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富勤破产案例

香港百富勤破产案例

在香港证券史上,百富勤是港人推崇的白手起家、勇于进取的典范。1988年,被誉花旗“三剑客”中的杜辉廉和和梁伯韬携手创立百富勤公司,起始资本仅为3亿港元,两人各占35%的股权。梁伯韬的企业财务专长配合杜辉廉的证券买卖经验,使百富勤劳企业在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相当活跃。1989年9月,百富勤用3亿港元资金以杠杆收购方式成功收购当时市值14亿港元的广生行,1990年2月再收购上市公司前泰顺国际,改名为百富勤投资,买壳上市,市值一度逾25亿港元,总资产达240亿港元,在东南亚和欧美拥有28家分支机构。

百富勤的成立有其深远的时代和金融背景。70年代香港金融空前发达,金融气息已经具备,到1986年联交所加入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获会员资格,标志香港证券业已日臻成熟。1987年全球股灾风云之后,一支强大的专业管理队伍在港形成,百富勤得于其后,为日后的发展取得了人才基础和经验。随着众多跨国投资银行和本域投资银行在港成立,香港金融业多元化趋向日益明朗。这些大的金融环境培养了百富勤的创业天才。

梁伯韬1980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回港后进入汇丰银行全资附属机构获多利财务公司从事财务工作。1985年,梁与后出任联交所行政总裁的袁天凡等几人跳槽入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并一同筹建该行附属的新财务机构万国宝通国际,梁氏出任行政副总裁,杜辉廉任行政总裁。杜氏于60年代末涉足此业,在伦敦证券经

纪业从事,是唯高达证券公司的创办人之一。70年代,香港股市兴旺,杜氏代表唯高达来港经营,很快红遍香港证券业界。1984年,万国宝通收购唯高达,并据此建立万国宝通国际,杜效力万国宝通任行政总裁。杜梁合作,万国宝通国际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多宗大型收购、合并,声誉日隆,杜梁二人皆成为业中名士。

作为投资银行,百富勤率先涉足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业务,1992年安排海虹集团、中国海外、中旅香港在港上市,创下认购倍数和冻结资金的记录。1997年,百富勤安排百富勤北京控股在港上市,创1275亿美元筹资记录。作为香港第一大华资券商,百富勤有着辉煌的历史。

然而,由于现金流量不足,百富勤于1998年1月12日宣布清盘,正式结束了不到10年的创业生涯。1月13日,法院委任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百富勤公司的清盘人负责接管该公司

投资风险过高是根本原因,但导致百富勤倒闭的直接导火线是其资产流动性的不足,即现金流量不足。按香港证监会有关交易规定,百富勤必须于1月9日交足6000万美元的交易保证金。百富勤曾经计划向瑞士苏黎士保险集团出让24.1%的股份以换取2亿美元现金,该项计划于1月9日宣告破产,加上往来银行对其中止放贷,使得以上注资事项失败。1月10日,香港证监会取消百富勤交易会籍。之后两天,百富勤四处奔波寻找买家未果,终于宣告清盘。

当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波来临时,百富勤便开始节节失利。1993年以后,随着东南亚国家债市的迅速扩展,百富勤在东南亚国家的债

券业务量扩张近85倍。1997年6月,百富勤出售超过20亿港元的资产套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并选准已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方案的印尼做炒底炒作新兴市场。

但自1997年底两家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把印尼降级后,印尼盾兑美元汇率从1:5000狂泻至1:11000,百富勤持有的大量印尼债券即变成“垃圾”。同时,百富勤向一家印尼出租车集团放出的2亿多美元企业债券包销贷款也无法收回。以上两项投资给百富勤造成约406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近1/2的股东资金。此外,1997年香港股市动荡也使百富勤内在损失惨重。百富勤上市的20多只认股证,所需用作对冲的正股数目约为30多亿港元,港股的大跌使持货量较多的百富勤在7月至10月间的损失至少为2亿美元。

作为一家经营证券与投资业务的公司,百富勤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其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内地对百富勤的熟识也是从百富勤承担国企H股在香港上市业务开始的,梁伯韬为此还获得了“国企红筹股之父”的称号。应该说,百富勤能够跻身于国际级金融机构,发达的投资银行业务是其成功的基石。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百富勤宣告破产不久法国国家巴黎银行随即入主百富勤,梁伯韬和员工都进入了新公司。法国国家巴黎银行看中的正是原百富勤的银行业务,果然后来的BNP百富勤不负重望,在香港创业板市场又一次大显身手。

