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课题研究从中重度弱智儿童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出发,吸取了多种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对培智学校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从制订教学纲要、编写教材资源库、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作业、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中重度弱智学生教育、训练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了中重度弱智学生的生命质量。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促进教师提升课程素养并加快专业发展,最终获得了研究成果和教师队伍双赢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重度弱智学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

1 校本课程研究的缘起

目前,随着教育对象、社会要求的变化和教育评价的需求,培智学校旧的课程体系在完成了其历史作用后,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及教学的需要,急需有新的更为适应学生特点及社会发展的课程取而代之。因此,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所有培智学校不可回避的教育改革重点,研究一个适应于培智学校特点的新课程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中度弱智学生的教育研究,当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开发了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教育内容的课程系统。我国在1994年也颁布了《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稿,但至今国内尚未公开出版开发成功的系统的、有操作性的相关课程。

我校申报的课题《中重度弱智学生校本课程的研究》于2001年被立项为省级科研课题。本课题研究力求依据世界先进的智力障碍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培智教育的特点,旨在对中重度弱智儿童教育中设置校本课程进行探索,同时鉴于研究内容充分地结合了地区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课题的准备阶段起,课题的研究已经历时两年多,现即将结题,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2 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指导

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智力是适应环境的变通能力”——指导我们智力是可以改变的,课程要能够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变通能力;

“智是认知结构对现实的适应”——指导我们课程中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现实的适应上;

“教学是让学习者处理符合认知适应的材料”——指导我们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

“学习是起因于活动而矫正认知结构”——指导我们课程教学形式以活动为主;

“以发展的进程解释学习,而不是以学习解释发展”——指导我们课程评价使学生得到发展。

2.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地讲,教育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他坚决反对没有以“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指导我们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做到实用性、生活化。

2.3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个性,把学习看成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要求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为人的成长服务;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和学习者中心,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指导我们课程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各种差异特点,并且一切都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做到真正以学生为本。

3 校本课程的研究目标

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形成适合我校中重度弱智学生教育、训练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且通过实践,有效促进中重度弱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同时,通过我校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努力拓展我国弱智教育的新思路和更广阔的空间。

4 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形态

在“一切为了弱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线,设置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语言训练、生活适应、音乐、美工、劳技、感知、家政、法律、健康教育等课程,并辅以智能训练课程涉及多个领域。

校本课程从呈现方式来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我校不但重视开发显性课程,还十分重视隐性课程的教学,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外各种活动等,树立了“时时是教育”、“事事是教育”的教育观。

5 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施与管理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建立了一套管理和运行机制,这既是校本课程研究的保障系统,又是课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5.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5.1.1以制度促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首先得规范课题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总负责、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操作、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课题管理网络,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又相互支撑、相互协作,用制度保证了网络中的每一级人员必须负责完成所规定的科研任务。

其次,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有新理念。为了加快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要求人人有课题、周周有学习,月月有小结(课题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

会议,小结本月的研究情况,及时查缺补漏,调整研究进度)。每学期完成“七个一”(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开一节校本课程研究课、做一份个案研究、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完成一本即12篇以上的摘抄量)。

此外,学校还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除了在区、市参加学习外,上海、扬州、重庆、北京、深圳、大连、香港等地都留下了我校教师孜孜学习的身影,并且采取“一人学习,全体受益”的措施,即让学习归来的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再培训,既节约了经费,又达到了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如此一来,使得我校教师能够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并且促使教师为教科研蓄积能量,在教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

5.1.2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科研指导教学、在教学中开展科研”,我校在狠抓教科研管理时十分注意将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除了要求三个重点实验班教师完成规定的研究任务,还指导教师选择、完成主课题下的一系列子课题,参与面广而有层次性,有效地落实了研究目标。同时,教师通过“选编教材——教学实践——修改完善——再教学实践——再修改完善”的过程,大大提高了研究能力。

5.1.3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注意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热爱教科研。李瑞环同志说:做人的工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工作作风,不但能及时为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提供帮助,还注意从生活上、心理上关心教师,让教师始终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环境中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以多种形式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给他们以鼓励。在学校的月考核中设有贡献奖一栏,无论是教师的研究论文获奖或发表,还是教师对外上研究课、示范课,或者是教师其他在教科研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都会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条件下给予一定的奖励,金额虽少,但明确地体现了学校对教师教科研工作的肯定和引导,激发了教师的研究动力。

