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打分表及说明(参考)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打分表及说明(参考)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打分表及说明(参考)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评价专家打分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分标准

2.培养模式(0.15)

2.1培养

方案(60%)

2.1.1培养

目标(20%)

1. 培养目标

和培养要求

与专业人才

培养定位、课

程设置的符

合程度(30%)

80~100分: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学校定位、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规格描述清晰、

准确,能够清楚、明确地描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了软件工程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

和素质;培养人才的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相匹配。

60~80分:专业培养目标较明确,基本符合学校定位、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规格描述

清晰、准确,能够较清楚、明确地描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了软件工程专业应具备的大部分

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才的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基本相匹配,但有失配的部分。

60分以下: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基本符合学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

生毕业规格描述不清晰,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包含不足,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不清楚

和不明确,与培养人才的类型没有相呼应。

1. 考察内容:

(1)培养目标表述规范、完整(例:本专业培养具备(………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

等部门/领域、单位/岗位)从事(………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各要素

是否匹配,是否符合所在学校或本专业主干学科定位(例如:对高水平大学培养目标中的适应

领域和范围应该较宽泛,而对于三本的学校应该面向的很具体);

(2)培养要求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是否清楚、具体;

(3)培养人才类型与培养要求是否相匹配;

2. 评分细则:

(1)起评分100分;

(2)培养目标不明确、不清楚、与学校或本专业主干学科定位不匹配,减10~20分;

(3)没有或缺乏关于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描述,每项减10~20分;

(4)培养人才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不匹配,减10~20分。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 80~100分: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60~80分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本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60分以下: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足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

1. 考察内容:

(1) 对于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该满足教育部对软件工程专业规范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架构、基本能力要求(如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和自学能力、系统级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

(2)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与培养目标相呼应(例如,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应该有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有实践能力要求。)

(3) 专业主干学科的选取是否合适;

2.评分细则:

(1)起评分100分;

(2)毕业生知识要求不满足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规范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架构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差,减10~20分;

(3)毕业生能力要求不满足教育部的软件工程专业规范所要求的基本能力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差,减10~20分;

(4)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描述不清楚、不具体、与培养目标没有针对性,减5-10分;

(5)对毕业生的能力描述不清楚、不具体、与培养目标没有针对性,减5-10分;

(6)专业主干学科的选取不合适,减20-30分。

2.1.2课程体系(80%)1. 课程设置

与培养目标

的吻合程度

(30%)

80~100分: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满足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规范的要求,与培养目标相吻合,开设了要求的课程;课程学时安排合理,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适当;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0%;

毕业设计周数在14周以上;有实验的专业课程中50%以上课程有设计型、综合型或创新型实验。满足以上

约束4条以上的满分。

60~80分 :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基本满足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规范的要求,与培养目标基本吻合,但是缺少某些方面的课程;课程学时安排较少(如低于160学分),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较适当;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低于20%,高于15%;毕业设计周数在12周以上;有实验的专业课程中30%以上课程有设计型、综合型或创新型实验。

60分以下: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基本满足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规范的要求,缺少规范要求开设的主要课程,并与培养目标差距较大;课程学时安排较少(如低于150学分),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不适当;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低于15%;毕业设计周数在12周以下;有实验的专业课程中有设计型、综合型或创新型实验的课程低于30%。

1. 考察内容:

(1) 课程体系是否满足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规范的要求,是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2) 课程学时安排是否合理,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是否适当,课程时序是否合理;

(3)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

(4) 毕业设计周数;

(5) 专业课程中有实验的课程中包含设计型、综合型或创新型实验的比例。

2. 评分细则:

(1) 起评分100分;

(2) 开设的课程与培养目标吻合程度差,减10~20分;

(3) 缺少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关键课程,每少一门减5~10分;

(4) 课程与知识、能力和素质匹配度,每一门课程不匹配减5~10分;

(5) 各类型课程或各个课程模块学时(或学分)比例不适当,减5~10分;

(6)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低于20%,减5~10分;

(7) 毕业设计不满14周的,减5~10分;

(8) 实验类型不能满足要求,减5-10分。

2.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40%)

80~100分:课程设置能够支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能够清楚表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现方式;开设的课程与知识、能力、素质对应关系合理。

60~80分 :课程设置基本能够支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能够表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现方式,开设的课程与知识、能力、素质对应关系基本合理。

60分以下: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支持有缺陷,开设的课程与知识、能力、素质对应关系有严重不合理的情况。

1. 考察内容:

(1) 开设课程对培养目标中描述的知识的支撑程度;

