概算说明 (16) 6.2矿井污水设备投资预算 (16)

6.3矿井污水总投资概算(不包括土建) (16) 第七章总图运输 (17) 7.1总图布置 (17) 7.2竖向设计 (17) 7.3其它 (17) 第八章建筑结构设计 (18) 8.1建筑设计 (18) 8.2结构设计 (18) 第九章电气与控制系统 (19) 9.1设计依据 (19) 9.2设计范围 (19) 9.3供电电源 (20) 9.4计量方式 (20) 9.5控制与保护 (20) 9.6接地系统 (20) 9.7系统自动化简述 (20) 第十章管线与防腐处理 (21) 10.1管道 (21) 10.2阀门 (21) 10.3电缆 (21) 10.4油漆防腐 (21) 第十一章售后服务 (21) 11.1人员培训与要求 (21) 11.2售后服务 (22)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30m3/h矿井水处理工程 拟建地点:业主方提供的空场地 1.2设计时考虑的问题 采用占地面积小的工艺和处理设备; 在澄清池设计上,用高度空间换取平面空间; 设备布置尽量紧凑。 设施建设顺应现有空地,最大限度利用可占用土地。 污水厂尽可能多采用地埋、半地埋方式。 1.3 编制依据 ★现场勘察资料 ★业主单位提供的矿井水有关资料,现场取水样。 1.4设计标准及规范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19) ★《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GB50215-20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19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9)及其他相关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0015-2019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1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9 1.5 设计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及地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方针政策及污水

矿井水综合利用规划(一)

矿井水综合利用规划(一)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本文通过对招金矿业金翅岭矿井水综合利用规划探讨,以带动我市黄金矿山矿井水的重复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矿井水水资源重复利用效益 引言: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东经120°09ˊ~38ˊ,北纬37°05ˊ~33ˊ,西北濒渤海,北靠龙口,东邻栖霞,南接莱阳、莱西,西界莱州,总面积1433.18Km2,东西长28Km,南北宽约51Km,海岸线长13.5Km,以黄金生产,龙口粉丝加工闻名国内外。 招远市多年平均降水648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7331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195万m3,地下水资源量13546万m3,河川基流量9410万m3。根据近十年用水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用水量为17179万m3,其中地表水4399万m3,地下水12780万m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62%。招远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无客水资源可以利用,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二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在年内表现为冬春少,夏秋多,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4%。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市的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为2.3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仅405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20%,属水资源贫缺地区。 据有关资料统计招远市内金矿矿井排水总量约为1300万m3/年,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的水排入河流,不能充分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矿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减少损失浪费,解决矿区及周边地区工农业、人畜缺水问题,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建金翅岭矿区矿区水处理厂一处,用于矿区工业及生活用水,其余的用于矿区周边的工业、农业及人畜饮水,该项目建成后使矿井水的利用率达到85%左右,年增加产值6.3亿元,利税0.9亿元。为招远市地下矿井水资源得到高效和循环利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正文: 一、企业基本情况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该矿是采、选、氰、冶综合配套的中(一)型企业,国家金银冶炼加工重点企业之一。公司自产黄金采选能力达到了600吨/日,常规金银精矿处理规模为600吨/日,高含砷难处理复杂金银精矿处理规模为100吨/日。矿区人口12266人(包括村庄居民人口),拥有总资产2.2亿元。2004年企业共完成自产黄金18000两,冶炼加工黄金29万两,冶炼加工白银50000公斤,实现利润4180万元。 二、金翅岭矿区水资源状况: 金翅岭金矿位于张华山以北,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47~180m,基岩裸露,冲沟发育。区内最大河流为界河,呈北西向流经矿区中部。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水势汹涌,旱季干涸无水。根据勘探资料,矿区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冲洪积含水层、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及花岗岩脉状裂隙含水带,而花岗岩脉状裂隙含水带为矿床的直接充水来源。矿区内主要发育有北北东、北北西、北东、北西、北东东等方向的断裂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成矿后又经受了构造运动,导致矿体破碎,与围岩中的次生裂隙一起构成宽约8~10米的裂隙含水带,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贮存空间。 经现场调查,矿山已疏干排水20余年,目前矿坑正常涌水量14000m3/d,4#、19#矿脉涌水量占60%,民井放水占30%,而其他北东向矿脉及北东东向、北西向断裂涌水量仅占10%。其中4#、19#矿脉虽然涌水点随掌子面推移,但矿脉总涌水量稳中有升,应以动贮量为主,其中北东向补给水量又占矿脉涌水量的60%,南西方向则占40%,而其它北东向矿脉及北东

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0-12-30 13:39:03
一、技术名称: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二、适用范围:煤炭行业煤矿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年产 150 万吨的矿井,年供暖及工艺用热消耗近 1 万吨原煤。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为了充分利用地热,选用水源热泵机组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冬季,利用水处理设施 提供的 20℃左右的矿井排水和乏风作为热能介质, 通过热泵机组提取矿井水中蕴含的巨 大热量, 提供 45~55℃的高温水为井口供暖。 夏季, 利用同样的水源通过热泵机组制冷, 通过整体降低进风流的温度来解决矿井高温热害问题。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热量提取 及换热系统、热泵系统和进口换热部分。 2.关键技术 热量提取及换热工艺,矿井供暖末端。 3.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分别见图 1 和图 2。

图 1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流程图
图 2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原理图 五、主要技术指标: 1)提取热源不低于 15℃; 2)供暖温度为 40~50℃。 六、技术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通过山东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技术鉴定。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并已应用 于新矿集团。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孙村煤矿、新巨龙公司、华恒公司 1)建设规模:4200kW 矿井乏风和排水系统。主要技改内容:3 台 10t 的热力锅炉改 造为三台热泵机组,增加热量提取装置。减少燃料排放,净化乏风,处理排水。节能技 改投资额 750 万元,建设期 1 年。每年可节能 1000tce,年节能经济效益 321 万元,投 资回收期 2 年。 2)建设规模:2600kW 矿井乏风和排水系统。主要技改内容:1 台 20t 的热力锅炉改 造为两台热泵机组,增加热量提取装置。减少燃料排放,净化乏风,处理排水。节能技 改投资额 550 万元,建设期 1 年。每年可节能 880tce,年节能经济效益 200 万元,投资 回收期 2.7 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全国煤矿 80%分布在北方地区,副井都需要供暖,否则影响安全生产。目前基本都 采用锅炉供暖,直接消耗一次能源,采用该技术可有效利用矿井乏风和排水的热能,降 低一次能源消耗。预计到 2015 年,该技术可推广到全国 30%的煤矿,建设约 540 个此 类项目,实现年节能能力约 55 万 tce。

