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为了让江桥实验中学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在王志刚校长的积极推动下,在德中协会热情支持下,2009年3月启动了中德校际文化交流项目。7月1日到14日,由4位教师、21位学生组成的交流访问团,成功出访位于德国中部(Hessen州Bad Emstal市)的一级文理初中Christine-Brueckner-Schule,并参观游览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国家。

在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中,第一周在Christine-Brueckner-Schule进行体验和教育交流,学生跟随德国的结对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有德方家庭安排食宿和休闲。第二周参观游览西欧5国,领略异国风情。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安全、有序,并且成效显著。现从前期准备、中德交流、看西方、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不足等几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前期准备

在中德协会的安排下,确定把Christine-Brueckner-Schule作为出访交流学校。学校位于德国黑森州的KASSEL城市联盟地区,该地区工业和商贸发达,风光美丽,是德国新兴工业发展的中心地带。学校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学校教学名望甚高,教育氛围浓厚,是当地一所有影响的一级中学。

为了做好学校首次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前期准备中主要是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3月16日,国旗下讲话《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拉开了宣传序幕,随后通过在教室张贴资料、告家长书、校园网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教师和学生明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意义,让有意去亲自体验的学生积极报名。

经过自愿报名和学校筛选,初步确定了28名学生,最终有21名学生成功出行。在出访交流前期准备中,各位家长积极主动配合,保证各项手续准时办理。

3月31日,学校联系嘉定公证处来校办理学生出国公证,公证包括《出生证明》和《申明书》两份公证。学生亲生父母在申明书上签字。

4月,由家长为学生办理护照。

5月,准备好签证所需的各种资料。

6月24日,学校组织出访师生到徳领馆办理签证。

二、中德交流

第一周我们全体出访师生在Bad Emstal学习、生活和工作。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黑森州电视台全程拍摄了我校师生在这一周的交流访问活动,并在7月7日晚上的新闻节目中播放。

1、学校层面的交流

为了本次两校文化交流活动,两校都做了精心、大量的筹备工作。德方成立的交流项目工作组,组长是冯德里希女士,组员包括曼斯可先生和维拉哈女士。

此次两校交流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正式交流包括:

7月2日,冯德里希女士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本次交流活动人员和项目安排;

7月3日,校长为全体出访师生介绍德方学校的总体情况。

7月3日,德方校长正式接见我校出访教师。校长、校长助理、项目组成员和我校出访教师就学校管理中双方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包括校长任职资格、考核,教师聘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特殊学生教育等。

7月3日晚上,全体出访师生参加学校9、10年级学生的毕业典礼。

7月4日,由德方学校组织我方师生参观卡塞尔著名文化景点。参观了格林兄弟博物馆和威廉城堡。

7月6日上午10点,Bad Emsdal市的市长先生在市政厅接见我校出访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该市的基本情况和市政厅工作情况,并接受了同学们的提问。

7月6日,组织了两校学生的足球、篮球友谊赛,每个队中都有中德学生。德方全校师生观看比赛。本次交流主要展示了德方学校重视体育教育的传统。比赛中,热烈友好的比赛观和看气氛、德方学生球艺球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6日晚上7点,德方校长在冯德里希女士陪同下宴请我四位出访教师。晚宴上,周老师代表学校正式向德方校长发出在适当的时候携德方师生访问我校的邀请。晚餐期间,双方就学校管理,中德两校进一步交流等事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十分融洽。

7月7日下午,学校安排我方师生到kasser的大众汽车厂参观。在参观大厅看录像、听介绍,了解大众作为德国著名的汽车产商在技术、规模、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并到生产车间直接感受现代化、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7月8日下午1点30分。正式进行关于后阶段进一步开展两校文化交流活动的项目商讨活动。项目有德方学校提出预设方案,在双方商讨和交流的基础上确定了后阶段交流项目的主题为——“我们打开窗、我们打开门”。德方校长建议在项目交流说明书面资料前合影,代表两校正式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双方校方领导和项目组负责人分别合影。

7月8日晚上7点,举行了简短的总结和两校交换礼品活动。德方校长和周忠明分别做简要总结和发言。并互赠纪念品。我校赠送的是刘安敏老师制作的陶艺作品——《中德学生手牵手》,德方赠送的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该校的校名就是以该书作者的姓名命名的。

非正式交流包括:

在德交流的一周内期间,我们三位老师(刘妍在德方家庭)晚餐时候基本上是冯德里希、维拉哈、曼斯可三位老师轮流配我们。这也是我们两校教师进行交流的好时机。在轻松的气氛下,一般交流的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学校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师管理、初中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变化、德国教育制度、开展校际交流等方面内容。

