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临床基础】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医生在进行小儿心脏视诊检查时,一般嘱患儿采取仰卧位或作为,应注意不要使其身体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的正常位置。患儿需充分暴露胸部,医生面向患儿,进行检查。临床常进行的与心脏相关的视诊内容如下:

(一)心前区隆起:正常小儿心前区胸廓平坦,两侧对称,并无隆起或饱满。右心室增大,心前区隆起部位多在锁骨中线内侧,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儿童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等)等可见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第3、4、5肋间的局部隆起;左心室增大时,心前区隆起部位多在锁骨中线外侧。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的局部隆起多为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所致,患儿常同时伴有收缩期搏动。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心前区也可出现饱满状态。

(二)心尖搏动: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于是在胸壁相应部位形成的有节律的搏动,即为心尖搏动。一般正常小儿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不超过2~3cm。

1.正常情况:<2岁或较胖的小儿心尖搏动可不明显。青春期女孩因乳房发育,可能影响心尖搏动的视诊。新生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隙,并多在左锁骨中线外侧;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膈肌下降,心脏也随之下降,逐渐由横位心逐渐变为斜位心,心尖搏动降至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上或其内侧。

2.生理性异常改变:

2.1生理性心尖搏动移位:

2.1.1体位:体位改变可造成心尖搏动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卧位时可稍上移、左侧卧位可向左移、右侧卧位时可向右移。如患儿患有粘连性心包胸膜炎,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可无移位。

2.1.2体型及营养状态:脊柱、胸廓畸形等体型异常小儿可出现相应的心尖搏动移位。肥胖小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外移;较瘦或营养不良小儿(特别是立位或坐位时)心脏呈垂悬位,心尖搏动

可向下内移。

2.2生理性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体型及营养状态、情绪紧张、运动等均可造成小儿出现生理性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如肥胖小儿或生理性肋间隙窄的胸壁较厚,其心尖搏动较弱而范围较小;消瘦小儿胸壁薄且肋间隙较宽,心尖搏动强而范围较大;精神紧张、兴奋、剧烈运动可使小儿心脏活动加强,心尖搏动相应增强。

3.病理性异常改变:

3.1病理性心尖搏动移位:

3.1.1心尖搏动向下移位:病理性左心室增大(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或左右心室均增大(扩张型心肌病等)可使患儿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3.1.2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可见于右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左侧肺不张、胸膜粘连或肥厚,病理性右心室增大(如二尖瓣狭窄等)等。

3.1.3心尖搏动向右移位:可见于先天性右位心(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侧第4或第5肋间的相应部位)、膈疝、左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右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肥厚等。

3.1.4其他:腹压增高、大量腹水、重度肝脾肿大、膈肌抬高等可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或向左外侧移位;严重肺气肿、双侧气胸等可使膈肌下降,患儿心尖搏动可向内下方移位。

3.2病理性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3.2.1心尖搏动增强: 可见于心室增大或肥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热、严重贫血的小儿,可伴有心尖搏动范围的弥散。其中部分病理性左心室增大患儿,心尖搏动明显增强,可呈抬举性,又称为抬举样搏动,可见于见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风湿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请参考下节内容。

3.2.2心尖搏动减弱:可见于心肌受损或收缩力下降(如心衰、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与前胸壁距离增加(如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肺气肿、左侧胸腔大量积气或积液、粘液性水肿、胸部外伤、纵隔气肿等患儿,。

4.负性心尖搏动:正常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向外凸起,如在心

脏收缩时心失搏动反向内陷,则称为负性心尖搏动;可见于缩窄性心包炎或右心室明显肥大的患儿。如果右心室明显肥大心脏出现顺钟向转为使左心室后移位时(尤其是严重的三尖瓣反流患儿),心尖部主要为右心室,可出现心尖部收缩期内陷而胸骨体下部两侧外凸。

(三)胸部其他部位的搏动: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扩张患儿以及少数瘦长体型的正常小儿右室可见到胸骨左缘第2肋间的收缩期搏动;主动脉弓瘤或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贫血、甲亢等疾病患儿有时可见胸骨右缘第2肋间的收缩期搏动,可弥散至胸骨上窝;主动脉狭窄患儿可见胸壁肋间动脉搏动,尤以后胸壁为著。

