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08级心本班王忠08378437

摘要: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关键词:回忆,启动效应,意识,自由联想,提取,无意识,

正文:1,内隐记忆的发现及提出

对内隐记忆这一心理现象最早进行描述的学者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但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心理学中对记忆的探讨仅仅限于意识状态下的记忆规律。1968 起年英国学者Warrington 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

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这一特殊记忆现象的发现激起了人类对无意识记忆的探讨的兴起。1985 年Graf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从此内隐记忆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课题。国内心理学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 年代,杨治良、朱滢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内隐记忆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杨治良教授20 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我国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内隐记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2.从研究模式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这在内隐记忆与启动效应的关系中已有论述。

3.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另一类记忆任务,这类任务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项操作,在被试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学内容的作用。这也是一类测量方法,即间接测验,或可称为内隐记忆测验,也有人称之为不自觉记忆测验在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研究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相分离的两种测量结果。

4.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上看,研究者在对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多重记忆说,推测记忆系统可划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在机能上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tulving& al,

1985)。这就可以认为内隐记忆是通过间接测量和推理得出的,是一种假设的记忆系统的名称

内隐记忆的研究领域

自20世纪初50年代以来,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概括起来,内隐记忆主要来自五个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再学时的节省,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无意识学习,启动效应以及健忘症病人的残余学习。

(一)再学时的节省

斯莱梅卡等人认为,可以把再学时的节省当作内隐记忆的指标,再学一个先前学过的词表并不依赖于先前学习片断的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在这里是指能完全再认或回忆学习过的材料。而对那些不能再认和回忆的材料,由于曾经学习过,再学时就会缩短时间——表现为节省,这就可以认为是内隐记忆的作用。纳尔逊(Nelson,1978)发现,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的项目也表现出节省。

(二)阈下编码刺激的作用

尽管支持阈下知觉的早期实验遭到了严厉的批评(Eriksen, 1960),但最近利用新的实验技术所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不为被试主观知觉到的刺激,能被知觉系统作出高水平的加工(Fowler,et al., 1981;Marcel,1983)。一些实验证明,不能被有意识地知觉到,因而也不能被外显地记住的刺激,能够对不需要有意识地恢复阈下刺激的任务行为成绩发生影响。这些任务包括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及创造想象性故事和幻想(imag-inative story and fantasy production)等。最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在被试很少或没有对阈下刺激的外显记忆的条件下,存在着对这些刺激的内隐记忆。威尔逊和扎琼(Wilson&Zajone, 1980)给被试者呈现几何图形,由于呈现时间仅1毫秒,因此,被试者无法有意识地知觉到这些图形。由强迫再认作指标的外显记忆仅在随机水平上,然而,当给被试者呈现两个图形——其一是呈现过的,另一是新出现的——并要求他们选择较喜欢的一个图形时,却表现出明显的内隐记忆,被试者明显地偏向喜欢已呈现过的那个图形。谢蒙(Seamon,1983)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曼德勒等水平外显记忆的短暂刺激呈现能对非情感判断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给被试者短暂呈现一个令人讨厌的形容词能影响他对目标词的判断,尽管事实上他缺乏对这些词的外显再认(Bargh,1986)。刘易基(Lewiki,1985)发现,在给被试者阈下呈现一个形容词和名词组合(如old-tree)后,再问及有关名词的问题时(如Is a tree big orold tree),被试者趋于选择呈现过的形容词。

(三)无意识学习

雷伯等人(Reber et al., 1976)关于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一系列实验中,呈现根据不同人工语法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被试者分别在内隐指导条件或外显指导条件下学习这些字母串,然后再给被试者一些未学过的,根据相同规则产生的字母串,让其识别这些字母串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他们的研究证明,即使在不能有意识地、外显地知道这些规则时,被试者还是能够学会确定符合语法的字母串,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贝里(Berry,1987)等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同样观察到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对内隐记忆所获得知识的意识性、抽象性以及两种学习方式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和复杂的关系。

(四)启动效应

绝大部分的内隐记忆研究工作都是关于启动效应这一现象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一般又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二种。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呈现的启动刺激。在启动研究中,最常应用的测验方法有字汇确定(lexical decision)、词的确认(word identification)、以及词根或词段完词(word stem or fragment completion)。在词汇确定测验中(Scarborough,Gerard& Cortese,1979),要求被试者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作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在词的确认测验中(Feustel,Shif-frin&Salasoo, 1983),给被试者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者对新呈现项目确认精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下降来反映启动,在完词测验中(Graf,Squire& Mandler 1984),给予被试者一个词根(例如tab___, table)或词段(例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们用想到的第一个合适的词来完成它。由对在先前学习词表上的词的使用的增加来反映启动。

