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中医食疗方

寒湿中医食疗方
寒湿中医食疗方

中医释义病证名。指伤于寒湿而致的病证。《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又:“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痛。”《伤寒指掌》卷四“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著,或手足疼痛者,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加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1]产生原因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

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

[2]寒湿症状: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病症解析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

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3]驱寒湿方法方法一 1、生姜大枣茶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克。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黄。再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

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姜枣健脾养胃疗效很好,适用于体寒脾弱者。 [4]

2、薏米红豆粥一是薏米,一是红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切忌放大米)祛除体内的湿寒,方法非常简单,这两个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食物的性味与体质的寒热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的性味须与体质属性相适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为不同的症候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冬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晚上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因人制宜。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方法二汤类:参茸山海原料:人参、鹿茸、牛鞭、裙边 1.把牛鞭洗净,切花刀,过水;水发裙边切成块,过水备用。 2.锅下清汤,放入盐、牛鞭、裙边、鲜人参、鹿茸,开锅后盛盅上蒸锅蒸

3小时即可。五味扣素鲍原料:五味子、百灵菇、银耳、浓汤、鲍汁 1.百灵菇修成鲍鱼形状,加入鲍汁上小火煲4小时后,放入五味子再煲1小时,出锅入盘用原汁打薄欠淋在素鲍上。 2.银耳入浓汤蒸30分钟,下锅调味打薄欠浇在素鲍的四周,用枸杞和豆苗点缀其上。

苁蓉老坛儿原料:鲜肉苁蓉、鱼肚、辽参、鱼翅、鲍鱼、浓汤制作: 1.苁蓉洗净,切成象眼块,入浓汤小火煲20分钟。 2.鱼肚、辽参、鱼翅分别泡发后,加入苁蓉浓汤中,小火煲10分钟,再下蚝油调味,打薄欠盛入紫砂盅即可。 1.进补不要过量,过量会伤身,温热性补药一餐中不要超过3种。如一人用,最好一次一盅或一小碗即可。因为补是为了帮助阳气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体需要逐渐吸收,慢慢达到阴阳平衡。特别注意:人参、鹿茸、肉桂不适合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人食用。 2.久病虚寒的人,往往虚不受补,可从粥、汤上做文章,但要清淡。淀粉类食物少吃,因为不易消化。

3.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另外晚上喝八宝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坚持一个月后,面色会红润起来,腹痛腹泻消失,人也渐渐不怕冷了。还有说坚持每天晚上用盐水泡脚,因为盐可以除湿。方法三刮痧或者拔罐

这个方法比较专业一点,最好请专业的医生或者

按摩师帮你去做。方法四运动直到出汗为止。

这个方法是最直接,最简便,也是最省钱的方法。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运动方式,而且不可过量,产生副作用。注意:食疗和物理疗法都可以试试。如果过重,需要去医院了!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详解

心悸(心律失常一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1)主要症状和脉象: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脉象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2) 次要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鉴于室性早搏多并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内分泌或电解质异常,所以本科室对于该类病人常选择血液化验、心脏彩超、Holter、冠脉造影等助诊。)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

中医食疗学

中医食疗学 一、中医食疗的内容与特点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究其关系,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

寒湿体质的调理

寒湿体质的调理 寒湿体质的特征: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湿疹,夏天满脸、满身都是,冬天自动好转;鼻梁上有青筋。咽喉红、流鼻血、扁桃腺肿,身上长期起疹子。这些都是身体寒湿重的一个警告信号。湿疹、鼻窦炎、哮喘就是一类病。 1、按摩疗程 (一)捏脊按摩 捏脊为首选。每天捏脊,功德无量。 6岁以下小儿以从下往上捏为主,哮喘的小儿最好上下都捏,以10遍为例,从下往上捏6遍,从上往下捏4遍。或者全部往上捏,但每捏完一遍伴随1次从上往下的轻推。6岁以上的小儿基本上以从上向下捏为主。刚开始,肩膀附近根本没法提起,肺俞附近只能捏起一大团,勉强能成团的向下推,到了腰部明显下去,一点也提不起来。第一次捏的时候儿子叫得那个惨,鼻涕眼泪口水到处都是。20遍,一遍也不能少。一周多以后,身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先是捏完之后浑身发痒,长出无数的小疹子,有的象痱子,有的象湿疹、有的象过敏包包,总之那个多呀。先是处在背部肺俞附近,一层又一层,摸上去都麻手。后来发展到满脊背都是,再后来连手臂、手背、腿上,到处可见红色的疹子。有的疹子几个小时就消失了,有的要停留几天,有的很痒,有的不痒,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个月。书上说的排毒反应。 (二)经络病灶点按摩