资本市场之东南亚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一、 二、危机发生的 三、危机 四、此次危机产生的 五、受影响的国家在危机之前的 六、此次危机对亚洲各国的金融影响 七、我国应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八、东南亚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

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的融通。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如:、货币资产、证券、、、商业破产数和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发生于1997年7月至10月,由开始,之后进一步影响了邻近亚洲国家的、和其它的资产价值。 一、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和发展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地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地区各国对这种变化和挑战还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上升。出于自身的考虑,昔日的盟友和处于高速增长的地区都被认为是自己的挑战。同时,国际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和各种贸易壁垒则是对的挑战。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维护本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已成为国际的核心目标。 (二)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日

趋加快,其主要特征是:第一,科技进步特别是新的发展,把世界日益联接成一个整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网络化,,世界突出地变现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征。第二,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方向,全球性的市场日渐形成。第三,国际分工随着世界发展,正从垂直向水平方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生产体系,使生产的全球化联系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细,跨国协作越来越广泛。第四,世界的结果和重要变现,也日益全球化,国际间加快。这次金融危机从表象来看,是手持巨额透支基金的国际炒出来的。因为在现代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投机活动无处不在,几十亿,上百亿元的交易在电脑键盘上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 (三)世界和走向多元化 多数国家还是将自己的和美元挂钩。这一方面是传统,另一方面,美元在各国货币中占优势地位。在金融危机之前,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都是以某种形式与美元挂钩的。它可以使本国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贸易发展。但由于的多元化发展,美元独来独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区域性的集团纷纷成立,这表明世界和金融体系正在进行着以为趋向的结构调整。世界的发展增加了世界的不稳定性,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采用浮动汇率制,企图靠市场解决问题。但是在自由化的货币市场上,的变化常常

保险的一些课后题整理

问:如何理解偿付能力的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 答:保险监管包括三大方面,即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其中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这是由保险监管的核心目标决定的。保险监管的核心目标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而保险消费者的核心利益是保险保障权或保险金领取权。保险公司的风险最终都将表现为偿付风险,因此,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保险消费者在申请领取保险金时,保险公司不具有相应的偿付能力,那么保险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就失去保护,保险监管的核 心目标也就无从实现了。 问: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试探一下你的看法. 答:国际上,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 (1) 资产负债管理。通过 调整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缺口, 使保险公司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匹配, 以抵御利率 风险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 其中主要应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2)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工具种类繁多,保险资金大量应用期货、期 权等进行套期保值。(3) 套利。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可以在同一市场的不同品种之间或不同市场的相同品种之间进行套利。(4) 博弈。在资金运用的过程中,对所有资金运用场所的参与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其交易(行动) 及其可能得到的信息状况和可能采取的投资战略。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投资战略计划。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可 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方面。 (一)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 1. 树立正确的经营投资理念。首先,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赖于其特有的生存 背景,保险资金运用也是一样。例如股票市场,其波动性较大的原因前文已有分析,从动态的角度看,如果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资金量的变化有可能改变市场风险状况,但这种改变治标不治本,股市从本质上来说,缺乏的并不只是资金。因此,保险资金运用的理念应以市场现实为基础,并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其次,保险公司应有明确、统一的投资理念,所有的投资活动都要依据这一理念。总结历史上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失败的教训,如德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和香港百富勤的破产,表面上看是由于个人投机和外界环境的突变,或 者进一步说是风险管理流程有缺陷,但究其本质,都是源于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理念与 文化出现偏颇,尤其是决策者的投资理念偏离了稳健的宗旨。只有投资理念与风险管理文化正确、鲜明,才能保证公司内部投资政策的连续性,才能谈及管理体系的严密,而投资领域最大的风险———道德风险才有可能得到控制。 2. 完善保险投资的组织结构。在当今世界500 强的34 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有80 %以上的公司采取了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模式对保险资金进行经营管理和运作。与完全依靠外部委托的模式以及完全依靠内设部门的模式相比,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引入市场竞争,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建立了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双层 风险监控体系,降低了投资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3.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绩效评估和投资运作流程。首先,决策层要 确定投资策略,包括投资期限的长短、各种类别风险的承受能力、投资于某一领域的数额限制以及每一种资产类别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在金融风险的管理中,普遍应用的策略就是套期保值(Susan X Li , 1995) ,如2001 年底,美国86 %的寿险公司使用衍生产 品控制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但我国市场上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套期保值工具,这就使得 上述这些硬性的限制格外重要。其次,各级投资经理及交易人员在具体选择投资品种时,要严格遵照决策层的各项设定,采取一系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技术进行分析与套期