在经典的词汇确定测验中,要求被试说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构成一个合法的词,由某一字母串第二次呈现时,被试者做出词的决定所用的时滞减少来反映启动。在词的确定测验中(Feustel et al., 1983)给被试短暂呈现某一刺激,然后要求他们确认它。通过与新项目的比较,由被试对新近呈现项目确认精度的提高或确定新近呈现项目所需呈现时间的下降来反映启动。这两类内隐测验都可以归入重复启动的范畴。词汇确定测验也可用于间接启动(indirect priming)的研究中,进行单词识别的有关

规律的探索。精确地说,重复启动范式与间接启动范式是有差别的,重复启动要求前后两次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间接启动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刺激有所差别(Roediger et al.,1990)。

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使用重复(直接)启动范式,包括前面介绍的四类测验以及偏好判断、单词提取等。使用间接启动范式也可以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比如在音似和形似启动中,学习阶段的启动物和测验阶段的目标词是在某一特征上相似。由于这种相似,先前对启动物(prime)的接触也可以导致对目标词(target)作业的反应时或正确率提高或其他影响。

(五)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

有关健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研究可分为两大类: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其中,技能学习的研究是由米尔纳和科金等(Milner& Corkin et al.,1968)开始的。他们发现,健忘症病人虽不能外显地记得他曾完成过某一任务,但能获得诸如追赶旋转体和镜形跟踪等运动技能。健全的运动技能学习和大致正常的知觉和认知技能在其他健忘症病人身上也得到了证明。

健忘症病人的启动效应研究是由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Warrington&Weiskrantz, 1968, 1970,1974,1978)的一系列重要实验开始的。他们二人发现,虽然健忘症病人的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成绩遭受很大破坏,但当用词根或词段作为线索时,他们能表现出对一系列熟悉词的正常的保持。但随后使用词段线索的研究发现,病人的成绩有时受到破坏。现已清楚,当使用词段或其他线索时病人是否表现出正常的保持取决于测验的内隐和外显性质,当给予被试外显指导时,其成绩就会受到破坏,而当给予被试内隐指令时,病人就表现出与正常被试同样数量的启动。上述观点已由大量实验所证实。

最近,考察健忘症病人是否对记忆中无预先存在表象的新信息(如非词和无关词对等)具有正常的启动或内隐记忆,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塞马克等(Cermark et al., 1985)发现,健忘症病人在非词的知觉确认任务上无启动效应。戴蒙得和罗津(Diamond&Rozin, 1984)用三个字母的词根来测定内隐记忆,获得了类似的结果。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Schecter,1987)使用完词测验发现,一些健忘症病人——其记忆障碍相当轻——对无关词对间接获得的联系具有正常的内隐记忆,而重度健忘症病人却没有对新联系的内隐记忆。莫斯科维塔等人(Moscoviten et al.,1986)用对降级的无关词对的阅读任务来评价内隐记忆,在有严重记忆障碍的病人身上观察到正常的对新联系的内隐记忆。总之,研究表明,健忘症病人能表现出对新获得信息的启动效应,但这种效应依赖于所使用的内隐记忆测验类型以及病人病情的轻重和程度。

除技能学习和重复启动现象之外,健忘症病人在其他情景下还表现出内隐、外显的分离。沙克特(Schacter et al.,1987)等人证明,健忘

症病人能学习一些虚构的关于人们的信息,但不能外显地记得他们刚被告知过此信息。且健忘症病人对先前呈现的旋律有偏好的现象。他们还发现,在一个短暂的接触之后,健忘症病人能较快地发现隐藏的图形。在上述情形下,被试均缺乏对实验材料和学习片段本身的外显恢复。

内隐记忆的实验支持

失忆症患者为什么具有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让失忆症患者和一组心理正常的自愿被试者一起学习一个由一些常见单词所组成的单词表,如Table(桌子)、Garden(花园)等字。几分钟后实验者从这个单词表中选出几个单词,并和甚一些未出现于单词表的新单词混在一起,呈现给被试者,让他们辩认,结果发现,失忆症患者很难忘得哪些单词是所学单词表中的,哪些不是。更令人惊奇的是,如果将一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提示出来,让被试者填补上该单词所残缺的其他字母,如Tab或Gar等。与让他们进行随机的辨认相比,失忆症患者能够写出更多在所学单词表中出现的单词,有的失忆症患者所能写出的单词的数量甚至与没有记忆障碍的被试者一样多。

这说明,虽然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对所学词的记忆,但是对特定任务的操作,却表现出了记忆效果。

随后,心理学家们在许多条件下,合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对正常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一种自动的、不需有意识参与的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有深邃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这就是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的特征

内隐记忆和宣告记忆是以不同的机制和不同的大脑回路来处理。程序记忆通常较不容易改变,但可以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动行使,其可以只是单纯的反射动作,或是更复杂的一连串行为之组合(相较之下,宣告记忆一般较容易以言语表达出来)。程序记忆的例子包括学习骑脚踏车、打字、使用乐器或是游泳。一旦内化,程序记忆是可以非常持久的。

内隐记忆的特征是在与外显记忆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内隐记忆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差别。

