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

1.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

3.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

4.除草剂: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5.LD50(致死中量):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的对数值表示。

6.LC50(致死中浓度):表示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

7.KT50(击倒中时):是害虫半数击倒时的剂量

8.EC50(有效中浓度):引起50%个体有效的剂量扩大多少倍,才会导致50%的个体死亡(或中毒)。此值越大,用药相对越安全。

9.IC50(抑制中浓度):IC50是指被抑制一半时抑制剂的浓度,这里的反应可以是酶催化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等。

10.农药的分类:(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天然矿物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石灰等。(2)有机农药(Organic Pesticide) :矿物油农药(石油乳剂等);植物性农药(Botanical Pesticide 烟碱、印楝等);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 Pesticide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苏云金杆菌、农用抗菌素等)。

(二)按用途分类:

1、杀虫剂:Insecticide 毒杀、控制、减轻为害;

2、杀螨剂:Acaricide;

3、杀菌剂:Fungicide (bactericide)杀死、抑制或中和毒素;

4、除草剂:Herbicide;

5、杀鼠剂:Raticide (rodenticide);

6、杀线虫剂:Nematocide;

7、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Hormone Mimics);(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杀虫剂:

1.胃毒剂(stomach insecticide):取食,肠道吸收,到达靶标。

2.触杀剂(contact insecticide):接触到昆虫体(常指昆虫表皮后便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到达靶标。

3.熏蒸剂(fumigant insecticide):以气体状态通过昆虫呼吸器官到达靶标。

4.内吸剂(systematic insecticide):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运输到其它部位组织,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如吸食而引起中毒的,也是一种胃毒作用。

5.拒食剂(antifeedant):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拒食,导致、渐死亡或因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

6.驱避剂:施用后可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颜色、气味等)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移。

7.引诱剂: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

杀菌剂:

1.保护性杀菌剂(protective fungicide):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2.治疗性杀菌剂(curative fungicide):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杀菌剂,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

3.铲除性杀菌剂(eradicative action):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

除草剂:

1.输导型除草剂(systemic herbicide):施用后通过内吸作用传至杂草的敏感部位或整个植株,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

2.触杀性除草剂(contact herbicide):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移动,只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的药剂。

3. 选择性除草剂(selective herbicide):即在一定的浓度和剂量范围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的药剂。

4.灭生性除草剂(non-selective herbicide):在常用剂量下可以杀死所有接触到药剂的绿色植物体的药剂。

11.毒力(Toxicity):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在室内测定。 药效(efficacy of pesticide ):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的。

毒性(Toxicity) :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或对非靶标生物而言)。

12.剂量(dose ):生物个体或生物单位体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在生物测定(bioassay )中,浓度和处理时间可笼统称为剂量。

13.中毒反应:在一定剂量下,有害生物所表现的中毒现象称为反应。

剂量和反应之间不是一条直线关系;剂量转换为对数,死亡率转换为机率值,两者之间转化成直线关系了。 14.校正死亡率的计算: 自然死率不能超过20%,否则,试验重做。

坡度角的大小反映供试生物群体对某些药剂敏感性的集中性和分散性。坡度角大则集中程度高,坡度角小则分散度高。

15.药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农药的性质:各种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的安全程度有时差别很大。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药剂比无机药剂要安全得多。

2、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不同种类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组织形态和生理的差别所致。例如叶面蜡层厚薄、茸毛多少以及气孔多少、开闭程度等,都与是否容易产生药害有关。

3、环境条件:药害的产生不仅与药剂和作物有关,也与施药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主要是施药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露水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温较易产生药害,高湿有时(如喷粉法施药时)也易引致作物产生药害。

16.安全性指数:安全性指数(K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度/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

17.哪些药剂容易对植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

18.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等。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Ⅰ(高毒) Ⅱ(中毒) Ⅲ(低毒)

大鼠口服(mg/kg) < 50 50~500 >500

大鼠经皮(mg/kg) < 200 200~1000 >1000

19.亚急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测定亚急性毒性,一般以微量农药长期饲喂动物,至少3个月以上,观察和鉴定各种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的变异。

20.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对照死率

对照死亡率药剂处理死亡率校正死亡率-1-

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测定慢性毒性,一般以微量农药长期饲喂动物,至少6个月以上,连续观察3世代存活个体。

21.三致作用:致癌性(carcinogenicity)(致肿瘤性oncogenicity)、致畸性(teratogenicity )、致突变(mutagenicity)

22.原药(Technical Material):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称为原药(technical product of pesticide)。固体的原药称为原粉,液体称为原油。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 简称ai

23.农药加工(Pesticide Processing):在原药中加入适当的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态的工艺过程叫做农药加工。

24.农药剂型(Pesticide Formulation):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如乳油、粒剂、悬浮剂等。

25.农药制剂(Pesticide Preparation):同一剂型可以加工成多种不同含量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如10%氯氰菊酯乳油。

26.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1、增加覆盖密度。2、改善农药颗粒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3、改变颗粒运动性能。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

27.农药助剂(Pesticide adjuvants) :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这又称为农药辅助剂。助剂本身基本无生物活性,但是能影响防治效果。28.填料或载体(fillers, carriers) :固态农药制剂加工时,为调节成品含量或改善物理状态而配加的固态惰性矿物类、植物类或人工合成的物质,常用的如凹凸棒土、硅藻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等。渗透剂:能够促进农药有效成分进入处理对象如植物、有害生物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多用于配制高渗农药制剂产品。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表面能形成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9.溶剂(solvent):用来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成分使其便于加工和使用的有机物,常用的如二甲苯、甲苯、苯等。多用于加工乳油,要求溶解力强、毒性低、闪点高、不易燃、成本低。

30.乳化剂(Emulsifier) :对于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能使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地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状液,起这种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主要用于乳油。

31.润湿剂(wetting agent):又称湿展剂,是一类显著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与展布的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可湿性粉剂。

32.增效剂(synergists) :本身无生物活性,但能抑制生物体内解毒酶,与某些农药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的助剂。如增效磷(SV1)

33.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两亲化合物amphiphilic compound ):

34.亲水亲油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通常用HLB值来表示,

该值愈小,亲油性愈强;该值愈大,亲水性愈强。

35.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1)作为乳化剂(emulsifiers):主要在乳油中起乳化作用(2)作为润湿剂(wetting agent):主要在可湿性粉剂中提高润湿性(3)提高药液在受药表面上的湿展性。

36.农药加工的主要原则:优化生物活性;降低使用毒性;减少环境污染。

37.粒剂(granule,GR):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粒状剂型。特点:(1)高毒农药低毒化使用(2)缓释作用(3)减少污染

38.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s,WP):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

39.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SP)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和其他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够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粉状剂型。

40.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WG):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黏结剂、填料或载体组成,使用时放入水中,能够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度悬浮的固液分散体系。

41.水悬浮剂(Aqueou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C)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与润湿分散剂、粘度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和水经湿法研磨,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液体剂型。

42.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由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一种均相透明的油状液体。

43.微乳剂(Microemulsion,ME)是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感观透明的均相液体剂型。体系中悬浮的液滴微细,粒径在0.01~0.1μm之间,属于胶体范围,又称为水性乳油。

44.种衣剂:是含有成膜剂的专用种子包衣剂型,处理种子后可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的药膜。

45.缓释剂(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CRF):可以控制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品中缓慢释放的农药剂型。缓释剂的作用:1、使高毒农药低毒化2、使持效期大大延长3、使用药量大大减少。

46.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喷雾器械和技术;

2、环境条件;

3、液体表面张力;

4、靶标表面的蜡质层;

5、水质(水的硬度)。

47.农药精准使用(Precision Pesticide Application,PPA)技术:

利用现代农林生产工艺和先进技术,设计在自然环境中基于实时视觉传感或基于地图的农药精准施用方法。

48.农药剂型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农药均采用以安全、经济为目的的新剂型,农药剂型正朝着水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和精细化趋势发展。

杀虫剂杀螨剂

49.杀虫剂进入体内的途径?

