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孙枝蔚《示儿燕》和吴汝纶《谕儿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孙枝蔚《示儿燕》和吴汝纶《谕儿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①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①遑:闲暇,空闲。①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①掌:同“长”。①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非学无以广.才( )(2)险躁则不能治.性( )(2)然贫家止.有此器( )(4)皆.能掌②学问识见( ) 2.仔细阅读以上三篇短文,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指书信。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B.《示儿燕》中的“示”是教导的意思,《谕儿书》的谕是告诉的意思。

C.“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中“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强调了要读

书就不要太爱惜书本。

D.“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安得……乎”以疑问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4.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5.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⑤忍让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1)_________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2)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3)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4)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增长(2)修养(3)通“只”,只有(4)都

2.D

3.(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2)凡是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见识。

4.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5.(1)①(2)①(3)①(4)①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①句意: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治,修养。

①句意:但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止,通假字,通“只”,只有。

①句意: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皆,都。

2.D.疑问语气错误,“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安得……乎”以反问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句重点词语有:所为,所做的事;未遑,没有空闲(余力);效,效仿。

①句重点词语有:不易处之境,逆境(不顺的处境);皆,都;掌,增长。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竞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若必以相争为胜”是先提出假设,之后应断开,“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是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大愚不灵”和“自寻烦恼”为并列,两句之间应断开,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需要根据所给提示,选出正确答案。

①句意思是: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①句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①句意思是: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①句意思是: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①句意思是:为忍让是为人处世的美德。①句意思是:如果必须要以相互争夺才能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愚蠢,自己给自己增添烦恼。①句意思是:常处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

第①句“便须动圈点为是”指出读书圈点批注法;第①句用“生于忧患,存乎痰疾”表明面对困境,要不怕困难;第①句表明放纵懒散无法振作精神,急躁冒进不能陶冶性情来提醒人们,指出懈怠懒惰和急躁的危害;第①句话采用双重否定的句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人们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切莫追逐名利,从而失去目标。可得正确的序号为(1)①,(2)①,(3)①,(4)①。

【点睛】

译文:

【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

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本应当珍惜,但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难道忍着口渴和饥饿而不用它,把它珍藏起来吗?儿女应当知道。

【丙】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假如有人对我横蛮无理,一定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不仁,是不是不礼,是不是不忠?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竞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只要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说过,“常处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⑤忍让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___________”。

诫子书比较阅读 中考题

《诫子书》与同类文体比较阅读中考试题 (一)《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

《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孙枝蔚《示儿燕》和吴汝纶《谕儿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孙枝蔚《示儿燕》和吴汝纶《谕儿书》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①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①遑:闲暇,空闲。①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①掌:同“长”。①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非学无以广.才( )(2)险躁则不能治.性( )(2)然贫家止.有此器( )(4)皆.能掌②学问识见( ) 2.仔细阅读以上三篇短文,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指书信。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B.《示儿燕》中的“示”是教导的意思,《谕儿书》的谕是告诉的意思。 C.“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中“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强调了要读

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高分技巧之文言文阅读 专题10 知识迁移(解析版)

专题10:知识迁移 所谓知识迁移,可以理解为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正在探索的知识的开启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这种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阻碍和消极的干扰作用,就称为学习的负迁移。纵观全国中考文言文,部分地区会将传统的文言知识考察与对联、成语、传统文化、语文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等相结合,大大拓展了考试维度。对比阅读作为最常见的知识迁移形式将在下一专题讲解。 考点链接 (2019年山西中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则古文的主题的理解。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所以和冬夜相对应的,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填:春日、初春、春季等词;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所以填遇知音、思故国、寄幽思等都可以。 【答案】白乐天春日(或“初春”“春季”等)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 【方法指导】1.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例如:为了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如果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小石潭记》)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卷石清潭还相伴 或摇,或缀,或披,或拂,碧树翠蔓尤寂寥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例如:利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陋室铭》) 德馨能居陋室 品高不染淤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2.初中所学文言文与传统文化勾连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题型九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外对比阅读 (2019·宁波)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③”,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 1

喻忧患。 【释义·懂文】 1.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C.表示D.教导 (2)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B.告诉C.知道D.比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圈点·品味】 3.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成学。 ..广才,非.志无以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2

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图文稿

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文言文阅读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诫子书》对比阅读五则含答案和翻译

《诫子书》对比阅读五则含答案和翻译 一、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 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四岁而孤/母郑氏白誓守节/亲海其学 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诚子书以荻画地学书 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 C.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8.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 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D.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体现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身遵循的可贵品质。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含解析1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含解析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蒲松龄《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③豕(shