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拓展提高题

第章拓展提高题
第章拓展提高题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一.大气层和大气压

1.300km 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 )

A 、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很少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2.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 )

A 、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 、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 、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

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 、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3.城市里在工业、交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大量废 气,使市区温度比郊区高一些,从而产生了“热岛效应”。 (1)在右图中标出市区和郊区上空的空气流动方向。

(2)在“热岛效应”作用下,灰尘和垃圾是由市区

吹向郊区,还是由郊区吹向市区?

4.下表显示了1月份的某一天,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测得的不同海拔高度温度的变化情况。依据这个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绘制一张折线图。

(2)距地面高度大约多少时,温度为―15℃?

(3)在奥马哈城上空2.4千米的高空,温度 大约为多少?

5.一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某工业城市的大气质量,测得该市中心区上空不同高度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该市气温变化的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 )

C 、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

D 、大气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6.已知蟋蟀每分种鸣叫的次数随着温度而变化,鸣叫次数与温度关系如下表。根据这个资料可以推测,在60℃时,蟋蟀每分 种鸣叫的次数最大可能是 ( )

A 、61

B 、81

C 、91

D 、101

7.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发散,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现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目无风时较易发生。下列哪一图线可描述此现象? ( )

8.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支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1)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大气压随高度

变化的图象。

(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

(3)当高度为1km 时,大气压约为 pa 。当高度为3000km 时,已经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 pa 。

(4)除了高度,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10.右图所示,在装有水的可乐瓶上钻两个小孔A 、B ,可以观察到的现

象是 。

11.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直立圆筒装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筒高40厘米,上方都加有完全密封的盖子,如果在A 、B 、C 三筒上分别距顶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处各打一个小孔,如图所示,则 ( )

A 、水都会喷出,A 筒水喷得最远。

B 、水都会喷出,B 筒水喷得最远。

C 、水都会喷出,C 筒水喷得最远。

D 、水都不会喷出。

12.有些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如果每个吸盘的直径是4cm ,计算一下,桌架质量不超过多少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实际上,所能带起的桌架质量总小于上述计算值,请分析原因。

13.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右图所示中E 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米,ABCD 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米,重125.6牛。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吸住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帕。

14.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 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 时间,他测得t 1+Δt 时间内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推知 ( )

A 、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爆炸

B 、在t 1+Δt 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 、在t 1时间段内,轮胎也有可能是漏气的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15.2003年春季,在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非典”疫情,各地广

泛使用喷雾器对公共场所消毒。如图给出了一种喷雾器的示意图,

就其工作原理要用到的科学知识有(写出两项即可)

(1);

(2)。

16.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

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

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3)小丽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

(4)小丽是按照怎样的思维程序进行探究活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刚在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到了右表数据。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

关系是:温度不变时, 。

接着他又通过实验探究“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得到了右表数据,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压强与温

度的关系是:体积不变时, 。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实例一个: 。

18.某中学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下表是实验的一组记录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

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

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 为一小塑料瓶,B 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 ,记录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所示:

(1)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 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上述数据,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水柱高度h 与环境温度t 的数学关系

式为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3)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右图是某同学利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探究气体体积与压强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用水银在管内封入一定质量的气体,将管倒插在水银槽中,使管内、外水银面相平,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4 cm 。向上提起玻璃管时,管内水银面升高,空气柱增长,并进行相应测量。下表是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压强始终为P 0=76 cmHg ,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 cm 2。

)第三次遗漏的数据应为 cm ,第四次遗漏的数据为 cm 。 (2)通过分析上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 。

21.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图1中的两个实验现象说明气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2)用细线吊起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用手转 动饮料瓶,使它绕对称轴线旋转,转动的塑料瓶带动 四周的空气绕它旋转,如果这时用电扇向它吹风,由 于瓶的转动,它两侧的风速将不一样(图2),按照 第(1)小题中发现的规律,旋转着的饮料瓶应当向

哪个方向移动?请在图中标出。

(3)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一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3中1、2、3三条径迹哪一种是上旋球(图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下旋球(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不转球的,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上旋球应该沿着你所选的径迹运动。 22.下图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 )

