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动画史上的璀璨明珠——先锋动画

德国动画史上的璀璨明珠——先锋动画

天津工业大学

德国是先锋实验动画的发源地,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化风格和诚恳的形式表达,魏玛时

期的德国,很多意识超前的先锋艺术家创作了实验动画,在这之中:洛特·赖尼格尔,汉

斯·里希特,瓦尔特·鲁特曼这些优秀的动画大师们为之后德国的动画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

而纳粹时期的德国因政治等问题,德国动画产业发展一度止步不前,经历了纳粹德国时期,

进入两德分裂后的联邦德国,因为国家的支持以及《豪勃豪森宣言》让动画产业继续发展了

起来,此次主要结合历史背景浅析德国动画发展史上的著名动画导演。

德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

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

年5月8日德国战败。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

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

魏玛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

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魏玛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纳粹党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

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此时期中所

创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使德国成为先锋动画的发源地。

洛特·赖尼格尔

洛特·赖尼格尔(Lotte,neiniger,189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女导演,剪影电影的

先驱者。生于柏林。1916至1917年在莱因哈特门下学习。1918年进入电影界。从影初期给

保尔·韦格纳当助手,给保尔导演的影片《哈默尔恩的捕鼠人》(1918)的片头制作小装饰。

一年后她与贝特赫尔德·巴尔托施、卡尔·科赫合作拍摄了一部短片《热恋的心的装饰物》,

以后三人又合拍了一些影片,并制作了一些童话片。1926年,经过三年辛勤工作,她摄制了

第一部长动画片《艾罕默德王子历险记》。

有声电影出现后,她除了拍摄童话片外,也导演了一些故事片,其中有《十分钟莫扎特》(1930),一部模仿性的滑稽片《卡门》(1933)和根据《魔笛》改编的《牧笛》(1935),这些影片反映了她对音乐的爱好。此外,她为让·雷诺阿的《马赛曲》(1937)制作了几段剪影。1936至1939年她是在英国,1940年在罗马,1944至1949年在柏林度过的。1949年她

返回英国,初为皇家电影组织和电视台拍摄影片,1953年到普里姆罗斯制片公司,为该公司

摄制了十三部童话片。接着,她导演了由她自己任制片人的两部音乐片《美人海伦》(1957)和《闺房》(1958)。自她丈夫去世后,她更多地制作剪影片,有《浪子》(1973)等。她

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剪影片《乌加桑和尼科菜特》(1975)

洛特·赖尼格尔以她的多才多艺和富于表现力的剪纸技术创造了特有的电影种类,她与汉斯·库尔里斯博士被认为是剪影片的发明者。由于她能够将中国剪纸戏技术移植到电影中来,

因此她被认为是德国电影中的伟大人物之一。

汉斯·里希特

汉斯·里希特(Hans,Richter 1888~1976)德国电影导演、理论家。生于柏林。当过木工

学徒,后就读于柏林的绘画艺术大学,1909年又在魏玛专科学院学习,之后成为画家,曾属

于立体派和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当兵,1916年负伤退役后参加了达达派画家的

活动。二十年代初期,他开始探索把绘画中运动节奏的特点运用到电影中去,他说:“我认为影片就是利用照相技术的手段来表现视觉节奏”。他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节奏25》(1925)和《电影习作》(1926)等短片,其中是把一些有节奏地活

动着的抽象几何线条、平面和图像显示在画面上。他的这种实验被称为“抽象”影片。他随后

把这种创作风格也运用到些纪录片和广告片中,如《通货膨胀》(1927)、《上午的胡闹》(1927-1928,有演员演出)、《竟赛交响曲》(1928-1929)、《一切在转,一切在动》(1929)、《每天》(1929,摄于伦敦,爱森斯坦曾客串扮演一名警察)、《新生活》

(1929- 1930,摄于瑞士)等。

在这前后,他还积极从事社会和创作活动。1926至1927年曾与人共同组织“新电影社”。1929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今日的电影对手——明日的电影朋友》。三十年代初,他是“德国

独立电影同盟”的成员,极力反对德国电影中的纳粹势力。他受普罗米修斯影片公司的委托,把弗·沃尔夫写的电影则水《冶金》搬上银幕,它描写德国冶金工人的罢工。影片在柏林、莫

斯科和敖德萨拍摄,并得到苏联国际工人教济委员会影片公司的支持,但由于纳粹夺取政权,影片未能完成。

瓦尔特·鲁特曼

瓦尔特·鲁特曼(Waltr,Ruttmann 1887~1941)德国电影导演、摄影师。生于德国法兰

克福。早年在苏黎世和慕尼黑学习建筑学,后又学习绘画。也很有音乐才能。曾任广告设计师,后来对电影产生兴趣,对电影所作的试验使他迅速成为德国先锋派电影早期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的第一部影片《鸣响的浪潮》(1921)是一种早期有声片的试验。在他后来拍的一

些影片如《作品1、2、3、4》(1921-1924)中的一部分是由一些象X光照片那种模模糊糊

的模型排列组成的,能使观众“看出”音乐。接着,他为弗里茨·朗格的影片《尼勃龙根之歌》(1924)的第一部分导演了鹰隼梦的连续镜头:并与洛特·赖尼格尔一起拍摄了她的《艾罕默

德王子历险记》(1926),这是德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柏林——大都市交响乐》(1927)是他的第一部把纪录镜头互相穿插起来的影片。在

这以后,他又拍摄了更多的反映城市面貌的影片,有时他自己也在片中演出。他的第一部有

声片是《世界的旋律》(1929),接着又完成了他最大胆的试验影片《周末》(1931),影

片没有画面,而是靠一种声音蒙太奇组成。后来他在意大利又试拍了故事片《钢铁》(1933),遭到失败。从此他完全转向拍摄纪录片和一些描绘城市面貌的影片,并为纳粹拍

摄了几部很有影响的关于武器体系的宣传片,其中一部为《德国坦克》(1940)。此外,莱尼·里芬施塔尔拍摄《奥林匹克》(1938)时,他担任剪辑顾问。1941年他在拍摄纳粹影片《东方的胜利》时在东线死去。他还出版了一些电影理论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1945年8月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划分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

