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理生理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

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日常服用的降压药可搭配鱼油一块服用,对降压能够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 三、迅速降压措施 治疗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需迅速降压,可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措施。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原因 环境因素,其实高血压发病的话和环境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往往的话就是环境因素约占60%,尤其是饮食之中钠盐摄入过多的话,还有就是长期的低钙、高蛋白、高脂饮食的话,其实都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的原因的,还有就是青少年总是过量吸烟与饮酒的话,青少年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噪音等因素的话,都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目前认为的话就是体重指数大于24的话就是为肥胖。还有就是血压常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对于向心性肥胖者的话,其实是更加的容易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因为肥胖病人的话就是会出现的就是胰岛素功能障碍,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年龄因素,年龄的话往往也是高血压的发生因素,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话,就是血管弹性变差,然后的话就是血管阻力增加,因而会导致出现的问题就是血压升高的,但是有的人青少年的话,也会患上生高血压。 遗传因素,这种因素的话,其实也是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原因,青少年的话就是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也就是说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的疾病。 总之,一般青少年会患上高血压这种疾病的话,不外乎都是上述给大家介绍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希望青少年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认识这些原因具体都有些什么的,然后可以强迫自己养成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尤其是低盐高钙饮食。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

青少年为何会得高血压

青少年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有高血压,其实少数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时期,也会出现高血压的现象,称之为青春期高血压。多见于14~20岁的青少年。成年人在40岁以下的血压正常值收缩压为10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青春期以前,儿童的血压较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青春期以后,血压随之升高,有的会出现暂时性血压偏高现象。 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研究组织于1979年按性别、年龄分组制定的关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标准如下表: 中国青少年儿童血压正常值上限(mmHg)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压血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一些专家认为与高血压家庭遗传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当外界环境及身体内的不良刺激,引起强烈而长期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时,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以及内分泌的改变,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全身小动脉痉挛会引起血压逐渐升高。另外,肥胖、过量吃盐和吸烟,也会引起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身体患了某些疾病之后而引起的血压升高。青少年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是患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后引起的。 青春期高血压,一般认为是青少年性成熟期间出现的暂时现象,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它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可达140~15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不高或升高不明显。平时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仅在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时才有头晕、胸闷等症状。 青春期高血压的形成,主要与青春期性成熟期神经和内分泌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一时期由于下丘脑垂体以及肾上腺、性腺、甲状腺等分泌

腺和活动都比较旺盛,促使全身各组织、器官迅速发育,此时心脏的功能也相应增强,但心血管系统的成长要比肌肉缓慢一些,这就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同时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大大提高,影响了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出现了不协调,不稳定现象,因而会使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出现一时性的血压升高现象。当植物神经调节功能逐渐稳定时,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因此,要预防青春期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注意劳逸结合,不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饮食,少食盐,不吸烟,不酗酒,不吃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要防止身体过于肥胖。 要坚持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并控制好运动强度。 要按期检查血压,一旦发现血压高,也不要紧张,只要消除心理影响,控制饮食即可。当然还要注意积极治疗。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陈灿,陈文江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据我国最新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现患人数大约2.9亿人,而且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负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0%~60%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都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4%,估算有2.66亿高血压患者。由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还有待提升,故高血压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是我国要面对的健康问题。而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而这部分高血压人群恰恰是我国比较忽略的一部分人群。我国1991年~2004年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由7.1%上升到了14.6%;随着超重儿童的增多和低体重出生儿存活率的增加,以及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诊出率的上升,其发病率必将增加,将是高血压防治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特殊人群。 1 简介 在我国,14岁以下为儿童,14~18岁为青少年,目前国内关于儿童及青少年血压的诊断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标准,主要是借鉴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大量研究显示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多数起源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即所谓的轨迹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仍然维持其原所在百分位数不变;原来血压在较高百分位者,经若干年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仍保留在同一较高百分位的状态。此现象表明高百分位数儿童到成年可能具有较高可能性发展为高血压患者,儿童及青少年的血压超过该年龄的第90百分比,要比在第50百分位的儿童多75%可能性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青少年、男性、肥胖儿、父母有高血压的子女,该现象更明显。年龄较小的高血压患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更为常见。17~18岁时血压上升比较明显,多数达到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 2 危险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高血压病家族史、超重及肥胖、低出生体重、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睡眠质量差、缺乏运动、服用升压药物、吸烟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是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高盐饮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精神紧张等也是其危险因素。国内外已经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有遗传倾向,高血压的遗传学约40%~60%。遗传因素的可能作用机制与遗传性钙离子和钠离子转运障碍、遗传性交感神经亢进、遗传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平衡失调、遗传性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另近年大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了一部分基因,证实其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病。关于高血压家族史的研究较多,现多认为高血压家族的儿童及青少年较易出现血压升高现象,约86%的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及超重的儿童及青少年较正常体重儿童更易患高血压,50%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均有超重现象。低出生体重与高血压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宫内发育不良和低出生体重是成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肾小球数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能力差、胰岛

