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杭州文化特色与文化发展

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发展,是互相关联、互为映衬的。文化特色,并不是凝固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过文化发展,文化特色不断丰富其内涵,增添其色彩,更具现代风范。讲到杭州的文化特色必然要联系到杭州的文化发展,以文化的发展,去强化、丰富杭州的文化特色,同时,以杭州的文化特色,引导杭州的文化发展,使杭州的文化发展丰满而璀璨。

雅俗相融,和谐自然

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中都存着着雅文化,也存在着俗文化,只是有的雅明显一些,有的俗明显一些。杭州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雅与俗溶于一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从雅文化看,体现在文学、艺术两个方面特别明显。以白居易、苏轼、杨万里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诗人,在杭州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如果寻访一下西湖的山山水水,则更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证明了文人雅士的文学创作踪迹。杭州在书、画、篆刻方面尤其出类拔萃,誉盖古今。杭州的俗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宋代以来由于杭州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量很大,大多数爱好说书、杂剧,以及民间曲艺,不少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也创作通俗文学艺术作品。逢年过节,民间制作的彩灯,手绘绸伞,以及各种工艺美术品也颇受人欢迎。杭州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却显示了亲融无间。历史上那些从事雅文化创作的一流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吸收和表现了不少俗的内容和俗的形式,而被认为俗文化的杂剧艺术,也时时走入雅文化的行列。至于杭州的民间传说如《梁祝》、《白蛇传》等,杭州的佛教、道教等宗教艺术活动,杭州的丝绸、茶叶、扇子、剪刀、中药等文化艺术产品,其文化含义常常介于雅、俗之间。由此可见,杭州的雅文化并不高深不可测,俗文化亦不低俗不可观,而是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相融。

杭州文化的雅俗相融,形成了杭州文化和谐自然的特色。这种特色的表现形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西湖自然景观中,杭州作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汇湖山、江川、海潮、瀑布、峰峦、森林、溶洞、怪石、溪泉、峡谷于一体,千姿百态,自然和谐,形成一幅幅立体山水画,可谓“得天独厚”。第二个层次表现在杭州的人文景观中,在西湖及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天目山等著名自然风景区内,点缀着文澜阁、放鹤亭、楼外楼等亭台楼阁,竖立着灵隐寺、六和塔等名寺名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一炉,相得益彰,形成一个既有视觉感受,又含精神和心理感受的完整和谐的文化氛围和意境。第三个层次表现在文化向经济、向生活的渗透中,杭州的风土人情、饮食风昧、服饰装璜、健身保养、市井民居、酒肆茶楼、日用工艺、经济物产等等,无一不凝结着历史文化内涵。四个国家级博物馆中,丝绸、茶叶、中药、官窑既是经济特产,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又是艺术品、观赏品,也是民间技艺。展示着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风采的杭州旅游商贸、金融、通讯、信息、广告、装璜、服饰、丝绸等行业和产业,使杭州的经济及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渗透、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南京文化特色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城”,南京文化光辉灿烂,从汤山古猿人类到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乃至当代文化,古都与文化的交融,彰显出南京文化的最大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南京经过数千年的风雨,通过各种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孕育了无形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优良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气质与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养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在教育的设置和经费的投入上优于其他地方。因此,南京在历史上曾拥有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各类学校,上至太学、府学,下到县学、义学。

晚清之后废科举而兴学堂,南京则涌现出各种现代的大学、专业学校和中小学堂。自从南京开办学府之后,尊师重教一直蔚然成风。

二是造就了海纳百川的胸怀。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方。

另外,由于战争、政治等因素造成的大规模的人口变动,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口在南京混合,促成了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南京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风度。

