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中国文化研究》历年书目

2000年1月份目录

◇性别诗学:意会和构想

◇《许名扬文集》隆重出版发行

◇奇崛冷艳和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吴梅村"诗史"论略

◇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

◇宋元讲史话本的通俗化特征初探

◇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

◇"象和器"简论

◇儒家的生死观

◇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

◇浅议孔子的隐退思想

◇冯友兰先生的《老子》意义论

◇先秦庄学接受论

◇彩笔纵横写史著——评吴功正著《唐代美学史》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澳门和近代中国革命

◇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袭特权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科教兴国千年大计

◇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

◇“文化至上”和文化责任

◇由野蛮到文明,由厮杀到和平,由原始公社到“地球村”

◇缺乏预见惟有企盼

◇研究二十世纪学术文化的一些意见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

◇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

◇在新千年的曙光之下

◇中国文化和文化中国——陈立夫空中访谈录

◇否定“殉清”说着实不易——和邓云乡先生再论王国维的死因

◇澳门中西文化的接受和过滤

◇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

2000年2月份目录

◇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上篇)

◇性灵派诗歌的艺术特征

◇论明中期文权的外移——弘治朝文学振兴活动考略

◇关于钱钟书的《百合心》

◇古代通俗文学中侠女盗妹择夫的性别文化阐释

◇对立和和谐——论铁凝的短篇小说

◇相反而相成的艺术——试论易和中国山水画的构成

◇试探王翬等“四王”的新貌

◇丁绍光重彩画的民族审美意识特征

◇明清时期东南商人的神灵崇拜

◇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陈季同其人其书

◇先秦道家之礼观

◇试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

◇先秦时期道家政治学说略论

◇数字文化中的美学智慧——简评《数里乾坤》

◇儒商精神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儒商精神和21世纪中国及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试论我国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的发展和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空间和人的文化世界

◇周代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表现

◇魏晋南北朝的自然观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然观

2000年3月份目录

◇汉魏六朝著书、编集撰人考论

◇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下篇)

◇诗和禅和模糊思维

◇论文学的文化透视

◇“百年中国文学”学术座谈会综述

◇“在事为诗”申论——对中国早期政治诗学现象的思想文化分析

◇论宫词

◇《西厢记》艺术成就的多维审视

◇“1920-1945”台湾新文学运动和文学发展之概观

◇冰心“母爱形象”之探

◇“诗”和“史”的逆向——评萧红的《生死场》兼论女性写作

◇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

◇论真武神在宋代的塑造和流传

◇儒学的回顾和展望

◇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中国新儒学热

◇女性、女性意识和社会性别

◇新书架

◇关于稿件的规范化——致作者

◇《大教育论坛》杂志稿约

◇儒家柔性管理和东亚经济发展

◇“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

◇深入探讨儒商精神,促进现代经济发展

◇也论道安“本无”说的实质

◇盛唐经学的窘境——论开、天文化特点和经学发展关系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

◇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和《易经》

2003年1月份目录

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钱中文

从学科史考察早期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温儒敏

元白诗体理论探析钱志熙

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及文献疏失王兆鹏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出路杨维富

从《易解》看王安石早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井卦?九三》为中心杨倩描

简析洪迈的历史知识张元

宋代馆阁之校勘经部书汝企和

宋朝政府的图书征集述论丁建军

凝晚年心血炼宋学巨制——读漆侠先生遗作《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王晓薇

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宋史研讨会综述周国平

“文无隐言”和儒家的形上等级制周裕锴

简论“诗亡”和“《春秋》作”之关系——从一个侧面看先秦儒家士人的话语建构工程李春青

“国民”和“奴隶”——对清末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组中坚概念的历史考察郭双林,龙国存

《丧服》用杖制度考论张焕君

《丧服》“报服”考述刁小龙

《丧服》女子“出嫁不降”考辨陈倩

陈独秀晚年的文化见解及逝世后的文化评价胡明

侯宝林的相声艺术及其文化史意义田莉

2002年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纪要李庆本

2003年2月份目录

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陈来

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罗祎楠

诠释三题葛兆光

殷璠《河岳英灵集》诗学思想述略张海明

超越和回归——从《桃花源记》、《游仙窟》到《仙游记》戴伟华,柏秀娟

关于王逸《楚辞章句》的校理黄灵庚

“成文”以“尽意”——论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的基本思路之一刘方喜

李白杜甫诗歌理论主张之比较马守君

明代山人群体的生成演变及其文化意义张德建

中国古代思想“谓之”话语的价值论底蕴程相占

佛像灵验记及其文化意蕴刘亚丁

马龙:蚕的化身——中国龙原型试探岳珍

忽思慧《饮膳正要》识读札记尚衍斌

近年蓬勃发展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耿昇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柳若梅