5.2校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情况

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5.2.1制订教学纲要

我校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培养目标和《中度弱智儿童教育训练纲要》,已研究、制订出了实用语文(1—9)、实用数学(1—9)、生活适应(1—9)、感知(1—6)、法律常识五门学科的教学纲要,指导教师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实用语文教学纲要以生活化为立足点,确立了十八个主题和五十四个课题为学校的单元教学主题,每个主题又根据低、中、高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分出3个课题。十八个主题和五十四个课题几乎涵盖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上社会。实用数学学科纲要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并且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进行编写,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感知学科纲要是从学生的感知觉训练出发,按视觉、听觉、味觉、触摸觉、嗅觉、空间知觉等方面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作不同要求,具有发展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生活适应学科是中重度弱智儿童最需要的一门学科,根据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按单元编写而成,从学生的最需

要和最可能达到的目标入手,逐步把中重度弱智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基本能独立生活的人、一个社会人。法律常识则是专门面向高年级中重度弱智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在他们即将踏上社会之时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不违法、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等,为他们成为社会人全方面夯实根基。(以上五学科纲要都另有详细内容)

5.2.2编写教材,形成教材资源库

在各学科教学纲要的指导下,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编写出具体可感的校本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要求在兼具差异性、生活化的同时还具有弹性以便于调整,充分体现教材资源库的特性。目前,我校主要完成了以下学科教材的编写:实用语文(1—5年级共10册)、实用数学(一年级2册)、生活适应(1—9年级共18册)、感知(一年级2册)、法律常识(九年级2册)。其他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后再编写、开发出来。

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的龙头学科——实用语文的研究已近三年,现在基本已形成稳定的模式。三年来,实用语文学科成功地形成了教材资源库,上一个年级的教材稍做调整便可以为下一个年级所用,现在已基本不用再花费过多的心思用于开发上,初步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一套完整的语文课程包括教学纲要、教材、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工作纸、学生作业纸和亲子活动(即家长指引)等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可行性,为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语言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另外,因编写教材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我校把所有用于编写教材、制作课件的图片分类保存,从而也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图库资源,为校本课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2.3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学习国内外培智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充分了解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树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观念,从而对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力求找到最适合弱智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1)教学方法多样性:训练课、实践课、操作课、讲授课、活动课等按课程内容不同安排比例,课型依据目标来定。

(2)教学组织多样性: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每周开设18节)、班级分层教学、领域教学(智能训练课打破班级界限、依据特长或缺陷编组,一周6节课开设19个组别进行)、跨班教学(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状况采取分学科走班学习)等等,充分照顾差异,体现人本思想。

(3)教学活动整合性:教学设计避免切割的、抽离情境的单项训练,概念技能及态度的学习都在一日生活统整的活动中。

5.2.4学生作业的创新

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作业布置在形式上更为直观、具有趣味性和活动性,开放式的学生作业特色鲜明。以语文学科为例,在上“交通”这一主题时,教师根据需要采取了图片认知、配对交通设施、根据图上汽车和行人的状况给信号灯正确涂色、做刷卡乘车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作业,同时,十分注重学生作业时的独立程度和情感态度,在作业纸上都附有专项的评估指标进行评估。另外,引导家长参与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项作业——“亲子活动”因其独具的指导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特点倍受家长和学生欢

迎,这项作业的改革创新不但从某方面解决了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茫然感,以纽带的方式把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亲密联系起来,使得课内的学习在课外得到了有效的延伸,而且以此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家庭中的亲情之乐在学习游戏中悄然生发,从而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添加了上好的润滑剂。如今,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特色的学生作业的改革创新,在我校已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我们将进一步在这一方面着力研究,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5.2.5课程评价体系逐步形成

每学期初,教师都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商议,共同制订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由教师按计划实施教学并及时进行记录,期中和期末依照个别教育计划进行评量,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分析,修订个别教育计划。在实用语文和语言训练、生活训练、孤独症儿童训练等个别化教学中做得比较好,基本形成了初步的评价体系,其他有待进一步跟进。如语文:每个主题单元教学前都要制订班级教学计划,并且按照听、说、读、写和符号理解五个领域为每个学生制订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一主题教完后逐一、逐项进行评估,每次评估的结果都是修订上一个教学目标和制订下一个教学目标的依据,学期结束时再通过评估工具进行综合评估,以便于动态地、系统地、连贯地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

