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

报告

摘要:

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

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

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本课

题通过在实践中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课外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通过教师设计、建立模型――交流研讨、修改

设计――实践检测、验证效果――反思小结、完善设计的优化过程,

形成了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教学质

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优化小学数0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红河州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编号:1151028).本课题按计划应在2008年9

月结题,研究时间为两年.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的方向作

了调整,并于2008年9月向红河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延期

一年的申请,所以到现在才结题.课题研究期间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州、市教科所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我校领导和学校教科室的关心

和支持,得到了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加之我们课题

组七位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我们研究

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新课程的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

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学生的每一次作

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

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

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作业,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

2、减负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在对教师、学生

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课本上的习题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为主,很少有教师去分析课本上和练习册中的习题是否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是否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因此,使布置的学生作业缺乏针对性和必要性,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的作业模式中.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怕做作业,甚至于不完成作业.“作业”中的“作”是“作出”,“业”是“业绩”,换句话说,作业理应是教师科学设计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倡导教师优

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让“减负不减质”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优化

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要面对并解决的

具体课题.

3、我校大班额的教学要求.我校班级人数较多,大班额教学给教师作业的批改带来较大工作量,教师都希望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设计少而精的作业,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因素,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

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

因此,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

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共同参与学生的探索,引起学生间的交流、

质疑,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

认识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

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

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意义的教育理论是优化作业设计

的理论基础.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

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

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现代数学论认为: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

终目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

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观点对优化作业设计

具有指导意义.

4、关于“优化”的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规定限度的时

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

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

又不增加负担.因此,优化的理论是衡量优化作业设计成功与否的重

要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切实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数学作业高耗低效的现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为我校教师今后的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3、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研究内容

开展优化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探索,形成优化作业设计的模型.

2、研究的重点

(1)在实践中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质量.

3、研究的难点

(1)把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上升为理论.

(2)减轻学生过尊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业设计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业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

个不断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从

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我们优化数学

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①从教师教学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的数学工作中寻找问题,并在教师们的教学过程中研究;②在研究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变化,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文献法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全面把握研究方向.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作业设计案例,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系统的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和模型.

2、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出发,以下面的流程为主线,开展研究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确立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初模――交流研讨――实践检测――反思小结的形式展开研究活动.

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借鉴方法和经验.

建立初模:在研究中,课题组合理分工,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实际每人负责设计一个或几个的作业设计的初期模型.

交流研讨:课题组成员结合学生的学情等对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模型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教师依据交流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作业设计模型.

实践检测:设计教师把设计的作业模型拿到课堂上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作好作业情况记录.

反思小结:检测结束后,组织教师反思小结,验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练习的情况,再度质疑,提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作业设计模型的完善提供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对象、及进度

1、研究时间:2006年9月~2009年9月,周期为三年.

2、研究的对象:以课改实验班级为对象.

3、研究进度:

(1)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

(2)开题认证

(3)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鉴经验、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1)进行学生、家长、教师问卷调查.

(2)课题组按研究方案开展实践研究

(3)进行阶段小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

(4)初步形成作业设计、论文等物化成果

(5)对优化策略进行修正、再实践

(1)汇编作业设计、论文等研究成果

(2)编辑研究学生作业集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申请鉴定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一)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和教育刊物,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理念.

课题组成员大多是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因此,课题组采用自学、集体学习的方式,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等,来提升了课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作业设计的理念;利用网络学习了《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等文章,来提高课题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认识.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更新了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集体凝聚力.使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底蕴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

(二)建立课题学习与交流制度.

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一次,内容有对课题的方案和计划加以学习和调整,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找相关理论学习和范例研讨;有共同探讨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研究对策,并按时做好活动的会议记录.每学期开始,课题组都要制定出学期课题活动计划,并按课题活动计划开展活动,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有序、有效.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具体做法是:

1、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学要求和重难点.

