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物质的分类__离子反应)

专题三物质的分类__离子反应)
专题三物质的分类__离子反应)

高三专题训练(2)

(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l2、聚苯乙烯、HD均为化合物

B.CH2O2、C3H6O2、C4H8O2互为同系物

C.明矾、冰醋酸、硫酸钡均为电解质

D.SiO2、NaCl、S8、Cu均能表示物质分子组成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C.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一定带电

D.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3.“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

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KAl(SO4)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B. NH4Fe(SO4)2C.BiONO3D.K3[Fe(CN)6]

4.假设SiO2原子晶体中Si原子被Al原子取代,不足的价数由K原子补充。当有25%的硅原子被铝原子取代时,可形成正长石,则正长石的化学组成为

A.KAlSiO4B.KAlSi2O6C.KAlSi3O8D.KAlSi4O10

5.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加入括号中试剂,整体可能形成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NH4+、Fe2+、NO3—(稀硫酸)B.Al3+、K+、HCO3—、NO3—(NaOH溶液)

C.NH4+、Ag+、K+、NO3—(NaOH溶液)D.Na+、K+、AlO2—、SiO32–(稀硝酸)

6.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①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

7.Zn(OH)2是一种与A1(OH)3类似的两性氢氧化物,它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2OH–==ZnO22–+2H2O。而且Zn(OH)2还能溶于过量的氨水,生成易溶于水的Zn(NH3)42+,而Al(OH)3不能。

则下面四组溶液不能

..用相互滴加来进行鉴别的是

A.A1Cl3、NH3·H2O B.ZnCl2、NH3·H2O C.A1Cl3、NaOH D.ZnCl2、NaOH

8.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l-、NO3-B.K+、Ba2+、OH-、I-

C.Cu2+、Fe3+、Br-、NO3-D.Na+、Mg2+、Cl-、SO42-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0-1mol·L–1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0–13mol·L -1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Cu2+、NO3-、CO32-B.Ba2+、K+、Cl-、HCO3-

C.Fe2+、Na+、SO42-、NO3-D.Mg2+、NH4+、SO42-、Cl-

11.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7的溶液:Na+、Fe3+、Cl-、SO42-

B.c(H+)=1×10-2mol·L-1的溶液:Na+、NH4+、CO32-、SO42-

C.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K+、Cu2+、Cl-、NO3-

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2-

12.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H2O H++OH—这一途径产生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6,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H+、SO42—B.SiO32—、ClO—、Na+、K+

C.Cu2+、Cl—、NO3—、K+D.I—、Fe3+、SCN—、NH+

4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 ==BaSO4↓

B.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CO3—+H+ == H2O + CO2↑

C.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AlO-

2

+2H2O Al(OH)3↓+OH–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H2↑+C12↑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 ++ 3NH3·H2O == Fe(OH)3↓+3NH+

4

B.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Fe3+ + 3H2O == Fe(OH)3↓+ 3H+

C.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S+ 2H+ = Fe2+ + H2S↑

D.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2Fe2++2H++H2O2=2Fe3++2H2O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B.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 2HCO-

3

C.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的NaOH溶液反应:

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16.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值,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 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以下对原溶液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有CO32-离子存在B.不能确定是否存在HCO3-离子存在

C.一定有C1–离子存在D.一定有SO32-离子存在

2)2)2)2)

班别 座号 姓名 评分 选择题答题表

三、问答题 17.(5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使用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和容积相等的两个量筒。

B .利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证明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

C .测定熔融状态下三氯化铝的导电性,确定三氯化铝是否为电解质。 D. 为确定Na 2HPO 4与CaCl 2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难溶的Ca 3(PO 4)2 ,还是难溶的CaHPO 4,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pH 来判断。

