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总氮的测定

水中总氮的测定
水中总氮的测定

水体中总氮的测定

----------金职院金湖水体总氮测定

摘要: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体中含氮量的增加将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特别对于湖泊、水库水体,由于含氮量的增加,使水体中浮游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加速湖泊、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体质量恶化。本文讨论的是水体中总氮含量的测定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了解学校水质状况。为今后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提出治理方案提供有效资料。

关键词:总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

目录

1 方法与材料 (2)

1.1 实验目的: (2)

1.2 实验原理: (2)

1.2.1 原理及试剂: (2)

1.2.2 试剂 (2)

1.3 实验仪器 (3)

1.4 实验过程 (3)

1.4.1 水样预处理 (3)

1.4.2 水样的测定 (3)

1.4.3 校准曲线的绘制 (4)

2 实验结果 (4)

2.1 数据表格的建立 (4)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5)

3 应用 (5)

3.1 水中总氮检测方法的改进: (5)

3.2 消解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6)

4 注意事项: (6)

5 结论: (6)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氮在自然界以各种形态进行着循环转换,有机氮如蛋白质经水解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氮,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和硝酸盐氮(NO3-)。另外,厌氧条件下,NO2-和NO3-在脱氮菌作用下转化为N2。

氮是细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当工业废水中氮量不足时,采用生物处理时要人为补充氮。但氮也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总氮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亚硝酸盐氮,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而且氨氮在厌氧条件下,也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氮;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在人体内经硝酸还原菌作用后被还原为亚硝酸盐氮,毒性将扩大为硝酸盐毒性的11倍,主要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使人体出现窒息现象。

正文:

1方法与材料

1.1 实验目的:

(1)掌握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水质中总氮含量。

(2)熟练掌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总氮含量。

1.2 实验原理:

1.2.1原理及试剂:

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鉀和原子态氧,氮污染人为来源,硫酸氢鉀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0mg/L,测定上限为4mg/L。

本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3L·mo1-1·cm-1。

测定中干扰物主要是碘离子与溴离子,碘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2.2倍以上,溴离子相对于总氮含量的3.4倍以上有干扰。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和275nm

处,分别测出吸光度A

220及A

275

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

A = A

220

- A

275

按A的值查校准曲线并计算总氮的含量。

1.2.2试剂

(1)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另称取1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因为过硫酸钾固体较难溶解,可在电热加热器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以加速其快速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再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存放在聚乙烯瓶内。

(2)硝酸钾标准储备液,C

=100mg/L:硝酸钾在105~110℃烘箱中干燥3小时,在干燥

N

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溶于蒸馏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在1~10℃暗处保存,(硝酸钾溶液见光易分解)或加入1~2mL三氯甲烷保存,可稳定6个月。

1.3 实验仪器

(1)T6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比色皿

(2)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l

(3)立式高压灭菌器

1.4 实验过程

1.4.1水样预处理

采样:在金湖各个不同地点才金湖水样,在水样采集后立即放于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当水样放置时间较长时,可在1000mL水样中加入约0.5mL硫酸(密度为1.84g/mL),酸化到pH小于2,并尽快测定。

样品可储存在玻璃瓶中。

1.4.2水样的测定

(1)测定:用吸量管吸取10.00mL水样,(共6个水样)置于比色管中。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编号水样1、水样2、水样3、水样4、水样5、水样6. (2)校准系列的制备:

a.移取硝酸钾式样10mL定容到100mL。用吸量管向7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硝酸钾标准使用液0.0、0.30、0.50、1.00、3.00、5.00、7.00。加水稀释至10.00mL。

b.将6个水样和7个标准系列包好报纸,用棉线将这13支比色管捆紧,以防弹出。c.将比色管置于医用手提蒸汽灭菌器中,加热,使压力表指针到1.1~1.4kg/cm2,此时温度达120~124℃后开始计时。加热半小时待其压力降至0时停止加热。

c.将捆好的比色管从医用手提式蒸汽灭菌器中取出,冷却,取出13支比色管冷却至室温。

d.加盐酸(1+9)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混匀。

e.移取部分溶液至10mm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分别在波长为220nm与275nm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出校正吸光度A。

1.4.3校准曲线的绘制

将标准系列和水样在波长220nm与275nm处测定吸光度,分别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s,零浓度校正吸光度Ab及其差值At:

As=A

220-2A

275

Ab= Ab

220-2Ab

275

At=As-Ab

2实验结果

2.1 数据表格的建立

标准系列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V硝酸钾

(mL)

0.00 0.30 0.50 1.00 3.00 5.00 7.00 V蒸馏水

(mL)

10.00 9.70 9.50 9.00 7. 5.00 3.00 V碱性过

硫酸钾

(mL)

5.00

V盐酸

(1+9)

(mL)

1.00

V蒸馏水

(mL)

9.00

A220nm 0.220 0.239 0.377 0.403 0.543 0.590 0.660 A275nm 0.062 0.069 0.132 0.133 0.131 0.111 0.062 Abnm 0.096

Atnm 0 0.005 0.018 0.041 0.185 0.383 0.441 Asnm 0.096 0.101 0.114 0.137 0.281 0.479 0.537 C氮

(mg/L)

0 0.12 0.20 0.40 1.20 2.00 2.80

表1

水样数据:

编号水样1 水样2 水样3 水样4 水样5 水样6

V碱性过硫

5.00

酸钾(mL)