部分小儿可在剑突下见到规律性的搏动,可能为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但需与腹主动脉搏动进行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为两点:①深吸气时,腹主动脉搏动减弱,而右心室增大所致的搏动增强。②触诊时医生可用2~3个手指从患儿剑突下压向后上方进行鉴别:如为右心室增大所致搏动,则冲击手指末端;若是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四)其他视诊内容:临床医生在进行心脏相关的视诊时,除了徐注意观察以上内容外,还需注意与其有关的症状或体征,如呼吸窘迫、发绀、浮肿、周围血管检查、杵状指、静脉异常搏动或怒张等。同时,临床医生还要注意有无胸廓畸形、皮疹、瘢痕、感染灶、外伤等体征,具体请参考相关章节内容。

诊断学要点总结--心血管检查

诊断学要点总结--心血管检查 一、视诊、触诊、叩诊心脏 基本概念 靴型心 左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型。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尖瓣型心 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型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心。 视诊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常见于先心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直径2.0~2.5cm。 心尖搏动移位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当左、右心室均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负性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 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鉴别搏动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心底部异常搏动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 多见于右心室搏出的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触诊 心尖搏动 用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比视诊更为准确。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期的开始,有助于确定S1。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震颤

【临床基础】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临床基础】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小儿心脏视诊及其异常病变 医生在进行小儿心脏视诊检查时,一般嘱患儿采取仰卧位或作为,应注意不要使其身体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的正常位置。患儿需充分暴露胸部,医生面向患儿,进行检查。临床常进行的与心脏相关的视诊内容如下: (一)心前区隆起:正常小儿心前区胸廓平坦,两侧对称,并无隆起或饱满。右心室增大,心前区隆起部位多在锁骨中线内侧,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儿童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等)等可见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第3、4、5肋间的局部隆起;左心室增大时,心前区隆起部位多在锁骨中线外侧。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的局部隆起多为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所致,患儿常同时伴有收缩期搏动。大量心包积液患儿的心前区也可出现饱满状态。 (二)心尖搏动: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于是在胸壁相应部位形成的有节律的搏动,即为心尖搏动。一般正常小儿心尖搏动范围直径不超过2~3cm。 1.正常情况:<2岁或较胖的小儿心尖搏动可不明显。青春期女孩因乳房发育,可能影响心尖搏动的视诊。新生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隙,并多在左锁骨中线外侧;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膈肌下降,心脏也随之下降,逐渐由横位心逐渐变为斜位心,心尖搏动降至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上或其内侧。 2.生理性异常改变: 2.1生理性心尖搏动移位: 2.1.1体位:体位改变可造成心尖搏动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卧位时可稍上移、左侧卧位可向左移、右侧卧位时可向右移。如患儿患有粘连性心包胸膜炎,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位置可无移位。 2.1.2体型及营养状态:脊柱、胸廓畸形等体型异常小儿可出现相应的心尖搏动移位。肥胖小儿心脏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外移;较瘦或营养不良小儿(特别是立位或坐位时)心脏呈垂悬位,心尖搏动

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知识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可发为三类:一、无分流类。二、左至右分流类。三、右至左分流类。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先天性心脏病 - 分类 传统分类方法 主要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三组。