6 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6.1取得的成效:

6.1.1教师既不是教材的奴隶也不再是教书匠,课程意识、编写教材水平有较大提高,责任感和协作能力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熟练,科研水平提高较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6.1.2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以适应生活的需要来制订的,最终、最高的目标是促使学生融入生活,课程内容实际,学生不象以往学习了知识不会用。学生从中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高。另外,因学习内容围绕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

6.1.3形成了教材资源库和教材、教学图片资源库。

6.2研究后的思考:

6.2.1在倡导功能性课程和生态化课程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加大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真实训练场景。

6.2.2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教师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需进一步寻求专家支持。

6.2.3教学评价比较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操作体系。

6.2.4家庭、社会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作用极大,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实施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1994年。

2、许家成,《我国智力落后教育对象安置、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94年。

3、张文京、许家成等,《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重庆出版社,2002年。

4、于文,《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第3期。

5、徐娥,《弱智儿童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的思考》,《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11月。

6、赵树铎主编,《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华夏出版社,1994年

2007《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培智学校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培智课程方案

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培智学校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特殊教育学校2016年培智部工作计划

培智部2016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培智部将继续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指导,围绕“实用课程、生活课程”这一主题,加强特殊学生回归主流社会所必须的能力教育;深化“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育”,逐步开展智障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和建设。同时,本学期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重点,注重整合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打造我校特殊教育的专业化队伍,为每一个特殊儿童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加强智力障碍学生的常规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普及青少年法制常识,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2.开展晨会、主题班会和团队会活动。每周一下午进行一次班会活动,以“感恩”、“文明”“礼貌”等内容为主体,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每天早晨通过晨会10分钟,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衣着,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另外,通过团队会对学生进行德育。 3.宿管人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学校培智学生人数多,残疾程度各异,管理起来比较困难,成立专门的生活组,规范学生在宿舍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加大对培智部“美德少年”的奖励力度,树立榜样,激励学生自律自强。通过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以及学生提名等方式推选“美德少年”,将他们的文明行为和好人好事在学校推广开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效仿。 (二)转变培智教学模式,提高培智教学质量。 1.培智部试行“走班制”教学,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在相邻的2个班级之间试行“走班制”,深化“分类教学”,让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例如,让唐星雨同学走班学习舞蹈,聂奕聪走班学习钢琴。 2.深化“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研究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信念,促使每一位一线老师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记录个别化教育过程,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3.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与管理。通过不定期的检查以及推门听课等方式,强化教师的教学常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且形成一定的奖惩机制。 4.职业教育实行“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策略。当前培智部开展的特色课“丝网花制作”和洗车,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进来,覆盖范围较小。下学期请王进忠老师增设维修课程试点,扩大特色课程的种类以及学习人数。 5.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派遣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回来开展知识分享,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的评

培智学校招考测试试卷

培智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测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10% 智力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是指在生长发育时期(18岁以前),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波特奇计划: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法(PGEE)又称波特奇计划。1969年,由美国残障教育局主持开发的一套适用于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教材,1972年问世。1976年经修订公开发行后向世界40多个国家推广。 先天性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和唐氏综合症,是在人体首先被描述的染色体畸变,也是最常见先天性愚形患者的常染色体疾病。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便,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 康复: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减少其身体、心理、社会的障碍,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二:填空:15% 1、教育部2007年2月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的培智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2、《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培智学校课程设置的六大原则为:特殊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原则、原则。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6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3、 5、工序分析法(程序分析法)就是把一个复杂的教学目标按序细分为一连串循序渐进的教学小步骤,以儿童现阶段行为能力为起点进行系统的教学过程。程序教学法主张:把知识按由易到难的小步子呈现,并尽量安排好问题,使学生能经常作出正确地反应并得到强化,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较多的错误,使他们在学习中的挫折或惩罚性的失败感大大减少。

培智班生活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培智班生活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培智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保康特校严琼 一、教材简析 1、新编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一册是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编写的,供全日制培智学校(班)一年级教学使用。 基于轻度弱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一册语文教科书内容简,分量轻,插图多,色彩重,童趣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材体现教学大纲的而要求,遵循知识的科学性和弱智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选编系统、直观,由浅入深。 2、内容安排 语文第一册,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入学教育(3课,6幅插图)、看图学拼音(20课,分8个单元)、看图读拼音识字(6课,一个单元,学习20个独体字,11个笔画名称,5个笔画规则),基础训练(9个单元,共40道题),语言训练(有9个单元,包括18项内容,以日常用语为训练重点,