7月6日下午3点,应刘妍所住家庭之邀,去拜访德国家庭。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奶奶、父母、两个孩子。男主人是一个犹太人,在黑森州电视台工作。女主人的介绍使得我们对德国家庭教育有了很深的感受。

7月7日,上午8点到学校。第一节课我们到小学部为小学生教中文,首先由德方老师组织10分钟左右的学生提问。小孩子问的问题很可爱,但是也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很不了解。接着教他们一些中文,一节课很快过去,小孩子们都意犹未尽,舍不得我们离开。

7月8日上午,我们4位老师去附近的幼儿园,参观了幼儿园的设施和布置和班级活动。园长介绍了幼儿园编制、经费、师资等情况。我们也大致介绍了对方感兴趣的中国幼儿教育的一些的情况。

7月8日晚上,学校组织烧烤晚餐会。出席的人员包括德方家长和学生,我方全体师生,德方校长和多位教师。各位家长自带烧烤食品,学校提供了自助食品。整个烧烤晚餐会,气氛轻松友好热闹。

2、和德国学生和家长的交流

在德方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来到学校后,21位学生都被接到德国家庭,中德学生结成合作伙伴。在德国学习交流的这一周内,中国学生和德国伙伴基本上是形影不离。在家里,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学校,我们的学生跟随德国伙伴进入教室上课,和德国同学共同学习。休息日,德方家长带着中德两个孩子参观游览卡塞尔著名的旅游景点。

7月5日,所有的中方学生在德方家长的带领下到卡塞尔游览,看森林,逛古城,进城堡。同学们都用自己的相机拍下了各个交流活动的瞬间,并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回忆。

德国学校放学时间比较早,一般在下午1点半就放学了。所以回家后,不少家长还自己安排我们的学生参加郊游、购物、骑马等活动。

在德国家庭生活期间,我们的学生与德国家长、与德国的同学都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德国家长对我们学生如亲生孩子般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的真诚感动了我们所有的学生。在7月9日早上分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惜别,不少家长和学生都留下了眼泪。

三、取得的成效

1、建立了两校的友好关系,开创了学校对外交流之先河。

通过此次的交流访问,建立了两校的友好关系。作为友好学校,今后将进行人员互访、项目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活动。

交流访问期间,出访领导和教师通过听取介绍、实地观察、采访交流、亲身体验等形式,对德国的基本教育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德方学校的管理方式、运作模式有了切身的体验,为改进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2、学生收获颇丰。

学生对德国的教育、德国的风土人情都有了感性的认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阅历。通过中德对比,学生思考和认识更多了。

我们的学生和德国学生建立了较深的友情,为他们的后续交往奠定了基础。学生也深切地感受到德国家长、老师和学生真情和热心,这为我们的学生在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上有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在真诚待人、严谨办事、遵守规则等方面对学生影响深刻。

每位学生在德国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教育教学活动,体验了德国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

通过德方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和德方家庭组织的旅游,学生充分领略了德国旖旎风光,更感受了德国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本次活动对所有出访学生都将产生影响将非常深远。

3、让德国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学校。

通过师生交流,也让德国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了解中国。让他们初步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人民生活状况,大致了解我们的教育体制。

四、不足之处

1、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由于这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师生出国进行交流访问,在手续办理等方面都是第一次,在前期准备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在下次引起重视。

出国手续办理比较繁琐,而且不能有差错,因为经验不足,所以虽然没有出现大的差错,但是最后办理手续时的时间比较仓促。

在学生报名阶段,学校做了大量的相关宣传,但是在学校确定出访学生名单之后,还是有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出,有的在办理公证后,有的在办理护照后。由于出访人员的多次变动,所以给德方安排带来的不便。今后将在出访学生的筛选和培训上作进一步改进。

2、出访交流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预先没有很好设定

由于是第一次出国交流,而且我们的师生也都是第一次出国,所以在设定出访交流的目标和任务时,只是确定了大致的目标和任务,对后期合作项目也难以作出进一步的思考。有了第一次出访交流作为基础,今后在出访之前,必须对出访的目标和任务做深入的思考和准备,这个准备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对学生出访的目标任务,学校要组织力量进行指导。

2009年7月20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 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 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

如何面对中德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在饮食文化方面 课程论文 课程:“跨文化交际(德国)”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1.绪论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4.中德饮食文化矛盾问题的焦点及应对 5.总结