三是形成了凝重而不古板的气质。

南京历代王朝,由于政权频繁更迭,使得南京在文化上产生不了西安汉唐时期及北京明清时期所出现的盛世文化,但也正是这种偏安王朝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南京与其他古都的不同之处,宫廷文化和市井文化在这里相互补充,形成了凝重而又不古板的文化形态。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6-20T09:33:17.95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6月供稿作者:张一凡;乔东;来祝玲 [导读]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开封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张一凡;乔东;来祝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当今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文章从“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和“俭朴”、“知足”的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智慧”的特点以及对现代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63-01 一、文化与城市规划 1、城市与城市文化。 “人类自诞生起就开始了人类的文化”,人类所有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国家、政府、政治、宗教等等,无不是从人类生存的这一基本形式——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着其上的。城市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聚集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发生,并通过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藉)和无形的意识形态载体(如文化观念、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将城市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一旦形成,便与其载体空间紧密结合起来,与城市空间具有不可分性,城市空间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城市文化的发展。 2、文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在于它缓慢的渗透性,其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发展主体,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建造、功能布局的形式、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产生深刻的作用,进而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环节,构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底色和背景。城市规划作为人类干预城市发展的工具之一,正是以城市空间为其研究对象的,因而,城市规划元时无刻不受城市文化的影响,而又时时刻刻反作用于城市文化,使之或发扬或湮灭,对城市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与城市规划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许多区域和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城市的结构方式、建造技术、等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历史沉淀,表现出人类文明应有的多元性和地域特征。然而,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在节节退化、消失、濒临“灭绝”,在城市形态上可看到的是城市地方性和历史性特征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2l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不仅体现在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上,还应体现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和在其影响下的城市建设布局至今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生态智慧”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首先,规划必须符合“天人合一”的系统观。在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人类的需求,也要考虑自然界其它生命体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作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天人互相协调。否则只强调以人类为中心,走传统的工业文明之路,结果只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加重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事实证明,为了发展经济而元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最终将摧毁经济发展本身。严峻的现实呼唤我们,必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进行生态城市规划。 其次,应遵从“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0%左右提高到现今的约40%,预期2010年将达到47%,城市化已进人快速发展时期。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管理体制上是链状而非循环式的,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固有的城市问题又有了新的情况。如:城市数量的扩增欲望与城市体系的发展规律间的矛盾;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市民就业间的矛盾;强劲的城市经济发展态势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以及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矛盾;强劲的城市社会需求与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有限的供给能力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尊重自然,走促使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自然万物复归其自然本性的道路。其三,吸收“道生万物,尊道贵德”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在城市规划中,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充分考虑其它生命体的利益;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又要实现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公平。在城市中,公平不仅体现在获得生存与发展权力的平等性、享受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平等性、拥有公共资源的平等性,也体现在维持公共秩序与规则、保护公共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的平等性,甚至也应体现在共同承受压力、侵害和灾难的平等性。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1、古为今用,建设城市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指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主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一种自然观。传统文化中“天人一体,道法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道生万物,尊道贵德的生态伦理思想;天道生生,万物莫不有的生态价值思想;以民为本,无为而治的道家生态社会思想;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美学思想等,对今天建设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健全体制,确保生态文化的推行。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城市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有关体制的保障和支撑。首先,在政策体制的建设中着力于建立引导性的环境政策,合理引导企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环境意愿和环境行为,运用经济刺激、利益刺激和教育引导等方法促使其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通过生态教育和宣传体制,培育全民生态意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建立面向全社会公众的生态教育体制,既包括儿童基础教育,青年高等教育,还包括广泛的会教育以及决策层的培训等。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江南城市文化宣传片文案

湖熟文化宣传片·脚本 灵感·逻辑·产品 一、文案要求 下面是客户整理的要求: 1. 这个片子想传达哪些信息?(公司区位、公司历史、业务模式、领导介绍、团队风貌、领导讲话、客户体验、产品展示、硬件展示、公司业绩、合作伙伴、企业愿景等) 答:片子主要通过时间线索来介绍“湖熟文化”的昨日今生。 2. 公司的介绍和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及视频) 答:给PPT、文献、内部资料。 3. 片子的受众是谁?(举例:政府领导-客户-合作商家-普通人等) 答:政府部门、专业研究院和公众 4. 片子的应用场景?(举例:会议前暖场展台门店电视播出网络) 答:1: 各公众平台投放;对应社群投放;2. 网站实用。 5. 宣传片的风格调性描述。(举例:大气文艺高端清新科技感传统新锐时尚等,如有喜欢风格或模板最好提供。)