(2) 开设课程对培养目标中描述的能力的支撑程度;

(3) 开设的课程与知识、能力对应关系是否合理。

2. 评分细则:

(1) 起评分100分;

(2) 开设的课程对要求的知识结构支撑程度不够,减10~20分;

(3) 开设的课程对要求的能力支撑程度不够,每项减10~20分;

(4) 开设的课程与知识、能力对应关系不合理,每门课程减5~10分。

3. 教学计划中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支持程度(30%)

80~100分:90%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一致,能够清楚地描述和说明支持知识和能力培养需求;

60~80分 :60%以上的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基本一致,能够清楚地描述和说明支持知识和能力培养需求;

60分以下: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差别较大,不能支持知识和能力培养需求;

1. 考察内容:

(1)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是否齐全;

(2)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描述(例如学时数、实验环节等)

是否一致;

(3)对知识、能力培养选择的课程是否合理。(例如,程序设计基础知识领域,应该选择“计算理论”、

“编译原理”,而不应该是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

(4)支撑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达成的支持度,是否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和内容支撑知识

和能力的达成。

2. 评分细则:

(1) 起评分100分;

(2) 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不一致的(主要是学时数、实验

环节学时数等),每不符合一个项目,减5~10分;

(3) 缺少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每缺一门减5分;

(4) 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中,对知识、能力培养选择的课程不合理,每项减5~10分;

(5) 支撑课程对知识和能力达成的支持度缺少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每项减5~10分;

(6) 支撑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描述中没有体现对知识、能力达成的相应措施,每项减5~10分。 2.2培养

模式改革创新(40%)2.2.1 该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与

实施效果(60%)

80~100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措施具体、可行、可持续、实施效果好、覆盖面大、支撑材料充分,受益学生比例高于40%;具有两个及以上的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满足上述条件的改革创新措施则

为满分。

60~80分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基本可行、可持续、实施效果较好,有足够支撑材料、受益学生比例高于30%;具有1个及以上的能够覆盖所有学生的满足上述条件的改革创新措施。

60分以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较少、持续性差、实施效果不明显、支撑材料不足、受益学生比例较低(低于30%)。

1. 考察内容:

(1) 定制化培养、多元化培养模式、分方向培养、产学研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实践能力培养(如

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各种针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措施;

(2) 措施是否具体和有针对性,是否经过实践;

(3) 措施的系统性、机制性和可持续性,学生覆盖面是否够;

(4) 实施效果如何,是否有足够的支撑材料支撑;

2. 评分细则:

(1)能够给出两种以上措施具体、可行、效果好、覆盖所有学生的改革措施,并且支撑材料充分,与

措施相匹配,则满分;

(2)有改革措施,覆盖面较高(超过40%),有效果说明,且有支撑材料,每一项加20~30分;上述的

各个方面,每缺少一项减5~10。

2.2.2 该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效果(40%)

80~100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具体、可行、可持续、实施效果好,受益学生比例高于10%;如果有一项具体措施能够覆盖所有的学生,则为满分。

60~80分 :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基本可行、可持续、实施效果好,受益学生比例高于5%;

60分以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较少、持续性差、实施效果不明显,受益学生比例较低(低于5%)。

1. 考察内容:

(1)主要考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措施、教师培养、外籍教师聘用、接收外籍学生、派出留学学生等方面针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国际化人才模式改革措施;

(2)措施是否具体和有针对性,是否经过实践;

(3)措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性,学生覆盖面是否够;

(4)实施效果如何,是否有足够的支撑材料支撑;

2. 评分细则:

(1) 如果有一项具体措施能够涵盖主要教学环节(培养计划制定、培养方案落实、理论授课、考试考核、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覆盖所有的学生,效果明显,支撑材料全,则为满分。

(2) 一项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的改革,有具体改革措施、可行性好、效果好、学生覆盖面高、有

支撑材料,每一项35分;缺少其中的一个方面减5~8分。

5.1.1质量监控(30%) 80~100分: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措施可行,实施效果明显,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覆盖50%

以上的教学环节则的满分。

60~80分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较完善,措施可行,实施效果明显,涵盖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覆盖40%以上的教学环节则得80分。

60分以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措施不可行,不能涵盖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1. 考察内容:

(1) 质量监控机制是否涵盖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例如: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实施、理论课教学、考试环节、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 (2) 监控措施是否具体、完善;

(3) 是否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2. 评分细则

(1)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涵盖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实施、理论课教

学、考试环节、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完善可行,有支撑材料,加40分;每缺少一个教学环节减3~5分,缺少支撑材料减5~8分;