1.绪论 一个国家饮食文化与该国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其饮食文化与中国又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样位于欧洲,德国菜也不似法国菜如此华丽,亦没有英国菜这般精致。但是,却以简约且实惠著称。中德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会给两国人民的交际带来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试着从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期对两国人民日益密切的交际起到积极地作用。 中国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够互相理解,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其中,饮食文化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2.德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德国人的食材选择,类似与欧洲大数国家,并继承了其畜牧业和 渔业发达的优势。由于宗教与文化背景的不同,食材比较的单一。 2)烹饪方式:烹饪过程非常规范化,要求添料的分量精准到克,烹饪时间精准 到秒。邢来顺教室在他的《德国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经描述过德国处方的情形:厨房里摆着量杯、温度计、闹钟、天平等器具,就像进入了实验室一样。 3)饮食习惯:德国实行分餐制,指大家在同一张餐桌吃饭,饭菜按人数分成若 干小份,每人只吃一份。德国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闻名,但没有劝酒的习惯。而且德国人喜欢喝啤酒,喜欢随意的喝。如下图: 啤酒 1 4)餐桌礼仪餐桌礼仪:在德国,餐桌上的表现就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与修 养。德国人吃饭是讲究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吃东西时刀叉如何摆放、如何将食物和汤放入嘴中、如何切割食物,如何碰杯都十分重要。 3.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食材选择:中国饮食选材之丰富,用料之考究。正所谓“山中走兽云中燕, 陆地牛羊海底鲜,燕窝猴头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其实中国饮食有一条主线贯穿而成,主线是以米、面所组成的主食,而副线则菜、肉、禽、蛋一类的副食品。 2)烹饪方式: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会因各大菜系的不同风味与特点而有所不 同。中国的烹饪不讲求克与秒的规范化,而存在随意性。

校际交流工作总结

-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4—2015 上北河沿学 校初中部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活动效果。现将我校交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校际交流过程,提高自身水平 (一)加强领导,有效落实 本学期,我校沿用以往校际交流领导小组,制订了这学期切实有效地活动方案,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地调整充实,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求分管领导认真落实,加强业务指导和过程管理,促进校际交流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 (二)积极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王蕾,陈业慧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三)以课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在活动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公开课,邀请二中结对校教师及教学主管领导9人次参与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期间还得到了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地,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风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评课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有肯定、有建议、有学习、有研讨,评课内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双边互动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积极参与教委组织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先在本校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然后到三中听课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五)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经验和收获 谈到收获,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汲取了兄弟校的宝贵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校际结对交流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 总之,我们一直在兢兢业业、默默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随着教育形势的大发展,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书香校园工作总结

“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我们学校一直扎扎实实地在师生中开展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一、资源整合,好书共享 针对个别学生家庭条件不宽裕,藏书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实际问题,每个班级要求学生在家建立一个“小书架”每天班内交流、互换读物,实现“以一当百”的目标,丰富读书资源,能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传承和弘扬学校的读书传统。并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团结向上,合作互助,感受集体的魅力,增强了班级荣誉感。 二、开展“晨诵、暮省”活动

读书是一个不断积累、常常沉淀的过程,细流汇成江河,跬步终 至千里。 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好“晨诵、暮省”活动,各年级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每天晨诵时间均为20分钟。暮省要求,各年级基本统一。 三、定期组织读书展评活动 每个学生一本读书笔记,高年级的用于摘抄佳句佳段,编写阅读提纲、写体会等。低年级的就摘抄写的好的句子,在整个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的看图写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识面也扩大了。此外,通过发动各家长也参与评价,为本次读书读书活动扩大影响,增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读书活动提供优良的条件,并且拓展读书活动的空间。

四、举办读书沙龙,师生同读共写 在我们学校,一直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要求只要读书就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随时记录下来。读书笔记可长可短,只要是自己的有感而发。 记不清谁说过一句话:“你交流一点知识,我交流一点知识,对一个人来说他就知道了很多知识。”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比如:不定期地进行读书评比、交流活动。每次我们

校际交流工作总结

-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4—2015 上北河沿学校初中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活动效果。现将我校交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校际交流过程,提高自身水平 (一)加强领导,有效落实 本学期,我校沿用以往校际交流领导小组,制订了这学期切实有效地活动方案,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地调整充实,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求分管领导认真落实,加强业务指导和过程管理,促进校际交流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 (二)积极参与二中组织的校际交流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到二中听结对教师的常规课,每周两节,同时听优秀教师的公开示范课,听课过程中与帮扶教师沟通,答疑解惑。青年教师还参与二中书写毛笔字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王蕾,陈业慧等教师在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三)以课堂作为工作的切入点 在活动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公开课,邀请二中结对校教师及教学主管领导9人次参与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期间还得到了进修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地,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的教研风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评课活动中,教师积极发言,有肯定、有建议、有学习、有研讨,