A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23.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 A 、P 点流速等于Q 点流速 B 、P 点流速小于Q 点流速 C 、P 点压强大于Q 点压强 D 、P 点压强小于Q 点压强 24.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 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 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 、风总是A 口吹入,

B 口吹出 B 、风总是B 口吹入,A 口吹出

C 、风总是A 、B 口同时吹入

D 、风有时从A 口吹入,有时从B 口吹入

25.在风速大致相同情况下顶风走路时,通常感觉冬季要比夏季费劲得多,其原因是 ( ) A .冬季的大气压明显高于夏季的大气压 B .冬季比夏季的大气要干燥些

C .冬季的大气密度明显高于夏季的大气密度

D .这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

26.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

A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27.如右图所示,装有水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在盛有水的A 、B 两容器中,其中A 容器无盖,B 容器有密封的盖子。给两容器加热,使容器内的水沸腾,则 ( )

A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水沸腾

28.测得一个24厘米高压锅的压阀的质量为0.08千克,排气孔的横截面积为6.3毫米2,如果用它来煮水消毒,根据下面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表格,这个高压锅内水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 (当时的大气压为1.02×105帕)。

气压跟温度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分别用表格或图像表示。如下表:

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由内阀和外套组成,测得限压阀的整体质量为0.07 kg ,压力锅排气孔的内径为3 mm 。参照图表填空和计算。

(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 的方式。烹调肉类食品,宜采用 的方式。

(2)当压力锅烧煮食物时限压阀排气,锅内最高温度大约能达到多少?(当时的大气压为100 kPa ,g 值取10 N /kg)。

30.右图所示,C 形管中充满了水,a 、b 两端阀门都关闭,竖直放置,若将阀门b 先打开,再把a 打开,水将 ( )

A 、b 端流出,a 端不流出

B 、b 端不流出,a 端流出

C 、a 、b 两端同时流出

D 、a 、b 两端都不流出

31.右图所示,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满水,容器中部等高处有A 、B 两个细管出口,下部有另一个细管出口C ,三个出口都用木塞塞住,则 ( )

A 、如果只打开

B 、

C 两出口,那么只有B 出口有水流出 B 、如果只打开B 、C 两出口,两出口都不会有水流出 C 、如果同时打开A 、B 、C 三出口,那么只有C 出口有水流出

D 、如果同时打开A 、B 、C 三出口,那么B 、C 出口都将有水流出 32.右图所示,瓶内盛有一定量水,瓶壁上有三小 孔,分别塞有a 、b 、c 三塞子,玻璃管中水面高于b 低 于a ,玻璃管下端高于c 低于b 。则拔出a 时发生的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出b 时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趣味科学表演会上,小明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入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一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哪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进水流量较小,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这种情况下排水的水流有什么特点?

34.右图中,向杯子中逐渐注入清水,当水面高于 _______点时,水开始由管口A 流出;这时停止注水,则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杯内水面与___________点同高。

35.某同学要清理金鱼缸中沉在底部的污物,其手中只有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采用虹吸的方法来将鱼缸底部的污物排除。软管的一端插入鱼缸的底部如图所示,该同学用嘴在软管的另一端吸气,使管中液面到达某点时停止吸气,管中就能自动排出鱼缸底部的污水,同时保证污水不能流进该同学的嘴中,

该点是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36.如图所示,在一个一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小试管中也封闭着一些空气。向右管中注入水,则小试管相对左管内的水面变化情况 ( )

、小试管将上浮 、小试管将向下沉一些 、小试管将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

、无法判断

37.医院给病人输液时,要求药液均匀地滴下,再注入血管,为使整个过程都保持匀速下滴,应采用下图装置中的 ( )

38.生病挂针可能是大家都曾经历过的,医学上称此为静脉输液。右图甲是静脉输液的装置图。瓶中的药液为何能保持匀速滴注呢?科学家马略特曾设计的一个奇异容器——马略特容器(如右图乙)可能会给你以启示。