E .用测定熔点的方法确定某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8.(6分)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NH 4+、Mg 2+、Na +、Fe 2+、Ag +、OH –、Cl –、I –、NO 3–和SO 42–等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用pH 试纸检验时,试纸呈深红色。 (2)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CCl 4,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氯水,静置,得上、下两层澄清溶液,其中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色。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另取原溶液,调节pH 使其呈中性后,加入适量的Na 2S 溶液,滤去产生的黑色沉淀;在滤液中继续加碱至是强碱性,得白色沉淀;过滤后给滤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由此判断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离子,一定没有 离子。不能确定有无 离子。 19.(10分)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 2(OH)n Cl 6-n ·xH 2O]m ,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 3溶液的pH ,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 2O 3、Al ,还有SiO 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1(2)生产过程中操作B 和D 的名称均为 (B 和D 为简单操作)。 (3)反应中副产品a 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5) 调节pH 至4.0~4.5的目的是 。

(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 和x 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中

C 物质可选用 。

A .NaOH

B .Al

C .氨水

D .Al 2O 3

E .NaAlO 2 20.(5分)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 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

(4) 用稀盐酸代替HI 的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写序号)。 21.(6分)向100 mL3 mol·L -1硫酸铝铵[NH 4Al(SO 4)2]溶液中逐滴

加入1 mol·L -1 Ba(OH)2溶液。

(1)写出当刚好出现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

程式(用一个式子表示): 。

(2)随着Ba(OH)2溶液体积V 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 的变化

如图所示.写出B 点和C 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B ,C 。 22.(12分)我国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其独特的疗效使深加工的中药产品正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但国外在进口中药时对中药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非常严格,因此把好出口中药的质量

关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介绍了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As 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 在

中草药中主要以As 2O 3的形式存在): ①取1000g 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

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As 元素将转化为H 3AsO 3; ②将待测溶液转移入250mL 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用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至终点,消耗20.25mL 标准I 2溶液,其间发生反应:

H 3AsO 3+ I 2+ H 2O→H 3AsO 4+ I -+ H +

(未配平)。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少量的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__H 3AsO 3+__I 2+__H 2O — __H 3AsO 4+__I -+__H +

(3)0.2%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

点? 。 (4)题中所用标准碘溶液并非将碘单质直接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而是由0.1070g 纯KIO 3、过量的KI 以及酸混合,并将其准确稀释到1000 mL 而制得,请用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标准碘溶液的形成过程 。 (5)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限定: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超过 2.000mg/kg ,试计算说明该中草药样品是否合格?(不需计算过程)计算可知该样品砷含量约为 mg/kg ,故

该草药样品 (填“合格”或“不合格”)。

V/mL n/mol

2009届高三专题训练(2)

(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

17.(5分)

B、D 、E (少一个扣2分,扣完为止)

18.(共6分)NH4+、Mg2+、Fe2+、I—(2分)Ag+、NO3—、OH—(2分)Na+、Cl—、SO42—(2分)(每个离子1分,扣光为止,不倒扣)

19.(10分)

(1)Al2O3+6H+=2Al3++3H2O,2Al+6H+=2Al3++3H2↑(2分,各1分)

(2)过滤(1分)(3)H2 (1分)(4)HCl(2分)

(5)促进AlCl3水解,使晶体析出。(2分)

(6)BD(2分,少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20.(5分)

(1)加入电解质后,使胶体聚沉(1分)

(2) Fe(OH)3+3H+=Fe3++3H2O (1分)

(3)有I2生成(1分)2Fe3++2I―=2Fe2++I2(1分)

(4) (1)、(2)(1分)

21.(共6分)

(1)Al3++2SO42-+NH4++2Ba2++4OH-=Al(OH)3↓+2BaSO4↓+NH3·H2O (2分)

(2)600mL(2分);750mL(2分)

22.(12分)

(1)取少量样品于坩锅内灼烧成灰

....,

.......,趁热过滤

........,将灰转移至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煮沸取滤液恢复至室温后得待测溶液(3分)。

(2)1,1,1,1,2,2(2分)。

(3)作为指示剂以判断滴定的终点(1分);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保持半分钟不变色(2分)。