浅谈矿井水处理站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浅谈矿井水处理站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我矿实际,重点论述煤矿矿井水处理站扩建工程设计方案。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1、前言 煤矿矿井水本身的水质主要受当地水文地质、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根据矿井水含污染物的特性,一般可将其划分为: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酸性矿井水、碱性矿井水及含特殊污染物矿井水等。除洁净矿井水外,其他煤矿矿井水均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矿井水经井下水泵提升至地面以后,若未经处理,直接外排,将会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我国又是一个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特别在一些矿区,缺水现象更为严重。据调查,全国煤矿约有70%面临缺水,40%严重缺水。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量的增加和矿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矿区电厂和选煤厂的相继建设,矿区生产、生活用水趋向紧张。因此说煤矿矿井水的处理回用,不仅是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更是一个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赵楼煤矿现有矿井水处理站一座,采用“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320m3/h,即8000m3/d。目前随着矿井1304工作面的开采,井下排水量达到了900m3/h左右,将来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现有的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未经处理的矿井水外排将污染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场地的限制,原处理站无扩建空间,必须新建一座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矿井水一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剩余部分达标外排。 2、矿井水处理站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设计应采用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投资少、能耗低、运行可靠的工艺流程及处理设备。(3)尽量选用国外、国内先进高效、节能、运行维护简便的设备,以节省能源,降低处理成本。(4)工艺设计采用全自动化控制,以便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体现现代化水处理的先进水平。(5)建筑设计力求美观、大方,构筑物布置时尽量紧凑、合理,设施及管线布置流畅、整齐,减少占地面积和管道费用。布局尽量与原有场地布置相匹配。 3、矿井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3.1 工艺方案选择的原则 矿井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工艺方案的选择对处理厂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能耗和占地面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确定的水质和一般原则,从整体最优的观念出发,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可靠稳定且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须遵循以下原则:(1)所选工艺必须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稳定,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2)所选方案便于近、远期全面规划,分期实施。(3)所选方案须满足本工程占地紧张的特点,尽量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能耗。(4)所选方案须易于操作、运行灵活且便于管理。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应对工艺进行参数和操作进行适当调整。(5)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应与污泥处理和处置的方式结合起来考虑。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应易于处理和处置。(6)所选工艺应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0 前言 本文针对我国各种矿开采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矿井水,而且我国矿区严重缺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低以及处理成本高,矿区环境恶化等的现状进行研究。就目前国内外矿井水的综合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目前,全国每年矿井排水量约22亿吨,其中中性水约占70%~80%,硬度符合饮用水要求的占40%~50%,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水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所限和认识不足,矿井水只被当作水害加以预防和治理,很少考虑到矿井水的有利一面,矿井水被白白排掉而未加以综合利用和保护,目前矿井水的利用率,平均只有22%,其中北方国有煤矿每年矿井水排放量达14亿吨,利用率还不足20%[1]。 毫无节制的排水不仅大大浪费水资源、增加了矿产成本,而且还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流失,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地面水源受到广泛污染,处理成本日益提高,而矿井水来源于地下水,矿井水污染程度轻,处理容易,成本低,是一笔宝贵的水资源。矿井水资源化,不但可减少废水排放量,免交排污费,而且节省大量自来水,节约水资源费和提升电费,为矿区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矿井水资源化开辟了新水源,减少了淡水资源开采量;实现“优质水优用,差质水差用”的原则,减轻或避免长距离输水问题;解决矿区严重缺水状况,解决职工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缓减城市供水压力也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经济合理;矿井水资源化将会减除矿井水对地表水系的污染,堵住污染源,保护美化矿区环境,保护地表水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 矿井水的来源性质、水质特征与分类 1.1 什么是矿井水 矿井水是一种特殊的水资源,是指由于采矿活动造成区域水文地质系统与水文地质单元隔水构造的破坏,从而改变了地上水及地表水径流方向和途径,最终在采矿场所聚集的水体。通俗地说,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为矿井水[2]。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上水和老采空区积水。由于改善矿井作业环境、保证生产安全的需要,矿井水往往被抽排到地表。矿井水的利用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提出的。同时,我们也把洗矿和选矿过程中所产

矿井排水水泵设计

摘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矿井排水设备发展及应用情况,明确所设计的大饭铺矿的矿井概况、井田开拓方式,对矿井排水设备常用的水泵的类型、工作原理、结构和型号进行分析。根据设计依据确定排水系统方案,选择水泵、管路及管路附件等设备的类型和具体型号,确定水泵工况点,选择电动机,以及对各方案水泵装置效率的进行比较,排除不合理的方案,最后再对方案进行经济核算以确定方案的合理性。根据《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所选择的水泵、管路及管路附件等设备的规格,确定水泵房、吸水井、水仓、管子道间尺寸。进行水泵、管路及管路附件等设备布置,绘制水泵房设备布置图。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结合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以安全可靠为根本,以投入少、运行费用低为原则的设计指导思想来进行综合设计。 关键词:排水系统;水泵;工况点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familiar with mine drainage equipment application, clear the design of large Fanpu mine mine survey mine exploitation, mine drainage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pump type, working principle, structure and types of analysis. Drainage schem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basis, pumps, piping and pipe accessories equipment type and the specific types of selection, determine the pump operating point, motor selection, and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mp device compared to exclude unreasonable scheme, then the other case in economic accounting to determine the plan of r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design of mine, "coal mine safety regulations", the choice of pumps, piping and pipe accessorie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to determine the pump room, ceiling wells, sump, pipe size. Pump, piping and piping accessories and other equipment layout, drawing the layout of the pump room equip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ine safety production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al industry, in order to secure fundamental to invest less, low operating cost as the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design. Keywords: drainage system; pump; working condition po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