(1)在马略特容器中,B 处保持与外

界大气相通,水将从C 处匀速流出,直到水面降至 处。

(2)静脉输液时,药液能保持匀速滴注而不随液面的下降而变化,关键在于

二.天气和气候

1.小朋坐在一辆汽车上,他把手伸出窗外,感觉到了迎手而来的凉风。据此,下列现象不可能的是 ( )

A 、汽车与车外的风同向同速

B 、汽车与风同向行驶

C 、汽车与风逆向行驶

D 、汽车停在路面上

2.小明晚上观测北极星时,只觉得风一阵阵迎面吹来,做记录的纸片不时地被风吹起,周围的冬青树叶子和树枝不时地一起摇动。据此,判断下列问题:

(1)此时的风向是 ( ) A 、偏南风 B 、偏北风 C 、西风 D 、东风

(2)此时风的级别大约为 ( )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3.上午,在阳光照射下,山顶比山谷的气温升高得快;晚上,太阳下山后,山顶比山谷降温快。因此,一天中山坡上会出现沿山坡自上而下的“山风”和自下而上的“谷风”。请在甲、乙两图中标出山坡A 处的风向。

4.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问题: (1)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 ,表明

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纱蒸发越 。

天,干湿差较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较 ,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 。

(3)某一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下图所示, 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5.气温同为33℃的某两天,一天是晴朗干燥,一天是即将下

雨。这两天相比,人在室内的感觉是, 这一天热得难受,原因是这一天空气的湿度较 ,汗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蒸发。

6.干湿球湿度计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最常用的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

7.填写降雨的类型:(对流雨、气旋雨、地形雨、锋面雨)

①8、9月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雨 ,②夏天的雷阵雨 ,③6月长江流域的梅雨 ,④迎风坡上多雨水 。

8.当我国大陆内部为一强大高压所控制,东南部的北太平洋海域为低压区时,这一时期的天气状况是 ( )

A 、高温多雨

B 、高温少雨

C 、低温多雨

D 、低温少雨

9.每年7、8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受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气团控制,这一时期的天气状况是 ( )

A 、高温多雨

B 、晴朗炎热

C 、低温少雨

D 、阴雨绵绵

11.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1与2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有关系;

(2)分析比较3与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4)综合上述实验记录,可归纳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系。

12.酒清灯中酒精烧了一半,剩余一半的酒精跟原有的相比,密度,质量,比热。

13.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均

匀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两种晶体

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1)甲、乙两种晶体的熔点比较,甲的熔点

于乙的熔点;

(2)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比较,Q甲Q乙;

(3)固态甲的比热容于固态乙的比热容,液态甲的比热容于液态乙的比热容。

14.读我国某日的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区。

(2)内蒙古大部分在气

压控制下,天气特征为。

(3)锋面系统位于我国的

地区,该锋面

属于锋。

(4)从天气形势分析,东南沿

海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天气特征为。天气以阴

雨为特点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

(5)预计北京未来24小时的天气为。

15.读我省某山地等高线图,当此地夏季时,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地中,降水最少的是 ,原因是 。

(2)A 、B 、C 三地中,气温最少的是 ,原因是 。

(3)若此时C 地气温是20℃,则A 地气温为 。

16.读某城市各月降水量、气温资料表,回答问题:

(1)根据资料绘制该城市各月降水 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2)该市平均气温最高的月是 月,该市气温年较差为 ℃。

(3)该市降水量最多的月是 月, 其原因主要是 ; 该市9月份降水量也很多,其原因主要是 。

(4)该市年降水量为

毫米。 (5)该市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征为:夏季 , 冬季 。

(6)该市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哪一个?

