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四岸规划

两江四岸规划
两江四岸规划

[策略2]重点选取沿江工业遗址注入现代城市功能

创造性地重新利用有历史价值的重要工业设施于:

1. 社区设施

2. 住宅设施

3. 商业设施

案例研究:多伦多Distillery区

多伦多Distillery区成功将由历史价值的重要工业设施转变为社区服务设施、住宅服务设施、以及商业活动设施

案例研究:伦敦Tate现代博物馆

伦敦Tate现代博物馆成功将一座废弃的工业设施转变为一座世界级艺术博物馆,并成为著名的文化游览点

现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遗迹 案例:多伦多Distillery区 案例:伦敦Tate现代博物馆

人文策略

SocIAL & cuLTuRAL STRATEGY

[策略3] 创造沿江新活动平台,激发水岸/水上文化兴盛

通过创造性利用或转变新的以及现有的滨河特色之处营造重庆河道的新体验,包括:

1. 殖民时期的建筑

2. 各类船舶

3. 滨河基础设施

现状:重新利用潜在的滨河特质

人文策略

[策略3] 创造沿江新活动平台,激发水岸/水上文化兴盛

案例研究:殖民时期风格建筑的重整: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市、中国厦门

修复城市中殖民时期建筑,例如胡志明市、金边以及厦门,并为其周边增添美学与历史价值。这些建筑是/或能成为该地区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案例研究:巴黎Batofar

创造性地重新利用河道的各种特色之处,例如船舶、码头等,创造出新颖且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以满足水上活动的需求。Batofar 由以前的驳船区域改造而成,现在成为一个沿河夜间俱乐部。

人文策略

SocIAL & cuLTuRAL STRATEGY

[特质]

1.经济本底: 发达的工业基础

重庆为川东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工业商贸中心城市,在西南地区的经济格局中扮演极重要角

-色。曾三次设都,三次直辖。军工企业、机床、船舶、汽车、摩托车等机械制造业、运输业始终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根 -基。

直辖后的十年在电子科技、医药化工、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方面快速提升成为中国西

-部的产业创新基地。 2006-2007年,重庆GDP增速从全国22位一跃攀升到第3位;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以上,发

-展速度居全国前列。

2.直辖市效应:从工业中心向综合经济中心转型

1997年起,重庆由中央直辖,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并能全方位的体现,重庆将面对一个从传统的工业城市转变为综合型的经济中心的挑战。

人口的增长

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人口将由现在的300万增加到635万。

城区规模扩张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核心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将增加到680平方公里。

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成-渝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第四极,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3.两江四岸:重庆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标志

历史的两江:城市生长、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古代的重庆,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长江和嘉陵江的水道,在两江汇口处就自然成为江河运输的枢纽和中继站,重庆地理位置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的两江:功能利用失衡、经济价值未能释放

-随着历史变迁,两江对于重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四岸经济逐渐衰退;并且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两江四岸的再次开发非常迅速,但两江四岸的重要功能和无限潜力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土地开发稍显无序,土地价值未能得到最大利用。

未来的两江:城市再生的引擎和标志

-重庆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盛。两江四岸将是重庆再兴的核心动力,将是重庆国际都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区,将是市民娱乐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

经济策略

经济特质

EcoNomIc coNTEXT

[问题] 经济产业转型尚未完成,核心竞争力薄弱

高端服务业缺乏,创新氛围不足

1. 工业位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以初级材料型为主。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仓储业为主导,而非金融、商务、IT服务等高端产业;人才本体竞争力(国内39位)、创新环境竞争力(国内47位),与重庆战略地位差之甚远。

经济开放度不高,实际利用外资较低

2. 外向型产业比重不高,外商直接独资合资项目较少。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挑战

3. 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未能与作为下游经济中心的上海互相呼应,各项经济指标的差距十分悬殊。

缺乏宜居的城市环境及公共设施投资,难以吸引高端产业人才入渝

4. 缺乏文化、娱乐、体育、科研等公共设施建设,难以形成高端人才常驻的软环境。

两江四岸发展的功能失衡

5. 两江四岸被大量老工业厂房占据,功能利用失衡、经济价值未能释放

-随着“退二进三”的城市变迁,两江对于重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四岸经济逐渐衰退。 -两江四岸被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覆盖,缺乏公共设施及生活场所布局

-两江四岸最具土地价值的滨江地区并没有通过新型的经济产业布局来带动城市的发展,重庆

-作为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 滨江的重要功能和无限潜力也未得到足够重视。

与制造业匹配的研发、高端服务产业未能在滨江地区得到发展

-核心问题

EcoNomIc kEY ISSuES

经济策略

[策略目标]

类比推测到2020年,重庆商务办公、研发、旅游、商业、文化设施的规模体量都将数倍增长,两江四岸将成为这些产业设施的主要载体和支撑

2.1 基于对“政治战略地位、经济水平、旅游文化”等综合因素考虑,本案选择上海、香港、何芝加哥作为重庆的目标或标杆2.2 按照目标城市的平均指标或者最低指标来预判重庆的未来,重庆的相关产业设施将会发展到数倍规模

旅游业收入将增至5倍,如酒店、购物、娱乐、游船等相关产业设施等也将数倍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左右

商务办公:重庆2020年以前所需的办公楼面积也将增长7倍之多商业设施:重庆2020年的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将比现在至少翻一番科技研发:重庆市2020年以前的研发人力和经费支出将成倍增长

因此,各类数倍增长的服务业设施将促使现有CBD不断成长,并向外部跳跃扩张,形成多个副中心

重庆第三产业主要相关设施发展规模对比表

经济策略

EcoNomIc STRATEGY

未来的两江四岸发展的核心策略

-

多元经济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服务业等)的集中地

-

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是城市经济再生的引擎和标志

-

国际都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区,市民娱乐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

从“物资流通的河流”到“经济活力与城市魅力汇聚的的河流”

从“工业生产的水岸”到“城市生态、生产、生活活跃的水岸”

两江四岸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开放、升级、多元。

两江四岸主要产业将以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导向。具体定位包括:

资本集散中心

通过建设金融商务服务中心和总部办公经济使两江四岸成为资本集散地。

创意萌发园区

通过激发研发设计、创意产业使两江四岸成为智慧和价值的集中地。

物资流通枢纽

通过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业进一步强化两江四岸的货物流通功能。

人气汇聚场所

通过发展会议会展、体育产业、旅游业使两江四岸成为人流汇集地。

宜居生活社区

通过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

经济策

两江四岸主导产业功能结构图

两江四岸产业发展门类建议:

重庆CBD三角区金融产业布局

重庆将成为与香港和上海互补的西部金融中心

重庆将成为中国继上海、大连、郑州后第四大物资交易中心经济策略

EcoNomIc STRATEGY

[策略1] 两江四岸产业战略空间布局

扩张渝中半岛影响范围以承担未来整个城市的CBD功能

1. 为因应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发展需求,渝中半岛须与周边地区进行整体功能整合布局,共同承担整个城市的CBD功能。

经济多中心化,中心特色化

2. 中心区的复合功能有效疏散,在沿江的东北、西北和南部地区寻找适宜的地段营建新的副中心。一方面缓解渝中半岛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的核心功能更有效地服务各区的市民。通过挖掘和凸现不同地段的城市特色,来带动沿江地区各个节点的共同发展。

三大主导产业激发两江四岸经济活力

3. 基于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以及重庆城市空间结构,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主导的格局下,强调 :

以金融办公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以文化设施为主的滨江旅游业以码头再生为主题的特色产业

以大型公共设施和地标性项目引导经济发展

4. 重庆两江四岸将以大型公共设施和地表性项目将诸多的城市特色文化、历史遗迹展示出来,并融入市民和游客的生活当中,为人们提供一个观览城市文化风貌,体验重庆人文精神,丰富多元生活方式的空间。

[策略2] 沿江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地区发展金融产业及

高端服务业。

以金融服务业作为沿江经济价值链的核心

1. 西部开发所带来的巨大产业发展需求使得重庆可能建立一个以自身为基地的金融业中心,从而改变其在全国和世界金融系统中的地位。 金融中心的主体将集中在CBD三角区(朝天门-江北嘴-弹子石),特别位于渝中半岛。部分附属或延伸的金融和配套服务设施可扩展至副中心区,例如东北区的物流和会展中心附近。 打造区域借贷及投资中心, 打造区域专业性产业保险和融资中心, 努力成为国家级大宗物资交易中心。

利用现有物流业和内陆保税港的发展契机,构建继上海、大连、郑州之后的中国第四

2. 个大宗物资交易中心

重庆的交通区位有机会横纵联合,借助传统产业优势和内陆保税港的机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跨区域的大流通。

围绕金融业主体延伸和完善高端产业配套服务,沿江发展

3. 区域级或国家、国际级的企业总部, A级办公楼和交易中心 -企业研发、管理服务和运筹中心

-商务生活配套服务产业,例如酒店和会议、会展设施与都市休闲旅游 -区域性广告、咨询、会计、电信和IT等市场开发和公共服务机构

-经济策略

[策略3]沿江部分工业厂房改造升级成为 绿色产业,变废为宝

两江四岸工业遗迹的转型应顺应国际绿色产业发展的大潮流

两江四岸“退二进三”后所遗留下的工业遗址应该依照其保留价值予以个别区分:具有历史、文物意义性遗址的纪念场馆化、破败危旧老工业厂房的拆除重建化以及具有改造再生利用价值的工业遗迹的商业化、住宅化和绿色产业转型化。这其中的绿色产业将是重庆所需要领头走得一个产业发展道路,而那些“退城进园”的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也将依照绿色标准逐步转型,全面将重庆打造成为地区性和国际性的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国际绿色产业发展大潮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大环1.

2000年,世界观察研究所就大胆预测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中将创造出成倍与现在的绿色产业就业机会。在欧洲,欧洲极低碳钢铁制造研发计划(ULCOS)预算在2007年起的15年时间内花费17亿欧元用于为欧洲提供一个清洁、安全和具可持续发展性的钢铁制造工业。目前,德国已经开始一项涉及3百万间居住房的二氧化碳减排和低能耗供热计划,预计此计划的实现将为德国政府每年节省40亿美元的开支,并增加百万就业机会。德国预计在环保科技市场方面将以每年相对于传统经济产业多4%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到2030年达到创收1万亿欧元,其中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现已经创造就业岗位249,000,创收240亿欧元,计划到2020年将创造就业岗位400,000。在英国,“斯坦恩报告”于2006年底出炉之后,对于全球暖化将极大影响经济发展的论述促使英国政府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策略和环境问题,提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开发。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庆沿江众多老工业距离绿色标2.

准差距明显,但极具转型为绿色产业的潜力

重庆作为一个机械制造为重要主导产业的城市,其沿江的工业企业是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具大挑战且都存在以下问题:

废旧或闲置设备大量囤积,回收和再利用率差;

?

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由原料到产品所消耗?

的能源和原材料比美国和日本等先进国家高出数十倍之多;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中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尤其严重;

?

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很低。长期以来重庆沿袭生产→流通→消费→废?

弃的生产模式,而非提倡的闭式循环的生产模式,即增加一个“回收”环节。

传统的生产模式绿色产业的生产模式案例借鉴:戴根纳姆可持续发展产业园,伦敦,英国

位置:泰晤士河口中心区,伦敦河岸改造区的组成部分

面积:占地133公顷

基地背景:土地权属分散,地表土污染严重,散布金属块、集装箱等杂物

发展优势:与伦敦Dockland区毗邻,拥有滨水发展条件,临近地块有福特汽车制造厂和伦敦新大型地产项目

发展愿景: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园的样板,其中涉及多种绿色产业开发项目 —— 回收再生产业、高效能源产业、废弃物处理产业等

发展策略:引进以高科技研发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并提供能适宜东伦敦当地居民工作能力的岗位

主要发展项目:

国际级研发中心:集中研究废料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和塑料制品、玻璃及?

其他废品回收利用

吸收绿色企业:所有入园企业都需要签订绿色环保协议书,遵循绿色环保标准,在?

节能、污水处理、材料回收利用中等指标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地方社区资源:尽可能地为当地居民、学校等提供就业和科研机会

?

园区内部环保系统:发展园区内部绿色产业链,推动园区内部企业间废弃物相互利?

用系统

随着两江四岸的“退二进三”、“退园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遗留下的工业厂房将为绿色产业提供发展的契机。因此,顺应全球和全国“绿色产业革命”浪潮,重庆依托雄厚的机械制造和能源产业基础,在绿色产业方面将大有可为。

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是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生产出绿色产品,绿色产品使用完后可经绿色处理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能达到最高。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推出,例如IBM的绿色电脑、日本尼桑的电动汽机车、富士的绿色相机等等。美国每辆汽车重量75%的部分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致使全美1.2万家汽车回收商年营业额高达几十亿美元,汽车、摩托车制造作为重庆的优势产业,可以借鉴美国汽车制造的先进技术,并因地制宜地开发拓展本地及区域汽车、摩托车回收利用。总之,重庆作为西部制造业龙头城市,完全具备发展绿色制造的基础设施,为实现发展现代制造业从而引领长江上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重庆理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大力推广绿色制造业,吸引专业人才来渝。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综合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技术、环境以及经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出来的产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对制造商、用户以及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绿色设计涵盖了产品生命的全过程,在考虑产品商品属性的同时,预先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制造和绿色设计只是绿色产业分类其中的2个方向,但在两江四

岸“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分别针对性地对应了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个潜在发展方向,重庆在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给予绿色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位置。

经济策略

EcoNomIc STRATEGY

重庆市三维两江四岸三维仿真模型数据标准-090117

重庆市城市规划三维仿真模型数据标准(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维仿真模型的术语、基本规定、成果内容及相关要求、建模要求及三维动画制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两江四岸规划区及其他重点控制区域(以下简称规划控制区)的现状三维模型、城市设计三维成果,以及规划控制区内的新建、改造建设项目三维模型成果制作。 2术语 2.1现状三维模型 指真实反映现状地形、基础设施、自然景观以及建筑外观和风格的虚拟现实模型。 2.2城市设计三维模型 指侧重于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表达规划编制范畴的城市空间布局、景观形象、地形、基础设施以及建筑设计的虚拟现实模型。 2.3建设项目三维模型 指在行政审批环节中反映的建设项目的建筑体量、建筑外形和风格、外立面及建筑布局的规划方案虚拟现实模型。 3基本规定 3.1基础地形建模要求 1)城市规划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必须采用1:500地形图,地表纹理信息根据规划设计方案的景观设计材质库中选取相应的图片。 2)城市建成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必须采用1:500地形图,地表纹理信息由实地拍摄的数码照片,拍照应使用500万像素以上的广角照相机。 3)其他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可采用用1:2000或1:1万地形图,地表纹理信息由1:2000真彩色正射影像或分辨率不小于1m的彩色卫星影像图片获取。 3.2空间参考系要求 1)大地基准:必须采用重庆市独立坐标系。 2)高程基准:必须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4成果内容及相关要求 4.1成果文件内容 三维模型成果必须经过烘培,能够真实而艺术地反映地形地貌、基础设施、自然景观以及建筑外观和设计风格。三维成果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三维渲染整体效果图,图像分辨率不小于2048×2048,图片格式采用*.tif。 2)带材质贴图且经过烘培的三维仿真模型,文件格式为3DS MAX 7.0或以上的*.max,贴图为tif格式。 3)对于建设项目三维模型,必须提交项目总平面、剖面图、立面图、平面图等电子文件,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5的*.dwg格式。 4)对于城市设计成果,必须提交相应三维动画(A VI)资料。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为更好地保护桂林市优秀的自然资源与景观环境,满足桂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践,贯彻“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城市发展方略,协调与统筹桂林市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1.规划指导思想 (1)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展现桂林世界独有的景观风貌特征、注重生态与人文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为前提,实现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制定科学、务实的城乡规划和行动安排。 (2)坚持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桂林市与周边城市的跨界联系,促进桂林市域内部市、县(区)、镇(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调动与促进各级行政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活力;加强区域与城乡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建设;积极带动与推动乡镇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环境的改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加强规划过程中的公众与各类群体的参与性;注重城市优良环境的营造,增强城市的可居性、可游性和安全性。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城市生态的多样性,使城乡土地、水资源、能源、物产资源得到节约、集约与可持续的利用。 (5)坚持“山水环境观”。以“保护山水资源、传承山水文化、创新山水城市”为出发点,力求实现保护漓江、城市向西、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突出展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的特色。 2.规划期限与地域空间层次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 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地域空间层次。其中,市域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包括5个行政区和12个县;规划区范围为5个行政区及临桂县、灵川县、永福县、阳朔县、兴安县;中心城区范围主要包括桂林市区所辖的象山、叠彩、秀峰、七星4区,雁山区柘木镇和雁山镇,灵川县定江镇和大圩镇部分地区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临桂县的临桂镇、四塘乡和庙岭镇部分地区等,总面积为866.36平方公里。 3.规划总目标 以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为契机,将桂林建设成为“中国山水之都,世界旅游名城”。在规划期内,贯彻“保护漓江,城市西拓”的空间发展战略,以实现“大旅游、新产业、强枢纽、幸福城”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打造广西新经济平台。 4.市域规划 (1)规划市域总人口至2015年控制在538万~541万人,至2020年控制在到554万~56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至2015年为46%~51%,至2020年为52%~59%。 (2)市域城镇空间形成由“流域”与“多轴交通”共同构成的复合型空间格局。

历史地段型水系规划保护思路探讨——以桂林市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整治规划为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物类型,如特色花卉、特色树种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植物等。 (5)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临水居民由于与水接近,在风俗、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加之一些与水相关的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从而产生了滨水区的独特文化传统和习俗。对这些多样化的风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生,为历史地段型水系增加富有特色的内容,并进一步体现出当地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和适应生活的过程和历史。 2.3整治规划的难点 根据历史地段型水系整治规划的要点内容,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难点: (1)历史形态和格局的延续。 历史地段型水系水体的传统形态和格局构成了滨水空间的基本构架,应严格保护并要加强其历史形态和格局。但是一些重要的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水体格局往往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采取何种思路进行保护或恢复以延续历史的形态和格局是规划研究需要面对的难点。 (2)传统水系景观要素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衔接。 水体、街道及建筑之间的空间构成关系是水系景观要素最重要的组合关系。水体、街道和建筑三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因所处历史地段的不同,形式也不同。对历史地段型水系而言传统的要素组合形式能够体现历史上人与水的有机生活环境。但是传统水系景观要素的组合在规划研究上都必须面对如何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衔接的问题,必须在适应现代人的行为方式需要的同时,依然保持景观多样、历史风韵犹存的典型水系空间环境。 (3)历史地段型水系的可识别性。 历史地段型水系的可识别性在于空间的整体I生更在于空间节点的可识别性。对于水系周边区域的空间组 织关系上的关键点,如~些控制空间 或连接空间的点,以及视觉上的焦点 或重要的转折点,如何体现景观的特 色及环境的历史真实性很值得规划深 入研究。 (4)水体污染的治理。 相当—部分历史地段型水系由于 周边城市街区基础设施的匮缺,往往 成为天然的排水接纳地,成为城市污 水的蓄纳场所,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 水体的自净能力严重弱化或丧失。解 决水体污染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水循 环生态系统关系到更大区域城市环境 的改善,也是历史地段型水系水环境 治理的前提。在规划中提出何种有效 的解决原则或途径已成为规划有效性 的一项重要标志。 3桂林历史地段型水系“两江 四湖”的规划建设实例 桂林城市水系主要指市区范围唐 宋以来城防水系、水利工程的遗存, 由漓江市区段部分江段、桃花江市区 下游段及中心区诸内湖——榕湖、杉 湖、桂湖、铁佛塘等水系组成,被称 为桂林的“两江四湖”。其中,中心区 诸内湖城壕水系是桂林历史地段型水 系的核心部分,是桂林历代重要的军 事防卫设施所在地,兼具城市水利设 施功能,也是市民日常生活依托的重 要环境。 地。铁佛塘则成为被居民住宅包围的 孤立水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湖水 质污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湖中沉 积物逐年增加,湖底标高逐年抬高。 根据1998年统计,榕湖、杉湖、桂湖 三湖周围共有各种排水口42处,其中 污水口和雨污合流排放口共11处,每 天排入湖中污水约10000t,内湖已 成为市中心区污染严重的水体。 3.2‘丽i:;:I_四湖”整治规划的思路 3.2.1完善历史空间的组织体系, 制定:规划目标 确立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感知环 境。从历史古城整体保护的角度寻求 历史水系保护的思路,突出桂林历史 文化环境和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的特 点,保护桂林山、水、城合一的城市 形态特色,建立从城市形态、城市格 局到历史水系、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 境的系统保护,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 继承城市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保护 利用历史水系依托的城市自然山水环 境。在文化遗存保护上突出整体环境: 在景观环境上体现古城风貌;在空间 结构上强化古城特色;在城市形态上 3.1‘冒i:;:][四湖”内湖部分韵基本 状况 至1999年,桂林‘两江四湖”内 湖部分尚余水域面积23.9hm2,平均 水深1.5m,仅有小水道彼此相连。榕 湖、杉湖周边已为办公设施、旅游(宾 馆)及商业服务、居住、医疗设施用地 胞围;桂湖环绕的城市用士也西南、 图1。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景观体系分析 西北为旅游用地,其余为商业、居住 图片来源:吴明伟,段进,孔令龙,等.东混合用地及一些办公、医疗等设施用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z].1999. 2009年第1 1期第25卷69  万方数据

桂林两江四湖介绍

桂林两江四湖介绍 中国·桂林·两江四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AAAA级景区广西十佳景区桂林两江四湖是指由漓江、桃花江与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所构成的环城水系。 桂林的水上游览兴于唐,盛于宋,当时的桂林城湖塘密布,水系发达,乘一叶小舟就可以尽览城中诸多的风景名胜。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两江四湖,江湖隔断,环城水系,支离破碎,水质恶化。1998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两江四湖工程,通过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工程,不仅恢复、拓展了桂林的古环城水系,改善了市中心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档次与品位,而且游船重新进入市区水域,形成了能与威尼斯水城、巴黎塞纳河以及阿姆斯特丹运河相媲美的独特的市区水上游景观,堪称中国一绝。 今天,作为桂林一条全新的旅游线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已经开展日夜游,游客乘船不仅可游览三大各具特色的主景区,即中国古典式园林榕杉湖景区、天人合一的生态园林桂湖景区、宋历史文化园林木龙湖景区,欣赏景区内新建成的名桥博览园、名花名树名草博览园、亭台楼阁博览园和雕塑博览园,而且在船上还可观赏水系周边的象山、伏波山、叠彩山、尧山、宝积山、老人山等十几座传统名山;和漓江自然山水游不同的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游突出了桂林作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通过环城水系恢复沟通,使原先一大批如舍利塔(唐代)、宋城墙、李济深故居、

叶挺将军被囚处等被湮没、遗忘的重要文物古迹得到修缮、保护和挖掘,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不久的将来,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将会成为与漓江齐名的又一黄金水道。 桂林两江四湖介绍 把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贯通,形成环城游览水系,即“两江四湖”工程。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富有想象力的工程,敢是桂林历史上最大的环保工程。 桂、杉、榕三湖宋已有之,今之木龙湖本为陆地。为沟通漓江与内湖之水脉,掘土45万余方,乃成。因与漓江之交汇处有木龙古渡之胜景,其上木龙洞在焉,故曰木龙湖。 水上游玩乃桂林之盛事。时代变迁,两江四湖,江湖断隔,环城水系,破碎支离,水质恶化,文物湮没,危楼破房,杂陈于山水之间,名山秀水,其状,修然。为恢复往日环城水系之胜景,桂林市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决心连江接湖,清淤截污、架桥修路、显山露水,启动两江四湖工程。 两江四湖景区遍植名树、名花、名草,造榕树、银杏、雪松、水杉、木兰、棕榈诸园,以改善桂林中心城之生态;架设名桥19座,以增加江湖之灵气;恢复、修建古之名楼、名塔、名亭万余平方米,以增桂林城市之亮点;发掘、修缮文物古迹50余处,以昭然桂林之历史文化;建高科技之升船机、船闸各一处,以方便舟船之通行。

重庆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点评DOC

重庆“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点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矢志不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人们更加关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力求通过调整城市的生产、生活环境来改善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以满足人类对聚居环境的高品质要求。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作为城市最具活力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更新、保护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以长江、嘉陵江两大水系为自然地理要素将重庆大都市区天然分隔成“两江、四岸”的地理单元,两江既是重庆的“母亲河”,更是城市历史演替、兴衰发展的见证和印记。两江及四山(明月山、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是构成重庆“山城”、“江城”的自然本底,也是重庆城市特色的生命力所在。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将最具发展潜力的“两江、四岸”作为营造城市特色和体现城市公共生活中心的定位高度加以打造,通过“两江四岸”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活动的举办,力求选出富有创意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作为实施重庆滨水区域开发计划的宏伟蓝图。 本次竞赛活动中有很多来自国际知名设计公司,比如英国阿特金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法国夏邦杰设计、德国SBA、澳大利亚伍兹贝格公司、英国工程设计院、丹麦VLA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大部分是国外公司与境内公司合作的设计方案,从构成上看都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设计公司,如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广西华蓝设计集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总体而言,这些城市设计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共同点都突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生态性、公共性、开放性”特征,强调城市与自然融合,将公共生活与城市亲水环境的营造结合一并考虑,体现了“生态、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 由于涉及的作品较多,要想对每个作品做细细解读也绝非易事,仅仅就比较关注的几个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钓鱼嘴片区 钓鱼嘴片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休闲旅游功能,四家设计单位的作品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总规的相关要求,第一方案:法国夏邦杰设计的作品结构清晰,通过构筑三大主题园,作为规划区的核心,以此为依托,南北强化交通联系和生态廊道的贯穿,形成南部滨江休闲及国际会议会展区、中部创业及交通换乘中心、北部居住生活中心的总体布局,规划以五个较大型的公园为生态斑块,以东西南北与长江贯通的绿带为生态廊道,各功能建筑组团为生态基质构筑“领衔西部才智高地,山间水岸休闲之都”。 其国际会议中心以生态覆土建筑为创意,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山地特征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思想,体现出其娴熟的设计思想和重视生态的理念,给人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它以位于中部位置的交通换乘中心——轻轨站综合体建筑为整个规划区视觉焦点,形成规划区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塑造出丰富、多变的城市天际轮廓。 规划的不足在于:规划居住生活区布置了大量的高层建筑,使得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两江四湖_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市政办[2015]65号 【发布部门】桂林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24 【实施日期】2015.06.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 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办〔2015〕65号) 各相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24日

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实施方案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丰富以“三山两洞”为主体、“两江四湖”为纽带的桂林山水景观,同时将两江四湖景区提档升级。为落实《纲要》精神,根据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和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桂林旅发展和桂林旅股份)联合申报,决定将两江四湖景区和象山景区、叠彩山景区、伏波山景区组成“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向国家旅游局申报5A级旅游景区。为加快推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根据国家旅游局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结合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严格标准和要求,落实任务与责任,分工合作,统筹协调,全面整治,不断强化景区资源环境保护,完善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管理质量,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卫生整洁、设施齐备、管理规范、服务一流、安全文明的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 二、组织领导 成立桂林两江四湖·象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丽华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余昌国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市长助理 副组长:时曦市政府副秘书长 林业江市旅发委主任 陆斌桂林旅发展董事长 刘涛桂林旅股份董事长 成员:李济明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重庆建筑文化

重庆建筑文化 重庆作为一座山城 ,山水相依的地形特征造就了建筑的与众不同。也由于近一百多年来外国人所构筑的山地西洋建筑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成功之作。使得重庆建筑在乡土风味中透出淡淡的异国情调 ,形成了沧桑而独特的山地人文景观。 建筑风格质朴、野性、粗犷,低矮、平缓、松散。 总体来说,重庆的建筑是以建筑为形,以文化为魂,“形散神不散”。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

桂林旅游新景区_桃花江两江四湖二期工程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于2002年6月正式开业并通航,2010年重组合并成立为桂林两江四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是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本部设置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经营销售部、安全质量部、技术工程部、水系管理部等6个部门。公司下辖三个分公司:运营分公司、木龙湖不夜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管护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两江四湖水上游乐项目、木龙湖公园经营项目、两江四湖沿湖周边经营租赁项目。现拥有硬座船、软座船、豪华船及超豪华游船“真龙2号”等经营性船只40余艘(条),员工800余人,每日游船接待量达6000人次。景区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4A景区”、“广西十佳景区”、“标志性品牌景区”、“诚信旅游企业”等多项荣誉。 两江四湖新景区--桃花江山水画廊 桂林旅游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081462.html,游览线路的开通实现了乘船从象鼻山直达芦笛岩,形成了桂林环城水系游的新格局。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两江四湖一期工程建设的延续和拓展,既传承了一期工程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又有新的特点,新的魅力。桃花江属漓江主要支流,清幽恬静,河道弯曲迂回,素有『九曲十八弯』之称谓。且一弯一景,弯转景移。河畔阡陌似锦,春绿秋黄,岸上农舍俨然,黛瓦粉墙,江边修竹簇拥,茂林苍翠,林中古藤缠绕,芳卉萋萋,好一派生态田园风光;沿岸群峰绵延逶迤,倒映如画,入夜,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山映水,水浮山,恰一幅山水彩墨画卷。游客乘船在此中前行,画里青山,水中乡村,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 这里是诞生广西第一位状元唐人赵观文的故里,亦是明代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驻足之胜地。周边保留有抗战时期李宗仁代总统的公馆,侗族的风雨桥,还有沿岸乡村鲁家的豆腐、巫山脚的桂林米粉,以及桂剧、彩调、文场、渔鼓、零零落等桂林地方戏曲。桃花江山水画廊呈现的是都市里的自然生态,城市中的山水风光。 大家在游览桃花江山水画廊时,可以细细品味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门票种类有三种: 线路一:夜游“山水画廊夜景游” 行程:南门桥码头<—>桃江码头| 约90分钟| 门市价格:180元欣欣价格:150元 特点:沿岸群峰绵延逶迤,倒映如画,入夜,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山映水,水浮山,恰一幅山水彩墨画卷。沿岸可欣赏到桂剧、彩调、文场、渔鼓、零零落等桂林地方戏曲以及民族乐器演奏。 线路二:夜游“阳江渔火” 行程:桃江码头<—>桃江码头| 约50分钟| 门市价格:200元欣欣价格:180元 特点:夜幕降临,渔民们乘上竹筏,点上火把,带上几只鸬鹚,成群结伙在江上吆喝,鸬鹚潜入水中,将鱼一条条叼出水面……乘船游览可欣赏灯光映衬下的桃花江璀璨夜景与渔鹰捕鱼、打麻罩、搬罾三种原生态的捕鱼表演。 线路三:日游“山水画廊精华游” 行程:胜利桥码头<—>桃江码头| 约50分钟| 门市价格:100元欣欣价格:70元

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重钢片区

控制单元20号地块DEMO : Purchase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5081462.html,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控制单元21号地块