A220nm 0.493 0.426 0.414 0.398 0.356 0.390

A275nm 0.102 0.090 0.078 0.089 0.089 0.066

Abnm 0.096

Atnm 0.193 0.015 0.162 0.124 0.082 0.163

Asnm 0.289 0.246 0.258 0.220 0.178 0.259

C氮(mg/L)1.22 0.90 1.36 0.78 0.52 0.16

表2

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3应用

3.1 水中总氮检测方法的改进:

(1)过硫酸钾配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标准检测方法中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的配制一般是直接将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在这一配制过程可能导致过硫酸钾溶液浓度降低,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放热使溶液温度瞬间升高导致局部过硫酸钾失效,从而影响后续试验。

(2)过硫酸钾配制方法改进:

在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时,可以分别配制过硫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待其温

度都降至室温再将二者混合定容。在试剂配置过程中必须避免直接加热,以防止过硫酸钾分解失效,即以自然溶解为最佳。

(3) 仪器设备预热时间的改进: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氘灯应提前预热半小时预热后如仍有数字漂移现象,则说明仪器尚不稳定,应适当延长预热时间。

3.2 消解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测定同一水样时,氨氮含量往往高于总氮含量,这是由于在碱性介质中氨氮会以氨气形式逸散在水样消解后比色管的气相中,这样测定的总氨只是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少量的氨氮之和,当水中氨氮含量较高时,往往就会出现同一水样的氨氮含量高于总氮含量的结果。

4注意事项:

(1)实验用水应该选择新鲜的无氨水或用新鲜的二次蒸馏水。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器皿应用(I+9)的盐酸溶液浸泡1d,然后无氨水清洗或是用超声波清洗仪超声半小时,然后用无氨水清洗。

(2)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宜现配现用,其储存在聚乙烯瓶内不应超过7天。而且配置的时候应采用自然室温溶解或是低温水浴加热溶懈。过硫酸钾的纯度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新购买的过硫酸钾应首先做空白试验,有条件的话,建议选择优级纯或及基准试剂,尽量降低试剂中的含氮量,从而降低实验空白值。

(3)加热消解的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20—124cc之间,最佳温度为1220C,加热时问不低于45min,但也不宜过长,消解之后的冷却时间2-3h之间。

5结论:

水中总氮项目的测定常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步骤相对简单,所需试剂较少,要求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能具备。但是该方法对空白值的要求非常严格,其所需试剂中的过硫酸钾、氢氧化钠本身都含有一定量的氮,因此空白实验不易做好。因此做实验时应谨慎小心,尽量将误差降低到最小。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6参考文献:

【1】.薛慧婷新疆伊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伊宁,835000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8)

【2】.谢丽章,郭梁钻,吴燕琴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水质监测站,广东东莞,523000 环境 2009(z1)

【3】.李羚,杨延军, Li Ling, Yang Yan-jun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分局,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水利 2009(9)

【4】.林晓利铁岭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铁岭,112000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7,31(1) 【5】. 俞锦豪,范汉洋,谭光辉,邓君杰,陈树沛江门市新会区环境监测站,广东江门,529100 环境2008(z1)

【6】.孙健徐勇陈曦王林徐冬梅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蚌埠 233001 【7】.李清杨慧中臭氧紫外联合一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江南大学检测与过程控制研究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 214122

【8】杨明宋巧红席丽峰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中总氮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9】段成志丽江市水文水资源分局,云南丽江 674100

【10】范辉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西南宁 530012

04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水质总氮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目的 规范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2、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 0.20-7.00mg∕L。 三、责任者 实验室检验人员及负责人。 四、正文 1、术语和定义 总氮: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测定的样品中溶解态氮及悬浮物中氮的总和,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 2、方法原理 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公式(1)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 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 A 成正比。 A=A220-2 A275 (1) 3、仪器 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高压蒸汽灭菌器、25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

10mm石英比色皿、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等。 4、试剂 4.1、浓盐酸:ρ=1.19g/ml。 4.2、浓硫酸:ρ=1.84g/ml。 4.3、盐酸溶液:(1+9)。 将100ml浓盐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9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4、硫酸溶液:(1+35)。 将10ml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到35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备用。 4.5、氢氧化钠溶液:ρ=200g/L 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注:氢氧化钠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6、氢氧化钠溶液:ρ=20g/L 量取ρ=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 4.7、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注: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钾含氮量应小于0.0005%。 4.8、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N)=100mg/L 取硝酸钾(基准试剂或优级纯)在105~110℃下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0.7218g硝酸钾溶于适量(约100-200ml)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加入1-2ml三氯甲烷作为保护剂,在0-10℃暗处保存,可稳定6个月。 4.9、硝酸钾标准使用液:ρ(N)=10.0mg/L 量取10.00ml硝酸钾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临用现配。 4.10、5%盐酸羟胺溶液 称取5.0g盐酸羟胺溶于少量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水质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测定

水质中的硝态氮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理: 利用硝酸盐在220nm波长具有紫外吸收和在275nm波长不具吸收的性质进行测定,于275nm波长测出有机物的吸收值在测定结果中校正. 试剂: 1. 无硝酸盐纯水:采用重蒸馏或者蒸馏---去离子法制备,用于配制试剂及稀 释样品. 2. 盐酸溶液(1+11). 3. 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溶液[p(NO3---N)=100ug/mL]:称取经105`C烤箱干 燥2h的硝酸钾(KNO3) 0.7218g,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中加入2mL三氯甲烷,至少可稳定6个月. 4. 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p(NO3---N)=10ug/mL]. 仪器: 1. 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石英比色皿. 2. 具有比色管:50mL 分析步骤: 1. 水预样处理:吸收50mL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1mL盐酸溶液酸化. 2. 标准系列制备:分别吸收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0mL/L~7mg/L硝酸盐氮 标准系列,用纯水稀释到50mL,各加1mL盐酸溶液. 3. 用纯水调节仪器吸光度为0,分别在220nm和275nm波长测量吸光度. 计算: 在标准样品的220nm波长吸光度中减去2倍于275nm波长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和在曲线上直接读出样品中的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 注:若275nm波长吸光度的2倍大于220nm波长吸光度的10%时,本标准将不能适用.

