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佚名分享| 收藏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衍生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明胶是动物胶原经温和断裂后的产物。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具有良好的透气率和吸胀性,这对于膜吸收伤口渗出液和创面保湿非常有利。

用于伤口护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文献报道,较早见诸于由英联邦政府于二十世纪80年代申请的美国专利

US4572906。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组织工程医学的发展,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中国等国家纷纷对这种生物医学材料予以高度关注。实验已经证明,明胶-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吸胀性和透气功能,是烧(创)伤后新鲜创面覆盖敷料的良好选择。

1984年英联邦政府申请的美国专利US4572906揭示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明胶-壳聚糖的重量比为3:1~1:3,还包括0-40%w/w(基于明胶、壳聚糖总重量)的相容的增塑剂山梨糖醇或甘油[1]。

1998年日本产业技术中心Maeda, Takuya等人将明胶和壳聚糖在稀蚁酸溶液中混合,20℃下润胀1小时,在60℃下溶解,然后在10℃玻璃板上干燥72小时。所得到的明胶-壳聚糖膜用UV(254 nm)照射0、1或6小时(温度23℃,相对湿度50%)。经历16小时UV照射的明胶-壳聚糖膜在pH 1.8条件下72小时后完全溶解[2]。

2000年韩国Kim, Min Jo等人申请的韩国专利KR2001016482揭示了壳聚糖、明胶和水作为主要成分的软凝胶具有水溶性、生物亲合力、生物降解性、抗菌性,可以吸收伤口分泌物,因此可以被用作伤口护理。软胶的制备有四个步骤:(1)向明胶中加入水,加入0.1-5%有机酸,加入1-30%壳聚糖,摇晃1小时获得流体溶液;(2)使流体溶液硬化,得到易于成型的凝胶;(3)使凝胶成型为软膜;(4)干燥固化胶膜,得到水溶性固体膜[3]。

2001年意大利U.O Dermatologia对壳聚糖乙醇酸酯凝胶和交联明胶伤口敷料存在下,大鼠组织修复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壳聚糖处理的动物,修复的真皮保留较高细胞结构,带有间叶细胞样的特性,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新生组织的高度水和作用清楚地证实壳聚糖的亲水特性。壳聚糖胶能够调控早期伤口修复。交联明胶对营养不良协同老化和全身疾病的创伤组织来说,是一种能起作用的敷料[4]。

200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Huang, Yan等人研究了壳聚糖、壳聚糖-明胶膜和支架的机械性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支架上的存活能力、不同剪力条件下细胞分布特型/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分布/粘着斑激酶蛋白(FAK)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维壳聚糖、壳聚糖-明胶支架具有相同的纤维原细胞存活能力。但是,壳聚糖膜减少细胞扩散区域,破坏HUVECs核子中的F-肌动蛋白和局部FAK。试验表明,壳聚糖的细胞粘附作用较弱。在壳聚糖-明胶膜混合物中,明胶的作用占优势。结果显示,壳聚糖-明胶的混合对支架特性和细胞行为有重要影响[5]。

国内主要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湛江市卫生材料厂、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从事明胶-壳聚糖敷料的研究和应用。1993年湛江市卫生材料厂申请的中国专利CN93108804.6揭示了一种壳聚糖明胶海绵,由明胶、壳聚糖、盐酸、氢氧化钠、甲醛、蒸馏水配成溶液,经打泡、冰冻、干燥、灭菌制成白色,质轻软而多孔呈海绵状,可为海绵剂,创可贴、散剂,吸水性强,不溶于水,不易崩碎,在稀醋酸溶液中,壳聚糖可从海绵体中溶出,能止血,柔软护创,可被肌体吸收,绝不粘连伤口,揭除时也不使伤口破裂,能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使伤口结痂易脱落,用于内脏及外伤止血[6]。

1996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叶春婷等人以壳聚糖,明胶和甘油为基本原料,选用戊二醛为交联剂,探讨了交联反应的条件,避免了明胶蛋白与壳聚糖的静电沉淀反应。成膜后经再处理,制备出一种含水率高,透明的多孔网状纤维膜样的创伤敷料,该敷料的扯断强度为6.5MPa,扯断伸长率为210%,撕裂强度为5.3KN/m,含水率为76%,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起良好的作用,适合作创伤敷料[7]。

2001年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申请的中国专利CN01122949.7揭示了一种用于人体皮肤创伤、烧伤及体表溃疡的壳聚糖生物流体敷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经酸解、添加明胶、甘油,再用碳酸氢钠进行中和及过滤,从而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具有天然抗菌活性,并能促进创面局部免疫、加速愈合的安全、有效的生物敷料[8]。

2003年曹谊林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0310108082.3提供了表皮移植物,它含有(a)厚度为50-500微米的膜材料层,所述的膜材料层含有90-100%的壳聚糖和明胶,且壳聚糖和明胶的重量比为3∶7-9∶1;和(b)位于膜材料层一个主表面之上的表皮层,表皮层含有密度为1-100×104个细胞/平方厘米的表皮细胞。该发明还提供了该表皮移植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其表皮移植物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操作简便,制备时间大幅缩短,伤口愈合快的优点[9]。