只有教师在掌握了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所应突破的难点时,才能预测学生掌握知识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做到设计的作业“有的放矢”.因此,组织教师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是每一个学期开学课题研究的第一项活动.

2、科学分解研究任务,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

在研究中,我们把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在三四年级开展优化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刘静、徐翠莲、王莎莎.五年级开展

优化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杨发昌、白莉萍.六年级开

展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毛淑美、马永仙.参与研

究的教师,每人每月依据自己承担的研究内容,负责设计出一个或两

个以上的作业设计模型(教学新知识内容前).每个教师所承担的作业模型设计好以后,交到课题组建立作业模型库.

3、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课题组利用科研活动时间或具体情况,适时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对教师提供的作业模型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作业设计模型,完善后的作业设计模型,再通过教学实践

进行检验.每一个知识内容结束后,及时组织教师反馈教学情况,捕捉教学盲点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把事先设计好的作业模型投影在大屏幕上,让教师仔细阅读、认真推敲,结合教学盲点和学

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由作业模型的设计教师

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作业模型的设计教师

要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分析学生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出作业小结.在实践活动中,经过教师设计建立初模――交流研讨、完善设计――课堂检测、验证效果----反思小结、再度完善的

优化环节,初步形成了作业设计模型.建立了作业模型库

通过这样从过程上、内容上的优化,既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使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价值.

八、研究成果

三年来,在州、市教科所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教科室的指导与帮助下,在课题组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

(一)总结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

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

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设计的作业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既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关注对新旧

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

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来设计作业,使设计的数学作业最大限度

的发挥它的作用,收到最好的效果.

设计作业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两方面去考虑,在疑难处、障碍处、易错处,精心设计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特别是及时针对课

堂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学生练习

中发生错误的习题的变化题,进行再次巩固.

3、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指作业的设计必须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应把主要的作业量放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切不可好高骛远,急

于求成.

在设计作业时,要使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其次必须突出基本技能的提高,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作业训练中健康和谐地成长.另外,作业设计还应突出基本

概念的掌握,只有熟练掌握概念,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掌握知识.

4、兴趣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是指作业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游戏、实

践活动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者.

5、生活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是指数学作业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数

学与生活“亲密接触”,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真实感

受到数学有用.

作业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6、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作业要在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

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条件.

作业设计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作业.如学习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在和家长买菜时,称量各种蔬菜的重量;在家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际感受,有助

于他们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

7、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作业不仅

体现在层次的不同,还体现在形式的变化上.

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8、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作业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不同层

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设计作业时,可设计“一问多答”,即一个问题不是唯一固定的答案,而是有较多个答案;“一问多思”即一个问题的答案虽然是唯一的,但解决的思路不是唯一的.“题目问题开放”、“题目条件开放”的作业,在做开放题时,教师鼓励学生写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较大地激

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归纳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类型与特点

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类型的特点:

1、课堂作业:“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业依据学习内容的

不同,可分为随堂作业和整理与巩固作业.

(1)随堂作业:是指新授课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而设计的课堂作业.新课前的作业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新课中的作业能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识.新课后的作业能促使学生

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能暴露

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

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在教学中,还要不断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全面地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2)整理与巩固作业:是指新授课结束后(可以是一个课时或一个小节知识),为整理和巩固新知识而设计的课堂作业.整理与巩固

作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比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作业设计要把握简约中的丰富,追求巩固中的拓展.

2、课外作业:也就是家庭作业.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它具有生活化、

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课外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1)书面作业:是指为巩固新知识而设置的作业.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

一手”的机会,书面作业要采取“分层设计”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2)实践性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以操作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作业.实践性作业设计要注意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条件.

3、单元作业:就是在某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严

格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为目标,设计有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单元综合性练习.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二是注重知识的拓展.单元作业内容为:

(1)基础性作业:是指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上.