水质中亚硝态氮的测定(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原理: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试剂: 1. 氢氧化铝悬浮液 2. 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 3. 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 4. 亚硝酸盐氮标准储备液[p(NO2—N)=50ug/mL]:称取0.2463g在玻璃干 燥器内放置24h的亚硝酸钠(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中加2mL三氯甲烷保存. 5. 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p(NO2—N)=0.10ug/mL] 仪器: 1.具塞比色管:50mL. 2.分光光度计. 分析步骤: 1. 若水样浑浊或色度较深,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 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2. 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近中性.取50.0mL置于比色管中. 3. 另取50mL比色管8支,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氮标准液 0,0.50,1.00,2.50,5.00,7.50,10.00和12.50mL,用纯水稀释至50mL. 4. 向水样以及标准色列管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 2min~8min.加入1.0mL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立刻混匀. 5. 于540nm波长,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至2h内,测定吸 光度.如亚硝酸盐氮浓度低于4ug/L时,改用3cm比色皿. 6. 绘制曲线,查出亚硝态氮含量. 计算: 水样中亚硝态氮质量浓度计算见式: P(NO2-N)= m / V P(NO2-N):mg/L,亚硝酸氮质量浓度 M:从标准曲线上查的样品管中亚硝酸盐氮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

水中总氮的测定(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测定规程规定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总氮。 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2.测定原理 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和A275,按下面公示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A成正比。 A=A220-2A275 3.仪器设备 3.1 紫外分光光度计:配有10mm石英比色皿。 3.2高压蒸汽灭菌器:最高工作压力不低于1.1~1.4kg/cm2,;最高工作温度不低 于120~124℃。 3.3玻璃具塞比色管:25ml。 3.4 分析天平:精度0.01g。 3.5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4.试剂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为蒸馏水。 4.1 蒸馏水。 4.2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10.0g过硫酸钾(进口试剂)溶于15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3.75g氢氧化钠溶于75m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25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4.3 (1+9)盐酸溶液:取100ml浓度为1.19g/ml的盐酸于900ml蒸馏水中混匀。 4.4 (20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5 (20g/L)氢氧化钠溶液:取200g/L氢氧化钠溶液10.0 ml,用水稀释至100ml。 4.6 浓硫酸:ρ(H2SO4)=1.84g/ml

废水中总氮的测定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废水中总氮 1 方法原理 在60℃以上的溶液中,过硫酸钾按如下反应式分解,生成氢离子和氧。 K2S2O8+H2O---2KHSO4+1/2O2 KHSO4---K++HSO4- HSO4----H++SO42- 加入氢氧化钠中和掉氢离子,使过硫酸钾完全分解。 在120-140℃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做氧化剂。不仅可以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也氧化为硝酸盐。硝酸根离子对220nm波长光有特征吸收,用标准溶液定量。 溶解性的有机物在220nm处也有吸收,故根据实践,引入一个经验校正值。该校正值是在275nm处测得吸光度的2倍2A275。在220nm 处的吸光值减去经验校正值即为硝酸盐离子的净吸光值(A=A220-2A275)。 2 干扰及消除 (1)水样中有六价铬及三价铬时,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消除。(2)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盐酸后可消除。 3 方法的测定范围 适用于地面水,测定范围为0.05-4mg/l。 4 仪器 (1)紫外分光光度计 (2)压力锅,压力1.1-1.3kg/cm2,相应的温度为120-124℃ (3)25ml具塞比色管。每组3个,2各组作曲线16只,共38个。(4)移液管、容量瓶等玻璃仪器。 5 试剂

1)无氨水:用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每升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蒸馏。 2)20%的氢氧化钠:称取20g氢氧化钠,于无氨水中至100ml。(调pH)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O8),15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至1000ml。存于塑料瓶中,可存一周。 4)1+9盐酸。 5)硝酸钾标准溶液: (1)储备液:称取0.7218g经105-110℃烘干4小时的优级纯硝酸钾(KNO3)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定容。此溶液为100ug/ml 硝酸盐氮。加入2ml三氯甲烷为保护剂,稳定6个月。 (2)使用液:将储备液稀释10倍。取10ml稀释至100ml,含硝酸盐氮10ug/ml 6 步骤 6.1 校准曲线绘制(2个组) (1)分别吸取0、0.5、1.00、2.00、3.00、5.00、7.00、8.00ml硝酸钾标准使用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紧磨口塞,用纱布和纱绳裹紧管塞,以防溅出。 (3)将比色管置于压力锅中,升温至120-124℃(或顶压阀放气时)开始计时,加热0.5h。 (4)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冷至室温。(5)加入(1+9)盐酸1ml,用无氨水稀释至25ml标线。 (6)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无氨水作参比,用10mm比色皿分别在220nm和27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校正的吸光度(A=A220-2 A275)绘校准曲线。 6.2 样品测定