2004年唐山市工人医院美容整形科黄治林等人以1:1混合明胶和壳聚制备明胶/壳聚糖敷料,选黏度范围在150~1000 P a·s的壳聚糖;增塑剂选甘油,占总体积的20%。通过对明胶/壳聚糖柔韧性和吸胀性的研究,探讨其作为创面敷料的可行性[10]。2005年又进行了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11]、对新鲜创面的收缩性影响研究[12]。结论认为:明胶/壳聚糖生物膜不含致热原、致敏原,无皮肤刺激反应,不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无溶血反应,生物安全性保证其可望用于临床;明胶/壳聚糖膜用于新鲜创面时,具有延缓收缩的能力。

2005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杨光辉等人体外试验了以不同比例与明胶混合的壳聚糖敷膜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比例的壳聚糖-明胶(CGM)敷料是由N, 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羰基二酰亚胺(EDC)制备的。CGMs分成纯壳聚糖膜、7:3 (壳聚糖: 明胶), 5:5和3:7四组。传代培养的人角化细胞接种到CGM表面,测定培养的角化细胞在CGM上的克隆形成系数(CFE)和迁移距离。7:3、5:5和3:7CGM的CFE值分别为14.33±1.53%、19.17±1.26%和18.33±2.08%,迁移距离则分别为66.22±9.39μm、120.31±15.82μm和225.38±10.48μm。从而证实,CGM 中明胶的增加能够促进角化细胞增殖和迁移,暗示壳聚糖-明胶膜可作为好的角化细胞传输系统[13]。

参考文献

--------------------------------------------------------------------------------

[1] Chitosan based wound dressing materials. US4572906(申请日1984.10.02公开日1986.02.25)

[2] Maeda, Takuya; Motoyoshi, Haruo. Modification of gelatin dry films. Solubility of UV-irradiated gelatin-chitosan composite membranes. Kenkyu Hokoku - Wakayama-ken Kogyo Gijutsu Senta, Volume Date 1998 34 (Japanese) 1999

[3] Soft gel composed with chitosan and gelatin. KR2001016482(申请日2000.12.14公开日2001.3.5)

[4] Tucci, M. G.; Ricotti, G.; Mattioli-Belmonte, M. Chitosan and gelatin as engineer ed dressing for wound repair. Journal of Bioactive and Compatible Polymers, 16(2), 14 5-157 (English) 2001

[5] Huang, Yan; Onyeri, Stella; Siewe, Mbonda.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g elatin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erials, 26(36), 7616-7627 (English) 2005

[6]壳聚糖明胶海绵. CN93108804.6(申请日1993.07.28颁证日2000.01.01)

[7]叶春婷徐国风. CG创伤敷料的研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15(2).-112-115

[8]壳聚糖生物流体敷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CN01122949.7(申请日:2001.07.17公开日:2003.02.12)

[9]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0310108082.3(申请日:2003.10.22公开日:2005.04.27)

[10]黄治林孟令军等. 透明型明胶/壳聚糖烧伤创面敷料的研制.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4).-239-240

[11]黄治林孟令军等. 明胶/壳聚糖创伤敷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第四军医大学学

报.2005,26(16).-1506-1509

[12]黄治林孟令军等. 明胶/壳聚糖创面敷料对新鲜创面收缩性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

复.2005,9(30).-93-95

[13] Yang, G. H.; Yang, J.; Wang, J. M. Biological behaviors of keratinocytes cultur ed on chitosan-gelatin membran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88-289(Advanced Biomaterials VI), 401-404 (English) 2005

壳聚糖功能性敷料的作用

壳聚糖功能性敷料的作用 一般身上出现伤口的时候,我们要么是用贴创口贴,要么是使用敷料,但是传统的处理伤口的方法,并不是那么的严格,仅仅只是覆盖到伤口,并没有抵御外部感染的作用,所以就诞生了新型的现代医学伤口敷料,名为壳聚糖功能性敷料。 壳聚糖功能性敷料,相较于传统敷料来说,壳聚糖敷料不仅仅覆盖到伤口上,并且还会防止伤口受到外部感染,并且能够创造出,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所以,这种敷料,在现代医学中,是非常受重视的,经研发,现在的市面上的壳聚糖敷料,一共有六大功能。 一、止痛功能 使用壳聚糖敷料处理伤口的时候,壳聚糖能够对伤口起到润肤作用,并且会有一些清凉的感觉,并且,经过医学研究发现,壳聚糖还具有吸收伤口处“致痛因子”的作用,由此,壳聚糖可以起到舒缓伤口疼痛的功能, 二、止血功能 壳聚糖所带的正电荷和细胞表面所具有的负电荷能够相互吸引,能够快速的使血红细胞聚集,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功能,原理就是壳聚糖可以使细胞快速凝聚,然后给伤口止血的功能。 三、免疫作用 壳聚糖通过刺激体内巨噬细胞往伤口处移动,能够提高伤口处的免疫能力,从而具有一一定的免疫功能。 四、抑菌功能 壳聚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理就是壳聚糖所带的正电荷和微生物菌细胞所带的负电荷相互作用,会使得菌内的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的成分泄露,从而达到抑菌的作用。 五、促进愈合

