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专题二:透视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主要讨论的是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由此并进一步讨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的更彻底:“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常言道:如果做学问不讨论天人关系,那就不能叫做学问。今天我们通过天人关系的学习,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宇宙观念,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即面向“人”,关注人的命运和处境,把伦理道德作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并且把道德观与世界观、认识论交织在一起,确立“人道”和“天道”的关系。总体上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天人相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相分

这个观点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是荀子。荀子是先秦儒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哲学家,他虽然被认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儒,但是,很显然他和孔子、孟子不同,而且在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上地位都不是很高,常常被认为是儒家的歧出,也就是说是一个离经叛道者。譬如说,在人性问题上,儒家的主流是主张人性善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同样在天人关系上,主流的儒家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但是荀子则主张天人相分的思想。在历史上,荀子的思想曾经在文革时期得到重视,因为从哲学的党性原则,即唯物和唯心的角度来讲,荀子被划分在了唯物主义的阵营,而且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要讲的关于天人相分的观点。

(一)天人各有其职

荀子认为,自然界(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自然界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治乱;人的职分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荀子说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礼论》)表明天地万物的生

产发展,绝不是由上帝或者是某种精神力量创造的,而是由天地、阴阳交接所引起的;“辨物”和“治人”之类的意识活动只有人类才有,自然界是离开人们的意识活动而独立存在的;天并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季节,地也并不因为人们厌恶而缩小面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恒常的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荀子特别强调了自然现象的变化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他说:“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变化,在大禹治水和夏桀统治时期都是一样的,但是大禹能把社会治理的很好,而夏桀时期则造成大乱,可见治乱并不是由天决定的”(“治乱非天也”《天论》)这就有力的驳斥了把国家兴亡、社会治乱归结为“天命”的思想。

(二)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荀子看来,虽然自然界(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改变自然,为人类造福。他坚决反对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的态度。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意思是说把天看的很高大而仰慕它,不如把天当作物来制服它;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它的规律来利用它。在这里,荀子肯定了人类具有掌握规律、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二、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的思想主要是由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来的。其基本的观点就是认为人是仿效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而天是人的“曾祖父”。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互感应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个人的角度看,有些人一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出现腰酸背疼的现象,特别是身体曾经受过伤的地方,会酸痛的格外厉害,董仲舒说,这是因为上天和人体都有阴阳。在阴雨天气,天的阴气会占上风;人体内的阴气因为与天的阴气同类,就会发生感应。由于感应主要在人体阴气比较集中的腰膝和旧患之处,所以人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当然,“天人感应”的主要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之间的关系上。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

灾异或者是祥端来体现它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这集中体现在董仲舒的“谴告”思想上: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天地之间除了那些正常的现象之外,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小的异常称之为“灾”,大的异常称之为“异”。一般的情况是“灾”先出现,“异”随后而来。董仲舒认为,这些“灾”和“异”都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他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上天一直关心着人类社会的治理情况,如果人间国家的统治出现了一些小的过失,天就会降下水、旱之类的灾害来“谴告”之;如果“谴告”了人们还不知道改正,天就会降下日蚀、月蚀之类的怪异现象来“惊骇”之;倘若仍然无济于事,就只能说明人类是咎由自取,天将革掉他的命。所以,在董仲舒的体系里,灾异不再是自然的、无意义的现象,而是天意对人间治乱的关心和干预的象征。但是,董仲舒的本意,是要借助上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

推而广之,天不仅会降下灾异现象来谴告人间统治的过失,同样会降下祥瑞之兆来预示有德者的兴起。所谓“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同类相动》),天对人间统治的干预是全方位的。而从源头上讲,“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天实际是根据人类社会治理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反馈。因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乃是一个人作用于天、天作用于人的循环系统。

三、天人合一

相比较天人相分,和天人的感应的思想来说,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反映在儒家思想中,也反映在道家思想中。

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肯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儒家的《周易大传》以“天”“地”“人”为“三才”;道家的《道德经》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可以说,不论是“三才”还是“四大”,都是把人看作是与天地万物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不仅如此,人还是“天地之心”,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所在。《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董仲舒也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地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弟,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春秋繁露·立元神》)张载进一步认