达能并购娃哈哈案例

达能并购娃哈哈 一、事件背景: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 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 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风波。 二、达能&娃哈哈的婚姻历程: 1996年,达能投资4300万美元与娃哈哈建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51%的股权。 2007年,法国达能公司最近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 2007年,4月5日娃哈哈召开了董事会,认为合资合同条款不平等。5月9日,达能亚洲及其全资子公司已经正式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提出8项仲裁申请。其中,7项仲裁都是合资企业的外方股东针对中方股东提出的仲裁。 2007年12月-2008年4月达娃和谈,在两国政府协调下,双方中止了法律程序进行和谈。达能要求以约200亿的价格将其投资在合资公司的不到14亿元人民币股权售给娃哈哈,价格按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计算,被娃哈哈拒绝。 2009年9月30日,达能和娃哈哈发声明称达成和解:达能和娃哈哈集团2009年9月30日宣布,双方已达成友好和解,达能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 三、并购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这起并购案例属于典型的恶意并购,达能公司在私底下收购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且在中国大量收购龙头企业的股份,有垄断嫌疑。 达能公司实际上已经对中国的饮料业进行了垄断,严重违背了国家六部委《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并购方在中国的营业额超过15亿

金融学考试资料:案例分析

案例22——逃亡者“天堂”梦断 一直以来,加拿大被称为中国逃犯的“安全避难所”和刑事犯罪“逃亡者的天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逃往加拿大已有9年之久,携10亿元巨款外逃的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主任高山等人也是选择了加拿大作为落脚点,以致有犯罪分子放言,外逃首选加拿大 1 然而,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于2008年8月22日发表的声明打破了中国逃犯的“天堂”幻想。当天,涉嫌合同诈骗,被中国公安部通缉、潜逃加拿大5年之久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邓心志被遣返回国。戴国卫在声明中说,邓心志被遣返“进一步表明了我们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 2 ●案情简介 2002年1月至8月间,邓心志涉嫌伙同陈泉山、崔自力,冒充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支公司领导及工作人员,以支付高息为诱饵,编造“国寿养老金还本保险”险种、使用伪造的印章、签订虚假的保险合同等手段,先后骗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和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保险费,共计人民币1825万元。 2003年1月,事情败露后,三人仓皇出逃。其中,邓心志、崔自力二人持旅游签证潜逃到加拿大多伦多;陈泉山在逃往外地一年多后,于2004年5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2005年2月4日,陈泉山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2008年8月22日,邓心志被加拿大警方遣返回国,被公安机关逮捕 3 4 邓心志是由加拿大遣返我国的首名经济犯罪案件嫌疑犯。2008年8月22日,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发出的声明指出:“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确认将邓心志先生遣返回中国,邓因涉嫌犯有合同诈骗罪行而被中国有关方面通缉。”声明同时指出,邓心志在加拿大被遣返进一步表明加拿大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该国对犯罪的“容忍度为零。” 5 经典防腐洗钱案例:重庆晏大彬案 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受贿、其妻傅尚芳洗钱一案,最后认定晏大彬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傅尚芳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重庆第一贪戏剧性翻船过程 6 此案是我国首例腐败洗钱案,也是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和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大力配合国家反腐败工作的典型案例,同时还是洗钱罪设立以来第一例上游犯罪是贪污贿赂罪的洗钱案。 7 为了保证履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中国银监会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保留了必要的金融监管职责。 一是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的职责。二是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支付结算规则。三是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监督检查、建议监督检查和全面监督检查制度。四是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有关资料。 8 金砖四国(BRICS)由来 9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个重要国家。由这四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组成的“BRIC”一词,其发音与英文的“砖块”非常相似,故这四国被称为“金砖四国”(BRICs)。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高盛这份报告出台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四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由此风靡全球。 10 “金砖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金砖四国”均是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年来“金砖四国”的对话合作不断加强,

香港百富勤破产案例

香港百富勤破产案例 在香港证券史上,百富勤是港人推崇的白手起家、勇于进取的典范。1988年,被誉花旗“三剑客”中的杜辉廉和和梁伯韬携手创立百富勤公司,起始资本仅为3亿港元,两人各占35%的股权。梁伯韬的企业财务专长配合杜辉廉的证券买卖经验,使百富勤劳企业在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相当活跃。1989年9月,百富勤用3亿港元资金以杠杆收购方式成功收购当时市值14亿港元的广生行,1990年2月再收购上市公司前泰顺国际,改名为百富勤投资,买壳上市,市值一度逾25亿港元,总资产达240亿港元,在东南亚和欧美拥有28家分支机构。 百富勤的成立有其深远的时代和金融背景。70年代香港金融空前发达,金融气息已经具备,到1986年联交所加入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获会员资格,标志香港证券业已日臻成熟。1987年全球股灾风云之后,一支强大的专业管理队伍在港形成,百富勤得于其后,为日后的发展取得了人才基础和经验。随着众多跨国投资银行和本域投资银行在港成立,香港金融业多元化趋向日益明朗。这些大的金融环境培养了百富勤的创业天才。 梁伯韬1980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回港后进入汇丰银行全资附属机构获多利财务公司从事财务工作。1985年,梁与后出任联交所行政总裁的袁天凡等几人跳槽入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并一同筹建该行附属的新财务机构万国宝通国际,梁氏出任行政副总裁,杜辉廉任行政总裁。杜氏于60年代末涉足此业,在伦敦证券经

