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港口分析

长江经济带港口分析
长江经济带港口分析

一、我省港口航运的基本情况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省港口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港口泊位数量大幅增加,货运能力明显提升,港口综合服务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对我省沿江加快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一)我省内河航运发展情况

一是旅客吞吐量下降较快。2012年,我省内河航运旅客吞吐量从2005年的182.49万人下降到70.05万人,增速波动较大,在长江沿岸11省市中多数情况下居第9位,2010年排名第10;我省港口旅客吞吐量占11省市比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仅0.42%,远低于湖南的46.48%。

表1 长江沿岸各地旅客吞吐量(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交

通运输统计年鉴、中国港口年鉴。以下同。

二是货物吞吐量上升较快。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较快发展,吞吐量由2005年的1.72亿吨上升到2012年的3.61亿吨,年均增长11.71%,均居长江沿岸11省市第4位;我省内河航运货物吞吐量在11市的占比有所上升,货物吞吐量占比从2005年的6.86%上升到6.93%;集装箱吞吐量由2005年的11.21万标准箱(TEU)上升到2012年的45.58万标准箱(TEU),年均增长22.1%,增幅明显。根据芜湖港口的资料,2012年芜湖钢铁的吞吐量从2005年的35.41万吨上升到52.55万吨,增长了48.4%。

表2 长江沿岸各地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表3 安徽内河港口码头吞吐量

港口。与历年数据具有不可比性。

表4 我省主要港口分货类吞吐量(单位:万吨)

(二)皖江岸线资源开发情况

一是皖江岸线资源丰富。皖江岸线资源共999.9公里,其中759.1公里为主江岸线,占比达到75.9%。我省沿长江航道通航条件良好,主江深水岸线总长335.7公里,占比44.2%。截至当前,已开发利用

长江干流岸线182.2公里,利用率为24.0%,未利用及可再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特别是长江北岸岸线利用空间更大。

表5 长江安徽段岸线资源分布情况表(单位:公里)

二是皖江岸线功能区段规划合理。为促进岸线资源高效利用,推动沿江区域联动发展,我省依据沿江主体功能区划与岸线资源综合评价,将皖江岸线统筹规划为工业、农业、城市建设、港口设施、水工程、跨江设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等八大功能区段,各区段岸段长分别为147.4、16.7、74.1、158.4、11.3、24、19.4和307.8公里,分别占主江岸线19.4%、2.2%、9.8%、20.9%、1.4%、3.2%、2.5%和40.6%。

三是皖江城市农作物矿产资源丰富。我省长江沿岸主要城市有5个,与其余10省市相比较多,仅仅低于江苏和湖北。皖江沿岸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四川、云南两地相同,矿产资源丰富,拥有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

表6 长江沿岸城市、农作物及矿产资源(单位:万吨)

(三)皖江港口建设开发情况

一是我省港口设施建设推进较快。长江安徽段具有较好的通航条件和港口资源。“十一五”以来,随着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我省港口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至2012年,我省生产型泊位1336个,泊位数在11省市中的占比平稳,基本保持在5%左右,2004-2011年我省泊位数在11省中居第8位。目前, 安徽长江沿岸的港口群共有38个主要港区, 其中安庆有中心港区( 含桐城鲟鱼港区)和宿松、望江和枞阳4大港区; 池州有香口、东流和吉阳等10大港区; 铜陵有大通、横港和长湖滩等6大港区; 芜湖有庆大圩、荻港等12个港区; 马鞍山有人头矶港区、中心港区、慈湖港区和采石港区4大港区; 巢湖有和县和无为2 大港区。

表7 长江沿岸的11省市泊位数(包括沿江、内河和沿海)

二是港口货源日益丰富。围绕依托城市产业的发展,我省港口功能亦发生不断变化,通过对2010年沿江各港口分货种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沿江港群的发展基本形成单一职能型和综合职能型并存的港口功能发展格局。综合职能型港口主要包括芜湖港和安庆港,其中2010年芜湖港货物吞吐量中煤炭、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和水泥四大货种所占比重达到84.66%,安庆港货物吞吐量中水泥、矿建材料、煤炭、石油四大货种所占比重达到93.86%。单一职能型港口主要包括合肥和马鞍山等港口。总体看来,矿建材料、水泥、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煤炭及制品、成品油等是沿江各港的主要货种。

