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荣-质谱分析仪器前沿(打印版)

张新荣-质谱分析仪器前沿(打印版)
张新荣-质谱分析仪器前沿(打印版)

离子阱质谱

= 安捷伦 G6300 系列LC/MSD Trap 现场培训教材 质谱数据系统 毛细管电泳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注意 包含在该文件中的信息将可能在未通知的情况下改变。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不对与该材料有关的任何活动做担保。这些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为了某特殊目的而进行的销售和适应性。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将不会对包含在材料里的与装备,表现和材料使用有关的错误或导致的损失负责。 这份文件中的任何部分都不得拷贝或复制或未经安捷伦科技公司的预先允许进行翻译。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售后服务电话:800-8203278 手机用户:400-8203278 中文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6033.html,/chem/cn 2007年6月

G6300A 系列离子阱软件概述以及开机关机操作 仪器硬件概述 1.1典型配置 1.2仪器原理简介 1.2.1离子阱的主体包含一个环电极和两个端电极,环电极和端电极都是绕Z轴旋转的双 曲面,并满足r20=2Z20( r0为环形电极的最小半径,Z0为两个端电极间的最短距 离)。射频电压V rf加在环电极上,两个端电极都处于零电位。 1.2.2与四极杆分析器类似,离子在离子阱内的运动遵循马修方程,也有类似四极杆分析 器的稳定图。在稳定区内的离子,轨道振幅保持一定大小,可以长时间留在阱内, 不稳定区的离子振幅很快增长,撞击到电极而消失。离子阱的操作只有射频RF电 压,没有直流DC电压,因此离子阱的操作只对应于稳定图上的X轴。对于一定质 量的离子,在一定V rf下,不同质量数的离子按照m/z由小到大在稳定图的X轴上

自右向左排列。当射频电压从小到大扫描时,排在稳定图上的离子自左向右移动, 振幅逐渐加大,依次到达稳定图右边界,从离子阱中抛出,经过高能打拿极然后由 电子倍增器检测。 1.3仪器硬件概述 1.3.1离子源 1.3.2离子源原理 1.3.3仪器构造-示意图

各类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各类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Via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 失效分析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近年开始从军工向普通企业普及,它一般根据失效模式和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现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的活动。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失效分析流程 图1 失效分析流程 各种材料失效分析检测方法 1 PCB/PCBA失效分析 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

图2 PCB/PCBA 失效模爆板、分层、短路、起泡,焊接不良,腐蚀迁移等。 常用手段· 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测,三维CT检测,C-SAM检测,红外热成像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显微红外分析(FTIR)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 PS)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TOF-SIMS)· 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机械分析(TMA) 热重分析(TGA)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导热系数(稳态热流法、激光散射法) 电性能测试: · 击穿电压、耐电压、介电常数、电迁移· 破坏性能测试: 染色及渗透检测

2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 电子元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可靠性的提高奠定了现代电子装备的基础,元器件可靠性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 图3 电子元器件 失效模式 开路,短路,漏电,功能失效,电参数漂移,非稳定失效等 常用手段· 电测:连接性测试电参数测试功能测试 无损检测: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制样技术: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显微形貌分析: 光学显微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像技术 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分析化学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2.仪器分析的分类与特点 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 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2.仪器分析的分类依据与各类特点 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 1.对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个总体的了解 2.对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有较清晰的线索 四.建议学时安排:1 学时 一、分析化学的发展及仪器分析的产生 分析化学的发展已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第一次变革 从16世纪天平的发明到20世纪初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特别是四大反应的平衡理论)的发展,分析化学引入了物理化学的理论,也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因此,这次变革的标志是,分析化学从单纯的操作技术变成为一门学科。 第二次变革 20世纪中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展,分析化学由化学发展到仪器分析,并逐渐产生了一些现代的仪器分析新方法,新技术,这就是第二次变革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分析化学进入第三次变革: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快速、准确,使分析仪器自动化、智能化,各种傅里叶变换仪器的相继问世,使传统的仪器更具优越性和多功能化;计算机促进统计处理进入分析化学,出现了化学计量学,它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设计或选择最优条件,并从分析测量数据中获取最大程度的化学信息。

