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测绘企业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目录

1人员管理控制程序

2文件管理控制程序

3 计算机软件管理控制程序

4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5 标识管理控制程序

6 测量设备分类管理控制程序

7 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

8 测量设备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9 检定、校准试(实)验室管理程序

10 测量设备外部供方控制程序

11 计量确认过程控制程序

12 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

13 测量设备封印管理程序

14 测量过程控制程序

1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16 测量设备溯源控制程序

17 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和分析控制程序

18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9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20 不合格控制程序

21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人员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公司测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得到保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涉及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人员。

3 职责分配

3.1 公司经理负责对测量管理体系的人员需求提供管理支持。

3.2 岗位培训部负责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内外部培训和考核工作。

3.3 人力资源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的调动、晋级和组织培训。

3.4 企业管理办公室配合岗位培训部和人力资源部参与对测量管理体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4术语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从事测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关人员。

5要求和过程实施

5.1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过程识别

输入是对管理、测试和维修人员能力要求的规定;输出是合格能胜任工作的人员;活动是技能培训、考核、定职、定岗等;资源是需要培训的人员、教师、培训资料、培训机构、培训地点等。

5.2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过程实施

5.2.1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控制要求

5.2.1.1 岗位培训部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应确保所有从事检验、测量、校准和检定人员胜任测量工作的能力。

5.2.1.2 从事测量管理、检测和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应经过有关的培训、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5.2.2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分类

5.2.2.1 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体系设计及内部审核与评审以及对测量相关专业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

5.2.2.2 检测人员:主要从事设备检定、校准、测试、对比等各种活动,确定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人员。

5.2.2.3 测量设备调试、维修、使用人员:负责测量设备的调试、修理以及使用,使检测设备恢复到所规定的计量特性要求的人员。

5.2.2.4 内审人员:公司内部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人员,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内部审核。

5.2.3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资格要求

5.2.3.1 管理人员

a) 熟悉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文件。

b) 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c) 掌握测量管理和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d) 具有一定的测量管理实践经验。

5.2.3.2 检测人员

a)熟悉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文件。

b)具有中技或相当于中技以上文化程度。

c)能掌握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以及所从事检定、校准项目的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取得计量检定员证等相应资格证书。

5.2.3.3 设备调试、修理、使用人员

a)熟悉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文件。

b)具有中技或相当于中技以上文化程度或取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c)能熟练掌握检测设备调试和修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d)能熟练掌握测量设备的操作维护方法。

5.2.4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培训

5.2.4.1 各相关部门、专业施工处应拟定每年培训计划进行定期培训,同时还应积极参加网公司、电力试研院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它上级举办的相关学习班。

5.2.4.2 测量管理体系检测人员应学习掌握计量基本知识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熟悉新测量设备的有关技术性能和使用要求。

5.2.4.3 体系管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5.2.4.4 公司相关部门应遵循“自学为主,外培为辅,学以致用,着重提高技能”的原则,开展多种多样的人员培训。

5.2.5 测量管理体系人员考核与任用

5.2.5.1 任用部门应建立测量体系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合格者才能从事相关的体系活动,管理体系人员的考核统一由岗位培训部、人力资源部和企业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和管理。

5.2.5.2 管理、检测、维修、使用和调试人员在任用期间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有关部门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总结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工作总结 测量管理工作是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我矿正常生产。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采剥车间2014年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测量基础工作。 首先,车间内设置有测量管理领导机构,对测量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车间主管领导负责车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安排布置,车间配备一名兼职测量管理人员,负责车间日常测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各工区也均有分管领导及负责人员,形成了车间完备的测量管理网络,为采剥车间的计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对车间测量设备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重点,区别管理”,即:对用电计量设备重点控制,做到及时登记台帐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计量管理规定,按照周期进行检定,对测量设备定期向矿节能计量室送(请)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对于日常工作用所用的测量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度、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准确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周期检定计划,分类管理。确保了车间在用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测量设备100%的合格率,实现在用测量设备管理的有序性、条理性和可控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车间测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是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车间注重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强化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此举更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三、持续改进、不断进取

在节能计量室的正确指导下,我车间测量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前期工作中购买钢板尺测量油量,在经过时间的见证,证明了此法确实好用,保证了能耗考核的准确性。 四、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对于设备配套的压力表随着设备一起来,我车间认为应该在设备尚未组装之前,将压力表及设备上需要完成首检的计量设备送节能计量室完成首检,然后安装到设备上,以保证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对于新购测量设备,且不是一次性检定不利于拆卸设备的希望节能计量室能给出相应合理的指导。 昆阳磷矿采剥车间 2014-12-4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测量管理方案体系内审员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单位名称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 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 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 9、 ISO10012 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 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 测量结果。(√)