为,天地本来无心,没有知觉,是人“为天地立心”,天地万物通过人来认识自己。这些观点虽然是不尽相同,但是都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作用。

中国哲学在强调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肯定人与自然天地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认识“人”与“天”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开始,逐步认识到“天人合一”,发现人道与天道,即人的道德和自然规律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周易大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

(一)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是中西哲学思维最主要的差别之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人的生存方式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思想。这个与西方非常不同,西方的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和人看作是分割的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哲学上和科学上都产生了与中国不同的特点。首先,在哲学上,这种把自然和人对立的思想发展成为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这个不仅表现在哲学的本体论上,就是分裂了现象和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我们学过,现象和本质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现象是变换的、多样的而且还是容易消失的;而和现象相比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是事物之间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正因为这样,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认为,既然现象是不稳定的,我们还要现象干嘛,现象是不可靠的,我们可以放弃对于这个现象的追究。所以在柏拉图那里有“理想国”。什么是理想国,理想国就是一个本质世界,它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有具体时空限制的俗世生活的根本所在。既然俗世的生活只不过是一个假象,我们为何不放弃这个假象去追求那个更加本质的世界呢。这个思想反映在基督教,佛教那里,舍弃本质世界的想法即使要我们“出家”脱离现实的生活。大家看,基督教和佛教最后都要求人们舍弃俗世的生活,从哲学上来,原因就在于本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进行二元的分离,现实世界总是不稳定的,只有上帝之城以及佛陀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美好的世界。但是,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这么认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认为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但是同时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统一的关系:即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是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的。这个在儒家思想里也有体现,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是通过积极的入世,在积极的社会生活中来体会人生当中的永恒价值。其次,这个思想也表现在科学上,表现出战胜自然,驾驭自然,发现

自然规律为人所用,这种思想也导致了科学的发展。而中国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不仅要爱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爱物,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一个主流地位,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但是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却是不同的。

(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孔子很少谈天道,但还是认为唯天为大。“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的“天”极少有人格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所以天人是合一的。“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

我们知道,儒家对人生所坚持的态度是积极的入世,救世主张。在他们看来,天人合一的理想不仅是人性和天性的高度统一,而且也是社会伦理原则的高度统一。儒家之行道终究要行在社会的伦理政治层面上,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终究要落实在社会这个中介上。儒家并不认为天人合一的这个理想是个人所能成就的。而是通过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来体现的。既然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要落实在社会这个中介上,表现为一个大道盛行的社会,而所谓的大道盛行的社会,也就是实现了社会理想政治的社会,就是社会政治伦理关系高度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三)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孔孟。孟子是把人的道德意识赋予天,然后又以这种有道德意识的天作为人伦道德的本体论根据。老庄思想中的天,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则,是自己如此,以自己为法,别无遵循,不受制于任何他物。“天人合一”思想在老子这里表现为与“道”为一,与道为一则“无为”,“无为”

即听任万物之自然。人能顺乎“道”,顺乎自然之常就是“无为”,而“无为”就能做到“无不为”。

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更多地讲人的精神境界。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他的“蝴蝶梦”就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庄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比起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境界来,更多地具有审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与儒家不同,道家认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只是个体所能成就的,行道的实践只是属于个体的事情。与儒家针锋相对,道家恰恰认为社会的文明等诸般的存在和影响,阻碍了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个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排除社会文明的影响,一旦这些文明的影响被排除殆尽,人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就了理想人格。老子称这个过程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从根本上讲,道家讲的“天人合一”就是要回到自然本真的理想人格。而拒斥社会文明正是为了张扬个体独立不羁的生命意识。如何来实现这种个体生命不羁的状态呢,与儒家主张的积极入世不同,道家主张通过“虚静”的方法来实现。从否定的意义上讲,虚静就是指彻底的排除社会历史文明的影响。但是虚静并不是虚无,也不是麻木,而是心灵达到与道融通唯一的理想境界,居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绝对能动状态。这也是庄子所讲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人间世》)意思是空明的心境产生光明,获得吉祥瑞福。显然庄子的“吉祥”不可能是世俗生活诸般欲望得到满足的幸福,而是指真正自由的幸福。虚,不是流俗高谈的空无,慰籍世俗生活的诸般失意;也不是佛家畅言的寂灭,以获得至善至福的彼岸世界。虚,是指超越了一切有条件的、相对的、有限的存在,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无限的存在相遭遇,让空明的心境产生出光明,照亮此刻当下的生存,把握生命的意义。