1.保持时间。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

2.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3.记忆负荷。外显记忆在记忆的项目增多的时候会导致记忆数量和准确性的下降,而内隐记忆不受这种影响。

4.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内隐记忆不存在这种情况。

5.呈现形式。如果一个项目用听觉的形式呈现,再用视觉的形式施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会下降。但外显记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现有的结果至少在四个方面显示出外显和内隐记忆的不同:

1.学习加工的水平又分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Winnick&Daniel,1970; Jacoby&Dallas, 1981)。对新形成的联系的内隐和外显记忆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意义加工。但意义加工的水平(如用一词或造一句将两个无关词对联系起来)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而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Graf&Schacter,1985;Schacter&Graf3 19阴)。

2.学习和测验呈现方式的变化,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雅克比和达拉斯(Jacoby& Dallas,1981)发现,学习阶段所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识为指认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格拉夫等人(Graf et al, 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粟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

3.两种记忆保持的时间不同。这一研究目前具有不同的结果:有实验表明启动效应可持续几天或几周,而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下,再认能力则显著消退。但也有实验表明:某些启动效应非常短暂,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消退。而相同时间里的外显记忆却可保持(Graf, Mandler& Squire,1984)。用汉字材料的实验表明,保持时间与词干补笔的可能性大小有关(沫澄等,1989)。

4.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Schacter,1987)的研究表明,某些干扰因素可以显著影响外显记忆,而对内隐的单词补全的启动效应则没有影响。

内隐记忆的种类

过去的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只是一种单一的记忆。现在的脑科学发现,内隐记忆可能有不同的种类,在基底神经节、小脑、右侧顶叶等脑结构中可能涉及了不同的内隐记忆任务。

一些认为存在知觉性内隐记忆和概念性内隐记忆 .

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围已化现象。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这二种理论。

1.多重记忆系统说多重记忆系统说(multiple memory systemsview)的核心是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

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图尔

温等人(Tulving et al,1985)提出启动效应(内隐记忆现象)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且用随机独立性的概念来论证这一观点。按照这一论证逻辑,可推出‘呐隐记忆的各种测验间应是随机相关的”结论。但威瑟斯庞和莫斯科维达(With-erspoon&Moscovitch, 1989)用实验证明:在两种内隐记忆测验间发现了随机独立性。这就出现了矛盾。究其原因可能有三:(1)论证逻辑正确,知觉表征系统独立存在,并可继续划分。(2)论证逻辑不正确,不能从实验性分离现象推出机能上独立的记忆系统。(3)记忆的确由不同的系统组成,但并不是以此逻辑论证所得。图尔温等人坚持此一论证逻辑,继续将知觉表征系统再细分为字词系统、结构描述系统和概念语意系统。

图尔温等(Tulving et al., 1990)设计了新的实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实验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针对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线索,结果却是无关的。由此证明内隐记忆的表征和外显记忆的表征是不同的,内隐记忆代表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没有单字的固定痕迹,是无痕迹的记忆系统(traceless memory system),但它可能包含单字的多重分布特征,每一重表征的唤起是通过一个特殊的线索来实现的。

神经心理学家在另一个研究层次上(认知神经学)提出了多重记忆说。有的还利用先进的正电子发射X射线断层照相术,以不同的推理逻辑论证了多重记忆说的观点。

在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中,斯夸尔(L.R.Squire)把记忆分为两类:陈述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记忆(Procedural memory)。陈述记忆是唯一能进入意识中的可以觉察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记忆系统的操作来实现。另有一些神经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知觉表征系统(perceptualrepresentation systems,简称 PRS)和语意记忆系统(semantic memorysystems),其核心与斯夸尔的观点是一致的。斯夸尔的观点代表着神经心理学家对此类记忆现象的看法,但对于陈述记忆与程序记忆的神经机制目前研究的还不多。一般说来,陈述记忆涉及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结构,它必须依赖大脑皮质及一些特殊脑区;而程序记忆中的启动效应则可能是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包括脊髓)所有主要神经节中的一种特性。

多重记忆说能较好地解释健忘症病人的记忆分离现象,因为各个记忆系统是独立的,当陈述记忆系统受损伤时,程序记忆系统仍保持完好。对于正常人的记忆分离现象表现为,某变量只影响陈述记忆而不影响程序记忆,或某变量只影响程序记忆但不影响陈述记忆。

2.加工说解释内隐记忆现象的另一种理论为加工说,加工说(pro-cessing view)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加

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着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加工说是适当传输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的简称,它与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是对立的。

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罗迪格(Roediger,1990)提出传输适当认知程序(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的观点,认为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概念驱动过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印象等加工过程,正是句子的精细编码以及材料的有意义组织等因素,提高了直接测量(即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因此,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过程。与此相反,大多数内隐记忆的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认为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 processing)。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测验就没有影响,而行为特征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反过来也有这种分离。

布拉克斯顿(Blaxton,1989)设计了一组构思新颖的实验,发现实验性分离现象有规律地依赖于加工方式,支持了加工说。有些研究者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但沙克特最近在其系列研究中发现:某些线加工水平的变量对内隐记忆没有影响,这与加工说不相符。

