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482张处方,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48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3张,占处方总数的18.29%。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8b17124163.html,ki.11-5547/r.2016.17.182

关注合理用药始终是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之一。药物用得合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节约了医药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干预了许多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就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抽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31日所有门、急诊处方合计9637张。

1. 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将本院132医师的姓名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然后每层按照5%的抽取率随机抽样,得到482张处方作为样本。

1. 3 评价标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点评实施规范》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一点评。

2 结果

在48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93张,占18.29%;其中用法用量不当24张,占25.80%,重复用药27张,占29.03%,配伍不合理31张,占33.33%。溶媒不合理11张,占11.82%。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1 用法用量不当①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分成两半, 1次口服半片,破坏了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使药物迅速释放出,从而达不到长效的目的。正确的服用方法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温开水将控释制剂整片吞下。②应用糖皮质激素采取3次/d给药的方法,易导致疾病反复、撤药反跳、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异常。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将1 d剂量于早晨7~8点1次给药的“冲击疗法”,或每日早晨1次给药的“间歇疗法”利于疾病恢复。同时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抑制作用比分次给药轻;而且致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也较分次给药少。③甲钴胺注射液(怡位康)+0.9%的250 ml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了确保质量稳定,采用避光材料包装,从避光材料中取出后应立即使用,要求现取现用。故不能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只能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 2 重复用药①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用泰诺林口服液,前者含有乙酰氨基酚80 mg 后者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属重复用药。②胃痛舒片+胃刻宁片,上述两种中成药成分中均含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功效的海螵蛸,属于重复用药。③克林霉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肺部感染,克林霉素与阿奇霉素分别属于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均为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者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和流感杆菌、肺炎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林可霉素对核糖体的亲和力较强,与阿奇霉素同时竞争相同的靶位,产生拮抗作用,故不主张联用。

3. 3 配伍不合理①缬沙坦分散片+螺内酯片,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类似,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肾脏远曲小官与集合管皮质部起竞争作用,干扰醛固酮对上述部位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和氯离子排出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使钾离子排出减少。缬沙坦也有保钾作用。二者合用很容易引起高血钾,故配伍不合理②克林霉素+阿米卡星,患者系转子间骨折,术前预防用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克林霉素可以促进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联合用药易导致骨骼肌软弱或麻痹。建议术前预防用药可选用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②阿托伐他汀钙+苯扎贝特,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与贝

特类药物不主张联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应是肌痛,甚至是横纹肌溶解。而贝特类药物则抑制他汀类药物的消除,即抑制他汀类药物的葡萄糖醛酸化作用,使得他汀类药物的活性酸性浓度增加,从而加重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病变的危险。③西咪替丁+硝苯地平片,西咪替丁可通过肝药酶抑制作用和降低肝脏血流量而降低硝苯地平的清除率,使硝苯地平的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药理作用增强。因此西咪替丁不宜与硝苯地平合用,若确需联用,则应调整药物的剂量。④六神丸+西地碘含片,六神丸由牛黄、珍珠、蟾酥、雄黄、麝香和冰片六味中药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而西地碘含片含有活性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炎、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声音嘶哑、口臭等疾病;而六神丸中的朱砂含有二价汞离子,能与西碘含片中的碘结合形成碘化汞。碘化汞是毒性较大的化合物。能引起赤痢性大便,导致药物性肠炎。故不能联用。

3. 4 溶媒不合理①5%葡萄糖注射液+奥美拉唑钠 80 mg,奥美拉唑具有硫酰基苯丙咪唑化学结构,其中溶液的ph值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若选用ph较高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置输液最好,输液体积以100 ml为宜,若使用250 ml或500 ml输液,由于配置后h降低,增加了溶液的不稳定性且滴注时间变长更用易变色。②低分子右旋糖酐+香丹注射液,两种药物混合静脉滴注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致死、心脏骤停等。不可随意混合给药,否则会出现医疗事故。

通过以上点评分析可以看出,本院不合理用药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加强临床用药督导,降低不合理用药处方仍是药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加强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应定期组织药学专家开展新的药物信息和合理用药咨询,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2]。加强合理用药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医师用药行为,将合理用药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从制度层面上对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规范。完善临床药师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理用药知识。