测量管理体系工作总结

2014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工作总结测量管理工作是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我矿正常生产。针对我矿的实际情况,采剥车间2014年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计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测量基础工作。 首先,车间内设置有测量管理领导机构,对测量工作实行分级管理,车间主管领导负责车间测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安排布置,车间配备一名兼职测量管理人员,负责车间日常测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各工区也均有分管领导及负责人员,形成了车间完备的测量管理网络,为采剥车间的计量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对车间测量设备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重点,区别管理”,即:对用电计量设备重点控制,做到及时登记台帐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计量管理规定,按照周期进行检定,对测量设备定期向矿节能计量室送(请)检并取得检定合格证书;对于日常工作用所用的测量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度、使用年限、使用环境、准确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周期检定计划,分类管理。确保了车间在用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测量设备100%的合格率,实现在用测量设备管理的有序性、条理性和可控性。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车间测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素质是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车间注重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强化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此举更提高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三、持续改进、不断进取

在节能计量室的正确指导下,我车间测量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前期工作中购买钢板尺测量油量,在经过时间的见证,证明了此法确实好用,保证了能耗考核的准确性。 四、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对于设备配套的压力表随着设备一起来,我车间认为应该在设备尚未组装之前,将压力表及设备上需要完成首检的计量设备送节能计量室完成首检,然后安装到设备上,以保证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对于新购测量设备,且不是一次性检定不利于拆卸设备的希望节能计量室能给出相应合理的指导。 昆阳磷矿采剥车间 2014-12-4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目次 ISO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质资源 6.4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量确认过程概述

ISO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由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成员国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10012由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ISO10012取消和代替ISO10012-1:1994和ISO10012-2:1997,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引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 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立法和执法机构;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ISO9000:2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职能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可,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他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图1 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注:数字对应于本标准的相应条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精编版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对)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错) 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对) 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 位自己确定。(对) 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 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错) 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 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对) 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错) 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 现。(对) 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错) 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错) 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错) 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对) 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错)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三、多项选择题: 1、不合格控制包括(不合格体系文件、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过 程)。 2、测量过程设计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认计量要求,为了满 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确认有效)。 3、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包括(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 4、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测量管理体系内审 员、检验人员)。 5、属于测量设备的是(压力表检定装置、测量的辅助设备、实验用温湿度 计)。

ISO1001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doc 13)

ISO1001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doc 13)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目次 ISO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质资源 6.4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量确认过程概述 1/13

ISO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由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成员国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ISO10012由ISO/TC176/SC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支持技术分委员会制定。 ISO10012取消和代替ISO10012-1:1994和ISO10012-2:1997,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讲解

计量工作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讲座之一 (2013年6月20日) ●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推行的目的和作用 ●怎样才能把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日常的管理有机结合 ●测量管理体系与日常计量器具管理的区别 ●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应如何制定 ●计量要求的概念和导出方法/ ●计量确认实施的作用和方法 ●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和控制 ●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1 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推行的目的和作用。 近30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的计量工作主要经历了计量定升级、推行计量检测体系、推广应用测量管理体系等时期。从国家计量主管部门的相关资料上看,在工业企业推行这些计量管理体系是根据现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国际计量管理的经验所做的部署。 国家的计量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计量行政管理、计量技术管理和计量法制管理。企业的计量工作主要体现为:应用计量科技成果(如: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检测方法),贯彻落实计量法制管理的要求(如:量值传递和溯源)。 在现代工业企业中,许多工作离不开检测、离不开数据。无论决策或控制,包括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经营核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显著。计量工作首先是保证数字准确、数字安全的。所以,计量是企业技术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石;完善的计量管理为各个管理体系和方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完善的计量管理可以使企业减少或避免许多风险;完善的计量管理是数字领域的精细化管理。 计量检测结果准确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包括:测量设备的性能、人员的能力、检测依据的方法文件、环境条件等。认识计量工作不能只看到测量设备。