加工说从另一个侧面成功地说明正常被试的两类测验间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材料驱动测验与概念驱动测验各自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不同,若测验与学习的认知过程相匹配,则测验成绩就好;若不匹配,则测验成绩就差。这就会导致实验性分离现象。但是,此观点在对健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时却不理想。对于健忘症病人有意识记忆效果差、而无意识记忆效果好的现象的解释是,其概念驱动过程有障碍而材料驱动过程保持完好。但有些病人在那些要求概念驱动过程的无意识记忆中也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启动效应,这就难以解释了。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水平说相辅相成,学术争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揭示内隐记忆机理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

关于内隐记忆的争议

关于内隐记忆是否存在,心理学界还有不同的意见,像Roediger提出了传输适当控制程序的观点,认为并没有内隐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形式存在。两类记忆任务中出现的差异是由于加工方式和提取方式不匹配造成的。内隐记忆的任务要求由材料驱动的加工,而外显记忆的任务要求的是意义驱动的加工。

参考文献:

1

《实验心理学》朱滢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认知心理学》 M T 艾森克,M T 基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0级心理学---张飞飞---201041330157 内隐记忆相对外显记忆相对加工深度较深且对外显记忆有影响,内隐记忆保持时间较长所以消退较慢,内隐记忆的记忆量相对不受记忆数量的影响。对于要想研究内隐记忆,其研究范式存在任务分离法和加工分离法。 任务分离法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于1983年提出来的。任务分离法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生成两种记忆任务,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其中直接测验主要通过测量外显记忆,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加工提取先前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间接经验要求被试事先接触其测验信息但是在测验阶段要求被试无意识提取。 加工分离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的相互污染的问题。意识加工会影响到间接测验,无意识加工会影响到直接测验。为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来进行间接测量和在在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测量,我们可以设立两个彼此对立的测验,使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作用的方向相反,进而达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的目的。 两种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都可以研究内隐记忆。相对任务分离法可以用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差别进行对照分析。直接测验主要包括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间接测验主要包括补笔测验、联想测验、辨认测验、拼写测验等。这种方式相对容易理解和施测,便于设计测验,更好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要求被试在间接测量的情况下不能无意识的回忆,还要有熟悉度的提取的作用的混合影响。通常的情况下还要对被试进行时间压力,分散注意力等方面上干扰项。 加工分离范式就是为了解决任务分离范式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所带来的污染交杂。正如Jacoby所认为的一样,无论直接测验还是间接测验都要包含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的过程,所以加工分离范式就是要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建立在加工分离的基础在上,而不是要通过任务的分离来达到。 加工分离范式包含两个程序设计,第一个要求被试学过一个项目,然后进行两个不同测验,即为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在包含测验中要求被试用学习过的内容来解答,如果想不起来了就用第一印象的答案。在此种程序下,被试既可以通过有意识加工的内容来回答,被试又可以用无意识加工下的根据第一印象的内容来回答。在排除测验程序下,要求被试不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完成任务,如果被试能有意识的回忆出以前学习的内容,就要把此内容从反应测验程序中排除出来,如果被试依然用学习过的内容完成任务,则认为无意识直接起作用。 第二个程序即为再认型试验程序。本次试验程序还是要进行两个测验,给与被试学习一些项目,然后将未学过的内容和学过的内容混合在一起,进行测验。在包含测验中只要求被试能够将所有学过的内容判断成旧内容,能够将所有未学过的内容判断成新内容就行了。在排除测验中要求被试只要将第二个所学项目判断为旧内容,而把第一个所学项目和所有未学项目判断为新内容。 启动型实验范式利用一组项目,要求被试用已学的内容和未学的内容分别解决这样一组项目。被试在无要求的情况下,被试在进行一个项目之时可能首先进行的就是无意识加工的主动反应。被试在要求不能用学过的项目来进行反应之时,被试有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先进行无意识的加工,排除项目也不能改变先前学过内容对于被试的无意识启动的影响。再认型实验范式利用多个实验项目,先让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