表8 2010年安徽沿江各港口分货种吞吐量比重(单位:%)

二是港航服务业得到初步发展。围绕港口功能的发展演化,港航服务业已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十一五”以来,我省沿江港口的港航服务业取得一定的发展,如芜湖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促进航运服务业健康发展研究》等,重点发展航运服务业,在船舶交易、船员服务、船舶供应、航运金融和航运信息等,全市形成了集聚有船舶修理企业、船舶商品供应商、船舶中介服务机构、船舶交易中介机构、航运金融服务机构等的航运产业集群。近年来,全省新建和改造航道里程550公里,兴建芜申运河、西河等13条航道。总体看来,目前我省港口的发展整体上仍处于第三代港口发展的初期。

表9 2010年安徽不同等级内河航道里程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物流运输发展、人口文化水平、城市化等方面的区域差异表现,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协调黄金水道和综合交通建设,协调区域经济与流域经济,整合升级产业结构体系,发挥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整合和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区域政策的背景下,长江沿岸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长江跨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基础和国家梯级发展战略的综合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生态环境、现代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财富占有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 1。长江经济带的含义和战略意义(1)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属于流域经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依托大江大河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可分为流域经济、机场经济、港口经济、陆桥经济或渠道经济等)。根据运输方式)。它既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属性,又具有“水资源”的特殊属性。此外,“长江经济带”在空间形态上是一个“带”,具有不同于“圈”、“群”等其他空间

形态的经济特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流域经济带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廊和经济中心,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德国的莱茵河流域等。(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五个有利于”: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大腹地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优化长江沿线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布局,形成上下游互补合作互动格局,建设陆海对外开放新走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布局来看,今年中央政府提出了两大战略:京津冀与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一个强调“经济圈”,另一个强调“经济带”这两大战略各有其特殊的战略意义京津冀协调发展是一个大城市圈和世界级城市群。长江 199经济区覆盖了中国40%以上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XXXX长江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95.24亿元,是1992年的26倍多。它是中国钢铁、汽车、电子和石化等现代工业的聚集地。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第一,长江沿岸9个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使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2)城市化 长江经济带由1/3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3/8的城市群和区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组成,是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形成的重要支撑然而,在XXXX,长江经济带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为52.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73%长江经济

2020继续教育: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三极”的是()。(10.0分) A.长三角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京津冀城市群 2.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10.0分) A.30 B.80 C.40 D.60 3.()就是根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性等要求划定的生态保护边界。(10.0分) A.生态功能区 B.生态保护红线 C.“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 D.产业布局

4.划分功能区就是适合开发的地区(),承载更多的产业和人口,而不适合开发的地区加强保护,减少人类活动,限制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10.0分) A.加快发展 B.加强服务 C.注重GDP指数 D.强调工业 2.在“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中,“划定三线”指的是()。(10.0分)) A.城市建设红线 B.基本农田红线 C.交通设施红线 D.生态保护红线 1.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建立长江干流上中下游、支流上中下游、相邻省市、关联产业、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等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10.0分) 2.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按照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引导企业向园区、园区向城市和城镇集中,拉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10.0分)

3.“多规合一”,是指将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交通规划三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10.0分) 4.制定更加科学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充分考虑生态区流域面积、水源保护的数量和质量等关键因素,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损失评估等量化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10.0分)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战略意义 近代以来,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为了充分发挥这一重要经济区域的作用,1992年6月,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中央提出长江经济带战略,并将其与“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作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历史地看,上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推进虽然有成效,但不够显著。当前,有必要将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条件和动力与之作一简要比较,以探寻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科学路径。 上世纪90年代初,长三角地区与长江中上游的中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方面差别较大,改革发展存在较大不同步,沿海地区的开放优势、政策优势、经济优势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形成一定互补关系。中央希望相关区域通过合作扩大优势,希望沿海的改革开放势头传递到内地。但当时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与长三角地区差距较大,而且普遍受制于国企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迟缓、招商引资困难等问题,加之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很难顺利推进。20多年后的今天,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已经趋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内移,对外开放的通关一体化建设卓