《廿二史札记?元建国号始用文义》辨正——公孙述“大成”国号新解刘建臻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解张燕婴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新解彭岁枫

荀学研究的新拓展——《荀子和儒家的社会理想》述评汪高鑫

关于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反思——胡志宏《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评介赵国华,范正娥

从深层次上揭示史学的民族精神——写在《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宋辽金、元代、明代和清代卷出版之际陈应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简介顾犇

2002年“中国海外贸易和海外移民学术讨论会”综述马一虹

学术信息

2003年3月份目录

《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0周年感言韩经太

古代的水火崇拜和神话中的珠玉意象——兼论先民长生意识和审美崇尚的关联李炳海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陈良运

前七子乐府诗制作和明中期的民间化运动黄卓越

朝鲜时代的礼讼和君统、宗法诸问题彭林

钱氏吴越国和日本的交往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王心喜

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儒、道生命观詹福瑞

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冯时

孔儒之学理解新论林存光

宋元时期“婺学”的流变张晶

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再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张文勋

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赵逵夫

“槁木三年,不必为邦旗”试释黄君良

基歇尔笔下的中国形象——兼论形象学对欧洲早期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张西平《巾舞歌辞》研究的历史真相——驳《<公莫舞>剧本定性研究评述》姚小鸥

“玉潭照清影”——论渌水亭和它在清初北京出现的文化意义胡慧翼

《比较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书讯

论电影《荆轲刺秦王》对历史的哲理反思刘丽文

《伟哉中华》书后陈祖武

韩国李朝汉诗和诗学的中国文化风习徐江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新增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4月份目录

论历史研究的方法漆侠

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和佛教教育思想黄夏年

藕益因明的得失例举刚晓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等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周贵华

道德文化的生成和异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反思四题韩经太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陈炎

“爱(和)(他)人”——重读孔子的“仁者爱人”伍晓明

蔡襄:北宋前期的七绝高手陶文鹏

从“物中之道”到“味外之旨”——中国古代的直觉思维对象从哲学向艺术的演化杜道明

“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陶礼天

西魏北周政治斗争和中央集权之加强杨翠微

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徐巍

回族语言800年发展史简要回顾——从波斯语到“回族汉语”刘迎胜

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艺术描写的空间刘俐俐

文化想象和“重绘”智慧——评杨义学术讲演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黄科安

考镜源流和辨章学术的用心之作——评黄爱平《朴学和清代社会》谢贵安

重视文化发展中的地域特性——兼评蔡靖泉教授《楚文化流变史》方铭

历史文献学:100年的盛衰升降——读王子今新著《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周苏平

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哲学建构——评路文彬的《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和变革》雷世文

学术信息

2004年1月份目录

“晚明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笔谈黄卓越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视角的转换万明

晚明社会变迁和农村人口流动林金树

“晚明”和“明清之际”赵园

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张学智

多维视野和心态研究左东岭

新名词和新生活——晚明社会生活的“活力”和“多样性”陈宝良

构建全方位的晚明社会图景刘勇强

晚明民间力量的壮大和活跃高寿仙

晚明社会:中心和周边,变化和构造郑炳喆

晚明研究中的学科跨越和学科本位张德建

清代考据学的分期和派别孙钦善

“毛公独标兴体”析论葛晓音

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康保成

“百年歌自苦”——论杜甫诗歌创作中“歌”的意识钱志熙

李贺诗歌的历代接受现象及理论思考陈友冰

也谈辛延年《羽林郎》中的“金吾子”阎步克

汉代外交使团的组成黎虎

曾巩的儒释人才观刘金柱

明代“通鉴”类史书之普及和通俗历史教育之风行纪德君

禅和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和空、心麻天祥

萨满、羡门和沙门:佛教入华时间新释方汉文

从基、儒关系看明清时期基督教的中国化趋向李晟文

论20世纪末的“现代主义”群落的先锋创作阎纯德

逃禅和脱俗:也谈苏曼殊的“宗教信仰”杨联芬

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袁济喜

六朝书法的文化解释——王元军《六朝书法和文化》读后李秀云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科技——兼评《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周桂钿

2004年2月份目录

儒家思想和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汤一介

面对全球化:给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以当代的解读郑敏

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和实践党圣元,陈志杨

“苏幕遮”的乐和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和唐代曲子辞的声、词关系探讨李昌集论南朝女性题材辞赋的贵族化郭建勋