壳聚糖能够促进伤口处上皮细胞、角质细胞等的生长,促进巨噬细胞产生活性因子,能够达到促进愈合的作用。 六、减少瘢痕 壳聚糖能够通过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同时抑制不正常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起到减少皮肤留瘢痕的作用。 壳聚糖功能性敷料和传统的敷料,有很大的不同,壳聚糖敷料有着对伤口的处理、抑菌、促进愈合、减少瘢痕的作用,所以现代医学非常的重视壳聚糖敷料,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羧宁液体伤口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愈合时间。

散严宁 医用生物敷料栓II型

散严宁医用生物敷料栓II型【痔疮专用】 散严宁医用生物敷料栓,产品采用欧美药典进口原料---纯菊科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具有广谱抗菌、安全有效、无耐药性的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专家研究认为散严宁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使用后可以在受损部位形成保护膜,避免外界刺激,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同时抑制和杀灭致病菌,从而达到缩小痔核、缓解疼痛、消除痔疮临床症状的作用。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临床验证,散严宁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能够快速收敛止血、促进组织修复、愈合、再生,从而达到保护直肠粘膜的作用。适用于肛门瘙痒、灼痛,大便疼痛、出血,肛门红肿以及痔核脱垂的治疗。 抑菌消炎止血止痛修复粘膜促进愈合 处方资料: 【产品名称】医用生物敷料栓Ⅱ型 【商品名称】散严宁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痔、混合痔引起的肛门瘙痒、灼痛;大便疼痛、出血;肛门充血、红肿以及痔核脱垂的缓解和治疗。 【用法用量】请按下述方法使用本品或遵医嘱。使用本品前请清洗肛门周围,请使用指套将栓剂推入肛肠深处。每次1枚,应至少连续使用7天。 【规格型号】Ⅱ型: 2g/枚 【禁忌症】 1、过敏体质患者禁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女性合并盆腔炎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直肠使用,严禁口服; 2、如果外包装破损,请勿使用; 3、使用过程中有少量胶状物流出属正常现象; 4、环境温度超过30℃,本品会软化(置入冰箱或固化后不影响使用效果); 5、请勿放置于儿童可接触的地方; 6、使用本品期间,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皖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640025号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编号】皖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0014号 【生产企业】安徽徽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09化学1班 XXX 指导老师:沈友教授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本文综述了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水处理,生物药用,造纸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壳聚糖应用食品水处理 前言 原料在化学品的合成中非常重要,其可以成为影响一个化学品的制造、加工与使用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化学品的原料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则该化学品也很可能对环境具有净的负面影响。要实现绿色化学,在选择原料时应尽量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枯竭或稀有的材料,尽量采用回收再生的原材料,采用易于提取、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使用环境可降解的原材料。 自然界的有机物,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蛋白质,排在第三位的是甲壳素,估计每年生物合成甲壳素100 亿t。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就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原料。 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壳聚糖的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固体, 略有珍珠光泽, 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等溶液, 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相结合, 而使自身带正电荷。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壳聚糖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保湿性、润湿性,能防止静电; 化学稳定性良好, 但吸湿性较强, 遇水易分解。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许多物化性质方面都得到改善,其应用也更加受到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医药,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应 用前景 摘要: 壳聚糖是一种可被生物体降解而对人体无毒的物质,不仅在食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饲料行业、医药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概述了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化学改性,阐明了壳聚糖在食品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添加剂,改性,复合纳米粒子 Chitosan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o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Ma Zhengran Class 0804, School of Foo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010******* Abstract: Chitosan is a biodegradable and non-toxic substances on the human body. It's not only widely use d in food industry, but also in feed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nd many other area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chitosan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od at home and abroad,and describes the nature of chitosan, the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nd che mical 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and set out the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tosan. Key words:chitosan; additives; modification;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引言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阳离子的膳食纤维,被称为挽救人类健康的神奇“电粉”。作为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吸附性、成膜性、保湿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无毒性以及极好的螯合能力,且能加速伤口愈合。大量应用实例证明,壳聚糖对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显示出许多生命特征,如改善代谢内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机能,降低胆固醇;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吸附,排除体内有害重金属;活化细胞,增强人体生命活力,延缓衰老等。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壳聚糖的关注和重视也不断加强。本文主要论述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工业中的各种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1、壳聚糖的简介 甲壳素是一种带正电的碱性多糖,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的甲壳,以及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唯一能够被生物降解的阳离子高分子材料。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分子中的乙酰基后,转化为可溶性的脱乙酰甲壳素,又称壳聚糖(Chitosan),学名:几丁聚糖。其化学结构是由大部分氨基葡萄糖和少量的N一乙酰基葡萄糖通过β一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 分子式为:(C6H11NO4)n 结构: 2、壳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2.1 抗菌剂

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壳聚糖敷料国内外研究导读 佚名分享| 收藏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衍生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明胶是动物胶原经温和断裂后的产物。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黏度,具有良好的透气率和吸胀性,这对于膜吸收伤口渗出液和创面保湿非常有利。 用于伤口护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文献报道,较早见诸于由英联邦政府于二十世纪80年代申请的美国专利 US4572906。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组织工程医学的发展,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中国等国家纷纷对这种生物医学材料予以高度关注。实验已经证明,明胶-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吸胀性和透气功能,是烧(创)伤后新鲜创面覆盖敷料的良好选择。 1984年英联邦政府申请的美国专利US4572906揭示了一种用于伤口护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明胶-壳聚糖的重量比为3:1~1:3,还包括0-40%w/w(基于明胶、壳聚糖总重量)的相容的增塑剂山梨糖醇或甘油[1]。 1998年日本产业技术中心Maeda, Takuya等人将明胶和壳聚糖在稀蚁酸溶液中混合,20℃下润胀1小时,在60℃下溶解,然后在10℃玻璃板上干燥72小时。所得到的明胶-壳聚糖膜用UV(254 nm)照射0、1或6小时(温度23℃,相对湿度50%)。经历16小时UV照射的明胶-壳聚糖膜在pH 1.8条件下72小时后完全溶解[2]。 2000年韩国Kim, Min Jo等人申请的韩国专利KR2001016482揭示了壳聚糖、明胶和水作为主要成分的软凝胶具有水溶性、生物亲合力、生物降解性、抗菌性,可以吸收伤口分泌物,因此可以被用作伤口护理。软胶的制备有四个步骤:(1)向明胶中加入水,加入0.1-5%有机酸,加入1-30%壳聚糖,摇晃1小时获得流体溶液;(2)使流体溶液硬化,得到易于成型的凝胶;(3)使凝胶成型为软膜;(4)干燥固化胶膜,得到水溶性固体膜[3]。 2001年意大利U.O Dermatologia对壳聚糖乙醇酸酯凝胶和交联明胶伤口敷料存在下,大鼠组织修复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壳聚糖处理的动物,修复的真皮保留较高细胞结构,带有间叶细胞样的特性,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新生组织的高度水和作用清楚地证实壳聚糖的亲水特性。壳聚糖胶能够调控早期伤口修复。交联明胶对营养不良协同老化和全身疾病的创伤组织来说,是一种能起作用的敷料[4]。 200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Huang, Yan等人研究了壳聚糖、壳聚糖-明胶膜和支架的机械性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支架上的存活能力、不同剪力条件下细胞分布特型/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分布/粘着斑激酶蛋白(FAK)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维壳聚糖、壳聚糖-明胶支架具有相同的纤维原细胞存活能力。但是,壳聚糖膜减少细胞扩散区域,破坏HUVECs核子中的F-肌动蛋白和局部FAK。试验表明,壳聚糖的细胞粘附作用较弱。在壳聚糖-明胶膜混合物中,明胶的作用占优势。结果显示,壳聚糖-明胶的混合对支架特性和细胞行为有重要影响[5]。 国内主要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湛江市卫生材料厂、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单位从事明胶-壳聚糖敷料的研究和应用。1993年湛江市卫生材料厂申请的中国专利CN93108804.6揭示了一种壳聚糖明胶海绵,由明胶、壳聚糖、盐酸、氢氧化钠、甲醛、蒸馏水配成溶液,经打泡、冰冻、干燥、灭菌制成白色,质轻软而多孔呈海绵状,可为海绵剂,创可贴、散剂,吸水性强,不溶于水,不易崩碎,在稀醋酸溶液中,壳聚糖可从海绵体中溶出,能止血,柔软护创,可被肌体吸收,绝不粘连伤口,揭除时也不使伤口破裂,能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使伤口结痂易脱落,用于内脏及外伤止血[6]。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范文【精编】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 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综合概述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富集及其化学改性的方法,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壳聚糖;富集;化学改性;应用。 引言: 壳聚糖具有许多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根据其酸化、酉旨化和氧化、接枝与交联、经基化、经烷基化等反应还可制备成多种用途的产品,而且从氨基多糖的特点出发具有比纤维素更为广泛的用途。对壳聚糖的应用开发研究,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十分活跃,近年来国际更是十分重视对它的深入开发和应用。通过对甲壳质和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与改性来制备性能独特的衍生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应用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壳聚糖及其改性吸附剂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其学名是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壳聚糖本身的基本结构是葡萄糖胺聚合物,与纤维素类似。但因多了一个胺基,带有正电荷,所以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且因其聚合分子结合键角度自然扭转之故,对于小分子或元素会发生凝集螫合作用。根据甲壳素脱乙酰化时的条件不同,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分子量不同,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十万左右。但一般来说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 壳聚糖本身性质十分稳定,不会氧化或吸湿。鉴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生物制药、水处理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壳聚糖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 2、壳聚糖富集工艺的研究现状 由于壳聚糖吸附剂有以上的优点,学者们对其富集的工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李斌,崔慧[1]研究了以壳聚糖作富集柱,稀H2SO4为洗脱剂,稀NaOH 为再生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分离富集测定水中痕量Cu(Ⅱ)的方法,于波长325nm 处测定,检出限为20ng·ml-1,线性范围为10~20μg·ml-1。此法的优点在于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经济实用、效果良好。但由于壳聚糖易降解,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流速控制难,富集效果不均一,空白大的问题。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陈煜(1979-),男,甘肃天水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甲壳素、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E mail:bityu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7f796539.html,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陈 煜1,窦桂芳2,罗运军1,谭惠民1 (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 2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北京 100850) 摘要: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和壳聚糖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止血、止痛、抗 菌、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等优点,在伤口敷料方面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甲壳素 和壳聚糖适于作为伤口敷料的优异性能从机理上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通过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 生物制备性能优异的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伤口敷料;机理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起着控制体温,防止感染及体液流失,免疫及传感的作用。由于创伤、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原因,可能导致皮肤的大范围伤害。皮肤的损伤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体液流失并引起各种并发症[1]。通常采用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保护,防止伤口的感染和脱水,在伤口处维持有利于治疗的潮湿环境,改善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 通常对于伤口敷料有如下要求[2~7]: (1)具有与人体皮肤相近的柔软性能,在湿润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形态和强度; (2)能保持创面的湿润环境,有较好的吸收伤口分泌物的能力,并有一定的透气性; (3)敷料无毒,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反应和刺激,而且必须能够阻止细菌进入创面以防止造成二次感染,避免伤口接触粒子和有毒的污染物,无热源; (4)最好有止血、止痛等作用,可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加速愈合,减少疤痕; (5)贮存稳定性好,最好具有可降解性能,废弃物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甲壳素是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菌、藻类低等植物的细胞壁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衍生资源。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自然界中唯一的 碱性多糖。一般来说,甲壳素的N -乙酰基脱去50%以上就可以称为壳聚糖[8] 。 图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示意图 Fi gure 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tin and chi tosan 近年来,甲壳素和壳聚糖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9],在伤口敷料、可吸收手术缝 合线,缓释药物载体、酶固定、凝血剂和抗凝血剂,减肥药,抗癌药,眼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都有研究,甚至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主要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所以曾叫过“水不溶酶”和“固相酶”。但是,后来发现,也可以将酶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高分子底物与酶在超滤膜一边,而反应产物可以透过膜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不过被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再自由流动。因此,用水不溶酶或固相酶的名称就不再恰当。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1]。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1] 酶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反应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换。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也可顺利地进行反应,而且反应底物专一性强、副反应少等优点大大促进了人们对酶的应用和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与检测、生物传感器、医药工程、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1916年美国科学家NELSON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才真正有效地开展;1953年,德国科学家GRUB-HOFER 和SCHLEITH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重氮化,然后将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与上述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到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利用固定化氨基酰胺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大规模应用的首例;在1971年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使用固定化酶(mimobilizedenzyme)这个名称。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酶学工作者同时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2] [3] 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取工艺;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是,固定化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固定化的成本,工厂开始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 三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3] [4] 由于所固定的酶或细胞的不同,或者固定的目的及固定用的载体的不同,使固定化方法大相径庭。根据固定的一般机理,可将之分为如下几种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