(2) 每一项监督措施,完善可行,实施效果明确,有支撑材料,加20分,每缺少其中的一项内容(例

如效果描述没有或不足、没有支撑材料或不足)减5~8分;

5.教学质

量保障

(0.10) 5.1质量保障体系 5.1.2质量评价(40%) 80~100分: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健全、涵盖各个教学环节、评价的方面全面、分析评价渠道和方式可行,

实施依据充分。质量评价覆盖整个教学环节的50%,则得满分。

60~80分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较健全、涵盖主要教学环节、评价的方面较全面、分析评价渠道和方式较全面,实施依据较充分。

60分以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较少、没有涵盖主要教学环节、分析评价渠道和方式较少,实施依据较

不充分。

1. 考察内容:

(1)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涵盖各个教学环节、评价的方面(学生、专家、校友等)是

否全面;

(2) 分析评价渠道和方式是否具体、完善;

(3)是否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2. 评分细则:

(1) 质量评价机制覆盖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培养计划制定、培养计划实施、理论课教学、考试

环节、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完善可行,加10~20分;

(2) 学生对老师授课质量评价机制和措施:措施可行、有支撑材料,为10~20分,若缺少支撑材料

减5~10分;

(3) 校内专家或同事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措施:措施可行、持续开展、有支撑材料,为20~30

分,若缺少支撑材料减6~10分,缺少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减5分;

(4)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有评价措施、措施可行、有支撑材料,为10~20分,若缺少支撑材料

减5~10分;

(5) 社会成员(如校友、聘请的专家)对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专业质量评价:措施可行、持续开展、

有支撑材料,为10~20分,若缺少支撑材料减5~10分。

5.1.3反馈及效果(30%) 80~100分:有根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的机制和措施(如文件、规章制度等),对培养目标、教学

计划有正向调节,并且提供一手的反馈支撑材料说明反馈效果好;有反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体现在培

养计划、课程的教学大纲;

60~80分 :质量评价结果有反馈,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有正向调节,并且调整效果较小;

60分以下:质量评价结果反馈很少,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调整较少。

1. 考察内容:

(1) 是否有根据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的机制和措施(如文件、规章制度等);

(2) 制度和措施与评价反馈相关性;

(3) 持续改进是否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

(4) 是否有足够的实施和实施效果支撑材料。

2. 评分细则:

(1)根据质量评价结果(即制度和措施与评价反馈相关性大),制定或调整质量保证的每一项制度和措施,有反馈效果,并提供一手的反馈支撑材料,则每项措施加30分;若与评价反馈相关性表现不强,每项减5~10分;若缺少效果描述或说明,减3~5分;若缺少支撑材料减10~15分。

6.培养效

果(0.20) 6.1 就业

情况与培

养质量

(50%) 6.1.2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50%)

80~100分:十名校友所在的行业分布广,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软件工程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对IT产业的贡献程度高,行业内知名度高,年龄分布合理,有各个年龄段的代表;

60~80分 :十名校友所在的行业分布较广,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软件工程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对IT产业的贡献程度较高,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年龄分布合理,有各个年龄段的代表;

60分以下:十名校友所在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软件工程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以及对IT产业的贡献程度不高,行业内知名度较低,年龄分布存在偏斜。

1. 考察内容:

(1)校友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2)校友对软件工程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贡献程度

(3)校友对IT产业的贡献程度,行业内知名度

(4)校友的年龄分布情况,有各个年龄段的代表,即考察可持续培养优秀校友的情况。

2. 评分细则:

(1)填满10名校友,且其中至少有5名在IT业界(包括其他商业领域)、教育、公务员行列中的杰出

人物,可为100分;或者,

(2)每名校友基本分9分,根据其在相关行业的地位、知名度适当加减1~4分;

(3)校友年龄分布情况满分10分,即既有年长的杰出校友,也有年轻的优秀校友;但是如果校友年龄分布集中,不能体现历史和可持续潜力,减3~5分;

(4)适当考虑学校的历史和专业的历史,对于毕业生不足10届的新办专业,对杰出人物的评价可适当调整。

6.2在校学生综合素质(50%)6.2.4 五名优秀在校生简

介(25%)

80~100分:优秀在校生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能力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并有创新成果,如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且成果多(人均高于1.0项)。

60~80分 :优秀在校生在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有能力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并有创新成果,如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且成果较多(人均高于0.5项)。

60分以下:优秀在校生综合素质较低、综合能力较强,有能力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并有创新成果,如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且成果较少(人均低于0.5项)。