A 、上海

B 、北京

C 、武汉

D 、广州 17.读图,根据图中六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表中的气候资料分析,回答:

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2)城市①、③冬季气温相差很大的主 要原因是 。

(3)城市⑤年降水量不到200mm 的原因 是 。

(4)城市④、⑥夏季气温并不高的原因 是 。

18.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1月份,A 地气温在 ℃以下,B 地是 ℃, D 地是 ℃,说明冬季全国 各地气温相差 。

(2)7月份四地的气温都在 ℃以上,说明夏季全国普 遍 。

(3)按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进入雨季,A 地雨季从 月 到 月, 地雨季 时间最长。

(4)如果图中四地表示的是 广州、哈尔滨、上海和北京四个城

市,那么A 地为 ,B 地为 ,C 地为 ,D 地为 。

19.读右图气温日变化曲线,回答问题: (1)A 、B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达 ℃。

(2)假如A 、B 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 地,那么 是海洋, 是陆地。

(3)假如A 、B 两地为一个大棚种植基

地,那么曲线反映的是大棚未建之

前的情况。

20.浙江省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

A、热带、湿润区

B、亚热带、湿润区

C、热带、半湿润区

D、亚热带、半湿润区

21.新疆的瓜果吃起来比较甜,原因是()

A、农民引用冰雪融水灌溉

B、新疆的土质比较肥沃

C、新疆的日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D、新疆地处内地,降水适宜

22.浙江省夏秋季节的特殊天气有()

A、春旱和春雨台风

B、伏旱和台风

C、寒潮和梅雨

D、寒潮和春旱

23.8、9月份,浙江省台风频繁,台风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C、太阳的辐射

D、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24.某同学想知道雨水是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地表的,为此,他提出假设:与草皮相比,雨水容易造成松土类地表的水土流失。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欲验证这一假设:

①准备两只不易破碎的陶盆、两块砖头、喷水壶、量筒、草皮、报纸、松土、水等器材。

②在桌子上铺一张报纸。取两只不易破碎的陶盆,将它们的一端分别搁在一块砖头上,使陶盆的一端保持同一高度。

③在一个陶盆架起的一端倒入松土,在另一陶盆驾起的一端放置一小方块草皮(即长草的土层)。

④。

⑤观察并测量在陶盆底端积聚的水量,从而判断雨水是否容易造成松土的水土流失。则:

(1)请填写出第④个实验步骤。

(2)在本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请写出其中的2个:

(3)该同学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与大暴雨相比,缓和、稳定的雨水引起的水土流失有什么不同呢?请你对此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

一、二次函数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y=13x ﹣4 3 与x 轴交于点A ,经过点A 的抛物线 y=ax 2﹣3x+c 的对称轴是x=3 2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直线l 经过原点O ,得到直线m ,点P 是直线m 上任意一点,PB ⊥x 轴于点B ,PC ⊥y 轴于点C ,若点E 在线段OB 上,点F 在线段OC 的延长线上,连接PE ,PF ,且PE=3PF .求证:PE ⊥PF ; (3)若(2)中的点P 坐标为(6,2),点E 是x 轴上的点,点F 是y 轴上的点,当PE ⊥PF 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四边形PEQF 是矩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3x ﹣4;(2)证明见解析;(3)点Q 的坐标为(﹣2,6)或(2,﹣6). 【解析】 【分析】 (1)先求得点A 的坐标,然后依据抛物线过点A ,对称轴是x=3 2 列出关于a 、c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 (2)设P (3a ,a ),则PC=3a ,PB=a ,然后再证明∠FPC=∠EPB ,最后通过等量代换进行证明即可; (3)设E (a ,0),然后用含a 的式子表示BE 的长,从而可得到CF 的长,于是可得到点F 的坐标,然后依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到 22x x x x Q P F E ++=,22 y y y y Q P F E ++=,从而可求得点Q 的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最后,将点Q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a 的值即可. 【详解】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二次根式提高练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 1. (235+-)(235--); 2. 1145 -- 7 114--7 32+ ; 3.(a 2m n -m ab mn +m n n m ) ÷a 2b 2m n ; 4.(a +b a ab b +-)÷(b ab a ++ a a b b --ab b a +) (a ≠b ). 二.求值: 1.已知x = 2 323-+,y = 2 32 3+-,求 322342 3 2y x y x y x xy x ++-的