(2)生活性作业:是指紧密联系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作业设计时,重点放在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探索性作业:是指以单元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去探究、去发现结论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视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

(4)拓展性作业:是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

(5)开放性作业:是指以单元知识为基础设计条件开放或问题开放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补充条件或问题,填写多种答案或选择多种解法的作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三)提炼出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

通过对优化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初步提炼出以下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

1、过程优化策略:

(1)提供初步模型――紧扣“学情”商讨――修改补充完善

科学分解研究任务,把分解后的科研任务分配给参与研究的教师,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在研究中,参与研究的教师,每人负责设计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作业设计模型.每个教师所承担的作业模型设计好以后交到课题组建立作业库.教学结束后,及时组织教师反馈教学

情况,捕捉教学盲点和了解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利用多媒体把事先设计好的作业模型投影在大屏幕上,让教师仔细阅读、认真推敲,结合教学盲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由作

业模型的设计者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拿出最终的作业设计模型,使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价值.

(2)学生练习――批改反馈――反思小结――酌情“帮辅”

作业设计完善后,把作业卡发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把作业完成后,课题组组织教师共同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作

业中反馈出来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探讨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教师结合作业中反馈出来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

行反思并撰写出作业小结.最后,教师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酌情进

行帮助和辅导.

2、内容优化策略:

(1)明确目标,增强作业设计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结果预设,它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除“知识与技能”是可以测量外,其余三个方面都

是心理方面的,具有不可测量性.设计作业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及评价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作业设计的内容.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生

理特点,在作业设计中,把不可测性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可测性目标中,使设计的作业既不机械重复,又能较好的凸现教学核心目标,使作业

少而精,从而达到教学减负不减质的效果

(2)联系实际,把握好作业的“量”和“度”.

①把握好作业的“量”就是练习的分量要适中,做到质与量的兼顾.过分追求数量,易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甚至产生厌

学心理.虽然迫于压力,也能完成任务,但是采取消极应付方法,导致效能低下.反之,过少的作业量,蜻蜓点水,也达不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能否把握好作业的量是衡量作业设计优化与否的基本标准.

②把握好作业的难易程度.作业留得太深,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很容易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自信心丧失.反之,作业太容易,降低了教学的要求,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

(3)循序渐进,做到基础与能力并重.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首先要力求把握基础,使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巩固.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差异的存在,设计作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变式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开放练习,使练习具有层次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学困生在练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中上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展示,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4)抓住学生特点,做到巧设精练.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或概念定义很快表示理解,模仿性练习也会做.但是,在变式和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出错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设计针对性练习、对比性练习.同一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用判断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从横向对比知识弄清概念;用解决问题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掌握应用知识.

(5)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作业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

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业的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作业反馈,不仅让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而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设计新的有针对性的作业.

(四)提升了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

1、课题研究促使参与研究的教师积极学习理论,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作业观.

2、参与研究的教师,每人都有作业设计的任务,这就促使教师在进行每一次作业设计时,都要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把握作业训练的重、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分析,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3、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写出反思小结,促进了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

4、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进行经验总结,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其中教师论文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发表2篇,州级刊物《红河教育》上发表1篇;市级刊物《开远教育》上发表2篇.获省级一等奖1篇,获省级二等奖1篇,获省级鼓励奖1篇,获州级一等奖2篇.

(五)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促进了教师“教”的质量

(1)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研究前,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到:教师布置的作业主要来源于课本和练习册,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的类型比较少,针对学生学情设计的作业较少.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作业的批改和订正上.开展课题研究后,教师备课时,既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分析,而且要依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好后,教师之间要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针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小结.通过研究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过程的优化.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意识增强了,布置的作业不只重视“量”,而是更注重“质”的把握.设计的作业更具有针对

性和必要性.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促进了学生“学”的质量(1)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受应试教育及教学测评与课程标准之间差距的影响,教师片面追

求考分,以大量的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产生了不同

程度的厌学情绪.如:布置作业前,教师不去认真研究作业的质与量,

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必须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其结果,可能因为作业太多,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也可能因为题目太难,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失去信心,应付了之,导致完成的作业质量太差.而教师看到这种

结果,总是批评学生,最终导致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厌学.优化作业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业设计做到了既激发优秀生的创新与探究,又兼顾中等生的巩固与拓展,还照顾到学困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

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还让学生尝试进行练习课作业设计和单元作业设计,让学生参考课本练习、练习册作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设计的作业要能

自己解答,设计的作业在班上进行交流评价,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情况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认真完成自己设计的作业.