(1)、爱咳嗽,肩胛骨附近有病灶,因为寒气多聚集在这一带。经常提捏大椎附近的肌肉, 尽快将肩胛骨附近的病灶找到并全部推开,可以用拨动、顺时针揉等方式, 时间最好选在夏天;冬天不建议做这么大的调理。 病情轻的,在肩胛骨的肺俞附近有竖向或横向的条索状硬块, 病情重的,会蔓延到肩胛骨的下方都有横向的条索状或疙瘩状硬结。哮喘或咳嗽发作时更明显,不发作时也会有,要按下去仔细寻找。 病程长,发作时还能摸到条索状的疙瘩, 不发作时很难摸到,这是因为寒气凝结,使得这部分的肌肉板结发硬,要先用艾盐包或艾条熏等加温的方式化开寒湿或者用抓捏的方式疏通,使得这部分肌肉变得柔软,然后就很容易找到了。 前后只用了10次左右就把哪些疙瘩给揉没了;从小就有的鼻炎和感冒后咳嗽不停的老毛病彻底好了。 (2)、脾经重点调理, 脾胃调理需要的时间很长,也最易反复, 重点调理的腹部的病灶。 先通过推腹慢慢腹部变得柔软, 慢慢病灶才会显露出来,是一个个硬结,肚脐的上下左右到处都是,一个个消灭。

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19T14:58:23.2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万涛 [导读] 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I、CO、EF心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有5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两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效果;心功能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Jan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12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give the randomized,6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6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levels of CI,CO,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EF heart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57 patients showed effective,accounting for 9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7% in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rhythmia,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an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coronary heart disease;arrhythmia;clinical effect;cardiac function 作为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发病率高,患者多伴随心律失常症状,冠心病于心律失常早期发病时,患者多感到心悸、胸闷、头晕、气短,若治疗不及时,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传统临床中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多给予西医治疗,其尽管能够控制患者病情,然而也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疗效达不到预期。近年来,临床中将中医应用到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为探究其疗效,研究收集我院120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并对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3.5±6.6)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1.7±0.4)年;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2.1±6.5)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1.6±0.7)年。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2];(2)研究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病例选择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2)存在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患者;(3)中途退出研究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降血脂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组方包括珍珠母30 g、生龙牡20 g、麦冬15 g、赤白芍与人参各10 g、甘草与桂枝各6 g、琥珀5 g。根据患者的症形随症加减,对于阳虚者加用附子各 10g,桂枝加至12g;对阴虚型去除桂枝,加用生地黄与百合各20 g、龟板15 g;针对血虚不寐者用柏子仁10g、烧枣仁与夜交藤各15 g,痰湿甚者去白芍,五味子加半夏10 g白术12 g血瘀者丹参10 g桃红各10 g;每日1剂,水煎服,1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国际临床疗效标准,将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律稳定在75~80次/min;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心律不齐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出现加重趋势[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CI、CO及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0%,远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多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方式,抗心律失常药物尽管也对有些类型的心律失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也伴随着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起搏器、除颤器等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再加上价格高昂,在临床中未能得到广泛推广[[]]。中医

最新寒湿中医食疗方

寒湿中医食疗方 1 2 3 中医释义病证名。指伤于寒湿而致的病证。《素问·调4 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素5 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6 不收,濡泻,血溢。”又:“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痛。”《伤7 寒指掌》卷四“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著,8 或手足疼痛者,为寒湿,宜分渗兼温中,胃苓汤加炮姜、木瓜、重者,加附子。”9 [1]产生原因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10 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1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12 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13 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14 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15 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16 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17 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18 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19 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20 之邪消失。[2]寒湿症状: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21 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22 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23 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24 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25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