论宋人词体观念的建构王昊

司马光和熙丰时期的洛阳诗坛马东瑶

从归庄和朱用纯的关系看明清士风之转变何天杰

靺鞨部族分布地域考述马一虹

伍子胥和楚国的复仇模式舒大清

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新论——兼及对冯友兰、孙昌武、郭绍林等先生观点的质疑杜

寒风

明代西樵四书院和南海士大夫集团王元林,林杏容

现代新儒家生命美学引论张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张胜冰

《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纪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李庆本《人间词话》诗学趣味浅谈刘宁

儒家的发生和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王大建

《周易》管理思想试探韩德民

剑桥汉学管窥傅勇

杨涟佚简乔敏

十八世纪俄国汉学之创立阎国栋

读陶文鹏《唐宋诗美学和艺术论》有感张德建

诗歌意象魅力的探寻——评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方守金

吴林伯先生和《文心雕龙》研究方铭

东亚中国传统文化暨越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高利华

2004年3月份目录

论历代《文选》类总集的分体归类郭英德

论毛、郑《诗》学“正变”说之合理性——兼谈西周中叶文化空间的变化和诗歌功能的转变李春青

论《花笺记》的民间风格叶岗

欧洲化中国:过去和未来夏瑞春,潘琳

明清徽州生存伦理下的多元文化胡中生

《不平鸣稿》所见明末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韩秀桃

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朱万曙

秦汉时期的女工商业主王子今

求实和尊古——晁说之学术思想及其意义张剑

“兴”之原始徐文茂

从春秋赋《诗》的多种解释看《诗》的实用化轨迹——兼论赋《诗》的历史实质周泉根“诗言志”补辩王以宪

桑?桑中?桑女——《诗经》和上古文化研究黄维华

出土文献二题高华平

《礼记?乐记》非《王禹记》考郝明朝

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汤开建,张照

论梁实秋对中西文化的沟通高旭东

葡萄牙进驻澳门时中葡两国的形势和澳门的中西文化交流杨翠微

发展辩证逻辑和建构文艺美学——读周来祥的《文艺美学》周纪文

历史视角的散文流派专论——评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韩晓

尊敬传统才能诠释传统——《经典和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的学术价值彭庆生2004年4月份目录

儒学正统的重建——王船山思想的特质和定位陈来

“人文主义”和“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刘昕岚

汉唐皇权和道家方士——阅读陈垣教授编纂《道家金石略》的札记韦庆远

16世纪前后中国的“权力经济”形态及其主要路径——中国皇权制度下城市经济形态的典

型例证王毅

从先秦文献和《算数书》看出入相补原理的早期使用邹大海

经典的确认和学科的自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现代展开韩经太

先秦“故事俗赋”钩沉伏俊琏

论宋玉大小言赋在赋体发展史上的意义王长华,郗文倩

论王夫之关于《诗经》中的性爱描写的思想张思齐

日本古代的风土记和唐代的图经荆木美行

敦煌文学文献和《万叶集》汉文考证王晓平

宋朝和丽日两国的民间交往和汉文化传播——高丽和日本接受宋朝文化的初步比较陈尚胜

论董逌的绘画美学思想张晶

中国古典美学的至上追求姚文放

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陈太胜

《题渊明小像》的作者及其相关问题王人恩

从“文学观点”和“文体选目”看《文心雕龙》对《文选》的影响李金坤

清代学术文化研究的新拓展——《清代诸子学研究》序言黄爱平

深入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和世界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孙海燕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简介

2005年1月份目录

中国大学教育和中国文化传播王路江

在历史和解释之间——对《谷梁传》定公十年“夹谷之会”记载的诠释史葛兆光

楚简《逸诗?交交鸣鸟》补释廖名春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墨子传记为残篇说郑杰文

《礼运》成篇和学派属性等问题杨朝明

作为生命诗学基础的感悟邵宁宁

“感悟”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论基础袁盛勇

中国智慧和文体创造——谈感悟思维和随笔创作之关系黄科安

感悟:呼唤垦殖的古老田园彭金山

前七子文复秦汉说的几个意义向度黄卓越

隐逸和济世——陈眉公和晚明的士风吴承学,李斌

论王国维的超功利美学观李铎

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兼论对纣王荒淫的认识问题杨琳

郑和和满剌加——一个世界文明互动中心的和平崛起万明

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周毅

《全明词》的缺失订补王兆鹏,吴丽娜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伪校伪注初揭张觉

“悠然见南山”确实是在用“商山四皓”的典故吗? 刘刚

木简发现、研究之百年大庭脩,徐世虹

司马迁和《尚书》之关系考论张强

文体宜兼,以成其美——论谢灵运的诗赋互动张佳音

对话和重建——评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廖四平,张玉亮

从《史记》研究到《史记》学研究——《史记学概论》和《史记》学研究的新起点方铭

“中国文论的跨时空对话”学术讨论会会议综述孙海燕

2004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李燕

2005年2月份目录

关于“士风”赵园

王夫之《春秋》学中的华夷之辨张学智

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黄天树

云梦秦简中的官职名魏德胜

从“甚么”、“什么”的使用看《金瓶梅词话》的著录者增野仁,孟子敏“往圣”的一段“绝学”——论孟子“浩然之气”的宗教属性李山,唐巧美公元439年:河陇地域学术发展的转捩点李智君