(四)“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几千年来,儒家的道德观始终打上了“差等之爱”的烙印。但孔子的“差等

之爱”经孟子发展到宋明道学特别是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使差等之爱与博爱相结合,从而大大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发展的顶峰,也最能代表儒家道德思想的精华。我们今天讲弘扬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应该弘扬这种“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人之所以爱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同类感”。人与人同类“一体”,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一体之仁”。当前人们都在谈论道德意识薄弱的话题,针对这种现状,应该多提倡一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一体之仁”的观念:人与人之间能多一分一体同类之感,就会多一分爱。

“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不但为人伦道德找到了深远的根源,提高了中华文化的道德意蕴,而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根据。“万物一体”远不止于人与人“为一体”,而且人与禽兽、草木、瓦石都“为一体”,从而见其“哀鸣”、“摧残”、“毁坏”,亦必有“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乃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的根源。今天,我们所热衷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根据。同时,“万物一体”的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自然的区别。

但是,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一般性地为二者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本体论上的根据,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寻到了一种人所必须具有的精神境界,却还没有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一种具体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要知道,自然物不同于人,它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必须具有高远的“天人合一”境界外,还必须依靠人自己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征服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这些道理,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讲的“主体—客体”关系的思维方式,类似中国的“天人相分”,它是科学的理论依据。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无论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都不重人与我、人与物、内与外之分,不注重考虑人如何作为主体来认识外在之物的规律以及人如何改造自然,其结果必然是人受制于自然,难于摆脱自然对人的奴役。这样一来,又何谈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小结:

天人关系作为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域,一直是哲学家所讨论的热点。以上简要介绍了几种天人关系,虽然天人相分的观点更接近于我们现实实践的经验,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却始终在哲学史上占据主流位置。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身前最后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当今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也强调说:?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可以说,天人合一既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又是中国人最高的人生理想,因此,它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本质的一种独到观念。通过这一章内容的讲述希望能帮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哲学最主要的特点,了解古人对待自我和环境的传统智慧,从而在现实中突破对狭隘自我的关注,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来界定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从古人的哲学智慧中学会与人之间、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一)