值. 2.当x =1- 2 时,求 2 2 2 2 a x x a x x +-++ 2 2 2 22 2a x x x a x x +-+-+221 a x +的值. 三.解答题: 1.计算(2 5+1)(211 ++ 3 21++431 ++… +100 991 +). 2.若x ,y 为实数,且y = x 41-+14-x +21 .求

x y y x ++2- x y y x +-2的值. 计算题: 1、【提示】将35-看成一个整体,先用平方差公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 【解】原式=(35-)2 -2)2(=5-215+3-2=6-215. 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原式=1116)114(5-+-7 11) 711(4-+- 79) 73(2--=4+ 11-11- 7-3+ 7=1. 3、【提示】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解】原式=(a 2 m n -m ab mn +

m n n m )·2 21b a n m =2 1b n m m n ?-mab 1n m m n ? + 2 2b ma n n m n m ? =21b -ab 1+221b a =2221 b a ab a +-. 4、【提示】本题应先将两个括号内的分式分别通分,然后分解因式并约分. 【解】原式=b a a b b ab a +-++÷) )(()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b b a a a -+-+-+-- = b a b a ++÷) )((2 222b a b a ab b a b ab b ab a a -++---- =

二次函数最经典综合提高题

周村区城北中学二次函数综合提升寒假作业题 一、顶点、平移 1、抛物线y =-(x +2)2 -3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2、若,,,,,123351A y B y C y 444??????- ? ? ??????? 为二次函数2y x 4x 5=+-的图象上的三点,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A.123y y y << B. 213y y y << C.312y y y << D.132y y y << 3、二次函数y=﹣(x ﹣1)2+5,当m ≤x ≤n 且mn <0时,y 的最小值为2m ,最大值为2n ,则m +n 的值为( )A . B .2 C . D . 4、下列二次函数中,图象以直线x = 2为对称轴,且经过点(0,1)的是 ( ) A .y = (x ? 2)2 + 1 B .y = (x + 2)2 + 1 C .y = (x ? 2)2 ? 3 D .y = (x + 2)2 ? 3 5、将二次函数2 45y x x =-+化为2 ()y x h k =-+的形式,则y = . 6二次函数与y=kx 2﹣8x +8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 A .k <2 B .k <2且k ≠0 C .k ≤2 D .k ≤2且k ≠0 7、由二次函数1)3(22+-=x y ,可知( ) A .其图象的开口向下 B .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3-=x C .其最小值为1 D .当3

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思考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是( D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五四运动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A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辛亥革命的失败 D.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是(A ) A.香港海员罢工 B.省港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4.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C) A.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C.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 D.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6.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黄埔军校同旧式军校根本区别之处在于( C ) A.注重军事训练 B.注重文化学习 C.注重培养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D.聘请外国军事顾问 7. 1924年( C )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中国共产党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国民党二大 8. 六三大逮捕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B) A.农民 B.工人 C.知识分子 D.小资产阶级 9.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A) A.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10.1920年,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于( A ) A.北京B.长沙 C.武汉D.上海 11.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A ) A.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B.在基本原则上是不一致的 C.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完全不一致的 1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13.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D)

初二数学《二次根式》提高测试题

第 ?章 能力卷 测试时间: 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 2 )2(-=-2ab . ( ) 2.3-2的倒数是3+2. ( ) 3.2 )1(-x =2)1(-x . ( ) 4.ab 、 3 1b a 3、b a x 2- 是同类二次根式. ( ) 5.x 8, 3 1 ,29x +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当x __________时,式子 3 1 -x 有意义. 7.化简- 8 1527102 ÷31225a =____________. 8.a -12-a 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____.