控制单元21号地块 21 号控制单元控制导则 用地功能及指标 号控制单元主要以公建为主。 2、该控制单元范围净用地4.74ha。 3、总建筑量为18.38 万平方米,净容积率3.88。建筑布局 1、布置标志性建筑作为区域视线引导。 2、采用通透式建筑布局方式,布局不宜太密。 建筑风格及色彩 1、简洁现代风格为主。 2、公建建筑以冷灰色为主调。建筑高度 1、将单元内建筑控制为54米、100米2个梯度控制。 开敞空间及视线通廊 22号控制单元控制导则 号控制单元主要以公建、广场为主,配置完善的公建活动。 建筑布局 1、以多层公建为主。 3、滨江区域采用通透式建筑布局方式。 4、相邻公共建筑裙房及商业裙房可以用天桥或人行通道连接。 1、简洁现代风格为主。商业裙房立面要求采用通透性较强的界面,加强城 建筑高度 1、将单元内建筑控制多层为主,两幢小高层点缀其中。 控制单元22号地块

控制单元23号地块 23 号控制单元控制导则 建筑布局 1、高层建筑沿江面前低后高布置,形成沿江阶梯式的建筑轮廓。 2、前排高层与后排高层建筑以6层(18米)的高度梯度依次布局。 1、简洁现代风格为主。商业裙房立面要求采用通透性较强的界面,加强城 2、商业建筑以冷灰色为主调,裙房可采用暖色调点缀,体现商业氛围。 建筑高度 1、将单元内建筑控制为54米、72米、100米3个梯度控制。 2、单元内居住高层建筑限高100米,商业裙房限高18米。 控制单元24号地块 24号控制单元控制导则

2018-桂林市两江四湖导游词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桂林市两江四湖导游词 桂林“两江四湖”,即指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其环城水系全长7.33公里,水面面积38.59万平方米。为大家分享了桂林市两江四湖的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欢迎大家游览桂林市环城水系,我叫X X X,担任此次游览的导游,我和 船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希望各位给予支持、配合,使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舍利塔在发船之前,请大家看行船前方有一座白塔,那是舍利塔。原塔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塔前原有唐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金刚经》碑,已毁。现存舍利塔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为过街式喇嘛塔,此塔通高13.22米,分塔基、底层、塔身、塔刹4部分。这样的塔在全国只有2座,一座在青海,还有1座就是大家看到的这座了。 基础设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船上的基础设施,今天水上游览安全是大家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每位乘客座位下方有救生衣,另外我们船上有水手,有专 职摄像师为大家服务。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船上禁烟,喜欢吸烟的朋友不妨 忍耐一会,喜欢摄像的朋友,请到游船进湖之后在到船尾甲板上进行,现在我 们处在的是桃花江,桃花江和漓江由于水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 家等到游船进湖再到船尾甲板上进行拍照摄像,进出船舱的时候,请注意脚下 安全、不要碰头。为了保障大家在游览的旅途中有个良好的试听环境,请各位 游客将说话的音量自动调小,以免影响到其他游客的试听,谢谢大家的合作。 请大家随身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免丢失。带小孩的家长,请照顾好小孩。 游览路线 现在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游览路线,我们从文昌桥码头出发,先游 一段桃花江,然后过一个榕湖双船闸,将游船抬升4米左右,进入四个内湖游览,依次是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游览完内湖之后再通过一个木龙湖升 船机,使游船下降3米左右,游览一段漓江,最后在解放桥码头靠岸,整个行 程大约80分钟左右,现在大家所在的是桃花江水域。

两江四岸规划

1 2 现状分析Baseline Analysis

2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 口

3 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重庆居其上游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今天,正迈向世界级城市行列。 长江、嘉陵江会同中梁山、铜锣山衍生出重庆壮丽的滨江山城风貌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占地230 平方公里的两江四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主城段)作为重庆城市发展、联系外部和城市公共生活的 舞台,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客观反思,由于多年来对两江四岸地区发展缺乏战略统筹,城市建成区的滨水空间正逐步被夸张的 快速交通、单调的水利工程、蔓延的住宅开发所割裂和破坏,公共活力和城市风貌形象渐失,沦为 萧条的城市后院和令人望而却步的人工沟壑。 远见卓识的城市领导者邀请易道公司共商两江四岸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希望重新定位滨水地区, 开启塑造世界水平的山水文化名城的愿景,同时为后续的城市规划设计深化提供技术原则和方向。 易道设计小组从都市经济、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景观等多学科出发,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 合,系统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规划愿景和总体发展战略: “庆山水,重启生态人文;庆城市,重塑国际都市” “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 在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研究层面,强调: - 激活生态: 重新构筑大山大水的城市生态框架 针对已经或即将遭到人工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采用生态廊道和视线走廊连接山体、江岸和城市, 鼓励采用自然或生态工程护岸,创建湿地公园和动物栖息地,维育生态消落带,节能减排,显山活 水,重新恢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重庆独特的山城风貌。 - 引导开发 : 以重大公共及文化旗舰项目引导沿江开发 挖掘重庆山水文化特质,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和场所,再生码头等工业遗产,吸引公共文化生活重 新回归水岸,共创城市文化的永恒。 总体规划空间结构跳脱目前单中心发展的现状,确定渝南、渝东、渝北三个核心新城,缓解中心压 力,并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心;针对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将金融、旅游等高端产业集群和 大型文化、休闲等旗舰型公共设施优先配置在城市稀缺的滨水区域。 划定沿江都市核心区、创意经 济区、会展度假区、旅游休闲区等不同特色的功能分区,避免相互无序竞争和协调发展;配合现有 码头改造和公共交通TOD站点的联合开发,形成经济增长点。 通过有序的重点引导性开发,带动后方广阔的腹地,共同引领重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强化风格: 构建分区意向强化沿江不同区域景观特色 分流现有滨江路快速交通职能,鼓励轻轨、地铁、水上运输等公共交通,在满足可达性的前提下, 强调公共性的步行和自行车景观休闲体验,提升江上旅游的品质。 配合滨水功能分区,对码头和水利工程进行改善,将大山大水的城市自然风貌和城市公共活动巧妙 结合,创造一系列连续的庆典、商务、休闲、宜居、独处、沉思等开放空间体验,优美的和自然融 合的建筑轮廓线将展示给来自全国和国际的游客。 另外,为配合城市政府后续的规划深化,对重点分区进行城市设计框架性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建设 用地可操作性、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产业主题与主要项目布局、沿江交通组织(滨江路)、开放空 间系统、公交及站点/步行系统、天际线处理(山水城-主要轮廓线及视线通廊)等示范性设计,以加 强公众理解和可操作性。 本报告作为本项目的第二阶段,旨在能兼顾战略高度和技术实现,为城市领导者、专家、开发商、 城市市民提供重庆滨水地区发走向世界水准的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技术指导性纲领,共创可持续发 展的新典范。 项目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广西省桂林两江四湖