(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按照GB/T19022-2003/ ISO10012:2003标准的要求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完善的企业计量管理原则和方法,是企业计量管理史上一次质的提升,开启了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新时代。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个确保,即:确保体系内的所有测量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所有测量设备能够正确可靠地使用(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国际单位标准。体系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三个“确保”而规定的要求。 (2)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的特征 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环境中,面对许多发达国家加速进行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在多种行业大力推进“再工业化”的巨大挑战,我国企业传统的比较优势将迅速失去,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新技术时代,重质量、重效益、重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企业的管理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以信息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正在突破并取代以往粗放式、经验式、僵化式的传统管理模式; ――系统性智能化管理方式要逐步取代各种管理事项彼此独立、部门分割式的管理; ――立足于国际社会大环境下的管理正在取代自我封闭式的管理。 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 (3)在现代企业面临深刻变化的状况下,推行测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我列举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企业发展的趋势是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高,企业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广。如:计控一体化的设备逐步成为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设备。科技与计量密不可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科技发展的范围不是局限于生产领域,在许多业务管理事项中也在逐步应用。如: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管理不仅在推行,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HYD/CL 山东临朐振华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 HYD/CL 1——2008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爱控状态: 发放号: 2008-01-1发布 2008-01-1实施 山东华岳达铝业有限公司发布

编制:审核:批准:

前言 山东华岳达铝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江北铝型材第一县——山东临朐.该公司距济青高速公路20公里,距潍坊飞机场48公里,交通便利,公司占地98亩,拥有员工480余人,年产铝型材3万余吨。公司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备、先进的检测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237---2004组织生产,公司产品一次性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本公司具有模具设计、熔铸、挤压、氧化、磨砂、K金、着色电泳、喷漆、隔热断桥、木纹转印、幕墙、工业料等产品服务于广大新老客户。 山东华岳达铝业有限公司的宗旨是:快速响应市场发展、永不放弃质量原则、致力于品牌开发、不断改进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高水准服务。

批准令 为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高测量管理水平,本公司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制定了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本文件是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性文件,各部门(车间)和全体职工必须遵照执行。现予批准颁布实施。自2008年1月10日起施行。 总经理: 2008年1月1日

1、测量管理体系 1.1目的 依据GB/T19022-2003/ISO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编制而成的。确保有效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够满足、适应预期用途,把不准确测量造成的产品质量风险减小的最小程度,并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1.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测量有关部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以及相关能源、环保、安全、经营(含物料)等所有检测范围。 1.3手册的编写和修订由办公室负责,无论编写或修订均由总经理批准后才能发放。 1.4手册的解释权归办公室,并负责底稿保存。 1.5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其封面加盖相应标记。受控发放对象是公司领导、有关部门、车间,受控发放手册应编号,并对持有者进行登记。 1.6为保证手册的适应性,可根据需要对其修订、换版,只有受控版本才能同时修改或发放,版本修订如下: 1.6.1企业产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时; 1.6.2国家标准重新修订后; 1.6.3修订换版时,由认证办公室同时组织修订有关的程序文件。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对)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错) 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对) 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 位自己确定。(对) 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 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错) 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 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对) 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错) 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 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错) 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错) 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错) 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对) 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错)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三、多项选择题: 1、不合格控制包括(不合格体系文件、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过程)。 2、测量过程设计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认计量要求,为了满 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确认有效)。 3、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包括(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 4、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测量管理体系内审 员、检验人员)。 5、属于测量设备的是(压力表检定装置、测量的辅助设备、实验用温湿度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cms04-2010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目标 5.4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2 信息资源 6.3 物资资源 6.4 外部供方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 计量确认 7.2 测量过程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求。下列要求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提出的,其随后如有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要求实施。 2 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a) 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 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 c) 制定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 d) 出具检定、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 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 计量人员 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 计量标准

组织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应经相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要求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6.1 从事计量器具制造和(或)修理的组织应按照《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6.3 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2 检测能力 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d) 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3 检测水平 需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a) 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 b) 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 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在本标准中, 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 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 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 立法和执法机构; § 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 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 19001-2000的第7.6条款和GB/T 24001-1996的第4.5.1条款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第一版 本册登记号: 持有者: 2011年1月20日发布2011年1月30日实施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更好地为广大顾客服务,加快公司计量工作的步伐,依据GB/T 19022—2003(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等国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本手册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测量过程及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手册中测量管理体系过程覆盖了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公司各部门必须贯彻执行。 本手册由*********综合办提出; 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 本手册由*********总经理批准;

章节名称页码前言 (2) 目录 (3) 公司概况 (4) 手册发布令 (5)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6) 1.0范围 (7) 2.0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0术语和定义 (8) 4.0 法制要求 (11) 5.0 技术能力要求 (12) 5.1 检测能力 (12) 5.2 检测水平 (12) 6.0 质量管理要求 (13) 6.1 总要求 (13) 6.2 管理职责 (13) 6.3 资源管理 (17)