中医治疗心率失常,这六种药方要保存好

中医治疗心率失常,这六种药方要保存好 针对心律失常这种疾病,医学上有很多治疗的方法,今天着重为大家推荐中医治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调理身体内部来治疗疾病的,所以效果很好,下面告诉大家有效的药方。 ★一、女贞子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主治心律失常、阴虚内热、头晕、眼花、耳鸣等。 【处方组成】女贞子250克。 【用法用量】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至900毫升。每次取30毫升,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或每日用药2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分3次服。

【病例验证】用女贞子治疗心律失常43例。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1周,服用女贞子1个疗程(4周)。总有效率76%。其中显效19例(心律失常消失),有效15例,无效9例。病程不到1年者,总有效率84.3%;1~5年者为81.2%,超过5年者为52.1%。 ★二、皂角粉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生皂角0.3克。 【用法用量】将药研成细粉,吹少许入鼻中,取喷嚏。

【病例验证】邓某,男,64岁。突然心悸,咯吐多量白色黏痰,心律178次/分,心电图提示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曾因注射三磷酸腺苷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惧用西药。本次发病改用单味皂角0.3克研细粉,吹粉少许人鼻中,搐鼻取嚏。即刻痰随嚏而出,胸闷随减。再查心率为90次/分,心律整齐。 ★三、黄芪檀香治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定律。主治心气虚损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早搏。症见:胸闷痛,心悸少寐,头昏神倦,脉象缓或结代,舌红嫩,苔白。 【处方组成】生黄芪100克,檀香20克,桃仁、桂枝、炙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寒湿和湿热的区别

寒湿和湿热的区别 文章目录*一、寒湿和湿热的区别*二、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三、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寒湿和湿热的区别1、寒湿和湿热的区别 湿热症状 临床表现:舌苔黄腻、肢体沉重,口中黏腻、恶心呕吐、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 在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在皮肉,则为湿疹 或疔疱;在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在肝胆, 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在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 门灼热、口渴。 寒湿症状 临床表现:舌苔发白,面色发青、发白、发黑、发暗,反复的 口腔溃疡,口嗅。 流出的汗是凉汗;经常腹痛、腹泻;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脸上长痘和斑,长湿疹、牛皮癣、白癫风,手、脚长年冰冷;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2、身体寒湿怎么调理 身体寒湿的话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来调理,如适当的多吃一些红枣,红枣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人们身体里面的血液充足之后,是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环的,血液循环得到了通畅之后,人们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暖和起来了,因此在每天的时候适当的多吃一些红枣,可以起到调养寒湿的作用,红枣在蒸熟之后吃的话,对于人们的身体吸收有着更大的帮助。 当然还要适当的多做些运动,适当的运动也是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们身体的排汗,身体里面的寒气随着汗液而排到了身体以外,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跑步、游泳、跳绳等多种,只要是可以让身体出汗的一些运动,都是可以起到排除寒湿作用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泡脚是每天都可以进行的一种调养试,对于足底的血管扩张有着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从而使身体里面的寒湿排到了体外,让身体变暖,泡脚的同时配合足底按摩,效果会更好一些。 3、去寒湿按什么穴位 大椎穴 它集合了三条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汇于督脉。 刺激该穴可激发全身的阳气,护卫周身,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中医食疗养生的方法

中医食疗养生的方法 食疗养生是一种很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现在药膳食疗也相当的流行。那么,中医食疗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食疗养生的原则中医食疗养生定时进餐、适时五味 古代医家告诫人们,“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太过”。《吕氏春秋。尽数》一文中也说“凡食之道,无饥无饱”,这和《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饮食有节”一样包含了适时适量两层含义。现代医学已经证实,一些常见的胃肠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形成,在诸多病因中,饥饱不调,不能按时进食,是致病的首要原因。 中医食疗养生营养均衡、谨和五味 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脂肪、蛋白质、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富含于谷物类、豆类、蔬菜类、鱼肉类、禽蛋类等各种食物之中。各类食品的营养成份各有侧重,谷物类糖分多,鱼肉类脂肪多,禽蛋类蛋白质多,蔬菜类维生素多,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太挑剔,所以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养原则。人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品种多样,谨和五味,营养成份就均衡就全面。 中医食疗养生咸淡适宜、中和五味 不偏不依谓之中和,古人所说的“五味中和”是指各种食品的酸、