可以这样说,这一变革使分析化学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分析化学已经成为一门信息的科学。 二、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关系 1 仪器分析定义 所谓仪器分析是指那些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通过测量表征物质的某些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性质参数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状态及结构的方法。 2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 1.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不少原理都涉及到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2.仪器分析离不开化学分析,其不少过程需应用到分析化学的理论。 3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分别 三、仪器分析的特点 ①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比较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 ②选择性好,许多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可以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混合的组分。 ③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④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作组分及含量的分析,在状态、结构分析上有广泛的应用。 ⑤多数仪器分析的相对误差比较大,不适于作常量和高含量组分的测定。 ⑥仪器分析所用的仪器价格较高,有的很昂贵,仪器的工作条件要求较高。 四、仪器分析的内容与分类 五、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社会进步为仪器分析的发展提出了"空前的要求" 只作组分和含量的分析已远远不够了,要求进行结构、状态、形态,甚至是能态的分析;

离子阱质谱和四极杆质谱的原理

离子阱质谱和四极杆质谱的原理 分析质荷比的原理 四极杆(Quadrupole):由四根带有直流电压(DC)和叠加的射频电压(RF)的准确平行杆构成,相对的一对电极是等电位的,两对电极之间电位相反。当一组质荷比不同的离子进入由DC和RF组成的电场时,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离子作稳定振荡通过四极杆,到达监测器而被检测。通过扫描RF场可以获得质谱图。四极杆成本低,价格便宜,虽然目前日常分析的质荷比的范围只能达到3000,但由于分析器内部可容许较高压力,很适合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离子的ESI离子化方式,并且,ESI电离最突出特点是产生多电荷,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电喷雾电离所产生的电荷分布一般在3000以下,所以四极杆广泛地与ESI联用。另外,三重四极杆由于可以做多级质谱,定量也方便,使用极为广泛。 离子阱(Ion trap):由一对环形电极(ring electrod)和两个呈双曲面形的端盖电极(end cap electrode)组成。在环形电极上加射频电压或再加直流电压,上下两个端盖电极接地。逐渐增大射频电压的最高值,离子进入不稳定区,由端盖极上的小孔排出。因此,当射频电压的最高值逐渐增高时,质荷比从小到大的离子逐次排除并被记录而获得质谱图。离子阱质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对于物质结构的鉴定非常有用。 我们单位就用的ESI-四极杆分析多肽,请问三重四极杆原理又是什么? 说来比较复杂,我有相关的文献,需要的话我可以发信给你。 有本英文的书"Practical aspects of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Thomas Cairns主编的,很详细,可以到国家图书馆借到。 简单得说,离子阱能囚禁的离子质量与所用射频的频率的平方成反比,与其幅度成反比。通常是固定频率,从小到大扫描幅度,其囚禁的离子以质量从小到大的次序就出来了。 简单得说,离子阱能囚禁的离子质量与所用射频的频率的平方成反比,与其幅度成反比。通常是固定频率,从小到大扫描幅度,其囚禁的离子以质量从小到大的次序就出来了。 ---------------------------------------------------------------- 还有点我不明白:就是SI M scan或MS/MS模式isolating ions时m/z大于要监测的离子的是怎么被eject的?还有Endcap上的tailored RF wav ef orm和resonance eject RF都是什么样的电压,怎么作用的? “还有点我不明白:就是SIM scan或MS/MS模式isolating ions时m/z大于要监测的离子的是怎么被eject的?” 我来试试看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加载到四级杆上的DC和RF电压使得四级杆内产生一个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又产生变化的磁场(电磁感应现象)。带点离子通过的时候,其实就是切割磁力线的匀速运动。 在选定的m/z下,这个能量场只允许某一个或某一范围内的m/z离子通过。更大的m/z离子因为场给予的能量不足将逐渐减速而从四级杆空隙跑出。更小的m/z离子因场能大于其自身能量,而加速飞离四级杆。 故而最后达到检测器的仅是你选定的m/z离子