实验7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doc

实验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根层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测定结果可 为合理施肥,肥料规划和估产提供依据。 一 .目的要求 了解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波长选择消除干扰组分的 测定技术,用校正因数法测定土壤硝态氮的含量。 二 .方法原理 用氯化钠溶液提取土壤硝态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量其210 和 275 纳米的吸光度,前者是硝酸根和以有机质为主的杂质的吸收值,后者是以有机 质为主的杂质的吸收。 因为 275 纳米处硝酸根已无吸收,而有机质在 275 纳米处的吸收值是 210 纳 米处的 f 倍,故可将 A275 校正为有机质在 210 纳米处的干扰吸收,从 A210 中减去,即得硝酸根在 210 纳米处得真实吸收值,再利用标准曲线法求得土壤中硝态氮 得含量。 三 .器皿与试剂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x 比色皿。 2.50 毫升容量瓶 10 个, 100 和 250 毫升锥形瓶各 4 个,漏斗 4 个,普通试 管 4 支, 50 毫升胖肚吸管 1 支, 5、10 毫升和 2 毫升刻度吸管各一只,滴管 2 支。 3.氯化钠溶液 1mol/L: 称取氯化钠 58.44 克溶于 400 毫升水中,转入 1 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4.硝态氮标准溶液100μ g/ml: 称取于 105℃烘制 2 小时得硝酸钾 0.3609 克溶于水,转移至 50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临用时再稀释至 20μg/ml。

5.硫酸溶液, 10%( V/V) 四 .测定步骤 1.待测液制备 称取 10.00 克风干土样于 250 毫升锥形瓶中,加入50 毫升 1 mol/L 的氯化钠溶液,加塞振荡30 分钟,过滤于干净干燥的100 毫升锥形瓶中,初液弃去。同时做试剂空白。 2.标准曲线绘制与测定 吸取 20μg/ml硝态氮标准溶液0. 00、0. 50、1. 00、2. 00、3. 00、4.00 毫升分别置入 5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后,再加入 2 毫升 10%硫酸溶液,摇匀。浓度分别为 0. 00、 0. 20、0. 40、0. 80、1.20 和 1.60 μ g/ml。以零浓度标液作参比,于 210 米处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建立回归方程。 去土壤浸体液和试剂空白液各 10 毫升入试管中,加入 0.8 毫升 10%硫酸,摇匀。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分别于 210 纳米和 275 纳米处测定吸光度,不要每

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 GB/T 13906-92 Ai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oxides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火炸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硝烟尾气中所含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及其他氮的氧化物的方法。 本标准分为两篇,第一篇中和滴定法,第二篇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 第一篇中和滴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火炸药工业硝烟尾气中氮氧化物测定的中和滴定法。 1.2 适用范围 1.2.1 本标准适用于火炸药工业硝烟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1.2.2 本标准测定范围为1000~20000mg/m3。 1.2.3 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受其他酸碱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等)的干扰。 2 原理 氮氧化物被过氧化氢溶液吸收后,生成硝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其消耗量求得氮氧化物浓度。 3 试剂和材料 在测定过程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 过氧化氢:30%。 3.2 过氧化氢:3%。取过氧化氢(3.1)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3.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100mol/L。

3.4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称取0.10g甲基红和0.10g次甲基蓝,溶解在100mL95%乙醇溶液中,装入棕色瓶中,于暗处保存,此溶液有效期为一周。 3.5 氟橡管或厚壁胶管:φ5~8mm。 3.6 采样瓶布套。 4 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专用仪器: 4.1 真空采样瓶:容积为2000mL左右,形状如图1。 图1 真空采样瓶 4.2 加热采样管:形状如图2。

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及总氮的测定

8.6.5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及总氮的测定 水中的氨氮指以NH 3和NH 4+型体存在的氮,当pH 偏高时,主要是NH 3,反之,是NH 4+。水中的氨氮主要来自焦化厂、合成氨化肥厂等某些工业废水、农用排放水以及生活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第一步产物。 水中的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在缺氧环境中,水中的亚硝酸盐也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富氧环境中,水中的氨也可转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血红蛋白在体内运输氧的能力,出现组织缺氧的症状。亚硝酸盐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尤其在低pH 值下,有利于亚硝胺类的形成。 水中的硝酸盐主要来自革质废水、酸洗废水、某些生化处理设施的出水和农用排放水以及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在富氧环境下氧化的最终产物。当然,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也可受微生物的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经肠道中微生物作用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出现毒性作用,当水中硝酸盐含量达到10mg/L 时,可是婴儿得变性血红蛋白症。因此要求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总量不得大于10mg/L 。 天然水中的氨,在有充足氧的环境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2NO 和-3NO 得作用称作硝化作用。 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是水中一项重要的卫生质量指标。它可以判断水体污染的程度:

(1)如水中主要有机氮和氨氮,表明水近期受到污染,由于生活污水中成有大量病原细菌,所以此水在卫生学上是危险的。 (2)如水中主要含有亚硝酸盐,说明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尚未达到最后阶段,致病细菌尚未完全消除,应引起重视。 (3)如果水中主要含有硝酸盐,说明水污染已久。自净过程基本完成,致病细菌也已消除,对卫生学影响不大或几乎没有危险性。一般地面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在0.1~1.0mg/L,超过这个值,该水体以前有可能受过污染。 正如测定水中溶解氧(DO),了解水中有机物被氧化的程度,评价水的“自净”作用一样,测定水中各类含氮化物,也可了解和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作用。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氨氮0.5mg/L(以N计)硝酸盐氮20mg/L (以N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硝酸盐氮50mg/L(以- 3 NO计)。下面介绍它们的测定方法 (1)氨氮(Ammonia Nitrogen)(N NH- 3或N NH- + 4 ) 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水中氨主要以NH3·H2O形式存在,并有下列平衡: - ++ ? ? +OH NH O H NH O H NH 4 2 3 2 3 · 水中的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钾的强碱性溶液,K2HgI4+KOH)作用生成黄棕色胶态络合物。如水中N NH- 3 含量较少,呈浅黄色,含量较多时,呈棕色。