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的德国占领区合并。1949年5月23日,合并后的德国

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基本法是西德的临时宪法。它承袭了魏玛宪法的精髓,以维护“过渡时期”的自由民主秩序、谋求国家的最终统一为目的。历史证明,这部基本法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好、最自由的一部宪法。根据基本法,组成联邦的11个州及其政府享有相当程度上的自治权,尤其是在文化领域。

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分裂,形成了小邦分治的政治格局,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这样的全国文化中心。也正是这种制度以及后续国家的支持,每个州

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生活,由于各州政府和国家的支持,人民从战争中刚刚解脱出来,想

要通过电影来追寻美好生活的需求,电影产业也一片热闹景象。虽然50年代的西德电影,

可以说是经济繁荣,艺术上停滞的时期;进入60年代却陷入了全国的危机,观众人数从50

年代后期8亿以上的高峰,每年以10%的幅度跌落下来,影片产量和影院数目也随之下降。

到1966年,联邦德国仅产生了60部影片,还不及65年的一半。究其原因,除了电视的冲

击外,更主要的在于影片艺术质量低劣,1961年竟然无法从当年摄制的影片中评选出一部值

得授于"最佳影片"或"最佳导演"的影片。更为难堪的是,有些国际性电影节把联邦德国送展

的影片,以不够电影节比赛水准为由原封退还。许多影评理论家撰文抨击联邦德国是没有电

影的国家。面对这种严峻局面,1962年西德的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拥亚历山大、克鲁格为首,在上述电影节中发表了《豪勃豪森宣言》,公然向旧电影开战,力求西德电影在内容和形式

上尽快突破创新,从而振兴民族电影,因此,不仅仅是电影人,许多动画导演也一样站了出来,创办了工作室,创作出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极具个人风格,而赫尔穆特·赫布斯特、弗

兰兹·温岑特森就是其中的一员。

赫尔穆特·赫布斯特

赫尔穆特·赫布斯特(1934年12月2日出生)是德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和编剧。他在1963年至1998年间执导了16部电影。他1982年的电影《德意志革命》入选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赫尔穆特·赫布斯特(埃舍霍夫,1934年12月2日)影响了他的许多同事。赫布

斯特是小说、纪录片和电视作品的导演,也是一位电影历史学家、平面艺术家和画家,首先

他作为一位动画师;他还制作了由他人导演的动画电影。他的第一部作品《幸福生活的一点

介绍》(《Kleine Unterweisung zum Glucklichen Leben》1962-63年)是一部动画剪影的短片,根据彼得·鲁姆科夫的一首诗制作而成,赫布斯特还为他最著名的电影《施瓦兹·韦斯·罗特》(Schwarz Weiss Rot)使用了剪影(黑-白-红,1964年)。

赫布斯特是汉堡电影制作人合作社的创始成员之一,灵感来自1967年成立的美国地下

电影院。从1968年起,他为电视制作媒体和艺术历史纪录片。20年代艺术史三部曲。在19

世纪(“德国达达”,1968年;“约翰·哈特菲尔德,摄影蒙托尔”,1977年;“发生艺术和抗议1968年”,1979年)以及关于媒介电影的记录片(其中,“合成电影或怪物金刚是如何由幻想和精密制作的”,1975年)被创造出来。

1969年至79年,赫布斯特在柏林的德国电影电视学院(DFFB)担任讲师。在这期间,

赫布斯特研究电影理论并出版第一部科学著作。在《马修·麦德森的神奇世界》中,赫布斯特

尝试了科幻小说。这部电影的剧本是与克劳斯·怀博尼合作制作的,于1974年在ZDF播出。

1979年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减少到两名雇员。赫布斯特作为汉堡电影办公室的联合创始人,继续在金斯敦的西印度群岛大学任教。1982年上映的电影《德国革命》改编自卡西米尔·埃

德施密德的“布克”小说。一年后,他的动画短片《七个简单的现象》获得了联邦电影奖银奖。

1985年,赫布斯特离开汉堡搬到了欧登瓦尔德。同年,他成为奥芬巴赫设计大学(University of Design In Offenbach)的教授,在那里任教到21岁。在此期间,他继续偶尔担

任导演和作家。1992年,他与本·贝克尔、奥托·桑德和伊娃·马特斯合作拍摄了电影《蛇形舞者》。2001年,另一部动画短片《星际容器》,克劳斯·怀博尼再次参与剧本创作。2006年

以《新感觉的大教堂》为蓝本,以《马修·麦德森的奇妙世界》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动画电影。

弗兰兹·温岑特森

弗兰兹·温岑特森(Franz Winzentsen,1939年1月10日出生于汉堡)是当代重要的实验

和动画电影摄制者。他的长片和短片倾向于包含抽象的“运动图形”,各种技术的有趣动画序

列以及照片蒙太奇和讽刺性的真实场景,以及有关20世纪德国历史的个人评论,他以其创

造性的描述和不断惊人的想法而闻名。温岑特森·弗朗茨曾在汉堡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后为电

视合创作动画,从1964年起,他在赫尔穆特·赫伯斯特(Helmut Herbst)的电影工作室工作,创作设计了工业和纪录片的动画部分,以及第三部NDR(北德广播公司是位于德国汉堡的一

个公共广播电视公司,也是德国公共广播联盟的九个加盟公司之一。播出地区包括汉堡、下

萨克森州、什列斯威-霍尔斯坦州、梅克伦堡-西波美拉尼亚州。北德广播公司设立于1954年,拥有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电视节目的预告片。1970年,他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他的大部分影片是与妻子乌尔苏拉·温岑特森合作的。他们最早成名的影片是《木偶的经历》(1966)和《灰尘》(1967)。前一部讲一个木偶漫游一个奇特的、世上没有的乡村和

建筑物;在《灰尘》中讲一股黑色的灰尘云(黑颜料粉)和一股白灰尘云(白面粉)通过某

区域的运动。这两部影片的背景大都是用照片剪辑产生的,尤其是《灰尘》一片由于构思的

朴实和严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结束时黑云和白云在经过次斗争后融合为唯一的一

种灰色的云。《无风》(1969)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抽象派“拼贴画”,影片显示了画出或拼