电解质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处理

电解质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处理 直接法离子选择性电解质分析仪,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血清或血浆、脑脊液等体液中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活度(浓度)的快速检测,具有分析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准确度好、样品用量少、电极寿命长、试剂消耗少等优点,其性能稳定、结果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24 h 开机能保证使用,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完成急诊及日常工作的常用设备。我们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如使用MI-921C、迅达、IL-501、AVL9140 等,发现了一些常见故障的自我处理方法,能切实可行地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不妨碍正常工作。现分析如下: 1 常规处理 常见的问题有斜率异常、SLOPE 漂移、乱码,常见原因有电压不稳、管道蛋白沉积、泵管磨损吸样不够、样品定位不及时、液位不当,从而不能准确地进行标本测定。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通常做法是配备稳压电源、接地线;每天上班例行检查,进行样品定位;每周 1 次管道清洗,用20%左右的次氯酸钠浸泡30 min 后用蒸馏水清洗 3 次;每半年更换 1 次泵管,保证泵管的光洁平整和维持一定的弹性;对使用半年以上的电极每月换装 1 次内充液。 2 清洗各电极 在以上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当出现斜率异常不稳、SLOPE 漂移、电位值异常、测定重复性不好的情况下,尤其是使用1 年以上的电极,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取下整套电极,拧下螺杆,依次取下电极内导,做好标记,不可混乱,要保证一一对应。取下固定电极的螺杆,甩出电极池中的内液,然后全部浸泡在10%~20%的次氯酸钠消毒液中30 min 以上,其间用注射器吸此浸泡液注入、吸出电极池内2 次,然后取出甩干。放入蒸馏水中并在电极池内注满蒸馏水,待片刻甩干,换蒸馏水后再浸泡,再注入、甩干,再换水,要3~5 次以上,在 10%~20%的次氯酸钠消毒液中浸泡时,要用细棉签蘸浸泡液在各电极池内壁轻轻旋转擦拭,不可劲大,要慢,不能直进,要旋进,防止损坏电极,目的是清除内壁附着物。在电极池内注满蒸馏水后,也要用细棉签蘸洁净蒸馏水在各电极池内壁轻轻旋转擦拭。这样反复清洗、甩干5 次以上.接下来用略粗的棉线,一捻尖,插入电极块中通过血清的毛细管,来回拉动几次,再用软胶管一端接注射器,另一端接电极毛细管突出的一头吸10%~20%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电极块内的毛细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几次。这样处理完,各电极池用各自的少量内充液洗2~3 次后,装满各自内充液,各电极池内,在稍上方留一小气泡,装上各自电极内导,装机、试机30 min~1 h 以上,反复定标并活化电极,这样就可彻底去除蛋白等沉积物,从而可正常使用。处理得好,凡是出现SLOPE 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的电极,都可以彻底清洗5~10 次。电极一般可反复使用2 年以上,甚至多年都可以。出现SLOPE 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的电极必须是完整无损的,否则就不是蛋白沉积、电极膜两侧有污垢的问题。依以上方法清洗的电极,有时装上后可能要冲洗定标3~4 h 才能平衡电极内外,属正常情况,此时该电极至少已使用 1 年以上了。 3 换内导 当斜率值偏低,且去蛋白后仍不好,可观察一下内导,若内导外涂层已氧化发灰白,则换内导便可。 4 参比电极 蛋白等物质沉积是引起斜率异常的主要原因,而漂移常见原因是参比电极结晶外析而内