说明:根据优秀程度加分,如果有两位在校校友有专利、论文则给满分。

1. 考察内容:

考察优秀在校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情况,有能力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并有创新成果,如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

2. 评分细则:

(1)每名优秀在校生,基本分20分,根据每名在校生的优秀程度,适当加减分,例如:有论文发表、有专利申请、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可加5~10分;如果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尚有欠缺,适当减5~8分。

(2)满分100分。

7.专业特色(10分)

8~10分:专业特色明显,实施过程简单和持续,实施效果好,例如促进行业发展、就业率高等;

6~8分 :专业特色较明显,实施过程简单,不具有持续性,实施效果较好,例如,对促进行业发展有一定帮助、就业率较高等;

6分以下:专业特色不明显。

1. 考察内容:

(1)评价方面: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培养与建设等方面特色明显、效果显著,并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特色的理解:面向人才培养的整体特色,有从头到尾的连续性过程。中间单独的一个环节不算作特色。

2. 评分细则:

(1)有一个能够覆盖整个培养过程的、论述清楚的、措施具体的、实施效果好的、有支撑材料的专业特色,则为满分10分;

(2)每项特色,若论述清楚、效果明显、有支撑材料,为5分;若缺少支撑材料减3分,若缺少效果说明减1分

(3)满分10分。

参考说明

1.培养目标

(1)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2.毕业要求(综合工程认证和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

培养计划中应该明确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与现代意识。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和良好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获取知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

(7)应用知识能力: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级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

(8)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9)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10)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11)工具性与工程学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工程经济学、以及其它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

(12)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

(13)专业知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人机交互、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和软件管理等;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14)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3.课程设置(全国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

(1)课程设置的参考标准

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共包括10个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课程设置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① 数学基础课程:包括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

② 计算基础课程:包括计算基础的入门知识。此类课程可以是计算机科学的成熟课程,也可以是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新定义的课程。它们通常从第一年开始讲授,并延续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

③ 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包括软件工程教育核心知识。此类课程是软件工程教育计划新定义的课程。它们通常从第二年开始,并延续到第三年甚至第四年。

④ 非技术性基础课程:覆盖了知识领域中的其它一些非技术内容,是从事软件工程职业的毕业生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⑤ 附加课程:覆盖了知识领域中的其它一些内容、其它相关学科教程中的内容或知识体系中16个应用领域中的内容。

(2)学生需修的总学时及各类课程参考比例

① 学生需修的总学分应不低于2500学时(约160学分),一般在2880学时 (180 学分)以内;

② 普通教育学分约为50学分,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学分、自然科学学分、经济管理学分、外语学分、体育学分等;

③ 专业教育学分约为90学分,包括60学分左右的专业基础和30学分左右的专业选修课;

④ 综合教育的学分为20学分左右。

(3)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20%。

(4)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周数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低于14周,选题应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或应用需求(5)实验类型设置

专业课程中50%以上课程应有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

4.课程体系(工程认证要求)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① 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约为总学分的15%);

② 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③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约占总学分的25%)。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④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5.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建立、教学计划实施、理论教学过程、考试管理、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校综合素质评语2020

学校综合素质评语2020 1你热爱劳动,尊敬师长,热心助人,团结同学。但在学习上缺乏热情,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希望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扬起自信的风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2雏鹰的生长是翅羽的丰满,树木的成长是年轮的增加,少年的生长是身体与智慧的拔节!在过去的三年里,目睹你长大成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你从幼稚的孩童成长为有理想有远见的青年,去除了浮躁和顽皮,懂得珍惜时间和青春,懂得体谅家长和老师的苦心,懂得人生需要拼搏才精彩!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你还需要更加踏实更加稳重,这样才会走得更远未来才会更美 好! 3你清秀的眉眼间流露出成熟和稳重,你甜甜的微笑里显露出纯真和善良。你有着天使一般圣洁的灵魂,你有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有你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骄傲!但我知道你也有忧伤和彷徨,你也会迷惘和失望。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希望你多一些坚忍和自信,向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胜利属于自强不息者!