记忆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系别:心理系班级:03级姓名:张凌波同组成员:刘家骥刘晓黎廖宗卿肖小溪试验日期:04,11,23 教师评定 记忆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摘要该实验通过比较三种加工水平逐渐加深的学习方式之后的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 成绩,考察不同的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借以探求加工水平与记忆持久 性的关系以及加工提取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没有观察到加工水平对外显、内隐记忆的影 响。推测原因与未作单盲设计和心理量难于准确测量有关。 关键词加工水平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 导言 当前的记忆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两种记忆说和加工层次说(levels of processing或LOP)。 前者认为记忆主要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贮存大量信息;而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容量以内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短暂地保持。外部信息首先通过感觉通道进入短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否则就被遗忘。这种学说被众多实验,例如经典的自由回忆条件下的系列位置效应,临床以及生物学的证据所支持。 而后者是由Craik和Lockhart于1972年提出的。Craik等人指出,两种记忆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特性,然而这个有限容量的性质是模糊不清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也不像初期所想象的那样不同;两种记忆说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缺陷,等等。因此,他们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加工层次模型。这个学说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更深的加工深度意味着更多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记忆痕迹实际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肤浅分析的信息则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这样,加工水平说就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两种记忆说相对立的观点。 加工层次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oriental task),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一般是,完成字义任务的条件下识记效果最好,其次为语音任务的操作,最差的是在对字型这样的物理属性加工的任务之下。有的实验结果同时表明,在加工时间上,语义任务的时间最长,语音任务其次,而字型任务的加工时间最短。 上述早期的理论和研究是针对外显记忆提出和进行的。近10多年来,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们逐渐把注意转向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似乎是不同的:较多的意义加工通常会导致较好的外显记忆,但并不一定导致较好的内隐记忆;某些内隐记忆似乎更多地受到感知觉加工数量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毛文娟(1985—),女,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高淳海(1987—),男,吉林延吉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成(1963—),男,四川达县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毛文娟,高淳海,郭 成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刻板印象是存在的,而刻板印象中比较集中的焦点是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性别刻板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刻板印象的主要测量方法、 四个研究内容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综述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02—02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信念或 想法。[1] 刻板印象往往不以客观经验为依据,而是 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和观念,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 广泛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目前对刻板印象的测量主要还是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来考察。直接测验的方法诸如自由反应法、 Gadener 法、Bighham 法等。间接测验的方法有词汇决定测验、认知干涉测验、内隐联想测验等。目前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 (一)内隐联想测验(IAT ) Greenwald 等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2]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 指标, 通过评估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来间接地测量被试的内隐态度。由于IAT 效度较高、 容易重复测量、容易施测、设计巧妙,越来越受到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青睐。 (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SEB )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新的测量方法。SEB 是个体内隐态度的指标,把归因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人的内隐态度。SEB 是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内隐地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的结果。SEB 作为反映人的态度的指标,其实验在操作 上引进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贴近现实、自然激发个体的内隐态度等特点,弥补了目前IAT 同类 测量方法的缺憾。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内容 (一)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行为维度 角色行为维度在研究中常常出现, 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角色的行为,人们会出现对其性别的偏见,男性常常认为是一家之主,女性则往往和贤妻良母联系。Broverman 和Rosenkrantz 等人对性别偏见的研究中定义了男女性相联系的特质,男性比女性更 具有的特质如能力和理性;相反,女性则是热情和善于表达情感。 [3]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 性别刻板印象的职业维度考察普遍的结论是人们都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且男性的刻板化程 度显著高于女性。[4] Harris 和Satter 的研究证明了这 种现象。[5] 而Riley 用自由反应式的方法测量, 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男孩与女孩对不同职业的选择有 显著的不同。[6] 不同的性别特征对职业的期望也不 2 01

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 ol. 17, No. 5, 923–93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923 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李荆广 郭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摘 要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靠途径,此即为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本文以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相比控制加工条件,判断单词对求生情境的重要性可获得更好的记忆保持量)、多重记忆系统的分离与协同、记忆对未来的价值等问题为例,具体阐明了该取向是如何促进研究者理解记忆运作的。 关键词 记忆;功能取向;生存;多重记忆系统;未来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自H. Ebbinghaus 以来,记忆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尽管革新性的观点层出不穷,记忆研究仍在某种程度上遵循Ebbinghaus 的路线:重视研究运作机制,而相对忽略对功能的探索。例如,在加工水平框架(levels of processing framework )下(Craik & Lockhart, 1972),研究者们总是力图将各种编码条件的记忆保持效果逐一排定座次,却很少真正思考为什么某一编码条件比另一条件就更容易促进对材料的保持,而所谓“加工深度”的说法也难免有事后解释与循环论证之嫌。又如,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精确检测记忆无意识性的方法(如任务分离、加工分离、主观测量等方法),但真正思考无意识记忆存在理由的学者却不多。再比如,近20年来记忆领域出现了大量有关记忆歪曲与错误的研究,但却鲜有研究者思考这类现象反映的记忆建构过程的适应价值。 然而,仍有研究者对传统的记忆研究取向予以反思(Bruce, 1985; Anderson & Milson, 1989; Anderson & Schooler, 2000; Glenberg, 1997; Klein, 收稿日期:2008-11-02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06JZD0039)、全国 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BA05003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5JCXLX012)资助。 通讯作者:郭秀艳,E-mail: xyguo@https://www.360docs.net/doc/868524238.html, Cosmides, Tooby, & Chance, 2002; Nairne, 2005; Nairne & Pandeirada, 2008a )。他们普遍认为,若要认清记忆的运作机制,应该高度重视对记忆功能的探索。这好比在生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首先认识到——胃是消化器官,视网膜是视觉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系统,然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它们运作机制的深入探索。那么,记忆系统的功能是否就是“记”与“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还可以更加深入。Klein 等人(2002)的思考或许对此具有启示意义。他们区分了系统的“功能(function )”(又称“预设功用”[design features])与“附带功用(capability )”两个概念。以订书机为例,它被设计用来装订纸张(功能/预设功用),但它的附带功用却十分丰富——作为重物压书、作为锤子等等。若想揭示一个复杂未知系统的运行机制,最佳策略似乎是首先考虑它的功能,而不是附带功用。Klein 等人认为传统记忆研究的缺陷正是在于忽视了功能与附带功用的差异。例如,基于内部效度与便利性等因素,传统记忆研究大量采用无意义音节、字符串为学习材料,但记住这些可能绝非记忆系统的预设功用,只能说是附带功用之一。研究者总是相对较少考虑动作、情绪事件等可能更具适应价值的材料,从而造成研究结论的价值被打上折扣。更为关键的是,许多研究往往只关注“记”和“忆”本身,而很少思考记忆系统到底是为何存在,从而造成对记忆系统“设计”的理解困难。进化心理学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 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