质谱仪

质谱仪在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1.质谱仪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目前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营养标签以及食品中有毒有害残留物的分析已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等。因此,建立新的分析检测方法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非法添加物、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已成为消费者和检测实验室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种新的分析技术不断出现。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最显著的特点是目标物含量低,基体复杂,难以有效地分离和测定。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简单的仪器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色谱的分离能力为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强有力的分离分析手段,但是色谱方法难以得到分析物的结构信息,因此色谱方法在复杂混合物的结构分析方面不尽如人意。质谱仪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与具有极强分离能力的色谱技术联用,已成为食品中定量分析的热门方法。 1.1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质谱分析法正以其快速、高效、分析鉴定结果准确等优势而倍受青睐,随着诸多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衍生等技术的不断开发,质谱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在食品营养成分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类分析方面的已应用。可以用质谱仪将肌肉和肾脏中的四环素、土霉素、氯四环素用 C18硝基柱分离后,检测出限为肌肉 10 ng/g,肾脏20 ng/g。还可以用质谱法测定鸡蛋中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HPLC- MS)方法进行确证。营养学研究中运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标准品 ( 通常是氘和C13) 和传统质谱仪或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联用追踪维生素体内代谢活动,包括吸收、代谢和分泌,这项技术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染缺陷。例如,用质谱法稳定同位素参考方法测定标记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视黄醇的效率。这项技术得出的研究结果:(1)绿色和黄色蔬菜能维持中国儿童体内维生素A的储存量;菠菜和胡萝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A。另外,质谱分析显示,虽然β胡萝卜素转化成视黄醇的效率相当低,但是人体可以通过摄入经过食用油烹饪的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得到充足的维生素 A,即油脂可以帮助β胡萝卜素的吸收或者是转化。利用 LC-MS 代谢组学手段对特定生物体系进行氨基酸轮廓分析 (profiling) 已经十分普及。比如对日本发酵食物味精在不同成熟阶段的代谢产物进行组学分析,发现是氨基酸、柠檬酸和糖胺化合物带来了不同成熟阶段的特征性风味。瘦肉成分是决定肉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3-甲基组氨酸 (3-MeHis) 是一个典型的肉蛋白成分,不同肉类中蛋白质结合的 3-MeHis 含量几乎是恒定的,而非肉类来源的富含蛋白质产品,如牛奶、鸡蛋和豆制品则不含3-MeHis。因此,3-MeHis可以用来作为检测肉产品中真正瘦肉含量的标记物。 1.2在食品微量元素分析方面的应用 微量元素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及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人类膳食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又分为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不可缺少不是指缺少将危及生命,不能生存,而是指缺少时会引起机体生理

离子阱质谱仪使用流程

液质联用离子阱质谱仪使用流程 1. 使用质谱须知 在使用质谱仪前请确认并检查以下条件: ● 仪器已经正确安装并且经过厂商工程师的检测; ● 质谱仪属于精密贵重仪器,未经专门培训人员不得擅自开启使用,更不 得随意“调校”氮气和氦气压力或更改仪器参数等; ● 检查液氮罐和氦气钢瓶是否有一定压力,以便为测试样品提供符合流速 和压力要求的氮气(喷雾气体和干燥气体)和氦气(碰撞气体); ● 常规ESI源已安装完毕 ● 样品溶液必须澄清透明,不含有固体微粒,不得将粗提物直接用于测定, 以免堵塞喷雾针或者污染毛细管。测试用的液相溶剂体系不得含有不挥 发性的酸、碱、盐。 2. 测样前仪器准备 2.1 启动trapcontrol软件 2.1.1. 单击桌面图标或者通过程序目录启动trapcontrol软件; Start – Programs – Bruker Daltonics – esquireControl 软件可能要求输入操作人员的姓名。

2.1.2. 选择软件中质谱仪处于操作状态 2.1. 3. 调用方法: Method -> Open -> DEFAULT.ms 3. 测样方式——直接进样测定部分 对于标准品或相对较纯或混合组分较少并且不含盐的药物样品,如果仅需要进行鉴定,可以采用直接进样方法测定。 3.1 样品用标准溶剂(50%H2O,50%乙腈或甲醇,0.1%甲酸)溶解或稀