植物中硝态氮的测定方法

硝态氮是植物最主要的氮源。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往往能反映土壤中硝态氮供应情况,因此可作为土壤肥氮肥的指标。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出植物的氮素营养情况,而且对鉴定蔬菜和植物为原料的加工制品的品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理 在浓酸条件下,NO3-与水杨酸反应,生成硝基水杨酸,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PH>12)呈黄色,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含量成正比,可直接比色测定。 (二)仪器与用具 (1)722型分光光度计1台;(2)电子顶载天平1台(感量1/万);(3)刻度试管20ml26支;(4)刻度吸管0.1ml. 0.5ml. 5ml. 10ml各1支;(5)容量瓶50ml8个;(6)容量瓶25ml3个;(7)小漏斗(∮5cm)3个;(8)玻棒1根;(9)洗耳球1个;(10)电炉1个;(11)铝锅1个;(12)玻璃塞;(13)定量滤纸7cm。 试剂: 500ppmNO3-标准溶液精确称取烘至恒重的KNO3 0.7221克溶于无离水中,定容至200ml。 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称取5克水杨酸溶于100ml,浓硫酸中(密度为1. 84),搅拌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保存一周有效。 8%氢氧化纳溶液称取10克氢氧化纳溶于1dm3无离子水中即可。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吸取500ppmNO3-标准溶液1ml. 2ml. 3ml. 4ml. 6ml. 8ml. 10ml. 12ml分别放入501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定至刻度,使之成10. 20、30、40、60、80、100、120、ppm的系列标准溶液。 (2)吸收上述系列标准溶液0.11ml,分别放入刻度试管中,以0.11ml无离子水代替标准溶液作空白,再分别加入0.4ml水杨酸一硫酸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0分钟后再加入8%NaOH溶液9. 51ml摇匀冷却至室温,显色液总体积为101ml。 (3)以空白作参比,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NO3-N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硝酸盐的测定 (1)样品液的制备,取一定量的植物材料剪碎混匀后,精确称取2-3克分别放入三支刻度试管中,加入10ml无离子水,用玻璃塞封口,置入沸水浴中提取30分钟,到时间后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将是取液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并反复冲洗残渣,最的定容至刻度。 (2)样口液的测定吸取样品0.1 ml分别于三支刻度试管中,然后加入5%水杨酸一硫酸溶液0.4 ml,混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摘要:本文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根据配置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关键词:氮氧化物分光光度法含量 综述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较以往的盐酸禁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特点 ,现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监测氮氧化物的标准方法 ,也已引起我国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信不久将来 ,此方法也会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氮氧化物的首推方法。 1、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2、实验原理 ,测定氮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 3 ),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 2

水质总氮实验报告

水中总氮的测定 一原理 总氮测定方法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成硝酸盐后,再以紫外分光计进行紫外测定。 水样采集后,用硫酸酸化到PH<2,在24h内进行测定。 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以将水样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同时将水样中但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然后用紫外分光度法分别于波长220nm与275nm处测定其吸光度, 水样中含有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可加入5%盐酸羟胺1-2ml 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响。 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的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可消除。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 若干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 压力锅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 2试剂 (1)无氨水:每升水中加入浓硫酸,蒸馏。收集馏出液于玻璃容器中或用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2)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mL (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g过硫酸钾、15g氢氧化钠溶于无氨水中,稀释至1000ml。溶液存放于聚乙烯瓶内,可贮存一周。(4)(1+9)盐酸。 (5)硝酸钾标准溶液 标准贮备液称取经105-110℃烘干4h的优级纯硝酸钾溶于无氨水中,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每毫升含100μg硝酸盐氮。加入2ml三氯甲烷为保护剂,至少可稳定6个月。 硝酸钾标准使用液将贮备液用无氨水稀释10倍而得。此溶液每毫升含10μg硝酸盐氮。 三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分别吸取0ml、、、、、、、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于25ml比色管中,用无氨水稀释至10ml标线。 (2)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塞进磨口塞,用纱布及纱绳裹紧管塞,以防止溅出。 (3)将比色管置于压力蒸汽消毒器中,加热,放气使压力指针回零。然后升温至120-124℃开始计时(或将比色管置于民用压力锅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开始计时),使比色管在过热水蒸气中加热。

铵态氮和硝态氮测定方法!!! - 副本

铵态氮测量方法(2mol?L-1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1)方法原理 2mol?L-1KCl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土壤浸提液中的铵态氮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颜色很稳定。在含氮0.05~0.5mol?L-1的范围内,吸光度与铵态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2)试剂 (1)2mol?L-1KCl溶液称取149.1g氯化钾(KCl,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苯酚溶液称取苯酚(C6H5OH,化学纯)10g和硝基铁氰化钠[Na2Fe(CN)5NO2H2O]100mg稀释至1L。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化学纯)10g、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化学纯)7.06g、磷酸钠(Na3PO4?12H2O,化学纯)31.8g和52.5g?L-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1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5mL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剂将400g?L-1的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化学纯)与100g?L-1的EDTA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每100mL 混合液中加入10 mol?L-1氢氧化钠0.5mL。