贴的人物和背景,这儿不象在《木偶的经历》或在《灰尘》中是讲一个通常的故事,而只有

一种荒谬的、艺术的、梦幻般的世界。他们还拍摄了《钟楼》(1974)和《鼠明星》(1976)。近几年他们主要为西德北方电台儿童电视台工作,制作了八十多部短片。

1991年,温岑特森的电视故事片《金织机的崩溃》是根据赫尔曼·卡萨克(Hermann Kasack)的故事《织机》(The Loom)制作的,该电影将真实场景与动画融合在其中。

除了电影的制作外,自1980年代以来,对于温岑特森来说,他越来越关注在图形设计

的材料中提取文字和人工制品,温岑特森将他所研究的内容始终与电影联系在一起,并在各

种展览和小册子中发表了这些作品。2001年,他在汉堡美术大学的教授职位终止,退休后的

弗兰兹·温岑特森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教育家安·路易丝·布雷特(Ann-Louise Brette-Winzentsen)

住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工作室是布雷默沃德附近的库滕霍兹火车站出售的旧货棚。

德国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动画艺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视听语言、艺术化的创作风格,充满哲学色彩的内容,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也更加值得去珍藏而不是被遗忘。

世界动画发展史1

世界动画发展史(一) 动画电影比纪录电影在电影艺术中更组成一个独立的部门。它可以使图画、雕塑、木刻、线条、立体、剪影以至木偶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由于动画电影,各种造型艺术自此以后才具有运动的形态。 动画产生在电影之前。普拉托、斯丹普费尔、埃米尔·雷诺都是动画的创始人,尤其是埃米尔·雷诺,在艺术上、幽默感与人情味方面至今还无人能相匹敌。但是,动画片的普及还有待于动画和摄影技术相结合。这一点由于美国的一个发明终于做到了。 1907年,在维太格拉夫公司的纽约制片厂里,有一个无名的技师发明了“逐格拍摄法”。根据这种方法,摄影机可以一格一格地把场面拍摄下来。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在拍摄《闹鬼的旅馆》一片时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在这部影片中,各种物件自己会动,而不借助于线的牵动。为了表现一把小刀“自动”切一根腊肠,在拍摄每一格画面之后把小刀的位置连续加以移动。勃拉克顿还用这种“逐格拍摄法”,来表现一支钢笔自动绘画(如1907年摄制的《奇妙的自来水笔》),或者使一些画像自行改变面貌(如1907年摄制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他们由此为动画电影的各种样式开辟了新的道路。这种电影在中欧各国叫做“特技片”,在苏联被称为“复合片”,它们用一些画在平面上的图画或立体的物品作为创作的材料。 这种拍摄方法在法国被称为“美国活动法”。它在欧洲当时尚未为人所了解,虽然西班牙人塞贡多·德·乔蒙在1909年左右曾经在他的影片《电气化旅馆》中预示过这种拍摄法。 “逐格拍摄法”的秘诀是被高蒙公司的爱米尔·科尔识破的。科尔在很长时间是一个漫画家,以后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一位专门摄制特技电影的导演(1907年导演《南瓜竞走》一片)。他把“美国活动法”应用到许多方面,首先应用于动画方面。 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幻灯戏》(1908年摄制),是一部变化形状的动画,表现一头象逐渐变成了一个舞女,然后又变成各式各样的人物。这种变形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他那套杰出的影片《傀儡戏》里,那些用线条勾画出来的人物显得特别富于生气和精神。他那些生动的剧情具有当时法国喜剧的那种创造性和自由发挥的特色。这些影片使用一种精细的技术,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动画和拍摄下来的景象结合在一起。

动画史

法国AAA工作室成立的时间是:1973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的时间是:1957年 美国动画史初步发展的时期是:1937-1949年 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简称是:NFB 哈拉斯和巴切勒的作品是:《荒诞的故事》《查理》《魔幻画板》 我国第一部全CG的动画电影是: 《魔比斯环》 动画就是利用短时间内播放连续动作序列的画面,凭借人的视觉残留原理造成画面中角色运动起来的:假象 动画片《种树人》的导演是:费德里克•贝克 弗莱雪兄弟发明的可以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完整的转描到赛璐珞片或纸上的设备是:转描机奥斯卡·费辛格作品的是:《研究第5号》《研究第12号》《蓝色合成》 透恩卡完成的作品的是:《皇帝的夜莺》《大提琴的故事》《草原之歌》 “毛线衫兄弟”完成的作品是:《祖父和甜菜》《礼物》《电子祖母》 被视为我国动画艺术一种雏形的民间表演是:皮影和木偶 从动画艺术的影响构成形式分类,动画片可分为二维动画、立体动画以及:电脑生成的虚拟动画 克劳斯·乔治夫妇作品的是:《蓝鼠非蓝》《大惊小怪的王子》《乐师》 美国商业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的创始人是:J.R.布雷 英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是:《动物农庄》 汉斯·费雪尔柯森作品的是:《侵蚀的旋律》《雪人》《愚蠢的鹅》 1945年英国海军部拍摄了长达70分钟的动画教育片是:《船舶控制》 乔治·邓宁1968年制作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动画长片是:《黄色潜水艇》 一般来说,由个人编导、设计和制作的实验动画一般长度不超过:20分钟 下列由雷诺阿发明的动画设备是:光学影戏机 《鼹鼠的故事》的出品国家是:捷克和斯洛伐克 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最原始的动画图像”是: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布雷创立第一家动画公司的时间是:1914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影片是:《花与树》 卡雷尔·奇曼作品的是:《启示》《拉弗拉王》《史前探险记》 库特·威勒的作品主要是:木偶动画 第一个成为商品的动画角色是:菲利克斯 动画片《蒸汽男孩》大量的采用了:数字动画技术 《鼹鼠的故事》的出品国家是:捷克和斯洛伐克 拍摄《爱在翼上》的动画家是:诺曼·麦克拉伦 由透恩卡摄制并在1948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影片是:《捷克年》 《大提琴的故事》是根据契科夫原作改编的:木偶短片 2000年帕克与美国梦工场合作拍摄的动画长片是:《小鸡快跑》 将木偶同旧照片以及插画结合在一起的动画片是:《好兵帅克》 把约瑟夫·卡布尔特为儿童绘制的连环画改编为动画电影的是:《小狗与小猫》 奇曼把真人和木偶结合在一起的影片是:《史前探险记》 世界上第一部以交响乐配音的动画片《骷髅舞》诞生时间是: 1929年 用4年生产周期完成的第一部三维动画片是: 《玩具总动员》 第一个把日常生活作为动画片题材拍摄的德国导演是: 奥斯卡·费辛格 2005年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而是将动画业: 推向市场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埃及北部 立体动画形象的动画片的是:《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四眼天鸡》 实验动画片的是:《天鹅》《平衡》《两姐妹》 皮克斯工作室成立的时间是:1985年 弗莱雪兄弟的作品的是:《大力水手》《蓓蒂波普》《小丑可可》 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是:《勇闯黄金岛》《埃及王子》《小马王》