有成效。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约束进一步导致产业西移,沿江各省、市间产业转移已有相当规模,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政府对经济的管控不断让位于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长江流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条件远比20年前成熟。 无论从开拓国际合作领域、整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实施国家功能区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下的东中西部主要城市群开发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都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将东中西部连接起来,长江是实现这种连接的最好纽带。1993年,长江经济带10省市(现在是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165.8亿元,占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26%。到2014年,这个比重提高到44.72%。1993年,10省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国的占比为20.21%,2014年该比重上升到41.25%。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长江还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长江经济带将支撑起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对外开放战略。 有必要指出的是,20年间长江水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工程动工前的1993年,长江中上游河道水浅流急,货运能力十分有限。当年长江干流水运量为3.6亿吨,进出川运量为950万吨。2014年,沿江经济发展和三峡工程建成后出现的“高峡平湖”,使长江干流水运量达20.6亿吨,为1993年的5.7倍,连续10年位居世界内河水运榜首;2014年通过三峡船闸(即进出川、渝)货运量为1.19亿吨,比1993年增长10倍以上。同时,货物结构不断优化。这为国家实施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摘要】以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为背景,总结地区差距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物流运输发展、人口文化水平、城镇化等方面的表现,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统筹黄金水道与综合交通建设、协调行政区经济与流域经济、整合并升级产业结构体系、发挥新型城镇化支撑作用、整合与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地区政策推进的背景下,长江沿岸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长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基础及国家梯级开发战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地区发展在生态环境、现代化水平、城镇化程度、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及财富占有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地区竞争日益激烈、资源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等背景下,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有利于发挥长江经济带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支撑作用。 一、长江经济带的含义及战略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属于流域经济,流域经济是特殊形态的区域经济,是依托大江大河的区域经济( 依运输方式区域经济可划分为流域经济、临空经济、港口经济、陆桥经济或通道经济等) ,既有区域经济的一般属性,也有“水资源”的专门属性;此外,“长江经济带”在空间形态上是“带”,与“圈”和“群”等其他空间形态具有不同的经济特性。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流域经济带是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中心,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德国的莱茵河流域等。 (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五个有利于”: 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有利于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有利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从国家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今年中央提出了两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一个讲“经济圈”,一个讲“经济带”。这两个大战略各有其特殊的战略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讲大城市圈,世界级的城市群;长江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樊辰光 摘要:经过30年的蓄势和呼吁,长江经济带终于在近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两横三纵”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伴随着沪汉蓉铁路大通道的打通,长江经济带将在促进“两头”开放开发,协调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为显著,本文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根据不同测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方面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为未来区域经济开发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国外,发达地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依托沿岸沿线水路交通物流为基础的流域经济体系,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经济带和西欧的莱茵河经济带。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是美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其干流流经美国各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美的16.4%,加上俄亥俄河和密苏里河流经各州分别占11.9%和4.4%,三者合计共占29.2%。而莱茵河则是西欧第一大河,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它还哺育了德国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区,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其他大河连接,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使其成为工业生产区域的主轴线。现在有1/5的世界化工产品是在莱茵河沿岸生产的。在国内,坚持稳步推进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协同发展的指导下,提出以重要水陆交通为依托的“两横三纵”国土开发格局,而长江经济带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横,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它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然而,包含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9省2市在内的长江经济带尚处在转型升级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全文)

附表:湖北长江经济带2008年分县市经济发展状况 附件:咸宁长江经济带项目库 前言 一、规划依据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鄂发[2009]15号)中“沿江各市(州)相应编制本地相关规划”的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决定》,特编制本规划及《咸宁长江经济带项目库》。 本规划编制的法律法规和上位规划依据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征求意见稿)》 《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送审稿)》 《湖北长江河道岸线规划(送审稿)》 《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五个专项规划。 本规划编制所参考的关联规划有: 咸宁市“十一五”规划及其中期评估报告等 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经济社会、土地、水利、生态等发展规划等。 二、规划范围 咸宁市区、赤壁市、嘉鱼县行政区域范围,共4243.8平方公里。 三、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近中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答案