释 3.2 将配好的样品或标准品吸入进样器(针),将进样器(针)放置于进样 泵中。注意:进样器(针)内不能有气泡 3.3 将进样器(针)直接与离子源连接(如图) 注意毛细管与注射器之间需紧密连接。进样器内不能有气泡 3.4 设置进样泵的流速为120~180微升/小时 3.5 参数调节,初学者建议采用Tune -> Smart 模式,调节下图蓝色标识部 分。 A 雾化气、干燥气流量和温度,建议以下列值为基准调节: Nebulizer 5 psi – 15 psi Dry Gas 5 l/min Dry Temp 300 °C B 设置正负离子模式,或者正负离子交替模式。

质谱仪习题及答案

质谱仪习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质谱分析习题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A M B M+1 C M+2 D M及M+2 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 R1-(CH2)3-COOCH3 B R1-(CH2)4-COOH C R1-CH2(CH3)-CH2-CH-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 B 1/ 2 C 1/4 D 相当 15.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中性分子如CO2,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分散固相萃取-离子阱质谱法(QuEChERS-GCMSMS)

分散固相萃取-离子阱质谱法(QuEChERS-GCMSMS )分析中药中的农药多残留 Application Notes_C_GCMS-31 吕建霞 余翀天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引言 中药为我国的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为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据统计,我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约有20%的中药材来自人工栽培[1]。随着人工栽培过程中农药的使用,使得中药材极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存在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中国药典(2015版)》[2]中提供了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本文依据此方法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中药中60种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好,回收率高,线性范围好。仪器 Trace1310-ITQ 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配EI 源(Thermo Scientific );AS1310 自动进样器(Thermo Scientific )均质器、离心机、天平、漩涡混合器、氮吹仪(Thermo Scientific )耗材 色谱柱:TG-5MS (30 m ×0.25 mm ×0.25 μm )(Thermo Scientific )QuEChERS 产品:萃取管,50 mL 含6.0 g 无水硫酸镁和1.5g 醋酸钠(PN :60105-210);净化管,15 mL 含900 mg 无水硫酸镁、150 mgPSA 、150 mgC18(PN :60105-227)(Thermo Scientific )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离子阱质谱;TG-5 sil 色谱柱;中药;农药残留目标 建立高效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的测定中药中的多种农药残留;样品中的农药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离子阱质谱采用二级质谱模式检测,灵敏度高 试剂与标准品 农药标准 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浓度100 mg/L 。乙腈:色谱级。冰醋酸。 0.1%醋酸-乙腈溶液:加10 mL 冰酯酸到990 mL 的乙腈。标准溶液的制备 单一农药标准溶液各取适量,用正己烷稀释定容,得浓度为1 mg/L 的混合标准溶液。样品前处理 取试样可食用部分,粉碎并混合均匀,准确称取3 g (精确至0.01 g ),加入10 mL 水浸泡,转移到QuEChERS 萃取管中,加入15 mL0.1%冰醋酸/乙腈溶液,均质提取2 min 。以10000 r/min 离心10 min 。准确吸取10 mL 提取液于离心管中,N 2吹干,用2.0 mL 乙腈涡混溶解残渣。将上述溶液转移到净化管中,涡混2 min ,5000 r/min 离心3 min 。用一次性注射器取上清液,过0.45 μm 滤膜,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

