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实践中长句处理

汉英翻译实践中长句处理
汉英翻译实践中长句处理

汉英翻译实践中长句处理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交流越来越强,汉英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很多不恰当或者不合语法要求译文的现象。这主要是由英汉在句法上的差异造成的。本文从两种语法在句法结构、主语和谓语存在差异的角度出发、以奈达的动态翻译和科学翻译步骤为理论基础,运用大量例子来论述和分析翻译要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找出符合英语语法结构和习惯表达的主语和谓语的译文。除此之外,作者还说明汉语长句的断句和流水句的合句译法。

关键词:汉英翻译;句法结构;主语;谓语;长句和流水句

因为东西方语言表达的明显差异,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尤其是长句和流水句,本论文使用大量的例句来说明长句和流水句在翻译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作者在第一部分里说明两种语言的句法的差异以及主谓语的选择确定,第二部分着重说明长句的翻译技巧。

一、英语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由于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词句构造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体现在主谓语的选择确定上,英语主语是语法结构,即名次充当主语,英语的主语不可省略;汉语主语是语义,呈话题结构,话题可以省略。如:

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任务艰巨,困难不少。

translation: china has had great differences in solving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调查表(一)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课程教学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谢谢合作! 1.任课教师的态度:b a.严谨 b.较为严谨 c.有待加强 d. 不严谨 2.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b a.熟练 b.较为熟练 c.还熟练 d.不熟练 3.任课教师教学的条理性:a a.清楚 b.较为清楚 c.还清楚 d.不清楚 4.任课教师在课内提供的信息量:b a.很大 b.较大 c.尚可 d.太一般 5.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备课:b a.认真 b.较认真 c.还认真 d.不认真 6.任课教师课堂上吸引学生靠:b c a.严格的纪律 b.幽默的语言 c.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d.考试时能给学生较高的成绩 7.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让更多同学发言或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b a.欢迎 b.较欢迎 c.基本认可 d.不欢迎 8. 你本人在汉英翻译课程上的大致表现和收获:c a. 投入很大,收获很大 b. 投入很多,收获甚少 c. 投入一般,有一定的收获 d. 投入很少,也无所收获 9. 汉英翻译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a b c a. 掌握了汉英语的主要特点 b. 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技巧 c. 培养了对翻译的兴趣 d. 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10.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a a. 很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b. 不重要,关键要学到知识

长句的翻译-复杂的长句

长句的翻译-复杂的长句 泛瑞翻译 在法律翻译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长句”。“长句”具有两个典型特点:句子字数多,起码要超过50个单词;句子结构复杂,从句和各种修饰性成分较多。在法律英语中,“长句”出现的频率远远多于等其他英语作品。可以说,正确地理解和翻译长句,是法律翻译成败的关键。 对于法律英语中的“长句”,可以通过“拆分一组合”翻译法加以翻译。具体而言,就是要首先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将“长句”拆分成“短句”,进而分析出句子的主体结构;然后再把“短句”翻译出来;最后再把译文组合成通顺的汉语。其中的关键是“拆分”长句和“组合”译文。 在“拆分”长句的过程中,有一些拆分的“标志”:第一,句子中有标点符号的,可以从标点符号的位置,将句子分割开。第二,句子中有“连接词”的,可以将句子从“连接词”处进一步分割;所谓的“连接词”包括表示逻辑关系的词,比如and, or, but, however等;引导从句的词,如that, which, when, where,while等。第三,句子中有介词短语的,比如at, for, in 等介词所引导的介词成分,可以对介词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割。 在“组合”译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逻辑关系,在英一汉法律翻译处理上,最终的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达到准确、通顺、易懂的标准。 在法律英语中长句的形成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复杂的从句;第二,多个并列结构;第三,多个分句。本课将通过例句具体分析上述三种类型“长句”的翻译及技巧。 一、复杂的从句 通过多个从句来使句子结构复杂化,是增加句子长度的重要方式,例如: 例1:When the goods have arrived at their destination,the consignee that demands de-livery of the goods under the contract of carriage shall accept delivery of the goods at the time or within the