1、从口腔进入(1)、咀嚼式口器害虫:Stomach Insecticide, (呕吐现象会影响进入)。

(2)、刺吸式口器害虫:Systemic Insecticide。

2、从体壁进入Contact Insecticide

3、从气门进入:Fumigant

50.杀虫剂的穿透:1、杀虫剂穿透昆虫体壁

A、农药必须在昆虫体壁上湿润展布

B、脂溶性强的非极性化合物易被蜡质层吸收,但穿透外表皮和内表皮要有一定的水溶性。

C、节间膜、足的基部、跗节、触角、口器等药剂容易进入。

D、穿透与其解离或离子化程度成反比。

2、穿透消化道

活化:增毒

降解:减毒

细胞质膜:选择通透性,解离影响吸收

脂溶性强的易被吸收,但进入血淋巴要有一定的水溶性。

3、从血液到神经系统

昆虫的血—脑屏障:类似生物膜,非离子部分可以穿过,离子部分不易穿过。

4、杀虫剂的排泄

51.根据神经冲动的传导,分析哪些部位可以作为杀虫剂的作用靶标?

1、乙酰胆碱酯酶(AChE )

2、乙酰胆碱受体(AChR )

3、钠离子通道

4、ATP 酶(为离子泵提供能量)——钠离子泵

52.AChE 在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中起什么作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 )水解乙酰胆碱 酶的复活:被抑制的酶恢复活性。(被抑制的AChE 主要靠水解作用使酶恢复活性)

酶的老化:所谓老化是指磷酰化酶在恢复过程中转化为另一种结构,以至于羟胺类的药物不能使酶恢复活性。

53.简述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AChE 抑制作用的步骤。

1、结合:可逆复合体

2、酰化反应

3、酶的复活(有机磷慢) PX 代表有机磷杀虫剂,X 代表其侧链部分,E 代表AChE ,Kd 是离解常数,K2是磷酰化反应速率常数,K3是脱酰基水解速率常数或称酶致活常数。

54.乙酰胆碱受体起什么作用?哪些杀虫剂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

使突触后膜产生动物电位;烟碱,沙蚕毒素类

55.对轴状突部位起作用的杀虫剂主要是哪些?其具体靶标是什么?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钠离子通道,ATP 酶(为离子泵提供能量)

56.杀虫剂对呼吸作用抑制的主要机理有哪几个方面?

1、砷素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能量代谢中含-SH 基的酶,如亚砷酸抑制丙酮酸去氢酶系。

2、氟乙酸类作用于三羧酸循环中酶

3、鱼藤酮和氢氰酸作用于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

4、二硝基酚类杀螨剂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57.有机氯类杀虫剂(Organochlorine Insecticides )

(1)优点:广谱、高效、价廉、急性毒性小等特点.

(2)缺点:在自然界极难分解,生物链富集,有慢性毒害等问题。

(3)我国也于1983年禁止使用滴滴涕和六六六

(3)作用机制:

DDT :钠离子通道,引起负后电位。

林丹、硫丹:GABA-受体(r-氨基丁酸受体);突触前膜释放ACh (乙酰胆碱)。

58.有机磷杀虫剂(Organophosphorus (OP) Insecticides )

(一)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1、原药多数为原油;

2、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

3、在生物体内易降解,慢性毒生小

4、作用靶标是AChE

(二)主要品种:

1.敌百虫trichlorphon :低毒,在碱性条件下可转化成DDVP ,原药的水溶性好。杀虫谱广。E + PX Kd PX .E K 2PE K 3P + E X

主要是触杀和胃毒作用。

2.敌敌畏(dichlorvos, DDVP):

中等(偏高)毒性,对水特别敏感,高效、速效、广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一般浓度下对高粱、玉米易发生药害。

3.辛硫磷(phoxim):易光解,持效期短,低毒,杀谱广,具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防地下害虫。对鱼有毒,对蜜蜂及害虫天敌赤眼蜂、瓢虫等毒性较强。黄瓜、菜豆、高梁较敏感,喷雾慎用。

4.马拉硫磷(malathion,马拉松):高效低毒杀虫谱广,残效期短。触杀、胃毒和微弱熏蒸作用。纯品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浓厚蒜臭味。

5.乐果(dimethoate):中毒,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防刺吸式害虫。

6.氧化乐果(omethoate)高毒,低温期氧化乐果的杀虫作用表现比乐果快。

7.三唑磷(triazophos):中毒,广谱杀虫杀螨杀线虫剂,杀卵作用明显。

8.毒死蜱(chlorpyrifos,乐斯本):中毒,胃毒和触杀作用,广谱的杀虫杀螨剂。

59.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Carbamates Insecticide characteristics)

(一)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特点:

1、分子结构与毒力密切相关。

2、速效性好、持效期短,选择性强

3、毒性差异大。

4、增效性能多样。

5、在自然界中易分解,残留少。

(二)主要品种:

1.茚虫威(indoxacarb, 安打):

低毒,残留低,用药后第二天可采收,适于蔬菜。

触杀和胃毒作用。

作用机制:阻断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oxadiazine insecticides,噁二嗪类)

2.异丙威(叶蝉散):

主要防水稻刺吸式害虫,对叶蝉、飞虱特效,

不能与敌稗混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最好都不与敌稗混用)。

3.涕灭威(aldicarb,铁灭克):具有内吸作用,杀虫杀螨杀线虫,剧毒,只能土壤处理,注意对水的污染,近饮水源不能使用。

4.克百威(carbofuran,呋喃丹):具有内吸作用,杀虫杀螨杀线虫,剧毒,只能土壤处理。

5.灭多威(methomyl, 万灵):内吸、广谱、高毒。原药(固体)为水溶性。

60.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pyrethroid insecticides)

(一)特点:

1、高效、低毒、易降解;

2、具驱避、触杀和击倒作用;

3、易产生抗药性;

4、多数无内吸作用(systemic action );

5、异构体对其活性影响大;

6、杀虫效果多表现出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7、分子结构中加入氟原子,提高杀螨活性。

(二)主要品种:

第一代拟除菊酯类杀虫剂:(1948-1971)光不稳定,击倒性好,主要是卫生害虫中用。其中“住友醇”的改造为发展农用菊酯奠定的基础。代表品种:苄菊酯、苄呋菊酯、胺菊酯、苯

醚菊酯。

第二代拟除虫菊酯:(1971年以后)光稳定性农用菊酯。解决了第一代菊酯的两个光不稳定中心(偕二甲基和醇部分的不饱和结构),1972年合成了第一个农用除虫菊酯,即二氯苯醚菊酯。

1.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灭百可)

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

高效、广谱、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对螨类和肓蝽防效差。

2.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敌杀死):

触杀作最强,广谱,无内吸作用,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击倒速度快。对螨无效。

3.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百树菊酯):击倒性强,持效期长,可防地下害虫。

4.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引入氟原子,对螨类防效好。

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功夫) :击到快,用药量少

5.氰戊菊酯(fenvalerate,杀灭菊酯、速灭杀丁):高效、广谱触杀性,对螨效果差。对天敌不安全。S-氰戊菊酯(来福灵):杀虫活性是氰戊菊酯的4倍

(三)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1) repellent action:驱避

(2) knockdown action:击倒

(3) poisoning action毒杀

1、使神经膜上钠离子通道关闭延迟;使负后电位增加,引起重复后放;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正常传导。

2、作用于Na + -k+ -ATP酶;

61.甲脒类杀虫杀螨剂

双甲脒(amitraz,螨克):低毒杀虫、杀螨剂,具胃毒、触杀、熏蒸、拒食、驱避、内吸作用。作用靶标为章鱼胺受体。

62.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一)特点:

1、具内吸作用;

2、作用靶标为乙酰胆碱受体。

3、原药多为水溶性,防治水稻害虫

4、低毒低残留;

5、十字花科蔬菜易产生药害;

(二)主要品种:

1.杀螟丹(巴丹):中毒,具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对螟虫特效。

2.杀虫双和杀虫单:水溶性好,对水稻螟虫特效,杀虫单为其钠盐。

63.苯甲酰苯脲类杀虫杀螨剂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1)几丁质酶活性提高(降解);(2)抑制几丁质合成酶

(一)特点:

1、选择性强。

2、对环境安全。

3、作用速度慢。

代谢降解和安全性:(1)易光解(2)在土壤和动植物中适度稳定(3)无生物富集(4)安全性好

(二)主要品种

1.除虫脲(灭幼脲1号):低毒。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使其幼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

对作物和有益生物等无明显不良影响。对刺吸式害虫无效。

2.氟啶脲(抑太保,定虫隆):对刺吸害虫无效。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无内吸。只对未成熟虫态有作用。