第一季度处方点评情况及分析

2016年1-3月 对处方点评、住院医嘱点评情况及分析 一、点评目的: 为了充分掌握我院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加强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制约、干预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升我院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卫生资源,药剂科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希望有利于改善药物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 二、点评方法 1.处方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日门急诊处方为点评处方(不含中药饮片处方),在3日处方中在抽取≥100张处方主要点评并登记列表。 2.医嘱点评:每月随机抽取30份住院医嘱为点评对象。 三、点评依据: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考核细则》结合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检查内容,对门诊处方、住院医嘱进行点评。 四、点评结果 1.门急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数为 2.97种,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比21.37%,注射剂处方数占比26.1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42.03元,处方合理百分率99%。

妇产科24% 35% 100% 五官科28% 20% 100% 口腔科48% 30% 99% 皮肤科11% 15% 99% 中医科0 0 99% 针伤科0 0 100% 平均21.37% 22.25% 99% 2.住院医嘱: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要求:≤60%):56.23%;使用强度(要求:控制在40DDD以下):61.79 (2)在抽查的5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要求:≤30%)为80%;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要求≤24h):<24h的占25%,24-48h 的占20%,>48h的占35%。 五、不合理处方存在问题 1.适应症不适宜 例1 患者男 53岁外科临床诊断:荨麻疹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用泮托拉唑40mg 静滴 st 【分析】荨麻疹的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组胺药物,而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属于抗溃疡药物。这与临床诊断不符,建议细化诊断或添加第二诊断,以体现用药目的。 例2 患者男 61岁内科临床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482张处方,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8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3张,占处方总数的18.29%。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关注合理用药始终是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之一。药物用得合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节约了医药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干预了许多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就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抽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31日所有门、急诊处方合计9637张。 1. 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将本院132医师的姓名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然后每层按照5%的抽取率随机抽样,得到482张处方作为样本。 1. 3 评价标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点评实施规范》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一点评。 2 结果 在48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93张,占18.29%;其中用法用量不当24张,占25.80%,重复用药27张,占29.03%,配伍不合理31张,占33.33%。溶媒不合理11张,占11.82%。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1 用法用量不当①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分成两半,1次口服半片,破坏了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使药物迅速释放出,从而达不到长效的目的。正确的服用方法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温开水将控释制剂整片吞下。②应用糖皮质激素采取3次/d给药的方法,易导致疾病反复、撤药反跳、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异常。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将1 d剂量于早晨7~8点1次给药的“冲击疗法”,或每日早晨1次给药的“间歇疗法”利于疾病恢复。同时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抑制作用比分次给药轻;而且致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也较分次给药少。③甲钴胺注射液(怡位康)+0.9%

门急诊药房工作流程

***中医院 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流程 (一)审核处方: (二)有以上不利于患者用药的问题或其他疑问时,药师可拒绝调配,并联系处方医师进行修正,经医师修正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同时做好处方干预记录、统计和分析。 (三)处方调配 1.清楚岗位职责,服从排班和工作任务分配。 2.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等记账卡。 3.药品调配后,需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 地书写标签。 4.调配完成一张处方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避免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使用的药品,宜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 6.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宜分别贴上用法、用量、储存条件等提示标签。(四)个体化调剂 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提供特殊剂型或剂量的临时调配,如稀释液体、研磨片剂并分包、分装胶囊、制备临时合剂、调制软膏等。操作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做清场记录和个体化调剂记录。 (五)发药 1.需以患者姓名、处方号等至少两个信息识别患者,必要时询问患者就诊的科 室、所居住的城市、身份证号码等,以有效识别患者。 2.注意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3.发现调配错误时,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4.向患者交代每种药品的服用剂量、用法、储存条件等注意事项,必要时提供 标签或文字说明;同一药品有两盒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5.在用药交代和咨询服务中,确认患者/家属已理解用药方法。 6.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六)药品标签 1.应根据患者情况,加贴个体化用药方法的标签。

2.药品用法表述规范,如“每日3次,每次2片”,防止患者解读错误,发生用 药错误。 3.必要时可加贴特别警示标签。如“每日不超过6片”“服药后不宜驾驶机动车、 船”、特殊保存条件等。 4.有条件的机构,可为患者打印较为详尽的用药指导材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 药名(通用名)、规格、数量、用量、用药次数、疗程、注意事项、保存条件、有效期、药房咨询电话等。

处方点评总结

2013年处方点评总结 2013年以来,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要求。我院为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对我院的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做了重要调整和加强,首先医院班子领导非常重视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从今年1月开始“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总共召开组织多达9次会议,2013年1-12月总计抽查处方1885张。其中不合格的处方为81张,全年的处方合格率为95.7%。每月对我院门诊处方和病例进行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对医师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例进行了处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纠正和杜绝临床上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下面就我院2013年1-12月份处方点评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不规范处方(31张) 1、药品名称使用商品名,未使用规范的通用名。如使用“安必仙”、“三乐喜”等商品名开具药品。(4张) 2、处方前记填写欠完整,存在缺项,例如无“年龄”、“临床诊断”等。(3张) 3、临床诊断不全。例如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开具“罗红霉素”“莲花清瘟胶囊”、临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开具“苯溴马隆”“奥美拉唑胶囊”等等。(17张) 4、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例如

“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一日三次,每次两粒”,“左氧氟沙星注射 液”“甲硝唑注射液”无规格等等。(7张) 二、不适宜处方(48张) 1、重复用药:如临床诊断为“上感”开具“利巴韦林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诊断为“酒精中毒”开具“生脉注” “参附注”。(5张) 2、溶媒选用不适宜,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例如“奥美拉唑注”使用“葡萄糖”作为溶媒,“多种微量元素”使用“盐水”作为溶媒等等。(7张) 3、中西药混用,例如“参麦注”加“氯化钾注”;“参附注”加“氯化钾注”等等。中成药注射液里加氯化钾会影响溶解度,不溶性微粒呈几何级数增加,甚至能导致沉淀,从而大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坚决杜绝中西药注射剂混用,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7张) 4、有配伍禁忌和不良相互作用:例如“水溶性维生素注”加入“氯化钾注”,“脂溶性维生素注”加入“氯化钾注”等。(5张) 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4张) (1)超计量使用,例如“头孢曲松钠注”2.0g Q8h,一 日用量为6g,超过说明书一日4g极量。(1张) (2)联合应用不合理,例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开具“阿莫西林匹脂片”和“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临床诊断 为“肺部感染”开具“头孢曲松钠注”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注” 等。(7张)