(4)IO3-+5I-+6H+=3I2+3H2O(1分)。

(5)在2.278mg/kg到2.279mg/kg范围内均可得分(2分);不合格(1分)。

第 1 页共1 页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 3溶液中含有的Mg 2+、K +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 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NaOH 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 .溶液a 中含有Al 3+、K +、Cl -、Na +、OH - C .溶液b 中只含有NaCl D .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用氨水,则Mg 2+、Al 3+均转化为沉淀,不能分离,则不能用氨水代替NaOH ,A 错误; B .Al 3+与过量NaOH 反应,溶液a 中含AlO 2-、K +、Cl -、Na +、OH -,B 错误; C .K +、Cl -、Na +在整个过程中不参加反应,则溶液b 中含KCl 、NaCl ,C 错误; D .因氢氧化铝能溶于盐酸,则向溶液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 ,D 正确; 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红褐色固体3Fe(OH)全部溶于氢碘酸:332Fe(OH)3H Fe 3H O ++ +=+ B .水杨酸溶于3NaHCO 溶液中: C .将等浓度的2Ba(OH)溶液与4NaHSO 液按体积比2:3混合: 224422Ba 2SO 3H 3OH 2BaSO 3H O +- +-+++=↓+ D .洁厕灵(含HCl )与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氯气:2Cl H ClO Cl OH -+-- ++=↑+ 【答案】C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 1、Na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铵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CO3加入CH3COOH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硫化氢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以及电子得失数目是否相等 ?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金属单质 K钾、Ca钙、Na纳、Mg镁、Al铝、Zn锌、Fe铁、 Sn锡、Pb铅、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 2.非金属单质 氢气H2、碳C、氮气N2、氧气O2、臭氧O3、氟气F2、硅Si、磷P、硫S、氯气Cl2、液溴Br2、碘I2、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二、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 乙醇、甲烷、乙烷、乙烯、葡萄糖 2.无机化合物 三、氧化物 (1)按元素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1.金属氧化物 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铜CuO、氧化汞HgO、七氧化二锰Mn2O7 2.非金属氧化物 水H2O,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五氧化二氮N2O5、二氧化硅SiO2、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 (2)按照性质分为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1.碱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有特例:过氧化钠Na2O2为过氧化物、氧化铝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为酸性氧化物、四氧化三铁Fe3O4、 碱性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氧化铜CuO、氧化汞HgO、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2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2O3 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含氧酸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

(九年级化学教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九年级化学教案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碱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 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 九年级化学教案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 ,so2 ,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 o mgo fe2 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根据酸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 +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 )、 二元酸(h2 so4 、h2 s、h2 co3 )和三元酸(h3 po4 )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