附5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自主诊断]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不仅包括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以及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和生态用水等,还包括向北方地区跨流域调水。 [合作探究·攻重难] 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沿北纬30°中国地势剖面。 【思考交流】 1.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市、区)?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 提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规划纲要》提出了多项主要任务,具体包括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构建东西双向、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等。 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黄金经济带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3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12月,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长江通道是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2016年1月,国家领导人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 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此后,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 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遵循5条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鲁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知识点总结(2020打印版)

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1.长江经济带的概况 (1)范围: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约占全国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地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2.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 (1)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城市群。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发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10.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1)“一轴”: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2)“两翼”: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3)“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4)“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4.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探究(4)《 长江经济带》预测演练(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长江经济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时提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据此并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是因为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影响长江运能大小的水文、水系特点是( ) A.多支流、多峡谷、多湖泊 B.落差大、含沙量小、不结冰 C.水量大、江阔水深 D.汛期长、多宽而浅的“U”形谷 [解析]多支流、多湖泊对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有利,但多峡谷不利;含沙量小、不结冰对航运有利,但落差大不利;汛期长说明水量大、水位高的季节有利于航运,但宽而浅的“U”形谷不利于通航;所以水量大、江阔水深的水文、水系特点是影响长江运能大的主要因素。 [答案] C 2.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其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长江航运中心 B.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C.传统工业基地 D.甘蔗、花卉生产基地 [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沙、南昌,读图可知,只有武汉是长

江航运中心和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三个城市附近都不适合种植甘蔗;三个城市都是所在区域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答案] B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图中Ⅰ轴沿长江分布,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等铁路线分布;Ⅱ轴经过江南丘陵,地势有一定起伏;M区为长江三角洲,该区域能源供给较少但需求量大,需要从外区调入;N区传统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 [答案] A 4.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解析]N区经济发展水平较M区低,在廉价劳动力方面有优势,且该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大力承接M区域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转移。 [答案] D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

phil--高考地理热点问题)《-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时事热点:2015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就意味着,这份江北新区的发展蓝图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这份方案明确了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描绘了它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还明确了用地、财税等政策红利。 解读:南京江北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会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对沿江经济、文化、环境、聚落产生重要影响。长江也是中考地理的常考内容。涉及长江的水文特征、沿江的省级区划概况及重要城市、水利水电、运输方式等,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应举一反三,全面的、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自主诊断]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 )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密度最大、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变化进行时间序列上的研究,探讨其历史沿革和经济现态,能够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变化过程,明确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开发的战略选择和开发重点,从而为下一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促进长江经济带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近二十年来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内部经济差异的分析,对今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政府决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2年长江经济带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价了1992年一201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并对长江经济带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文章一共分为六章,现将主要研究内容简述如下: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区域概况,主要介绍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界定、历史沿革、优势特征和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从经济总量、对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济拉动力等方面对1992至2010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总体变化及其在全国的地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第四章则通过对长江经济东中西部差异、省市间不平衡指数和地区空间经济专题地图等方式,着重分析1992年至2010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变化。第五章为长江经济带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探讨部分。第六章为总结部分,主要归纳了本论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第二、第二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经济总量、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等方面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偏离和出口拉动不足等问题,与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差距仍有较大差距,目前远未达到和“T"型结构的另一条黄金经济带并驾齐驱的水平。长江经济带的内部也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优势明显,但受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强劲的影响,全区经济差异由区域不均衡扩大向区域不均衡缩小发展。 水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与河流密切相关。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始终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纵观世界四大文明,其发祥地都是在著名的大河流域—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南亚的恒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①。人类社会文明发源于河流文化,每条河流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特点,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从而赋予了人类创造多样化文明的可能性。在传统农耕时期和产业革命时期,河流沿岸通常是一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河流依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像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西欧的莱茵河流域在治理成功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挥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区域发展的中心经济轴线。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一条黄金般的自然经济带。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出三峡,进入江汉平原,流经长江三角洲平原注入东海,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全长6300公里。长江不仅以水质清澈、风光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全局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实证的方式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长江带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发展协调协调度 引言 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连接着我国沿海和内陆,覆盖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土,总人口约为6亿。2013年我国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个省市的GDP总量接近于26万亿元,占我国GDP总量的41.2%。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所创造的GDP总量将占到全国GDP总量的50%。 2015年7月28日华东师范东大学和长江经济带研究会共同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该指数聚焦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相互之间的影响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城市的组织能力、对外服务能力和联系强度的综合评价,具体表现为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控制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研究指出,长江经济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上海毫无疑问在协同发展