李清照《词论》的再评价张海明

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邓乔彬

《梁书》和《南史》刘勰传异同考辩孙蓉蓉

西方人视野中的澳门和广州耿昇

利玛窦的《天主教教义》初探张西平

“自我”的“超越性”——以萨特解读老庄张文勋

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张燕婴

清初学者四书中的经义及典籍考辨举证朱修春

李贽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解读刘桂荣

性别意识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李玲

一心为学,静观自得——评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李德辉

治礼学贵在贯通——《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读后杨华

慎终追远继往开来——黄帝祭祀和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宋晓梦2005年3月份目录

论道教的文昌帝君张泽洪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和演变廖大珂

先秦献捷礼考论景红艳,辛田

舞马和马舞刘永连

《熹平石经》和汉末的政治、文化规范黄洁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毛晓阳

说“圆照”蒲震元

中国山水艺术的生命意识陈良运

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体系张法

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于天池,郑秀琴

宋代翰林学士撰教坊乐语考论谷曙光

试论晁补之的五古——兼论苏门文人的诗体选择张剑

《词学筌蹄》考论张仲谋

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家庭生活的阶层性特征段江丽

试论B.M.阿列克谢耶夫的汉学研究思想吴泽霖

韩愈探究文学样式的尝试——《画记》分析川合康三,蒋寅

《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丁延峰

“道之”、“齐之”和“矜而不争”新解张诒三

北魏献文帝死因考——为文明太后辨诬周思源

太极图、《易》和伏羲图腾国光红

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吴在庆

中日文化交融的艺术之花——《名人》的发生学考察周阅

《宋代科举和文学考论》序傅璇琮

怀旧和文学史写作——评董之林新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路文彬

汉学研究的发展、影响和交流——“汉学研究:海外和中国”学术座谈会综述崔秀霞

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最新整理出来的优秀的中国文化研究书目

————————————————————————————————作者:————————————————————————————————日期: 2

《中国文化研究》历年书目 2000年1月份目录 ◇性别诗学:意会与构想 ◇《许名扬文集》隆重出版发行 ◇奇崛冷艳与淡雅俗白之美--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吴梅村"诗史"论略 ◇居延新简、敦煌汉简中的"日书"残简 ◇宋元讲史话本的通俗化特征初探 ◇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 ◇"象与器"简论 ◇儒家的生死观 ◇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 ◇浅议孔子的隐退思想 ◇冯友兰先生的《老子》意义论 ◇先秦庄学接受论 ◇彩笔纵横写史著——评吴功正著《唐代美学史》 ◇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 ◇澳门与近代中国革命 ◇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袭特权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科教兴国千年大计 ◇我看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 ◇“文化至上”和文化责任 ◇由野蛮到文明,由厮杀到和平,由原始公社到“地球村” ◇缺乏预见惟有企盼 ◇研究二十世纪学术文化的一些意见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 ◇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 ◇在新千年的曙光之下 ◇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陈立夫空中访谈录 ◇否定“殉清”说着实不易——与邓云乡先生再论王国维的死因 ◇澳门中西文化的接受与过滤 ◇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 2000年2月份目录 ◇杜诗复合意象的创造(上篇) ◇性灵派诗歌的艺术特征 ◇论明中期文权的外移——弘治朝文学振兴活动考略 ◇关于钱钟书的《百合心》 ◇古代通俗文学中侠女盗妹择夫的性别文化阐释 ◇对立与和谐——论铁凝的短篇小说 ◇相反而相成的艺术——试论易与中国山水画的构成 ◇试探王翬等“四王”的新貌 ◇丁绍光重彩画的民族审美意识特征 ◇明清时期东南商人的神灵崇拜 ◇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项目的作业设计: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开题报告 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四年级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尽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经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早已自发形成了校本特色,甚至编写出了校本教材。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的

中国古代孝文化研究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乃至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一、孝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观念产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感恩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表达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追孝”、“孝享”、“孝祀”的观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 活动。“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尔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其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渐延伸到政治、宗教、社会的

广阔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二)理论化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这种原始意义逐渐告别了朦胧与淡薄,趋于明显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即“人多力量大”。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提出了“仁”的思想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他又将“孝”作为“仁”之本,可见其对“孝”的推崇。孔子十分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提倡在父母跟前尽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提倡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才是最主要的,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体现对父母活着的孝养之心。孔子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 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内容个体化。。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对孔子、曾子的“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孟子把孔子、曾子所提倡的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他人,明显带有博爱思