【化学】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三化学离子反应(含解析)及解析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还原性:Fe2+>Br-),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 A.2Fe2++Cl2=2Fe3++2Cl- B.10Fe2++2Br-+6Cl2=10Fe3++Br2+12Cl- C.2Br-+Cl2=Br2+2Cl- D.2Fe2++4Br-+3Cl2=2Br2+2Fe3++6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还原性:Fe2+>Br-,则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时,氯气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 【详解】 A.当通入少量的氯气时,氯气只与亚铁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 B.当溴化亚铁与氯气5:3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Br-+6Cl2=10Fe3++Br2+12Cl-,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参与,故C错误; D.当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4+、CO32-、SO42-,可能含Cl- B.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 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Mg2+、K+、Cl- D.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SO42-,可能含Mg2+、K+、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份: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CO32?、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的0.08mol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r 2(g)232 2Al O (s)SO (g)3H O(l)ΔHBr(aq)AlBr (s)???→????→ B .2 H O(g) CO(g) 2334Δ Fe O (s)Fe(s)Fe O (s)???→???→高温 C .Cu(s) 3FeCl (aq)(aq) 22Δ CuCl (aq)Cu O(s)????→????→葡萄糖 D .SiO 2232 Na CO (aq)CO (aq) 2323Δ Na SiO (aq)H SiO (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r 2(g)通入SO 2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可得到HBr 溶液,向HBr 溶液中加入Al 2O 3固体,发生反应6HBr +Al 2O 3=2AlBr 3+3H 2O ,得到AlBr 3溶液,加热AlBr 3溶液,AlBr 3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而且HBr 是挥发性酸,所以会得到Al(OH)3固体,A 错误; B .在高温条件下,CO 可以还原Fe 2O 3得到Fe 单质,Fe 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 3O 4固体,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3Fe +4H 2O(g) ? Fe 3O 4+4H 2,B 正 确; C .铜单质可与FeCl 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Cu=CuCl 2+2FeCl 2,但是CuCl 2溶液不能与葡萄糖反应,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得到砖红色Cu 2O 沉淀,C 错误; D .SiO 2不与Na 2CO 3溶液反应,SiO 2和Na 2CO 3固体在高温下可以反应,D 错误。 答案选B 。 2.向含有c(FeCl 3)=0.3 mol· L -1、c(FeCl 2)=0.15 mol·L -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 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 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 2O 3 B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 C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 +分离开 D .加入NaOH 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 2++2Fe 3++8OH -===Fe 3O 4+4H 2O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故A 错误; B .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容易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故B 错误;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S2-→Ag2S↓ 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2H+→CO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2HSO3-+Ba2++2OH-→BaSO3↓+SO32-+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 CaCO3↓ B. 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 HSO3-+2OH NH3↑+SO32-+2H2O C. 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粗溶液反应生成I2:IO3-+5I-+3H226OH- D.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琮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l-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2-4=CaSO4↓+H2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 O+CO32-C.碳酸钙溶与醋酸CaCO3 +2H+ =Ca2+ +CO2↑+H2 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 =2Fe3+ +2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所以氯化钾不是电解质 C.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SO2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 是电解质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Cl2 +2OH-=Cl- +ClO- +H2O B.F2 与NaOH溶液反应F2 +4OH- =2F-+O2 +2 H2O C.AgN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2 NH3·H2O=Ag(NH3)2++2 H2O D.Fe3 O4 溶于稀硝酸Fe3 O4 +8H+=Fe2+ +2Fe3+ +4H2 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烧碱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C.FeS固体溶于稀硝酸溶液FeS+2H+=Fe2+ +H2 S↑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1.1.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 A.①②⑤⑦B.①②④⑥ C.②⑤⑧ D.②③⑤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 答案: C 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解析:①纯碱是Na2CO3,是盐类,属纯净物;②食盐水是NaCl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③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④NaOH是碱类,属纯净物;⑤液态氧是单质,属纯净物;⑥KClO3是盐类,属纯净物。 答案: C 3.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 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 解析: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 答案: C 4.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 A.氧化物B.盐 C.碱D.酸 解析:该题属于物质分类的问题,做题时要明确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胆矾是CuSO4·5H2O,是一种无机物,从酸、碱、盐的角度看是一种盐。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的说法太绝对,因为有些化合物间的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的说法也不