4你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课堂上总是很快掌握新知; 你热爱学习,总是很快完成作业。你酷爱篮球运动,充满了活力。但你不善于珍惜利用时间,把作业当作任务一样完成,且没有处理好爱好和学习的关系。学习需要刻苦钻研和勇于质疑的精神,还需要执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后的学习中,你还需端正学习态度,珍惜时间,锁定目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知识的海洋中去。唯有如此,你方可到达理想的彼岸! 5聪明伶俐用在你身上一点也不夸张,清纯活泼是你可爱的内在因素。你热爱学习,尊敬师长,劳动积极,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知欲为你打开了广阔的知识世界,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相信你会用理想为舵辛勤做桨,划向成功的彼岸! 6你稳重大方,为人坦诚;班级管理中显露出你非凡的能力和艺术,是同学和老师信任的班长;你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学习主动积极,一直处以优秀。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你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7你尊敬老师关心同学,热爱班级,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学习上一丝不苟。在困难面前你也曾迷惘徘徊,甚至丧失了信心和方向,但我知道你没有屈服,你有一颗顽强上进的心,不会轻易放弃。在你的努力下,你终于战胜困难并逐步取得了进步。 8你性情开朗积极乐观,懂得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你团结同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同学们的朋友也是学习的楷模;你尊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学校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评价方案

————————————————————————————————作者:————————————————————————————————日期: 2

水峪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管理规程》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发展“两基”成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为目的,科学有序地评价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内容: 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教师教育教学完成情况;教师专业成长情况。 三、评价方法: 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量化考核办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终结评价是对“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主要以当年统一进行的教学成绩检测的数据和学校师生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其它以教育教学督导或教学检查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在量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分值不突破,也不记负分。 五、评价细则: (一)、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100分) 1、德育(10分) (1)日常行为(4分)。全体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日常行为规范好4分。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检查记载为依据。 (2)养成教育(4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操行合格率达98%以上记4分。以学生的操行评价档案为依据。 (3)学生受表彰情况(2分)。学生学年内表现突出,受到县、镇表彰,如获得“德育小标兵”、“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称号,县级以上一人次记0.2分、镇级一人次记0.1分。以各类证书为依据。 2、智育( 70分) 学生的智育以全校当年学期统一检测的教学成绩为依据进行量化评价,主要从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三项进行评价。(1)及格率(20分)(2)优秀率(25分)(3)平均分(25分)以每次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依据,及格率、优秀率一项不达扣5分,均分不达校水平扣5分,超一分加0.5分。 3、体育、艺术(10分) (1)体育、艺术课堂成绩(5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运动技能和艺术教育成绩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记5分。以档案数据为据进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低年段(1~2年级) 中年段(3~4年级) 高年段(5~6年级)篇二: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根据相似性度量理论中的χ2统计量,在专家评级的基础上,构造出定性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成分,并作因子分析,进而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主成分与各原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最后在一定阈值标准下,舍掉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指标,从而达到用客观合理的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筛选的目的。该方法可被借鉴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供应商定性评估指标的筛选。 引言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决策,一个好的供应商是指供应商拥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加工技术,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及能够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同一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商数目越来越多,供应商的多样性更使得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工作变得复杂,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来操作。供应商评估首先要解决的是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问题。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过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前提与基础。实际运行中的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对这种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指标系统性。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供应商系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大系统出发,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指标科学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要从总目标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基本目标,以综合性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正确揭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程度,各指标应规范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口径一致。在指标体系形式上,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相结合,通过绝对数指标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情况;通过相对数指标反映出速度和比率等。两类指标相辅相成,结合分析,可以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实用性也就是指标的可操作性。这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及指标计算所需数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指标的可比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上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横向可比是指各供应商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排序,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X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九姑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改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综合素质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交流与合作、身心与健康和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成立领导班子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学校开展评定工作,监察调控评定过程,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与投诉,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认定评定结果;监控评定过程。 (1)班级评定工作小组 组成人员: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评定人员给学生授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评定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职责: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2、健全相关制度 (1)公示制度。评定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的运用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获得“优”等级的名单应在学生所在班级公布,被评为其它等级的学生可向班主任查询。 (2)申诉制度。对评定结果有异议者,可向学校评定小组提出申诉和举报,学校评定小组要力争将问题化解于校内。学校评定小组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3)诚信制度。为工作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在评定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予以记载,并在师德评价中给予适当扣分。 (4)监控制度。学校评定小组要全面了解有关评定工作的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每年的终结性评定工作结束后学校评定小组应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汇报。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1.明确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2.掌握基本的指标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法;4.掌握对各评价指标值进行综合的基本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综合评价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现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被研究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判,以此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须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越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较小的权数,同时要求各指标的权数之和应等于100%。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有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四)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数的基础上,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值据此可对各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上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和排序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整体; 2、可比性; 3、不稳定性。 第二节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一)指标筛选的定性方法——专家意见法 (二)指标筛选的定量方法 1、次要指标的删除。可以通过衡量各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取值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则给予保留;反之,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小,可以考虑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给予删除。 2、重复指标的筛选 154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资料3: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是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行为,整个过程离不开评价者的参与,而综合评价作为评价的一种也需要评价者做出相应反应或指示,而很多综合评价过程易受到评价者的干预,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 主成分分析能将高维空间的问题转化到低维空间去处理,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又能提供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而且,伴随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将会自动生成各主成分的权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以主成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理论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实地反映实际问题。主成分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方法,完善了综合评价理论体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 所以在社会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多指标体系中,如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可持续型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等,主成分分析法常被应用于综合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模型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 1 (选取的第 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 1)越大,表示F 1 包 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 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 1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F 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 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 现再F 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 1 , F 2 )=0,则称F 2 为第二主成分,依 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2=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 =a 1m ZX 1 +a 2m ZX 2 +……+a pm ZX p