第一章 绪 论 1.1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为(1,4)—2—乙酰胺—2—脱氧—β—D—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虾、蟹、蛹及昆虫等动物外壳以及菌类、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节肢类动物的干外壳约含20~50%甲壳素。自然界中甲壳素有三种结构:α、β、γ,其中最为常见、普通的是α型。地球上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为数十亿吨,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下图1-1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 图1-1 甲壳素、壳聚糖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Fig.1-1 The configuration schematic of chitin and chitosan 纯净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均为白色片状或粉状固体,比重0.3,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甲壳素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使得甲壳素形成高度的结晶结构,因而甲壳素分子高度难溶。甲壳素不溶于水及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稀酸、稀浓碱,只溶于浓酸和某些溶剂。壳聚糖分子的活性基团为氨基而不是乙酰基,因而化学性质和溶解性较甲壳素有所改善,可溶于稀酸、甲酸、乙酸,但也不溶于水和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由于氨基和羟基比较活泼,壳聚糖的化学性质较甲壳素活泼,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比如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等等。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产品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中的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多个行业中。 1.2.1 在环保中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够通过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整合物且可帮助微粒凝聚,故广泛用作化工、轻工纺织等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和絮凝剂。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和絮凝剂,能够有效地捕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和 有机物,并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使污水变清,特别是对于汞、铬、铜、铅、钴、3n n 甲壳素壳聚糖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796539.html,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英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壳聚糖作为一种碱性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工、医疗等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壳聚糖;碱性多糖;制备方法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7f796539.html,ki.37-1222/t.2018.02.016 壳聚糖本身的分子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因其多了一个带正电荷的胺基,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目前壳聚糖正因其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化工、污水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于壳聚糖的开发研究热度一直持续不减,各种新颖的制备方法也是层出不穷。 1壳聚糖的来源 壳聚糖通常是由甲壳素(又名几丁质)经脱乙酰基作用获得,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高等真菌以及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等)的外壳中,其中虾壳、蟹壳是工业生产壳聚糖的主要原料。由于大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天然存在的甲壳素构造坚固,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酸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这也使得甲壳素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因此甲壳素只有经脱乙酰基处理成壳聚糖才能获得广泛应用。 2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1)化学降解法。传统的壳聚糖生产多采用化学降解法。作为壳聚糖工业生产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降解法简便易行,效率高,整个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但该法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欧阳涟等从蟹壳中获取甲壳素,并通过脱乙酰反应制备出了壳聚糖。试验探究了影响产物壳聚糖脱乙酰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温度、碱液含量及反应时间等,最终确定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条件为反应温度70℃,碱液质量分数47%,反应时间10 h。 (2)微生物培养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壳聚糖起源于美国,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生产的酶进行催化,从而脱去甲壳素中的乙酰基,进而制备壳聚糖。目前该领域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优良菌株的选育和培养基的优化上。 贺淹才等首先采用电解法从培养的黑曲霉湿菌体中制得甲壳素,然后采用碱提取法从培养的黑曲霉湿菌体中制备壳聚糖。试验基于黑曲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与甲壳素,而蛋白质带有可电离的基团,于溶液中可形成带电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迁