答:高端、典雅、古朴 6. 片子的时长 答:5分钟左右 7. 片子希望展现的重点是什么? 答: (1)湖熟文化的脉络; (2)湖熟地区的现状; (3)湖熟地区的未来愿景。 8. 有没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 答:网站等 9. 片子类型企业宣传片/产品宣传片/项目宣传片/科普片/专题片/记录片/汇报片/广告片等 答:项目宣传片。 二、文案正文 正文 片名:秦淮原乡文化湖熟

【引文】 荡漾水乡,连结湖熟百里;丰饶之地,孕育“湖熟熟,天下足”的美名;小小村落,悠悠古镇,沉淀着历史的气韵;一代代秦淮俊才,顺延着湖熟文化的血脉流淌,尽得风流。承载着5000年历史的湖熟文化,踩踏着岁月的节拍屹立至今。 【历史遗韵】 在亚洲文明对话发表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湖熟的亘古文明与悠久历史,是人类宝贵的遗产。 湖熟,是一个地理坐标,地处江宁、句容、溧水三地交界处,自古就有“金陵东门户”之称,位置优越。曾经一度成为军事重地、商贸中心,成为繁华的“小南京”。 湖熟,是一个文化符号,1951年,钱立三先生在湖熟古文化遗址,发现石器、陶器和青铜器。后经考证,将其命名为“湖熟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同处一个时空,滋养了长江流域的无数华夏血脉。 湖熟,是一个历史象征,西汉武帝封国,元朝设县,明朝成为上元县四大镇之一。 杨柳古渡、古清真寺、姚东老街……千年文明的典雅邂逅现代社会的“列车”,从此,尘封的厚土中,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人文记忆】

青岛文化考试重点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城市是(C )。 A.北京B.上海C.青岛D.天津 2、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青岛地域集群而居的原始居民是(A )。 A.东夷族 B.羌族 C.汉族 D.不其族 3、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B)时代,青岛一带已有人类聚居生活。 A.旧石器 B.新石器 C.铁器 D.青铜器 4、青岛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A ),这充分说明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青岛文化便开始萌芽了。 A.三里河文化遗址 B.岳石文化遗址 C.齐长城文化遗址 D.琅琊台文化遗址 5、即墨因地居(D)而得名。 A.不其县 B.琅琊郡 C.齐国 D.墨河 6、即墨故城始建于(C)时期,古址在今平度市东南大朱毛村附近。 A.秦国 B.汉朝 C.春秋战国 D.夏朝 7、“朱毛城,临淄土”、“秦砖汉瓦”。这里的“朱毛城”指的是(A )。 A.即墨故城 B.平度 C.莱西 D.城阳 8、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十分繁荣,是著名的大城市,齐国第二大城市是(D )。 A.青州 B.胶州 C.不其县 D.即墨 9、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长城的是(C )。 A.秦国 B.燕国 C.齐国 D.赵国 10、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指的是( B )。 A.燕长城 B.齐长城 C.赵长城 D.楚长城 11、2011年是青岛建置(C )周年纪念。 A.100 B.110 C.120 D.130 12、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终于决定调登州镇总兵(B)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 A.盛宣怀B.章高元C.许景澄D.刘铭传 13、1897年11月,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D)为借口,出兵青岛。 A.登陆演习B.停泊军舰C.租借胶澳D.巨野教案 14、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翁同和与德使海靖签订了(A ),将胶州湾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年,共10条款。 A.《胶澳租界条约》B.《租地合同》C.《潮平合同》D.《边界合同》 15、德国把(D)作为在远东的唯一基地,所以锐意经营,企图与香港、上海相抗衡。 A.济南B.天津C.大连D.青岛 16、1913年以恭亲王溥伟为首在青岛发动了封建复辟,因泄密流产,史称(C )。 A.“辛酉政变”B.“戊戌变法”C.“癸丑复辟”D.“洋务运动” 17、德国侵占青岛以后,在青岛设立(B),俗称“提督”,为地方最高长官。 A.总统B.总督C.总理D.总兵 18、在殖民统治下,青岛市区划分为了青岛区、鲍岛区,其中(A )最初只准中国人进入而不准建房居住,A.青岛区B.鲍岛区C.李村区D.四方区 19、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以对德宣战为借口进攻青岛。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与德军交战为借口,从山东半岛北侧的(D )登陆,借机侵占了胶东大片地区及胶济铁路沿线。 A.烟台 B.威海 C.仰口湾 D.龙口 21、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青岛后,随即网罗中华民族败类,拼凑傀儡政权,并于1月17日成立了伪(D )。 A.“青岛市治安秘书处” B.“青岛市治安总务处”