苦、甘、辛、咸各种味道要浓淡适度,宁淡勿浓。《吕氏春秋。尽数》说“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五味过浓要损伤机体,五味过淡以不能激发食欲,因而要五味适度,即吃的时候口中舒服,吃了以后心中舒服,排泄时肠中通畅。如果只图吃的时候口中够味,吃后引发心中难受,排泄困难,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养生论》“滋味煎其脏腑,醴醪煮其胃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食疗养生饥饱调匀、适量五味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除损伤肠胃,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外,营养过剩也并非好事,从生理学观点看,营养成分越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毒的代谢产物就越多,代谢功能越旺盛,细胞的成熟和死亡也相应加快。有人曾用两组小鼠做实验,一组给予全量食物,由其任意摄取,另一组只给全量的80%。观察结果,全量食物组的平均寿命为36个月,而食量80%的平均寿命为55个月。所以“节食可以长寿”的观点是有科学依据的。 中医食疗养生的食谱1、银耳猪肝汤 把银耳放入温水中泡发,然后去蒂根并将其撕成片状备用;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备用;小白菜洗净,切成约5厘米长的段备用;姜切片、葱切段备用;把猪肝放在碗内,加入适量的生粉、盐、酱油,打入鸡蛋拌匀待用;沙锅加热,放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葱爆香,之后加入大约300毫升水,烧开后加入银耳、猪肝,煮10分钟即成。 功效:具有补肝明目、润肺养阴、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2、山药青笋炒鸡肝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体会 刘梅,杜武勋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医药治疗;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写:R541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145(2002)02-0015-01 快速型心律失常系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心动过速、旱搏、房颤等。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而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1 辨证论治首辨虑实 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病位在心,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或气滞、血淤、痰饮、火邪扰乱心神所致,证属本虚标实。虚证与实证可同时并见,亦可相互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虑证和痰热壅结证。气阴两虑证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虚烦多梦,或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舌淡或嫩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滋阴,养心安神法,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 .黄精、麦门冬、五味子、炙甘草、生地、琥珀粉、龙齿等。痰热壅结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失眠,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结代。治以涤痰清热,镇心安神法,常用药物有:黄连、苦参、石菖蒲、半夏、瓜萎、莲子心、生地、磁石、生龙骨 .生牡蛎等。以上两证型若血淤甚者,加丹参、赤芍药、三七粉。总之,中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养心、敛心、镇心之品,对改善心悸、失眠、头晕、烦躁等症状和消减早搏,减慢心律,促进房颤之转复等有很好的疗效。 2 辨证与辨病结合 从证型上分析,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证型与其原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如因冠心病引起者多属心脉淤阻证;因肺心病引起者多为痰扰心脉证;因急性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者多属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证;因心功能不全引起或伴发者,多属心阳不足或阳虚水泛证;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者,常为心神不宁或肝气郁结证。从治疗上分析,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应放在首位,不可本末倒置,抛弃原发病,单纯治疗心律失常。如冠心病可选用三七、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通脉作用的中药;肺心病可选用桑白皮、地龙、石菖蒲等具有清肺涤痰作用的中药;风心病可选用防己、羌活、独活等具有祛风除湿作用的中药:病毒性心肌炎可选用黄连、苦参、虎杖、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人参、黄芪 ,五味子、葶苈子、木防己等具有益气养阴,利水作用的中药。 此外,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药理作用的中药。如苦参、莲子心、当归、石菖蒲、三七、延胡索、地龙、山豆根、甘松等具有阻滞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的作用;人参、五味子、葶苈子、北五加皮、蟾酥等具有抑制心肌细胞膜Na+-K+1ATP酶的作用;佛手、淫羊藿、葛根等具有阻滞β受体的作用;粉防己、川芎、羌活、独活、月参、赤芍药、红花、茵陈等具有阻滞钙通道的作用;黄连、木防己、延胡索等具有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

寒湿淤堵

寒湿淤堵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寒湿万病源 世上本无癌 只有瘀和堵 堵在心脏——叫梗 堵在肝脏——叫肿瘤 堵在子宫——叫肌瘤 堵在乳腺——叫增生 堵在脸上——叫痤疮