门急诊处方和医嘱的具体点评方法

门急诊处方和医嘱的具体点评方法 发表时间:2013-07-31T15:39:12.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廖开慧[导读] 国家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应价格合理,能够确保供应,公共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廖开慧(宁南县人民医院 615400)【摘要】探讨门急诊处方和医嘱的点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对门急诊处方和医嘱进行点评分析举例,促使医师合理应用处方,从而保正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医嘱点评方法处方用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应 一、判断为不规范处方的情况 1、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辫认的,如麻醉处的代办人信息、字迹经两位经办人不能准确识别。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应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药师签名);如:必须做皮试的药物,是否注明过敏试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用法、用量、途径有无重复给药。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出生1个月内注明天数、1个月到12个月注明月数、体质弱、体重轻的要求写明体重。 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7、药品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 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末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9、开具处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诊断诊断,特殊情况指:注明诊断对个别患者治疗造成不利,或涉及隐私、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10、单张门诊处超过5种药品的(输液深媒和药品均计算); 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廷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2、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有关规定的; 13、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庆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的(存在越权使用抗菌药物)。 二、判断为用药不适应处方情况 1、适应症不适应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应;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应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应的; 6、联合用药不适应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它。 (一)适应症不适应 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应 药品与诊断相符,考虑是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儿童需要禁忌使用的;举例:蒋军义女28岁临床诊断:产前检查 R:硝苯地平缓释片 10mg tid 2盒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孕妇禁用 硝苯地平控释片:怀孕20周以内的孕妇慎用,动物试验显示有胚胎毒性,胎子毒性及至畸性,据报道围产期窒息、剖腹产、早产和宫内生长迟缓的发生有所增加,因此怀孕20周以上的妇女使用时应仔细权衡利弊,仅在其它治疗方法不适用或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1、老年患者(代谢功能减退的)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举例:痴呆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石杉碱甲”(对痴呆患和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但肾功不全者禁用) 2、药品选择与患者性别、年龄不符 举例:雷洛昔芬:男性患者或是育龄人群骨质疏松者,正确的是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 3、患者有药物过敏史; 4、患者有药物禁忌的疾病史 举例:有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 5、处方药品与患者疾病程度不符; 6、药品浓度和溶媒不适应。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应 1、药品剂型不适应 a、鼻炎用喷鼻剂开成哮喘用粉吸入剂 b、妇科用栓剂开成皮肤用软膏剂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5T14:20:45.1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健1 李晓军1 吉柳1 刘瑜[导读] 处方点评制度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患者利益及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王健1 李晓军1 吉柳1 刘瑜2 (1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116033;2大连理工大学 116033)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90-02 处方点评制度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患者利益及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5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将处方点评纳入其中[1];2010年3月,卫生部又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规范[2]。由于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各医院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纷纷制定了适合该医院的具体的点评内容。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每月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处方不合格率一直控制在。随着医院岗位的调整,大批门诊医生调换,再加上一部分离退休医生返聘至门诊,2012年下半年处方不合格率持续上升。为了对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本研究对2013年2月-4月所有门急诊处方共计69566张进行了点评,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处方点评的干预,提高了本院门急诊合理用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剔除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处方,抽取我院2013年2月-4月所有门急诊处方共69566张。 1.2 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对上述处方进行点评,记录处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处方总数、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等。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及比例,并进行分析,观察处方点评在门诊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 1.3 处方点评内容 采用电子处方点评方法,对纸质处方书写不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省略。点评内容主要包括:①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②诊断是否全面、明确;③药品剂量、数量、单位、用法及用量是否准确、是否齐全;④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时是否标注原因;⑤联合用药是否适当,如是否存在重复给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等;⑥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如处方中药物品种数过多或金额过大等。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将不合格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4 观察指标 观察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不合格率、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及所占比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方点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点评处方69566张,各月处方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2-4月我院每张处方用药数不超过2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平均用药品种数1.6-2.8);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均低于20%,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率均为100%,符合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处方金额较为稳定。 2.2 处方不合格情况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的分类进行点评,各类型不合格处方所占比例及当月合计不合格处方所占比例见表2。从表中可发现,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由于2月的处方不合格率较高,我们将2月不合格处方的不合理项目做了具体的分析,见表3。并将2月份不合理处方量最大的五个科室进行了排名,见表4。经过对排名结果通报之后,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通过对2-4月不合格处方的分析发现,不规范处方的占比始终最高,但整体也呈现为显著下降趋势。

医院处方大数据分析门急诊

医院处方大数据分析(2019H1门急诊样本) (样本区域和范围: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杭州、上海、沈阳、天津、郑州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 一、处方科室分析 1.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科室分析 2019上半年,北京、成都、广州、哈尔滨、杭州、上海、沈阳、天津、郑州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总采样处方金额为21.3亿元,相对于2018上半年同比增长9.5%。共收录76个科室(科室合并说明见附录),前10位处方科室占综合医院门急诊总采样处方金额53.2%,80%的处方金额来自前20位科室。

2.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重点科室分析 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金额前10位科室中,同比增长率较突出的科室是: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急诊科。对这4个科室具体分析见表1-1: 表1-1 :样本地区综合医院门急诊重点科室分析

样本地区门急诊处方金额占比前20位科室对比分析 二、处方药品类别分析 1.样本综合医院门急诊处方药品类别分析

2019H1,样本综合医院门急诊共采集112类药物,前15类药物累积百分占比为59.2%,前33类药物累积百分占比达80%以上: 抗肿瘤靶向药处方金额居门急诊首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处方金额同比增长77.4%。其中排名前5位的品种,除曲妥珠单抗外,奥希替尼、安罗替尼、克唑替尼和瑞戈非尼在2018年上半年均无处方数据,故对整体处方金额增长贡献较大。

高血压用药处方金额排名第2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处方金额呈下降趋势,下降4.1%,其类别内主要下降品种有:氨氯地平、氯沙坦、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抗病毒药排名第12位,相对于2018上半年下降4位,处方金额下降15.5%。其类别内主要下降的品种有: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以及阿德福韦酯。 2. 样本医院门急诊处方药品类别对比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9月

