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上

2 现状分析Baseline Analysis 1

2 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

渡口

项目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重庆居其上游,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今天,正迈向世界级城市行列。

长江、嘉陵江会同中梁山、铜锣山衍生出重庆壮丽的滨江山城风貌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占地230

平方公里的两江四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主城段)作为重庆城市发展、联系外部和城市公共生活的

舞台,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客观反思,由于多年来对两江四岸地区发展缺乏战略统筹,城市建成区原本生动宜人的滨水空间正

逐步被夸张的快速交通、单调的水利工程、蔓延的住宅开发所割裂和破坏,公共活力和城市风貌形

象渐失,沦为萧条的城市后院和令人望而却步的人工沟壑。

远见卓识的城市领导者邀请易道公司共商两江四岸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希望重新定位滨水地区,

开启塑造世界水平的山水文化名城的愿景,同时为后续的城市规划设计深化提供技术原则和方向。

易道设计小组从都市经济、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景观等多学科出发,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

合,系统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规划愿景和总体发展战略:

―庆山水,承启生态人文;庆城市,重塑国际都市‖

―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

在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研究层面,以提升,完善,优化,传承为总体指导方针,构建以活

力水岸,生态水岸,记忆水岸,及休闲水岸为主题的重庆两江四岸可持续发展城市框架,强调:

- 激活生态:重新构筑大山大水的城市生态框架

针对已经或即将遭到人工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采用生态廊道和视线走廊连接山体、江岸和城市,

鼓励采用自然或生态工程护岸,创建湿地公园和动物栖息地,维育生态消落带,节能减排,显山活

水,重新恢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重庆独特的山城风貌。

- 引导开发:以重大公共及文化旗舰项目引导沿江开发

挖掘重庆山水文化特质,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和场所,再生码头等工业遗产,吸引公共文化生活重

新回归水岸,共创城市文化的永恒。

总体规划空间结构跳脱目前单中心发展的现状,确定渝南、渝东、渝北三个核心新城,缓解中心压

力,并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心;针对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将金融、旅游等高端产业集群和

大型文化、休闲等旗舰型公共设施优先配置在城市稀缺的滨水区域。划定沿江都市核心区、创意经

济区、会展度假区、旅游休闲区等不同特色的功能分区,避免相互无序竞争和协调发展;配合现有

码头改造和公共交通TOD站点的联合开发,形成经济增长点。

通过有序的重点引导性开发,带动后方广阔的腹地,共同引领重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强化风格:构建分区意向强化沿江不同区域景观特色

分流现有滨江路快速交通职能,鼓励轻轨、地铁、水上运输等公共交通,在满足可达性的前提下,

强调公共性的步行和自行车景观休闲体验,提升江上旅游的品质。

配合滨水功能分区,对码头和水利工程进行改善,将大山大水的城市自然风貌和城市公共活动巧妙

结合,创造一系列连续的庆典、商务、休闲、宜居、独处、沉思等开放空间体验,优美的和自然融

合的建筑轮廓线将展示给来自全国和国际的游客。

另外,为配合城市政府后续的规划深化,对重点分区进行城市设计框架性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建设

用地可操作性、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产业主题与主要项目布局、沿江交通组织(滨江路)、开放空

间系统、公交及站点/步行系统、天际线处理(山水城-主要轮廓线及视线通廊)等示范性设计,以加

强公众理解和可操作性。

本报告作为本项目的第二阶段,旨在能兼顾战略高度和技术实现,为城市领导者、专家、开发商、

城市市民提供重庆滨水地区发走向世界水准的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技术指导性纲领,共创可持续发

展的新典范。

2 现状分析Baseline Analysis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