3.氟虫脲(卡死克):对幼若螨效果好。安全,绿色蔬菜上可以使用。

4.噻嗪酮(扑虱灵):可减少产卵和阻止卵孵化,对某些鞘翅目、半翅目和螨类有持久的杀虫效果。对白菜、萝卜不安全。

5.丁醚脲(宝路,杀螨隆):具有胃毒、触杀,内吸、熏蒸作用。新型杀虫杀螨剂。广泛用于棉花蔬菜水果茶叶上。可控蚜虫、大叶蝉、烟粉虱、小菜蛾、菜粉蝶和多种夜蛾科害虫。该药剂为前体农药,光降解后的产物才有杀虫活性。

64.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类杀虫剂

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IGR),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类杀虫剂,蜕皮激素类杀虫剂。

(一)特点

1、选择性高,毒性低,对人、畜、天敌安全;

2、作用缓慢;

3、不导致环境污染;

4、不易产生抗性。

(二)主要品种

1.抑食肼(虫死净) :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杀虫谱广,但速效性差。

2.虫酰肼(米满):胃毒,触杀;药效高,对鳞翅目幼虫有极高的选择性。

3.甲氧虫酰肼(美满)

65.氯化烟酰类杀虫剂(Chloronicotinyl Insecticides)

(一)毒理学、选择性和生态效应:

1、作用于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nAChR)

2、选择性高,高效低毒,对人、天敌安全,但对蜜蜂有毒。

3、对刺吸式害虫效果好;

4、和其它杀虫剂间无交互抗性。

(二)主要品种

1.吡虫啉(咪蚜胺):中毒,有强内吸性,防刺吸式害虫,对鳞翅目效果差。作用于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

2.吡虫清(莫比朗):中毒,可防鳞翅目害虫。是日本曹达公司于九十年代开发的新型吡啶类杀虫剂。活性高内吸性强,用量少。

66.阿维菌素(Avermectins )类杀虫杀螨剂

阿维菌素(Avermectins )、伊维菌素(ivermectin)、埃玛菌素(Emamectin)

作用于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复合体。阿维菌素光解性强,无内吸作用。

67.吡咯(吡唑)类杀虫杀螨剂

虫螨腈(溴虫腈,除尽):广谱性杀虫、杀螨剂使用。在生物体内被MFO(多功能氧化酶系)活化。易产生抗药性,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两次。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68.吡啶类杀虫剂

吡蚜酮(pymetrozine,吡嗪酮):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吡蚜酮选择性高。

作用方式:内吸,触杀,胃毒。

作用机理:口针阻塞效应。

69.专门性杀螨剂

主要品种:

1.噻螨酮(尼索朗):为非内吸性杀螨剂,对螨类的各虫态都有效;速效,持效期长。

2.炔螨特(克螨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渗透诱导作用。对成螨、若螨有效,杀卵效果差。

3.哒螨灵(pyridaben, 扫螨净):是一种新型速效广谱性杀螨剂,触杀性强,无内吸作用,对叶螨的各个生育期(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较好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

杀菌剂

(一)概述:

70.杀菌剂(fungicide):杀菌、抑菌、提高抗病力,所有这种能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都是杀菌剂。

71.无杀菌毒性化合物:

(1)干扰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削弱病原菌的致病力或使病原菌不能侵入;

(2)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

72.杀菌剂的发展

1、无机----有机

2、多作用位点-----少作用位点----单一位点

3、非内吸----内吸

4、保护剂----治疗剂

73.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或干扰病菌能量的生成

(2)、抑制或干扰生物合成

(3)、对病菌的间接作用

(4)、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74.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作用原理

1、protective action:保护

2、curative action:治疗

3、eradicative action:铲除

4、antisporulation:抗产孢

75.传统多作用位点杀菌剂:

特点1、没有内吸作用,无治疗作用。

2、杀菌谱广。

3、作用位点多,不易产生抗药性。

代表:1、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2、硫磺(Sulphur)3、石硫合剂(Lime Sulphur)

1.有机硫杀菌剂:是杀菌剂从无机到有机合成的标志

(1)代森锰锌: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2)福美双:用于蔬菜类苗期立枯和猝倒病

(3)克菌丹、灭菌丹:广谱、兼杀螨

2.有机胂杀菌剂

特点:对丝核菌病害特效,

退菌特:福美双40%、福美锌20%、福美甲胂20%的混剂。

使用: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

3.芳烃类:

百菌清:杀菌谱广;注意慢性毒性

4.其他保护性杀菌剂

福尔马林(formaldehyde)(甲醛)

生物活性:广谱

敌克松(敌磺钠):种子和土壤消毒剂

76.现代选择性杀菌剂

特点:

其作用位点/靶标在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选择性。

具有治疗作用,也有的只有保护作用

作用位点少,易产生抗药性.

1.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1、乙烯菌核利(农利灵)

使用: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

2、速克灵(腐霉利)

使用:灰霉病。可用作烟剂。

3、咪唑霉(扑海因)

触杀性保护剂,防番茄早疫病、灰霉病等

4、菌核净

生物活性:防菌核病。

2.有机磷类杀菌剂

1、稻瘟净、异稻瘟净:内吸性杀菌剂,与一些杀虫剂混用增效。主要防治:水稻叶瘟、穗瘟,水稻纹枯病。

2、稻瘟灵(富士1号):内吸性保护和治疗剂。

3、三乙膦酸铝(疫霉灵):第一个双向传导的杀菌剂,转化成亚磷酸盐而起作用。

3.苯并咪唑和托布津类

1、多菌灵(carbendazim)

广谱内吸、向顶输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易产生抗药性

2、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代谢)--多菌灵(交互抗性)

4.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甾醇抑制剂(Sterol Biosynthesis Inhibitors,SBIs )的特点

(1)杀菌谱广;

(2)具内吸、熏蒸、治疗、保护、抗产孢作用;

(3)抗药性风险较低;

(4)用量低,药效期长,一般有3~6周。

(5)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

1、抑霉力(抑霉唑):防果、蔬菜贮藏期病害。

2、咪鲜安(施宝乐):具双向传导性;

3、粉锈宁(三唑酮):特点: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易传导。使用: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防白粉病、锈病、黑穗病。

4、烯唑醇(速保利):防丝黑穗病。

5、丙环唑:对白粉病、锈病特效。

6、苯醚甲环唑(世高) :防病谱广。

7、十三吗啉:可以防治白粉病、锈病。

5.苯基酰胺类

1、甲霜灵(瑞毒霉)58%甲霜灵锰锌WP

防霜霉菌、疫霉菌引起的猝倒病

高效甲霜灵(精甲霜灵)

2、恶霜灵(杀毒矾):与瑞毒霉相似。

6.噻唑/噻二唑类:生物活性:①一般具有极高专化性②一般具有极强的选择性③主要是保护作用。

1. 三环唑(tricyclazole,克瘟唑)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2、叶枯唑(噻枯唑、叶枯宁):是我国特有的内吸性杀细菌剂

7.beta-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作用机制:线粒体呼吸作用,破坏能量生成,抑制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

Strobilurin抗菌素(嗜球伞果素类)。

阿米西达(嘧菌酯)和翠贝(醚菌酯)

①很高的选择性;

②特别广谱高效;

③具有保护、铲除、抗产孢和治疗作用;

④具有良好的内吸输导性能和扩散性能;

⑤具有独特的作用靶标,与其他现有杀菌剂没有交互抗药性;

⑥具有显著的延缓植物衰老,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8.苯吡咯类和苯胺基嘧啶类

1、咯菌腈(适乐时) :非内吸杀菌剂,作为种衣剂。

2、嘧霉胺(pyrimethanil,施佳乐):是防治各种作物灰霉病的特效药剂

9.氨基甲酸酯类、异恶唑类和取代脲类等

1、氟吗啉:内吸性杀菌剂,对霜霉和疫霉特效。

2、烯酰吗啉(安克) :对霜霉,疫霉特别有效。

10.抗菌素

特点:

选择性强;活性高

自然界中的降解速度快,对环境安全

易产生抗药性

1、井冈霉素:主要防治各种立枯病、纹枯病。

2、多抗霉素(多效霉素, 多氧霉素):防治麦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等。

11. 间接作用杀菌剂

按作用方式分:

1、作用于病原菌致病机理

(1)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2)角质酶抑制剂(3)抑制或钝化病菌产生的毒素的化合物

2、作用于寄主防御系统——活化酯

除草剂

(一)概述:

除草剂的优点:1、高效、快速、经济;2、促进作物生长

除草剂的缺点:1、环境污染2、易产生药害3、抗药性

77.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1、位差与时差选择性:

位差选择性:(1)土壤位差选择性(2)空间位差选择性

时差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及出苗期早晚的差异而形成的选择性,称为时差选择性。

2、形态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性。

3、生理选择性: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理选择性。

4、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物化学选择性。

5、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药得选择性:

保护物质: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炭。

安全剂:除草剂安全剂(safeners) :1、提高了作物体内谷胱甘肽或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含量或活性;2、提高了植物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酶系的活性或含量。3、降低了作物对除草剂的吸收和除草剂在作物体内的传输。

78.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1.除草剂的吸收

1、茎叶吸收

2、根系吸收(缺少蜡质层,极性的药易吸收)

2.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

质外体系:细胞壁—凯氏带--木质部。根部吸收,随水分进入木质部,沿导管随蒸腾液流向上输导。质外体系的主要组成是细胞壁与木质部,木质部为无生命的组织,不易产生药害;主要是向上输导。

共质体系:细胞壁—原生质—韧皮部。进入叶内--胞间连丝---韧皮部---与糖共同输导。光合作用强、易输导。如2,4-D过多,易杀伤韧皮部。

质外-共质体系:根部吸收,随水分进入木质部,沿导管随蒸腾液流向上输导。

79.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1、抑制光合作用

(1)阻断电子由QA到QB的传递:取代脲类,三氮苯类

(2)抑制光合磷酸化:苯氟磺胺

(3)截获电子到NADP+的传递:百草枯。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除草剂通常不影响植物的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主要影响氧化磷酸化偶联反应,致使不能生成A TP。如五氯酚钠、二硝酚、二乐酚、碘苯腈与溴苯腈等。

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1)抑制色素的合成:抑制叶绿素(chlorophyl)的生物合成;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甲羟戊酸),症状:白化

(2)抑制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草甘膦、磺酰脲类等);干扰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ATP)

(3)抑制脂类的合成(抑制乙酰辅酶A羟化酶、脂肪酸延长酶系)

4、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激素型除草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作用的物质,如苯氧羧酸类(如2,4-滴与2甲4氯等)、苯甲酸类(麦草畏等)和毒莠定等。特点:低浓度刺激,高浓度抑制。

5、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

1)抑制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2)阻碍细胞壁或细胞板形成,造成细胞异常,产生双核及多核细胞;

3)抑制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如G1与G2阶段。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是抑制微管的典型代表。

80.除草剂常用类型及其品种

1.苯氧羧酸类

2,4-滴,2甲4氯

特别注意对双子叶作物的药害。

2.芳氧苯氧基丙酸脂类

精喹禾灵;高效盖草能;精稳杀得;威霸(骠马)

3.二硝基苯胺类

氟乐灵;胚芽鞘吸收,对已出土杂草无效。易光解和挥发。土壤处理。

4.三氮苯类

莠去津(阿特拉津):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干扰光合作用使杂草死亡。

5.二苯醚类

虎威:大豆田用

杂草焚:大豆田、花生田。

果尔:水稻田等(1)为选择触杀性除草剂;(2)作用靶标为原卟啉原氧化酶(光活化机制),在光照下才能发挥活性。

6.磺酰脲类除草剂

A 活性高,用量低,超高效;

B 杀草谱广;

C 选择性强,对作物安全;

D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

E 许多品种为选择输导性除草剂。

F 对下茬敏感作物易发生药害。

G 作用位点单一,易产生抗药性。

绿黄隆:下茬对甜菜、油菜、玉米、花生、大豆、棉花敏感

苯磺隆(巨星、阔叶净):推荐使用,小麦田防阔叶杂草。

苄嘧磺隆(农得时):水稻田防阔叶杂草

甲磺隆:残留长,注意药害。

胺苯磺隆:油菜地用。

7.有机磷类除草剂

草甘膦(农达):灭生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防多年生深根杂草。作用速度较百草枯慢。

草甘膦农药市场每年达30亿美元,为所有农药的首位。

草铵膦:

1、灭生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

2、抑制一些氨基酸的合成。作用速度较百草枯慢。

3、不易土壤施药。

8.其它类别除草剂

1.百草枯(克无踪):

(1)灭生性触杀型茎叶处理剂。

(2)作用于光系统I,作用速度快,发挥药效离不开光照。

(3)不能土壤施药。

(4)毒性较高。

2.咪草烟(普施特):咪草烟属于长残效除草剂。作用机理是抑制ALS。

3.拿捕净:选择输导型茎叶处理剂,为ALS抑制剂。

4.绿麦隆:主要用于麦田。

5.恶草灵(农思它):水稻、花生、大豆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作用机理是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需要光与氧才能发挥活性。

杀鼠剂

81.杀鼠剂(Rodenticides)是指用于控制有害啮齿动物的药剂。

(1)急性杀鼠剂:又可称为单剂量灭鼠剂。(24h以内见效)

(2)慢性(缓效)杀鼠剂:又称多剂量灭鼠剂。

溴鼠灵(大隆):具急性和慢性两种杀鼠作用,属第二代抗凝血剂。剧毒,会引起二次中毒。

杀线虫剂

82.杀线虫剂(Nematodicides)

1.溴甲烷:毒性大,使用受限。

2.克线磷,灭线磷,米乐尔(氯唑磷)

3.淡紫拟青霉菌(防线霉,线虫清)

杀软体动物剂

83杀软体动物剂:Molluscicides

1、四聚乙醛(密达)

对蜗牛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螺体内

2、杀螺胺乙醇胺盐(螺灭杀)

消灭钉螺的专用灭螺药剂。

3、蜗螺净(蜗螺杀)

植物生长调节剂

84.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仿照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作用机理:

1、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2、加快某些酶促反应的速度;

3、调节植物体内酶的种类和含量、影响代谢、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8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品种

1 、乙烯利:促进成熟。诱导雌花。

2、比久(丁酰肼):矮化剂、坐果剂、生根剂及保鲜剂。

3、助壮素:提高坐果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

4、多效唑:减弱顶端生长优势,防止倒伏。

5、芸苔素内酯(油菜素内酯):提高坐果率,增加干重,增强抗逆性。

6、赤霉素(九二0):打破休眠。提高结实率,改变雌雄花比率。

7、吲哚丁酸(生根素):生根促进剂。

8、萘乙酸:扦插生根剂,改变雌雄花比率,防止落果等.

抗药性

86抗药性(resistance):“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WHO)1957年对昆虫的抗药性下的定义)

87.自然耐药性(tolerance):所谓自然耐药性是指一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药力。

88.交互抗性(cross resistance):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它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称为交互抗性。

交互抗性一般由于具有同样的抗药性机制而引起的。

89.负交互抗性(negative cross resistance):负交互抗性是指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90.多抗性(multiple resistance):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这种抗性对几种杀虫剂的保护机制是不同的。

91.害虫抗药性的四种学说

1、选择学说:认为生物群体内就存在少数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从敏感品系到抗性品系,只是农药选择作用的结果。

2、诱导学说:认为是诱发突变产生了抗药性,认为生物群体内不存在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而是在药剂的诱导下,发生突变,开成抗性品系。

3、基因重复学说:它承认本来就有抗性基因的存在,但它认为是农药引起了基因生复,即一个抗性基因copy为多个抗性基因,从而引起抗性。

4、染色体重组学说:因为染色体易位和倒位产生改变的酶或蛋白质,引起抗性的进化,这也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学说。