堵在皮肤——叫疙瘩 堵在腿上——叫曲张 堵在粘膜——叫囊肿 堵在颈部——叫颈椎病 堵在血管——叫微循环障碍 堵在甲状腺——叫结节 堵在毛细血管——叫瘤 对照一下,您身体处在哪个阶段? 生病的步骤: 1虚→2寒→3湿→4凝→5瘀→6堵→7瘤→8癌对应的症状:

1痒→2酸→3胀→4疼→5麻→6痹→7中风→8失觉 1、【虚】症:累,疲劳,犯困,没精神; 2、【寒】症: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 3、【湿】症:就像雨天穿着湿衣服,身体重不舒服; 4、【凝】症:循环代谢慢,身体易酸痛; 5、【淤】症:酸痛,麻木,胀痛,刮痧出黑紫点; 6、【堵】症:易生病,量变到质变形成瘤; 7、【瘤】症:堵的东西过多过久,积成块状; 8、【癌】症:瘤升级就是癌,到处串,挑战生命;为何咱们要守时排毒???

五脏六腑、血液、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肌肤等,这些组织,咱们都要做守时的排毒。便秘拖一天,如吸三包烟!粪便在身体里跨过一天发作30多种毒素174种疾病,假如你还以为一天不上厕所,没联络啊!那就大错特错了!咱们来剖析下,为何咱们要守时排毒??? 一、咱们为何要排毒排便 因为咱们人体内环境因细胞的无缺性、功用情况、割裂发作和不见发作的二氧化碳及废物构成内部环境毒素,一同咱们日子的外环境也充溢毒素,如不守时排出体内毒素,就无法确保咱们的健康。稍不留神咱们就会摄入:猪肉里有瘦肉精、草莓里有膨大剂、西瓜里有赤色素、青菜里有化肥、面粉和粉条里有增白剂、大米里有蜡、鸡蛋有人工的、鸡肉里有激素,牛奶里有三聚氰胺、蛋糕里有反式脂肪酸、海鲜里有避孕药、罐头里有防腐剂、腐竹里有硫磺,辣椒酱里有苏丹红,饭店里有地沟油、咸菜里有亚硝酸,便当面调料包有各种香精,铁观音茶增加色素......

中医食疗与养生(精)

中医食疗与养生刘维忠 二 O 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一、慢性病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选择 (3) 1.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最高境界 (3) 2.食疗是慢性病调理的首选方法 (4) 3.运动是最好的药 (10) 4.无药治疗是慢性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11) 5.心情 (11) 6.中医谚语和顺口溜 (11) 7.慢性病治疗的原则............................................. 16 二、慢性病的食疗和管理 (16) 8.糖尿病的食疗与管理 (16) 9.高血压的食疗与管理.......................................... 17 10.失眠的食疗与管理.......................................... 18 11. 高血脂和肥胖症的食疗与管理.............................. 20 12. 其他疾病的食疗与管理....................................... 20 13. 鸡蛋妙用 (28) 一、慢性病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选择 1.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最高境界。

上世纪 70年代美国慢性病大幅上升, 医疗费用占国民收入的 18%,经过 10年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收到超级回报,高血压下降 55%, 糖尿病下降 50%, 脑卒中下降 75%, 医疗费用只是 10年前的 10%。 慢性病的管理是预防慢性病的最重要方法。其内容包括:记录自己疾病的变化规律,并按时记录,如高血压者每天量血压并记录.糖尿病也要定期测定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并记录;观察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疾病变化的影响并记录,比如,晚上喝了酒,第二天血糖升高了,就记录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比如今天没有运动,明天血压或血糖高了,就要提醒自己加强锻炼。 慢性病管理三个关键词:记录、观察、调整。又比如卫生厅开展的对白血病、肾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调查和预防中发现,装修和家具污染容易造成白血病,卫生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召开家长会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调整装修行为减少白血病。与农业、林业、旅游等发文发展中医相关产业,预防疾病。如,农民从日光温室潮湿的环境出来受风后关节炎多,卫生厅与农业厅下发文件改造大棚,建设缓冲间,并艾灸关节,关节炎就会减少。与农业厅联合下发文件发展药菜两用蔬菜产业,调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 性病。与农业厅联合下发文件,发展牛奶安全草产业,减少激素、抗菌素对牛奶污染。卫生厅号召在村级做三件事:建设 50面健康文化墙,一病一墙,把食疗方,内病外治方,民间单验方等写在墙上,群众有什么病去什么墙抄方子。由村医组织在村级开展健康沙龙, 农民互相交流慢性病管理经验和防病知识。今年给农民教 6项中医适宜技术和保健知识。包括盐袋治疗 13种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腹泻、感冒等。 2.食疗是慢性病调理的首选方法。 古人说,凡膳皆药,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孙思邈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药尔。不论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部分降血压药降性欲。部分降血糖、降血脂药容易造成严重肝肾疾病。激素易诱发糖尿病。实践中对食疗的基本认识。中医樊正伦女儿上学时 400名学生食物中毒,附近医院全满了,他没有上医院,煮了一锅绿