青年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青年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一般对于高血压这样的疾病,得病的人群最多的还是成年人,甚至是到老人,青年人的这样的疾病还是比较少的。这些慢性疾病的出现,主要还是自己生活习惯造成的。由于青少年的生活习惯还是比较健康,或是生活时间短,所以还是不易产生这样的疾病。那么,青年高血压症状有哪些呢? 1、缓进型高血压:临床绝大多数为缓进型,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一般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乏力等,初期血压仅暂时性升高,多在紧张或过度劳累时发生,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病情进一步发展,血压持续性升高,并累及心、脑、肾等脏器。 2、急进型高血压:少见,约占1%-5%,可发于缓进型,也可为急进型起病。其特点是:多见于中青年,病急骤,血压持续显著升高,病情进展快,数月或1-2年出现心、脑、肾损害,常并发高血压脑病,心功能不全、尿毒症。眼底有渗出、出血。若伴视神经乳头水肿(IV 级)时,则称恶性高血压,预后差。 3、老年人高血压:年龄在60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为老年人高血压。其特点有:半数以上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脉压增大。血压波动较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还易发生心力衰竭 4、高血压危重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多种诱因使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和血儿茶酚胺过多,全身小动脉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出现的临床征象称高血压危象。多见于急进型高血压,其特点为: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气喘等。血压以收缩压显著增高为主,常短暂发作,控制血压后病情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以上就是妈网百科介绍有关的相关内容了。总之,对于那些青少年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入手,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减少换这样的疾病的风险,更能减少青少年患这样疾病的风险。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值

Systolic BP (mmHg) Diastolic BP (mmHg) í Percentile of Height ? í Percentile of Height ? Age (Year) BP Percentile D 5th 10th 25th 50th 75th 90th 95th 5th 10th 25th 50th 75th 90th 95th 1 50th 80 81 83 85 87 88 89 34 35 36 37 38 39 39 90th 94 95 97 99 100 102 103 49 50 51 52 53 53 54 95th 98 99 101 103 104 106 106 54 54 55 56 57 58 58 99th 105 106 108 110 112 113 114 61 62 63 64 65 66 66 2 50th 84 85 87 88 90 92 92 39 40 41 42 43 44 44 90th 97 99 100 102 104 105 106 54 55 56 57 58 58 59 95th 101 102 104 106 108 109 110 59 59 60 61 62 63 63 99th 109 110 111 113 115 117 117 66 67 68 69 70 71 71 3 50th 86 87 89 91 93 94 95 44 44 45 46 47 48 48 90th 100 101 103 105 107 108 109 59 59 60 61 62 63 63 95th 104 105 107 109 110 112 113 63 63 64 65 66 67 67 99th 111 112 114 116 118 119 120 71 71 72 73 74 75 75 4 50th 88 89 91 93 95 96 97 47 48 49 50 51 51 52 90th 102 103 105 107 109 110 111 62 63 64 65 66 66 67 95th 106 107 109 111 112 114 115 66 67 68 69 70 71 71 99th 113 114 116 118 120 121 122 74 75 76 77 78 78 79 5 50th 90 91 93 95 96 98 98 50 51 52 53 54 55 55 90th 104 105 106 108 110 111 112 65 66 67 68 69 69 70 95th 108 109 110 112 114 115 116 69 70 71 72 73 74 74 99th 115 116 118 120 121 123 123 77 78 79 80 81 81 82 6 50th 91 92 94 96 98 99 100 53 53 54 55 56 57 57 90th 105 106 108 110 111 113 113 68 68 69 70 71 72 72 95th 109 110 112 114 115 117 117 72 72 73 74 75 76 76 99th 116 117 119 121 123 124 125 80 80 81 82 83 84 84 7 50th 92 94 95 97 99 100 101 55 55 56 57 58 59 59 90th 106 107 109 111 113 114 115 70 70 71 72 73 74 74 95th 110 111 113 115 117 118 119 74 74 75 76 77 78 78 99th 117 118 120 122 124 125 126 82 82 83 84 85 86 86 8 50th 94 95 97 99 100 102 102 56 57 58 59 60 60 61 90th 107 109 110 112 114 115 116 71 72 72 73 74 75 76 95th 111 112 114 116 118 119 120 75 76 77 78 79 79 80 99th 119 120 122 123 125 127 127 83 84 85 86 87 87 88 9 50th 95 96 98 100 102 103 104 57 58 59 60 61 61 62 90th 109 110 112 114 115 117 118 72 73 74 75 76 76 77 95th 113 114 116 118 119 121 121 76 77 78 79 80 81 81 99th 120 121 123 125 127 128 129 84 85 86 87 88 88 89 10 50th 97 98 100 102 103 105 106 58 59 60 61 61 62 63 90th 111 112 114 115 117 119 119 73 73 74 75 76 77 78 95th 115 116 117 119 121 122 123 77 78 79 80 81 81 82 99th 122 123 125 127 128 130 130 85 86 86 88 88 89 90