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9月) 一.9月门诊用药总的情况: 合理处方率 96.52 %;非限制类抗菌药比重 32.82%; 药品比例 56.64 %;限制类抗菌药比重 66.13%; 人均药费 133.87元;特殊类抗菌药比重 1.04%。 抗菌药比重 16.21%。 二.不合理处方: 共抽查处方1808张,不合理63张,合理处方率96.52%。具体情况如下:1.不规范处方 1-1 地址不详 60358301 人民东路 60899858 青春路 60757472 东阳画水 60882229 盘安县 60473892 务川县分水乡 60832244 东阳巍山镇 60802259 金华河上桥 60405588 江南新城 60777857 金东区多湖街道 60628242 双龙北街 60146415 双龙北街 60885649 永康市芝英街道 60738003 婺城区将军路 60924602 澧浦镇澧浦镇 60846231 汤溪镇 60867011 新狮街道 60816129 江西省高安市 60371605 金东源东乡 60994995 当代华府悦 60859298 琅邪镇 60784838 陶朱路 60675022 李渔路 60833058 三江街道 60976167 白龙桥镇机场路 60751323 江滨小区 60595115 金华市后街 60910104 永康象珠 50009837 金华 60781713 八一南街 60879244 金华后街 60693962 金华西市街 60769927 衢州 60957964 金华 60454015 罗埠镇 60962638 四牌楼 60573762 金东区东孝街道 60703158 金东区孝顺镇 60600784 金磐路 60837628 婺江新村 60649947 澧浦镇 60962638 四牌楼 26010805 青年路 60418499 丽泽花园 1-10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3-01-17T14:42:12.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导读] 目的:分析某院门急诊病人的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什邡 618400)【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门急诊病人的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2012年9月9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2年9月共抽查处方900张,处方平均药品种数2.13种,抗菌药物应用率28.39%,注射剂应用率18.22%,基本药物应用率58.69%,药品通用名应用率100%,处方平均药费65.88元,不合理用药处方53张.占5.89%。结论:通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可监控临床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某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40-02 【Abstract】 0bjective: To advance prescrip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ize prescription by analyzing the use of drugs at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o as to accommodate the clinic treatment. Methods:900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 and September 2012. Result: A total sample of 900 prescriptions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2,prescription drugs an average of 2.13 species kinds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28.39%,18.22% injection application rate,application rate of 58.69% of essential drugs,generic drugs application rate was 100%,prescription drugs an average of 65.88,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53,accounting for 5.89%Conclusion: Through implementing《Prescription Comments hos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Clinical prescription could be monitored,rational drug use could be improved and patient safety could be guaranteed.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drug use is rational on the whole,but the nonstandard prescriptions remain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Prescription analysis Rational drug use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治疗、诊断疾病而给患者的取药凭证,也是医、护、药人员共同对患者健康负责的医疗文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卫生部2010年3月4日制定印发了(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处方点评人员资质、点评处方数量、不合理处方判定标准及点评结果和处罚。某院按要求建立了门急诊处方点评制度,每月由专人抽取门急诊处方,对处方的各项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现将2012年1月-9月点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9月的门急诊处方每月100张,总计900张。 1.2 方法依据《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本院处方点评制度结合《中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2012年1月~9月处方用药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2012年1月~9月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时间平均药品种数抗菌药物百分率(%)注射剂百分率(%)基本药物百分率(%)通用名百分率(%) 平均处方金额(元) 1月 2.16 34.5 21 57.6 100 61.45 2月 2.1 32.5 19 53.5 100 73.9 3月 2.07 31.5 20 55 100 67.8 4月 2.26 23.5 17 53.2 100 64.71 5月 1.9 27 18 57.7 100 54.5 6月 2.2 29 17 58.6 100 71.5 7月 2.1 26 19 63.9 100 65.43 8月 2.2 27.5 12 64.9 100 72.68 9月 2.15 24 21 63.8 100 60.95 总计 19.14 255.5 164 528.2 900 592.92 平均 2.13 28.39 18.22 58.69 100 65.88 2.2 处方不合格情况见表2 表2 不合格处方统计表 存在问题处方数占不合格处方比例(%)占抽查处方比例(%)不规范处方 14 26.41 1.56 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9 16.98 1 处方修改或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修改日期和签名 5 9.43 0.55 用药不适宜 37 69.81 4.11 适应症不适宜 6 11.32 0.67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5 9.43 0.56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6 11.32 0.67 用法、用量不适宜 14 26.42 1.56 联合用药不适宜 5 9.43 0.55 重复给药 1 1.89 0.11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 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 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 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 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 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 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完整word版)处方点评通报干预记录