杨亚平1,王沛2 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E-mail:yaping.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68524238.html, 摘要: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本文对刻板印象研究的理论进展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关键词:刻板印象,理论模型,研究方法 1.引言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是1922年Lippma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自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界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作为用以解释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过程的重要的操作性构念,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刻板印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刻板印象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不同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刻板印象的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一种认知结构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后继的信息加工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知觉和行为的;研究视角也开始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2.刻板印象的主要理论模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的理论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刻板印象的表征模型以及刻板印象的功效模型,下面从各模型理论进展的做一概述。 2.1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 刻板印象的理论解释,其研究进展的趋势是由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到社会环境影响理论。关于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较具代表性的有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近年来又有人对以上两种理论加以整合,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理论。 2.1.1 社会认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1979年)提出的,它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ty)和比较(comparison)(因此又被称为CIC理论)。 首先是分类,分类不仅帮助我们将众多的人简单化,而且也界定了某类人是怎样的。如果知道了某人属于某个类别,然后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的信息。同样,通过了解自己所属类别可以更好地发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可见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的直接结果。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胡志海 (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 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 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Greenw ald &Banaji , 1995)[3] 。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 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 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则试图从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在观念上是否也存在性别偏见,尤其是女大学生们是否存在着自我设置的主观障碍。这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很有现 实意义。具体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 印象展开,即他们是否对男女两性存在不同的职业定位,在进行社会认知时是否会在无意识上受到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所左右,有无刻板化加工的现象。 在各类内隐研究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IAT )由于其良好的心理计量学特征,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之中。但内隐联想测验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可见的IAT 研究多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完成一次实验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易受一些无关因素干扰;另一方面,IAT 的实验情景过于单纯,其结果与被试的社会认知未必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刻板解释偏差(SEB )为指标的内隐态度测量方法则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它是基于Hastie (1984)提出的观点:个体在面对与自己期望值不一致的情境时,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归因行为),以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刻板印象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发生内隐作用[8]。在实际研究中根据被试对问题的不同归因来计算SEB 值。SEB 的问卷编制较为复杂,但施测却较方便,所得结果的社会内 涵也较IAT 丰富[9] 。目前国内有关SEB 的实验还极为少见,本研究同时采用IA T 与SEB ,试图探讨SEB 能否有效揭示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它与IAT 的研究结果可否相互验证。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一 内隐联想测验(IAT )2.1.1 被试 随机抽取黄山学院一年级本科生54人,其中男女各半,年龄在17~19周岁之间。2.1.2 仪器 奔腾四系列微机2.1.3 材料 本研究使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获得内隐效应。 通讯作者:胡志海。E -mail :hz hls @h s u .edu .cn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sk226)。1122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5):1122-1125