9.当1<x <4时,|x -4|+ 122+-x x =________________. 10.方程2(x -1)=x +1的解是____________. 11.已知a 、b 、c 为正数,d 为负数,化简 2 2 22d c ab d c ab +-=_______. 12.比较大小:- 7 21_________- 3 41. 13.化简:(7-52)2000·(-7-52)2001=______________. 14.若1+x + 3-y =0,则(x -1)2+(y +3)2=____________. 15.x ,y 分别为8-11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则2xy -y 2=_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已知233x x +=-x 3+x ,则 ( ) (A )x ≤0 (B )x ≤-3 (C )x ≥-3 (D )-3≤x ≤0 17.若x <y <0,则222y xy x +-+222y xy x ++= ( ) (A )2x (B )2y (C )-2x (D )-2y 18.若0<x <1,则4)1 (2 +-x x -4)1(2 -+ x x 等于 ( ) (A ) x 2 (B )-x 2 (C )-2x (D )2x 19.化简a a 3 -(a <0)得 ( ) (A )a - (B )-a (C )-a - (D )a 20.当a <0,b <0时,-a +2ab -b 可变形为 ( )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一、二次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 (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 (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 【答案】(1)y=﹣x2﹣2x+3;(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15. 【解析】 【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B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函数解析式,令x=0,可求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 (3)由(2)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原点两侧,由此可求出当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时,抛物线平移的单位,由此可求出A′、B′的坐标.由于△OA′B′不规则,可用面积割补法求出△OA′B′的面积. 【详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 将B(2,﹣5)代入得:a=﹣1,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 (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 令y=0,﹣x2﹣2x+3=0,解得:x1=﹣3,x2=1, 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 (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 由(2)知:M(﹣3,0),N(1,0), 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与O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故A'(2,4),B'(5,﹣5), ∴S△OA′B′=1 2 ×(2+5)×9﹣ 1 2 ×2×4﹣ 1 2 ×5×5=15.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图形面积的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与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下列说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二次根式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 B .422-= C .8=42 D .23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 B .8=42 C .32﹣2=3 D .23?=6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 1.5 B . 13 C .10 D .27 4.已知52a =+,52b =-,则227a b ++的值为( ) A .4 B .5 C .6 D .7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1333??+ ? ?? =3 B .(12-7)÷3=-1 C .32÷ 1 22 =2 D .(2+3)×3=63+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2223-=y y B .428x x x ?= C .(-a-b )2=a 2-2ab+b 2 D .27123-=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822-= B .321-= C .325+= D .(4)(9)496-?-= -?-= 8.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 个数是( ) 1232567 22 310 A .210 B .41 C .52 D .51 9.将1、 、 、 按图2所示的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到右第 n 个数,则(4,2)与(21,2)表示的两数的积是( )

A .1 B .2 C . D .6 10.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0.1 B .19 C .8 D .14 4 11.设0a >,0b >,且( )( ) 35a a b b a b +=+,则 23a b ab a b ab -+++的值是 ( ) A .2 B . 14 C . 12 D . 3158 12.给出下列化简①(2-)2=2:②22-=()2;③221214+=123; ④11 142 -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二、填空题 13.已知2215x 19x 2+--=,则2219x 215x -++=________. 14.若a ,b ,c 是实数,且21416210a b c a b c ++=-+-+--,则 2b c +=________. 15.对于任何实数a ,可用[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如[4]=4,[3]=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 [72]=8 [8]=2 2]=1,类似地,只需进行3次操作 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6.当x 3x 2﹣4x +2017=________. 17.把1 a - 18.已知2,n=1222m n mn +-的值________. 19.若a 、b 为实数,且b 2211a a -+-+4,则a+b =_____. 201262_____. 三、解答题 21.观察下列各式子,并回答下面问题. 211-

九上数学二次函数提高题常考题型抛物线压轴题(含解析)

—4 — 3 — 2 — 1 F 列说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二次函数常考题型与解析 ?选择题(共12小题) 若二次函数y=x 2+mx 的对称轴是X =3,则关于X 的方程x 2 +mx=7的解为 X 1=0 , X 2=6 B . X 1=1 , X 2=7 C . X 1 =1 , X 2= — 7 D . X 1= — 1 , X 2=7 点 P 1 (— 1 , y 1), P 2 (3 , y 2), P 3 (5 , y )均在二次函数 y= — X 2+2X +C 的图象上,贝U y 1, y 2, 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 y 3 >y 2>y 1 B . y >y 1=y 2 C . y 1>y 2 >y 3 D . y 1=y 2 >y 3 .抛物线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y=ax+b 与反比例函数 4 .二次函数 y=ax 2+bx+c 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象大致为 C ,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值如表:

B. 当x > -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2 D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二 5 .已知函数y=ax 2 - 2ax - 1 (a 是常数,a^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当a=1时,函数图象过点(-1 , 1) B. 当a= - 2时,函数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C. 若a >0,则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若a v 0,则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O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 1,0), 与y 轴的交点B 在(0,- 2)和(0,- 1)之间(不包括这两点),对称轴为直 线x=1 .下列结论: ① abc > 0 ② 4a+2b+c >0 ③ 4ac - b 2v 8a ④ 菲a v t ⑤ b > c .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7 ?抛物线y=x 2+bx+c (其中b , c 是常数)过点A (2, 6),且抛物线的对称 C .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2020年中考复习之提高篇——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复习之提高篇——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 1.(2019抚顺)(12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34 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B 点,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取一点D ,过点D 作DC x ⊥轴于点C ,交直线AB 于点E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是否存在点D ,使得BDE ?和ACE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F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 (不与点D 重合),点G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连接DF ,FG ,当四边形DEGF 是平行四边形且周长最大时,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

2(2019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经过点D(﹣2,﹣3)和点E(3,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直线DE和抛物线的表达式; (2)在y轴上取点F(0,1),连接PF,PB,当四边形OBPF面积是7时,求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时,直线DE上存在两点M,N(点M在点N的上方),且MN=2√2,动点Q从点P出发,沿P→M→N→A的路线运动到终点A,当点Q的运动路程最短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

3(2018年辽宁本溪).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1,0),B(3,0),C(0,3)三点,其顶点为D,连接BD,点是线段BD上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D的坐标; (2)如果P点的坐标为(x,y),△PBE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过点P作x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把△PEF 沿直线EF折叠,点P的对应点为P′,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并判断点P′是否在该抛物线上.

华南理工大学电机学第四章思考题

4-1 把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用原动机驱动,使其转速n 高于旋转磁场的转速s n ,定子接到三相交流电源,试分析转子导条中感应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时电磁转矩的方向和性质是怎样的?若把原动机去掉,电机的转速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 感应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状态,转子感应电动势、转子有功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应用右手定则判断。站在转子上观察时,电磁转矩e T 的方向与转子的转向相反,即电磁转矩e T 属于制动 性质的转矩。若把原动机去掉,即把与制动性质电磁转矩e T 平衡的原动机的驱动转矩去掉,电动机将在电磁转矩e T 的作用下减速,回到电动机状态。 4-2 有一台三相绕线型感应电动机,若将其定子三相短路,转子中通入频率为1f 的三相交流电流,问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和相对于空间的转速及转子的转向。 【答】 假设转子中频率为1f 的交流电流建立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为p f n s 160=;若转子不转,根据左手定则,定子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电磁转矩e T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定子不转时,转子为顺时针旋转,设其转速为n ,则气隙旋转磁场相对于定子的转速为n n s -。 4-3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转速变化时,转子所生磁动势在空间的转速是否改变?为什么? 【答】 不变。因为转子所产生的磁动势2F 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为n sn p f s p f n s ?====1226060,而转子本身又以转速n 在旋转。因此,从定子侧观看时, 2F 在空间的转速应为()s s n n n n n n =+-=+?,即无论转子的实际转速是多少,转子磁动势 和定子磁动势在空间的转速总是等于同步转速s n ,在空间保持相对静止。 4-4 频率归算时,用等效的静止转子去代替实际旋转的转子,这样做是否影响定子边的电流、功率因数、输入功率和电机的电磁功率?为什么? 【答】 频率归算前后,转子电流的幅值及其阻抗角都没有变化,转子磁动势幅值的相位也不变,即两种情况下转子反应相同,那么定子的所有物理量以及电磁功率亦都保持不变。 4-5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定、转子电路其频率互不相同,在T 形等效电路中为什么能把它们画在一起?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二次根式提高测试题