壳聚糖降解研究进展

技术进展 Technology Progre ss 壳聚糖降解研究进展 李 治 刘晓非 杨冬芝 管云林 姚康德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提 要 壳聚糖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医药等众多领域,将壳聚糖降解到需要的分子量是其应用的前提。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化学降解、物理降解和生物降解等壳聚糖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壳聚糖,降解,分子量,低聚物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在自然界中的储量非常丰富,广泛存在于虾、蟹和昆虫的外壳及藻类、菌类的细胞壁之中,是年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壳聚糖是分子链由β2(104)222乙酰胺基2 D2葡糖单元和β2(104)222氨基2D2葡糖单元组成的共聚物,以分子量和脱乙酰化度来表征。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壳聚糖在化工、 环 图1 壳聚糖 保、食品、印染、纺织、生物医药等方面展现出广 泛而独特的应用价值:可用作微量金属离子提取 剂、纸张添加剂、胶卷增感剂、废水处理中的高效 絮凝剂、化妆品中的保湿剂、食品添加剂和保藏剂 以及印染固色剂[1~4];可用于制造催化功能膜和各 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膜,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 能,抑制肿瘤生长[5~7];是肠道有益细菌双歧杆菌 的增殖因子,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8];可用于制造 药物可控释放膜、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以及人工透 析膜等等[9~11]。 但是,一般由甲壳素脱乙酰化制得的壳聚糖分 子量很大,并且有紧密的晶体结构,不溶于普通溶 剂,只能在某些酸性介质中溶解,这使壳聚糖的应 用受到极大限制;另外,研究表明分子量对壳聚糖 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性质差异 很大,有时甚至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12,13],而 壳聚糖的许多独特功能只有在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 度时才表现出来。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壳聚糖 进行降解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 的降解方法主要有化学降解、物理降解和生物降解 三大类。 1 化学降解 111 用N a N O2降解 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0%乙酸溶液中, 在搅拌下缓慢滴入一定量的NaNO2溶液,于4℃下 静置一段时间,使—NH2发生重氮化反应,脱去一 分子N2,引起分子内重排使大分子链断裂,再用 NaBH4还原端基,完成降解反应[13]。反应过程如 图2所示。 这是传统的化学降解方法,降解产物的分子量 可以通过改变NaNO2的加入量和反应时间来控制, 国内常用此法降解壳聚糖并提取产物中的单糖组 分。该法的主要缺陷在于:(1)产品的分子量分布 太宽,均一性差;(2)降解过程中破坏了氨基,理 论上加入1摩尔NaNO2就要消耗1摩尔氨基,而壳 聚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由氨基提供[14],同时 分子链上存在足够数量的氨基也是壳聚糖进行进一 步改性的重要前提,氨基数量的减少将会使壳聚糖 的应用受到限制;(3)生产的三废污染严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 o.59773002。

壳聚糖开发应用现状(1)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课程论文 题目壳聚糖开发应用现状 壳聚糖开发应用现状 摘要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由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和功能保健作用。在食品,医药方面显示出非常诱人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它的特性,简单的化学法制作,并着重介绍壳聚糖在食品,药物制剂,生物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国内外壳聚糖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脱乙酰甲壳质药物制剂生物技术 前言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质;可溶性甲壳质.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的产物。壳聚糖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如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无污染等。壳聚糖分子中的活性侧基为氨基。可酸化成盐。导入羧基官能团,取代合成侧链铵盐、混合醚、聚氧乙烯醚等等,制备具有水溶性、醇溶性、有机溶剂溶解性、表面活性以及纤维性等各种衍生物。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1、壳聚糖的特性 壳聚糖是由大部分D-氨基葡萄糖和少量的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组成,以β(1,4)糖苷健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 壳聚糖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是天然多糖中推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因而具有一系列特殊功能性质。壳聚糖有αβγ三种构象,其分子键是以螺旋形式存在,α-型研究较多,因为这种构象的壳聚糖存在最多也最易制得。β-型则关注的相对较少,然而这种构象的特征是具有很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并且被确定在不同的调节反应中会显示出比a-型更高的反应能够活性和对溶剂的更高的亲和力。在壳聚糖结构中存在四种类型的糖苷键,但由于C2-氨基或乙酰氢基的存在而使得糖苷键都较难水解。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氢基和氨基,决定了壳聚糖可进行多功能基化学反应。 2、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这里介绍一下化学法生产工艺[1] 2.1、主要原料主要原料有虾蟹壳、4 %~6 %的工业盐酸、10 %和40 %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亚硫酸氢钠(工业级)、去离子水、水。 2.2、生产工艺要点 1)将剔除肉质的虾蟹壳加水煮沸抽提得到净甲壳; 2)将净甲壳加入4 %~6 %盐酸浸泡除去钙盐等 3)将除盐后的甲壳质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脱除蛋白质,得到粗品甲壳素。 4)将粗品甲壳素先用1 %高锰酸钾脱色漂白,再用2 %亚硫酸氢钠溶液还原,并洗净沥干,即得到不溶性甲壳素; 5)将不溶性甲壳素加于脱乙酰基反应釜内,用40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百分比)在80~100℃下进行脱乙酰基反应。反应终结后经洗净、脱水、烘干得可溶性壳聚糖产品。