(1)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左向右分流组(潜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以及主动脉窦动脉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 (3)右向左分流组(青紫型)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遗传学分类 遗传病共分五大类,即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病和体细胞遗传病,除体细胞病主要与肿瘤有关外,其余四种均与心血管病有关。 (1)单基因病。即孟德尔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Y连锁遗传。目前约有120种单基因病伴有心血管系统缺陷性综合征,其中部分已确定了分子遗传缺陷的基因定位及基因突变,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的马凡综合征、Noonan 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不伴耳聋的长Q-T综合征(LQT)和主动脉瓣上狭窄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Ellis-Van综合征、伴耳聋的LQT综合征等。 (2)染色体病即由染色体畸变所致疾病。在人类染色体病中约有50种伴有心血管异常。常见的主要有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该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为40%~50%,主要为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转位也有报道。18-三体综合征(Eward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接近100%,最常见的为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也很常见,其他心脏异常包括主动脉瓣和/或肺动脉瓣畸形、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症、右位心和血管异常。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心血管受累的频率约为80%,常见的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和大动脉转位等。这三种综合征的大部分患儿被认为染色体不分离所致也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 (3)多基因遗传病是指与两对以上基因有关的遗传病,其发病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受环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 1心脏检查环境需求:需要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医生多位于患者右侧,门诊条件下也有取坐位,但必要时仍需取多个体位进行反复检查,还需要适耳的器械. 2.心脏检查采取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依次进行检查. 2.视诊的内容为胸廓畸形和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 3.正常人胸廓前后径,横径左右应基本对称.(胸廓在胸骨左右两侧应对称)患者尽可能取卧位, 除胸廓观察外,必要时医生也可以将视线与胸廓同高,便更好的了解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 4.胸廓畸形:1)心前区隆起:胸骨下端级胸骨左缘3—5肋间隙的局部隆起,多见于法裸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的右心室肥大。少数见于儿童期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膜狭窄所知的走心室肥大或伴有大量渗出液的儿童期慢性心包炎。位于右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局限隆起。2)心前区扁平3)鸡胸,漏斗胸 4)心前区凹陷。 5.心尖搏动: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使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而形成的。正常的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侧0.5~1.0cm处,波动范围的直径为2~2.5cm。6.观察心尖搏动应注意一下几点:心尖搏动的移位(位置的变化)和心尖搏动强调和范围的改变和负性心尖搏动。 影响心尖搏动移位的生理性因素:1)体型:超力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向外移至第4肋间。无力型者心脏垂位,心尖搏动向下向内移至第六肋间。2)年龄:婴儿和儿童心脏常横位,心尖搏动可在第四肋间。3)体味:卧位时心尖搏动较坐位高。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右移1.0~2.5cm。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左移2.0~3.0cm。4)呼吸:深呼吸时心尖搏动向下移至第五肋间,深呼吸时则上移。5)妊娠:妊娠时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向外移位。 影响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性因素:1)心脏疾患: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甚至超过腋中线。右心室增大:心脏顺钟向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全心室增大:心尖搏动想左下移位,心界向两侧扩张。先天性右位心:心尖搏动点在胸骨右侧(正常心尖搏动相对应的位置) 2)胸腔疾患: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3)腹腔疾患:大量腹腔积液或腹腔肿瘤可使心尖搏动向左上移位。 影响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的生理因素:1)胸壁2)肋间隙 3)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影响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的病理因素:1)心脏疾患:2)肺部疾患 3)其他疾患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向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又称broadbent征,和重度右心室肥大。 7.心前区异常搏动:1)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搏动: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正常青年人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2)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搏动: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瘤,贫血,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消瘦。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有心事持久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4)剑突下搏动:腹主动脉搏动(消瘦者),主动脉瘤,心脏垂位时的右心室搏动,右心室肥大。 8.剑突下搏动与心尖搏动的鉴别:1)患者深吸气后,搏动增强则为右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2)手指平方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部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脉搏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触诊: 1.触诊的方法:中指,食指并拢触诊法。手掌或手掌尺侧诊法。 2.触诊的内容:心尖搏动和异常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音。 3.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1)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2)判断有无心尖抬举样搏动。3)判断心前区和其他部位有无异常搏动及搏动强度,范围。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诊断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90学时(理论课54学时,见习课36学时),5.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一)《诊断学》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为适应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规模的发展,适应21世纪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和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的要求,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和心电图检查。针对五年制预防、口腔医学专业特点,本大纲仅要求选择讲授部分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0学时,实验操作或临床实习48学时,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验,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验,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检查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并在临床各科教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强化。 (四)诊断学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学会问诊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掌握体检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查体的顺序与手法)。 3.掌握实验诊断内容的基本理论、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初步掌握心电图各波图形特点及测量方法。 5.学会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简述心脏查体视诊的内容

简述心脏查体视诊的内容 心脏查体视诊是临床医生用肉眼观察患者的心脏、胸部和相关部位以获得有关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信息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为医生提供很多重要的临床指导信息。 心脏查体视诊主要包括外观观察、胸廓观察、胸壁观察和心脏观察。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外观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精神状态等来了解其心脏功能和病情的一种方法。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心跳过速或心跳过缓,出现面色苍白或潮红等情况。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水肿、呼吸受限等现象,这些都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 胸廓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来判断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正常情况下,心脏在胸腔的左半部分,略呈椭圆形。通过观察胸廓是否对称、凹陷或突出,可以初步判断心脏是否有明显的异常。 胸壁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胸壁上的凹陷、肿块、皮肤改变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疾病。例如,胸骨下方可能出现凹陷,这可能是心脏扩大的一个体征。胸壁上的肿块可能是心脏周围组织的肿瘤或淋巴结肿大的表现。 心脏观察是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患者心脏相关部位来判断心脏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心脏的大小和位置。正常的心尖搏动一般位于心脏的第五个肋间左缘,强度适中。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胸廓来感受心脏的震颤和心脏杂音等。心脏的震颤可能是心室颤动等严重心脏病的表现。心脏杂音是由于心脏瓣膜有问题或者心脏有缺陷而产生的异常音。 心脏查体视诊的目的是获得关于心脏疾病的初步诊断和评估信息,但并不能提供确诊的结果。因此,在视诊结果呈阳性或怀疑患者存在心脏疾病时,仍需进一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诊断。 总之,心脏查体视诊是一种简单、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有关心脏疾病的重要信息。通过外观观察、胸廓观察、胸壁观察和心脏观察等步骤,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并为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和诊断提供指导。然而,对于复杂的心脏病病例,心脏查体视诊的结果并不能提供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基本检查方法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检查者通过视觉来观察被检查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检查方法。全身情况如年龄、性别、发育、营养、意识、面容、体位、步态或姿势等。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舌苔、头面、颈部、胸廓、腹部、四肢、骨骼关节等。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如耳镜、眼底镜和内镜等。 视诊简单易行,能反复和持续进行,可以前后比较和动态观察。视诊时注意事项: 1、视诊最好在间接日光下进行,亦可借助灯光。但在观察黄疸和发绀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环境应当温暖,体位和裸露部分应当根据视诊的部位决定。并根据需要做一些动作以配合检查。 3、视诊应当全面系统,以免遗漏体征,并作两侧对比。视诊中应当根据主诉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进行。 4、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疾病的临床征象繁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和敏锐的观察,才能发现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征象。