【新教材】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 离子反应练习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 3、BaSO 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③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⑥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只有⑤ D .只有⑥ 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相关知识。CaCO 3、BaSO 4虽不溶于水,但它们是强电解质,故①错;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②错;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Na +和Cl - ,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故③错;0.00001 mol/L 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1 mol/L CH 3COOH 中氢离子浓度,故④错;熔融的纯硫酸不导电,故⑤错误;⑥正确。综上所述,选D 。 答案:D 2.(2015·辽宁五校联考)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测0.1 mol/L 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OH - B .将Na 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 +2H 2O===2NaOH +H 2↑ 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 2=====通电Cu 2++2Cl -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2H 2O===2AlO -2+3H 2↑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pH =11的氨水中,一水合氨存在电离平衡,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 3·H 2O===NH +4+OH -,A 项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B 项正确;氯化铜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铜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而与电解无关,即CuCl 2===Cu 2++2Cl -,C 项错误;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氧气,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 2O===2AlO -2+3H 2↑,D 项正确。 答案:C 3.(2015·云南名校统考)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2 mol Cl 2通入到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正确;Cl 2过量,Fe 2+、I -均被氧化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1)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1)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 和Y 的反应不可能是( ) A .盐和盐的反应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 .酸与碱的反应 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 正确;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 错误; 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 正确; 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 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①Na 2 O 点燃 ???→ Na 2O 22 CO ???→ Na 2 CO 3 ②MgO HCl ??→ MgCl 2溶液电解 ????→ Mg ③Fe 2O 点燃 ???→Fe 2O 324 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 CH OH 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2Na +O 2 点燃 Na 2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可以实现转化; ②MgO +2HCl=MgCl 2+H 2O ,电解MgCl 2溶液,不能得到Mg ,故不能实现转化; ③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故不能实现转化; ④SiO 2+2NaOH=Na 2SiO 3+H 2O ,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故可以实现转化; ⑤2HCHO +O 2Δ ??→ 2HCOOH ,HCOOH 和CH 3OH 反应的条件是浓H 2SO 4并加热,条件错 误; 综上所述可知不能实现转化的是②③⑤,答案选C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高一化学 《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 1、Na 与H 2O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 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铵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CO 3加入CH 3COOH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量CO 2与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硫化氢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得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得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得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得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得原子个数、电荷以及电子得失数目就是否相等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错误.. 得就是 ( ) A 、碳酸铵与稀硝酸: CO 32— + 2H + == H 2O + CO 2↑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 + 2H + = H 2O + CO 2↑ C 、铁粉与稀硫酸: Fe + 2H + == Fe 3+ + H 2↑ D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 HCO 3-+H +=CO 2↑+H 2O 2、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得就是 ( ) A 、钠与冷水反应 Na +2H 2O =Na ++2OH -+H 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23222CaCO H Ca H O CO +++===++↑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 +=2Al 3++3H 2↑ D 、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SO 3+2H +===2Na + +SO 2↑+ H 2O 3.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得反应就是 ( )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Ne 、C、 He 、Kr…… 双原子分子:H2 、O2、HCl、No…… 多原子分子:H2O、P4 、C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的说,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Ca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元素在地壳中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是:O、Si、Al、

Fe、Ga。 5. 同位素 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H)有三种同位素:11H、 21H、31H(氕、氘、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他们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他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以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CH3COO-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应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为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基(羟基):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根(氢氧根):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9.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2)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性质。 (3)物理性质一般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2021年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 离子反应 考点2 离子共存

2021年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三离子反应 考点2 离子共存 考法3 无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判断 命题角度无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判断 5 [2015广东,8,4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 H4+、Ba2+、Br-、C O32? B.Cl-、S O32?、Fe2+、H+ C.K+、Na+、S O42?、Mn O4- D.Na+、H+、N O3-、HC O3- Ba2+与C O32?结合生成沉淀而不共存,A项错误;S O32?与H+结合生成HS O3-或H 2SO 3 而不共存,B 项错误;K+、Na+、S O42?、Mn O4-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H+与HC O3-结合生成H 2CO 3 而不共存,D 项错误。 C 考法4 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判断 命题角度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判断 6 [2018江苏,4,2分]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KI溶液:Na+、K+、ClO-、OH- B.0.1 mol·L-1 Fe 2(SO 4 ) 3 溶液:Cu2+、N H4+、N O3-、S O42? C.0.1 mol·L-1 HCl溶液:Ba2+、K+、CH 3 COO-、N O3-D.0.1 mol·L-1 NaOH溶液:Mg2+、Na+、S O42?、HC O3- ClO-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H+与CH 3COO-会结合成弱电解质CH 3 COOH,C 项不符合题意;OH-与Mg2+反应生成Mg(OH) 2沉淀,OH-与HC O3-反应生成C O32?和H 2 O,D项不符合题 意。 B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1)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1)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错误; 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 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可以从具体的反应进行完成.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 Fe2O3FeCl3(aq) B.CuO Cu(NO3)2(aq) Cu(NO3)2(s) C.SiO2(s) H2SiO3(s) Na2SiO3(aq) D.N2(g) NH3(g) NO(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不选; B.Cu(NO3)2(aq)加热要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和硝酸,硝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不到Cu(NO3)2(s),故B不选;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不选; D.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故D选; 故选D。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H 2SO 4 ③向Ba(NO 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 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中发生的反应是Na 2CO 3+CO 2+H 2O=2NaHCO 3,NaHCO 3比Na 2CO 3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 2O ,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H 2SO 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Fe(OH)3沉淀,H 2SO 4过量,Fe(OH)3与H 2SO 4反应而溶解,不符合;③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③符合;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反应与现象。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总结如下: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SO 2)至过量。 (2)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硫酸至过量 (3)向可溶性铝盐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4)向偏铝酸盐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比例,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C .将3FeCl 饱和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可获得3Fe(OH)胶体 D .2CO 与2SiO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A 正确; B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二者,但丁达尔效应不是本质区别,故B 错误; C .将3FeCl 饱和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获得3Fe(OH)沉淀,制备3Fe(OH)胶体应将饱和