中层管理人员定性指标评分表

中层管理人员定性指标评分表 岗位:被考核人:考核日期:年月至月评分标准:100—90 优秀;89—80 良;79—70 中69—60合格;60—0 差 定性指标指标内容满 分 评分 值 小计 工作态度●有追求完美不断改善现状的工作态度,具有高昂的意愿与热情。20 ●在对外的业务交往中,永远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5 ●警惕泄露公司秘密,从不携带技术秘密(非工作需要)离开公司。15 ●乐于接受任务,积极提合理化建议,主动改进工作,向困难挑战。10 ●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下级,奖罚分明。20 计划能力●能结合公司的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制定切实 可行的工作计划、预算、行动方案、日程安排表等。 50 ●合理安排自己和下属工作,人员没有闲置,工作能有序地开展。50 组织能力●善于给下属订立明确合理的工作目标和标准。30 ●能合理安排工作,合理使用人才,使全体员工都愿意协同工作。40 ●善于引导下级积极主动地工作,并引导其完成工作任务。30 培养下属能力●能够仔细、耐心地聆听部属的意见,并能及时发现有潜质的下属。20 ●能悉心指导员工工作,帮助提高工作能力,而且下属进步较快。30 ●能够调动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积极性。30 ●能给员工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提供各种培训和技能开发的机会。20 沟通协调能力●具有出色的谈话技巧和书面表达能力,容易说服别人接受其看法。20 ●能很好的倾听别人的倾述,并能关心体谅他人、感知别人的想法。20 ●能正确领会上级指示,及时了解下情,并能相互沟通解决矛盾。30 ●能够与各部门很好地沟通,建立相互信任与良好的协作关系。30 改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握问题所在,并不断改进。20 ●善于解决困难,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开创工作新局面。30 ●能把握工作方向,积极制定改进措施和提出合理化建议。30 ●工作中能不断提出新想法、新措施和好建议,善于学习,锐意求新。20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善于发现企业运行中不易被发现、容易被忽略或深层次隐性问题,辨 明问题的内在关系,并能防微杜渐,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40 ●对于突发业务事件能快速拿出解决方案,并从容安排。30 ●能迅速理解并把握复杂的事物,发现明确关键问题、找到解决办法。30 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20 ●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经验。30 ●熟悉本岗位工作流程。30 ●熟悉岗位所需要的有关国家政策法规和公司的工作要求。20 团队协作●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保持良好的 团队工作氛围。 40 ●积极促进下属团结协作,并能引导团队达到组织目标。30 ●下属很团结,下属在团队作用和影响力下,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30 考核部门:考核人:考核时间:

最新小学数学综合评价方案

一年级数学综合评价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评价与考试方式必须改革。在评价与考试领域对学生发展性评价进行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在课改的每一阶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评价保障。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发现和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建立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课程评价的功能已经发生转变,既重视学生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的真实性、情景性;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倡导建立评价主题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二、评价目的 小学生综合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教学过程,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内容 学习习惯、课堂参与、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学实践活动、期末测试。 学习过程评价,40%,(形成性评价20%;课堂参与10%;平时作业10%);期末笔试60%。 四、评价办法 1、学习过程(40%)。 (1)它包括形成性测试评价20%,即数学的各单元测试成绩占综合评价的20%。数学每上一个单元教师都要及时检测,及时反馈。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 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 [2004]8 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 [2002]26 号)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 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 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 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 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 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 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 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的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 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本科评估学习总结