5、在进行全面系统体格检查时,身体各部分视、触、叩、听一般应结合进行。 (二)触诊 触诊是检查者用手触摸受检查者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其中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触诊可以发现视诊未能发现的体征,也能证实视诊所见,还可以明确或补充视诊尚未确定的一些体征。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面皮肤最为敏感,因此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1、触诊的方法根据触诊时手施加压力大小不同,可分为感觉触诊法、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临床上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触诊法。 1)感觉触诊法检查者将一手或双手手掌置于被检查者某部位,依靠手掌的感觉来判断局部的震动。如检查心脏搏动、心脏震颤、肺部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等 2)浅部触诊法检查者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的部位上,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检查部位,不能在被检者体表上移动到另一检查区域。浅部触诊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 3)深部触诊法常用于腹部检查。检查者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深部触诊主要用以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心脏体查

一、心脏视诊 (一)心前区隆起 心前区隆起是指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第3-5肋骨及肋间隙的局部隆起。主要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右心室增大者,有时也可见于伴大量渗液的儿童期心包炎。成人有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前区可饱满。 (二)心尖搏动 一般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 0.5— 1.O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 2.0— 2.5cm。观察心尖搏动时,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度、节律及频率。 1.心尖搏动的位置改变 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有以下一些。 (1)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左室被推向左后,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先天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胸部右侧相应部位。 (2)胸部疾病: 凡能使纵隔及气管移位的胸部疾病,均可使心脏及心尖搏动移位。 肺不张、粘连性胸膜炎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胸腔积液、气胸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侧卧位时,心尖搏动无移位提示心包纵隔胸膜粘连的可能。胸廓或脊柱畸形时亦可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 (3)腹部疾病:

大量腹水、肠胀气,腹腔巨大肿瘤等,因腹压增加致膈肌位置上升,心尖搏动位置上移。 二、心脏触诊 1.正常心尖强度及范围 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强且范围亦较大。左心室明显肥大时,搏动强而有力,用手指触诊讨,可使指端抬起片刻,称为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心室肥大的可靠体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贫血及发热时,心尖搏动增强。心肌炎时,心尖搏动减弱但较弥散。心包积液、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肺气肿时,心尖搏动可减弱甚或消失。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应向外凸起,如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反而内陷者,称为负性心尖搏动。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有广泛粘连时,亦可见于右心室显著肥大者。 (三)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 胸骨左缘第2肋间轻度收缩期搏动,可见于正常青年人,明显搏动可见于肺动脉高压。胸骨左缘第 2、3肋间明显收缩期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伴肺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搏动见于右心室肥大。 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或胸骨上窝的收缩期搏动或隆起,见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动脉瘤。 剑突下波动见于肺气肿或肺气肿伴有右心室肥大,亦可由腹主动脉搏动引起。两者的区别是: ①让病人进行深呼吸,如深吸气时搏动增强即为右心室搏动,如深吸气时搏动减弱为腹主动脉搏动。②用2-3个手指置于病人剑突下并压向后上方, 1动。

心脏视诊的注意事项

心脏视诊的注意事项 以心脏视诊的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正常运作。心脏视诊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心脏的外观和听诊心脏的声音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下面将介绍心脏视诊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脏视诊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存在。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心脏的健康,所以在进行视诊时需要特别关注。 进行心脏视诊时,需要保证检查环境的安静和舒适。外界的噪音和干扰会影响医生听诊心脏的声音,从而干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在安静的诊室内进行心脏视诊,避免干扰。 接下来,医生在进行心脏视诊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听诊器是常用的工具,它能放大心脏的声音,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在使用听诊器时,医生需要将胸头和背部分别放置听诊器,以便全面观察心脏的声音。同时,医生还可以使用心电图仪等设备来进行辅助检查,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医生在进行心脏视诊时,需要注意观察心脏的外观。心脏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都可以反映心脏的健康情况。正常的心脏通常呈