青少年高血压

青少年高血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作者:许顶立 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危险因子。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2004[1]年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分析数据显示:与1988-1994年相比,1999-2000年美国儿童青少年血压的总体水平有所增加,收缩压(SBP)增高了1.4 mmHg,舒张压(DBP)增高了3.3mmHg;1963-2002NHANES以及其他人口调查研究中8-17岁青少年的血压数据表明[2]: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前期达10%,高血压达4%;国内相关调查也表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为0.5%~9.5 %。研究资料表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源于儿童青少年期,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是成年期EH的危险因素,也与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之间存在联系[3]。因此,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诊断、对高血压易患者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深入,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在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1 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类 由于年龄、身高、体质量、种族不同,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诊断儿童高血压的标准。目前应用的主要有以下诊断标准。 1.1 以某一固定血压值作为诊断标准 WHO高血压与冠心病专家委员会曾在1959年提出过一个涉及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正常值上限:12岁以下为135/ 85mmHg,13岁以上为140/ 90mmHg。实用儿科学第6版指出,儿童收缩期血压高于120mmHg,舒张期血压高于80mmHg为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值的确定基于人群资料,该方法诊断标准明确,应用简便。但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儿童血压随性别、年龄、地区和种族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采用一个界值作为统一标准并不合适。 1.2 以不同年龄性别组血压值的95百分位数( P95)作为诊断标准 2004美国高血压教育项目(NHBPEP)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工作组对1996年的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发布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第4次报告。该报告包括了1999~2000 NHANES的新资料(该调查增加了儿童期高血压的数据)。修订后的高血压数据表包括了对应于性别、年龄和身高的第50、90、95和99百分位数。由上儿童和青少年的高血压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平均SBP和(或) DBP大于等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采用百分位法,按照标准将儿童血压区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正常血压为SBP和DBP小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0百分位( <90th);高血压前期为平均SBP和(或) DBP水平在90和95百分位之间;高血压为平均SBP和(或) DBP大于等于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95th),并且至少测量3次。此外,当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120/ 80 mmHg但是低于95百分位时,也被认为是高血压前期。如果经过3次3次以上测量,证实确实患有高血压,应进一步进行分期:高血压1期:95~99百分位+ 5mmHg;高血压2期:高于99百分位+ 5mmHg。白大衣高血压(WCH,white - coat hypertension) 是指患儿在诊室或者医院等医疗机构测量的血压大于95 百分位,而在医疗机构之外平均血压小于90 百分位。NHBPEP第4次报告还给出儿童血压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已知某儿童的性别、年龄、身高Z值,可用公式计算其血压均值。 4 4 u=α+∑βj(y-10)j+∑γk(Zht)k j=1 k=1 上式中y为儿童实际年龄,Zht为身高Z值,系数α1,β1…β4和γ1…γ4通过混合效应