2、高效液相色谱_电喷雾_离子阱质谱法快速推定硫酸奈替米星中有关物质的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 离子阱质谱法快速推定硫酸奈替米星中有关物质的结构 袁耀佐1,张玫1,钱文1,谭力1,赵恂1,周晓华1,张正行2(1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南京210008;2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 离子阱质谱(H PLC ESI I T M S n)法及TFA fi x技术,快速鉴定硫酸奈替米星样品中有关物质的结构。方法 A g il ent SB C 18 (4 6mm 150mm,3 5 m)色谱柱,水 三氟乙酸 甲醇(84115)为流动相,流速0 5mL!m i n-1;离子肼质谱仪正离子检测,柱后分流(32)进样,电喷雾离子源,离子源温度350?,雾化室压力275 8kP a,干燥气流速9L!m i n-1,采用T FA fix技术,即在柱后添加丙酸 异丙醇(2080)溶液,改善流动相中三氟乙酸对电喷雾离子化的抑制作用;对有标准品的有关物质,其结构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质谱行为来确定;对无对照品的有关物质,主要以奈替米星和西索米星质谱行为为模板,根据它们多级质谱信息来推定。结果 硫酸奈替米星原料中检出9个有关物质,推定出其中7个物质的结构,分别为西索米星、去甲基西索米星、1 N 乙基 加洛糖胺、5 O 乙基 奈替米星、2# N 乙基 奈替米星、3? N 乙基 奈替米星、3 N 丙基 依替米星,解析了另两物质的部分结构。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硫酸奈替米星原料中有关物质结构的快速推定,为奈替米星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可靠快速的分析手段。 关键词:硫酸奈替米星;有关物质;结构推定;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 离子阱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94(2010)18-1428-06 R api d Character izati o n of t he Re l a ted Substances i n N etil m ic i n Sulf ate Sa m ple by HPLC ESI I T M S n YUAN Yao zuo1,Z HANG M e i1,Q I A N W en1,TAN L i1,Z HHAO Xun1,Z HOU X iao hua1,Z HANG Zheng x i n g2 (1 J iangsu Instit u te for D rug Control,N anjing210008,Ch i na;2 D epart m ent of Pharmaceutical A nal y sis,Chi na Phar m aceutical Uni versit y,N 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O BJECT I VE T o character ize rap i d l y t he re l a ted substances i n ne til m i c i nsu lfate samp l e by a H PLC ESI I T M S n m eth od w it h a TFA fi x techno logy M ETHODS T he m ethod was carried out usi ng an ag ilent SB C 18 (4 6mm 150mm,3 5 m)co l u mn and a m obil e phase containi ng a m i x ture o fw ater,tr ifluo roacetic ac i d and m ethano l(84115)at a fl ow rate of0 5mL!m i n-1 Two fifth o f the colu mn e l uentw as sent i nto t he M S fo r peak charac teriza tion by sp litti ng mode T he i den tificati on o f related substances i n the ne til m i c i nsulfa te bulk sa m ple was perfo r m ed w ith a i on trap m ass spec trom eter,w it h a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 I)source i n the positive i on m ode,t he te m pera t ure o f ES I i on source is350?,nebulizi ng pressure i s275 8kPa,and dry gas flow is9L!m i n-1, a so l u tion co taini ng prop i onic ac i d and i sopropano l(8020)w as i nfused i nto t he eluent through a T p i ece to decrease t he M S si gnal suppressi on of tr ifluo roacetic acid R elated substanes wh i ch the i r reference substances can be obta i ned were identifi ed by co m pa ri ng the i r chrom atog raph ic andM S behav iors w ith those o f correspond i ng re f e rence substances,the o t her unknow n related substances were deduced usi ng the collision i nduced disso ciati on(C I D)spectra o f as temp l a tes RESULTS A t o ta l o f n i ne compounds were were character ized i n comm ercial sa m ples,a m ong wh i ch seven i m pur ities w ere identifi ed,t hey are si so m i c i n,de N me t hy l siso m ici n,1 N ethy lgara m i ne,5 O e t hy l netil m ic i n,2# N ethy l netil m icin,3? N ethy l netil m ici n and3 N propy l eti m icin,respecti ve l y,and t he oth er t wo com pounds w ere deduced parti a lly,too CONCLUSI ON The estab lished me t hod is su itab le for the rap i d i dentifica ti on o f re l a ted substances i n netil m ic i nsulfate sa m ples and qua lity control KEY W ORDS:ne til m i c i n su lfate;related substances;character i zati on;H PLC ESI I T M S n 奈替米星(netil m icin)是在西索米星(siso m icin)的1位氨基上引入一个乙基的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二者抗菌谱相似,但奈替米星对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稳定,且耳肾毒性低于其他同类产品[1],临床应用均为其硫酸盐。美国药典32版(USP32)、英国药典2009(BP2009)、日本药局方15版(JP% &)、?中国药典(2005年版(Ch P2005)等药典中均对有关物质进行了控制[2 5]。王建等[6]曾建立 作者简介:袁耀佐,男,博士,副主任药师 研究方向:抗生素质量研究 T e:l(025)86631609 E m ai:l yu anyaozuo@yahoo co m c n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连续实时的无创伤监测患者多种生理参数的监护仪器。本文结合EM-6多参数仪(北京康宏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在临床使用巾经常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故障的排除方法予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1 屏幕无显示 1.1 故障现象打开仪器时.屏幕无显示,面板指示灯不亮。 1.2 检查方法在仪器还末通电的情况下,首先检查充电电池是否电量耗尽或损坏;在仪器接通交流电的情况下,检查电源插座和与仪器相连接的插座接触是否良好,电源线是否断路.机身背后的保险管是否烧断等。 1.3 解决办法将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可靠。 屏幕无显示 2 屏幕无显示。但面板指示灯亮。风机转动且有蜂鸣声 2.1 检查方法打开机器,检查显示器信号插头与显卡左侧I)型插座是否连接良好;检查显示器背面背景灯是否点亮;检查显示器的低压供电电路(+12V.+5V)以及高压电路是否正常;液晶显示板是否有故障。 2.2 解决办法拔下插座,用无水酒精擦拭金座,重新插紧;在高低压供电电路正常的情况下可更换液晶板。 3 无心电波形或心电出现较大干扰 3.1 故障现象接上导联线无心电波形,屏幕上显示“电极脱落”或“无信号接收”。 3,2 检查方法检查电极片是否与人体接触不良,导联线是否断路;检杏电源插座是否有标准接地线;检查连接仪器的专用地线是否真正接地;检杏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 3.3 解决办法检查所有心电导联外接部位(与人体相接触的三/五根延长线到心电插头上相对应的三/五根触针之间应导通,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导联线断路,应予以更换);按照设备使用要求接好相应的地线;如果心电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表明心电测量模块与主机通讯有问题。关机,用无水酒精擦拭心电模块电路板后重新插上,再开机。若故障仍不能解决的话,更换心电测量模块电路板。 4 血压不能测量 4.1 故障现象按下血压键,仪器无任何反应。 4.2 检查方法m压充气泵损坏或断线;血压测量模块电路板损坏或接触不良。 4.3 解决办法榆查充气泵和与之相关的线路;重新清洁相关的线路板并插紧插好;更换血压测量模块电路板。 5 血压测量值不正常 5.1 故障现象所测量的血压值与实际偏差太大。 5.2 检查方法检查血压袖带有无漏气以及与仪器连接的管道接口是否漏气;血压放气阀太快;测量时有干扰;袖带位置不对。 5.3 解决办法更换袖带及连接头;调节放气闽;使患者在测量前或测量中保持安静,身体应平卧.袖带处于心脏水平后在进行测试;重新调整袖带的位置。