论中西文化的“天人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天人关系 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的“仁论”和道家的“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老子从对宇宙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道”的自然而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自然”。人违背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道”,由于它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庄子还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 2西方文化“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征服自然,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是源于对自然关照形成的,特别是柏拉图开创“理念”论哲学后,西方哲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人居于主导地位,人认识自然的方式是通过人类理性来进行的。西方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恢复了人和自然的地位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当作主体,把人之外的东西当作人认识的对象——客体,延续了柏拉图时代的思维方式——“分离”,又一次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远离。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过程中,天人关系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最能表现中国哲学的特点”。[ 1]汤一介. 百年中国哲学经典(第四卷) [M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孔子中庸思想的教育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传授知识的真实性。让人们把握自然界和社会的万物之性、万物之本质、万物之规律,让人达到按规律办事,把人类的需求认识与客观规律认识统一起来。张岱年先生曾说:“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冯友兰先生也认为:“中国哲学有一个主要的传统,有一个思想的主流,这个传统就是求一种高的境界”。具体说来,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方面,教育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子认为世界的自然发展规律谓之道,人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谓之德。道法自然,德随道生。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一段很有名的话。这段话强调了“道”的重要。“道”,指万物原质“人”的活动以“地”为法则,“地”的活动以“天”为法则,“天”的活动以“道”为法则,而道是效法自然的,如此天人合一。孔子借鉴于此,强调了人在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应该居守中道、尊重规律、和谐处之。孔子指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以仁治人,改而止。”并且指出要和谐于天,必先和谐于人。人和就要做到仁,应该以诚相待。“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27] 《“和谐”观探源》作者:邓红蕾发表于1996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第3期。“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和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28《孔子“中庸”探析》作者:王锴尹玉仁,发表于1997年《农垦师专学报》第4期。“诚”在孔子那里就是天道之诚,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孔子还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7 ] 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这里的“天命”指的就是冥冥之中的最高主宰,含有一项普遍性之道德原则,是人类本性及道德之本原。以上这些话都反映出孔子中庸思想中认为客观规律在建构和谐社会和谐自然的重要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我们在想事时必须考虑天,同时也必须考虑人。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一书中在讨论“诚”这个问题时就把“天”与“人”结合在一起,即把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是说,诚这个东西是天赋予人的一种道理;诚的实行,是人实践着天所给予人的诚的那个道理。《中庸》又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还说:“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朱熹解释此句说:“此言圣人与天地同体”。继孔子之后,孟子明确提出了完整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又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天”的本质是“诚”(尽善尽美) , 而人的根本职责在于实现“天道”之“诚”,来完成“天道”所要求的“尽善尽美”。作为一个君子,他应该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都是基于把“天”和“人”完成一个统一体。姜南.“天人合一”与教育现代化[J].前言,2005(8).这些说法,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方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即只有达到人的认识与客观规律相吻合,并能运用规律去行动时才是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与天人合一思想 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即追求可持续发展,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说的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

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内容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4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5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而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万物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统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数(c 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在研究对象上,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

_天人合一_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_李清良

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2期(总第70期) 天人合一 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李清良 内容摘要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本文着重从人的存在境域、人的物性、存在价值取向、人生境界和超越维度以及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等基本层面对于该命题进行了全新的现代阐释,初步显示了由天人合一观念所决定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特色,可算得对近年来学界对于此一问题讨论的一个回应。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 作者李清良1970年生,湖南师大中文系教师,文学博士。湖南长沙市 410081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身前最后的一篇文章中说: 中国文化中, 天人合一 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 当今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也强调说: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可见, 天人合一 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实处核心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除了对于 天人合一 历史发展和在诸思想流派中的表现研究较多以外,对于它如何在中国哲学中居有核心地位这一根本问题,实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于这一根本问题略抒一得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天人合一 关于人的存在境域的体认 人从自觉地意识到自身开始,便要追问其存在的价值。但正如要确定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就须将它置于一个句子或上下文中来考察一样,要确定人的存在价值,也须首先为它确定一个形成意义和价值的范围和场所。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把人的存在价值赖以确定的存在范围称为存在境域。不同的文化为人的存在价值所确定的存在境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人的存在境域的体认是有差异的。 天人合一 是从 天地宇宙 这个再大不过的存在境域来考察人的存在价值的。 人生天地间 ,这是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存在境域的体认,它几乎在每一部原典中都出现过。道家说: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老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docx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 ,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本文从儒 ,道,佛三家阐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 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 ,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受传统美学影

响很深 ,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 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 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儒家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儒家来看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 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 ,小到人与人之间 ,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 ,而且有一套严整的制度。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的格局 ,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 ,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这在皇家园林中表现地特别明显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 ,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就是佛香阁 , 从它的位置 ,规模和高度来说 ,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 ,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从形式上来说 ,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因此皇家园林基本都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 ,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阅读习题及答案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 阅读习题及答案 试习题内容: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习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⑶习题。 “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以天人合一的“内在关系”立论,悬殊于西方把人和自然视为对立的“外在关系”。“道”是必然性的普遍法则,渗透于宇宙万物之中。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这种自然法则的支配。和谐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一种结果,和谐人生就是在各种关系中按照这些自然法则生活的过程。各种不和谐现象之所以产生,都源于背离自然。以身心安康而言,离自然越近,则离疾患越远。面对当今世界普遍性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不赞赏“道法自然”的智慧。这种观念在探求生存与自由的同时,便已考虑到获取的前提,并把自然法则上升为人类的行为价值,值得现代人研究和借鉴。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残酷地毁坏着自然,自然也无情地报复着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开展给世人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而人类再也无法承受生态恶化的报复,这造成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种种紧张。时至今日,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已显得非常迫切。“道法自然”注重天人相合,并不是让人削足适履地消极适应环境,而是要“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