壳聚糖在医药材料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在医药材料上的研究进展 吴苏亚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药学一班 042008118 摘要:甲壳素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随着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研究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篇文章对壳聚糖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特性作了阐述,对壳聚糖基生物医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了介绍,并指出壳聚糖的定向接枝和修饰正在成为生物材料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关键词:壳聚糖,医药材料 Application Process of Chitosan-based Medical Materials Wu Suya Abstrac:Chitinwas an abundantnatural resource, and chitosanwas the productof the deacelation reaction of chi-tin.Chitosan and their derivatives have been studied for long time by more and more group. Their ap-plication field becomes wider and wide.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as biomedical materials were described. Furthermore,current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biomateria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rends were introduced.It is also proposed that the selec-tive graft and 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is a new research focus and direction in the fields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Key words: chitosan; medical material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主要衍生物,又称为甲壳胺、壳多糖、几丁(聚)糖、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粘性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等,化学名为聚-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壳聚糖是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多糖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亲和性,其分子链上丰富的羟基和氨基使其易于进行化学修饰而赋于多种功能。由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安全性良好,且具有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因此在医药材料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壳聚糖制成的医药材料,除了具有普通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稳定以及可接受消毒等相应处理的特性外,还能够在生物体内酶解成易被吸收、无毒副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并且不会残留在活体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

改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改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1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壳聚糖(chitosan,(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甲壳素(chitin,(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部分脱乙酰化的产物。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蟹、虾以及藻类、真菌等低等动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自然界每年产量约在100亿吨,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它是由葡萄糖结构单元组成的直链多糖,此多糖中含有数千个乙酰己糖胺残基,因此在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导致其不溶于水和普通有机溶剂,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将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脱去N-乙酰基后可生成壳聚糖。人们常将N-脱乙酰度和粘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作为衡量壳聚糖性能的两项指标。N-脱乙酰度是判定壳聚糖溶解性的依据,脱乙酰度越高,分子链上的游离氨基就越多,在酸中的溶解性就越好;而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之间的缠绕程度就越大,溶解度就越小。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的一种碱性多糖,它一般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壳聚糖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溶液,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结合,使自身带上正电荷。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1壳寡糖与壳聚糖的结构式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自然界可以被各种微生物降解。微生物中的甲壳素酶(chitinase)可以随机地水解甲壳素的N-乙酰-β-(1-4)糖苷键。而壳聚糖可以被多种酶水解,包括壳聚糖酶(chitosanase)、麦芽糖酶、脂肪酶、以及各种来源的蛋白酶。在人体内甲壳素酶和壳聚糖酶并非普遍存在,通过测定显示N-乙酰壳聚糖在人血清中可以被人体内普遍存在的溶菌酶(lysozyme)降解。 壳聚糖的主链结构中引入了2-氨基,化学性质区别于3,6-羟基,与甲壳素相比增加了反应选择性的功能基团。由于C6-OH是一级羟基,C3-OH是二级羟基,空间位阻不同反应活性也不同,再加上C2-NH2,壳聚糖就具有三个活性不同的可供修饰的基团。根据不同的需要,被修饰的壳聚糖作为一种功能大分子广泛用于各种领域。由于壳聚糖只在酸性水溶液中溶解,而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以及多数有机溶剂中不溶,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科学家们采用衍生化的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获得了多种水溶性和可溶解于某些有机溶剂的衍生物,大大扩展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对壳聚糖进行N-,O-酰化,含氧无机酸酯化,醚化,N-烷基化,C6-OH和C3-OH的氧化,以及鳌合、交联等,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性能良好,甚至是