液相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 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 3、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 4、检测器衰减太多。调整衰减即可。 5、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参数 6、检测器池窗污染。解决办法为清洗池窗。 7、检测池中有气泡。解决办法为排气。 8、记录仪测压范围不当。调整电压范围即可。 9、流动相流量不合适。调整流速即可。 10、检测器与记录仪超出校正曲线。解决办法为检查记录仪与检测器,重作校正曲线。 为什么HPLC柱柱压过高 柱压过高是HPLC柱用户最常碰到的问题。其原因有多方面,而且常常并不是柱子本身的问题,您可按下面步骤检查问题的起因。 1、拆去保护预柱,看柱压是否还高,否则是保护柱的问题,若柱压仍高,再检查; 2、把色谱柱从仪器上取下,看压力是否下降,否则是管路堵塞,需清洗,若压力下降,再检查; 3、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冲洗柱子,(此时不要连接检测器,以防固体颗粒进入流动池)。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再检查; 4、更换柱子入口筛板,若柱压下降,说明您的溶剂或样品含有颗粒杂质,正是这些杂质将筛板堵塞引起压力上升。若柱压还高,请与厂商联系。一般情况下,在进样器与保护柱之间接一个在线过滤器便可避免柱压过高的问题,SGE提供的Rheodyne 7315型过滤器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1、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2、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 如何解决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发生漂移或急速变化 漂移现象 1、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2、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3、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快速变化现象 1. 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 2、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3、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HPLC 仪器问题 1、我的HPLC泵压明显的偏高,请问可能的原因? 答:流速设定过高;流动相或进样中有机械杂质,造成保护柱、柱前筛板或在线