92.影响抗性形成的三种因子

(1)遗传学因子(Genetic ):抗性等位基因频率、数目、显性程度,外显率、表现度及抗性等位基因相互作用,抗性基因组与适合度因子的整合范围。

(2)生物学因子(Biological ):包括每年世代、每代繁殖子数、单配性/多配性、孤雌生殖。行为方面包括隔离、活动性及迁飞、单食性/多食性等。

生活史短,每年世代数多,群体大,接触药剂的机会就多,产生抗性的可能性就大,如蚜虫、螨类、家蝇、蚊虫等。

(3)操作因子(Operational ):一般来说,药剂的使用量越大、使用次数越频繁,使用的面积越大,接触的害虫群体越大,抗性出现的就快。

持效期长的药剂和剂型(如颗粒剂和缓释剂)产生抗性较快。

93.昆虫抗性机理

1、行为抗性:抗性的产生是由于改变昆虫行为习性的结果。如家蝇及蚊子会飞离药剂喷洒区或室内作滞留喷雾的墙壁,使昆虫在未接触足够药量前或避免了接触药剂就飞离用药区而存活。

2、表皮穿透抗性:杀虫剂穿透昆虫表皮速率的降低是昆虫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3、代谢抗性(metabolic resistance):

(1)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s, MFO):通过脱烷基化、羟基化、环氧化等作用把亲脂性的底物氧化为具有一定亲水性的产物,多数为解毒作用。

(2)酯酶(esterase,Est):水解酶。底物广泛且重叠。酯酶主要分布于细胞中的可溶性部分。

(3)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transferases,GST)(底物-谷胱甘肽):

GST使内源GSH与有害的亲电子基因结合,并在与GSH结合以且把它们排泄出体外,这样就保护了体内的亲核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催化底物-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轭合,从而利于解毒或排泄;脱氯氢酶;能把DDT分解为无毒的DDE。

4、靶标抗性(target resistance)

(1)乙酰胆碱酯酶(AChE)

(2)神经钠通道(Sodium channel)

(3)γ-氨基丁酸(GABA)受体

(4)昆虫中肠上皮细胞纹缘膜上受体

94.害虫抗药性的治理

1害虫抗性治理的策略

1、适度治理(Moderation management):限制药剂的使用,降低总的选择压力,而在不用药阶段,充分利用种群中抗性个体适合度低的有利条件,促使敏感个体的繁殖快于抗性个体,以降低整个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阻止或延缓抗性的发展。

2、饱合治理(Saturation management) :当抗性基因为隐性时,通过选择足以能杀死抗性杂合子的高剂量进行使用,并有敏感种群迁入起稀释作用使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保持在低的水平,以降低抗性的发展速率。

3、多种攻击治理(Multiple attack menagement):当采用不同化学类型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或混用时,如果它们作用于一个以上作用部位,没有交互抗性,而且其中任何一个药剂的选择压力低于抗性发展所需的选择压力时,那就可以通过多种部位的攻击来达到延缓抗性的目的。

95.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化学防治技术

1、农药交替轮换使用Insecticide Rotations

交替轮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不同抗性机理的药剂间交替使用,这样才能避免有交互抗性的药剂间交替使用。

2、农药的限制使用

是针对害虫容易产生抗性的一种或一类药剂或具有潜在抗性风险的品种,根据抗性水平、防治利弊的综合评价,采取限制其使用次数,甚至采取暂时停止使用的措施。

3、农药混用Insecticide Mixtures

农药混用是害虫抗性治理可采用的一种措施。以往对此,国内外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以日本学者为代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用,是抗性治理的一个好办法;但以美国Wilkinson为代表的认为,混用将给害虫产生交互抗性和多抗性创造有利条件,会给害虫的防治和新药剂的研制带来更大的困难。

4、增效剂(synergists )的使用

凡是在一般浓度下单独使用时对昆虫并无毒性,但与杀虫剂混用时,则能增加杀虫剂的效果,这类化合物称之为增效剂。增效磷(SV1)抑制MFO、酯酶;三苯基磷酸酯(TPP)、稻瘟

净抑制羧酸酯酶;增效醚(Pb)(抑制多功能氧化酶)。

96.植物病原物抗药性

1、植物病原物抗药性:本来对农药敏感的野生型植物病原物个体或群体,由于遗传变异而对药剂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现象。“抗药性”包含两方面函义:一是病原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抗药性状可以稳定遗传;二是抗药突变体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合度,即与敏感野生群体具有生存竞争力。

2、单基因抗药性(主效基因抗药性):病原物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是由一个主基因控制的。也称主效基因抗药性。已知目前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大多数都属于单基因突变。

3、寡基因抗药性:几个主效基因(上位显性作用)决定对某一药剂的抗性,抗性水平往往与单基因抗性相似。

4、聚基因(polygene)抗药性:微效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其作用可以相互累加。(数量遗传)

5、多基因(multigene)抗药性:各个基因的突变及其调节的生化机制是独立的,互不干扰。

6、抗性基因的多效作用(pleiotropy):基因发生抗药性突变,同时引起其它表型特征的变化。

97.病原物抗药性发生机制

一.遗传机制

二.生化机制

1、降低药剂与靶标的亲和性。

2、减少吸收或增加排泄杀菌剂

3、增加解毒或降低致死合成作用

4、补偿作用或改变代谢途径

98.病原物抗药性监测

1、生测法:A测定病原物生长量和药剂的效应关系;B采用临界剂量或鉴别剂量;C孢子萌发法;D活体测定法。

2、生化测定法:根据作用机理和抗性机理设计的生化法。

3、分子生物学法:DNA探针杂交和PCR指纹图谱。

99.影响病原物抗药性形成的因素

1、病原群体中潜在的抗药性基因

2、抗药性遗传特征(质量性状、数量性状)

3、药剂作用机制(作用靶标的多少)

4、适合度

5、病害循环

6、农业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

100.病原物抗药性治理

抗性治理技术要点

1) 了解农药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机制

2) 早期评估目标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危险

3) 建立防治对象的敏感性基线和监测方法

4) 建立药剂、寄主和寄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参数

5) 实施药剂应用期间的抗药性监测

101.杂草抗药性

1、抗性杂草生物型(resistant weed biotypes):是指在一个杂草种群中天然存在的有遗传能力的某些杂草生物型。这些生物型在除草剂处理下能存活下来,而该种除草剂在正常被使用情况下能有效地防治该种杂草种群。

2、交互抗性:指一个杂草生物型由于存在单个抗性机理而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产生抗性。

3、多抗性:指抗性杂草生物型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抗性机理。

102.杂草抗药性机理

1. 除草剂作用位点的改变

2. 对除草剂解毒能力的提高

(1)氧化代谢(N-脱烷基作用)

(2)轭合作用(糖、氨基酸、谷胱甘肽)

(3)其它解毒代谢作用

3. 屏蔽作用或隔离作用

103.杂草抗药性的综合治理

(1)除草剂交替轮换使用

(2)除草剂的混用

(3)除草剂的限制使用

(3)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及其它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轮作,耕翻,放牧等

2、生物防治:杂草的天敌有昆虫、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线虫等。

农药的环境安全

104.农药的环境行为:农药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有着复杂的迁移转化过程,包括挥发、沉积、吸附、分解等表现,这种表现称作农药的环境行为。

105.生物富集(bioaccumulation):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不断吸收低浓度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106.农药残留的毒性:以对鱼毒以96小时LC50为基准:

高毒:< 0.1 mg/L

中等毒性:0.1~1.0mg/L

低毒:>1.0mg/L

107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急性中毒(acute toxicity)

大鼠一次口服LD50(mg/kg)

5~50 高毒

50~500 中毒

>500低毒

2、慢性毒性:(1)致突变性(2)干扰内分泌活动(3)慢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5)干扰免疫系统(5)对儿童脑发育的远期影响

108.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安全性评价

分析测定方法

1、仪器分析法

(1) 气相色谱法(GC)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3)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4)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2、活体生物测定方法

3、酶抑制测定方法

4、免疫测定方法(Immunoassay)

109.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对策

1.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2.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MRL是指在法律上被认可或者在认识上可以被接受的食品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最高浓度。

3.安全间隔期(Pre-harvest Interval, PHI):农药最后一次施药距离作物收获的间隔期。

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

110.农药的生物测定(Pesticide bioassay)

基本原则:

1、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2、必须设立对照:空白对照;不含药剂对照;标准药剂对照。

3、处理必须设重复:≧3

4、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111.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

1.杀虫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1、常规活体生物测定

(1)触杀作用

喷雾法、喷粉法、浸液法、点滴法、注射法、药膜法

(2)胃毒作用

饲喂法、饲饮法

致死中量的求法:按每头虫吞食剂量大小顺序排列,并标明该剂量下试虫的死活情况,从而将虫划分为生存组、生死组和死亡组。A=(生死组活虫剂量总和)/生死组活虫总数,B=(生死组死虫剂量总和)/生死组死虫总数,LD50=(A+B)/2.