利用说一句话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情简析 全班共有12名学生。一名聋哑,两名重听,其他多为智力残疾,个别伴有多重残疾。其中一名自闭。智力程度、自理程度、行为习惯差异显著。其中有几位学生,入学时间较长,能比较好的遵守课堂规定、学校纪律。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前没有接受过学校学习,或者少有接受。因此对学校生活不是很适应,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听不懂话,对于指令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处于逐步形成阶段。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思想品质。能够见到老师向老师问好,放学离校主动和老师说“再见”。改善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缺点,培养对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2、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第七册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第七册 第一课《我们爱老师》 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指导学生用充满激情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树立教师的形象,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从而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老师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培养学生对老师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 2、学法:本课采用了整体感知法、视听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 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们爱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拍歌曲旋律的特点。4/2、教师范唱,边唱边带领学生体会2. 3、多媒体播放歌曲跟着模唱。 4、按节奏读歌词。 5、轻声跟着老师琴声演唱歌曲。

6、提醒学生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7、指导学生用充满激情的情绪来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8、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9、变换形式进行演唱歌曲,增加学生的演唱兴趣。 如:师生接唱、“一领众合”、分组对唱等形式演唱。 10、为歌曲《我们爱老师》编配舞蹈动作。 (1)学习简单的动作,再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为歌曲编配动作。(2)把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并分别进行辅导,为歌曲创编符合歌曲节奏的动作。 (3)每组分别展示创编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创编的动作协调,优

美。 (4)播放歌曲《我们爱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共同表演歌曲《我们爱老师》。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树立教师的形象,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从而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老师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第二课《我们爱老师》 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培智学校工作计划

培智学校工作计划 培智学校工作计划 篇一:培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016年春季,我校德育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牢牢树立“育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诚信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班队工作”、“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为重心,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工作目标 1、制定、完善、健全各项相关的安全制度,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 2、结合学生自身行为,把《守则》、《规范》、贯穿到整个学期,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 4、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要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故处置工作预案,要进一步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1、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严峻性,并定期召开班会、校会,安全演练等。各班除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外,每周将进行一次班级的安全讲