评课内容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双边互动等多个方面。在互相交流、讨论、学习过程中,我校教师的学习研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积极参与教委组织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先在本校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然后到三中听课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取得显著效果。 (五)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位教师在学期末都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经验和收获 谈到收获,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汲取了兄弟校的宝贵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校际结对交流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 总之,我们一直在兢兢业业、默默努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随着教育形势的大发展,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书香校园活动工作总结

书香校园活动工作总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丰富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实施“阅读成为习惯,让每一个中华人都成为爱书人”的工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书香校园活动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香校园活动工作总结范文一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让读书成为我每位师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师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进一步促使书香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我们特对本期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本期以来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本校特点,学校又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切实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网络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为广大师生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教师读书活动 1、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明确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如《教师走向成功的二十二条军规》、《李镇西教育思想》、《如何作好班主任》、《诗歌教学》、《三字经》等。

2、倡导教师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周末以及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3、建立教师月读书制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所读书籍可以是学校推荐的,也可以是个人自选。 4、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学期记录至少5000字学习笔记或读书随笔。鼓励青年教师自我加压,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字数。学校要定时作好督促检查。 5、加强教师读书成果展示交流,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活动交流等活动,评选学习标兵,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书香校园”活动的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教师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2、强化服务保障。要加强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把学校新图书放到班机图书角,让教师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要做好新增图书及时上架与推荐介绍工作,以方便师生借阅。