(3)熏蒸作用

(4)内吸作用

(5)拒食作用

(6)引诱作用

(7)驱避作用

(8)生长发育与生育干扰作用

2、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生物测定

3、高通量筛选

2.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基于离体平板培养的毒力测定方法

1、孢子萌发测定法

2、抑菌圈法

3、生长速率测定法

4、对峙培养法

3.除草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对种子萌发的测定方法:1、培养皿法2、黄瓜幼苗形态法3、琼脂测定法(以琼脂代替土壤)

植株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的常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1、去胚乳小麦幼苗法

2、萝卜子叶法

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的常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1)浮萍法:利用水中浮萍的失绿程度可以作为评判药剂活性的指标。

2)单细胞藻类法:此法对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除草剂特别灵敏。 3)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法 4)酶水平测定方法

112.田间药效试验:1、以药剂为主体的系统田间试验:(1)田间药效筛选(2)田间药效评价 3)特定因子试验(不同剂型药效的比较等)2、以防治对象为主体的试验

1.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1、试验地的选择:代表性

2、试验小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3、影响药效的因素

农药制剂

防治对象

环境条件

2.病情指数:

3.防效的计算:

农药的科学使用

113:“负温度系数农药: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杀虫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14:怎样做到农药的科学使用

科学使用的目的:

1、降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剂量

2、提高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

3、增加对人类、食品、环境和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

4、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科学使用:

1、使用选择性杀虫剂

2、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的控制

3、剂型及施药方法的控制

115.农药混配混用的基本原则

(一)以扩大作用谱为目的的混配混用原则

①不能发生不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②而无拮抗作用。

③对哺乳动物的毒性不增高。

④各有效成分剂量确保防治的有效性。

100)()((%)???=∑最高级数值数或株检查总叶该病级值病级叶数或株病情指数100(%)1

11?-=CK PT CK 防治效果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精选范文

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3.农药的毒性分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选择题(S为单选,M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 50 B LC 50 C EC 50 D ED 50 4. LD 50 值是( ) 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试述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5.试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分散度 2.农药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3种衣剂 4悬浮性和润湿性 5农药剂型与农药制剂 二、填空题 1.农药混用后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有 、 、 等。 2.写出对应中文:WP 、EC 、SP 、DP 、GR 。 三、选择题 1. 常见的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有( )。 A 乳油 B 悬浮剂 C 微乳剂 D 粉剂 E 水乳剂 2.下列农药剂型中,不用外界热源,而是靠自身的挥发、气化、升华放出有效成分而发 挥药效的是() A 烟剂 B 热雾剂 C 气雾剂 D 熏蒸剂 E 乳油 3.运用常规喷雾法喷雾时,每公顷施药量一般为( ) A 600升以上 B 200-600升 C 50-200升 D 5-50升 E 40升 4.昆虫对于有毒气体有时会产生一种关闭气门的自卫反应,而( )则具有促进气门 开启的作用,把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大纲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大纲(仅供参考、不够的自己补充哈) 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用杀死种群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表示的各种药剂的毒力称致死中量;若用浓度为单位则称为致死中浓度。 3、忍受极限中浓度:是对鱼的毒性测定时常用的指标。原则与虫、菌、草一致,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农药与某种鱼接触一定的时间(2 4、48、96h)杀死50%所需的浓度,一般用微克/克表示。 4、相对毒力指数:几种杀虫剂或杀菌剂若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时,则每次都得用一个标准药剂做对比,以二者的LD50进行比较,即为相对毒力指数。 5、农药分散体系:各种农药的原药或制剂经调制、施用、燃点或释放使之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即形成应用上的分散体系。 6、乳化剂:能使原来不相容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株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这种作用的助剂叫做乳化剂。 7、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越大,油溶性越大。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通常用HLB表示;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值越小,亲油性越强。值为0-20之间。 8、抗药性: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他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耐药性: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所处发育阶段不同,生态状况不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由于具有特殊的行为均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力。 9、交互抗性:昆虫的一种品系由于相同的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的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负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未用过的药剂变得更为敏感的现象。 多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10、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1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15)(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思考题(2015)(答案)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毒理学:一门研究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 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2、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 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 源化学物。3、毒性(toxicity):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敏感部 位后,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4、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一种生物有损害作用,而 对其他生物无害;或一种外源化学物只 对生物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 其他组织器官无毒性。5、靶生物和靶器官: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生物 称为靶生物;毒物作用后受到损害的组 织器官称为靶器官。6、毒性作用(toxic action):学毒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在 靶组织或靶器官达到一定数量并与生物

大分子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动物机体不良 或有害生物学效应,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7、一般毒性:化学物在一定 剂量范围内经过一定接触时间,按照一 定的接触方式均可能产生的某些毒性作用。又称基础毒性作用。8、特殊毒性:指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不同于一 般毒性作用规律的或出现特殊病理改变 的毒性作用。9、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 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 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 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10、毒力化学药剂对防治对象直接作用的性质 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 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各种药剂的一 个量度,作为评价和比较标准。11、药效:也称防治效果,指药剂本身和多 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药效多是在田 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1农药 5 LD50与91.2.17 3.4.5.6. 7.8.9.10.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50 B LC50 C EC50 D ED50 4. LD 50 值是() A.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 5. 1.分散度 1. 2. 1. A乳油 2.() A 3. A 600 4. 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仿D甲醛 E 乙醚 5. 可兑水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有()。 A WP B DP C EC D SC E SP 四、问答题 1.常用农药剂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粒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缓释剂)。 2.简述农药混用的原则。 3 试述常用农药施用方法的特点。 第三章杀虫剂

植物化学保护期末复习试卷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10×2分) 1、农药:防治危害农作物、林业及其产品、环境卫生的有害生物(害虫、植食螨、病菌、杂草、线虫和鼠类等)和有目的地调节植物及昆虫生长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天然活性物质以及为提高这些物质药效的助剂和增效剂等。 2、触杀剂:通过体壁进入体起毒杀作用的药剂; 3、保护剂:病害将发生时施药,防止病害入侵。 4、毒力: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体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或药剂对有害生物的在致死能力。 5、致死中量(LD50):杀死种群50%个体所需的药剂剂量。 6、位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 7、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8、适度治理策略:限制药剂使用,降低选择压力,减低抗性基因频率阻止延缓抗性发展。 9、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积累的能力。 10、植物毒素: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的次生代产物。 二、填空题(20×1分) 1、按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的毒性可分为高毒、中毒、低毒 2、农药制剂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名称;加工制剂类型。 3、杀鼠剂按作用速度可分为:急性、慢型两类。 4、农药的“三致性”是指: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5、影响除草剂被植物叶面吸收的因素:除草剂结构、植物的形态、叶的老嫩和外界环境条件、助剂等。 6、农药分散体系通过原药经加工制成一定机型、制剂通过喷施手段两种途径实现。 7、农药混用优缺点:增效;扩大防治谱;降低成本;降低毒性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延缓或克服抗药性。 三、选择题(10×1分) 1、抑制AChE活性的药剂为(A) A.敌敌畏 B.杀虫双 C.六六六 D.阿维菌素 2、抑制轴状突神经传递的药剂为(C) A.异丙威 B.吡虫啉 C.氯氰菊酯 D.氯虫双酰胺(康宽) 3、按作用方式分,下列属物理性毒剂的品种为(B) A.敌百虫 B.矿物油 C.灭幼脲 D.溴甲烷 4、下列属灭生性除草剂的品种为(A) A.草甘膦 B.敌稗 C.苄磺隆 D.乙草胺 5、抑制呼吸作用的药剂为(B) A.敌敌畏 B.鱼藤酮 C.六六六 D.阿维菌素 6、常用的熏蒸剂为(C)