纪业从事,是唯高达证券公司的创办人之一。70年代,香港股市兴旺,杜氏代表唯高达来港经营,很快红遍香港证券业界。1984年,万国宝通收购唯高达,并据此建立万国宝通国际,杜效力万国宝通任行政总裁。杜梁合作,万国宝通国际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多宗大型收购、合并,声誉日隆,杜梁二人皆成为业中名士。 作为投资银行,百富勤率先涉足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业务,1992年安排海虹集团、中国海外、中旅香港在港上市,创下认购倍数和冻结资金的记录。1997年,百富勤安排百富勤北京控股在港上市,创1275亿美元筹资记录。作为香港第一大华资券商,百富勤有着辉煌的历史。 然而,由于现金流量不足,百富勤于1998年1月12日宣布清盘,正式结束了不到10年的创业生涯。1月13日,法院委任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百富勤公司的清盘人负责接管该公司 投资风险过高是根本原因,但导致百富勤倒闭的直接导火线是其资产流动性的不足,即现金流量不足。按香港证监会有关交易规定,百富勤必须于1月9日交足6000万美元的交易保证金。百富勤曾经计划向瑞士苏黎士保险集团出让24.1%的股份以换取2亿美元现金,该项计划于1月9日宣告破产,加上往来银行对其中止放贷,使得以上注资事项失败。1月10日,香港证监会取消百富勤交易会籍。之后两天,百富勤四处奔波寻找买家未果,终于宣告清盘。 当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波来临时,百富勤便开始节节失利。1993年以后,随着东南亚国家债市的迅速扩展,百富勤在东南亚国家的债

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和对策 二. 企业负债经营现状及成因(一)1,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着资本金和债务比例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从企业的资产负债来看,负债比率过高。根据国家经贸委和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资料,我国企业( 国有企业) 的资产负债率, 1991年平均为6015 % , 1992年为6115 % , 到1993年上升到***** % ,1994年为7012 % ,而1995年则达到80 %以上; 1996年达到8211 % ; 1997年、1998年为80% 。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已远远超出国际评估标准。有些企业的负债比率已突破100%的警界线。从债务负担的绝对值看,有些企业的债务相当于资本金的数几倍。 (2)从企业的负债结构比率看,流动负债过度,长期负债水平普遍偏低。根据经验标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率一般要求达到50% ,而我国企业总体平均达到92 % ,比经验标准超过42 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我国企业的流动负债过度。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率应在30 % - 70 %之间,而我国企业年均为20 %左右,这说明我国企业的长期负债处于较低水平。 (3)从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资产收益率偏低偿债能力 1/ 10

差。我国企业的流动比率平均在 1 左右,与经验标准2相差约一倍, 而利息保障系数为0166 ,有的企业甚至为负值,这说明我国企业的偿债能力严重不足,资本收益率偏低。 (4)从企业的融资方式看,我国企业资金需求过分依赖银行。我国企业长期负债的80 % ,流动负债的30 %以上来自银行贷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资金有三分之一要靠企业间的结算债务来维持,相互拖欠,“三角债”现象严重,这足以表明我国企业的债务结构已处于高危险状态。 (5) 从企业间负债水平看,相差悬殊。中国工商银行上海经济信息咨询公司数据库编列的1285 户国有工业企业资料显示: 资产负债率最高的达到***** % ,最低的仅为***** % , 两者相差10倍以上;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比率最高的达1066% , 最低为零,即无负债。其中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的企业共926 户,占总户数的7211 % ; 在70%以下的仅为2719 % ;流动负债率超过50 %的有1253 户, 占总户数9715 % , 而低于50 % 的有32户, 仅占2155 % ;长期负债率超过70 %的有332 户, 占总户数的2518 % ,其中超过100 %的有160 户,无负债的有128 户。通过以上现状分析,说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度负债的经营状况,企业生产经 2/ 10