城市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田卓颖 摘要:凤凰从“武山苗蛮”到如今旅游名县,凤凰苗族文化的保留与发展。 关键词:凤凰文化苗族历史爱情工艺 凤凰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的一个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原来的边陲小镇到现在的国家四A级景区,凤凰的发展举世瞩目。凤凰县历史悠久,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据《凤凰厅志》记载,夏、商、殷、周以前,这里即为“武山苗蛮”之地。战国时期,属楚疆域。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年)建黔中郡。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后,将其所辖的广大地域分为36郡,凤凰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后几经变革,西汉期间,凤凰归辰阳县辖。东晋改归舞阳县。.《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在坡山西址设渭阳县”,并载“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破山即指凤山,据书记载古凤凰县址今天的黄丝桥古城。元时,统治者在渭阳境内设五寨司,五寨长官司驻镇竿(今凤凰县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设镇竿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移麻阳参将驻镇竿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设镇竿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协为镇,镇竿成为清朝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废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镇竿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于湘西北设永顺府,道员仍住凤凰。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该凤凰营为散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沿用至今。悠悠数千年,凤凰的区位日显突出,古城镇竿的地位日显重要。 凤凰的文化大致分为三类,凤凰古迹、凤凰人文、凤凰风情。 据调查,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明清青石板古街道20多条。这里随处可见保持完整的古城楼和城墙,不受破坏的民间集会场所以及其他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址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年历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经调查,凤凰古城起源是一个兵营,是为了防御苗民动乱的军事要塞,后来逐渐演变成凤凰城的,时间历经千年,许多建筑还保存着凤凰城初建时的原貌。通过专业人士的回答,我们得知,凤凰之所以能如此完整的保留大量的古迹遗址,归结原因,一是因其闭塞的交通,不受外界的破坏,二是其地理位置四面环,风力小,不受风化的影响。 凤凰古城是一个著名的县城,人才辈出,特别是沈从文先生,他的《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将少数民族的文化推向了世界。 凤凰历史悠久,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县,这里民族节目众多,处处体现出民族风情的独特。节日有苗族的“三月三”情人节,“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歌会节;土家族的“赶年”节,还有“赶边边场”、“拦门酒”、“吃新年”等各种绚丽多彩的民族活动,特殊的祭奠仪式,红白喜事的独特表达等活动。由于土家族的汉化比较普遍,而苗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汉化程度不算严重,所以我着重调查了苗族。 苗族的风俗 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为隆重普遍的节日为鼓脏祭祖节,湘西也叫“椎牛祭祖”,随之还有还傩原,上刀梯,踩火犁等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规模最盛大的节日,“四月八”寓意纪念英雄节日,随之有跳花、跳月青年男女狂欢。还有“赶秋节”、“踩花山节”等。苗族信仰“巫教”,苗族的图腾和崇拜有龙、蚩尤、傩公傩娘。祭祀仪式由“椎牛”、“打