大学英语四级长句翻译方法及技巧

第19卷第12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ol.19 No.12 2006年12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 2006 英语长句翻译方法及技巧 张艳萍 (湛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 广东湛江 524048) 摘要:英语长句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 差异,进一步分析了两种语言长句的特点,概述了英语长句的常用的四种翻译方法,并举例分析了这些 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汉长句;差异;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6)-0200-04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汉译英时出现中国式英语,英译汉时句子却“西化”。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汉语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语言体系,语序差别甚大,尤其遇到复杂长句,除了需要较强的对比分析理解能力外,还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以及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际,拟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来对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作些探讨。 1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使翻译成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同时,由于不同语言体系的差异,在英汉翻译里,英语和汉语会在句法结构、内在逻辑关系存在着明显差异: (1)英语句子重形合,汉语句子重意合。汉语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形合手段比英语少得多,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并且汉语介词数量少,句式结构上也无太多的限制,可以利用说话的语气、环境及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等条件使语句尽量辞约义丰。所以汉语是一种必须联系交际人主体意识、语言环境、句子表达功能作动态的意念分析的重“意合”的语言,是有别于英语句子重“形合”,试看下面句子: 例1:My idea of a good P.E. class is one where youth are involved in at least 20 minutes of basic movement that gets their heart rates up. 译文:说到一节好的体育课,我的想法是青年在体育课中至少要进行20分钟使他们心跳加快的基本运动。 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形合的英语句子,全句用两个关系代词将两个定语从句联系起来,在译文中,将关系一层层理清楚,整句语气从容不迫,这就符合了汉语的叙事方法。 例2: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译文1:If you wish good advice, consult an old man. 原文中的假设关系是隐含的,译成英语时用连词if把假设关系给表达出来,从这一例句可以看出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句子特点。 译文2:Who never consults an old man may suffer loss. 此句用名词性从句来翻译,同样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和“意”上的区别。 (2)汉语通常根据时间顺序逐个翻译,而英语则较注重空间顺序。 汉语句中可常见两个以上的动词,甚至几乎全句皆动词。如:孩子们手里拿着老师给他们的礼物,唱着、 收稿日期:2006-09-17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8-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英汉翻译的原理和实践

Unit 1 I. 英汉翻译原理第一讲:什么是翻译? 【例1】The history of a tree from the time it starts in the forest until the boards which it yields are used, would form an interesting and, in many instances, an exciting story. (“×”号表示译文有问题,下同) ×树的历史开始于森林中,直到生产为木板后被使用为止,成为一个有趣且有许多事例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上面这句话的原文实际上主要说了两点内容: 1、树的历史的起迄时间 2、树的历史是怎样一回事 【译文】一棵树,从它在森林中生长起直到被制成木板使用为止,这段历史会构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故事十分激动人 心。 【例2】There are two regulatory systems which interact. One timing system comes from the evidence of our senses and stomachs, and the periodicity we experience when living in a particular time zone. ×有两个调节系统相互作用。一个定时系统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和胃的证明,就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区所经历的周期性。 【译文】人体有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调节系统。一个时间调节系统依据感官和胃发出的信息,依据我们生活在某个时区所体验的周期性规律。 寻找对等词语和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翻译方法,常表现如下: 1、简单语句的译文虽然生硬,但基本可读。如: 【例3】I can se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sers in musical history, each of whom creates music in a somewhat different fashion. ×我能看到音乐史上有三种不同的作曲家,他们中每一个人以某种不同的方式创作音乐。 【译文】我发现音乐史上有三类作曲家,他们各自的音乐创作方式有所不同。 2、较复杂语句的译文似通非通,甚至不知所云。如: 【例4】The traditionalist type of composer begins with a pattern rather than with a theme. The creative act with Palestrina is not the thematic conception so much as the personal treatment of a well-established pattern. ×传统主义型作曲家始于某种格调而非某种主题。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行为不太像对固定格调进行个性化处理的主题概念。 【译文】传统型作曲家是从形式出发而不是从主题出发进行创作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不是主题的构思,而是对固定形式的个性化处理。 3、典型的英语表达形式在汉语无法找到对等形式,翻译无从着手。如:

日语句子的翻译技巧-复杂长句专题

一、如何分析理解长句和复杂句 (一)掌握日语句子结构特点 1、谓语位于句子的末尾。 2、谓语是整个句子的重点和核心。 (二)分析日语的句子结构 日语和汉语一样,有单句和复句。单句主要是由句节和词组构成,而复句是由分句构成,还可分为联合复句(由表示并列、选择、递进等关系的分句构成)和偏正复句(由表示转折、假设、因果、推论、取舍、让步等关系的分句构成)。分析单句着眼于分析各句节或词组在句中所属的成分;分析复句则应该弄清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再逐一分析各个分句。 ○約束の時間にたがわずはいってこられたその方はわたしの隣の椅子に腰を下ろすや否や、十年の知己でもあるかのように、日中友好運動の発展ぶりについて質問され、運動の現状をいろいろ聞かれた。 ●他按约定的时间走了进来,刚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就像十年的知己似的,问起中日友好 运动的发展情况,并详细询问了运动现状。 ○同様に、西欧的文明圏に普遍的なエチケットで無作法とされている行為の中で、食卓で音をたてて飲み食いすることの与える不快感の度は、今日の日本人の想像しうるよりもはるかに強いものがあるのである。 ●同样,在西欧文明世界所普遍通行的礼节中,餐桌上吃喝时发出响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 为。这种行为给人们带来的不愉快的程度是远非日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頭脳全体の働きは非常に複雑なもので、神秘的にさえ見えるが、これを構成する個々の脳細胞に関しては、それが他の脳細胞に刺激を与える興奮状態にあるか、逆に非興奮状態にあるかの二つの状態の差があるに過ぎない。 ●整个大脑的活动非常复杂,甚至令人觉得神秘。然而,构成人脑的每一个细胞却只有两种状 态的差别:或处于刺激其他脑细胞的兴奋状态,或与此相反,处于非兴奋状态。 (三)分析长句和复杂句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抓住句子的重点和核心:句子末尾的谓语 第二步:找出与句末位于相呼应的主语以及与句末谓语有直接关系的其他谓语,并分析其关系第三步:逐一找出与上述主语、谓语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并分析其关系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二、课程编号:11012010 三、学时与学分:68/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 七、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一、二学年里打好了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具备了较强的汉语驾驭能力,并掌握了英汉两种文化的一般性背景知识,进而修读这门课程。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探讨基本翻译理论。上学期通过分析英、汉语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向学生介绍常用翻译技巧,并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有关练习,提高学生处理词、句层次的水平,使其具备基础的翻译能力。下学期则引入篇章翻译。 通过对不同文体文本的篇章特点及其翻译的讲评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进行翻译的能力及其篇章意识。要求学生修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运用基本翻译技巧对较宽体裁的文本进行较为准确、流畅的翻译,每小时译速为250—300词/字。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词、句层次上的相关翻译技巧:词语的增译、减译,词类转换,句子中的语态变换,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的运用,词序调整,分译与合译等。第二部分针对各种常见体裁的文本进行篇章翻译的讲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对新闻、广告、商贸信贷函、法律、科技等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进行分析,评述篇章翻译对忠实传达原文风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标准,翻译原则,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等值的影响以及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具体学时分两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第1周翻译的基本知识 2—3周英汉语言对比 第4周直译、意译及混合运用 5—14周翻译技巧:选择词义,词类转换,增译减译,重复译法,正说反译,否定转译,语态变换,词序调整,分译合译等 第15周定语及定语从句 第16周英汉主语的表达 第17周长句的翻译 第二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1—2周:介绍文体的翻译 3—4周:人物、景象描写的翻译 5—6周:散文的翻译