中处于龙头地位;而处于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南昌相互独立,还没有形成合力(李治国,2015)。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还十分低,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仍需要长期努力。文中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现象。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必须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等方面着手。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概述 长江经济带覆盖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十一个省市,总面积约为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已超过全国的40%。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两大战略金融核心区域:江北嘴、陆家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与国际经济关联密切的金 融中心。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长江经济带的长远发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撑,是我国政府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做出的既有利于当前又助于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战 略决策。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在长江经济带建立起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创新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0考试答案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1.()就是根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性等要求划定的生态保护边界。(10.0分) A.生态功能区 B.生态保护红线 C.“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 D.产业布局 我的答案:B√答对 2.长江经济带的面积约()万平方公里。(10.0分) A.150 B.205 C.301 D.508 我的答案:B√答对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三极”的是()。(10.0分) A.长三角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京津冀城市群 我的答案:D√答对 4.()是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主导作用还在进一步强化。(10.0分) A.三大城市群 B.沪昆南翼和沪蓉北翼 C.沿江发展轴 D.城市群之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我的答案:A√答对 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10.0分)) A.东 B.西 C.南 D.中 我的答案:ABD√答对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包括()。(10.0分)) A.一轴 B.两翼 C.三极 D.多点

我的答案:ABCD√答对 1.划分功能区是我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理念。(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制定更加科学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充分考虑生态区流域面积、水源保护的数量和质量等关键因素,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损失评估等量化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对于长江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大开发,共抓大发展”。(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019届高考地理热点问题探究(4)《 长江经济带》预测演练(含答案)

长江经济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9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时提到,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据此并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是因为长江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影响长江运能大小的水文、水系特点是( ) A.多支流、多峡谷、多湖泊 B.落差大、含沙量小、不结冰 C.水量大、江阔水深 D.汛期长、多宽而浅的“U”形谷 [解析]多支流、多湖泊对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有利,但多峡谷不利;含沙量小、不结冰对航运有利,但落差大不利;汛期长说明水量大、水位高的季节有利于航运,但宽而浅的“U”形谷不利于通航;所以水量大、江阔水深的水文、水系特点是影响长江运能大的主要因素。 [答案] C 2.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其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长江航运中心 B.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C.传统工业基地 D.甘蔗、花卉生产基地 [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沙、南昌,读图可知,只有武汉是长江航运中心和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基地;三个城市附近都不适合种植甘蔗;三个城市都是所在区域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答案] B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经济地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较Ⅰ轴经过地区地势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图中Ⅰ轴沿长江分布,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等铁路线分布;Ⅱ轴经过江南丘陵,地势有一定起伏;M区为长江三角洲,该区域能源供给较少但需求量大,需要从外区调入;N区传统工业发达,环境质量较差。 [答案] A 4.为扩大就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转移过程中N区域可大力承接M区域( ) A.原料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市场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 [解析]N区经济发展水平较M区低,在廉价劳动力方面有优势,且该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大力承接M区域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原料指向型工业转移。 [答案] D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回答5~7题。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考试答案

单选 1.长江经济带的面积约()万平方公里。(10.0分) A.150 B.205 C.301 D.508 我的答案:B√答对 2.下列选项中,属于长江经济带的“多点”的是()。(10.0分) A.三大城市群 B.沪昆南翼和沪蓉北翼 C.城市群之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D.沿江发展轴 我的答案:C√答对 3.下列选项中,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两翼”的是()。(10.0分) A.城市群之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B.沪昆南翼和沪蓉北翼 C.沿江发展轴 D.三大城市群 我的答案:B√答对

4.长江经济带的规划范围,包括()个省市。(10.0分) A.12 B.15 C.9 D.11 我的答案:D√答对 多选 1.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包括()。(10.0分)) A.一轴 B.两翼 C.三极 D.多点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在“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中,“划定三线”指的是()。(10.0分)) A.城市建设红线 B.基本农田红线 C.交通设施红线 D.生态保护红线 我的答案:ABD√答对