处方点评通报 2018年三季度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点评情况通报 本次对2018年三季度的门急诊处方100张和出院病历30份进行点评。其中门急诊处方9张不合理,合格率为91%;出院病历2份不合理,合格率为93.3%。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数据: 门急诊100张处方点评数据:(201---6-26) A:用药品种总数=296 B:平均每张 处方用药品种=2.96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12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12%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20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20%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57 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53%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219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74% K:处方总金额=2668.1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6.68 O: 合理处方总数=91 P: 合理处方百分率=91% 三、门急诊、病房处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不规范处方 :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例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4例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例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例 2、用药不适宜处方: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例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0例 四、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6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0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本月较规范。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3%,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少规范记录和说明,在所抽查病历中无一例规范的抗菌药物病程记录。具体表现在对使用抗菌药物无药名、剂量、无阶段性抗菌药物有效性使用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分析说明。另病程记录过于简单,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仅有少数病例,在病程记录中,只记录了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 4、注射剂使用率2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20%的使用率在WHO制定的标准范围内,应发扬。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74%,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我院74%的 使用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五、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处方点评。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人,并在医院内部公示栏里公示,以督促本人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同时院质管办每月定期抽查100张处方,实行奖惩制度。对抽查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个人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

门急诊病历质量评定标准[详]

德江县民族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概念 (一)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指按照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医疗服务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与控制,以实现医疗质量系统改进、持续改进的过程。 医疗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二)质量管理 1.基础质量:是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其要素包括:人员、技术、物资、时间、制度等; 2.环节质量:是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3.终末质量:指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结果,主要指标获取依据:1)卫办医政函〔2011〕54号-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2)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主要统计指标包括:Ⅰ、安全类指标:1)输血反应发生率;2)医院压疮发生率;3)新生儿产伤发生率;4)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5)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6)医源性气胸发生率;7)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8)医院跌倒/坠床发生率;9)剖宫产率。 Ⅱ、重返类指标:1)患者出院31天再住院率;2)手术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总发生率。Ⅲ、死亡类指标:住院患者死亡率。 Ⅳ、手术并发症类指标:1)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发生例数;3)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 页脚

处方点评分类

四、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 【点评标准】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五、判断为不适宜处方情况 【点评标准】 1. 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六、判断为超常处方情况 超常处方点评方法参照“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点评标准】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常见问题的处方点评 发表时间:2018-01-26T10:21:49.6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许丽琼 [导读] 医生需要掌握好药物的禁忌与适应证,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福建省漳州市朝阳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归纳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和药品说明书作为依据,对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物不适宜,其中遴选药物不适宜占1.92%(76)。结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没有结合诊断结果,经常出现不适宜处方的情况,也没有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门诊开具处方时应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医疗机构要加大对医生用药的培训力度,向他们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53-02 处方是医生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开给患者的取药凭条,也是药师配药的参考依据,更是患者治疗的原始依据,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1]。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进行评价后需要填入表中记录下来,从而对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对开出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通报和处罚,如果能够通过干预挽救的要及时予以干预,以防引起医疗纠纷[2]。为了提高处方质量,医院必须对处方加强管理,督促医生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3954张处方,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28张,遴选药品不适宜处方76张。 1.2 方法 参照《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处方进行点评,并采用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门诊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比较普遍,如表1中有28例处方存在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例如,胃舒平片+西咪替丁片会增加不良反应,医生没必要同时使用。抗胆碱药消旋山莨菪碱+多潘立酮同时使用会导致药效减弱,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情况 2.讨论 医院开具的药方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具体如下:(1)重复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其中抗菌类药物和补益类药物滥用的比例较大,而且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为药物本身成分复杂,生产工艺不太稳定,如果没有合理使用就会增加用药风险[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遵循分型辩证用药原则,按照患者情况合理用药。PPI的适应证被广泛应用,所以这些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关于骨质疏松、自身免疫病、过敏、泌尿、消化和内分泌等均有文献报道。处方中还出现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的情况,这样既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医院要加强宣传,指导医生合理用药,并采取细化管理手段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我院 2015 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反馈