江南文化

中国江南文化 摘要 白居易《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就像一个摇篮,她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滋养了温婉如玉的江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学,她的美让人如痴如醉,让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留给我们那许多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江南文化文学 1.江南历史文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南京可以说得上是江南的典型代表,那夫子庙里供奉着的,那秦淮河的碧波里流淌着的,那画舫里的歌姬弹唱着的,都是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江南”,显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它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是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之旅。“江南”在历代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范围不断变迁。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江南”尚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所指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包括现今的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东开始,“江南”已经较多地指称吴越地区,接近于后来狭义的江南地区。魏晋六朝时期,由于孙权割据东南建立吴国,同时永嘉晋室南迁,南朝偏安江左,“江南”概念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指向了南方诸朝廷,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的概念开始有了较为确定的内涵,指称逐渐稳定。到了元朝,“江南”不再作为行政地区的正式名称,但“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原来的“吴”地区。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此后虽然经历了多番区域范围的合并和分离,但以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为中心的“江南”的地理概念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正是在辨析和界定了“江南”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和经济范围之后,再衍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的概念。所以,“江南文化”指的就是以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片广大地区在山川、物产、气候、风俗、语言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相近、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上的相当,更重要的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较为趋同的文化气象和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同时具有了时代性和群体性的意义。 2.江南民俗文化

“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 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城镇化与传统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 摘要:现代城市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城市化进程 在不断推动着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传统文 化的消亡与变迁,尤其是传统文化的领导者儒家文化的保护受到威胁。文化是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标志,社会需要持续的发展,文 化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密切相关,保护传统文化是当下社会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任务。 一、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因分析 城市化进程使得文化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城市 化是城市改造建设的方式,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方式,其目的在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发展。但是城市化进程带来文化变迁,既推动一些文化发展,也加速一些文化消亡。城市化的根本是文化 的根本,文化的根本在于生存,生存需要保护和发展文化。传统文 化也是重要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文化保护,通过城市 化推动文化发展,通过文化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使二者互为作用,产生正能量,共同发展。 其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挥积极有效因素,注重文 化合作与互补。传统文化集中在村落,现代文明集中在城市。随着 城市化进程,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逐步边缘化。面对现 代文化,传统文化是脆弱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 生活结合。注重彼此文化元素的融合,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提升文 化生长点,激活文化生命力。力求传统与现代优势互补,达到资源 共生,文化共享,持续发展。整合出一条村落与城市、传统与现代 互补共生之路。 二、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和策略 一是建立城市化与文化保护监管机构。城市化的目的之一在于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核心在于文化。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离不 开专门的监管机构。二是构建政府在政策、资金、法规方面的保障 机制。城市化中文化保护任重道远,全民受益,政府既要在资金投 入上作保障,也要在政策法规制定上作保证。三是增强民族传统文 化消费需求,形成和谐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环境与机制。 三、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带动传统文化的保护 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强调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强调文化产业 对城市发展的经济贡献,强调大众参与。同时呼吁保存发展民族艺术,开发创意产业,关注文化多元化发展和复兴民族文化传统。文 化保护的目的在于发展,在于文化价值的实现,文化价值的实现需 要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保护具有相互影响、彼此共生的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意象

苏州意象 4102090103 郝瑞凯 【摘 要】 在回顾苏州辉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解读苏 州的城市格局,并叙述苏州这座城市的变迁及城市规划的作为和追求。 【关键词】 人间天堂 城市意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 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 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石,分一片迷濛的吴门烟 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苏园六记》 1 人间天堂 1.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国有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此语道出了古时苏州的繁华,也表达了人 们对苏杭两地的向往。尽管江南名郡遍布, 但苏杭显得更得世人垂青,稳居头牌。《双 调蟾宫曲·咏西湖》中写道“西湖烟水茫茫,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 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 1.2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苏州有秀美的山水环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曾经一直延续着天 地人和的栖居方式。农业发达工商业繁荣,人民富足,在历史上被誉为人间天堂。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延续了2500年的建城史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建城典范,《 平江图》 图1 水上人家(吴冠中)