英国动画

摘自《英国动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师薛燕平 雏形期:20世纪初期 这个时期的英国动画产量与质量都不是很高,大部分作品基本停留在静止画面在银幕上闪烁的水平。英国人美其名曰——“光影图画”(lightning sketch),如果我们以早期实验动画的标准衡量这些作品也许称得上“图画”,但是更多时候它们不过是技术落后的产物。1895年末,伯特.阿克斯(Birt Acres)制作了英国第一部“动画片”。严格地讲,这部作品算不上是真正的动画,它只不过是根据漫画家汤姆.麦瑞(Tom Merry)关于德国皇帝威廉(Kaiser Wilhelm)的漫画改编的闪烁图形而已。在19与20世纪交替的时候,这种“变戏法式”的作品并不少见,例如1901年沃尔特.P.布斯(Walter P. Booth)导演的《工作室里的魔鬼》(The Devil in the Studio)。当然,这种“光影图画”不是英国人独创的,此时全世界的动画发展都处于雏形阶段,大家都在摸索之中,这种现在看来粗糙简陋的作品是动画艺术发展的必经阶段。 1906年,沃尔特.P.布斯拍摄了《艺术家之手》(The Hand of the Artist),影片全程记录了一双手在纸上绘制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贩的舞蹈过程。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间,他又制作了《魔法师的剪刀》(The Sorcerer’s Scissors,1907年)。 1910年,剪纸动画高手塞谬尔.阿姆斯特朗(Samuel Armstrong)制作了《小丑与驴》(The Clown and his Donkey)以及其它几部动画片,但是影响不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光影图画”艺术家哈瑞.佛尼斯(Harry Furniss)和弗兰克.利亚(Frank Leah,印度籍英国人)像连环画与讽刺插画作者一样将他们的美术风格带进了动画片创作之中。这些艺术家创作了大量讥讽德国统治者,鼓舞士气的作品,例如:乔治.恩斯特.斯达迪(George Ernest Studdy)1914年拍摄的《战争研究》(War Studies);哈瑞.佛尼斯导演的《和平与战争铅笔画》(Peace and War Pencillings,1914年)、《温切尔西和它的郊外》(Winchelsea and Its

《动画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动画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注意:本总结为全教材复习要点,凡列出均是重点,蓝色为重重点,红色为重重重点。判断题没有标重点程度。 单选、多选、填空、判断 1.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是《白雪公主》。 2. 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8年推出的《威利号汽船》。 3. 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铁扇公主》。 4.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 5. 1966年,手冢治虫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 6. 1963年,手冢治虫创立的第一套日本长篇电视动画是《铁臂阿童木》。 7. 动画作品的叙事形式有:小说式、戏剧式、纪实式和抽象式。 8. 198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三个和尚》,它的成功在于内容和形式上的民族 化、大众化与叙事结构、节奏的现代化的统一。 9. 从1950年的第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 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它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 10. 1947年,中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1.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12.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3. 1960年,拍摄了第一部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 14. 亚历山大·佩特洛的《老人与海》开创了动画片意识上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对当代动画 具有深远的影响。 15. 动画按题材设定分类可分为:艺术动画、科教动画、广告动画。 16. 中国的走马灯、皮影应该是动画的雏形。 17. 被公认为世界动画创始人的是埃M尔·雷诺。 18. 捷克动画的代表人物有:兹德内克.M莱尔、杰利.川卡。 19. 动画是主动地表现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可编辑性。

德国动画史上的璀璨明珠——先锋动画

德国动画史上的璀璨明珠——先锋动画 天津工业大学 德国是先锋实验动画的发源地,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化风格和诚恳的形式表达,魏玛时 期的德国,很多意识超前的先锋艺术家创作了实验动画,在这之中:洛特·赖尼格尔,汉 斯·里希特,瓦尔特·鲁特曼这些优秀的动画大师们为之后德国的动画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 而纳粹时期的德国因政治等问题,德国动画产业发展一度止步不前,经历了纳粹德国时期, 进入两德分裂后的联邦德国,因为国家的支持以及《豪勃豪森宣言》让动画产业继续发展了 起来,此次主要结合历史背景浅析德国动画发展史上的著名动画导演。 德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 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 年5月8日德国战败。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 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 魏玛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 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魏玛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纳粹党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 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但在此时期中所 创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使德国成为先锋动画的发源地。 洛特·赖尼格尔 洛特·赖尼格尔(Lotte,neiniger,189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女导演,剪影电影的 先驱者。生于柏林。1916至1917年在莱因哈特门下学习。1918年进入电影界。从影初期给 保尔·韦格纳当助手,给保尔导演的影片《哈默尔恩的捕鼠人》(1918)的片头制作小装饰。 一年后她与贝特赫尔德·巴尔托施、卡尔·科赫合作拍摄了一部短片《热恋的心的装饰物》, 以后三人又合拍了一些影片,并制作了一些童话片。1926年,经过三年辛勤工作,她摄制了 第一部长动画片《艾罕默德王子历险记》。 有声电影出现后,她除了拍摄童话片外,也导演了一些故事片,其中有《十分钟莫扎特》(1930),一部模仿性的滑稽片《卡门》(1933)和根据《魔笛》改编的《牧笛》(1935),这些影片反映了她对音乐的爱好。此外,她为让·雷诺阿的《马赛曲》(1937)制作了几段剪影。1936至1939年她是在英国,1940年在罗马,1944至1949年在柏林度过的。1949年她 返回英国,初为皇家电影组织和电视台拍摄影片,1953年到普里姆罗斯制片公司,为该公司 摄制了十三部童话片。接着,她导演了由她自己任制片人的两部音乐片《美人海伦》(1957)和《闺房》(1958)。自她丈夫去世后,她更多地制作剪影片,有《浪子》(1973)等。她 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剪影片《乌加桑和尼科菜特》(1975) 洛特·赖尼格尔以她的多才多艺和富于表现力的剪纸技术创造了特有的电影种类,她与汉斯·库尔里斯博士被认为是剪影片的发明者。由于她能够将中国剪纸戏技术移植到电影中来, 因此她被认为是德国电影中的伟大人物之一。 汉斯·里希特 汉斯·里希特(Hans,Richter 1888~1976)德国电影导演、理论家。生于柏林。当过木工 学徒,后就读于柏林的绘画艺术大学,1909年又在魏玛专科学院学习,之后成为画家,曾属 于立体派和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当兵,1916年负伤退役后参加了达达派画家的 活动。二十年代初期,他开始探索把绘画中运动节奏的特点运用到电影中去,他说:“我认为影片就是利用照相技术的手段来表现视觉节奏”。他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节奏25》(1925)和《电影习作》(1926)等短片,其中是把一些有节奏地活 动着的抽象几何线条、平面和图像显示在画面上。他的这种实验被称为“抽象”影片。他随后 把这种创作风格也运用到些纪录片和广告片中,如《通货膨胀》(1927)、《上午的胡闹》(1927-1928,有演员演出)、《竟赛交响曲》(1928-1929)、《一切在转,一切在动》(1929)、《每天》(1929,摄于伦敦,爱森斯坦曾客串扮演一名警察)、《新生活》