二次根式提高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2.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0a a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1,1a a -+(B C (D )22 1,1a a -+ 3.若0x ) (A )- (B )- (C ) (D )a 5m =,则2 1y y +的结果为( ) (A )22m + (B )2 2m - (C 2 (D 2 6.已知,a b b a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 7.已知下列命题: 2=; 36π-=; ③()()()2 2 333a a a +-=+-; a b =+.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若m 的值为( ) (A ) 203 (B )5126 (C )138 (D )158 9.当12 a ≤21a -等于( ) (A )2 (B )24a - (C )a (D )0 102 得( ) (A )2 (B )44x -+ (C )2- (D )44x - 二、填空题 11.若21x +的平方根是5±_____=. 12.当_____x

13与a _____a b +=. 14.若x 的整数部分,y 的小数部分,则____x =,_____y =. 150x y <<,则满足上式的整数对(),x y 有_____. 16.若11x -<<1_____x +=. 17.若0xy ≠=-成立的条件是_____. 18.若01x <<等于_____. 三、解答题 1 9.计算下列各题: (1? ?; (23a 20.已知() ) 2006 2007 22 2 2a =+-2 4a a +的值 . 21.已知y x ,是实数,且3 2 9922+--+-=x x x y ,求y x 65+的值. 22.若42--y x 与()2 12+-y x 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3 2 34 1y y x x + +的值. 23.若a b S 、、满足7,S ==,求S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4.当x =1- 2时,求 2 2 2 2 a x x a x x +-++ 2 2 2 222a x x x a x x +-+-+ 2 2 1a x +的值. 25.计算(2 5+1)( 2 11 ++ 321++ 4 31 ++…+ 100 991 +).

第四章 思考题

第四章习题 1、什么是染色牢度? 答:染色牢度是指在服用过程中或后续加工处理中,染色纺织品能经受各种因素作用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2、加硫酸钠对强酸性染料染羊毛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答:在羊毛用强酸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中性电解质,提高无机阴离子的浓度,具有缓染作用,并能促进染料的移染,有利于获得匀染。 强酸性染料分子结构简单,它与纤维分子间缺乏氢键和范德华力,基本上是靠纤维上离子化的氨基和染料阴离子发生离子键结合而上染的。 随着溶液中H+被羊毛吸附,染料阴离子和无机酸根阴离子由于库仑力的作用被羊毛吸附。无机酸根在染液和纤维中的扩散速度远大于染料阴离子,故先世无机酸根阴离子与纤维中的NH3+结合,然后染料分子由于范德华力和氢键的作用逐渐取代无机酸根阴离子。所以,加硫酸钠可提高无机酸根离子浓度,有缓染作用,并能促进染料移染,利于获得匀染效果。 3、加硫酸钠对中性浴弱酸性染料染羊毛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答:加硫酸钠对中性浴弱酸性染料染羊毛有促染作用。

羊毛纤维在中性浴弱酸性染料染色时,纤维带有较多负电荷,染料阴离子必须克服较大的静电斥力才能上染纤维,PH值应控制在6—7,染料靠范德华力和氢键上染,并以此两种力固着在纤维中。所以,加入硫酸钠能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起促染作用。 4、为了达到一定的耐洗牢度,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是怎样固着在纤维上的? 答: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水溶性较强,在纤维上仅依靠分子间力固着,需进行固色处理。 活性染料:在碱的作用下,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氢键的结合。 还原染料:将染料还原成隐色体,上染后,隐色体吸附在纤维上,经氧化形成还原染料不溶于本体而固着在纤维上。 酸性染料: 1)强酸性:随溶液中H+被羊毛吸附,无机酸根与羊毛结合较快,之后染料分子由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取代无机酸根,与纤维 中得-NH3+发生离子结合; 2)弱酸性:当染料PH值为羊毛等电点时,纤维不带电荷,染料靠范德华力和氢键上染,之后染料阴离子与成-NH3+离子键。当染 料PH值在羊毛等电点以上时,羊毛带负电,染料与纤维之间存 在库伦斥力,染料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上染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