长句译法

长句的翻译 1.什么是英语长句? 英语长句一般指的是各种复杂句,复杂句里可能有多个从句,从句与从句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孕、嵌套,也可能并列,平行。所以翻译长句,实际上我们的重点主要放在对各种从句的翻译上。从功能来说,英语有三大复合句,即:①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②形容词性从句,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定语从句;③状语从句。 2.英语长句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说来,英语长句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结构复杂,逻辑层次多; 2)常须根据上下文作词义的引申; 3)常须根据上下文对指代词的指代关系做出判断; 4)并列成分多; 5)修饰语多,特别是后置定语很长; 6)习惯搭配和成语经常出现。 3.英语长句的分析方法是什么? 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句子的主干结构; 2)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例如,是否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等;以及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关系; 4)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4.长句翻译方法 In Africa I met a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and said,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分析:

第一,拆分句子:这个长句可以拆分为四段:In Africa I met a boy/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when I spoke to him,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第二,句子的结构分析:(1)主干结构是主语+过去式+宾语:I met a boy…。(2)crying后面是状语从句“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3)“when I spoke to him”是介于“said”和“that he was hungry because”之间的插入语。 第三,难点部分的处理:“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应译为“哭得伤心极了”。 参考译文:在非洲,我遇到一个小孩,他哭得伤心极了,我问他时,他说他饿了,两天没有吃饭了。 一般来说,长句的翻译有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和综合法四种。现将各种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1)顺序法 有些英语长句叙述的一连串动作按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或按逻辑关系安排,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一致,可按原文顺序译出。例如: Combined with digital television sets, videodiscs can not only present films but also offer surround sound which provides theatre quality-amazing reality by which the viewers may have an illusion that they were at the scene and witnessed everything happening just around them. 分析:按意群的关系,该句可以拆分为五部分:Combined with digital television sets/videodiscs can not only present films but also offer surround sound/which provides theatre quality-amazing reality/by which the viewers may have an illusion/that they were at the scene and witnessed everything happening just around them.除了必要的增减词,原文各句的逻辑关系,表达次序与汉语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按原文译出。 参考译文:与数字式电视机相结合,图像光盘不仅可以演电影,还提供环境声音,产生电影院效果——令人吃惊的真实感,使观看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在现场目睹他们周围发生的一切。 2)逆序法 “逆序法”又称“倒置法”,主要指句子的前后倒置问题。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语序完全相反,这就必须从原文的后面译起,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逆序法在长句的翻译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按意群进行全部逆序或部分逆序。例如:

长句翻译中英对照

1、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ology,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es, science, art, religion, etc.; that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mmediate material means of subsiste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tained by a given people or during a given epoch form the foundation upon which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e legal conceptions, art, and even the ideas on religion, of the people concerned have been evolved, and in the light of which they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instead of vice versa, as had hitherto been the case.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被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程度,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律的概念,艺术以至宗教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像过去那样做得正好相反。 2、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行为主义者认为, 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 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 那么, 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3、How it happened that a little rocky peninsula in a remote corner of the Mediterranean was able to provide our world in less than two centuries with the complete framework for all our present day experiments in politics, literature, drama, sculpture, chemistry, physics and Heaven knows what else, is a question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 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 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英语六级长句翻译技巧