最新小学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小学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范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6月19日,小学举行了书香校园总结暨书香班级颁奖活动。该校自本学期开学典礼开始就提倡营造书香校园,本次颁奖为为期三个多月的读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读书月中,学校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使读书月有声有色。活动分为四大系列: 活动一,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学校利用橱窗、展板向全体师生推荐好书,还给每个班级赠送了20多册图书。各班学生利用班会、每天下午的课外阅读时间,开展献一本好书、读一本好书、制作一份读书卡、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闻到书的芬芳,聆听到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活动二,举办“红旗飘飘,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活动包括征文、演讲、手抄报等形式。赛场上,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或抒情悠扬、或婉转动情、或激情满怀,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观众,使大家的心潮也随之澎湃起伏。选手们声情并茂的'演讲把学校的读书月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三,评选“书香班级”。为了把学校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积极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结合各班班级图书角的布置、读书氛围的营造,以及在读书月中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学校图书室举办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评选出了“书香班级”。 活动四:每天中午诵读经典15分钟。期末举行经典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班级。 此次读书月系列活动丰富多彩,产生了积极的效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还使学生树立了博览群书的阅读意识,并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和称赞。 该校表示,读书月虽然已经闭幕,但读书活动才刚刚开始,学校会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更加充满智慧和生机,让读书的习惯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根,让孩子们在溢满书香的校园中快乐成长。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07T14:22:41.52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作者:张月[导读] 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表现在文化对语言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 300324 摘要: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不仅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表现在文化对语言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本文立足于中德跨文化交际,从语言的文化内涵、思维定式、社会习俗、言谈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只有相互尊重、入乡随俗、正确运用跨文化交际策略,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形象;中德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中德文化差异 (1)语言的文化形象 词语作为语言重要的基本因素,文化差异和各个民族的风俗、生活模式的各种不同会相应地反映在具体的词汇方面上。对于中德两种不同语言当中同一个词汇可以代表着完全一样的具体文化形象,也能够具备一些相同而一些不相同的具体文化形象,然而也可会存在截然不同的实际文化形象。尽管并非全部的词语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具体文化内涵,理解这部分词相应的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交际环节会显示特别重要的实际作用。 如“龙”这一文化形象,西方国家普遍将其作为邪恶和黑暗的代表,将其作为反面形象。在德国文化中,“Drachen”这一词汇所指的动物即传统文化中邪恶的代表,还将刺龙作为表演形式流传下来。而中国则将龙作为神圣和吉祥的代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景。同时,龙在封建社会被作为皇权的象征,以“望子成龙”表达期盼子嗣成才的美好愿望。此外,“杜鹃”一词,在中国代表着忧郁、忠贞,如“子规啼血”即将杜鹃拟人化,赋予其拟人化形象。德国文化体系中杜鹃的文化形象则不固定,既能代表幸福,又能代表冷酷和魔鬼。 (2)思维定式差异 从两国思维定式方面来看,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德国的思维定式主要为哲学性思维,更加注重对事物的思辨性,主张深挖事物的本质,以思想的穿透力抵达最根本的目标。在思维定式的指导下,德国人在行为处事上较为严谨,以规则和事理作为处世态度和办法,更加注重推理和演绎过程。从表面上来看,德国人的处事办法往往被看作不近人情和墨守成规,缺乏人情味。中国思维定式当中,人情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巨大,在行为处事中,往往人情先于法理。将人作为社会管理和运行的主要决定者,且处事办法多以经验和自身的观察、判断作为依据,对于事物推论的结果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猜测性质。中德两国思维定式上的巨大差异,成为各自的思维特色。 (3)社会风俗 汉文化对应的礼教传统的重要核心在于正名定分,给人确定具体的名称位置。名位不同则需要进行相应地划分,特别是体现在形式多样的称呼语方面上。对于家庭称呼而言,在汉语里面对于家庭成员相应的称谓包括很多,在一个具体家庭内部相应的等级也会体现在实际的语言当中,比如父子、母女、兄弟与姐妹等。父、母、兄与姐等称谓始终是在子、女、弟、与妹的称谓之前。中国人从小开始就会受到父母与老师的教导,懂得需要对跟自己何种关系的人应该怎样称呼,不可以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实际家庭的内部,遇到长辈应当根据不同的辈份进行称呼,对于长辈直呼其名在各个具有家教的家庭里是绝对禁止的行为,不会有一个中国小孩直接呼喊父母亲的名字,这犹如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实际规则。在德语体系当中相应的称谓则显得更为简单。 (4)言谈内容上的差异 就言谈内容上的差异而言,德国文化中有着较为明显的禁忌,是在交谈过程中不能贸然触碰的。如交谈双方在谈论天气、兴趣爱好、社会性事件时,往往不会存在禁忌问题,双方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关系上的亲近。而涉及到隐私和个人问题时,则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情绪。如在交谈当中贸然向对方询问其年龄、收人、婚姻状况时,则会造成对方反感,认为自身隐私受到侵犯,对于对方形成不礼貌的印象。而中国文化体系中,向对方询问隐私问题,代表着自身对于对方的关心和问候,所问问题涉及的隐私性和私密性越强,则代表双方关系越亲密。言谈内容禁忌上的巨大差别,往往造成中德两国人在交谈时出现巨大隔阂。 二、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在讨论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之前,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叫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社会符号的交换过程,即一种文化信息必须被另一种文化加以解释,包括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对自己不熟悉的社会符号意义的认定。文化和交流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人都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生长,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也习得了该文化的言谈规约、社会规范。所以,每个人的行为和言谈都在总体意义上不自觉地受其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的言谈规约表现尤为突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双方文化差异是取得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按自己的文化去理解另一种文化,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造成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三、中德跨文化交际对策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由此可见,文化与交流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为了能够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交际双方必须建立所谓“跨文化意识”,充分了解交际双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这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前提。立跨文化意识,即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别,认识到文化对于交际形成的巨大影响。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基于对不同文化的见识和理解之上。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观看影片、纪录片、相关书籍等资料,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进行浏览和观察,并在对方立场上体会文化的深层含义。 其次,要正确运用交际策略。德国人应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表达习惯,中国人也应该适应德国人的交际方式,理解交际中差异较大的地方,在交流中尽量有意识地避免文化差异较大的表达方式,并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出调整,以适应对方的交流模式。从中德跨文化交际中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差异看,交际双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愿,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以一己文化为中心的思想,加强跨文化知识学习,提供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研讨交流,相互学习,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共同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育人水平,促进校际均衡发展。校际交流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下面是一些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篇一 3月31日上午,我参加了河底联校和实验小学的校际交流活动,无论是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还是与实验小学的教学领导交流,都有很深的触动。教师课堂构思的精巧独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实验小学的教师学生精神风貌,领导班子的管理艺术,都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和感想: 一、课堂教学层面: 1、教师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兴奋、思考高速运转的状态。教师在灵活运用学案的同时,突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两堂课重在文本,然而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 2、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3、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小组展示的方法是……”“我们的展示完毕”,从学生井井有条的汇报语言中,可以看出在小组的运行评价上,实验小学确确实实迈出了一大步,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 二、学校管理层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大教育观”。冯校长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思考。的确,从大教育观来说,学生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包括孩子的品德、心理、综合素质等等。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懂,难就难在,在高考指挥棒下,在一切以成绩为重的大流中,还能坚持这样的办学思想,让学生享受真正的素质教育,实验小学确实为全区的学校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2、“刚性的制度、人性化的管理”。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实验小学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领导班子管理突出了民主、科学,抓和谐,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工作作风力求务实,说了就办,说了就干;中层机构建全,人员配备得力,责权分明;规章制度完善,渗透到了学校教学、常规、后勤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向下放权,充分发挥了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教师怒气少了,心态顺了,学校的人气旺了,形成了学校发展合力。 3、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小学通过多种途径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教师实行人文管理,鼓励教师主动发展,力求使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得到舒展。实行制度管理,强调其岗位责任意识,倡导敬业精神,规范教师行为。实行目标管理,挖掘其优秀品质,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行年级管理,强调团队意识,使其具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具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能够很好地与学校、同事、学生、家长合作,促进学校的发展。 这次的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的成功实践告诉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领导的办学理念是必要前提,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可靠保障,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篇二