关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相关文件的学习总结 文学院樊宇敏 根据学校的号召,近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三份文件,通过阅读、学习,我认识到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是对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评估,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行政部门对一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由此可见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我对此次工作报以极大的热情,认真学习关于学校本科评估的内容,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做好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学改革的理念,有利于拓展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利于完善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利于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的意义。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核心的整体性评估。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选取44个影响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作为观测点。19个二级指标中有11个重要指标,它们是:办学思想、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学院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学院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该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认真,善于思考,生活中能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工作踏实负责,能出色的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 该生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热爱集体,学习刻苦认真,工作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能出色的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勤奋诚实,为人踏实,乐于助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该同学为人诚恳,乐于助人,平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不怕挫折,勇于创新,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该同学开朗自信,学习认真,团结同学,能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和实践锻炼;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勇于进去,不怕挫折,是个优秀人才。 该同学为人谦虚,随和,乐观向上,有进取心。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公共和创新意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该同学为人诚恳,谦虚,随和,乐观向上,有进取心,乐于助人,平时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应变能力,勇于进取,不怕挫折;在平时专业学习上,该同学能刻苦学习钻研。 该生学习认真,勤奋努力,思想进步,朴实诚信,待人礼貌,与同学相处融洽,性格开朗,知识面广,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爱心,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意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认真刻苦勤奋,与同学友爱团结,诚信待人。在担任班团干部期间,工作积极负责,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该生思想进步,学习认真,友爱同学,待人真诚。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有团队精神。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尊敬老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良,喜欢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班集体,关心帮助同学,待人诚恳,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

辽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系统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填报系统 数据填报指南(专业用户) 一、登录系统 系统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f13522461.html,/sdb 打开登录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系统。 二、修改密码 如果您使用的是系统分配的默认密码,建议您登录后首先修改密码。 点击页面右上方“修改密码”链接后,输入一次“原密码”,二次“新密码”,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三、填报及查看专业信息 登录成功后系统将显示该专业信息采集表级别信息及填报数据汇总信息。 页面列出了所有需要填报的专业信息采集表。采集方式分为“单项填报”和“多行表格”。在开放填报阶段,可点击“填报”链接进行数据填报。点击“查看”链接查看填报结果。 “单项填报”类型的采集表内包含固定数量的采集项,按要求逐一填报即可,“多行表格”类型的采集表可根据实际情况填报多行数据。 四、填报单项数据 以表1.1专业简况为例,点击“填报”链接后,系统将列出表内所有采集项。未完成的采集项状态为黄底黑字“待填报”,每项数据在填报后会立即保存到服务器上,成功后采集项状态会显示为绿底白字“已填报”。部分数据已由后台直接导入(例如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等),这部分数据将只可查看,不可修改。

以表3.1专业培养方案为例,采集要求上传10M以内的PDF文件,点击 按钮,选择文件即可上传,上传成功后系统会提示文件信息,采集项状态也会变为“已填报”。文件上传组件需要Flash支持,如果您发现无法上传文件时,请安装最新的Flash Player,安装成功后需要重新启动浏览器。 所有填报的数据在填报期限内均可自由修改,文件可以重新上传。 五、填报多行表格数据 以表1.2 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简况为例,打开页面后,首先列出了已填报的数据,然后是新建数据表单,最后是数据填报说明。 在“新建数据”表单中填写数据后,点击“确定”即可进行保存,成功后数据将显示在页面表格最后一行。表单中的必填项前用*进行了标识,未标识的表单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每行数据都有唯一的数据ID,填报状态下的数据按照数据ID从小到大排列。填好的数据可以“编辑”或“删除”。 部分采集表中包含子表,点击按钮可增加子数据行,点击按钮可删除子数据行。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2-01 10:1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权重系数;选择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ZYX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7J1-C02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60305006) 综合评价是利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权重系数选择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理学多指标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学的资料。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1 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1]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子目标权重→ 检验权重的一致性→ 计算各指标的组 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即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它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2]。 1.2 相对差距和法[3] 设有m项被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库为 Kj=(K1j,K2j,……,Knj),j=1,2,……,m。设最优数据为K0=(K1、K2、……Kn)。最优单位K0中各数据的确定如下:高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大者;低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小者。各单位与最优单位的加权相对差距和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打分表及说明(参考)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定性指标评价专家打分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分标准 2.培养模式(0.15) 2.1培养 方案(60%) 2.1.1培养 目标(20%) 1. 培养目标 和培养要求 与专业人才 培养定位、课 程设置的符 合程度(30%) 80~100分: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符合学校定位、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规格描述清晰、 准确,能够清楚、明确地描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了软件工程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 和素质;培养人才的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相匹配。 60~80分:专业培养目标较明确,基本符合学校定位、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规格描述 清晰、准确,能够较清楚、明确地描述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了软件工程专业应具备的大部分 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人才的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基本相匹配,但有失配的部分。 60分以下: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基本符合学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 生毕业规格描述不清晰,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包含不足,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不清楚 和不明确,与培养人才的类型没有相呼应。 1. 考察内容: (1)培养目标表述规范、完整(例:本专业培养具备(………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 等部门/领域、单位/岗位)从事(………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各要素 是否匹配,是否符合所在学校或本专业主干学科定位(例如:对高水平大学培养目标中的适应 领域和范围应该较宽泛,而对于三本的学校应该面向的很具体); (2)培养要求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描述是否清楚、具体; (3)培养人才类型与培养要求是否相匹配; 2. 评分细则: (1)起评分100分; (2)培养目标不明确、不清楚、与学校或本专业主干学科定位不匹配,减10~20分; (3)没有或缺乏关于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描述,每项减10~20分; (4)培养人才类型与要求毕业生具有的能力不匹配,减10~20分。