所记录的苏州古城“湖山环绕,天然清旷” 的山水意境,水路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向人们展示了当年的天堂胜景。 公元前541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与现在苏州古城的位置、规模、格局基本一致,苏州可以堪称我国城建史上的活化石。 苏州西部山优水美,北东南侧是广阔的平原水网地区,农业发达,繁体字的“蘇”就是表意“鱼米之乡”。 经过千百年的孕育积淀历史的苏州可以从资源禀赋、空间形态。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概括出九大特质: 1.2.1天下粮仓:历史上有“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天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说法,而“苏州熟,天下足”是天下粮仓的真实写照。 1.2.2工商之都:白居易曾经写道:“况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清朝鼎盛时期,《江南通志》记载:“今吴中赋人,几半九洲”由此可见,苏州经济之发达,工商之繁荣。 1.2.3人才辈出:清代苏州府苏出的状元占全国总数的1/5强,是浙江省(第二名)和山东省(第四名)之和。 1.2.4世间美景:天堂究竟是什么样?不得而知,想必集真善美于一身。苏州既然被誉为人间天堂,必是人间之至境了。 图2 大城平面图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摘要:江南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独树一帜。而江南文学也在中国文学史占有独特的一席。根据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江南文学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然。一定程度上讲,江南文化和江南文学是相反相成的。因此,需要紧扣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从“江南”的概念入手,梳理江南的历史,进而展开阐述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来考察江南文化与文学间的具体关联,方可真正理解江南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关键词:江南认同历史上的江南文化的地域性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1] 而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经常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即喜好江南。长期以来,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可将其称之为“江南认同”。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普遍的,“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也是变化多样。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2]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到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部分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始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在之后的宋代也一直沿用着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称谓,也是从这里成为定义现代江南概念的开端。唐宋设立的江南东道范围涵盖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二省的南部地区。江南西道范围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安徽两省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个由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核心区域组成的小江南,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风俗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3]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4] 如果光从地理上看,江南并无任何突出之处,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在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结构复杂的中国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的,江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们聚集的场所。也正因如此,江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了,它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所指,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又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心得体会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心得体会 在上半个学期里,我有幸通过网络授课学习了江南城市文化与传统,虽然只是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来看视频,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星期六看,但因为网络问题,并没有全部一分都不落的看完,但也收获颇丰,看完视频后,利用空余时间我也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自身对江南城市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此,我将所阅读的内容及课上苏学知识结合,就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文化展开一些论述: 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在同时期全国城市中居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时的江南城市,从层级来说,从都城、省城到府城、县城以至市镇,可谓级级皆具;从城市功能或性质来分,既有作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型城市的南京,最为典型的工商城市苏州和杭州,交通中转型城市镇江,又有新兴的通商都市上海,还有一大批因商品经济而兴起和发展的市镇,可谓种类齐全。江南城市以其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全、联系密而构成明清时期全国特有的庞大城市群体。 一、城市布局 以苏州府的市镇为典型分析,各县各乡市镇数量多少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并不存在如人所说的以县治府治为中心的层层辐射的分布格局,也没有形成如人所说的等距离有规则的分布网络。县治大多不是经济中心,位置又往往偏居一隅,市镇也就不可能以所庄县城为中心。苏州市镇只在它们所在的地区发挥经济辐射的作用,与或近或远的县治府治关系不大,因此并不呈现出村乡市、镇县府间进行商品交流的地理层次,苏州市镇如此,他府他县市镇大率如此。江南市镇的分布,既要受到水陆交通线的限制,又要受到各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但各府各县之间极不均匀,多寡悬殊,即或一府一县之间也情形各异,很难一概而论,不能用某府某县或某地市镇的分布特征来简单概括整个江南地区市镇的分布状况。要说江南市镇有什么分布特征,那就是它基于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经济结构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至于其具体形状,市镇往往位于河网平原的某一区域中心或枢纽点上,镇环四流,河流横贯镇市,商店、民居多傍水而立,因水成衢,因水成市。而其基本格局为,小市镇是一线型,一河二街,店肆集中于上塘或下塘的某一中心地段,余则疏落为民居,而从明代中叶开始,许多新兴市镇的气派与旧市镇迥然不同,形成丁字型与十字型的大中型市镇。 二、城市文化 对于反映明清江南市井文化的图绘作品,学界一向注目。徐扬的市井风俗画《盛世滋生图》(后世又称《姑苏繁华图》),解释了画中的230余家市招。江南另有两幅图卷,反映明后期南京繁华的市井风貌。一幅谓之《南都繁华图卷》。据其统计,仅在南市街至北市街这一段,画面上出现的幌子招牌就有109种,人物一千多个。《南都繁华图卷》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种种景象,充满着特定时代与地点的特色,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时期丰富具体的形象史料。另一幅谓之《上元灯彩图》。学者论述:从画面的人物衣冠与绘画风格来判断,当为明人所作毫无疑问,但是从反映的人物的生活内容以及市场景况来判断,应相当于明万历至天启时期,所画地点应是秦淮河往北过三山街的内桥一带。《上元灯彩图》的作者为民间画师,作品的服务对象也是民间人士,所以更加接近生活原型。该图不但描绘了南京古董一条街,同时也描绘了众多的地摊商贩,从地摊上陈设的商品看,也以古董为主,是一次灯市与古董相结合的专门化集市贸易大会。图像文本提供了文献所不能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 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水文: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 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 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