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20xx(一)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声充盈校园,规范学生在早晨进校和中午进校后这两段自由时间内的行为,制定并启动“晨诵午读暮吟”制度。学生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固定时间、规定内容、灵活形式地读书写作,日积月累,让习惯成就素养,让素质奠基人生。 一、晨诵,在黎明中吟咏 师生坚持每天早上15分钟的晨诵。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该背诵积累大量的中华经典美文。晨诵,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活力,可以将学生从沉睡中唤醒,让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充满精神。学校不把诵读当做任务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教师饱含深情地、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学生去“诵”,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充实自我。 二、午读,师生与经典为伍 每天中午到校后,全体师生坚持20分钟的默读。在固定的时间读书,有利于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好读书,更要读好书,读有品位的书。每个月前半月师生共读,后半月进行自由阅读。共读,师生拥有了共同的密码,有了共同的语言,便于互相交流,有了交流才能产生教育。自由阅读,帮助学生培植兴趣,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每天午读课,都能看到各年级老师手拿一本书,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阅读,给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一二年级学生小,认字数量有限,由老师读书给孩子们听,每人一本同样的书,教师读,学生指着书在

心里跟读。月末进行学生读书交流活动,畅谈本月读书收获,展示自己的读书卡片,积累装入自己的阅读成长袋。学校每月安排两次读书沙龙活动,让老师交流读书感受。 三、暮唱,享受生命的快乐 以“百首中华经典诗文吟唱进课堂”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与古诗交朋友,与古诗吟唱相伴,歌声飘扬,让书香伴学生成功、成长、成才。 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20xx(二) 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定为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 一、校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书时认真思考的习惯 1、课内外结合,激发读书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方法,明确记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大力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意识地把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用课堂上的一个四十分钟带出几个、几十个四十分钟。 2、开设读书活动课,指导思考的内容和方法

2019年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2019年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导语:为了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下面是整理的范文,欢迎查阅! 为推进我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提高。20XX年11月24日,奇台县各中学语文组教师在县教研员潘璐老师的带领下,再次相聚在奇台县第四中学多媒体1,参加了在该校举办的“奇台县中学语文组骨干教师研修班片区联动活动”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板块一:献课、观课、议课评课二:国培教师的培训汇报三:县级教研领导的教学理念与思路的培训。本次活动中老奇台中学徐婷老师的献课《羚羊木雕》;奇台县第四中学郭瑞琴老师献课《陈太丘与友期行》;奇台县第四中学仲淑琴老师献课《学会作文设置》。三节课后所有参会教师分三大组进行了议课评课,听课教师谈听课感想,指出不足,提出疑问,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后。各校教研负责人分别从多角度代表本组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从这三节课堂教学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献课教师素质是过硬,教学功底扎实的,徐婷老师自然的教态让师生倍感亲切,郭老师巧妙的课堂设计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仲老师大胆的尝试作文设置为我们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探索的新路,让我们在作文的困惑中眼前一亮。她们的教学设计都能紧扣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严密组织教学,由浅入深,鼓励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充分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充分运用了自主、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他们教学风格各异。本次校际教研活动不仅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语文教师享受到教研的魅 力。也让教师体会到既要研究了课堂、又要研究了学生也要研究自己,也充分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还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郭瑞琴老师国归来的培训汇报和潘璐老师以“做个快乐的人,成为别人神往的风景”为话题的交流,让在场的所有教师清楚的意识到站上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状,构建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和自主高效的生态课堂,也许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工作太累。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还增强了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启示,突出了真实性,实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水平起到有力的推进。总之,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教改举措,在活动中,教师的素质在潜移默化的提高各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开展,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会有更大的突破。

中学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中学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中学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中学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总结一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让读书成为每位师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师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现对我校本期开展如下 一、教师读书活动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了本期读书活动计划,明确了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等。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周末以及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建立了教师月读书制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记录至少200字学习笔记或读书随笔。学校定时督促检查。 加强教师读书成果展示交流,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评选学习标兵,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开展与学生;同过一个节;阅读节、;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充分利用晨会课、阅读课组织学生朗读经典美文。教师在读书、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地练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及教学技能,每位教师本期至少有一篇稿件发送到网上进行交流。