(5)2.5μg?mL –1铵态氮(NH4+—N)标准溶液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4,分析纯0.4717g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制备成含铵态氮(N)100μg?mL –1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40倍,即配制成含铵态氮(N)2.5μg?mL –1的标准溶液备用。 3)仪器与设备:往复式振荡机、分光光度计。 4)分析步骤 (1)浸提称取相当于10.00g干土的新鲜土样(若是风干土,过10号筛)准确到0.01g,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氯化钾溶液100mL,塞紧塞子,在振荡机上振荡1h。取出静置,待土壤—氯化钾悬浊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层清液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在24h内进行,用滤纸过滤悬浊液,将滤液储存在冰箱中备用。 (2)比色吸取土壤浸出液5mL(含NH4+—N2μg~25μg)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氯化钾溶液补充至10mL,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摇匀。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1h后(注1),加掩蔽剂1mL以溶解可能产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1cm比色槽在625nm波长处(或红色滤光片)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3)工作曲线分别吸取0.00、2.00、4.00、6.00、8.00、10.00mL NH4+—N标准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10mL氯化钠溶液,

水中总氮总磷的测定

水质监测—水中总氮总磷的测定 一、意义 目前,封闭性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已相当严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水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情况,因此总氮总磷含量的测定已成为水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过硫酸盐氧化法可同时测定水中的总氮总磷,方法简便快速,效率高,已成为常规的测定方法。 二、目的 1、掌握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氮、磷的原理 2、掌握75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原理 过硫酸盐在60o C的水溶液中可水解成H+和O2,即2K2S2O8+2H2O ---4KHSO4+O2。将1mol的K2S2O8中加入1molNaOH,反应开始呈碱性(初始PH值为12.57),可将水中的氮氧化为硝酸盐。由于氧化反应生成大量的H+,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PH值为2.12),可将磷氧化为磷酸盐。因此水中的总氮、总磷可在一种氧化剂中依次完成氧化,氧化液经分光光度计比色,可快速测得总氮总磷,效率高于以往的凯氏法。 四、仪器 名称规格数量 751分光光度计 1 移液管 5ml 1 手提式高压消毒器 1 10ml 1 具塞比色管 50ml 7 分析天平 1 容量瓶 50ml 7 25ml 7 硫酸纸 6*6cm 2 五、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分析纯等级,用去离子蒸馏水配制。 1. 氧化剂溶液称取20g过硫酸钾和3gNaOH,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 硝酸盐氮标准液称取0.7218gKNO3 (105℃烘干后称),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此溶液为100ug/ml的硝酸盐溶液。 3. 磷酸盐标准液称取0.4394g经105---1100 C干燥两小时的磷酸二氢钾,用水溶 解后加入1:1的硫酸溶液1ml,再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为100ug/ml的磷贮备液。 4. 3.5mol硫酸的钼酸铵锑贮备液量取194.6ml浓硫酸,缓缓加到405ml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冷却。另称取钼酸铵20g溶于300ml蒸馏水中,然后将上述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进行搅拌,再加100ml 0.5%酒石酸锑钾溶液,摇匀,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5. 显色剂量取100ml上述的3.5mol硫酸的钼酸铵锑贮备液,加入1.5g抗坏血酸溶解后即得,此溶液不稳定,宜在使用前配制。 6. 饱和碳酸钠溶液 7. 0.2%(w/v) 2.6-二硝基酚指示剂称取0.2克2.6-二硝基酚溶于100ml蒸馏水中。 六、测定步骤 1. 氮、磷标准系列的配制:分别吸取N和P标准贮备溶液10ml并用水稀释至100ml,即可得到10ug/ml的N和P标准液。分别吸取10ug/ml的氮标准液0, 2.0,4.0,6.0,8.0,

水质总氮的测定

水质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目的 1.1 了解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原理 1.2 掌握水样消解的方法 1.3 了解总氮的来源 1.4 掌握紫外光度计的使用 1.5 掌握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区别工作曲线与标准曲线。 2 测定原理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含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及在消解条件下碱性溶液中可水解的有机氮的总和。水体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硫酸钾是强氧化剂,在60℃以上水溶液中可进行如下分解产生原子态氧: K2S2O8+H2O 2KHSO4+[O]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40℃高压水蒸气条件下可将大部分有机氮华合物及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以CO(NH2)2代表可溶有机氮合物,各形态氮氧化示意式如下:CO(NH2)2+2HaOH+8[O]→2NaNO3+3H2O+CO2 (NH4)2SO4+4NaOH+8[O] 2NaNO3+Na2SO4+6H2O NaNO2+[O] →NaNO3 硝酸根离子在紫外线波长220nm有特征性的量大吸收,而在275nm波长则基本没有吸收值。因此,可分别于220和275nm处测出吸光度。A220及A275按下式求出校正吸光度A:A= A220—2A275 (1) 按A的值扣除空白后用校准曲线计算总氮(以NO3——N计)含量。 3 试剂 3.1 无氮化合物的纯水 3.2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称取2.0氢氧化物(NaOH A.R),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3.3 碱性过硫酸钾溶液 称取40g过硫酸钾(K2S208 A.R),另称取15g氢氧化钠(NaOH A.R)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溶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最长可保存一周。 3.4 盐酸溶液(1+9) 量取1份HCl(A.R)与9份水混合均匀。 3.5 硝酸钾标准溶液(以计),100mg/L:NNO3 硝酸钾(KNO3 ,A.R)在105—110℃烘箱中烘干3h,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7218g 溶于纯水中,移至1000ml溶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标线在0~10℃保存。可稳定六个月。 3.6 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以计),10.0mg/L NNO3 用硝酸钾标准溶液(3.5)稀释10倍而得,使用时配制。 3.7 硫酸溶液(H2SO4,A.R)ρ=1.84 3.8 硫酸,(1+35) 1体积硫酸(3.7)与35体积水混合均匀。 4 仪器和设备 4.1 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m石英化色皿。 4.2 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压力为1.1—1.4kg/cm2),锅内温度相当于120—140℃。 4.3 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25ml。