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从此,吴国国势日盛,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归越国所有。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成为春申君封地。(吴—越—楚)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设吴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归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封韩信为楚王,会稽郡属楚王封地。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复为会稽郡,吴县仍为首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公元589年废吴郡建置,因城西有姑苏山,易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民国17年,废苏州府,正式建立苏州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

心得体会:江南文化的历史地理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江南文化的历史地理启示(最新) 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够从事艺术、哲学、政治、科学等等。所以我认为,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江南文脉的传承,离不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和人文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也离不开江南的先民在这种条件下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一,江南文化产生和发展得益于自然条件所发生的有利的变化。四千多年前,中国东部气温还比现在偏高,在这种条件下面,黄河中下游是最宜居的地方。江南还处在一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阶段。到西汉的时候,还有这样的说法,“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尽管这里的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但是长江下游的情况有过之无不及。甚至到了西汉后期,还有人宁可把在无锡的自己的封邑,要求调换到北方。但是,随着宏观气候的变化,中国东部的年平均气温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江南这块土地变得比较宜居。降水逐渐减少到一种适宜的程度,气温也变得比较温和而湿润,江南进入到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比较好的阶段。

第二,这是江南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努力的结果。泰伯奔吴的记载已经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明。来自中原的先民和本地的人相结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使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转化。他们疏浚了河道,开掘了运河,筑起了海塘,建成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所以早在北宋后期,已经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也就是说江南已经提供了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到了明朝中期,尽管商品粮的中心转到了湖广,产生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但是江南的经济已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尽管随着人口的增长,江南的粮食甚至不足以供应自己的人口,但是精明的江南人通过商业和服务业,使江南经济始终保持在全国先进的地位,并且过上了精细富足文明的生活。像X在明朝的时候有了发达的商业和服务业,X成为全国时尚的样板。这也带动了周围这一带。又比如说松江,成了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江南四镇往往超过北方的一个府城,甚至抵得上北方的一个省。江南输送的财富往往占了天下之半。如果用今天的指标来衡量,江南的人均生产水平稳居全国第一,生活水准也居全国前列。 第三,历代的人口迁移特别是由北方向南方的移民给江南不断注入中华文明最优秀的成分,不断增加江南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促使江南本土的人口不断进步,文化水准不断提高,也同样地涌现出全国一流的杰出人物。从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不断有人口南迁,所以在三国时候,本地像今天X的陆家,还只是出了地区性的杰出人物,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儒家思想贯彻始终。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过去的断层,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很深的撞击,特别是当今的园林设计已经很难见到古典园林的韵味。当前最为紧迫的便是在景观设计中继承并发展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使新的中国园林能继续傲立于世界园林之林。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景园林传承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任何西方园林都有很大差别,蕴含着中国传统特色,是中国面向国外的象征符号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我所学专业——风景园林,便有很大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具体派系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以及岭南园林。这三种派系的园林同时也融合了本土的地域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例如儒家文化在三者中或多或少都有很深的影响。 如今的景观设计非常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以及与自然的融合。而这些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完全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过去,造园人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天人合一。江南园林会浓缩天地与君怀。皇家园林将园外自然之景收入园中。岭南园林则直接把园林建到了自然之中。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就是希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与传统文化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一向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迷信。