言》),亦即掌握客观规律而预先防范,由于采取的措施符合天道,因而不会受到违背自然规律的惩罚。而当天灾人祸突如其来降临后,亦遵奉天地消长变化的规律,应机而动,转危为安。 《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所诠释的正是“道法自然”的上述含义。“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不作为”,而是积极创造条件来合道行动的“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而行,是“辅万物之自然”的“无妄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为无为”。籍此使天地万物顺随本性而生,各得其所,以达成无为而成的效果。 我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适当加以引导、调整和改造,将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参天地之化育,上下与天地同流”,方为“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正像卡普拉在《转折点》中所说:“在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中,道家提出了最深刻而精彩的生态智慧:强调所有自然和社会现象既是一根本的整体,又具有动态的特性。”这表明人类更应从基于自然主义的人文关心角度对待自然界。“亲近传统,回归自然”既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语汇,更是一股不容回避的世界潮流,是社会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历史开展的必然。 我们不但要把“道法自然”的智慧化入个人的修养和生活中,而且要运用到整个社会的开展规划中。绿色开展对自然法则遵循“服从——认同——内化”之法,从而建立绿色规则,树立绿色信念,成就绿色之道。以“道法自然”传统为思想渊源的绿色开展观,既符合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也顺应世界环保潮流,对于化解环境危机、促进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而农耕生产与自然时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农耕文明时期,古人的生存状态是依赖于自然的,并且不能超越自然,因此人们十分注重自然时令。“在农业社会中,时间的规则是根据自然界的周期变化所决定的,这不仅决定了人要根据季节的更替行事,而且也限定了人们的知识结构。”⑴细究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不难发现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借用一位思想史研究专家的话说:“中国古代思想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逐渐孕育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和最基本的原动力。 之前,每当提起“天人合一”的思想,我首先就会想到它是由董仲舒提出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经过一番学习和了解之后,我发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并非一人独创,而是出现于中国古代诸多文人的思想言论之中。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主要可见于儒道两家的思想之中。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曾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⑶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同属一个生命场,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人的行为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麋鹿共处”⑷。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至汉代董仲舒又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董仲舒曾说“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⑸后来发展到二程、朱熹、王阳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完成了一个自身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朴素、直观的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良好沟通。 “月令”思想开启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先河。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等,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如《礼记·月令》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太阳最高,其次为四时、月、神、五行,最后一个层次是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等等。上述结构层次基本是同向制约,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天人合一的现代思想来源及阐述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人道顺应天道,确实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原型。孔子在称赞“尧之为君”时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圣人的一切作为,无不是效法天道或天象的结果。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只要顺乎农业的节气,收获的粮食就可以吃不胜吃,先秦著作中不少地方都提到了“秉时”、“顺时”、“应时”,有所谓“不违天时”、“节四时之适”、“审时以举事”的说法。总之,中国文化特别在乎天时地利人和,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节奏,完全同自然运律相吻合。这当然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有关,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决定了不需要征服自然,不需要戡天役物,而只要顺应自然,就可以获得维系生存的基本条件。 其实,“天人合一”不仅是儒家的文化诉求,同时也是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偏好。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所谓的“因其固然”、“依乎天理”,都鲜明地体现着他们思想的自然主义性格。《庄子·天地篇》对“机械”、“机事”、“机心”的嘲讽,分明拒绝了那种背离自然之“大道”,致力于以人役物的取向。在道家看来,役物的结果只能是役于物,到头来人反而沦为物的奴隶。这种吊诡,已经被现代文明的历史命运所一再证明。 当然,天人关系不仅表现在外部自然界与人类自身之间,它还指自然无为与人为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均非实体,而是两种状态或境界,显然,即使发生在人世间,只要是出于事物的本然之性、固然之理、当然之则,也属于“天”;即使发生在自然界,只要是违背自然本性的人为过程,也属于“人”。 德国的荷尔德林有诗云:“诗意地栖居于世。”那是对早已逝去的生存方式的追还。这是诗人对自己亲临状态的一种刻画。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意境实在是有些过于奢侈。因为我们对田园的淳朴早已久违了。返朴归真,顺乎自然,乃是恢复科学技术古典精神唯一可能的选择。 海德格尔区分了古典技术和现代技术,他认为古典技术尚不存在与天道对立的性质,只是因为现代技术才形成了今天人类的生存困局。在他看来,艺术不过是真理的澄明,而真理的澄明归根到底不过是本来如此者的显现,用中国先哲的话说,也就是所谓“道法自然”。因此,使现代科学技术摆脱戡天役物的姿态,恢复科学技术“道法自然”的原初本性。唯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复归于“诗意地栖居”。正是在这些方面,中国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取向,无疑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深刻启迪和精神资源。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舍德”、“厚德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对于我国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更有其特殊价值。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在我们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同时也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度, 都应与周围事物的发展相辅相成, 否则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也不例