座。把安全教育做实,让安全深入人心,从而使学生关爱生 命,学会生存,掌握多种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让安全事故为0。 2、加大检查力度,有制度就要有落实,有布置就要有检查,不搞形式主义。 构建德育机制 1、转变学校德育干部角色 学校德育干部不应只是抓纪律卫生的代言人,而是开展德育活动和推进学校德育在六大领域落实到位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及时了解学科德育实施情况,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要制定各类人员岗位育人职责,全面落实全员育人;要扎实推进班级、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团队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2、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把学科德育的实施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要素之一,认真落实课程的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全体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 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育人技能和育人艺术。今后在评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时,将逐步通过演讲评议的方式产生,真正推选出广大师生信服的先进个人。 2、加强班主任工作 一是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班主任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科学化、系统化;二是要密切家校联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校外情况。对学生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三是要认真制定每周班级的安全教 育计划,内容要具体,要有真实的案例。四是要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工作,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以使评选的结果公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落实《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 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合理确定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特殊 教育学校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划用地的依据,也是审查项目 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所称特殊教育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招收盲、聋、智障学生的学校。 第四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实施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 新建项目,改建和扩建项目参照执行。 第五条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必须确保师生安全和使用功能,学校的建筑及设 施应具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和应对措施。应执行“环保、节地、节能、 节水、节材、无障碍”的基本规定,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第六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本建设 标准将各类校舍面积分为必备指标和选配指标,必备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校园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分为Ⅰ类和Ⅱ类。新建学校应按必备指标加选配指标进行校 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必备指标。建在县级城镇的特殊 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一级指标,建在地(州)、市 及以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二级指标。 第七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 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培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009年春季,我校德育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牢牢树立“育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诚信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科德育”、“全员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班队工作”、“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为重心,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工作目标 1、制定、完善、健全各项相关的安全制度,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 2、结合学生自身行为,把《守则》、《规范》、贯穿到整个学期,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3、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 4、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要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突发事故处置工作预案,要进一步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1、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严峻性,并定期召开班会、校会,安全演练等。各班除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外,每周将进行一次班级的安全讲座。把安全教育做实,让安全深入人心,从而使学生关爱生命,学会生存,掌握多种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让安全事故为0。 2、加大检查力度,有制度就要有落实,有布置就要有检查,不搞形式主义。 (二)构建德育机制 1、转变学校德育干部角色 学校德育干部不应只是抓纪律卫生的代言人,而是开展德育活动和推进学校德育在六大领域落实到位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及时了解学科德育实施情况,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一体化;要制定各类人员岗位育人职责,全面落实全员育人;要扎实推进班级、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团队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区域德育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方面做好统筹协调。 2、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把学科德育的实施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要素之一,认真落实课程的要求,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全体教师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 (三)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育人技能和育人艺术。今后在评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时,将逐步通过演讲评议的方式产生,真正推选出广大师生信服的先进个人。 2、加强班主任工作 一是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班主任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科学化、系统化;二是要密切家校联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校外情况。对学生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三是要认真制定每周班级的安全教育计划,内容要具体,要有真实的案例。四是要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工作,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以使评选的结果公正。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孩子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孩子 来源:平凉日报作者:本报记者姜慧仁 2008-09-22 09:02 编辑:樊醒民 举世瞩目的北京残奥会在完美中谢幕。我们感谢残奥会,因为它使中国和世界人民把关爱的目光更多投向残疾人。北京残奥会不只是转瞬即逝的体育比赛,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残奥会的举办说明,全世界残疾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现在,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孩子 平凉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市唯一的一所集听障(失去听力存在听觉障碍)、智障、视障教学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现有三类残疾学生136名,学校设有聋、盲、培智10个教学班。近日,记者走进了平凉市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接触到这些不幸的孩子,听着老师与孩子们的诉说。(标题)没有色彩的绚丽,但她们的微笑却是阳光般的灿烂 盲班的孩子好沟通一些,王校长就让我先到盲班去采访。盲班的老师叫朱晓,她一个人就带了三个年级,一年级2个学生、二年级4个孩子,初一的学生最多,有9个。学生少但教学与备课不能少,老师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可朱老师说的最多的还那些孩子。这些孩子都很不幸,有的先天失明,从未看见过阳光与鲜花的颜色,有的孩子因病失去了光明,从此,再也看不见妈妈的笑容。 朱老师说学生的作文写得特别好。初一年级的郭梁凤读了写的一篇----《我的哥哥》。郭梁凤3岁时因病失明,父亲与母亲离异后,是妈妈带她艰难地生活着,母亲带着她四处打工,生活困顿时,母亲也曾想把她丢掉,可当母亲离开她后,一想到日后再没有亲人去疼爱孩子了,又赶忙回来,抱着孩子拼命地哭泣。后来,在外公的帮助下,母亲重新组织了家庭,外出打工挣钱来养活自己和失明的郭梁凤,供她读书。郭梁凤感恩妈妈也感恩每一个帮助过她们的好人,她笔下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她在文章中说,许多人有疼爱自己的哥哥,可他们的哥哥与我的哥哥不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见了一个好心的人,他帮助了我,关心我,还经常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关心我的生活……慢慢的,我就把他当成了我的亲哥哥,他的关心与爱护让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今年已18岁的马金玲说自己是最幸运的孩子了。她说自己在什么希望都没有的时候,是香港的影视明星袁咏仪给了她重生的勇气,送她到学校读书,让她有了学习的机会。

培智教师个人工作计划doc

培智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一:培智部工作计划 培智部教学设想 一、评估 1、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估 教师的评估应该体现在教学积累和教学成果的展示中 2、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出一份评估表样) 培智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残疾学生,他们的评估不可以用考试来衡量,应该用更加科学的评估,所以在学期初的时候应该集中各科任教师制定适合自己学科的操作性强的评估表,以教学月为单位来进行评估。 如果能把评估系统的做下来,将是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形成学生的成长档案。评估表也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之取得螺旋式的发展。 二、综合性课程 (一)开设三类综合性康复课程 艺体综合康复课 社会适应综合康复课 运动游戏综合康复课 1、开设这三门侧重点不同的综合性康复课程,任课老师是专门的培智部老师,两位老师搭档带三个班的学生在康复室集中训练。(康复室希望能安装拍摄录像的摄像头,监