(3)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完成各类作业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了提高.

(4)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①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设计的作业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因此,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变成了学生积极体验和探索的

过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不在把

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敷衍了事,而是当成学习的又一个新任务,认真

地完成.从而促进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②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依据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指导学生查找、分析错误原因,并督促学生及时纠错.如此,经过长时间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改错习惯.

3、促进了学科“检测”质量的提高.

课题研究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市教科所组织的期末检测中,我校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下面是2008年春

季学期至2009年春季学期市教科所组织的期末检测中,我校三至六

年级学生数学检测成绩与城区六所小学总评成绩比较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到“稳定中有提升”,

这也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探究出一些有效地教学方法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课题理论和实践的

研究环境,积极进行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并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些优化作业设计的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式教学法: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

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

去“再创造”有关数学问题、数学知识.

(2)“实践活动”教学法: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应用知识,巩固知识.

(3)循序渐进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差异的存在.设计作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基础到变式.让每一个

层面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

(4)“三级”反馈法:-教师抓住学生对作业印象最鲜明、最清

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六)形成了一批课题物化成果

1、教学论文: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科研氛围的形成,许多数学教

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中来,充分利用课题理论

和实践的研究环境,积极进行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并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三年来,共收集了有关优化作业设计的优秀论文21篇,其中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发表2篇,州级刊物《红河教育》上发表1篇;市级刊物《开远教育》上发表2篇;获省级一等奖1篇,获省级二等奖1篇,获省级鼓励奖1篇,州级一等奖2篇.

2、作业设计案例集:三年来,收集了典型的优化作业设计案例42份,为以后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了范例.

3、录制了教学实录光盘.课题研究中,开展了作业设计的教学研讨课,进行了课题成果推广的汇报课.并制作成了研讨课光盘和汇报课光盘.为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提供了教学案例.

4、建立了作业库.把教师的典型作业设计案例进行汇编,建立作业题库,教师可与直接从题库中获取需要的作业,实现了课题成果资源共享.

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总结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课题研究有收获的喜悦,也发现了一些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由于课题组组长及多数成员都是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对于课题研究内容的选择不够准确,方案的制订不够具体,使研究走了弯路.

2、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应试因素的制约,教师还不敢大胆地进行作业的优化设计,使研究的案例面不广,深度不够.

3、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倍感教育理论的匮乏和教学方法、经验的贫乏,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水平.

十、今后努力的方向

1、作业是巩固学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形式.因此,课题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尚未结束.我们将在推广应用已有

研究成果的同时,继续进行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充分发挥作业功能,使师生持续、和谐地发展.

2、本次课题研究,虽然我们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后从事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存在的问题.

东城小学《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马永仙杨发昌

2009年9月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条例》云南省教育厅;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索》上海保山区王洁;

4、《凸显新课程理念,赋予数学作业新生命》教学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4757910.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xx年x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xx年x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已经清醒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就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开发出一套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等。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分布,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数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数学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因素都是教学资源。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间、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对象。所以,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加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因此,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正是要解决师生、教材、教参三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利用“一言堂”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在应试的范畴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的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新知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在理、化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当前我们学校的设施和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准备量太大,或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代替学生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或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分组实验。 2、尽管开设实验,但由于农村学生自小学教育就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强人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或者存在畏惧心理,主动性差,或只看不动手,成为实验边缘人。 3、部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对实验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改变我校理化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理化实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理化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研究讨论决定对《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好记录,从而形成适合新课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我们课题组理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简介 一、标题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二、序言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仍然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

中出现。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的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教学教材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问题。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