外。面对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酿成的苦果, 人类早已经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道。不仅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改善环境的新方法, 新途径, 而且还要从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为人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些素材。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被当作克服人类当前的生态危机的一种思想资源。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 “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里高津也称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 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毕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以全面阐述人与自然关系而被人们所关注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中国哲学作业

浅谈庄子“天人合一”的自由淡泊思想 【摘要】:历史的车辙延续到今天,褪去了浮华之后,留下的是精华的沉淀! 悠悠千年,历史的光辉星星点点,多少人物,多少辉煌,多少往事……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道家的“三无”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所达到的自由、淡泊开辟了一条通向自由和谐的、超然的、明达的生命途径。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有很多人执着于金钱、名利等,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陷入了迷茫困惑、难以自拔的困境,庄子的“天人合一”的自由淡泊的思想追求的精神境界,在今天仍然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给了我们在迷途中许多指导。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由;淡泊 一.庄子其人的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4岁。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请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隐退、不争、率性的表象看,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庄子也努力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始终。庄子还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还要求注重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溢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二.“天人合一”思想含义 道家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道”是包括万物的整体,亦即无所不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亦是天地万物之归宿。庄子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以王弼的天人观为例 摘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问题,它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之为人存在 的依据,为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回答。天人关系的哲学命题可概括为“天人 合一”、“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三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中国哲学一直遵循的 思想主线,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天人和谐是中国哲学 追求的共同理想,但是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特点突出的表现为“玄学”,玄学的产生是具体的时代的产物,玄 学致力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力图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完美统一。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 人物,他的天人观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学色彩的天人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进路,呈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为后来的天与人的贯通提供了借鉴,也为当时的人们摆脱 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本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天人关系问题的理论背景,先 秦两汉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发展进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形成必定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其次,着重阐释王弼的天人观,王弼认为名教本于自然,建立了自己以“无”为主 的哲学体系,用“无”取代了“道”,落实到实践层面上,提出了“崇本息末”、“体用 不二”与“得意忘言”的方法论,力图实现儒与道的贯通,他的这种理想成为当时人们的 共同愿望,为后来的竹林玄学与西晋玄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最后,王弼的天人 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论证“天人合一”为解决人的生存困境与生存危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支持,也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关键词:天人观玄学自 然与名教贵无论崇本息末 一.引言 哲学关注的是人,力图解决的是关于人的一切问题,包括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继而继续追问,人从哪里来,人又要到哪里去,人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人的生命的意义是 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每个哲学家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回答是哲学家们自 身的理论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作为一种在世的存在,他 要面对的基本关系就是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天人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基本关系,对于天人关 系的回答是每个哲学家开启其哲学思想的根基,即每个哲学家都必须对此作出回答,以求 给现实中的人类提供摆脱困境的方法,它也是让哲学更实践化的一种方式,哲学的确是解 释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无疑为人类改造世界打开了一个缺口,由天人观 而开出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有着极强的道德实践意义,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也为现实社会的继续发展呈现了一条明晰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