管的同时方便老师们自己录课,保存教学资料)综合性课程必须要集体备课,每门综合性康复课的备 课要具有实操性,体现出目标、内容、活动、评估四大块内容。(出一份综合性康复课的备课表样)采用适合培智学生的建构式教学法——情境、活动、探索、体验。 2、侧重出教学成果: 例如:艺体综合康复课要求每学期至少出两个精品节目;社会适应综合康复课要求教师模拟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上课,可以是看电影、逛公园、购物、乘车??;运动游戏综合康复课要求教师研发出适合培智学生的身体拍拍操、手操、舌操等,并录制成视频资料老师们实现资源共享,开发适合学生的康复性、益智性游戏,自制各种教具。 3、在康复室实现各种课件、视频资料、教具等等的资源共享。 (二)主题性综合课程 本学期制定两个主题“我要去衡水湖”和“我要上元旦联欢会”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丰富的教学内容。联合各科任教师,在相关教学中渗透教学。 三、结合课题推进教研 我负责的一个市级课题已经通过了立项,我吸收了全组的老师参加课题研究,通过这个契机结合本学期的课程设置,激励老师们多钻研多积累,使自己成长为更加专业的特教教

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探索

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探索

培智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探索 吉水特殊教育学校况瑜根据残疾人义务教育条例和培智教学纲要、新课程理念,以及我校基本是智障的中重度全日寄宿的学生,我校对办学方向、模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确定以“生存、生活”、“回归、自理”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中重度智障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轻度智障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为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活动天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培养他们成为自强、自爱、自信、自立的人。 1.从“生活”出发,整合课程内容 在原有的一般性教育课程中,我们致力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积累经验。学校通过激活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让智障学生在综合教育活动中得以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培养能力。如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将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编成小歌谣教给学生记忆,如“求一共用加法,求剩余用减法。”“飞来、拿来、添上、开来……合起来,做加法。”“拿走、飞走、开走、跑开……表去掉,做减法。”这样,学生再遇到相应的问题,就可以对照儿歌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目前,学校所面对的学生智障程度在逐渐加重。原有的教材比较适合轻度智障儿童使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整合中还需要老师有探索、钻研和创新的精神。我校的周英老师,通过两年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应用手指

算法和传统列式让学生在经历计算方法的获得过程,展示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大脑思维过程,以达到让学生自己用手指计算来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目的,最后实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自从运用手指法与传统法的结合运用教学,这群智障孩子有一定计算能力,学习能力,身体也得到了一定康复,生活适应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学生们都可以正确的出数,并很快会用手指计算百以内的加减计算,通过手指的灵活操作即学会了将算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又让大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整个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这种手指算法已在我校推广运用。 根据我校培智生智力水平发展的普遍特点,开设以适应或满足他们进入社会、生活的多种活动,如运动与游戏“走和跑的训练”一课。教师将走和跑的运动技能与学生生活中的过马路、上学、发生危险等情景相结合,通过“红绿灯”、“开火车”、“跑步接力”、“老鹰捉小鸡”等小游戏的巧妙串联,带领学生充分进行走和跑的练习,深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运动技能。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但达到了训练目标,还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再比如音乐鉴赏,老师带重度智障学生感受春、夏、秋、冬,通过多媒体投影、音效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通过扮演春姑娘来了,让学生乐于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又如常识课教师将与学生日常生活最相关的超市引入课堂,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个简易的货架,上面放一些学习用品、玩具、食品等,由教师扮演售货员,由学生扮演顾客,做“模拟购物”的小游戏。师生间你买我卖,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巩固了技能,还学会了“什么东西多少钱?”、“找你多少钱。”等购物用语,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积累了生活经验。

培智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3

工作计划参考范本培智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紧紧围绕学校党支部年初提出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关爱残疾学生、争创特教名校”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依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细化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教导处工作的运作质量和学校工作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达到课堂实施环节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1)抓好备课管理。 引导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要领,能够独立备课,上好课,备课要学会联系学生学习水平,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设计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课程。 (2)抓好课堂管理。 上课要突出“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调控课堂气氛和节奏,以取得最好的课堂实效。教师要精讲教学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精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最大限度地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 (3)抓好作业管理。 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改、有收必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为主线,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精选学生习题。 重要任务就是选择最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练习,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分类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视对作业批改的检查力度。 (二)切实强化教学常规的考核评估教导处依据学校绩效考核的要求,