动画概论

欧洲动画风格浅析 动画的发展源远流长,从人类有文明以来,透过各种形式图像的记录,已显示出人类潜意识中表现出物体动作和时间过程的欲望,而具有灿烂历史文明的欧洲自然也不例外。早期欧洲人在生产生活中,已经用绘画的形象来记录生活情景,这种行为已经开始具备表现动画面的思想并尝试着将运动状态通过画面显示出来。二十世纪初,欧洲动画开始引起世人的注意,这不仅得益于法国先锋动画家艾米尔。科尔(Emile Cohl)的一家独秀(该人被誉为法国动画之父),同时德国、英国、西班牙、俄国的动画片成就也有目共睹。1919年之前,欧洲各国动画秉承欧洲人一贯懒散、安逸的生活节奏,按照原有的国界线位置慢条斯理的发展着。无一例外,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动画制作者们都各自为政,小规模、小范围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在很多国家,动画艺术缺乏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理论、技术支持。动画片仅仅是一小撮业余爱好者凭借热情与昂贵制作资金完成的实验作品。而这一小撮业余爱好者被称为“先锋艺术家”。 当真人电影如火如荼地发展并出现了大量堪称经典的作品之时,欧洲动画片还痛苦地挣扎在“史前时期”。当真人电影进入了有声片时代,欧洲动画片制作仍然停留在专业人员极度匮乏的时期。三十年代中期,欧洲动画业先天不足的困境由于制作了大量呆板的美国动画片复制品而使得以暂时的缓解。这个所谓的“英雄时期”并没有给欧洲动画带来本质上的提高与飞跃,恰恰相反,动画师们在穷困潦倒中固执地坚持着所谓的“艺术创作自由”。结局可想而知,最极端的一个案例就是捷克动画师巴索德。巴特斯克(Berthold Bartosch)——他一生只制作了一部影片——《想法》(1930年,剪纸动画片,片长三十分钟)。 欧洲动画发展概况 早期发展阶段,在《动画概论》一书中,根据为研究动画而发明的装置的演变来反映人们早期探索动画的过程,分类标准为: 1.光影动画的出现。17世纪,一位名为阿塔纳斯·珂雪的法国传教士发明了一种被称为“魔术幻灯”的装置,此装置若将绘有图案的玻璃放在透镜后面,经由灯光通过玻璃和透镜,图案可投射在墙上。随着魔术幻灯的不断改良,到了17世纪末,扩大装置后,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这是人造影像首次以转动原理成为光影动画的记录,可说是欧洲最早的光影动画。 2.视觉暂留现象的破解和运用。这一时期许多人针对欧洲市场做了一堆动画短片和利用视觉暂留发明的“哲学式”器物,如“换透镜”与“西洋镜”。还有“实用镜”和“魔术画片”、“手翻书”等等,这些视觉工具都得到了赏心悦目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显示光的奇幻的是照相术的普及,但照相只是拍摄静物的写真。欧洲这一时期的动画研究,仍停留在通过外力,使若干单幅静态的照片,产生连续的动作现象,而对真实动作的动态捕捉,还未有先例。 3.连续动作的拍摄。做出有“捕捉动作”事迹的有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治在1873年用若干台照相机,拍摄出世界上第一部马在奔跑的连续动作过程。之后用“变焦实用镜”将所做研究集成《运动中的动物》和《运动中的人物》两套摄影集。爱德华·穆布里治和他的助手们当时创造的捕捉与分解方法,为后人探索动画运动规律学以及动画在欧洲的产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欧洲动画影片的诞生。1904年第一部动画影片在法国问世,其作者是法国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时间:1917-1928,10年时间 主要参与国家:法国,德国,前苏联 特点和形成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存在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资本主义社会体系面临全面的价值重估,人们对艺术的探求的渴望日记增加,哲学的思辨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致使电影人开始了一场异常有激情的电影革命-欧洲先锋派电影革命;这次电影革命的特点是大量的大胆的电影试验,各种形式的电影风格的出现,对日后的电影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繁花绽开前的必要准备。 欧洲先锋派电影产生于大约1925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后期以法国为中心,晚于绘画和诗歌方面近二十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 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其一,上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日益侵入电影,不少电影艺术家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表现手法,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应用于电影创作,使电影成为非理性化、非形象化的东西。 其二,美国电影的强大的竞争力量使欧洲电影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不前。主宰影品生产的资本家,只是把电影当作牟利的商品,粗制滥造,题材平庸,手法刻板。一不批艺术家知识分子敏锐的感觉到商业与艺术的矛盾,力图在知识分子圈子内,通过各种试验加以解决。因此,20年代,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出现了许多类似"电影俱乐部"那样的团体,其成员大多数是关心电影的各门类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他们在团体内放映一般影院不予放映的影片(即一般观众看不懂,上座 率不高的影片)。他们在探讨理论问题,力图抛开群众,创造一种只限于少数"精选的观众"所能接受的新的一电影艺术。这些艺术家们从各自所从事的艺术角度去看待电 影的特征,进行电影创作,从事各种试验。这样,"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 先锋派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们,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 非情节化","非戏剧化"。他们要求把现实世界变成梦幻,认为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世界是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象。他们还主张把它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鼓吹:人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排斥逻辑的。总之,他们的主张里,包含了西方电影中现代无情节和无人物性格。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摆脱戏剧情节的"纯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有其自身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以瑞典画家艾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德国画家罗特曼的《第一号作品》以及法国立体派画家费·勒谢尔的《机械舞蹈》等影片为代表。这些影片既无 情节,更无人物形象,只是在银幕上显示出某种抽象的线条,光影,图形或无生命的机械物,按一定的节奏,有规律地变化运动。 第二阶段,较多地注意了电影的"梦幻性",有意无意地把电影当作贯彻超现实主义原则的理想工具。代表作有:谢·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布努艾尔的《一条安