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

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 1.壳聚糖栓 产品组成:壳聚糖、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制成栓粒,加指套或推注器组成。主要性能:1. 装量允差为±10%。融变时限≤60min.3. PH应在4.5~6.5。4. 壳聚糖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大于90%。5. 经Co60辐照灭菌,产品无菌。 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阴部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充血肿胀的症状。 2.壳聚糖敷料 产品组成:本产品分为非粘型和自粘型。非粘型单独由敷芯制成,材料是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自粘型由背衬、敷芯、隔离纸(膜)组成,背衬由无纺布基材涂医用压敏胶制成,敷芯由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与非织造吸水纤维布复合组成,隔离纸(膜)由格拉辛纸(PET膜)制成。适用于:适用于体表创口保护、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感染。 3.壳聚糖凝胶 产品组成:该产品由壳聚糖、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纯化水等组成。Ⅰ型产品采用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推助器包装;II型产品采用塑料软管包装。主要性能:a)壳聚糖含量不低于2.5%;b)ph值为5.0-7.8;c)微生物限度: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100cfu/g,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不得检出。 适用于:该品适用于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 4.壳聚糖漱口液 产品组成:产品为壳聚糖、ε-聚赖氨酸、纳他霉素、阿斯巴甜、柠檬香精、纯化水组成的溶液。 适用于:用于抑制口腔内细菌总数,改善口臭、口腔溃疡疾病。 5.壳聚糖抗菌膜 产品组成:产品由膜和夹持器两部分组成;膜是由壳聚糖、壳碘〔CMCTS-g-(PAANa-CO-PVP)-I2和明胶制成;夹持器采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聚丙烯)制成,夹持器的弹簧应操作灵活;膜的凝冻浓度倒置10秒钟应不流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应≥50%;膜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大于0.5EU/ml;膜应不大于极轻微刺激和不大于轻微细胞毒性;产品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产品经钴-60γ灭菌,应无菌。 适用于:产品用于轻度宫颈糜烂的治疗,慢性宫颈炎手术创面的保护、促进愈合。 6.壳聚糖护脐带 产品组成:由脐贴(壳聚糖无纺布、碳纤维、吸水棉)、弹性基带和魔术贴组成。 适用于:供新生儿脐带结扎后为残端保护时一次性使用。 7.壳聚糖妇科凝胶 产品组成:壳聚糖妇科凝胶由壳聚糖凝胶和给药器组成。壳聚糖凝胶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泊洛沙姆为辅料制成。给药器由保护帽、外套、推杆组成。 适用于:适用于念珠菌阴道炎的辅助治疗。

浅谈壳聚糖的发展概况

浅谈壳聚糖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制备;壳聚糖应用 引语: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制备以及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水处理、分析化学、纺织工业、膜材料、液晶材料、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 1壳聚糖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同时,壳聚糖被作为增稠剂、被膜剂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1] 1.1物理属性 纯甲壳素和纯壳聚糖都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生物体中甲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2×106,经提取后甲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5~7×105,由甲壳素制取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则更低,约2×105~5×105。在制造过程中甲壳素与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一般用粘度高低的数值来表示。商品壳聚糖视其用途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粘度,即高粘度产品为0.7~1Pa·s、中粘度产品为0.25~0.65Pa·s、低粘度产品<0.25Pa·s。制造纤维产品必须采用高粘度的甲壳素或壳聚糖。[2] 1.2化学性质 化学名:β-(1→4)-2-氨基-2-脱氧-D- 葡萄糖 分子式:(C6H11NO4)N

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应用空间巨大

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应用空间巨大 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为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又名甲壳胺或可溶性甲壳质,无毒,具有体内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被欧美学术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壳聚糖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用辅料在药物新剂型中已有广泛应用,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壳聚糖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广泛应用于药物剂型中。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丽介绍,首先在片剂中,壳聚糖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适于直接压片的赋形剂,并且可以作为包衣材料,具有极其优良的特性。在常用辅料(甘露醇、乳糖或淀粉)中加入壳聚糖,可改善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壳聚糖如果以高于5%的浓度加入片剂中用作崩解剂,效果优于玉米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其次在缓控释制剂中,壳聚糖可作为缓控释制剂的赋形剂和控释膜材料,它所形成的薄膜对药物有良好的透过性,而且常用作微囊和微球的囊材。在生物医学领域,壳聚糖常用于环境敏感性和智能化药物缓控释体系。壳聚糖作为缓控释载体已经制成小分子抗炎药物、胰岛素、牛痘疫苗、白细胞素微球等。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药用辅料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第三在靶向制剂中,目前针对壳聚糖靶向定位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传导治疗、结肠给药以及鼻腔给药等三个方面。壳聚糖作为鼻腔吸入剂辅料已被业界认可,有研究表明,壳聚糖的粉末剂在动物实验模型的胰岛素鼻腔靶向定位给药系统中为最有效的剂型。第四在膜剂中,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运用微乳化技术与微胶囊技术等现代技术,使中药有效成分与壳聚糖结合在一起制成药膜,既保持了壳聚糖本身生物活性,又使中药有效成分高效、缓释吸收。它具有喷涂方便、自然成膜、缓释高效、覆盖充分、渗透性强、易于吸收、加快溃疡愈合等优势,满足了现代新型敷料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中药外用剂型革新的新领域。第五在凝胶剂中,壳聚糖与盐酸、醋酸等结合可溶于水而形成凝胶,形成凝胶后可以包囊药物,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或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副主任医师张伟指出,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质量标准难以建立。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其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四大部分,但壳聚糖是高分子物质,其质量标准建立难度较大。二是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转染率低,对不同组织或细胞的靶向程度、作用机理等一系列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三是壳聚糖溶解度小,仅溶解于少数几种稀酸溶液,且药物释放速度慢,靶向研究稳定性差,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扩大应用范围。四是关于改性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还相当有限,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他改性壳聚糖衍生物作为药用辅料的可能性。 “当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壳聚糖产品一定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张伟认为,自然界中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约有10亿吨左右,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随着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缓控释材料的多肽、蛋白质以及核类药物将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经过结构修饰的壳聚糖,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黏附性预示其作为未来功能性药用辅料,在多肽类药物研究和新剂型开发上有着广阔前景。目前,壳聚糖已载入英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但我国药典仍未收载。对我国药用辅料行业而言,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可观、品质一流的壳聚糖产品是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