本学期继续推行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细则,严格管理,考核组加强检查和记录,形成制度化,继续实行教学定期和随机检查制度。 (三)加快专业培养,提升师资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师风。结合学校政治学习,引导教师敬业爱岗关爱聋生,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思想。杜绝任何一种不良教学行为的发生,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2、强化岗位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岗位培训,通过三字、手语、说课、上课等教师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的开展,夯实教师的教学功底,提升教师素质。教导处将安排校内学科学术带头人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还将邀请xx 学校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作业务指导和培训。同时将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相关的教育教学培训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搭建各种平台,加速教师成长。设置校级教育教学展示系列活动。继续开展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丰富教师的经历,加速教师的成长。 (四)规范体卫艺工作,强化学生技能 1、突出强势项目,彰显文化特色。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将以兴趣小组和学生职业技术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劳动技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我们将注重发展学校的强势项目,彰显学校龙文化特色。本学期将继续开展书法、绘画、体育美工兴趣小组。 2、投身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素质积极组织校级学生学科竞赛以及教育竞赛活动,组织并鼓励学生投身区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借助竞赛活动的力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x

特殊儿童音乐教学改革的设想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教育,不仅需要从教育方法上改革创新,更需要学校树立全新的管理思想,与时俱进,进行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更新教材,造就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充分认识特殊音乐教育的基本依据并落实在具体过程中,才能保证特殊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中间的必要环节。我国于1993年颁发了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试行),把特殊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范畴。课程计划的颁布,使得特殊教育的学制、性质、任务都更加规范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了较大变化,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然一直停留在七年前制定的试行方案上,若仍沿用课程计划已明显无法跟上现代特殊教育的步伐,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和社会对智障儿童的人文关怀。培智学校需要更加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方案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一、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严重 受传统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特殊音乐教育的教材是教师根据已有教学经验的反映,教学方法是教师已有知识的传授,课程设置则是已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而在学习方法上,孤独症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通常是“老师教什么歌曲,我就学唱什么”,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特殊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决定权被教育行政机构高度集中起来,形成了数十年来特殊音乐教育采用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统一目标,统一评价等模式,难以做到把孤独症学生与其他学生分开教学,区别对待。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会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进程造成影响。 2、知识更新较慢且陈旧 近年来,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程一直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与基础教育相比较,特殊音乐教育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具体表现为,特殊音乐教育仍在沿用七年前的试行课程设置方案,使用的教材,教参过于陈旧;培智学校对文化课过于重视,忽视了孤独症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劳动、生活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及身心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特殊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滞后于普通教育,滞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要求,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 3、片面重视教材,忽视培养目标 不可否认,音乐教材的编制是一个重要环节,但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存在认知缺陷的特殊人群,过多的强调课本学科知识,要求孤独症学生掌握认谱、试唱、打节拍等技能,并不有利于孤独症学生获得实践性的劳动技能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产生了矛盾,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容易出现偏差,从特殊教育和特殊儿童的关系来看,过分注重音乐教材知识灌输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着教育思想千篇一律,教育方法教条化的倾向,导致特

支持式职业教育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6307669.html, 支持式职业教育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作者:黄爱芹彭艳君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18期 【摘要】为满足特殊教育学校轻度智能障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发展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校本职业教育课程的适性有效探索开发与实践尤为重要。本文在论述支持式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受其启示探讨培智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能力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的支持性资源,采用职业样本训练探索开发校本职前课程等问题。 【关键词】支持式职业教育;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职业核心素养 一、前言 开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配合各项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满足特殊教育学校轻度智能障碍学生学习需求并发展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本研究从特殊教育学校角度与角色任务出发,以成果为导向意为从右(结果)到左(起点)的思维思考,探讨当如何适性与有效探索开发与实践校本职业教育课程。 一方面考察现状,借鉴思索。从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就业实际来看,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于玉东在关于河北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中针对许多残疾学生频频更换工作的原因,强调要注重对学生加强良好劳动意识、态度、习惯、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培养遵纪守法、不怕苦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王坤在关于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的审视与对策的研究中,从教学实践和调查反馈信息发现智障学生实习就业困难,该研究的进一步调查表明,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并不十分在意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及技术水平,他们更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质。不遵守纪律、擅离工作岗位、干活不主动、缺乏与同事交流及与同事间沟通不良等素养问题是造成智障学生就业存留率低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王坤提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智障学生职业适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也是其从事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综观理论,做好铺垫。通过综观国内外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的研究,为学校下阶段的行动研究做好铺垫。国内学者许家成教授在切身持续25年以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特殊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的基础上,关注核心素养理念与职业课程开发的相关性,提出了生涯发展与转衔的“支持式职业教育”理论。 二、支持式职业教育