【中医治疗】体内湿气去除十八法(非常实用的方法)

【中医治疗】体内湿气去除十八法(非常实用的方法)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 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 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 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

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

寒湿症状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 方法一 1、生姜大枣茶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黄。再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 2、薏米红豆粥一是薏米,一是红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切忌放大米)祛除体内的湿寒,方法非常简单,这两个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食物的性味与体质的寒热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的性味须与体质属性相适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为不同的症候有不同的饮食禁忌。 因地制宜。 冬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 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 晚上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因人制宜。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发表时间:2013-09-13T11:47:06.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邢中华[导读]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是轻重不一的,中医上认为此病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邢中华(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搏的节奏或频率,从心搏起始部位或者冲动传导中一项或多项不正常。临床上要根据心电图和其它电生理学检查来确定其类型。但是为了治疗的方便,依据心律失常时心室率快慢,通常可以将心律失常划分为快速性与缓慢性两大类。【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48-02 《内经》中虽然没有“心悸”这个词,但却有有关心悸的症状的记载和描述。比如《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惊则心无所依,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确立“心悸”的病名,并且简要地叙述了它的发病原因。认为心悸主要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和汗后等因素引起的,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心悸的辨证论治。后代医学家们对心悸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医宗金鉴》从脉象表现分析了心悸发生的原因:必内有所虚,外有惊扰,内外相合,引发本证。从临床实践中也可以看出,的确如此。 1 心悸的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是轻重不一的,中医上认为此病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本虚指的是心脏和其他脏腑的阴阳和气血亏虚,病邪可以分为热、寒、痰淤血和气滞。现代许多医学家认为此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脏腑的功能失调、肝郁气滞、气血亏虚,心脉瘀阻和痰湿内滞引起的。此病可在各年龄段发病,但老人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阴血亏虚,导致血脉运行无力,或者情志抑郁,或者饮食不节,运化失调,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大多是由于气阴两虚,痰久化热以及热扰心神引起的。 2 虚证 2.1气阴两虚 心主血脉,阴血为体,心神为用。气虚寒从内生,营血不足而心脉急,心失所养,则见胸闷气短,心悸心慌,舍尖偏红,脉细弱。常见于神经衰弱和冠心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这类患者因为气阴损耗,久病体虚,或者气血不足,心脾两伤,从而使心神失养,心气衰弱,导致心神躁动而使心律失常。治疗上应补血复脉、益气养阴常用生脉饮或归脾汤。 2.2心阳不振 心为君火,心阳不振,君火不明。心神失倚,,则见心悸忧郁,小腹弦急,舌淡、苔白。常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梗后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应益气温阳和活血通脉。可以选择桂枝龙骨牡蛎汤或四逆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温补药有热性、温性的功用,可以助阳温中和消散阴寒,但由于阳虚与气虚会引起气机瘀滞、血行不畅等症状。所以,要从整体出发,在温补方药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养阴的药物,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2.3心脾两虚 大多由于禀赋不足,或病后失于调养,或触事不意,或思虑过度,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心血亏虚,出现自汗乏力、心悸头晕失眠的症状。往往是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应健脾养心,常用的是归脾汤。 典型案例: 李某,女性,46岁,主要因为“胸闷心慌间断发作”就诊,患者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最近两年渐渐出现胸闷心慌,特别是劳累后更加明显,睡眠质量较差,舌质暗淡、苔薄,脉细。其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T未见异常。由于劳伤心脾,导致心失所养,所以会有胸闷心慌的症状。辨证属心脾两虚型心悸,治疗时应用归脾汤加减:首乌藤、黄氏、枣仁、当归、陈皮,丹参。经药物治疗一个月以后,患者的胸闷心慌明显改善,心电图显示房早减少。嘱咐患者再服用归脾汤一段时间,病情稳定。 3 实证 3.1 痰湿阻络 《证治汇补》中提到:“痰迷于心、怔仲恍惚、为心痛惊悸”。由此可见,痰湿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因邪恋胸中,津液不布,痰阻气机则痰浊阻滞,故见心悸心慌。一般会有胸闷心慌,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这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等伴发心律失常者。治疗应以半夏汤为主。 3.2 心脉瘀阻 心主全身之血脉,气血以周流为和,脉络一通达为要。如果心阳不足或者心气郁结,那么就会导致心脉鼓动无力,阻碍脉管中的血液运输,从而引起心律失常。这些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等引起的传导障碍和心律失常,这类病人由于脉络瘀阻,心气不宁,导致胸闷心悸,遇劳则剧。治疗上应养血安神,用血府逐瘀汤或者心痛宁方。 4 总结 情志失调是心律失常的一个主要原因。《灵柩·口问》中提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伤”。由此可见,多种情志刺激都有可能伤到心脏,心神受损又会影响五脏六腑,反过来再影响心脏,加重病情。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志受到很大影响。长期的忧思、精神紧张会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从临床上可以观察到。这类病人因为肝气郁结和脉络瘀阻,治疗应疏肝解郁,可用柴胡疏肝散。 参考文献 [1]梁昌年,王华.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况[J].中医临床杂志;2009,21(12):41—52. [2]赵祥海,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概述[J].辽宁中医学院.2010,12(13):15—19. [3]陈一清,缓慢性心律失常证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讨[J].新中医.2011,13(11):13—17.