青春期高血压多发现于14一20岁的青少年

青春期高血压多发现于14一20岁的青少年,多数是暂时性的,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转为正常。发生的原因可能和青春期身体迅速增长,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暂时不协调及心脏的发育增长加快有关。青少年正处在学习阶段,如果功课过于繁重,又没有充分休息,精神过于紧张,往往也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有青春期高血压的青少年,一般的体格发育都比较好,各器官的功能也都正常,平时多数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只是在运动量过大或过度疲劳时,才觉得有些头昏头痛,胸部憋闷。测量血压时可以发现血压偏高,主要是收缩压升高,可达19一20千帕(140--15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一般正常。10岁至18岁的青少年,正常的收缩压约在13.5千帕至15.7千帕之间(102-一118毫米汞柱)。 对于青春期高血压,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以便控制它的发展,使血压恢复正常。 (1)注意劳逸结合。做到规律的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学业负担过重,精神过于疲劳和紧张。 (2)参加体育锻炼要适当。运动量不能过大,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过度疲劳。特别是对年龄小的高血压患者,还要限制他们的力量性训练。每次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好整理活动,并且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保证恢复疲劳。 (3)注意饮食。要少吃或者不吃动物性脂肪,如各种动物性油脂或肥肉。适当限制糖类,多吃些蔬菜和水果,防止身体过胖过重。饭菜宜清淡一点儿。 (4)进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选用一些作用缓和的降压药。 (5)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直到血压恢复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在青春期高血压中,有的人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或者是由于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所以,青年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时,应及时到医院去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高血压的性质和病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使病情加重或贴误治疗机会。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儿童、青少年成高血压病高发新群体

儿童、青少年成高血压病高发新群体 *导读:疾控部门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显示少年、儿童成 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肥胖、食盐摄入过多、含糖饮料、遗传因素及吸烟喝酒均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那不是老年人的慢性病吗?”人们总是这么认为。但是,最近疾控部门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可能会让我们对高血压患病群体有新的认识——少年、儿童成高血压病高发新群体!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 根据疾控部门报告,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 率为33.5%,25—34岁年龄组患病率上升迅速。 同时,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问题日益突出。1991年以来相关 卫生部门的6次调查结果显示,6—17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已达15%左右。肥胖儿童血压偏高的比例大约为30%。而且儿童高血压患者中超过40%发展为成年高血压。 促使儿童、青少年成高血压病“接班人”这一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肥胖是高血压最危险因素 2013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明确提到, 导致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是肥胖,50%以上的儿童高血 压患者都伴有肥胖。肥胖儿童的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6倍。

*食盐摄入过多血压高 钠盐摄入过多使渗透压增加,细胞外液增多,令血容量增加,最后血压升高。其次高钠会引起细胞肿胀导致小动脉管腔狭窄,造成动脉硬化。而且还会引起NA-KATP酶效用增加,让细胞外的钙离子过多转移到细胞内,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增加。 *含糖饮料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最近《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一篇论文研究显示:含糖饮料和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常喝含糖饮料者比不喝的人患高血压几率高出26-70%。并且,平均喝3瓶甚至更多含糖饮料的青少年比同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高出87%。同时,科研人员还讲解了这些饮料是如何增加高血压患病几率的:含糖饮料会导致体内一氧化氮的含量下降,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父母高血压,子女患病几率高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后代患高血压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人后代的5倍。他们有的虽然平时血压不高,但在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时,血压上升的幅度会明显超过其他儿童。 *抽烟喝酒,血压更高 现在许多青少年喜欢抽烟、喝酒,而这往往也增加了高血压风险。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另外烟叶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

青少年高血压的管理策略(完整版)