最新 特殊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品

特殊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写好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还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关于特殊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不同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等。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怎样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20200422113956)

怎样撰写小课题结题报告 今年,我区中小学所立项的区级课题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按照各位老师申报时的研究计划,目前绝大多数课题已进入 结题阶段,即课题研究者需在XX年元月份之前向区教研室提 交结题报告。为了便于老师们顺利撰写结题报告,现将小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做一简要介绍: 小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小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课题结题报告 可以分为标题、正文、参考文献和附件等4个部分。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结题报告 --------研究者的单位姓名 二、正文 1、问题的提出(背景意义) 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即要从背景、现状、基础等 方面去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

能性。 2、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 对课题名称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 围等作简单阐述。所应用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只能选最精辟、最适用的摘录,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切忌全文照搬。依据理论的支撑,说明自己的主要研究思想。所依据的理论 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这些学说、观点、使本课题研究 得到理论的支撑。 3.研究过程与方法 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 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 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小课 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 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 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一个学校只有始终抓住师德建设不放,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把师德建 设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才能塑造出好的教师形象,才能把师德建设不断推向新的 高峰,下面是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是结合分工,认真反思。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要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从基层存 在的问题反思查找工作方面的问题,从工作方面的问题反思查找领导班子的问题和教育干 部个人的问题,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深入分析原因,从严 和实上触动思想和灵魂。 承载着学校的社会实践任务,我们很充实的度过了20xx年暑假。我们以“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为主题,赴山东淄博市沂源县、滨州博兴县,进行了农村经济社会调查、支教活动。我们活动共进行了4天,受益人数达到千余人,并且通过相关地方的媒体进行了报道。在各地团委中引起一致好评。作为一支大学生实践 团队,在各个实践地都受到了热情地接待。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 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 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 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我校党委十分重视把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夯实基础,着力提高 党员和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所有牙膏用户为抽样母体,进行抽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并 及时的回收问卷,与此同时对合格的问卷进行登记、计算、得出可供分析使用的初步计算 结果,进而对调查结果做出准确描述及初步分析,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依据。将本次调查 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结果整理,形成《牙膏消费市场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本次调 查的最终结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小课题结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单位: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沈明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优秀读本进行阅读和品鉴,提高对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目 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 词句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一、二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诵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低年级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 美。? 1.读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在读中揣摩语音,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和课文的内涵。如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基本上都要经过以下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受。(2)、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3)、美读课文,感悟情感。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读书活动,因此,我总是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顺、读得有感情上下功夫,摈弃了繁琐分析,在多读、熟读中体会词语含义,感悟思想感情。读是综合能力,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2.渗透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因此在阅读课上我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因此读书的形式尽量追求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时的指读、轻声读、范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分角色读、配乐读、比赛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2)、在课外,根据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 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 、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 、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 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 、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 、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 、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 、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 、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 、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 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2006年11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实验,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着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即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也已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或简单的知识统一,而是以追求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内涵,应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终身发展,面向终身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我很用功,但知识掌握得不多、不牢,能力提高得有限?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太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