风险管理案例

八大风险管理案例 近年来我们看到,国际上多家跨国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及欺诈事件而引致严重亏损或倒闭,同时我们也看到,企业及监管机构都在推行改革,希望能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在此我想通过审视安然公司、八百伴公司、世通公司、百富勤公司、巴林银行和中国的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等8个案例的事件发生经过,了解引致公司倒闭或严重损失的内控缺陷,从而总结一下应该从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 案例1:美国安然公司(Enron)为什么会出事儿 在2002年,安然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之一,当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 亿美元,雇佣员工2万人,是美国《财富500强》中的第七大企业。 但就在2001年末,安然宣布第三季度录得6.4亿美元的亏损,美国证监会进行调查,发现安然以表外(投资合伙)形式,隐瞒了5亿美元的债务,亦发现该公司在1997年以来虚报利润5.8亿美元。 在此同时,安然的股价暴跌,由2001年初时的80美元跌至80美分。同年12月,安然申请破产保护令,但在之前10个月内,公司却因为股票价格超过预期目标而向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放了3.2亿美元的红利。 安然事件发生后,在对其分析调查时发观:安然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均采取不干预(“hands—off”)监控模式,没有对安然的管理层实施有效的监督,包括没有查问他们所采用“投资合伙”的创新的会计方法。事件发生之后,部分董事表示不太了解安然的财务状况,也不太了解他们的期货及期权的业务。 由于安然重视短期的业绩指标,管理层的薪酬亦与股票表现挂钩,这诱发了管理层利用创新的会计方法和做假,以赢取丰厚的奖金和红利。虽然安然引用了非常先进的风险量化方法监控期货风险,但是营运风险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管理高层常常藐视或推翻公司制定的内控制度。这是最终导致安然倒闭的重要因素。 案例2:美国世通公司(Worldcom)为什么会倒闭 世通是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事发前他在美国《财富500强》中排名前l00位。 然而就在2002年,世通被发现利用把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方法,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虚报利润110亿美元。 事发之后,世通的股价从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世通于2002年末申请破产保护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个案,该公司于2003年末完成重组。世通的4名主管(包括公司的CEO和CFO)承认串谋讹诈,被联邦法院刑事起诉。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者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者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对风险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通常根据性质将风险因素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实质风险因素是指社会和自然界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人的财富和生命健康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客观原因或条件。风险因素例如,环境污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实质风险因索;下雪路滑是可能发生车祸的实质风险因素等。道德风险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人的财富损失或生命健康损害的故意行为因素。风险因素例如为骗取保险赔款而自残或者自毁财产;盗窃、抢劫等。 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 1.有形风险因素 有形风险因素是指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物质性风险因素,又称实质风险因素。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及灭火设施的分布等对子火灾来说就属于有形风险因素。假设有两幢房屋,一幢是木质结构,另一幢是水泥结构。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木质结构的房子显然比水泥结构的房子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要大。再假设这两所房子都是水泥结构,但一所房子灭火设施非常齐备,而另一所房子灭火设施不很齐备,则两者一旦发生火灾,后者的损失可能会比前者大得多。因此,建筑物的

结构对损失概率有影响。 灭火设施的分布虽然不能对损失概率发生作用,但可以影响损失幅度。在这里我们提出暴露这个概念。假设一个人驾驶一辆小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我们就称驾驶者和汽车暴露在与车祸有关的人身风险和汽车风险中。也就是说,暴露是一种处于某种风险之中的状态,人与车称为暴露体,暴露体此时所处环境中的一些有关的物质性因素,如路况、车况、驾驶者的身体状况等就是有形风险因素。 2.无形风险因素 无形风险因素是指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等非物质的、影响损失发生可能性和受损程度的因素,它又可进一步分为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两种类型。 (1)道德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指人们以不诚实或不良企图或欺诈行为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或扩大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的原因或条件,如欺诈、盗窃、抢劫、贪污等。对于在路上驾驶汽车的司机来说,故意违规就属于道德风险因素,对干一个投保了某种财产保险的投保人来说,虚报保险财产价值、对没

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 风险管理案例分享 某香港上市公司 某国有控股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简称“国企C”)没有遵守上市规则的要求,在没有得到股东批准的情况下,向一位董事的关联公司提供了港币1.6亿元的贷款和港币1.96亿元的银行信用证担保,该贷款和信用证担保的总额占上市公司资本金的30%左右。款项贷出后,该关联公司一直不予还款,而国企C为该关联公司所提供的银行信用担保当中的港币9,500万元已被有关银行提出追讨。 调查中发现:首先,国企C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出现一小撮人独揽大权,在管理上缺乏权力制衡的机制,纵容公司的董事非法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第二个问题是,国企C并没有建立合规方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公司不会出现违规事件而影响声誉和蒙受严重损失。第三个问题是,国企C的财务报告系统既没有为上述关联交易做出适当的披露,也没有为拖欠的贷款提取坏账准备。 反省与思考:中国企业应如何设立风险防火墙 常言道:智者从别人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聪明者从自己