青少年高血压的管理策略(完整版) 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对于儿童高血压没有一致的定义,并且在无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中不常规测量血压。那时人们认为儿童高血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即使发现儿童血压升高,也会被认为是继发于其他的疾病。直到1977年,NHBPEP(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制定了第一个儿童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近年,随着多项大规模的儿童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均制定、更新儿童高血压的诊疗指南。近期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其中对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等均有更新。 青少年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青少年期是指从标志青春期开始的第一性征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到发 育成熟的大约10年的过渡期。WHO定义青少年期为12岁-19岁;大多数西方国家界定为11-12岁至21-22岁。我国把青少年期定义为11-12岁至17岁-18岁,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把儿童高血压定义为1-18岁。青少年时期发生的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多数表现为血压水平的轻度升高(1级高血压),通常没有不适感,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因为不易被发现而漏诊。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症状轻微不易发现导致该病的知晓率和诊断率很低,流行病学统计具有一定困难。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4.5%,男生高于女生(16.1% vs 12.9%)[1]。另外一项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的Meta分析纳入48个研究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共29804人,研究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6.47%[2]。美国对于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也进行了多项研究。自1999-2012年间,对美国2000余名8-17岁儿童血压监测,发现其高血压发病率1.6-3.1%左右[3]。2016ESH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指南纳入了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欧洲不同国家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在2.2%-22%不等[4]。 近年随着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发现约30%-40%的儿童在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时候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改变,以左心室构型改变为主[5] 。有研究发现青少年高血压可持续至成年,并且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40% 的高血压儿童发展成为成年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儿童在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6]。 青少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肥胖和盐摄入过多是关联

青年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青年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青年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压力大、精神紧张 压力大、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最主要的成因。过去,会计、司机等少数职业因压力大、精神紧张而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但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压力除了来自于工作,还来自于家庭,如买房购车、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等,压力无处不在。压力大、精神紧张,同样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2、肥胖、超重 肥胖、超重也是高血压的重要成因。以前,机械化程度不高,人们的活动量较大,肥胖、超重很少见。如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了,干什么都不需要费力气,生活条件又好,体重超标、肥胖患者比比皆是。肥胖导致体内代谢紊乱、脂肪堆积、血管硬化,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很多高血压患者,治疗减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3、熬夜 熬夜是现在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现象,有些人是上班熬夜,有些人是玩游戏熬夜,还有些人是聊天熬夜,反正现在有很多熬夜的情况。而熬夜通常会导致人的睡眠不充分,从而产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因而造成血压的升到,从而形成高血压。 4、不良习惯

如嗜好烟酒,烟草对血管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尼古丁,尼古丁会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戒烟后,低压会直接降5~10个毫米汞柱。而酒精则会使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最终导致高血压。酒精则会使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 5、高盐饮食 现代人患高血压的常见因素中,高盐饮食位居首位。北方人的口味比较重,吃饭追求咸香,早上喝个胡辣汤,中午各种炒菜,晚上吃火锅,这一日三餐,顿顿都很咸。正常的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但多数人都在9克以上,但盐多必失,钠摄入量过多,会引起钠水潴留,造成血管容量加大,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青年高血压怎么办? 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3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等。 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临床试验表明,对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克降低到4.7?d5.8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d6毫米汞柱。 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

青少年高血压三大凶手

在大家以往的观念中,“高血压”和“青少年”这两个词之间是不应该有什么联系的。因为只要一提到高血压,大家都会想到它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然而,常有十几岁的青少年被确诊为高血压。 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得高血压呢?这是不是一个很偶然的病例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找到副主任医师范珂,范珂说:“近年来,青少年高血压确实是有上升的趋势,真的很令人担忧。” 青少年肥胖是诱发高血压的关键 范珂说:“近年来,青少年高血压在门诊上已经很常见了,不再是什么稀罕病,但是,却依然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一

个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就是肥胖,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11个青少年中,就有1人肥胖;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一比例更高,甚至达到14%。而肥胖孩子患高血压的风险,则是体重正常孩子的6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和青少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特别是80后、90后的孩子,一家就一个,宝贝得不得了,家长们为了让孩子长个儿、好好发育,就让他们多吃大鱼大肉,而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爱,在不经意间,就摄入了大量的高脂肪、高热量的不健康食物。目前,门诊上还有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来看高血压,这真的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电脑游戏的普及,青少年锻炼时间大大减少,其结果必然就是“小胖子”逐渐增多。还有就是对电脑游戏的沉迷,有位杭州的青年就是因为每天泡在网上玩游戏,白天大人不在家没人管,晚上也要玩到凌晨,实在疲惫不堪才罢休。这么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再加上他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还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兴奋和疲劳,长时间受刺激,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衡,由此导致了血压升高。范珂说,这是值得家长和同学们注意的问题,因为像他这样的学生高血压病人现在有不少。 此外,一些青少年自我保健意识差,染上了吸烟、酗酒等坏习惯,这也是导致他们高血压发作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