椭圆形,大小适中,颜色鲜红。若发现心脏出现异常,如肿大、变形等情况,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医生在进行心脏视诊时,需要注意观察心脏的搏动和心脏的心律。正常的心脏搏动应该有规律且有力,心律要稳定。若发现心脏搏动不规律、过快或过慢等情况,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医生在进行心脏视诊时,还需要注意观察心脏的瓣膜功能。心脏瓣膜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影响心脏的正常运作。通过听诊心脏的声音,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瓣膜的开闭情况,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进行心脏视诊时,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心脏的外观和听诊心脏的声音等信息,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心脏视诊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但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来全面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总结起来,心脏视诊是一种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心脏的外观和听诊心脏的声音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在进行心脏视诊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病史、检查环境的安静、使用适当的工具、观察心脏的外观和听诊心脏的声音、判断心脏的搏动、心律和瓣膜功能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医生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心脏视诊虽然简单,但仍需要医生的经

小儿心肌损害诊断标准

小儿心肌损害诊断标准 心肌损害是指心肌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损伤,导致心肌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小儿心肌损害是指在儿童期出现的心肌损害,常见于病毒感染、药物过量、心脏手术等情况下。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心肌损害对于预防严重的心肌病变和心力衰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准确的小儿心肌损害诊断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临床表现 小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心悸、心慌、心悸等心悸症状。 2. 呼吸困难、气促、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 3. 乏力、疲劳、运动耐受力下降等全身症状。 4. 脉搏不规则、心动过速等心电图异常。 5. 体重下降、肝肿大、水肿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以上症状均有可能与小儿心肌损害相关,但也有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在诊断小儿心肌损害时,必须通过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小儿心肌损害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其中,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是诊断小儿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心肌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心肌肌钙蛋白。因此,心肌肌钙蛋

白的检测也是诊断小儿心肌损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影像学检查 小儿心肌损害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等。心脏彩超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室壁运动、心腔大小等指标。心脏核磁共振可以更加精确地观察心肌的损伤情况,包括心肌水肿、心肌纤维化等指标。 四、诊断标准 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出现上述症状之一或多个。 2. 实验室检查:CK、CK-MB、LDH等心肌酶谱指标升高,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3. 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或心脏核磁共振显示心肌损伤。 以上三个方面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或以上,即可诊断为小儿心肌损害。 五、治疗 小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心悸、心慌等心血管症状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心肌损害,应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 保护心肌:使用心肌保护剂,如丙戊酸、左旋多巴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简述

心脏触诊的内容有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期。触诊心包摩擦感时,在患者取坐位前倾呼气末时较明显。注意触诊时按压在胸壁上的力量不宜过大,因用力按压可降低手掌触觉感受器的敏感度,以致触不到震颤或心包摩擦感。应适当地调整按压的力量,以求得到最佳的效果。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触诊能更准确地判断心尖搏动或其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尤其是视诊不能发现或看不清楚的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触诊检查则可能确定。心脏搏动的速率及节律变化也可通过触诊了解。仰卧位时,25%~40%的成年人能触及心尖搏动,左侧卧位5 0%的成年人能触及。触诊时,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这有助于确定第一心音、收缩期还是舒张期震颤或杂音。当用手指触诊时,手指如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这种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搏动,提示左心室肥大。在左心室容量增加(如主动脉反流、室间隔缺损)及胸壁薄或心搏量增加的正常人均可出现心尖搏动增强。原有高动力状态抬举性搏动的患者如果伴有二尖瓣狭窄或左心室充盈受损,会导致心尖搏动正常甚至减弱。所以如听到二尖瓣狭窄的杂音并同时触到抬举性搏动,那么必定存在着除二尖瓣狭窄以外的其他病变,如二尖瓣反流或主动脉瓣反流。 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的变化,以及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同视诊所述。视诊时发现剑突下搏动,须鉴别其为右心室肥大还是腹主动脉搏动所致。具体方法:检查者将手指平放在剑突下,指端指向剑突,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深吸气时增强,则为右心室搏动,提示有右心室肥大。如果搏动冲击手指指腹,且深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或提示为腹主动脉瘤。消瘦者、腹壁薄或空腹时,剑突下搏动常为正常的腹主动脉搏动传导所致。 在左侧心底部触及与S.同时发生的短促的振动感,为P2(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亢进所致,如为二尖瓣狭窄患者,则提示肺动脉高压,如果二尖瓣狭窄患者未触及P2,则提示肺动脉压不太高。 有报道对血管造影确诊为室壁瘤患者的连续观察中发现,33%的患者有异常的心前区搏动。典型的表现为双重心脏搏动:第一部分代表正常的心尖外向运动,第二部分为在心室压力最高时收缩晚期室壁瘤的运动。如果通过触诊可以触及,则提示室壁瘤起源于心脏前壁、心尖部或左心室,而起源于内壁或侧壁的室壁瘤距前胸壁太远则无法触及。