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

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 钱国英Ξ1 游旭群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摘 要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 程序,以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熟悉性提取的关系。结果表明:(1)概念性内隐记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它们随注意负荷的增加而提高;(2)类别范例测验中不存在错误记忆,而线索回忆中出现了错误记得和错误知道。关键词:概念性内隐记忆 熟悉性 Remember/K now 1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隐记忆一直是国内 外研究的焦点。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围绕不同变量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比较,通过任务分离和加工分离范式来探讨它们的实验性分离,以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及其属性。而在外显记忆研究领域中,传统的研究范式已逐渐不为人所重视,研究者开始关注它的内在机制:意识性和熟悉性。目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领域各自发展,但使用相近的变量和研究方法,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尤其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 从文献中可以发现熟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相似之处。Y onelinas (2002)[1]对熟悉性和意识性的近三十年研究作了回顾,熟悉性主要受加工水平、注意水平、脑损伤、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无独有偶,这些因素对概念性内隐记忆有同样的效应。首先,在加工水平上,概念性内隐记忆在深加工条件下的成绩显著高于浅加工条件。如,K elly 和Lindsay (1996)[2]发现阅读条件下概念启动任务的成绩比产生条件下低。杨志新和韩凯[3]在加工水平对不同类型内隐记忆测试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加工水平影响外显记忆和概念样例生成的内隐记忆,而不影响知觉性内隐记忆。是否概念性内隐记忆受意识污染才存在加工水平效应呢?Bergerbest 和G oshen -G ottstein (2002)[4],McBride 和Barbara (2002)[5],McBride 和Shoudel (2003)[6]分别对联想产生任务、类别范例任务进行加工分离,加工水平确实影响了内隐记忆。 其次,概念性内隐记忆的成绩随编码时注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Mulligan (1999)[7]发现当注意负荷是类别间操作时,它才降低了概念性内隐记忆。Schmitter -Edgecombe (1999)[8]要求被试在集中和 分散注意下学习类别范例产生任务,使用加工分离的直接提取模型对之分离,发现集中注意下自动加工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分散注意。另外,概念性内隐记忆在年龄上存在独立性。 综上可知,外显记忆中的熟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受加工水平、注意水平和年龄上的影响具有惊人的相同之处。那么两者是否可以等同,或者反应了同一种加工过程,跨实验和跨任务的推断存在危险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本研究在注意水平和呈现方式变量下考察概念性任务中内隐记忆和熟悉性的关系,把呈现方式作为意识觉察与否的指标之一[9],对注意变量的操纵考虑到它在记忆中的重要性。 2 方法 2.1 被试 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生52名,平均年龄20.5。矫正视力正常,没参加过相似的实验。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借鉴Montague (1969)、Hodge (1971)和Roediger (1990)的资料,选取35个高频概念词,编成问卷,要求200名被试至少写出问卷中所列类别词的10个例子词。经过测试,最后选取24个类别,每个类别词中挑选6个例子词,选词时考虑词的顺序和频率。把24个类别分成两组:一组为基线组,一组为学习组,每组12个类别词。2.3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注意水平:集中注意/重度分散注意)×2(呈现方式:随机呈现/块化呈现)×2(测验类型:类别范例产生和类别线索回忆测验)混合设计,其中注意水平为被试内因素,呈现方式和测验类型为被试间因素。2.4 实验程序 整个程序由四个阶段组成,学习阶段、问卷调 Ξ通讯作者:钱国英,女。E 2mail :qianguoy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524238.html,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1):45-4745

(完整版)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师范学院教育学院10级应用心理,,) 姓名: 学号:100210117 合作者: 日期:

摘要: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以安庆师范学院10级心理学专业的36位同学为被试,在心理学实验教学程序上进行内隐记忆的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得到内隐记忆是存在的。 关键词: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知觉辨认;再认法 1 引言 所谓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根本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者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故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unconscious mem-ory)或无察觉记忆(unaware memory)。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流露出先前经验的记忆而意识不到是在对这些经验进行回忆?这种内隐记忆的证据是什么?它们又以什么方式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动?内隐记忆的存在又向我们提示了些什么呢?近几十年以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解答这些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王 沛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摘 要 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等方面 逐渐形成了判断潜伏期测量 关键词 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分类号 B849: C91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长期令人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 并且形成了社会文化学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 Greenwald[1]以及Banaji和Greenwald[2]对刻板印象的直接 测量进行了成功的整理几乎与此同时 无意识或内隐操作代码的不懈探讨 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 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或不能准确辨认虽然刻板印象研究往 往趋向于使用直接或外显测量 烙印式如性别的研究 自动化在Gaertner和McLaughlin [4]的实验中当两个都是单词时要求被试回答 否他们发现积极单词对的反应比黑人 如黑人白人如白人黑人Dovidio等人[5]利用伴随靶子 收稿日期

单词之后呈现一个启动刺激这样的程序 结果发现 并且反则反之Gaertner 和Dovidio解释为反种族主义与神圣的平等主义的观念系统相连的情感和观念与未承认的关于黑人的消极情感和观念之间 刻板印象的自动化运作提供了内隐刻板印象的基础阈下呈现一系列80?úò????ù3??T1?×÷òμ?D单词 由于在Devine的实验中因此将结果归咎于启动程序而非对黑人刻板印象的激活的某种结果则是有可能的 无意识 3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3.1 名望判断中存在的刻板印象性别偏差 性别与成就之间的刻板印象联系提供了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内隐刻板印象的范例在其1天内分两个阶段的实验中24小时后 并且其中散布着新旧名人的姓名这个人有名吗 答案为或实验者假设如 外显的意识性回忆不过由于先期呈现的冗余知觉熟悉性 即被试可能会错误地将对姓名的熟悉性归咎于名望 与新的相比正如他们所预期的 而被Jacoby描述为使普通姓名的这种效应表明一种对记忆的潜在的无意识影响 Banaji和Greenwald[2]将第一个代表着性别的姓名后附加了一 个普通的姓名构成靶子的全名旧的男性新的女性正确判断的名人姓名比例错误判断为名人的普通姓名比例信号检测论的分析将击中率和错误 d` 2¢?ò??òò?aoó???ü?ó?üóú?yì?·?2? ?yè??°???ùìáμ?μ??è?ú3ê??μ???í¨D???′í±¨?êòa??óúD?μ???í¨D???D?o??ì2a??±í?÷d`?????? í??D??μ?±ê×?ê??éμ?μíóúD?μ??aD??á1??μ?÷ ?ò?üóD?é?ü2úéú′í?óμ???í??D?? óéóúD???ê?ò?万方数据