六级考试中地英译汉是分别从阅读理解部分地篇文 章中选择一至两个句子组成一题,要求译文全句结构正确、自然、通顺、流畅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很多学生在做这项 练习时,总觉得句子看起来似懂非懂,译出来词不达意,笑料百出.翻译是对英语综合能力地考查,没有一定地基本功, 要想在这部分得到高地分数是不可能地.但是,具有了一定 地英语基础,是不是就具有较高地翻译能力呢?也不一定. 翻译是一种语码地信息转换,中国学生在进行这种转换实践时,常会遇到以下几方面地困难: .有些学生汉语基本功不好,中文表达能力欠佳,以至于 在翻译中常觉得有些句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翻译时,他们能较好地理解原语地信息,但却很难从译入语中找到相应地语码. .由于对原句理解上地偏差,导致表达上地偏差.翻译 测试中,为了增加试题地难度, 试题设计者往往选择那些语 法结构错综复杂地部分.理解是翻译地基础,没有正确理解 原语地信息,在寻找语码转换,用译入语来表达式时,就会出现偏差和错误.比如修辞关系错译、漏译、增补省略不当、语序安排不当、词义错译、文体、色彩不适应、措词不当等. .缺乏英语语法知识而导致错译,如: . 误译:如他所做地一样,因住在乡村,他不知都市生活地 喧闹. 句首地,而是插入语,为加 强语气而进行地重复,上句应译为:"无论如何他是住在乡村里地人,不会知道都市生活地纷忙繁乱". .不知如何处理好忠实、通顺、流畅之间地关系.翻译创 作地标准是"信、达、雅",翻译时应追求忠实、通顺、流畅.可是在实际翻译时常会出现:文字流畅,但与原语地信息相差太大;或文字不是太优雅,但比较接近原语地信息.英译汉 之只做到忠实、通顺即可,即忠实于原作地内容及风格,译文又通顺易懂,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分, 直译要求译文与原文在词语、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保持一致,而意译则要求摆脱原文形式地束缚而传达原文地内容. 但实际翻译中,没有绝对地直译和绝对地意译.相反,直译 基础上地意译更接近原文而又符合汉语习惯. 作为考生,在备考时应掌握一些英译汉过程中经常采用 地翻译技巧, 注意体会英语和汉语之间地差异, 同时要特别 注意经常考到地一些技巧,并总结其中地翻译规律.通过对 考试试题地分析,我们发现六级考试中英译汉试题中地英文句子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句子较长,其中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从属结 构,致句子结构复杂,意思不易把握.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翻译练习(上)【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翻译实践篇详解 一、非文学类文本(社会人文) 1. Van Gogh Although art historians have spent decades demystifying Van Gogh’s legend ①, they have done little to diminish his vast popularity. Auction prices still soar, visitors still overpopulate Van Gogh exhibitions, and The Starry Night remains ubiquitous on dormitory and kitchen walls②. So complete is Van Gogh’s global apotheosis that③Japanese tourists now make pilgrimages to Auvers to sprinkle their relatives’ ashes on his grave. What accounts for the endless appeal of the Van Gogh myth? It has at least two deep and powerful sources④. At the most primitive level, it provides a satisfying and nearly universal revenge fantasy disguised as the story of heroic sacrifice to art⑤. Anyone who has ever felt isolated and unappreciated can identify with Van Gogh and hope not only for a spectacular redemption⑥but also to put critics and doubting relatives to sh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myth offers an alluringly simplistic conception of great art as the product, not of particular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artist’s painstaking calculations, but of the naive and spontaneous outpourings of a mad, holy fool⑦. The gaping discrepancy between Van Gogh’s long-suffering life and his remarkable posthumous fame remains a great and undeniable historical irony. But the notion that he was an artistic idiot savant⑧is quickly dispelled by even the most glancing examination of the artist’s letters. It also must be dropped after acquainting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22110280 课程总学时 32 周学时 2 学分 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英汉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译汉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修该课程之前已修完综合阅读,综合英语,语法学,词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学生修该课程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该课程又是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和反映,它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它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口译,高级英语等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采用孙致礼编著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教学参考书 Baker, Mona. 200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assnett S, Lefevere A. 2001.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rown Gillian & Yule Georg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英汉翻译第一讲讲义