广西省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 XX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此次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 现在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游览路线,我们从文昌桥码头出发,先游一段桃花江,然后过一个榕湖双船闸,将游船抬升 4 米左右,进入四个内湖游览,依次是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游览完内湖之后再通过一个木龙湖升船机,使游船下降 3 米左右,游览一段漓江,最后在解放桥码头靠岸,整个行程大约 80 分钟左右。 现在大家所在的是桃花江水域。桃花江旧名阳江,发源于桂林市灵川县境内的中央岭东南侧,由北向南流经桂林城西侧,全长 18.4 千米,往东南汇入漓江,是漓江的主要支流。传说江的源头有华岩洞,经常有桃花瓣从洞中流出,故名桃花江。桃花江上游两岸有很多夹竹桃,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花瓣掉落江中,场景十分美丽,所以有诗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特别是深秋的夜晚,月光洒在江面上有“阳江秋月”之说,也是桂林古八景之一。胜水坝请看行船右方,横卧在阳江故道上的是虹桥,又名胜水坝,东西横向,长 100 米,宽 20 米。全用长方形巨石平铺,并有由北而南的斜坡。始筑于明洪武九年(1376),它既分引了阳江水进城南护城河,向东流,经象鼻山流入漓江,又能使漓江洪水越过堤坝,由阳江故道(今宁远河)汇入漓江。取名“虹桥”,是因该坝横卧水中,“隐如长虹”,又名“胜水坝”,是取“坝胜于水而城得水之济”之意。南门桥前方即将通过的是南门桥,它位于桃花江中山路之上,是贯穿桂林市南面的一个重要桥梁。这座桥是有三座桥构成,中间的一座是明国时建成,旁边的两座是 92 年扩建成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样子。独角亭通过南门桥之后,在大家的左前方有一座小亭子,大家可以看到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亭子的下面部分,只有一只脚,所以我们称它为独角亭,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其占地面积小,不妨碍行人的观赏同时也减少洪水的浸泡。朱紫牌坊前面有座高大雄伟的朱紫牌坊。为什么在此处建牌坊,据《临桂县志》,西门外有叫牌坊脚的地方,原先应建有牌坊。此牌坊的东侧有一浮雕取名“朱紫高升”,因旁边有一朱紫巷而得名。大家知道唐代官员服饰五品以上为朱色,三品以上为紫色。因此“朱紫”指高升的意思。这里预祝大家步步高升。西门桥在前方我们即将通过的是西门桥。西门水泊西门桥在宋代时是拖板桥,民国时建成 3 孔石拱桥,后毁于战争。过河要靠渡船或涉水,碰上水大,时有遇难者。解放后,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现在已进行了装修。西门桥的东南侧的堤岸上有一浮雕,取名“西门水泊”,是说此处以前经常停泊许多船舶。两江四湖桂林市的水上游览,古已有之,到了宋代,环城水上游览成为一种时尚。但到以后,由于淤塞,江湖隔断,城内水上游览逐渐消失。1998 年 9 月 18 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桂林市环城水系的构想,把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贯通,所以又称为“两江四湖”工程。该工程自 1999 年 8 月 23 日正式启动,2002 年 5 月 2 日,两江四湖通水并首航成功,同年6 月 2 日,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航。两江四湖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桂林市的生态环境,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并被评为“桂林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个城市”。 今天大家游览两江四湖,相信很多游客出门在外都带来数码器材将自己看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功能规模及布局 (2) 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3)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 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 (4)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4) 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7) 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 第九章防灾减灾规划 (9) 第十章附则 (9) 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0) 附表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强化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重庆市城乡规划导则)》、《重庆市加油(气)站布点规划(2005-2020)》、《重庆市都市区邮政设施专项规划(2008-2020)》、《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重庆市双碑组团A、B、C、D、E、F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沙坪坝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意见的函》(建规函[2008]261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规划范围为:东至嘉陵江,西以遂渝铁路为界,南起磁器口古镇,北至规划井口水厂。 第四条在规划范围内开展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及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文本中第十、十二条、十三条、十五条、十六条、三十九至四十五条及分图图则中确定的土地用途、容积率、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其他一般技术性内容可根据按法定程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设计按相关规定程序优化调整。 第二章功能规模及布局 第六条功能定位 沙坪坝中心城区的拓展区,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走廊和人文功能提升的交汇区,展现秀美嘉陵江景致的重要区段之一。以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产业为主线。 第七条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岸线长度约11.6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为22.5万人。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210万平方米。 第八条规划结构 规划区呈“一轴、三带、十二指”的总体结构。 一轴即沿渝碚路(212国道)的城市发展轴; 三带即由西向东的纵向分布的生态宜居带、综合功能带、滨江休闲带; 生态六指即楔入规划区的六条生态绿廊; 活力六指即规划能带动周边地段建设的六处相对独立的开发活动,分别是文化主题公园、产业配套服务区、井口古镇、区级体育中心、片区商贸中心和南部社区服务中心。 第九条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保留、梳理现状居住区,渝碚路以西规划建设生态住宅区,渝碚路以东建设较大规模的配套居住区,中心地带发展商住区或商务社区。规划中学6所,小学9所。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保留现状井口镇政府、南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井口派出所;在南部规划综合的片区中心,北部规划产业配套服务区;拓展重

(完整版)打造两江四岸风貌提升滨江城市品质

打造两江四岸风貌,提升滨江城市品质 涪陵地处长、乌两江交汇之处,水域岸线长达154公里,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是千里乌江第一城,是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使“两江四岸”成为展示“两江福地,神奇涪陵”城市品牌的靓丽名片。 一、规划引领,提升涪陵山水魅力 坚持规划引领滨江景观建设,一是彰显四山之雄。大力优化“两江四岸”天际轮廓线,全面联通山水视线廊道,以城周黄草山、北山、大梁山/聚云山、插旗山/雨台山环湖屏障作为城市背景,引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二是彰显两江之灵。适度降低临山滨水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严控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与建筑布局形式,严格滨江建筑后退控制,系统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努力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全区共建有12个城市综合公园、10个社区公园和16个小游园。同时,完成了20个鲜花小镇打造,18个乡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公园14个,同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还江于民,建设滨江环湖公园 坚持还江于民、还岸于民,全面建成江南滨江公园、江东滨江公园、乌江滨江公园、碧筱公园等4个带状公园和锦绣州广场、