气候与中国文化研究

题目_气候与中国文化研究 气候对中国文化形成影响 内容摘要:气候在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的各种因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很多基础方面,如农业、宗教、文学创作等。为何与中国处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不会出现这样的文明,是因为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世界上没有一样的地理环境,只能是相似,而这相似就改变了其所孕育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文化;宗教;农业;神话传说 Abstract: The climate i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in each kind of factor to act the important role, affected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very many foundation aspect, like agriculture, religion,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so on. Why can't appear such civilization with the China identical latitude other areas, is because China locate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in the world the sam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ly could not be similar, but this similar changed its has bred cultural the difference. “人类祖先的演变发生在有6—7次大冰期和5—6次间冰期的更新世时代。当时急剧的环境变化迫使所有的动物都必须不断地适应和再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而能否从残酷的适应过程中脱颖而出,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否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地适应环境。”[1]4 气候与文化,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我们很难在他们之间找到直接相联系的地方,但深究起来,气候在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气候就像是小火苗,点燃了中国文化绵延不息与灿烂辉煌的大火。作为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因素,气候从人类伊始至今,亦或没有人类之前,气候就影响着整个人类生存的这个大环境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依然深受气候的影响。当然,文化的发展是过分复杂的现象,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气候问题。但是,气候的这种差异不会没有影响,何况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的依附程度比现在高得多,从这里出发,或许会给今天研究气候与文化关系的问题一点启示。 人类在出现时就像现在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一无所有,气候在这个时候对人类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而人类最初应对气候所带来的变故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的迁移,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分析一下气候对原始人类的影响。 直到传说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神话时代的蒙昧末期,也就是伏羲氏的时代,㈠由于气候的变暖,冰河的退去所引起的蒙古高原的自然条件的变革,中国的原始人群才开始离开他们的原始家乡,向着新世界移动。在今天我们生活的流沙万里的瀚海盆地的周围,在这里,人类繁衍生息,其智力水平使得他们能够不断的认识周围的环境,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生存的行动,从而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文化。 为什么原始人类要从这么好的一个生存环境——伊甸园转移呢? 单从气候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气候变暖,冰河期的终止。冰河期由于气候的变暖而使得蒙古高原的大内海失去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而逐渐陷于涸竭,西伯利亚的冰流也不再向内海倾注。由于水源的断绝,内海的水位随着入水的减少而减少,面积也不断的缩小,同时沙漠也不断的一天天扩大,直到内海完全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只有极其低的洼地,还存在着一些小的湖泊,指示着这太古大内海的轮廓。这一切的地理因素链条使得生存环境得以改变。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力荐中国文化研究图书三十种

力荐中国文化研究图书三十种(A)(2007-10-11 22:27:07) 一文化学理论与方法 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深入研究文化学理论方法的最捷近办法是阅读文化学辞典,本书二千余条词目广泛涉及文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常用术语、学说、学派、重要学者著作。附录中备有中外部分世界著名百科全书中有关文化辞条,尤有参考价值。初学者可以先读以“文化”两字开头的词条。)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本书收入近二千条文化学常用词目与相关学科词目,广泛涉及文化的本质,文化的起源、类型、功能、人类组织与生活方式、宗教习俗信仰、社会结构、文化的变迁等众多理论与概念,这是一部浓缩的文化百科全书,从这些概念中可以举一反三,例如“有限可能性原理”,(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方法是有限的,这就会使无限的变异性变得实际上十分有限。)可以有助于理解同质条件下多元个体之间,何以在在文化发明方面出现相似性。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黄河流域中多个摇篮会产生相似的文化村落与组织与相似的器物。) 夏建中:文化研究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本书分别介绍了英国功能主义、传播学派、人格学派、新进化论、结构主义、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十种文化人类学学派,以及这些学派的主要代表学者、理论观点、方法与主要研究成果。) (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一个研究文化学的初学者要系统地获得有关文化研究的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本书是最为理想的入门书之一。)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作者是美国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学者,本书是文化学研究的世界名著。文字生动,被认为是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文化人类学入门书。自三十年代出版以来,已经被译成十四种文字。作者在本书中对美洲与南太平洋三个民族的文化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把三种民族性格分别概括为“酒神型”、“日神型”、与“妄想型”,提出“文化模式”论。即认为每一个民族心理中一些稳定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关系结构,就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模式。就成为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文化态度。它往往潜意识中支配并影响了一个民族适应社会挑战的方式。“文化模式”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文化研究与结构主义方法的结合。这一方法是否也可以帮助人们尝试从理论上来概括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本书作者是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本书有很强的学院派风格,一个文化学研究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文化人类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对文化学有深远影响的学者及其思想,那么,这本书所收入的这些论文无疑是有用的。但作者在文风方面有颇大缺点,有