第一讲绪论 内容提要:时代呼唤翻译,翻译促进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翻译同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中国的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介绍外国和对外介绍中国同样紧迫。翻译的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课堂教学都亟待加强。 一、为什么要学翻译 翻译是语言工作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各国人民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更是各国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有效工具,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翻译的定义、过程和性质 翻译是一种交际方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翻译包括所有的符号之间、非符号之间、符号和非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比如,一个手势变成一种语言,把汉语的文言文转变成白话文(语内翻译),把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符号,甚至把你的所想所思诸于笔端,都是一种翻译。狭义上的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即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这样的一种活动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即口译(interprettion)和笔译(translation)。 异化(foreignizing)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2001:240)〔1〕;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 (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2〕。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他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尽可能的是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1〕;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foreignness),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2〕。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读者的阅读目的也包括想了解异国文化,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

翻译练习与各种技巧以及汉英语言分析

●When I had satisfied the first sharpness of hunger, I could eat no more. ●[意译]在最初的强烈饥饿感满足以后,我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Thus, I imagine, must the pious feel cleansed on leaving the confessional after the solemnity of absolution. ●[意译]我想,虔诚的信徒在参加庄严的忏悔仪式之后离开忏悔室时,一定也是这样 感到自己圣洁了。 ●The great scientists are often men of supernormal vitality which enables them to retain a freshness of outlook and enterprise even into their old age. ●[意译]伟大的科学家往往具有超人的活力,因此,即令到了晚年,他们还保有新颖 的观点和朝气蓬勃的事业心。 ●Watch out f or Harlow, he’s full of mickey mouse ideas. ●[字面意义]要小心哈洛,他满脑子都是米老鼠的想法。 ●[意译]要提防着点哈洛,他满脑子歪门邪道。(下流、不高明的看法) ●Her father was very fond of Hughie, but would not hear of any engagement. ●[直译]她的父亲很喜欢休希,但不愿意听到任何订婚的事。 ●[意译]她的父亲很喜欢休希,但一提到订婚的事他就不干。 ●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his head in the clouds sometimes, but his feet always on the ground. ●[字面意义]一个好老师的头有时要放在云层中,但他的脚应该永远站在地上。 ●[意译]好老师有时应该富于幻想,但时时刻刻必须从实际出发。 直译vs意译 ●Don’t take the low-fat label as a license to eat. ●不能因为食品标明低脂肪,而敞开食用。 ●别把标有“低脂肪”的标签看成是可“敞开食用”的许可证。 第一节词类转换法 ●The abuse of basic human rights in their own country in violation of the agreement reached at Helsinki earned them the condemnation. 他们违反在赫尔辛基达成的协议,在国内侵犯基本人权,因此受到了各地热爱自由的人们的谴责。 ●(Cf. Freedom-loving people everywhere condemned them because they violated the agreement reached at Helsinki and abused basic human rights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讲课讲稿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 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 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81.8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

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2. 为什么称巴拿马运河为“水桥”? 3.“涨、高”指“开始涨、高”,还是“涨、高”到了足够的高度?考虑上文的“几分钟后”。 4. 这里两个分句是否平起平坐?考虑上文已经说过船“升高了16米,又升高了9.5米”。 5. “只见”是不是真的在描写“我们”在干什么?考虑上文的主语是“我们的游船”,不是“我们”;上文的宾语是“主航道”,下文接着是“两岸”。 6. “山”指hills还是指mountains?考虑1)上文说“桥顶”只高出海平面26米; 2)地理知识:巴拿马地峡很窄。 7. (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两岸山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中各部分的层次关系如何?考虑“主航道”与“山”的空间关系,“山”与“绿树红花”的空间关系,“山”与“景色十分秀丽”的物与属性的关系。 8. 这里的“时隐时现”什么意思?参考1)上文的“驶入”,下文的“悠悠航行”;2)常识:“隐、现”可由光线明暗造成,遮拦物的有无造成,也可由观察者移动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