失败经验中吸取教训,愚者则永远不懂从经验中学习。近期的中航油事件,促使市场再次评估中国的经济及其企业,正如安然倒闭对于美国的意义那样。它再次告诫我们,必须从经验中学习,吸取教训,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 那么,中国企业应该从中航油事件以及上述的8个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建立怎样的风险防线呢? 防线1:企业须熟悉自身业务与相关风险 首先,公司董事会以至管理层和前线员工必须熟悉企业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只有这样,才可能减低因为无知或被欺骗而产生的损失。而公司业务部门与财会部门的沟通必须加强,要使各方面的员工均了解各类业务或交易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同时也要避免因为分工过细而使员工缺乏对公司业务的整体了解。 其次,企业必须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使企业承受无谓的风险。 另外,企业在做出重大投资前,需要对各类风险做全盘考虑,包括考虑投资后的市场会否出现逆转、产品会否被新的技术淘汰、市场是否会出现新的竞争而影响产品的价格等等。 防线2: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 企业建立制衡机制,分清权责,不但能够减少出于人为、业务流程和制度所造成的错误,而且可以健全公司业务管理的基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范个别部门或人士权力过大,在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做出高风险的决定。同时,更应设置预警系统,包括鼓励员工在察觉有可能出现事故之前提出报告,并建立员工的投诉和表达意见渠道和处理程序。

一 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中国企业风险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缺乏正确的风险理念.风险理念是指对风险的态度和认识.风险理念应该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的资源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相适应,应该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正确的风险理念既不是对风险的刻意回避,也不是片面为高回报而刻意追求;既不是对风险视而不见,也不是对风险过分强调。 2有待于从战略高度认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中国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大都停留在职能管理的层次上,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高度,也没有得到企业高层的必要关注. 3缺乏系统性风险管理手段.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缺乏风险分析和度量手段,缺少专门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往往按职能被切分到财务、运营、市场、法律等多个层面,缺乏全局性的整合框架和主线。 4全面风险管理还未渗透到组织和流程的各个层面。组织的风险理念往往缺乏清晰的表达和内部贯彻,并没有为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也无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 (二)国内外大公司各类重大风险事件频发为我们敲响了必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警钟 如果企业未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或企业的风险管理失效。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毁灭股东价值甚至社会价值,将会面临丢失客户、丧失信誉、丢失合作伙伴、营业中断或直接导致破产等风险,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1因运营风险而破产的巴林银行。巴林银行创建于1793年,在上世纪90年代前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意味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 1995年,当时担任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的里森,同时身兼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两职。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因操作失误亏损了6万英镑,当里森知道后,因为害怕事情暴露影响他的前程,便决定动用88888“错误账户".而所谓的“锚误账户”,是指银行对代理客户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纪业务错误进行核算的账户。以后,他一再动用“错误账户”,使银行账户上显示的均是赢利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备用账户使用后的恶性循环使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此时的里森为了挽回损失,竟不惜最后一搏,在日本神户大地震中。多头建仓,最后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这笔数字,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233年历史的老店就这样顷刻瓦解了. 巴林银行的破产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职责划分和上级对下级从事业务的监控机制。公司巨大的运营风险导致了其最后的失败。 2因战略风险而倒闭的日本八百伴公司。八百伴公司创业于1930年。八百伴起初是在静冈县热海市开办的蔬菜水果店。经过30多年的奋斗,小商店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62年正式更改店名为八百伴百货店。从此,八百伴大举拓展海内外事业,开始增辟生产线.兼营家庭生活用品和服装.并先后在巴西、新加坡、香港、上海、英国、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分号。掀起一股流通业国际化的浪潮,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6亿日元资本、42家日本国内骨干店铺、26家海外超市的连锁企业。 1997年9月18日。八百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请,这一行动。实际上等于向社会宣布了该公司的破产。是什么给这个被称为企业