中国_文化软实力_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综述* 杨浡伟 “文化”作为“软力量”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际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国近年来更是掀起了“软力量”和“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热浪。然而,国内学界对于“软力量”、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内涵的确定、研究路径的选择与逻辑指向的表述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表现出我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何谓“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力量”的派生词,是国内学界对“软力量”一词内涵的延伸,故而要全面阐述“文化软实力”,必须清楚“软力量”内涵的机理构成。“软力量”英文写作“Soft Power”,学界一般认为约瑟夫·奈1990年在《政治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杂志上发表的《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力量》等一系列论文中首先提出了“软力量”说;也有学者认为“Soft Power”第一次出现在1990年奈发表的《衰落隐喻的误导》一文中;而约瑟夫·奈本人则声称,“在1989年撰写的《注定领导:美国力量的转变》一书中,我率先提出了‘软力量’的概念”。①可知,“Soft Power”概念的提出大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尤为重要的是,这一观点一经问世,便引来国际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我国学界长期存在着“软力量”、“软实力”、“软权力”、“软国力”等多种对于“Soft Power”的中文译介。李希光在主编的《软力量与全球传播》中就使用了“软力量”一词;庞中英、葛剑雄、胡键等学者也倾向于“软力量”的译法;而刘德斌的《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及门洪华翻译的约瑟夫·奈所著的《硬权力与软权力》中则使用了“软权力”一词;倪世雄、李少军、王逸舟在其各自研究国际关系的论著中均采用了“软权力”的翻译。与此不同,李宗桂、丁宁、王晓德、贾磊磊、严昭柱、陈少峰、何星亮、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还是普遍中意于“软实力”的译法。大多学者认为对于“Soft Power”一词译法的不同只是语言使用的差异,并没有根本性区别,而事实上是意义确指的模糊性导致了概念使用的随意性。 鉴于学界对“Soft Power”一词翻译的混乱,有学者尝试从探源的角度对中文译法的准确性进行界定,如李智发表题为《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文章,以约瑟夫 *该课题为2007年曹顺庆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的组成部分,项目编号为07AXW003。 ①[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转型的必然。通过理性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因、透析中西文化之间冲突与紧张的现实、探讨传统文化转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试图找到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理性;途径 目录 摘 要 前 言 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一)社会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要求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表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的 关键性问题及具体途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中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具体途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前言 历史学家唐德刚曾说过,今日中国正经历着第二次社会大转型。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的改革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型;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受西方文明的挑战冲击而激发第二次社会大转型。“百日维新”使“夷学”进人中国成为了“西学”,“中体西用”成为了我国文化转型的纲领之一。“五四”时期,一边是科学与民主凸显,一边高喊“打倒孔家店”口号。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迅速推进。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就我国社会转型的文化层面上来说,“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 的趋势日益显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历史的结晶,它不仅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还有着自身鲜活的生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曾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创造了辉煌的古老文明(如四大发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走向没落。中国传统文化拥有自己的独立系统,鲜明的民族特色。即使是在今天,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仍然产生着重大影响。所以,中国文化要想走向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这片土壤,任何抛弃或割裂传统文化的做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相冲突,因此,对传统文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开题报告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子课题 如何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题报告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王艳 (2007年10月25日)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1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总目标”里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明确了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尽管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经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目前,有关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早已自发形成了校本特色,甚至编写出了校本教材。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够切合实际,缺乏计划性、系统性。所以有必要在课改实验中加强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探究的方式方法。本课题也是想就此展开探究,为教学改革服务。 二、课题的界定、课题假说和研究目的 (一)课题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况,克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它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都以取得显著成效,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和方法实践研究却比较欠缺,传统文化遭受严重侵蚀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进行新课改的语文教师迫切需要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在综合性学习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必将为语文新课改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课题假说: 如果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针对教与学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性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那么,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学校可持续地稳定发展。 (三)研究目的: 就学校而言,本课题组研究旨在在“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总课题下,全面探索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理论体系及可行性方法,为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师和实验学校提供创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个人论文)