HPLC常见问题和对策

HPLC常见问题和对策—对实验人员十分有用 hplc常见问题和对策—对实验人员十分有用 hplc色谱常见问题 1.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2.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3.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4.做hplc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5.我最近更换了另一种牌号的ods柱,虽然分离情况仍可以,但保留时间不重现,为什么? 6.我购买的hplc柱验收测试时柱压过高,请问为什么? 7.色谱双峰产生的可能及判断和处理 8.色谱柱中的流动相会排干吗? 9.使用peek(polyetheretherketone)管路和接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0.液相色谱梯度洗脱中柱温的影响有那些? 11.为何基线会漂移 12.规则的基线噪音是如何产生的 13.不规则的基线噪音是如何产生的 14.保留时间漂移的故障排除 15.为何出现肩峰或分叉? 16.为何出现鬼峰? 17.为何出现峰拖尾? 18.为何出现峰展宽? 19.除了流速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压力改变? 20.什么是强溶剂、弱溶剂? 21.怎样才会使峰位发生重排? 22.除了在线脱气常用的实验室脱气方式还有哪些? 23.评价一个色谱柱的最基本指标有那些?

24.什么是时间常数? 25.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倒峰? 26.为何会出现“胖”峰和平头峰?怎样避免? 27.什么是次级保留效应? 28.前延峰的发生及处理? 29.峰变宽的原因? 30.柱平衡慢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1.用内标法实验时对内标物的要求有哪些? 32.管子切割与安装注意事项? 33.什么是hplc的“无限直径效应”? 34.如何评价一台检测器? 35.如何简单判断比例阀是否内漏? 1.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关于漂移问题: 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关于快速变化问题 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 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③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 2.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①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②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 ③可能柱超载,减少进样量。 3.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①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 ②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 ③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 ④检测器衰减太多。调整衰减即可。

最新分析化学 第1章 绪论 习题答案

第1章 绪论 第一章 概论 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 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 (NaOH)=0.05mol ·L -1时,草酸m =0.05×0.025×63=0.08g 称量误差r 0.00020.25%0.1%0.08 E ==> 而m (邻)=0.05×0.025×204=0.26g r 0.00020.1%0.26E = < ∴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 (NaOH)=0.2mol ·L -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 2C 2O 4·2H 2O 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 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 2B 4O 7·10H 2O 、B 、B 2O 3和NaBO 2·4H 2O 与H +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 2∶1、1∶1和2∶1。 1.1 30.0mL 0.150mol ·L -1的HCl 溶液和20.0mL 0.150mol ·L -1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 ol 2 30.0)(20.030.00.15020.00.1502)过)((Ba(OH)-?=?+?-??=量c 1.2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答案:13 2L 0.01988m ol 250.065.39100.3250)(Zn -+ ?=??=?=V M m c 1.3 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 ? ??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 16H O 5C 2MnO 2222424++=++++-- ?? ? ??=???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