判断 1.优化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推动产城融合,引导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多规合一”,是指将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交通规划三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生态保护红线就是根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性等要求划定的生态保护边界。(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制定更加科学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充分考虑生态区流域面积、水源保护的数量和质量等关键因素,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成本、损失评估等量化指标和绩效考评体系。(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打造长江经济带六大建议复习过程

打造长江经济带六大 建议

2014-09-04 08:57 收藏分享到: 打造长江经济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及国内经济调整发展趋势,促进“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植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笔者认为,要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新一轮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必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坚持”:坚持用科学高端规划引领,优化发展空间与布局;坚持以新型战略、科技服务、生态环保产业为支撑,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挖掘发展的内在活力;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托,增强发展的支撑与动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打造长江经济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和国内经济调整发展趋势,促进“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植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再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及发展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要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新一轮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必须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用科学高端规划引领,优化发展空间与布局 打造长江经济带,规划应先行,科学论证,统筹制定长江流域全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分工布局和优化升级发展规划;长三角龙头开发、开放发展规划;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两横轴”发展规划;“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和“上中下”三大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四大城市发展规划;现代新型战略产业体系和“水陆空铁公管”多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科技医药卫生创新体系、生态旅游、绿色环保、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等发展规划。力争做到各项规划相互补充衔接、完善配套,最终形成区域统筹、产业互补。 建议国家及有关省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咨询团队和智力信息服务中心。主要由对长江经济带有深入研究和高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专门负责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环境、项目论证等评估、验收,工程质量监测考评,政策法规研究建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科技创新攻关、技术人才培训等,努力为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综合系列服务。 二、坚持以新型战略、科技服务、生态环保产业为支撑,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推荐】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附3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学案 鲁教版必修2练习试卷

附3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正误判断: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 ( )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长江经济带调研汇报

20XX年长江经济带调研汇报 长江经济带调研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按照会议要求,现就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发展、当好先行汇报几点想法和建议,不当之处请徐主任和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长江经济带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概况: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3大区域,西起昆明XX上海,跨越8 省2 市,面积近200 万平方公里,是沿海和沿江两个一级发展轴的主体组成部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带处于我国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结合部,其交通基础设施除拥有我国最重要的水运交通干线――长江黄金水运航道外,流域内东西南北30 多条铁路和众多公路相交,加上民航交通,构成连通大江南北、沟通海上陆地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成为我国接南济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交通大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长江经济带8省2市共有营运铁路线路接近3 万公里,占全国线路总长的约29%。由于长江经济带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又承担着大量的过境运输,铁路运输能力明显不足。本区铁路干线的利用率大多接近饱和,特别是京沪、京广、京九、沪昆、宝成干线在区内成为“卡脖子”区段,铁路交通运输落后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铁路建设滞后、运输能力不足。长江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尚未形成综合大交通体

系,运输设施尤其是铁路运输设施相对落后。铁路干线以纵向通过型为主,缺少横向铁路干、支线通道。二是路网布局仍不完善,东西向交通较薄弱。目前长江经济带东西向运输主要依靠长江内河航运,而长江航运能力不足,联接长江上、中、下游的东西陆上综合运输大通道正在建设,尚未完全形成。三是经济带内交通设施建设还存在着不协调之处。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建设资金紧张,另一方面重复建设的问题也还存在;南北向与东西向交通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内资源、技术经济优势的互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强长江上、中、下游的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进而使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腾飞,必须以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铁路建设为先导。 二、湖南铁路建设要在发展长江经济带过程中加快推进,当好先导湖南省位于长江流域中南部,地处两湖平原与南岭山地,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的结合部,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相对落后地区,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区的过渡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湖南不仅是联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区的桥梁,具有承东启西,北联南进的区位优势,能形成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由于境内交通运输能力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湖南这种潜在的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要破解制约,发挥区位优势,首先要加强交通运输设施,特别是铁路交通设施建设。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通过优先和加快铁路建设、优化铁路合理布局,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组合协调,构建快捷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长江经济带的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