论预测文化与封建迷信的区别 朱力 摘要:如今社会人们对《周易》的误解甚是严重,许多人认为《周易》等预测文化是封建迷信。 这实际上与《周易》等预测文化本身是毫无关联的,与它们指导人们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的思 想是相悖的。所以要驱除误解,要了解它们蕴含的思想,要懂得区分它们与封建迷信的本质区 别,要从辨证唯物一分为二的思想去看待,不要狭隘地继承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同时,希望人们能用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关注《周易》等预测文化,并能弘扬《周易》等预测文化。 关键词:中国星座《周易》误解 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预测文化很不幸的被时代狭隘地误读。 现今二十一世纪,科技极速发展阶段,各种的高端科技都渗透着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更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思想。同时许多人把古代预测文化视为封建迷信,这是现代中国人的一个莫大的悲哀。 因《周易》等预测文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对《周易》等预测文化引起重视。与此同时,不应被浮云蒙蔽,要把预测文化与封建迷信区别开来,拨开浮云,真正的认识到预测文化的精髓,了解到中国独领风骚的预测文化。 一、以《周易》为主的预测文化在大众心中形象 由于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预测典籍巨作的无知,致使预测典籍仅仅以一种命理之书、算命学书的姿态出现在现当今社会。实际上中国古代预测典籍可以用来预测将来未知之数,更可以用来解释宇宙未知之秘和探索生命的奥妙,这是先祖们遗留下社会科学文化瑰宝,更是无私的先祖们奉献给后人的丰厚遗产。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这样说过:“读懂了《周易》的人,他们也就读懂了中国人。”这些预测文化不会导人误入歧途,反而这些书育人向上,教人从善如流、明辨是非。这样宏伟的文化,为何要将它们打入“封建迷信”的冷宫中呢? 关于《周易》最早的记载是《史记·太史公自序》,“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代序开拓中国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代序:开拓中国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张西平 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并且是唯一流传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文明。中华文化不仅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而且长期以来影响着周边的文化。从秦至清两千年间,中国始终是亚洲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中华文明强烈地影响着东亚国家。在19世纪以前,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在内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和印度文化圈共存的世界五大文化圈之一。 代以来中国文化历经磨难,即便如此,中国知识分子对其的祈盼从未停顿。“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①梁启超这激越的文字给处在转折时代的中国人多少理想。 16世纪以来,中国已经不可能在自己固有的文化发展的逻辑中演化前进。作为后发现代化的中国,在西方外来势力的干扰下,它自身发展的逻辑被打断。在百年的磨难中,中国人民顽强奋进、努力探索,对西方文化做了自己创造性的改造和吸收。“中国近现代新文化既非单纯的西学东渐,也非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的直接延续,而是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杂交、相化合的产物。”? 代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非空中楼阁,中华文化是其伟大成就的思想支撑。中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并不是一个断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并未死亡,它以新的形态存活在当代文化中。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融汇和吸收西方文化,完成自己的社会转变。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学习西方乃至世界各种先进和优秀的文化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近四百年的中国文化的演变大体是沿着这样的逻辑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博物馆的文化,一个只是发古人之幽思的死去的文化,它活着,它发展着。中国文化从晚明以来的四百年历史有着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和主题:学习西方、走自己的路,这样的自觉性使得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如鲁迅所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 ①梁启超:《少年中国》。 ②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第2卷,第9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文化研究会章程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章程 (审议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社团定名为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 第二条本社团的性质:本社团属学术性学生社团,由江西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学生社团。 第三条本社会徽为 第四条本社团在活动中将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生活而努力。始终秉持师大千年文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增强学校人文气息。 第五条本社团接受共青团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的领导,接受研究生院团委的指导。 第二章活动范围 第六条本社团的活动范围 (一)中国文化理论研究 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理论探讨和研究,在不断的交流中,提升社团会员理论水平,提高我校师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即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实践活动 遵循“知行合一”的传统习学精神,更加注重实践。在重大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文化研究会将会举行大型活动,所有会员在一起畅谈学术和理想。同时中国文化研究会将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以致用,培养师大学子领悟

中国古代文人“知行合一”的理念,切实把中国传统文化用于实践,如弘扬谦虚谨慎,尊老爱幼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将不定期组织会员在师大进行宣讲活动。 (三)瑶湖讲坛 讲座是中国文化研究会的重点项目。中国文化研究会始终坚持学术性、思想性宗旨,立足师大校内,展示名师数十年学术思想的结晶,启迪师大学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吸收传统精髓。 社团将延请校内外学者进行现场讲授。讲座形式分以下两种: 1、与大师零距离交流会。该形式只有具有本社团会员身份才能参加,参加会员有机会获得和大师零距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面向全校同学的讲座。该形式讲座旨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师大研究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四)白鹿书会 会员之间的读书心得交流名字暂定为“读书——谈心”。这项活动是凝聚骨干核心会员的主要活动。该活动面向所有注册会员,欢迎有志于成为骨干会员的同学参加,我们将每周定期举行一次。同时我们会不定期请老师参与讨论。该读书会旨在带领社员直面经典,回归经典,同时希望大家可以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申请加入本社团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江西师范大学正式学籍的研究生; (二)承认本社团章程。 第八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出入会申请; (二)由社团执行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九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社团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社团的活动; (三)获得本社团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社团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社团的决议; (二)维护本社团的合法权益;