《企业危机管理》

《企业危机管理》 一、为什么要学习危机管理? ●为什么许多国内知名企业和企业家一夜之间倒下了? ●为什么许多跨国公司在经历危机之后变得更强大了? ●危机定律:100-1=0的含义 ●什么是危机? ●危机的三大效应 ●企业危机来自哪里? ○来自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危机 案例:1、佛山玩具厂老板因何上吊自杀? 2、三鹿破产的原因分析 ○来自人力资源方面的危机 案例:华为为什么要花17亿收购港湾网络? ○政策法规变化所带来的危机 案例:1、某房产公司为何能在宏观调控下赚得钵满盆满? 2、某房地产公司老板为何要退天价买的一块地? ○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危机 案例:1、红太阳集团是怎么被竞争对手搞垮的? 2、中兴通信菲律宾贿赂门事件是怎么引发的? ○消费者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危机 案例:1、山寨手机为何能横扫中国市场? 2、UT斯达康总裁吴鹰被谁抛弃? ●什么是危机管理? ●如何运用预测法管理危机? 案例:1、某民营钢铁企业董事长为何执意要停产? 2、某民营房地产企业为何会陷入资金断流的困境? 3、911发生后作为美国著名航空公司总裁将做何决策? ●如何运用切割法管理危机? 案例:1、为何一次产品质量危机差点要了光明乳业的命? 2、面对苏丹红1号事件肯德基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3、王老吉“夏枯草事件”的危机公关之道 二、危机管理策略四字经 l 早:未雨绸缪不要重治轻防 案例:1、汾酒集团在假酒事件中的失误 2、为什么芯片事件会导致诺基亚与爱立信的不同命运?l 快:快速出击不要拖延时间 案例:1、王石快速致歉化解夫人“股票门”危机 2、为什么说分众传媒江南春危机公关还需补钙 l 诚:真诚坦率不要说假话 案例:1、哈尔滨政府不敢说真话的代价 2、杭州富二代飙车案警方说错了什么话要道歉?

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对企业的影响

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文章论述了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对企业获利能力、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戴尔电脑的经销模式、德隆集团倒闭的案例予以说明。缩短存货周转期或减少存货占用,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尽量展延应付账款,企业变现能力将大大提高,风险降低,同时利润增加。企业在权衡与规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到筹资的可得性、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和流动资产的速动性,以确保企业经营的安全性。针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通货膨胀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方式,即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对实物性资金采用超额储备法,以期在通胀中有利可图。 【关键词】: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通货膨胀 一、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货币资金周转期,指以现金支付各种和生产有关的成本费用开始,一直到将产品卖出并且收到现金时为止所需的时间。 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指从原材料转换为产成品,再将产成品卖出并收回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期:指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 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指以赊购方式取得原材料一直到以现金将应付账款还清所需的平均时间。 不难看出,货币资金周转期越长,企业对外融资需求就越大。然而,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必须付出若干成本,才能取得此种融资。所以,如果加速资金周转循环、缩短货币资金周转期,也即缩短存货周转期或减少存货占用,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尽量展延应付账款,企业变现能力将大大提高,风险降低,同时利润增加。这种在速度上取胜,在变现能力上高出一筹的管理,戴尔就是个成功的案例。 戴尔电脑公司放弃层层经销模式,走直接消费模式并在供应链反映速度上不断创新,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它的产品保证7天之内送达消费者手上,向消费者提前收款,对供应商滞后付款,制造组装时间缩短(制造一台便携式电脑仅用13个小时),并且在存货管理上达到最高境界(零存货),节约了在储备存货上所占用的资金和仓储成本。戴尔不但创造了高效率,同时也规避了存货变现的风险、应收账款成呆坏账的风险。因此,在短短20年时间里,戴尔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