临床基本检查方法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检查者通过视觉来观察被检查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检查方法。全身情况如年龄、性别、发育、营养、意识、面容、体位、步态或姿势等。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舌苔、头面、颈部、胸廓、腹部、四肢、骨骼关节等。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如耳镜、眼底镜和内镜等。 视诊简单易行,能反复和持续进行,可以前后比较和动态观察。视诊时注意事项: 1、视诊最好在间接日光下进行,亦可借助灯光。但在观察黄疸和发绀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环境应当温暖,体位和裸露部分应当根据视诊的部位决定。并根据需要做一些动作以配合检查。 3、视诊应当全面系统,以免遗漏体征,并作两侧对比。视诊中应当根据主诉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进行。 4、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疾病的临床征象繁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和敏锐的观察,才能发现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征象。 5、在进行全面系统体格检查时,身体各部分视、触、叩、听一般应结合进行。 (二)触诊 触诊是检查者用手触摸受检查者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其中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触诊可以发现视诊未能发现的体征,也能证实视诊所见,还可以明确或补充视诊尚未确定的一些体征。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面皮肤最为敏感,因此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1、触诊的方法根据触诊时手施加压力大小不同,可分为感觉触诊法、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临床上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触诊法。 1)感觉触诊法检查者将一手或双手手掌置于被检查者某部位,依靠手掌的感觉来判断局部的震动。如检查心脏搏动、心脏震颤、肺部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等 2)浅部触诊法检查者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的部位上,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检查部位,不能在被检者体表上移动到另一检查区域。浅部触诊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心脏检查之视诊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心脏检查之视诊 正常人胸部两侧大致是对称的。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儿童期即已患心脏病且心脏显着增大者(常为右心室肥厚),如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由于该时,胸壁骨骼尚在发育阶段,受增大心脏的影响,可使心前区隆起。成人有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前区可显饱满。 (二)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向胸壁冲击可引起局部胸壁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一般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处,距前正中线7.0~9.0cm.搏动范围相当于一个钟式听诊器胸件的面积(直径约2.0~2.5cm)。有一局部正常人的心尖搏动看不见。观看心尖搏动时应留意其位置、范围、强弱、节律等有无特别。 1.心尖搏动位置的转变 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受人体体形、年龄、体位、呼吸等因素的影响。如超力型的人,心脏呈横置位,心尖搏动位置可上移至第四肋间,距前正中线较远。无力型的人心脏呈悬垂型,心尖搏动位置可下移至第六肋间,距前正中线亦较近。婴儿与儿童心脏体积与胸廓容积之比,较成人为大,心脏近于横位,心尖搏动可能在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之外。体位对心尖搏动位置的影响较大,位时,心尖搏动可较坐位高一肋间。右侧时,心尖

搏动向右移1.0~2.5cm.左侧时,向左移2~3cm.深吸气时,因膈肌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深呼气时,膈肌上升,心尖搏动则向上移。 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有: (1)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左心室被推向左后,心尖搏动向左移们;先天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胸部右侧相应部们。 (2)胸部疾病凡能使纵膈及气管移位的疾病均可引起心脏及心尖搏动移位。如右侧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可使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严峻肺及胸膜纤维化,或有堵塞性肺不张时,均可使心脏向患侧移位。脊柱或胸廓畸形也可影响心尖搏动的移位。 (3)腹部疾病腹腔内大量腹水、巨大肿瘤、妊娠或气腹治疗时,因腹压增加均可使横膈上移,心尖搏动向左上方移位。 2.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变化 心尖搏动强弱与胸壁的厚薄有关。肥胖者胸壁厚,搏动较弱;瘦弱者胸壁薄,搏动较强,范围亦较大。猛烈运动、精神紧急、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心尖搏动常增加。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加有力而明显。心肌炎、重度心力衰竭时心尖搏动可减弱并减弱弥散。心包积液,左侧气胸、胸腔积液或肺气肿时、心脏与前胸壁的距离增加,心尖搏动常减弱,甚至消逝。 正常心脏收缩时,心尖向胸壁冲击可引起局部胸壁的向前搏动。粘连