二、学生读书活动1、营造书香环境1拓展图书来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继续开放图书室,各班级安排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各班级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好平时零花钱,让家长有目的地帮学生买书。同时为了使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效益,各班级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图书交流。 2橱窗展示优秀作品学校的橱窗经常展示学生优秀的日记;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展示;书香学生;读书事迹和图片。黑板报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读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3保证阅读时间实行;三读;晨诵、午读、暮省,设置;阅读课;,大力开展;大阅读;活动。 ;晨诵;、;午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暮省;时间为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阅读课;由语文老师确立主题,并加以指导。各班小助手,组织班级晨间、午间及下午活动课的阅读活动。 2、加强读书交流1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中高年级的读书笔记以写心得体会为主,教师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对于好的读书笔记在班级、学校进行交流。各班安排课前演讲,让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书,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读书效果,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2学校对学生的读书作具体的安排,读书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指导思想,课内外互动、读评讲写结合,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为了培养学生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为了让江桥实验中学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在王志刚校长的积极推动下,在德中协会热情支持下,2009年3月启动了中德校际文化交流项目。7月1日到14日,由4位教师、21位学生组成的交流访问团,成功出访位于德国中部(Hessen州Bad Emstal市)的一级文理初中Christine-Brueckner-Schule,并参观游览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等国家。 在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中,第一周在Christine-Brueckner-Schule进行体验和教育交流,学生跟随德国的结对学生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有德方家庭安排食宿和休闲。第二周参观游览西欧5国,领略异国风情。 首次中德校际文化交流活动安全、有序,并且成效显著。现从前期准备、中德交流、看西方、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不足等几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前期准备 在中德协会的安排下,确定把Christine-Brueckner-Schule作为出访交流学校。学校位于德国黑森州的KASSEL城市联盟地区,该地区工业和商贸发达,风光美丽,是德国新兴工业发展的中心地带。学校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学校教学名望甚高,教育氛围浓厚,是当地一所有影响的一级中学。 为了做好学校首次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前期准备中主要是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3月16日,国旗下讲话《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拉开了宣传序幕,随后通过在教室张贴资料、告家长书、校园网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让教师和学生明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意义,让有意去亲自体验的学生积极报名。 经过自愿报名和学校筛选,初步确定了28名学生,最终有21名学生成功出行。在出访交流前期准备中,各位家长积极主动配合,保证各项手续准时办理。 3月31日,学校联系嘉定公证处来校办理学生出国公证,公证包括《出生证明》和《申明书》两份公证。学生亲生父母在申明书上签字。 4月,由家长为学生办理护照。 5月,准备好签证所需的各种资料。 6月24日,学校组织出访师生到徳领馆办理签证。 二、中德交流 第一周我们全体出访师生在Bad Emstal学习、生活和工作。开展了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黑森州电视台全程拍摄了我校师生在这一周的交流访问活动,并在7月7日晚上的新闻节目中播放。 1、学校层面的交流 为了本次两校文化交流活动,两校都做了精心、大量的筹备工作。德方成立的交流项目工作组,组长是冯德里希女士,组员包括曼斯可先生和维拉哈女士。 此次两校交流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正式交流包括: 7月2日,冯德里希女士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本次交流活动人员和项目安排; 7月3日,校长为全体出访师生介绍德方学校的总体情况。 7月3日,德方校长正式接见我校出访教师。校长、校长助理、项目组成员和我校出访教师就学校管理中双方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包括校长任职资格、考核,教师聘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特殊学生教育等。 7月3日晚上,全体出访师生参加学校9、10年级学生的毕业典礼。 7月4日,由德方学校组织我方师生参观卡塞尔著名文化景点。参观了格林兄弟博物馆和威廉城堡。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2011年5月(总第276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5,2011 (Cumulatively,NO.276) [摘要]中德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会给两国人民的交际带来很多问题。本文拟分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试着从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两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以期对两国人民日益密切的交际起到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两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国人民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够相互理解,导致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笔者曾经碰到这样的情况:德国的外宾来企业参观,领导非常重视,提前在高档的饭店订了酒席。到了中午12点甚至下午1点,外宾也不愿意停下工作去吃饭,预定好的酒席只好作罢;或者有时候外宾去了酒店,也只是点几个简单的菜式,吃几口就说饱了。领导让翻译人员多次劝说外宾去吃饭或者多吃点,一般都会遭到拒绝。每当这个时候,气氛就会变得很尴尬。领导认为外宾不接受宴请可能是对企业不满,外宾此时也变得沉默。 饮食文化在与中国人民的交际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通过对中德饮食文化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预见与德国人民的交际行为,并解决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中德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烹饪方式差异:中国菜烹饪得随意性、趣味性强,德国菜烹饪得规范性、机械性强 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会因各大菜系的不同风味与特点而有所不同;同一菜点的口味、主辅料的搭配,也会因为厨师的专长和喜好而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因为厨师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的烹调不讲求克与秒的规范化,而存在随意性。 中国的烹调带有极强的趣味性。人们不仅享受吃的乐趣,也很注重制作过程的有趣性:比如一碗普通的刀削面,一般不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人们在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德国膳食的烹调过程非常的规范化,要求添料的分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刑来顺教授在他的《德国文化解读》一书中就曾经描述过德国厨房的情形:厨房里摆着量杯、温度计、闹钟、天平等器具,就像进了实验室一样。比如烤面包,按照固定的烹饪菜谱,定时定量放入面粉、酵母、黄油,温度、时间也都要严格按规定行事。因而厨师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的简单机械,犹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 (二)饮食习惯差异:中国人采用聚餐制,德国人采用分餐制 在饮食习惯上,中国人采用的是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聚餐制。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了一种极大的情趣,吃饭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机体的热量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聚餐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围炉,举杯痛饮,共涮一锅;或老少家人,春日围桌,觥筹交错,共叙家常。其乐也融融,其意也浓浓。 德国实行分餐制,指大家在同一张餐桌吃饭,饭菜按人数分成若干小份,每人只吃自己的一份。比如牛肉烤好之后,每个人都去切自己那份,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的酱蘸在肉上一起吃。主人不必给客人夹菜,大家各吃各的,互不干涉。 提到中德的饮食习惯,还必须提到饮酒。在中国“无酒不成席”。中国人有敬酒、劝酒和灌酒的习惯。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德国人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闻名,但没有劝酒的习惯。德国人习惯喝啤酒,但都是一人一个杯子,无需斟酒,自喝自取,随性而为。 二、中德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浅析 (一)烹饪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两国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德两国烹饪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中德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不同。德国素有“思维的故乡”的美称,德国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个民族孕育了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中国人则注重“悟性”,讲究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理解和分析事物。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习惯顺应自然,重视经验,轻视创新实验。爱因斯坦就曾经分析过中国缺乏自然科学的原因,“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实验而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一个典型事例就是曹冲称象的原理,实际上就是西方的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则将他在洗澡时悟出的道理形成了一个原理,并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国,曹冲称象仅仅被作为道德故事来传颂,其隐含在后面的定律却被忽略了。 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注重感官所提供的原材料,并把理性原则应用于这些原材料,使其成为有规律的、自我连贯的整体。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就思维定势而言,直觉的整体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了两国人际关系的不同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浅析 史玮璇雷秀云 (华北电力大学英语系,河北保定071000) 118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3篇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3篇Experience document of inter school communication act ivities 编订:JinTai College