索,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一旦学生在探索学习方法方面用点心,就能有所收获。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规律。 6、培养、锻炼一支由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所组成的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教科研队伍,促进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研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2021年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调研报告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扎实的作风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稳步发展 为了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权,切实提高他们的入学率,国家第一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14——216)》、国家第二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17——22)》明确提出了实施送教上门的要求,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强调“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由此送教上门这一残疾人教育的补充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由于疫情此项工作一直未如期进行,直到开学我校立即着手开展了送教上门的实践。6月底,学校利用两天时间对建档立卡的残疾儿童开展了送教上门服务,后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对全区不适合入学的特殊儿童进行了情况调查。近两年来,茌平区特殊教育的送教上门工作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此形成的初步经验、初步模式。送教上门服务也得到了全区绝大多数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庭的欢迎和肯定。 一、调研过程 6月3日及7月3日,在保证本校的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每班抽调两人,分两大组进行送教。本次送教对象是建档立卡的未入学的残疾儿童,送教教师为学生们制定个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小步子,多坡度,同时给家长送上部分特殊教育的方式、方法。7月8日、9日与12日我校利用假期采用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对全区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一线走访、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情况,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 二、调研成果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全区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占全区残疾儿童近一半,而我校的师资也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如果单靠我校教师送教是远远达不到国家有关送教的标准。这也是我校送教上门工作的一大难题。 2、对残疾儿童评估不足,虽然教师送教时都对残疾儿童做一个简单的评估,但未形成系统性的评估标准及评估结果,所以对送教的残疾儿童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送教任务。 3、缺乏专业的康复教师,由于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大部分都是重度的残疾儿童,对于康复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于知识的需求。而参与送教的教师都是在教学一线抽调的,没有专业的康复知识与康复技能,因此不能满足家长与学生对于这方面的需求。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 燕洞小学:黄燕宁 内容提要: 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 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

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作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教师厌教,学生怕学,作文教学整体效益不高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小组成员均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研究过程: 1、调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见表1),分析存在的学生作文兴趣低下,作文整体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小组人员在活生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当前作文教学存在下列问题。 表1: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喜欢:9.6% 讨厌:90.4% 学生对写好作文的信心有:11.3% 无:88.7% 学生征文的获奖率1% 对学生而言,主要问题有:(1)无话可写。学生作文往往是无话可写,学生写不出作文并非是智力障碍所致,主要是学生与各种社会成员之间交往的丰富写作材料不见诸笔端,我们也调查了部分同学,他们确实能说会道,然而在命题作文前,很多人束手无策,思路狭窄,没有多少语言可以表达。(2)说假话、套话。例如在一篇《夸夸我的同学》的习作完成后,从问卷得知,大多数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报告doc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调研报告吧。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报告范文一: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最近分别到泗水、曲阜、邹城、嘉祥、金乡等,就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听取了有关县市区的情况介绍,召开了由市教育局,市中区、高新区、北湖新区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听取情况介绍,开展分析讨论,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快我市特殊教育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和意见。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特殊教育,是指以盲童、聋童、智障儿童、超常儿童、语障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为主要对象,开展的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学活动。目前,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盲聋综合特校1所(市特校),聋校5所(任城、泗水、嘉祥、汶上、梁山特校)、弱智学校1所(中区特校)、聋弱综合学校6所(兖州、曲阜、邹城、微山、金乡、鱼台特校)。共计109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425人,其中具有教师资格的老师304人。

全市6-16岁残疾儿童总数为3793人(实际办证人数),在校接受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2475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为%。部分学生在外省市高中阶段特教学校和本市普通高中随班就读。 全市随班就读学生1258人,占残疾学生总数%;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217人,占残疾学生数的%,其中视力残疾136人,占总数的%;听力语言残疾394人,占总数的%;智力残疾(含脑瘫)655人,占总数的%;自闭症32人,占总数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认真努力,全市特殊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XX年市政府决定迁建济宁市盲校,新校建设规模36个教学班,承担全市视障教育、听障高中阶段教育和城区听障义务教育,填补了我市听障高中阶段教育的空白;市特校、曲阜、邹城、金乡、梁山等学校被评为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嘉祥县特校新校区已开始建设,金乡、汶上县特校已完成选址和规划。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自20xx年秋季起,市委、市政府按照每生每年XX元的标准,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段在校生实施营养餐工程;自XX年起,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均按省定标准4200元拨付。师资水平不断提高。从XX年起,市教育局把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训纳入全市教师培训计划。共举办3次全市特殊教育教师全员

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

课题结题报告的写法 一、结题报告的功能和结构 报告的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3577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春晖中学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在“五四”新文化时期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经老校长毕生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教育,强调学生“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己”,主张“凡学校皆当以陶冶人格为主”,人格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高尚品性和优良道德的教育。春晖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培养。汲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