实验十一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实验十一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2、预习第三章相关内容。 二、分光光度法 (一) 原理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态存在。测定时将NO氧化成NO2,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因为NO2(气)不是全部转化为NO2-(液),故在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称为Saltzman实验系数,用标准气体通过实验测定)。 按照氧化NO所用氧化剂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本实验采用后一方法。 (二) 仪器 1.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 2.多孔玻板吸收管(装10 mL吸收液型); 3.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4.分光光度计。 (三) 试剂 所用试剂除亚硝酸钠为优级纯(一级)外,其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不含亚硝酸根的二次蒸馏水,用其配制的吸收液以水为参比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cm比色皿)。

1.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NH2·2HCl]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闭棕色瓶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2.显色液:称取5.0 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解于200 mL热水中,冷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50.0 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和50 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3.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而成。 4.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称取0.3750 g优级纯亚硝酸钠(NaNO2,预先在干燥器放置24h)溶于水,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标液为每毫升含250μgNO2-,贮于棕色瓶中于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5.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溶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1.00 mL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2.5μgNO2-,在临用前配制。 (四) 测定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列参数和方法配制NO2-标准溶液色列: NO2-标准溶液色列

总氮的测定方法

总氮的测定方法 (1)、原理 当样品与浓硫酸和硫酸钾的混合物(沸点315~370℃)在催化剂硫酸铜或硫酸汞存在时,一起加热,其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加入NaOH溶液使之成碱性,蒸镏使氨释放出来并以硼酸吸收,然后用硫酸滴定硼酸铵。 此法测得的总氮包括了有机氮和原来即以氨态存在的氮,但不包括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形式存在的氮,有机氮中的某些化合物如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吡啶、叠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等也未包括在内。以此法测定的总氮称之为凯氏(Kjeldagl)氮,即TKN。测定同一水样中氨态氮含量后,总凯氏氮和氨态氮的差值即为有机氮。 ------------------------------------------------------- (2)、药品与仪器 ①、浓硫酸,密度1.84g/cm3; ②、50% NaOH溶液; ③、10% CuSO4溶液; ④、4%硼酸溶液; ⑤、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 ⑥、0.020mol/L(1/2H2SO4标准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硫酸2.80ml,溶于1000ml蒸镏水中,得到约0.10mol/L(1/2H2SO4)溶液,用碳酸钠标定。然后从中吸取200ml,用蒸镏水稀释至1000ml备用。 ⑦、混合指示剂:取0.05g甲基红和0.10g溴甲酚绿溶于100ml乙醇中; ⑧、1%酚酞的乙醇溶液; ⑨、4%Na2S。9H2O溶液; ⑩、蒸镏水:将普通蒸镏水酸化后加入KMnO4进行蒸镏,并重复蒸镏一次,以使其中不含有任何铵盐或氨。本试验所用蒸镏水均应经过这样的处理; ⑩、浮石:在蒸镏水中煮沸后干燥备用; ⑩、600瓦可调温电炉两台; ⑩、凯氏烧瓶及凯氏蒸镏装置 (3)、操作步骤 操作可分为消化、蒸镏和滴定三个步骤。 ①、消化: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以含氮0.5~10mg为宜)的废水水样置于凯氏烧瓶,加入10ml浓硫酸、5克硫酸钾或硫酸钠、1ml硫酸铜溶液,并放入几块沸石,将凯氏烧瓶以45度的角度固定于通风橱内加热煮沸,烧瓶内将产生白烟。继续煮沸,烧瓶中颜色逐渐变黑,直至溶液完全透明无色或浅绿色。再继续煮沸20分钟。 ②、蒸镏: 将凯氏烧瓶冷却,以约150ml蒸镏水冲洗烧瓶壁,加入2.5ml硫化钠溶液和3~5滴酚酞,然后缓慢沿壁加入50mlNaOH溶液尽量使其不与烧瓶内液体混合。立刻将烧瓶按图所示安装到蒸镏装置上去(事先安装好含50ml硼酸的吸收瓶),小心转动烧瓶使烧瓶内的两层液体混合并开始加热。煮沸20~30分钟或在不使用蒸气发生器时蒸发至烧瓶内液体体积减少至原体积约约1/3时,停止蒸镏。 ③、滴定: 卸下吸收瓶,加入几滴混合指示剂,以0.02mol/L(1/2H2SO4)滴定至溶液变为紫色。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测定方法