[中学联盟]辽宁省辽阳县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中学联盟]辽宁省辽阳县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 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 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 B.焚书坑儒 C.修建宫殿和陵墓 D.法律残酷 3. 秋收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在餐桌上他们的食物中,应该包括 ①大米饭 ②小米粥 ③猪肉 ④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 《黄帝史诗》是一部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始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5. 《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 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大禹治水 B.打败商汤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6. 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首先实现霸主美梦 的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7.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涿鹿之战 8.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换的道理。这跟我国古 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韩非 D.孔子 9. 能够通过《史记》这部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 11. 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北到长城一带 B.南到南海 C.西到临洮 D.东到东海 12.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3. 继秦之后,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建立了,它的都城位于 ( ) A.咸阳 B.陈 C.长安 D.洛阳 14. 如果你是汉代的商人,那么你用于交易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铜钱 B.半两钱 C.五铢钱 D.刀形币 二、简答题 战国时期和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 三、综合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不为人知的动画片——实验动画概述

不为人知的动画片——实验动画概述 何晓溪 【期刊名称】《陕西档案》 【年(卷),期】2013(000)006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何晓溪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实验性动画即非主流动画。所谓“实验”就是尝试,就是探索和先锋,代表着很多艺术家的综合想法。无论从主题、技术、艺术风格都大胆创新所出的作品。表达个人观点和行为,作品多为短片,或是具象或是抽象,主要面对的群体是成人。只为创新和表达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说道动画片,相信每个人都并不陌生,相信大家都有童年时看电视动画片的记忆,节假日年轻人结伴去电影院观看欧美动画大片也是常有的娱乐项目。但其实动画产业在中国还处在相对很落后的状态,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是很健全。对于动画的类型,大多数非专业人士的中国人基本都不了解。对于普通的动画片观众,大多数时间也只能观看到通过商业媒体播放的主流动画,我们在简述动画概念的同时,将为大家介绍一类大家较为陌生的动画片——实验动画。 要了解动画,首先就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动画片。从广义的概念讲,凡是原来不活动的物体,经过人为的处理制作与放映,使单个画面连结起来,即是动画。“动画”这个词最早来自日本,二战之后,日本称用单独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为“动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动画俨然不再是“卡通”的概念,作为交流传达媒介,具有娱乐、教育、传播等多种功能。也可以是个模糊的概念,用来传达艺术家个人思想和情感,对生活的探索和表达,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等。表示动画的英文有: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现在引用较多的也 比较正式的是“Animation”,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 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这个词很生动的把动画解释为:人即创作 者赋予某物生命,使之动起来具有生命力。关于中国动画,薛燕平先生有很恰切的描述:“在很多人眼里,动画就意味着'滑稽、幽默、搞笑',是专门给儿童观看的,其表现的内容也无非是童话故事、传说、寓言等,动画甚至成了迪斯尼卡通的代名词。”另外,老一辈艺术家绘制的动画,我们习惯的称它为“美术片”,事实上,动画的概念很广阔,凡是通过制作能够连续形成影像的,除了实拍电影外,都可以称之为“动画”。 所谓“主流”,顾名思义就是当下我们看到最多的,商业产业化的动画。对于各国国情,主流的概念也不一样。美国的主流动画代表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代表作品有《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等。日本的动画则还是以二维动画为主,打造复杂的剧情和长篇动画,代表作品有《哆啦A梦》、《圣斗 士星矢》、《灌篮高手》等。而中国,主流动画是符合国情,说教味较浓厚的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多数以模仿美国、日本动画为主,代表作品有《蓝猫三千问》、《喜洋洋与灰太狼》等。 除了美国、日本大片以外,那些带有个人讽刺意味,或政治色彩的动画,我们很少关注它们,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形式的动画存在。看不懂,形式怪诞,看着不如美国大片那么津津有味。固然实验性动画已经渐渐被主流吞没,因为大部分作品不能通过商业运作,也不能成为娱乐大众的小品。在这个快餐式社会里,连停下来思考的时间都寥寥无几,终日奔波于大城小市之间,实

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

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法、英、德为例 摘要: 动画产业在欧洲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不同国家在发展动画产业方面采取的策略与模式不尽相同,本文将以法国、英国和德国为例,探讨这三个国家在动画产业发展中采取的不同模式,并分析其成功之处。 一、引言 动画产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各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动画产业迅速崭露头角,并为当地经济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以这三个国家为例,探讨他们在动画产业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模式。 二、法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 法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引导与资金支持为核心。法国政府通过建立多部门合作体系,包括文化、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法国政府还建立了完善的资金支持机制,如国家电影机构提供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措施,吸引了众多制片公司和创作者。此外,法国还积极推动动画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欧洲国家、美国等达成合作协议,拓展了市场和影响力。 三、英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 英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以创意与市场为核心。英国以伦敦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由独立动画制作公司和文化创意机构组成的集群。这些公司通过创造独特的动画作品,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和合作伙伴。同时,英国政府也通过设置税收减免和资金扶