心理学研究范式

心理学实验范式小结 转载自:a飛*~转载于:今天 12:48 | 分类:心理学家阅读:(4) 评论:(0) 今天无意中搜索到了这样一个帖子,这个帖子总结了一下心理学的范式,虽然不全,也不够新,但不失为一个比较科普的小文章。于是转载,如果作者有意见,可以告诉我,我删掉。 ps:我在cnki上用关键词“心理学实验范式”搜了一下,并没有关于心理学实验范式的相关综述正式发表,为了保证原作者的知识产权,特注明转载!建议原作者尽快发表,如果在审稿期间,那我建议你再补一些范式,而且要分一下类别,毕竟心理学的范式实在太多太多了!! 当然,也可能我用的关键词不对所以没有搜索到,如果谁知道这个帖子出自那篇已公开发表的综述请及时告知我,我补上发表信息~ 也可能我孤陋寡闻,这些内容是出自一本专著,也不一定呢,呵呵。 注:凭我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做了几处小修改和排版。 反向择物 (Object Reversal)实验范式 相对于儿童博弈任务来说,反向择物任务是研究热执行功能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以O verma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每次试验,研究者都向儿童呈现同样两个事物 (如事物A或 B),并且当儿童选择其中一个事物 (如A)时,总是给予儿童奖励。经过一定次数的试验后,研究者又改为当儿童选择另一事物 B时给予奖励,即奖励的可能性发生了反向转变。可见,此研究首要的因变量就是儿童要了解到这种转变所需的试验次数。反向择物法测量的是对刺激的强化值 (reinforcement value)进行灵活表征的能力,为研究人的消退行为(extincti on)提供证据。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但也可用于婴儿和学龄儿童。 儿童博弈任务(Children’S Gambling Task) 实验范式 Kerr和 Zelazot简化了 Bechara等人研究中的爱荷华博弈任务 (Iowa Gambling Task),从而设计了儿童博弈任务来测量热执行功能,它是热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中较复杂的一种。此任务运用了两副纸牌,一副纸牌的正面是竖条花纹,另一副的正面是圆点花纹。将两副纸牌翻过来都能看见它们的反面有开心的脸和悲哀的脸。但不同的是,正面是竖条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1张开心的脸,偶尔加上 1张悲哀的脸;而正面是圆点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2张开心的脸,但有时会出现好几张 (如4、5、6张不等)悲哀的脸。开心的脸代表赢得糖果,其数量也代表赢得糖果的数量;悲哀的脸代表输掉糖果,其数量也同样代表输掉糖果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2010-11-3的 摘要: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以西南大学09级师范班36位同学为被试,在心理学实验教学程序上做内隐记忆的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得到存在内隐记忆。 关键词内隐记忆(启动效应)辨认再认外显记忆 1 引言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 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 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

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变式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524238.html, 内隐联想测验及其变式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苏曼 来源:《卷宗》2018年第06期 摘要: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因其本身具有的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国内研究者们也将IAT、GO/NO-GO联想任务、单内隐联想测验等变式广泛运用于内隐刻板印象领域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GO/NO-GO 联想任务;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一、内隐联想测验的不足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以来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诸多社会认知现象涉及到评价性联想,故内隐联想测验在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等领域迅速得到运用。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纵深发展,其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出来。 由于IAT是一种相对测量,使用概念和属性的互补对,考察一目标对象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而言与某一属性的联结程度。因此这一工具难以得出某一对象与属性的绝对联结水平,只能得出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来说某一目标对象与属性的联结程度。 此外,为目标对象寻找合适的比较对象是困难的,尤其当只有一个目标对象可以运用到研究中时。例如研究对民族间内隐信任态度的测量,或是对不同能力残疾人的刻板印象的测量等。当研究难以配对时就难以运用IAT相对测量。同时比较对象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可能会影响到内隐评价。 当意识到外显测验存在社会赞许效应等影响测验结果的局限后,内隐联想测验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大量内隐测量发现内隐刻板现象等内隐测量结果与外显测量结果分别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在两个层面上的态度。如在民族偏见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表明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相关性很低,甚至不相关。但相对于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具有更强的预测力,因为内隐联想测验过程中,被试难以察觉测量的真实目的,测量结果更多真实反映个体的态度(贺雯,梁宁建,2010)。 因此为了弥补内隐联想测验的局限性,促进内隐联想测验的进一步运用,研究者们在其基础上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业等。近几年又提出进一步的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