一、原理: 过滤后的样品经过一个开放的镀铜镉还原器通道后,硝酸根被还原成亚硝酸根,亚硝酸根通过磺胺处理后,与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偶联,形成深红色的偶氮染料,然后在550nm或者520nm比色分析。 二、样品处理 土壤鲜样采取四分法处理,根据实验用量进行过筛(比目大小视样品含水量而定)。过筛后的土样,取出5g土样放入离心管,加入25ml 氯化钾提取液(2moL/L),震荡2小时后进行离心(8000 g ,15min),静置后过滤,取上清液测定。若不能及时测定,放入4℃冰箱保存。 三、试剂配制: 试剂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显色试剂:(棕色玻璃瓶,避光保存) 150ml水,加入25ml浓磷酸▲,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0g磺胺,再加入0.5g 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溶解。用水定容至250ml。加入浓缩探针清洗液(表面活性剂)。 (2)氯化铵-EDTA缓冲液(ammonium chloride-EDTA):把85g氯化铵和0.1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溶解 于水,定容至1L。用浓氨水▲调节PH至。 (3)硝化组件缓冲液:{用来清洗OTCR(镀铜镉还原器通道)}取100ml的氯化铵-EDTA缓冲液,稀释至1L。调节PH至。(4)2%硫酸铜: 10g 五水硫酸铜()溶于水,定容至500ml。 (5)5mol/L盐酸: 小心慢慢加入浓盐酸▲于水中,冷却后定容至100ml。 (6)硝酸盐存储溶液(1g/L):(溶液6个月内有效) 7.218g硝酸钾溶于水,定容至1L,加入1ml氯仿▲(防腐剂)。(7)比色管清洗液:(定容时缓慢,防止出现泡沫,室温保存,两个月内有效)取50ml比色管清洗液,加水定容至1L。 (8)进样针清洗液:(定容时缓慢,防止出现泡沫,室温保存,两个月内有效。) 取进样针清洗液,加水定容至1L。 四、测定方法: 土壤硝态氮测定采用SmartChem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

《总氮的测定方法》练习题(精)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环境监测》练习题 《总氮的测定方法》练习题 备注:每题后面的简单、一般、困难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 1.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有影响,在加入一定量的( A )后可消除。(一般) 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钾 D、氯化钠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水样采集后立即用硫酸酸化到pH<2,在( B )h内测定。(一般) A、12 B、24 C、48 D、72 3.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配制1000mL硝酸钾贮备液时加入2mL( A ),贮备液至少可稳定6个月。(一般) A、三氯甲烷 B、三乙醇胺 C、乙醇 D、丙酮 二、判断题 1.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 )(简单)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硫酸盐及氯化物对测定有影响。(× )(一般) 3.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在120~124℃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将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也将水样中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 )(困难) 三、问答题 1.简述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原理?(困难) 答案:在60?C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硫酸氢钾在溶液中离解产生氢离子。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C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同时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20nm和275nm 波长处,分别测出收光度值A220及A275,按A=A220-A275,求出校正吸光度A,查校准曲线计算总氮含量(以NO3--N计)。 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主要干扰物有哪些?如何消除? (困难) 答案:(1)水样中含六价铬离子及三价铁离子时干扰测定,可加入5%盐酸羟胺溶液1~2mL消除影响;(2)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定有影响,加入一定量盐酸后可消除。

铵态氮硝态氮测量方法

铵态氮和硝态氮测定方法 铵态氮测量方法(2mol ?L -1KCl 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1)方法原理 2mol ?L -1KCl 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土壤浸提液中的铵态氮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颜色很稳定。在含氮0.05~0.5mol ?L -1的范围内,吸光度与铵态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2)试剂 (1)2mol ?L -1KCl 溶液称取149.1g KCl ,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 (2)苯酚溶液称取苯酚(C6H5OH ,化学纯)10g 和硝基铁氰化钠 [Na2Fe(CN)5NO 2H 2O]100mg稀释至1L 。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氢氧化钠(化学纯)10g 、磷酸氢二钠(Na 2HPO 4?7H 2O ,化学纯)7.06g 、磷酸钠(Na 3PO 4?12H 2O ,化学纯)31.8g 和52.5g ?L -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10%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5mL 溶于水中,稀释至1L ,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4)掩蔽剂将400g ?L -1的酒石酸钾钠(KNaC 4H 4O 6?4H 2O ,化学纯)与100g ?L -1的EDTA 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每100mL 混合液中加入10 mol?L -1氢氧化钠0.5mL 。 (5)2.5μg ?mL – 1铵态氮(NH4+—N )标准溶液称取干燥的硫酸铵[(NH4)2SO 4,分析纯0.4717g 溶于水中,洗入容量瓶后定容至1L ,制备成含铵态氮(N )100μg ?mL – 1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40倍,即配制成含铵态氮(N )2.5μg ?mL –1的标准溶液备用。 3)仪器与设备:往复式振荡机、分光光度计。 4)分析步骤 (1)浸提称取相当于10.00g 干土的新鲜土样(若是风干土,过10号筛)准确到0.01g ,置于150mL 三角瓶中,加入氯化钾溶液100mL ,塞紧塞子,在振荡机上振荡1h 。取出静置,待土壤—氯化钾悬浊液澄清后,吸取一定量上层清液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在24h 内进行,用滤纸过滤悬浊液,将滤液储存在冰箱中备用。 (2)比色吸取土壤浸出液5mL(含NH4+—N2μg ~25μg) 放入50mL 容量瓶中,用氯化钾溶液补充至10mL ,然后加入苯酚溶液5mL 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 ,摇匀。在20℃左右的室温下放置1h 后(注1),加掩蔽剂1mL 以溶解可能产生的沉淀物,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1cm 比色槽在625nm 波长处(或红色滤光片)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 (3)工作曲线分别吸取0.00、2.00、4.00、6.00、8.00、10.00mL NH4+—N 标准液于50mL 容量瓶中,各加10mL 氯化钠溶液, 同(2)步骤进行比色测定。 5)结果计算 土壤中NH4+—(N )含量(mg ?kg-1)= 式中:ρ——显色液铵态氮的质量浓度(μg ?mL –1) ;V ——显色液的体积(mL);ts ——分取倍数; m ——样品质量(g )。 6)注释 注1. 显色后在20℃左右放置1h ,再加入掩蔽剂. 过早加入会使显色反应很慢,蓝色偏弱;加入过晚,则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可能老化而不易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