香港百富勤公司破产金融风险分析

香港百富勤公司破产金融风险分析

一、公司概述 (1)发展与扩张 1988年,梁伯韬与杜辉廉(其在万国宝通银行工作时的上司)合资创办私人银行——“百富勤投资有限公司”。百富勤中文取意为“百富寓勤”,而英文(Peregrine)意为猎鹰。它的创立,也得到了当时不少华人富豪支持。百富勤公司在成立初始时主要从事一些商人业务和证券买卖。成立仅一年的百富勤用 3亿的股本收购了市值逾14亿港元的广生行。集团成立不到两年,百富勤已经同时控制了广生行和泰盛集团两家上市公司。 1992至1993年,百富勤通过发股注资,大规模引入资金往上海,带动了 红筹热。5年的急速发展和扩张,1992年百富勤总资产已达62亿港元,业务范围也扩大到欧美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在这一时期,百富勤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区域规模。其业务范围已经遍及印尼、菲律宾、韩国、澳洲等地。 加速的扩张一方面给百富勤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埋下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2)转折与衰落 1994年定息债券部门成立,定息债券及票据营业额发展速度惊人。由于 “庄家”资金大多来自银行借款,同时债券及票据只能部分地做对冲保值,因此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1997年6月百富勤选择已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方案的印尼作为出售超过20亿港元资产以套现的对象。 1997年百富勤向印尼一家出租车公司提供2.6亿美元的无担保贷款。不久东南亚金融风暴来临,印尼盾迅速贬值,汇率从1:5000狂跌至1:11000,股市疲软。发债计划落空,出租车公司无法偿付这笔巨额贷款,使百富勤资金周转陷入困境。而百富勤向一家美资银行申请的一笔1月9日到期的600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因对方得知百富勤应收的2.6亿美元的巨额贷款不能收回后,表示拒绝安排过渡贷款。1997年下半年,该集团在印尼的借贷和投资将近6亿美元,可由于汇率下跌,这些投资和贷款发生了重大损失,加上其它部门的亏损,总损失达10多亿港元,出现严重的现金支付困难。 11月百富勤宣布引进苏黎世中心集团作为策略性股东,投资2亿美元认购

筹资风险成因和分析

一、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 (一)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由于现金短缺、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种支付风险,它对企业未来的筹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会计处理上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即使企业当期投入大于支出,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无直接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 (二)收支性筹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企业经营中的收不抵支即意味着经营亏损和净资产总量的减少,从而对企业按期偿还债务造成影响。据此可知,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从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旦这种风险产生即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失败,或者正处于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从风险产生成因来看,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二、规避和防范筹资风险的措施 分析筹资风险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程度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及时加以规避或防范,从而确保企业经营过程中理财的安全性。由于企业筹资风险的类别不同,产生成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也有差别,为此,实务中应根据不同类别的筹资风险提出不同的规避和防范对策。 (一)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企业的负债期限与负债周期做到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话,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的需要。所以,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如果能做到此点,不但可以产生适宜的现金流量,而且还可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利润。当然要想科学合理地达到上述要求,企业就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由此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当然,在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名:** 学号:************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解析

中外十大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东进与英特尔:杠杆的威力 一度备受业界关注的英特尔公司诉深圳东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侵权案,在历经两年多的对峙后,在5月14日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终。双方以和解协议的方式握手言和,让曾经火上浇油的一些媒体备感无趣无味。 英特尔起诉东进公司头文件侵权,曾被称为“中国2005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完全符合英特尔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理念的目标,但无情的事实是,英特尔在一个正确的地方打了一场不算正确的战争。 2004年12月,英特尔公司美国总部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称东进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要求赔偿796万美元,折合6578万人民币。 2005年1月21日,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东进公司进行了证据保全,但是,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应当属于正常法律手续的行为,却被披上了一层象征饱受“欺凌迫害”的外衣,随之导致极端的民族情绪以及全国性一边倒舆论。 由此上溯,1993年,清华无线电专业硕士李如江携“清华三剑客”创立了后来被称为东进技术的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CTI核心部件的研发企业,注册资金4000万人民币,曾设计出国内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电话语音处理卡,专门开发语音板卡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张同类产品的全国入网许可证。 1998年以前,东进一直是CTI行业国内厂商的老大,在国际上同行业所有厂商中排第三位。而自2000年英特尔以8亿美金收购行业排名第一的Dialogic 之后,东进就和这位IT业界老大直接对垒。 当英特尔注意到东进公司在争夺市场的行为中存在侵犯英特尔所有的知识产权时,对于手中的证据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信心满满的英特尔,按照国际惯例作出了“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定,并期望在中国打第一场知识产权官司以警醒其他侵权企业。 但是,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媒体大规模介入导致舆论倾向急转而下。媒体赋予东进公司“以小博大”的“民族高科技企业”的光环,事件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和典型的象征性”。 2005年3月23日,东进北京分公司在北京反诉英特尔“技术垄断”,指控英特尔在明知中国没有《反垄断法》的情况下搞技术垄断,企图封杀竞争对手。由此,媒体将此案炒作成为“中国企业2006年反垄断第一案”,把东进塑造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民族英雄。 此后,媒体的舆论倾向日益极端化,一些领头媒体甚至打出“坚决捍卫自主创新成果”的旗帜,掀起了一片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彻底淹没了英特尔,任何正常的法律行为也随之被娱乐化。“东进事件”成为“发展中国家新兴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努力遭遇发达国家技术垄断打击”的典型表现。 在媒体口诛笔伐中,语言暴力无处不在:英特尔此举意在“杀鸡儆猴”;英特尔采取的已被中国法律所认可的“陷阱取证”被称为“法律陷阱”;向东进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