我院 2015 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反馈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深化执行国家基 本药物制度。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5年三个月的门、急诊处方及相关资料各 100份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年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进行处方点评。结果:我院门诊药品配置1000 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 330 种,占 33 .0 %。我院2015年门诊、急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6.72%、 77.62。我院2015年门诊、急诊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比例分别是35.66%、 12.67%。结论:我院门诊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要求,仍存在无正当理由 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情况,提示医院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国家基本药 物的使用率,保证合理用药。 基本药物是指适合基本医疗卫生需要,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剂型适宜、 使用方便以及价格合理,且获得了公众认可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 大制度创新,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落实国家基本药 物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我院为促进基本药物的使 用,在药品信息库中对基本药品种进行了标示,便于优先使用,同时也方便统计。 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年版,结合我院2015 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随机抽取三个月的门、 急诊处方及相关资料各 100份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进行处方点 评。 1资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5年三个月的门、急诊处方及相关资料各100份根据《国 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 年版[1],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进行处方点 评,对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Excel 软件,采用数据对比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 = 国 家基本药物累计使用数量 /处方药品累计使用数量[2]。统计分析无正当理由不 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情况,“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评判标 准为: 处方应该首选国家基本药物而不选用或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行为 即判为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 2 结果 2.1 我院 2015 年门诊处方药品配置情况。 我院门诊药品配置 1000 种,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量330种,占 33.0 %。 2.2 我院 2015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表1我院 2015年门诊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二月份八月份十二月份平均评价指标 门诊急诊门诊急诊门诊急诊门诊急诊国家基本药物品 100 175 102 157 80 130 94 154 种数 国家基本药物使 60.98 80.80 57.25 76.21 51.95 75.85 56.72 77.62 用率(﹪) 2.3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处方情况。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482张处方,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48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3张,占处方总数的18.29%。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8b17124163.html,ki.11-5547/r.2016.17.182 关注合理用药始终是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之一。药物用得合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节约了医药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干预了许多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就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抽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31日所有门、急诊处方合计9637张。 1. 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将本院132医师的姓名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然后每层按照5%的抽取率随机抽样,得到482张处方作为样本。 1. 3 评价标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点评实施规范》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一点评。 2 结果 在48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93张,占18.29%;其中用法用量不当24张,占25.80%,重复用药27张,占29.03%,配伍不合理31张,占33.33%。溶媒不合理11张,占11.82%。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1 用法用量不当①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分成两半, 1次口服半片,破坏了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使药物迅速释放出,从而达不到长效的目的。正确的服用方法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温开水将控释制剂整片吞下。②应用糖皮质激素采取3次/d给药的方法,易导致疾病反复、撤药反跳、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异常。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将1 d剂量于早晨7~8点1次给药的“冲击疗法”,或每日早晨1次给药的“间歇疗法”利于疾病恢复。同时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抑制作用比分次给药轻;而且致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也较分次给药少。③甲钴胺注射液(怡位康)+0.9%的250 ml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了确保质量稳定,采用避光材料包装,从避光材料中取出后应立即使用,要求现取现用。故不能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只能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3. 2 重复用药①氨酚麻美干混悬剂联用泰诺林口服液,前者含有乙酰氨基酚80 mg 后者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属重复用药。②胃痛舒片+胃刻宁片,上述两种中成药成分中均含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功效的海螵蛸,属于重复用药。③克林霉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肺部感染,克林霉素与阿奇霉素分别属于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均为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者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和流感杆菌、肺炎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林可霉素对核糖体的亲和力较强,与阿奇霉素同时竞争相同的靶位,产生拮抗作用,故不主张联用。 3. 3 配伍不合理①缬沙坦分散片+螺内酯片,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类似,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肾脏远曲小官与集合管皮质部起竞争作用,干扰醛固酮对上述部位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和氯离子排出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使钾离子排出减少。缬沙坦也有保钾作用。二者合用很容易引起高血钾,故配伍不合理②克林霉素+阿米卡星,患者系转子间骨折,术前预防用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克林霉素可以促进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联合用药易导致骨骼肌软弱或麻痹。建议术前预防用药可选用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②阿托伐他汀钙+苯扎贝特,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与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