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 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工作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 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研讨交流,相互学习,互补优势,共享资源,共同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育人水平,促进校际均衡发展。校际交流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下面是一些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章1:校际交流活动心得体会文档

3月31日上午,我参加了xxx小学的校际交流活动,无 论是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还是与实验小学的教学领导交流,都有很深的触动。教师课堂构思的精巧独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实验小学的教师学生精神风貌,领导班子的管理艺术,都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和感想: 1、教师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 始处在兴奋、思考高速运转的状态。教师在灵活运用学案的同时,突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两堂课重在文本,然而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 2、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 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3、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 小组展示的方法是……”“我们的展示完毕”,从学生井井有

《希望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希望书香校园活动总结》 书香校园是校园文化的集中显现,书卷气韵是师生最好的品格。为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底蕴,根据我校《“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特色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创建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和谐发展的理想平台,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基本目标 (1)学校方面。在校园营造浓厚的“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打造有特色的书香校园。 (2)学生方面。在学生中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提高读写能力,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3)教师方面。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树立“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观念,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开展读专著、赏名著、颂经典系列读书

实践活动,每学期读书不少于2本。 (4)家庭方面。建立家庭书架,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亲子共读活动。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组织家庭读书交流会,评选书香家庭。 三、主题: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口号:“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五、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刘平贵 副组长:王兆军 成员:全体语文、全体班主任 参加对象:全体师生及学生家长 六、活动要求: 全体师生对此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把读书作为学习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对待,学校方面要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评比、有总结。班级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典型、有效果。各项活动要留有书面材料,以备检查。各项工作务求落到实处,让全体师生切实受益于此次读书活动。 七、读书时间: 教师保证每天不少于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学生读书时间从地点上分,有学校阅读和家庭阅读。在校读书时间为每天清晨 的集体阅读;家庭阅读时间为睡觉前半个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