持等政策,鼓励创意行业的发展。此外,英国将动画产业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充分支持。 四、德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 德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注重学术和教育培养。德国以柏林为中心,建立了多所优秀的动画学院和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动画人才。这些学院和机构与行业紧密结合,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创意和专业能力的动画人才。此外,德国政府还举办了多个动画节和专业展会,提供了展示作品和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 法国、英国和德国分别依靠政府引导与资金支持、创意与市场、以及学术与教育培养等模式,推动了各自动画产业的发展。这些不同的模式和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为动画产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不同模式的选择与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策环境密切相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市场的变化,欧洲动画产业的发展仍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其他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以上仅为一篇文章的框架示例,实际内容需根据研究和分析进行完善 综上所述,法国、英国和德国在动画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与策略。法国通过政府引导与资金支持,建立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创作环境;英国注重税收减免和资金扶持,大力支持创意行业的发展;而德国则注重学术与教育培养,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人才。这些模式和策略在各自国家取得了一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拓展阅读: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志愿人员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始末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次实验电影运动,通常认为发端于1910年代,19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波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国家,这个时期的苏联电影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一个重要学派。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先锋派(1920—1925)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代表,贯穿先锋派电影运动始终;第二先锋派(1921—1926)以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代表;第三先锋派(1927—1930)是一个纪录电影学派,影响波及欧洲许多国家。1920年代末,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再次来袭,以及德国纳粹上台后大肆驱逐德国先锋电影运动代表人物,加上有声电影出现,欧洲先锋派电影逐渐走向终结。 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第一次实验电影运动,通常认为发端于1910年代末,1920年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波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其他欧洲国家。另外,以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先锋派以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为代表,从1917年到1929年贯穿先锋派电影运动始终;第二先锋派以法国超现实主义和德国表现主义为代表;第三先锋派是指阿贝尔托·卡瓦尔康蒂创立的纪录电影流派,他于1926年制作完成的影片《只有几小时》标志着这个流派的正式诞生,后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为“第三先锋派”(01)。虽然三个先锋派的影片特点不尽相同,但是作为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相似点,即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不以讲述故事为宗旨,并且由于当时有声电影还没有发明,因而主要探索无声影片的纯视觉表现力和美学特征。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同时孕育了一些电影理论家和创作者。这场实验电影运动,是继美国格里菲斯打破以往一个镜头表现一个场景、开始在电影时空和节奏以及叙事形式方面有所革新之后,西方电影艺术家对电影视觉表现手段的又一次实验和探索,从而使1920年代电影艺术创作的中心从美国回到了欧洲。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在1920年代迅速崛起,与当时欧洲的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社会思潮的流行以及与电影自身的变革需求等方面紧密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之前,欧洲国家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大陆逐渐复苏,工业生产连创佳绩,物质财富逐步积累,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实现,这些因素自然影响到了胶片、灯光和摄影机等与电影创作相关领域的科技革新,为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思想文化界引发了连锁反应,人们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以往的社会传统观念与精神文明成果,促使19世纪末已经出现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快速发展,其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比较大,它认为人类不再是完全理性的,非理性的一面不仅在人身上存在,而且从某种角度说可能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开始从运动的角度观察所处的世界,“相对论对于抽象动画电影有着潜在影响,而精神分析理论直接影响了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电影”(02)。加上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开始在经济社会生产中占据主要位置,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因而逐渐被机器代替。大机器工业的规模化使用,使人产生了自身个性被慢慢抹杀的想法,同时人似乎也越来越严重地感受到工业对自己的压抑与制约,所以个人化的追求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出现也是电影自身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一战破坏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电影制作活动,而远离战场的美国好莱坞影片在确立了自己适用的叙事形式后繁荣发展起来,并在一战期间大肆进入欧洲市场。一战结束后,好莱坞的叙事影片占据了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电影市场,欧洲电影在艺术上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且商业化倾向愈加严重,因而欧洲电影艺术家立志革新当时的电影美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电

歌德作品的心得体会

歌德作品的心得体会 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堪称璀璨明珠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融合了艺术、哲学和人性思考,给人们的思想触动及内心共鸣都是无法言喻的。在阅读他的作品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有三点心得体会。 首先,歌德的作品给人以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人性的思考。他深入地剖析和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对立和矛盾冲突,在作品中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比如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浮士德这个角色,描绘了一个渴望无限知识与权力的人,却陷入了与魔鬼签订契约的灾难境地。他表达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以及欲望无限膨胀导致的心灵困境。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人性中的欲望和贪婪往往是我们灵魂的禁锢,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追求真理,才能摆脱困境,找到心灵的净土。 其次,歌德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尽管他对人性的展示往往是充满挣扎和矛盾的,但是他也深信人性中存在着善良和美好。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浮士德与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表达了爱的力量和对人性的信仰。浮士德最终通过爱的救赎,化解了自己的痛苦和罪恶感,并最终达到了心灵的解脱。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爱是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私欲的情感,它具有拯救和改变人性的力量。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需要通过真挚的情感和善意的行为来传递,唤起更多人内心的共鸣和对美好的追求。 最后,歌德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他的作品

中常常引导着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在他的散文集《威廉·迈斯特的公开信》中,他以哲学家威廉·迈斯特的身份,通过信件的形式,探讨了人生的种种问题。他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并试图通过人生哲学的概括和思辨,为人们找到现代社会中迷失的方向。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关注到了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歌德的作品教会了我思考人生的本质、珍惜现有的时光,同时也对自己有更多的期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歌德作品是一部深刻的人性思考和思想启示的艺术之作。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善良与恶劣的对比,以及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探索。这些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身边的人事物,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人生。在阅读歌德的作品之后,我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愿意去探索和追求内心的真诚和美好。