诊断学基础 心脏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

心脏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 心前区视诊时,被检者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及其它搏动。 1.心前区外形正常人心前区(相当于心脏在前胸壁上的投影)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是对称的,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1)心前区隆起: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第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儿童时期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心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 (2)心前区饱满:心前区肋间隙突出,常见于大量心包积液。 2.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心前区左前下方胸壁,形成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 2.0~2.5cm。由于胸壁肥厚、肺气肿或女性乳房遮盖的影响,可使相当一部分正常人见不到心尖搏动。观察心尖搏动时,需注意其位置、强度、范围有无异常。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生理因素的影响:①体位的影响:仰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因膈肌较高而稍上移;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左移2~3 cm;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右移1.0~2.5 cm。②体型的影响:小儿、妊娠、矮胖体型者横膈位置较高,心脏常呈横位,心尖搏动向外上移位,可在左侧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瘦长体型者横膈下移,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可位于左侧第6肋间。 病理因素的影响:①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因左心室被推向左后,心尖搏动向左移位,或向左上移位;先天性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与正常心尖搏动相对应的部位。②胸部疾病:右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肺不张、粘连性胸膜炎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如侧卧位时,心尖搏动无移位,提示有心包纵隔胸膜粘连的可能。胸膜病变或脊柱畸形也可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③腹部疾病:凡是能增加腹压而影响膈肌位置的疾病,均能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例如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使横膈

医学知识之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 心脏视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心前区隆起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双跟与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前区隆起是指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第3~5肋软骨及肋间的局部 隆起,主要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儿童期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右心室 肥大者,也可见于有大量渗出液的儿童期心包炎患者。成人有大量心 包积液时,挤压心前区胸壁而使肋间隙外突,心前区可隆起。 2.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左前下方胸壁,引起局部肋间组织 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顺切线位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正 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Ocm处,搏动范 围的直径约2.0~2.5cm.观察心尖搏动时,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度、节律及频率等。 (1)心尖搏动的位置改变:生理情况下,体位、体型、呼吸等对 心尖搏动的位置有影响。如卧位时,膈肌位置较坐位时稍高,心尖搏 动可稍上移;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左移2.0~3.0cm;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右移1.0~2.5cm.矮胖体型、小儿及妊娠,心脏常呈 横位,心尖搏动向上、向外移位,可达第4肋间隙;瘦长体型者,心脏 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可向下、向内移至第6肋间隙。深吸气时膈肌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6肋间隙;深呼气时膈肌上抬,心尖搏动可上移至 第4肋间隙。另外,肥胖者及女性乳房遮盖时;心尖搏动不易看到。