6.3.1 人力资源 (17) 6.3.2 信息资源 (18) 6.3.3 物质资源 (19) 6.4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20) 6.4.1 计量确认 (20) 6.4.2 测量过程 (21) 6.4.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3) 6.5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24) 6.5.1 总则 (24) 6.5.2 审核和监视 (24) 6.5.3 不合格控制 (25) 6.5.4 改进 (26) 附录1 行政组织机构图 (28) 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9) 附录3 测量管理体系技术机构图 (30) 附录4 生产工艺流程图 (31) 附录5 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2)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第一章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1.目的: 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职责: 3.1、人事部负责组织确定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3.2、管理者代表批准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4.内容: 4.1、公司总经理: 1)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的全面工作,促进各级员工贯彻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和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 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领导、组织公司计量工作,保证其行使监督的权限。 3)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提供必需的资源。 4)批准《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5)批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计量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6)批准公司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7)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 4.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1) 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全公司范围内提高员工的计量意识。 4)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在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与咨询、认证机构保持联络。 6) 组织制定并审核公司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7) 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8) 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开展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打√,错打×) 1、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都应标识。 (√) 2、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 3、在企业中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进行计量确认。 (×) 4、维修后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必须重新评定。 (√) 5、不合格测量设备即是指经确认不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 (√) 6、封缄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校准而由用户自行调整的装置。 (×) 7、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是指只要满足外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就可以了。 (×) 8、应对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实施控制。 (√) 9、对计量检测体系中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 10、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应计算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 (√) 11、测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计量确认,防止测量设备失准而对企业带来的风 险。(×) 12、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 13、计量职能是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

14、外来服务,是指外部检定和校准工作。 (×) 15、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应由企业根据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 和 后 果 自 主 确 定 。 ( √ ) 1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不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 17、计量要求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 18、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 ) 19、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文件不一定必须足够详细。 (×) 20、监视和记录用的室内湿度计没有必要计量确认。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1、确认证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A B C ) A、查阅记录; B、测量或试验; C、面谈; D、 推断。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2020)年度内部审核报告 编号:2020082801 一、目的 1. 检查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19022-2003 /ISO10012:2003标准的要求; 2. 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与充分性;确认公司各级人员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要求的执行程度; 二、范围 生产经营过程中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设施、过程、岗位和人员。 三、依据 1、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 要求》; 2、适用的计量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3、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商业合同(如有)等。 四、审核组 组长:组员:A组: B组: 五、审核日程安排 审核时间:2020年8月27日

六、审核发现 1. 不符合项 1.1 主要不符合项:0个。 1.2 次要不符合项:1个。见不符合项报告。 2. 经验 2.1 领导高度重视,资源配置充分。 2.2 计量主管部门质管部组织和监管比较到位。 2.3 现场管理和记录基本规范。 3. 需要完善的事项 3.1 各部门的计量要求导出记录、计量确认记录和测量设备台帐要进一步完善。 3.2 记录的规范填写(如非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要进一步确认。 3.3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后应及时更新台账和现场标识。 3.4 要对文件(特别是内部校准办法)的适宜性进行定期评估,新编的操作规程要及时上报质管部批准并发布。 3.5 贴标识前要核对标识上的编号和测量设备的实物是否相符。 4. 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

4.1 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研讨,提升计量技能(如测量设备管理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计量确认的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等内容)。 4.2 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宣传,突出体系标准的应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下一步工作计划 5.1 按期完成不符合项的整改。 5.2 行政部组织各部门就审核组提出的建议进行研讨,确定持续改进计划,及时完善计量管理各项工作。 5.3 做好认证审核的准备,包括文件和资料的准备,记录的检查,现场设备管理状况的再次确认所需资料的检查和归档。 七、审核结论 根据2020年度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的安排,2020年8月27日,内部审核组一行2人对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审核,审核员通过查阅文件、记录,观察现场,提问,听取报告,验证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并对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管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进行了重点审核,审核组共查出0个主要不符合项、1个次要不符合项,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及时纠正,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在9月26日前整改完毕,将不符合项报告和完成整改的旁证材料上报质管部进行验证。相关部门应及时横向展开,制订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基于所有的审核发现,考虑到本次内部审核的目的,审核组认为,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符合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并适应公司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各项活动对计量的要求,能够保障公司计量目标的实现,希望公司各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绩效,促进公司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编制/日期:2020/8/28 批准/日期:2020/8/28

计量管理与测量管理体系知识讲座1.