离子反应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Ba(OH)2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B.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 C.H2和Cu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Fe和CuSO4溶液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3.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2-3+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Zn+2H+===H2↑+Zn2+Zn+2CH3COOH===H2↑+Zn(CH3COO)2 D.H++OH-===H2O2KOH+H2SO4===K2SO4+2H2O 4.离子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区别在于一般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而且是一类反应的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可用离子方程式2H++CO2-3===H2O+CO2↑表示的反应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 B.可溶性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与酸溶液反应 D.盐酸与可溶性银盐溶液反应 5.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稀硝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 B.稀硫酸与稀KOH溶液反应 C.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章知识结构梳理 1、物质的分类 (1) 以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2) 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物质的化学变化

二、本章重难点概括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如CO2、SO2、SO3、NH3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为非电解质)。【注意】 (1)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2)(纯净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包括:酸碱盐、大多金属氧化物、水; 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 (3)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NaCl晶体},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金属单质、混合物}。 (4)熔融状态下,一般的盐和强碱能导电,酸不能导电{分子构成}。 (5)液氨、液态HCl、HCl、酒精是纯净物,氨水、盐酸是混合物。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可拆:强酸、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不溶盐、单质、气体、氧化物。

(2)HCO 3-不可拆、HSO 4-要拆开。 3、H + + OH -= H 2O 虽然能表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但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的酸碱中和反应。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原子个数不守恒。 (2)弱酸、弱碱、难溶盐、气体、氧化物没写成化学式。 (3)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5、离子共存 (1)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有颜色离子:Cu 2+(蓝色)、Fe 3+(棕黄色)、Fe 2+(浅绿色)、MnO 4-(紫 色),但有颜色离子可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 (2)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OH -、CO 32-、HCO 3-。 (3)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以下离子:H +、NH 4+、Al 3+、Fe 3+、Mg 2+。 (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6、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特征:化合价发生变化。 (3)本质:电子发生转移。 (4)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5)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6)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7)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注意点:氧化剂与还原剂都是指反应物。 (2)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C+2CuO △2Cu+CO 2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专题三离子反应 习题

专题三离子反应 考点1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2020辽宁六校第一次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3C O32?+2Al3++3H2O3CO2↑+2Al(OH)3↓ B.用H2S去除废水中的Hg2+:H2S+Hg2+HgS↓+2H+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 O3-+5I-+6H+3I2+3H2O D.碳酸钡不能用作钡餐的原因:BaCO3+2H+Ba2++CO2↑+H2O 2.[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新起点考试]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Al3++3OH-Al(OH)3↓ B.90 ℃时测得纯水中c(H+)·c(OH-)=3.8×10-13:H2O(l)H+(aq)+OH-(aq) ΔH<0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C O32?+2H2O H2CO3+2OH- D.向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变为浅绿色:2Fe3++SO2+2H2O2Fe2++S O42?+4H+ 3.[2020湖南四校摸底调研联考]下列各组反应,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NaHCO3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 B AlCl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Al2(SO4)3溶液与足量氨水 C FeCl2溶液与稀HNO3Fe(NO3)2溶液与稀盐酸 D稀H2SO4与Ba(OH)2溶液NaHSO4与足量Ba(OH)2溶液 4.[2020四川攀枝花第一次统考改编][双选]根据下列事实书写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i O32?+2H+H2SiO3 B.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Fe2++2HC O3-FeCO3↓+CO2↑+H2O C.将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 O3- 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4H+Mn2++Cu2++S+2H2O 5.[2020北京朝阳区期中考试]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