2020年本科插班生《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大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 1.农药含义与农药分类; 2.毒力与药效概念及区别,影响药效的因素,毒力与药效的计算与表示单位; 3.农药对被保护作物的影响,产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4.农药的毒性及分级。 第二章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1.农药原药、制剂、加工等基本概念; 2.农药助剂; 3.农药主要剂型(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微乳剂、缓释剂,等); 4.农药的施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毒土、烟雾法、涂抹法等)。 第三章杀虫剂及杀螨剂 1.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 2.常用杀虫剂,包括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理化性质、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杀菌剂 1.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策略与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2.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2.杀菌剂的杀菌使用方法; 3.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虫剂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除草剂 1.除草剂的分类、吸收和传导; 2.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及使用安全剂; 3.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与使用方法(土壤处理、茎叶处理); 4.常用除草剂:包括各类除草剂的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六章其他类型农药 1.杀鼠剂的特点及种类; 2.杀线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杀软体动物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及种类;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3.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特点。 第八章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2015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持效期与残效期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 、 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 、 和 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 、 、 、 、 、 。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 、 、 、 、 、 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 、 。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 、 。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 、 、 、 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 、 、 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 、 、 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 、 。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杀菌剂 1、何谓杀菌剂?杀菌剂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2、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策略是什么? 3、简述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4、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有何区别? 5、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哪些方面? 6、杀菌剂主要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7、多作用位点杀菌剂与选择性杀菌剂有何不同? 8、如何配制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两者的有效成分、防治对象分别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9、多作用位点杀菌剂有哪几类?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0、选择性杀菌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1、无杀菌毒性药剂有何特点? 第二章除草剂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2、水稻田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的选择性原理是什么? 3、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部位有哪些? 4、除草剂的共质体系输导与质外体系输导有何不同? 5、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6、除草剂的主要使用技术有哪些? 7、按化学结构分,除草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应用作物及其防治对象。 8、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有哪些?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农业害虫抗药性及综合治理 1、何谓昆虫抗药性?昆虫抗药性有何特点? 2、何谓自然耐药性、选择性、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和多抗性? 3、昆虫抗药性水平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4、什么是区分剂量? 5、有关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学说有哪些?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6、影响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昆虫抗药性的机理有哪些? 8、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试述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 10、害虫抗药性治理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技术有哪些? 第四章农药的科学使用 1、农药科学使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毒性、生物富集? 3、农药残留的产生途径有哪些?如何控制? 4、什么是每日允许摄入量、最大允许残留限量、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半衰期? 5、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期末考试题型:填空题25%、名词解释15%、判断题10%、选择题15%、问答题35%。

农药学复习题

农药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A 6.A 7.C 8.D 9.C 10.B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1. 下列哪种剂型的农药不宜喷雾使用。() a.粉剂 b. 可湿性粉剂 c.乳油 d.悬浮剂 2. 下列不属于润湿剂的是()。 a.洗衣粉 b.滑石粉 c.拉开粉 d.纸浆废液 3. 我国粉剂的质量标准为不低于95%的粉粒过()目筛。 a.100 b.150 c.200 d.300 4. 目前生产上使用数量最多的剂型是()。 a.粉剂 b. 可湿性粉剂 c.乳油 d.悬浮剂 5、我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参考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农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 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昆虫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 它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剂型:具有一定形态、组成及规格的农药(原药)的加工形态。如: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等。 农药助剂:在农药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用于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辅助物质,或称农药辅 助剂。助剂本身对防治对象并不具有活性。 乳化剂:使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中的一相,以微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 乳状液的表面活性物质。 分散剂:起阻止固-液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聚集,使其较长时间均匀分散于液相中的表面活 性物质. WP:可湿性粉剂(WP=Wettable powder)易被水湿润并能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粉状剂型。不 溶于水的原药与湿润剂、分散剂、填料混合,经粉碎而成。有效成分含量10%-50%。 EW: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亲油性液体原药或低熔点固体原药溶于少量水不溶 的有机溶剂以极小的油珠(<10μm)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透明的乳 状液。水乳剂的含量一般在20-50%。 SC:水悬浮剂(SC=Suspension concentrate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经湿式粉碎分散在水介 质中而形成的一种高悬浮状的分散体系。 SP:可溶性粉剂( Soluble powder,SP )可直接加水溶解使用的粉状农药剂型,又称水 溶性粉剂(Water soluble powders) ME:微乳剂 (microemulsion, ME) 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和水组成的感观透明的均相液体 剂型。体系中悬浮的液滴微细,粒径在0.01-0.1μm之间,属于胶体范围,是热力学稳定的乳状液,又称为水性乳油。 WDG: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ible granules, WDG)由原药,湿润剂,分散剂,隔离剂。 稳定剂,黏结剂,填料或载体组成。使用时放入水中,能够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度悬浮 的固液分散体系。 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 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

植物化学保护试卷复习过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试卷《植物化学保护》2008至2009 学年度第 2 学期期末(A)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考试结束后将试卷连同答题纸一齐交)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 2、杀菌剂按作用原理分为3 3、农药的三证 4、农药可湿性粉剂通常由原药,填料或载体,湿润剂,分散剂组成。 5、 6 7、 亦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农药: Array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土壤位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 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 3、化学保护:是指病原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用药把病菌杀死或阻止其侵入,使植物避免受 害而得到保护。 4、农药的药效:农药药效是指农药对病虫害或杂草的毒杀效果 5、胃毒剂:是作用于害虫的胃等消化系统产生毒杀致死效果的药剂。

三、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内) 1.多菌灵属于( B )杀菌剂。 A 保护性 B 内吸性C无机 D 有机硫 2.下列农药能防治植物线虫的为(C )。 A 敌敌畏 B 敌稗 C 克百威D百菌清 3.下列农药中,能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的是(A)。 A 涕灭威 B 丁草胺 C 辛硫磷D乙烯利 4.大隆属于(D ) A 杀虫剂 B 杀菌剂C除草剂D杀鼠剂 5.能促进香蕉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D ) A 赤霉素 B 吲哚乙酸C矮壮素 D 乙烯利 6.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B ) A 赤霉素 B 吲哚乙酸C矮壮素 D 乙烯利 7.根据中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采用大鼠口服LD50,下列毒性范围属于中等毒性的是( C ) A. 4 mg/kg B 40 mg/kg C 400mg/kg D 4000 mg/kg 8.下列内容不能在农药商品标签上找到的是(A ) A.理化性质 B 注意事项 C 使用说明 D 毒性标志 9.下列常用农药品种中,具有明显负温度系数特点的是(A) A.氯氰菊酯B杀虫双C敌百虫D吡虫啉 10.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组成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A ) A 乳化剂B原药C分散剂 D 载体 11.对豆角锈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A) A.三唑酮(粉锈宁)B.甲霜灵(瑞毒霉)C.稻瘟灵D.井冈霉素 12.乳油的组成中通常不含有以下组分(C ) A.原药B.乳化剂C.分散剂D.载体 13.填料不可用于以下农药剂型的加工中使用.( A ) A.油剂B.粉剂C.可湿性粉剂D.粒剂 14.下列杀虫剂主要作用部位不是神经系统的是( B ) A.敌敌畏B.灭幼脲C.氯氰菊酯D.阿维菌素 15.下列农药中有强烈光解特点的是( B ) A.氟乐灵B.溴氰菊酯C.乐果D.百菌清 四、判断题(12分,在正确的论述后面的()打“ ”,错误的论述后面的()内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 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持效期与残效期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LD 50与LC 50 6、ED 50与EC 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 为、、。 7.使用阿博特公式(校正死亡率)的前提条件是和。 8.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9.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10.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1.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2.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3.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4.农药的选择性一般包括和。 15.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 100 A B )中,A表示() A标准药剂的用量 B供测药剂的用量 C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 50 B LC 50 C EC 50 D ED 50 4. LD 50 值是() 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 4.试述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5.试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第二章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农药剂型与农药制剂 2.农药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3种衣剂 4悬浮性和润湿性 二、填空题 1.农药加工中常用的填充剂有、、等。 2.农药加工中常用的溶剂有、、等。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1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植物化学保护学、IPM、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rior informed consent procedure)二、简答题: 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三、论述题 试述化学防治的利与弊及如何认识农药的一些弊病。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11. 慢性毒性的测定方法为() A.大白鼠口服LD50 B. 三致试验 C. Ames试验 D. 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7. LD50值越大,农药毒性越低()。 8. 施用农药24小时内下雨需要重新补喷。() 9. 内吸性药剂是指有害生物体吸收农药导致死亡的药剂。()