江东文化广场、乌江健身休闲广场等3个立体广场,滨江环湖区域景观带基本成形。主要做法:一是“拆”。秉承滨水资源公众化、公益化理念,2013年7月,区委、区政府耗资4000多万元,将位于乌江西岸临江的“乌江民俗风情一条街”回购,拆除1万余平方米的房屋和超出人行道标高的堤防,在大堤上外挑3—5米结构平台,进行景观打造,建成乌江滨江公园。二是“购”。2015年,区委、区政府耗资1.8亿元,将码头退出城区同时迁建原中石油加油站,回购保留部分码头遗址,建成全长3公里、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江南滨江公园。三是“让”。加快修复完善受三峡库区蓄水影响的乌江东岸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为提升江东片区滨江景观效果,投资28亿促进江东片区开发建设。为还江于民,将原设计的江东滨江路内退近50米,投资1.2亿元将原可用于商业开发的滨江沿线让出,打造贯彻海绵城市和生态理念,全长4.5公里、占地11.98万平方米的江东滨江公园。四是“改”。大力推进长江北岸原违建棚户区改造,建设完成2.5万平方米碧筱公园。并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打造约2个1000亩的爻里文化旅游小镇和北山康养度假小镇。五是“治”。2019年开展两江四岸沿线蓝帽子整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违建彩钢棚摸底排查,制定两年整治计划,今年将拆除44万平方米,目前已拆除8869.35平方米。 三、串点联线,打造环湖景观绿道

广西桂林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二四

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逸对的得3分,不远、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石油C.煤D.天然气 【答案】A 【解析】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即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2.“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答案】C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则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大雪纷飞B.桂花香飘满园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答案】B 【解析】A、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桂花香飘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C、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收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解析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机械运动。 4.下列行为中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A.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B.用电水壶烧水时不盖盖子 C.白天总是用灯光代替自然光照明 D.夏天,房间里长时间设人时空调还一直开着 【答案】A 【解析】 A、为了节约电能,离开教室应随手关灯;故A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B、用电水壶烧水时不盖盖子,由于热散失,会增加电能的消耗,故B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C、白天光线比较强,还使用灯泡照明,浪费电能,故C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D、房间里长时间设人时空调还一直开着,浪费电能,故D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 故选:A。 【点评】通过本题让同学们知道节约电能要从我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有意义。 5.美丽的彩虹常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彩虹的“七色光”属于() A.水波B.超声波C.次声被D.电磁波 【答案】D 【解析】彩虹的“七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光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可见光的实质,属于基础知识。

两江四湖夜景,桂林两江四湖,桂林环城水系

桂林是中国南部的一个中小城市,市区常住人口66万。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鬼斧神功般的桂林山水美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素有甲天下之美称的桂林,让您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了不影响桂林那秀丽的山水风光,城市建设也与众不同。截止2004年止,桂林尚无一座超过20层的楼房,超过10层的楼房也屈指可数。抬头可见山,真可谓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桂林旅游正朝着世界旅游首选目的地的目标迈进,到桂林旅游是您睿智的选择! 桂湖景区有宋代城西护城河。南北长约1700余米,平均宽度110米,为历史上桂林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高风”“桂岭晴岚”为传统名景,沿湖栽有大量名贵乔木花草,榕树园、银杏园、雪松园、水杉园、木兰园、棕榈园等园林景观与西清桥、宝贤桥、观漪桥、丽泽桥、迎宾桥等新景桥构成了一个集名树、名花、名草、名园、名桥于一体的博览园。澄碧的湖水,摇曳的枝头,奇特的山峰构成了今天之桂湖水城。 走在湖边,荡漾湖中,棕榈欢歌、崖花水藻、丛发清绮,老人高风等景渐入眼帘,置身其中,陪感清新幽雅、舒适恬静,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榕、杉湖景区 位于桂林城中央,是一个水体相连的连心湖.她以阳桥为界,东为杉湖,西名榕湖,因湖岸生长的榕树,杉树而得名。唐宋时期为,为人工开掘的城南护城河,称为南阳江。元代称为鉴湖,明代城池扩建,成为内湖。 自清代始,富绅名士纷纷于湖岸边结庐而居,文人墨客于湖畔吟诗作赋,一时间成为桂林文化活动的中心。先后建有唐景崧的五美堂别墅。王鹏运的祖居西园,李宗仁官邸,白崇禧的桂庐,马君武的故居。如今大多故居已了无踪迹,仅余存李宗仁官邸和桂庐。北斗桥位于榕湖,东连湖心岛,西连古南门,桥形布局走向按北斗星分布,故名北斗桥。桥面栏杆全部用房山高级汉白玉打制,是广西目前最长的汉白玉桥。整座桥桥形美观工艺精致,晶莹剔透。 桂林榕湖榕溪桥榕溪桥位于榕湖北路,在丽泽湖与榕湖相交处。桥型仿我国著名石拱桥赵州桥的桥型,桥身简洁明丽,内涵深厚、韵味无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桥长26米,宽8米。 湖心岛位于榕湖湖心,岛中小溪将湖心岛分为两岛,临水采用叠石生态驳岸,岛中新建目前广西最大的汉白玉龙船舫及湖心亭子迦廊、小飞虹、小亭。并配置高达五点六米由整块花岗石打制而成的月门及诸多观景石。岛上四时风景如画,宛如仙山琼阁。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岛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两次重建,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大亭8角、重檐、凌驾水中; 小亭4角, 单檐尖顶,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与大亭相连, 总面积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桥衔湖心岛,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间, 与亭廊构成整体, 显出平稳中求变化, 临水而有飞动感。 古南门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榕湖北岸。又名榕树门。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 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 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 距今正1300多年。 桂林黄庭坚系舟处在榕湖北岸, 古南门前, 榕荫亭侧。崇宁二年(1103)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谪宜州, 崇宁三年(1104)经桂林, 遍览名山, 泊舟此岸。他写的《到桂州》云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融进个人的不幸遭遇, 也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