事实上,风水理论也有其科学的一面,它是人们部分的经验总结,只是缺乏科学依据。风水是人们在建造都城、住宅、坟墓等建筑时,通过对所择地点环境的自然形势、方位以及流水等综合观察判断,以寻求最佳地点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理论思想对于景观设计,特别是当今污染严重,环境条件极度恶化的现代社会是相当必要的。强调崇尚自然、融入自然,建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地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正如2008年北京提倡绿色奥运,设计建设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后滩公园等等,生态的主题在其中得到彰显,其中也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于意境的运用非常在行,意境很多情况下也是评判一个园子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颐和园的谐趣园内著名的知鱼桥便是由庄子和惠子辩论鱼的典故而来。一个说鱼很快乐,另一个问道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一个反驳,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而这样一个典故在园林中运用,表明了造园者对庄子惠子机智和口才的钦佩,以及对景观的把握。当游园者站于知鱼桥低头欣赏脚边鱼儿游动,熟知典故的人自然会会心一笑。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现今社会与过去的文化断层,对于典故的不了解,即使站在知鱼桥上,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经过文革,经过种种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建设,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取代。特别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设计是在模仿西方手法。零星的中国园林不仅没有过去的味道,甚至变得牵强。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可悲并且需要警醒的。曾经辉煌世界的中国园林在现代没有了,更多人想到的东方园林是指的日本枯山水。 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曾说道:“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时候,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传统’会成为包袱,足以强化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活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就中国当前园林建设的情况而言,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乃是必由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而这个‘新’不仅是技术和材料的新、形式的新,重要的还在于园林观、造园思想的全面更新。展望前景,可以说,园林的现代启蒙完成之时,就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国园林体系确立之日。博大精深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摘要:改革开放给苏州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古城人口膨胀与交通不便成了制约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城市开发目标,并于本世纪初将原苏州下辖的吴县撤县建区,设置了吴中区与相城区。之后,又几经修订苏州城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商业街区发展规划。这样既完整地维持了苏州古城的规划布局,又为苏州城市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个保持完好的古城与一片欣欣向荣的现代苏州城区,相辉交映,相得益彰地得以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城市开发 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苏州古城,至今仍然呈现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前街后河,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让世人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情趣,它不仅征服了国人,也征服了世界。苏州城市开发所取得的成绩,众多开发商是功不可没的。经过几轮发展,苏州的地产开发已经从“为民造房”的阶段,跃升到“营造文化”这个层面。只有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才能生根,才能成为经典,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中得到传承。 1.吴文化具有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喜的是一批来自境内外的知名品牌开发商与苏州本地开发商,在为苏州塑造新

的建筑产品的时候,仔细地分析了吴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的业绩。苏州因水而美,因水而秀,因水而灵,因水而富。以小桥流水为主的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说,苏州的水文化是历史的底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近十年来,一批品牌开发商纷纷瞄准苏州的湖畔板块——太湖、金鸡湖、青剑湖、独墅湖、阳澄湖、石湖板块等,一路攻城略池,抢占最佳优势。他们深谙苏州的美学情趣,将流水诗意,引入别墅生活、小区生活。独创的活水导入体系,层层环绕,使苏州人心中向往的小桥流水意境,再次在湖畔板块上大量呈现。 随着苏州市城市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截止2010年底,苏州建成区面积已由原先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拓展到228平方公里。苏州水乡的桥梁建设也随之开始了新的大手笔。最早是在苏州太湖水域上建起了全长4308米、181孔的国内内湖第一长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了一起,又如一条飞舞的银练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景色蔚为壮观。继而在苏州古运河上架起了雄伟壮观的狮山大桥、何山大桥、竹园大桥;如今在园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的湖面、河道上架起的一座座风姿绰约、造型多变的桥梁,一次次刷新了苏州古代水乡建桥史的记录。2003年起,苏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缓解苏州古城的交通压力,建造了总长25.7公里的环城立交桥。每当夜幕降临,苏州立交桥周边镶嵌的蓝色、绿色、红色灯带大放异彩时,象征着苏州桥梁为中国建桥史所添加的重墨浓彩的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