中国文化论文

1.试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对“仁”的观念的不同。 2.在中国的文本文化中,文人精英不断通过书写以修正民间风俗,以达到“移 风易俗”的目的。以端午节习俗为例,试分析“礼”与“俗”之间的张力与相互渗透。 3.以关帝信仰为例,试分析中国民间宗教中民众、地方精英和国家在推动神 祗信仰过程中的作用与互动。 4.试论述自17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所起的作用。 5.以作为商品的茶叶为例,试阐述中国在十九世纪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1.试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对“仁”的观念的不同。 孟子、荀子对“仁”的观念都继承了孔子的对“仁”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补充,所以要弄清他们之间对“仁”的观念的不同,就要首先了解孔子对“仁”的观念到底是怎样的。 “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其中有两个内涵最基本、重要。一个是“仁者,爱人”。一个是“仁者,人也”。孔子所谓的“爱人”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含义极为丰富。可以说,凡是与人为善,利人成人的情感及行为,均可以说是“爱人”,都可将之统归于“仁”。“爱人”的最高境界或曰最高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关于“仁者,人也”,朱熹在注《孟子·尽心下》中“仁也者,人也”此句,深得孔子意之精髓。他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即怎样才能成为具备“仁”内涵的人的途径,也即是人应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素质,达到“仁”的要求,而不空负人之名。具体包括自我修养的方式、方法,怎样处理人我关系,如何对待义利,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仁”所具备的这两个基本内涵,就构成了孔子“仁”的核心与主线。1前面只是概括地片面地了解了孔子对“仁”的看法与观念。其实,“仁”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问题,是他主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孔子由“仁”这个出发点衍生了许多的主张,如:经济、天人观、伦理思想等方面的主张。而通过分析孔子、孟子和荀子对这些方面主张、观点的不同之处,就可看出他们对“仁”的观念的不同之处。 孔子推重“仁”,由“仁”而主张“爱人”,所以在“政治上”,他主张用一种温和的办法,就是“德礼”来治理国家。“德”表现在治国上,主要是“惠民”。孔子时已是“礼坏乐崩”,所以孔子针对当时礼的实质已失的实情,将“仁”与“礼”结合,使“仁”成为礼的实质,礼则构成仁的外在体现。孔子虽注重以“德礼”治国。但他并不反对必要的刑罚与战争,但需首先以教化为前提。由此可见,“仁”是孔子政治主张的根本。西周继夏、商优秀文化传统,以礼制隆盛著称。孔子以其为参照,提出“德礼治国”,大力倡导“克己复礼为仁”。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复礼”中的“礼”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维护“礼”的固有等级制度,而是也包含着一定的平等因素。其中不仅针对“下僭上”,也针对“上侵下”。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总的来说,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的德礼治国有三个特点:其一是为政者要注重自身修养,树立典范。其二是重教化。其三就是强调重视国家的统一。这三个特点无不显示出孔子对“仁”的观点与看法。2 而孟子对孔子的“仁”之精神与观点有所继承,但也有些不同,具体就表现在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其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为政者本已具有“不忍人之心”,只要肯施“仁政”,是完全有能力的,并且可以做到“保民而王”的。3孟子将此“仁政”在实施时,解释为是一种推恩的过程。由“仁政”出发,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孟子针对当时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主张行“仁政”、“王道”而使天下“统于一”。孟子认为:得天下、战胜敌手,各种条件虽然都是必要的,但假如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其他条件即使再好,最终也都会化为乌有。施仁政、行王道,则可以得“人和”,固民心,最终会无敌于 1商国君,《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1 2商国君,《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118-128 3山东孔孟学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主编,《孟子思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83-84

中国文化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934812695.html, 中国文化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文化论文选题参考 1、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 2、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3、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4、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5、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6、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7、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8、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续)—这个题目实际要讲的是:中国文化传统是怎样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的 9、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10、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11、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12、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13、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 14、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15、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16、国际文化竞争力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7、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 18、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 19、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https://www.360docs.net/doc/934812695.html, 20、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 二、中国文化论文题目大全 1、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出口策略 2、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 3、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 4、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5、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 6、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7、发现东方与中国文化输出 8、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 9、中国文化地理 10、护理是什么——诠释植根中国文化的护理概念 11、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12、中国文化论争 1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4、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的中国文化发展逻辑 15、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尝试 16、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 17、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 18、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 19、服饰与中国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