词源学视角下先锋实验动画和实验性动画的区分

词源学视角下先锋实验动画和实验性动 画的区分 摘要:先锋实验动画是动画艺术领域内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但在中文语境下,这一概念常常遭到误用,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判定标准。笔者将从“先锋”、“实验”、“实验性”三个词汇的词源学研究和文艺创作领域的应用研究入手,分析“先锋实验动画”这一术语背后隐藏的艺术理论内涵,树立正确的“先锋实验动画”和“实验性动画”概念和判断标准,为后来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正确的框架,树立正确的创新方向,助力研究和实践的推进。 关键词:先锋动画;实验动画;动画艺术 先锋动画(avant-garde animation),又称为实验动画(experimental animation)或者先锋实验动画,是动画艺术领域内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纵观国内众多以先锋实验动画为主体的研究,这一名词自从西方引入开始就从未停止对其定义和判定标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被各类研究人员和学子误用,对于国内本就薄弱的实验动画理论体系研究造成了深重的影响,“实验”的先锋性在动画艺术领域的语义大大削弱,甚至误以为形式创新才是动画探索的核心目的,忽略其思想性和哲学性。 为了进一步明确二者的来源和区分方法,笔者将从“先锋”、“实验”、“实验性”三个词汇的词源学研究和文艺创作领域的应用研究入手,分析“先锋实验动画”这一术语背后隐藏的艺术理论内涵,树立正确的“先锋实验动画”和“实验性动画”概念和判断标准,为后来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正确的框架,树立正确的创新方向。 1.先锋实验动画概念溯源 1.1 “先锋”“实验”的词源学解读

英语“avant-garde”这一词汇来源于法语。根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于 2005年建立的法语词汇语料网站CNRTL记载,avant-garde最初作为指代军队中 的前哨部队,在此基础上被广泛用于形容政治、工业等社会活动的领导者和先驱者,1845年,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加布里埃尔-德西雷·拉威尔在一篇评论 文章中提出“艺术家是不是属于先锋派”的造句,将“先锋”这一隐喻引入了艺 术批评,并且沿用至今。[1]中文中的“先锋”词汇与法语相同,发源自军事术语 并延伸到文艺批评领域,二者在词源学解释上涵盖的范围基本匹配。 英语的“experiment”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含义也随着使用次数增长而不断 增加。根据柯林斯词典,experiment可以指代为提供根据或者反驳理论而进行的 测试,此时对应的同义词为“text”。同时,experiment的另一层意思为对于新 观点或者新方法做出的尝试,对应的同义词为“research”,强调进行尝试、探 索的实践行为的过程。经由英语近义词的对比可知,英语中该词汇可以同时指具 有明确结果的测试或者发散性的探索。《辞海》的哲学卷对“实验”做出的阐述 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必要的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事物的 实践活动。”将重点落在实验的结果上,失去了探索和尝试的暗示,代表种固定 模式、固定路径的实践行为。因此如果将西方理论研究中的“experiment”一概 翻译为“实验”,那么这种词组的英语本意和中文望文生义产生的含义是无法匹 配的,为概念的混淆埋下了隐患。 1.2 用于文艺创作的“先锋”“实验”形容 用于文艺创作的“先锋”可以囊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切反传统的激进艺 术运动。利奥塔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指出“先锋的艺术是从艺术领域之外的 视角来质疑和攻击艺术的规则和惯例,以达到重新制定规则、拓展艺术的边界的 目的”[2]杜尚在1917年纽约的独立艺术社团展上以一个签了名的男用小便器作为作品展出,这一惊世骇俗的作品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艺术创作的本质和价值, 充分体现了先锋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通过回归本体进行的重构和再造为艺术 领域开辟出艺术的全新的可能性。与“先锋”相类似的是,“实验”用于文艺创 作也并非指某个具体的流派或者具体艺术风格,而是指通过“experiment”产生 作品的这一个行为,更加偏重于创作者的动机本身即为对艺术观念的探索性实验。

[世界上集数最长的动漫] 世界上集数最多的动漫

[世界上集数最长的动漫] 世界上集数最多的动漫小睡神 8600集德国 世界上集数最多,也是最长寿的动画,应该是来自德国的定格动画《小睡神》(Unser Sandmännchen)。从 1959 年至 1990 年,尚在分裂中的德国,有两部《小睡神》分别在 各自的电视台里播出。从 91 年起,原东德版保持了下来,播出至今已有 8600 集。如果 算上西德版,这部动画应为 9000 集以上。故事形象源自德国民间故事,算得上是德国的 国民级动画了,电影《再见列宁》里曾提及本片。 海螺小姐 6900集日本 《海螺小姐》(サザエさん),日本女性漫画家长谷川町子于1946年发表的四格漫画,在1951年与1953年间曾因作者健康问题两次暂时休刊,作品最终回则于1974年2月21 日刊载。2021年,《海螺小姐》动画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播放时间跨度最长的电视动画片”。已多次改编成动画、真人戏剧、舞台剧等衍生作品。 漫画内容以女主角海螺所发生的各种生活趣事为主。起初海螺为单身的女性,并以长 谷川町子的故乡福冈县一带作为背景舞台。后续因长谷川町子全家搬至东京世田谷区的樱 新町居住,作品内容除舞台更改为东京外;也让海螺与新增的男性角色鳟男结婚。 蓝猫淘气三千问 2402集中国 《蓝猫淘气3000问》是在1999年6月在中国内地推出的一部非常有名的面向儿童的 知识普及卡通动画片集,曾在多家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时段内播出,在内地普及程度相当快,很受幼儿欢迎。 《蓝猫淘气三千问》的推出,开创了中国动漫全新的“知识动画”模式,被誉称为 “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共包括《幽默系列》、《恐龙时代》、《海 洋世界》等7大系列,累计节目量7万多分钟,于1999年12月在北京电视台首播,2000 年6月开始全国大规模播出。作品曾连续三届获金鹰奖少儿类金奖并获世界最长优秀科普 动画片吉尼斯纪录! 多啦A梦 2400集日本 《哆啦A梦》(Doraemon,日文名:ドラえもん),又称为《机器猫》,日本著名动漫,哆啦a梦是该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猫型机器人,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 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大雄解决各种困难。哆啦A梦的故事将人们带进一个奇妙、充满想像 力的世界。也正因此,它能作为一个常青的形象,伴随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哆啦A梦最 初是由两位漫画家合作创作出版的。他们是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他二人从1952年开始 合作,并共用同一笔名:“藤子·F·不二雄”。另有外传,旧版,新版,剧场版等,还 有一系列相关的小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