2020年培智学校教学计划【精品】

培智学校教学计划(通用3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培智学校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实习学校: 实习学生:班级:培智一班 学生人数:14人男:10女:4 二、班级情况 班级共有学生14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4人,男女人数失衡。其中有五名学生走读,九人住读。其中有两名唐氏综合症学生,两名自闭症学生,其他均为智力障碍学生。因为班上学生类型差异较大,且学生有来自城镇和周边各个村镇,家庭环境差异也较大。所以,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班级中有三名学生家长陪读,家长能积极支持老师工作。但部分学生家长为农民或老人,能支持老师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希望能与教师配合。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听从老师指令,少部分不能听从指令的,可由助教老师协助。 三、工作项目及要求 (一)行为规范教育: 1、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2、进校离校注意排队整齐、安静,主动与校门口的老师、同学打招呼。 3、作业认真、自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不打不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5、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在教学大楼里安静,不喧哗。 (二)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课习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延长注意时间 2、作业习惯和作业上交习惯,每天给予一部分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并让学生按时交作业。

(三)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培养: 1、整理书桌,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书桌。 2、清洁教室卫生,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让学生一起做清洁。 3、学做家务,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每周定期组织内务。 (四)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1、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2、能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第一:学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能自觉遵守班级常规, 第二:重视主题班会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用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班级凝聚力,要开展好主题班会。 第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卫生实行责任到位制,每天小结进行奖惩。个人卫生实行监督。 四、常规管理措施 1、学习方面,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2)、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在到校、课堂上、课间、两操、放学等方面表现好的发奖卡,不好的适当减奖卡,由每组的组长记录。 (2)、定期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功能室功能用途 超级全

实验室、仪器室 实验室购置了科学实验教学所需的常用仪器,包括支架、电源、测量、模型、标本、玻璃仪器、药品、工具、电子停表、温度计、寒暑表、力、机械类专用仪器等,所有仪器全部按照规定要求存放。实验室的教师演示台和学生的实验桌全部水到桌,实验桌面采用橡胶制成,坚固耐用且美观。实验室有网络接口,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图书阅览室 图书室共有藏书3855册,生均28.76册,其中新购图书2000册,音像资料1500多个小时,各种报刊、杂志共计10余种。可满足全校师生借阅。室内藏书共分为五大类,18小类,内容涉及到哲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图书分类上架,并在每个书架上进行适当标注,以方便学生查找。 计算机室 计算机教室共有80平方米,现配有1台服务器、1台教师机、20台学生机。教师机中安装有红蜘蛛网络软件,具有屏幕广播、语音广播、学生演示、屏幕录像、屏幕回放、两人对讲和多方讨论等功能,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录播室 教学录播专用教室,是学校用来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自动或半自动录制的专用场所。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由三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数字化课堂教学录播系统和课堂教学网络传播平台(环境、硬件和软件)。

美工室 学校美工室主要是供学生课堂教学,其次是第二课堂活动和教师美术兴趣活动的场所。美术室配备有画板30块、画架20个、画凳20个、景物台4个、写生灯6个、多种石膏几何体记石膏头像、各类版画工具、泥工工具、木工工具等多种美术器材。 家政室 家政室是为学生提供模拟家庭实境的活动场所。在模拟家庭实际的环境中,通过训练活动,使学生掌握家庭生活常识、日常生活礼仪以及室内清扫、整理等生活技能。 职业技术室 学校主要开设实用美术、缝纫、电脑、刺绣、烹调课程,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沙画设备,开设沙画课程,并外聘一名专业老师授课。沙画技术是一项比较适合聋哑人的学习技术,学校学生也信心满满。学校通过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特殊教育,为毕业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氛围。 劳技室 劳技室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场所。操作室内配有小机床(锯床、车床、锣床、钻床、磨床、分度钻床、打磨机、精密车床、工作台)、金工、木工、电工、缝纫(电动缝纫机、包缝机、暗缝机)、刺绣、毛线编织等全套操作器材,为学生学习和培养各类劳动技术提供了保障。在操作室内,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木工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