完整版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毒力: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 、药效:农药在自然条件下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3 农药对人畜及有益生物的危害能力。4、毒性:5、残毒:农药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毒性。6、药害:农药对被保护植物的不良影响。 50%所需的剂量或浓度。7、LD、LC:药剂杀死某种生物群体5050、8ED、EC:引起共试生物产生50%效果的剂量或浓度。50509、死亡率:某一物种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个体数与同期平均种群数量的比值。 10、校正死亡率:经过用空白对照组的自然死亡率加以校正的药剂处理组的死亡率。 11、原药:由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 12、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 13、制剂:一种农药可以制成多种剂型,而对同一剂型可以制成多种不同含量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 14、再猖獗:指一种杀虫剂或杀螨剂使用后目标节肢动物有害物种丰盛度超过对照或未处理种群。 二、简答 农药发展面临的“3R”问题是抗药性、再猖獗、农药残留。 1、农药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法

一:名词解释 1.可湿性粉剂:由农药原药,湿润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粉状混合剂。 2.农药生物测定:运用特定的试验设计,利用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组织,细胞对农药的反应 (如死亡率,抑制率),并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分析供试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来度量某种农药的生物活性。 3.标准目标昆虫:是指在生物测定中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并且抵 抗力稳定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的试虫群体 4.植物生长量测定法:在生物测定中,试材重量的测定是最常用的。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 以及所含成分或新陈代谢物质的变化等都可以作为测定的指标。 5.区分剂量:区分敏感个体和抗性个体的剂量。 6.离体测定:只包括病原菌和药剂而不包括寄主或寄主植物的测定方法,通常根据病菌与 药剂接触后的反应来作为毒力判定 7.种子发芽测定法:种子发芽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活性测定方法,种子发芽率、根 与茎的生长量或作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药剂剂量呈相关性,因此可用作除草剂的定量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 8.毒力基线:药剂对昆虫敏感品系或田间敏感品种的毒力回归线,即药剂对某一昆虫毒力 作用的起点。 9.活体测定:包括病原菌,药剂和寄主植物在内活性测定,通常以寄主植物的发病情况来 判定药剂毒力 二:填空题 1.在生物测定中必需设立(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标准药剂对照)等三种对照。 2.精密毒力测定包括(毒杀作用方式测定)和(毒杀程度的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3.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主要有(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紫外线灭菌)。 4.粉剂(DP)是(原药)和(填料),经过机械粉碎而成的粉状混合制剂。 5.粒剂是由农药原药,(辅助剂)和(载体)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6.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润湿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粉状混合物制剂。 7.乳油是由难溶于水的固态源药加工制成的粉状制剂。 8.在杀虫剂生物测定中,应尽量选择(同一发育阶段,同一性别,同一品系的标准昆虫) 作为目标昆虫。 9.填料是稀释剂与(载体)的统称。 10.杀虫剂的胃毒毒力测定中定量取食法包括口腔(注射)法,(液滴)饲喂法和叶片夹毒 法。 11.颗粒剂制备方法包括(捏合法)(吸附法)(挤压选粒法)和包衣法等。 12.叶部内吸法根据测定內吸效力的目的不同又可分为(叶片局部)施药,叶片全面施药和 (叶柄)施药三种方法。 13.工厂加工粉的设备有(雷蒙机)(万能粉碎机)(超微粉碎机)和气流粉碎机。 14.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15.杀虫剂毒力测定的统计分析原理是(计量转换成对数)(死亡率转换为几率值)。 16.有动植物组织及其剪汁,土壤浸出液等配成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培养基。 三:选择题 1.生物测定是指下列哪些因素对生物整体和活体组织产生效力大小的度量(ABCD)。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理D心里E射线照射 2.在我国农药制剂总量中虽仅占20%左右,但其防治面积却占化学防治总面积的70%— 80%的药剂机型是。(A)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学考试要点

1、杀虫剂作用机理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2、农药的基本概念 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农药研制开发及登记过 1)化学研究——合成与生物测定筛选 2)药效试验——盆栽——田间小区——大田药效 3)毒性试验 A)急性:经口、经皮、呼吸;眼睛、皮肤等的刺激性 B)诱变性:致畸,对后代的影响 C)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 4)代谢研究——农药在动物、植物、土壤中的代谢 5)残留研究——农药在动物、植物、土壤中的残留 6)安全评价(水生生物、蚕、蜜蜂、鸟、天敌) 7)工业生产 A)分析方法的建立 B)剂型加工、中试、投产 8)专利申请——申请、评价、公布 4、农药学科主要研究领域 1)农药合成:依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合成活性物质、确定最佳合成路线,中试试验。 2)剂型加工和使用技术 3)农药分析及残留 4)生物测定和药效试验 5)农药毒性与毒理 6)农药环境毒理 5、什么是农药? 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用有机化合物影响、控制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能有效的保护有益生物,较好地抑制有害生物,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使用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 6、农药发展历史、现状 1)无机和天然物利用时期 2)有机合成时期 3)新农药发展时期 7、按作用对象可将农药分成多少类? 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病毒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8、农药药害症状主要有哪些? 1)发育周期改变 2)缺苗、断垄 3)颜色变化:失绿、黄化、白化、褐变 4)形态异常:扭曲、畸形 5)枯斑、枯萎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3

试卷三 一、名词解释(20分) 1. 农药: 2. 致死中浓度: 3. 表面活性剂: 4. CTC: 5. 慢性中毒: 6. 渗透剂: 7. 增效剂: 8. 化学保护: 9. 触杀型除草剂: 10.负交互抗性: 二、填空题(20分) 1. 第一个登记注册的strobilurins类杀菌剂为_______,其英文通用名为 _______。 2.按照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类型。 3. 影响植物产生药害的因素有、、。 4.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将毒性分为、、三级。 5. 辛硫磷对害虫具有强烈的和作用,无作用。 6.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同是 强力的酶活性抑制剂。 7.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有效防治对和类农药产生抗性的 一些昆虫。 8. 化学治疗包括、、三种方式。 9. 波尔多液有效成分是。

10. 井岗霉素是内吸作用很强的农用抗菌素是防治菌病害的特效药剂。 三、选择题(10分) 1. 下列杀虫剂有内吸作用的为() A. 吡虫啉 B.溴氰菊酯 C.辛硫磷 D.乐斯本 2. 下列药剂中具有杀卵作用的杀螨剂有()。 A. 克螨特 B.双甲眯 C.阿维菌素 D.达螨灵 E.四螨嗪 3. 农药加工成适当的剂型具有下列作用()。 A. 提高药效 B. 节省用量 C. 扩大使用范围 D. 降低毒性 E. 方便使用 F. 不污染环境 4. 下列杀菌剂中,影响脂肪酸氧化的是() A.多菌灵 B. 代森锌 C. 十三吗啉 D. 萎秀灵 5. 下列属蜕皮激素类似物的杀虫剂是() A.除虫脲 B. 虫酰肼 C. 氯虫酰肼 D. 定虫隆 E. 噻嗪酮 6. tebufenozide的中文通用名是() A.虫酰肼 B.甲氧虫酰肼 C.苯氧威 D.氯虫酰肼 7. 作用靶标为AchR的杀虫剂有() A.巴丹 B.杀虫双 C.吡虫啉 D.噻虫嗪 E.烯啶虫胺 8. 防除水稻田稗草的除草剂() A 敌稗 B 二氯喹啉酸 C 草甘膦 D 百草枯 值是( ) 9. LD 50 A.杀死昆虫种群50%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50%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90%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90%的个体所需的脊梁 10. 防除水稻田稗草的除草剂() A.敌稗 B 二氯喹啉酸 C 草甘膦 D 百草枯 四、简述题(30分)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2012(qiu)-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植物化学保护学:植物保护学是科学地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的一门科学。 IPM:害虫的综合治理,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经济利益及防治效果,综合利用和协调农业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有效的防治措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环境中,通过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事先知情同意程序(prior informed consent procedure):是指对禁止或严格限制的农药或危险化学品出口国必须实现征得进口国的统一才能使其出口。 二、简答题: 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三、论述题 试述化学防治的利与弊及如何认识农药的一些弊病。P5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C )。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D )。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C )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D )。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 )。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A )。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C )。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D )mg/kg。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C )。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B )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11. 慢性毒性的测定方法为(BCD ) A.大白鼠口服LD50 B. 三致试验 C. Ames试验 D. 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