计量管理与测量管理体系知识讲座 申欢友 一.前言 为了宣传、普及计量管理知识,让现场计量工作者加深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理解,促进珠钢计量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特编写本知识讲座。 本讲义内容主要根据有关培训资料编辑而成。考虑到初学入门者的特点,这里主要是对计量和计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测量管理体系结构及原理作概括性解释。其中部分内容是本人学习“计量”的理解和发挥,供大家参考。 概念是推理的基础和前提,概念名词是人们描述事物现象或特性的标记,尤其对于新知识、新理论、新系统的概念名词有新的含义。如果对概念模糊不清,思维就会发生概念冲突、概念混淆和逻辑推理混乱的现象。所以,我们只能从概念和概念名词开始学习。下面先就计量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1、我们先从汉字本身来解释计、量这两个字的含义。 “量”字有两个读音,①liàng读去声,作名词,如计量,估量,度量,这里的“量” 是作标准器具或量具解;“计”是计算、结算的意思,因此,计量的传统含义是用标准器 具去测量同类型的未知量的大小或多少,表示一种活动。②liáng读上声,作动词,如 测量、丈量,量体温,表示一种测量的动作。 2、现代的计量概念与传统的计量概念已经有很大不同。 从后面的定义可以看到,这时的“量”是代表事物的属性,因此,现代计量是要定性区 别和定量确定这种属性的量值。它用计量单位来定性区别,用测量数据来定量确定。可 见,现代计量是包括了传统的计量概念,但又远远大于传统的计量概念。同时,计量概 念是包含测量概念的。 3、要注意区分计量与计数的概念区别。 计量是对某个未知量的状态、大小的测量,而计数是对相同的已知事物的数量计算或统 计;如统计出席会议的人数,计算一天(月,年)的出钢炉数或钢水吨数等属于计数范 畴。应该说,计数不同于测量和计量,但计量工作包含了“计数”,如计量数据处理等。 4、学习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等知识,要注意区分许多名词在不同场合和位臵表示的多重不 同含义和一个概念用不同名词表示的相同或相近含义。 如计量单位、基本单位与工作单位中的“单位”含义不同;作名词的“组织”与作动词 的“组织”含义不同;计量标准与工作标准中的“标准”含义不同;如“被测量”一般 解释为“被测的量”(iàng读去声),也可以解释为某参数“被测量”( liáng读上声)。 同时,在计量管理中也有许多表示相同概念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如计量设备、测量设备、计量器具、计量仪器,计量管理、测量管理等。 5、计量的作用问题。 计量是信息数据的主要来源。计量对国家、社会、科学、经济、贸易等各方面的整体作 用是勿容质疑的。但对于一次或一个具体的测量过程,它的作用决定于测量结果(数据)的使用价值。通常没有采用或很少采用或使用价值较低的测量数据,则可以认为该测量 过程的作用很小,可以不予考虑。测量结果(数据)使用价值的评价应该从企业计量管 理的整体利益出发,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经营、能源等方面产生影响的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应纳入计量管理体系。 6、计量单位的统一问题。 第一,任何测量数据必须要有计量单位,没有单位的数据无法区别事物属性,所以是无 意义的。第二。统一计量单位是为了方便测量数据的比较、统计和分析,便于数据共享,可以提高社会或企业管理的效率。第三,统一计量单位是为了提高测量设备的测量准确 度。因为测量设备自身的准确度是保证测量准确度的前提,而测量设备的准确度是靠计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权威认证通行国际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北京国标联合认证有限公司Beij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united Certification Co., Ltd. 2015年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背景 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中,测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拿最简单的说,老百姓到市场上买东西需要称重量,做衣服需要量尺寸,检测雾霾和食品安全等都需要测量。总之,没有测量,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无法想象。 在现代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常把“测量”称为计量。建国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飞跃。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以建立计量基准作为国家科研规划项目的重中之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100余项计量基准,确立了“计量基准体系”,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80年代起,我国的计量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计量全面进入了商贸、安全、健康、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法制计量体系,并在工业领域全面建立和完善了计量保障体系。进入21世纪后,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计量事业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计量测量能力居世界前列,计量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但计量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要求。对企业而言,该标准不仅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对企业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控制的要求,并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专家认为,这是企业计量管理发展的一个新的飞跃,对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与国际一致的更高要求。对此,我国在国务院颁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规划”指出“依据测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也将测量管理体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1.5分,共30分) 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 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 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 9、ISO10012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