改善寒湿体质

很多女性都是湿寒体质,冬天一到便手脚发冷,怎么也暖和不起来,怎么办好呢?不如来看看中医是如何用饮食来调养身体,去湿除寒。与你分享冬季养生知识,快来看看吧,用美味的食物便可让你不再害怕寒冬,体质也越来越好喔! 常被告诫吃冰冷的食物对身体不好吧!很多女生长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体质偏寒,加上闷湿的气候,结果形成寒湿体质。 寒湿体质最大的外显症状就是身体浮肿,年轻女生尤其容易下半身水肿,不仅看起来肥胖而已,也因为长期的血循差、代谢慢,久而久之,恶性肿瘤也易上身,严重影响健康!你千万不可不慎喔! 什么是寒湿体质? 简单的说,寒就是血液循环差,湿就是身体内的水份过多,无法正常的代谢。一般而言,会先得到湿性体质,如果不加以调养,就演变成寒湿体质啰!通常女性先天性体质偏阴,比较容易有寒湿体质喔! 什么你会成为寒湿体质? 冬天天气寒冷,血液循环会变差,而到了夏天,照理说该让身体排汗,代谢体内的废物,但有些人因为天气太热,猛吃冰凉的食物、狂吹冷气、熬夜.造成身体偏寒,循环变差;久而久之,身体水份无法正常代谢出去,而逐渐转变成寒湿体质。 寒湿体质非调不可的原因 寒湿体质首当其冲会影响血液循环及肠胃功能,最明显的就是当一吃冰冷的食物,或腹部靠近冰冷的环境,马上就会想拉肚子。接下来会造成脾肾受损(中医指的脾是消化系统;而肾则指大脑皮质、内分泌、骨骼、泌尿道系统等),会引起掉头发、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静脉曲张.等等; 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肾功能变差、肾脏萎缩,还可能必须洗肾呢! 如果再不调整,则极可能得到癌症,或长良性、恶性肿瘤,这是因为体质寒冷会影响血液循环及废物代谢,让病症有机会形成的缘故喔! 从饮食改善寒湿体质 寒湿体质的你,绝对要少吃的食物. (1)寒凉性食物 水果.西瓜、甜瓜、橘子、柿子、柚子、 甘蔗、番茄、奇异果、椰子等。 蔬菜.苦瓜、竹笋、酸菜、白菜、芦荟、 茄子、芦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