学校综合评价意见

学校综合评价意见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学校综合评价意见2010年9月2日

xx同志综合评价意见 xx同志,二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她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忠诚教育事业,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她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团结同志,关心集体、爱护学生。多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积极协助校领导做好后勤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她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特别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工作方法,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中队”和“文明班队”等荣誉称号,深受同事、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xx同志尽管是一位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但她始终不会忘记自己作为一位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在业务方面,她能刻苦钻研,好学不厌。经常看一些业务报刊,经常去外地听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策略。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她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大专自学函授。她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等集中培训、新教材培训和校本培训。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多年来,她所教授的学科成绩总有显着提高,成绩总是排列在全学区同学科的前列。2004年7月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02、07年度考核“优秀”。 xx同志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她特别善于虚心向同行学习,经常和同事们交流教育教学心得,热心帮助青年教师,近三年来,该校新分配的青年教师都得到了x老师生活上的关心,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业务水平提高很快。 在工作上,她总是一丝不苟。在备、教、批、辅、考等整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做到细致入微,井井有条。

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的区别

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包括沃尔比重评分法、杜邦分析法都是建立在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用文字语言进行相关描述 定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

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

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 ★所谓综合财务分析,就是将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中,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般认为,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法和沃尔比重评分法(除开此两种主要的,另有公式分析法、因素分析连环替代法)。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曹杨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六模块41个观测点) 一、基本规范 1.文明用餐【说明1:针对学生陋习。】 2.卫生习惯【说明2:针对学生陋习。】 3.文明出行【说明3:针对学生陋习乱停车、乱穿马路。】 4.学习常规【说明4:强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5.环保意识【说明5:促进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使得环保意识深入每位学生心理。】 二、君子风范 6.理想信念【说明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7至16条是人生理想的具体化,不易 测量就采用态度评估。】 7.自尊自重【说明7:针对学生交往严重偏离常规而提出。】 8.言行得体 9.诚实守信 10.坚韧耐挫【说明8:培养学生耐挫能力与坚强毅力。】 11.孝敬长辈【说明9:需要强化,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要求。】 12.尊师友爱 13.志愿服务 14.组织领导 15.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 16.国际视野 三、博学创新 创新的基础是博学,也还依赖于学科的交叉与思维方法的互补迁移;创新素养分为创新型人格和创造力。创新型人格是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征,而创新能力落实在学生自我范围内

的突破,比如完成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任务。 17.求真好奇心、科学精神(含质疑精神、独立精神)、科学态度。【说明10:与学校精 神联系起来。】 18.务实治学严谨、认真勤奋、合作进取、学术规范。【说明11:与学校精神联系起来。】 19.阅读与演讲【说明12:引导学生读课外书。阅读面、阅读深度。引导学生作公众演讲。】 20.创新能力发散与想象、逻辑与推理、建模与解释、反思与批判、应用与迁移、学术研 究与实验、学习与改进能力。 21.学业评价 第一,GPA绩点。基础、拓展。【说明13:研究课程成绩在学术能力中体现。】 第二,均衡度(学科横向)。【说明14:均衡全面指“达到各学科的基本要求”。特长是在全面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的特长。全面和特长两者之间不矛盾。】 第三,进步度(纵向)。 第四,学科素质:建模能力、实验能力、反思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等等,由学科教师评定。 第五,学术倾向与能力。【说明15:倾向分为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三类;通过研究型课程与项目学习表现来分级判定。】 四、强身健体【说明16:由体育老师负责实施。】 22.体质 23.体能 24.体育精神与体育品格【说明17:对两极典型进行判定即可。】 25.健身习惯 26.运动知识与技能 27.运动经验与运动智能 28.特长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