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有:①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 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 尖搏动位于胸部右侧相应部位;②胸部疾病:如肺不张、胸膜增厚粘 连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胸腔积液、气胸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 侧卧位时,心尖搏动无移位提示存在心包纵隔胸膜粘连的可能;胸廓 或脊柱畸形时,因心脏位置改变,可引起心尖搏动发生相应改变;③ 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肠胀气、腹腔巨大肿瘤等,因腹内压增加致膈 肌位置升高,心尖搏动位置可向上向外移。 (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胸壁厚或肋间隙窄者,心尖搏 动弱且范围小;胸壁薄或肋间隙宽者,心尖搏动强且范围大。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增强。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改 变的病理因素:左心室肥太、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贫血及发热时,心尖搏动增强。心肌炎、心肌病时,心尖搏动减弱:心包积液、肺气肿、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时,心尖搏动减弱甚至不能发现。左心室肥 大时,心尖搏动增强且范围亦较大。 3.心前区异常搏动 观察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异常搏动。在疾病状态下,可见到心前 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亦可见于 正常青年人在体力活动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明显收缩期搏动,见 于肺动脉高压伴肺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搏动,见于 右心室肥大。 (2)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或胸骨上窝的收缩期搏动或隆起,见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的动脉瘤。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概述】本章内容重点主要是各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1.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1)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①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而进行交换的; ②胎儿时期只有体循环,几乎没有肺循环,因为胎儿肺脏处于压缩状态; ③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但肝是纯动脉血供应; ④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中的特殊通道; ⑤胎儿时期肝脏供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而下半身供血的含氧量最低; ⑥胎儿期供应右心室不仅后要克服体循环的阻力,同时承担着远较左心室多的容量负荷;(2)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①脐血管: 1°出生后脐血管被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脐胎循环转变为肺循环; 2°脐血管则在血流停止后6~8 周完全闭锁,形成韧带; 3°脐静脉变成肝圆韧带,脐动脉变成膀胱脐韧带; ②卵圆孔: 1°由于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小动脉管壁变薄并扩张,肺循环压力下降; 2°从右心经肺动脉流入肺脏的血液↑,使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量也↑,左心房压力因而↑; 3°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即在功能上关闭,至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关闭; ③动脉导管: 1°出生后肺循环压力降低,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上的关闭; 2°另,血氧增高、缓激肽的释放可使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3°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婴儿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若 4°动脉导管持续未闭,可认为有畸形存在; 2. 小儿血管心率血压特点: (1)小儿血管的特点: ①小儿血管相对较成人粗;动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成人为1:2;10岁以前肺动脉较粗,直径较主动脉宽,到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 ②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比成人粗大,可保证这些器官的血液供应,对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良好的作用; (2)小儿心率的特点:小儿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心率为120~140次/分,1岁以内为110~130次/分,2~3岁为100~120次/分,4~7岁为80~100次/分,8~14岁为70~90次/分; (3)小儿血压的特点:动脉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70mmHg;收缩压高于或低于此标准20mmHg,可考虑高血压或低血压;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cmH2O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cmH2O; 二、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 分类: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特征 1、临床医学:研究疾病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科,如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 2、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和主要特征: 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 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 2)、按治疗对象建立学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学、职业病学; 3)、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科:口腔、眼、皮肤科等; 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结核、肿瘤学、精神病学等; 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病理、检验、放射、超声。 二、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 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临床医学具有探索性; 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成果; 三、临床医学发展趋势: 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四、循证医学: 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和实施任何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化,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第二节、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 医学诊断:问诊采集病史,全面系统的了解患者的症状,视诊,叩诊和听诊等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的体征,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内容包括:1)、病因诊断;2)、病理解剖诊断(病理形态诊断);3)、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 一、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 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式,女性还有月经史和生育史。 二、体格检查: 1、体格检查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 2、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是:视诊、叩诊、触诊、听诊。 三、实验诊断: 1、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 1)、血液学检验;2)、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3)、生化学检验;4)、免疫学检验;5)、病原学检验。 2、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1)、大小改变;2)、位置改变;3)、形态改变;4)、轮廓改变;5)、密度改变;6)、功能改变。 3、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1)、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2)、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准确度; 4、ROC曲线:对定量性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性能评价的方法,最常用的为“接受操作特性图”。 四、医学影像检查 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有x线检查、超声成像、CT成像、磁共

心脏的诊断

第五节心脏检查 A、心脏检查的意义: 1.心脏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在对患者详细地询问病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的心脏检查, 多能及早地作出准确的诊断,而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 2.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心脏检查结果也对进一步正确地选择仪器检查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3.同时,仪器的检查结果往往需结合病史和体检,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4.另一方面,某些物理检查所见,如心音的改变、心杂音、奔马律、交替脉等重要的体征,是目前常规 仪器检查所不能发现的 B、心脏检查的技巧 ●要做到正确地进行心脏检查,除需要从书本中认真学习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在 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反复地临床实践,逐步掌握这一临床技能 ●另外,在进行心血管检查时,需注意全身性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心血管疾病的全身表现 C、心脏检查的做法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需有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 ●患者多取卧位,医生多位于患者右侧,门诊条件下也有取坐位,但必要时仍需取多个体位进行反复检 查 ●心脏检查时:一方面注意采取视诊(inspection)、触诊(palpation)、叩诊(percussion)、听诊(auscultation) 依次进行,以全面地了解心脏情况;另一方面在确定某一异常体征时,也可同时交替应用两种以上的检查方法加以判断 一、视诊 ●患者尽可能取卧位 ●除一般观察胸廓轮廓外,必要时医生也可将视线与胸廓同高,以便更好地了解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 搏动等 前后径、横径左右应基本对称,注意与心脏有关的胸廓畸形情况 1.心前区隆起 多为先天性心脏病造成心脏肥大,在儿童生长发育完成前影响胸廓正常发育而形成 A、常见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第3、4、5肋间的局部隆起: 1.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的右心室肥大; 2.少数情况见于儿童期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3.伴有大量渗出液的儿童期慢性心包炎 B、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其附近局部隆起:多为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所致,常伴有收缩期搏动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1.严重者有可能使心脏位置受到一定影响 2.这些畸形也提示某种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脊柱后侧凸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鸡胸可伴有马方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 ●心尖搏动的位置: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 计算为2.0~2.5c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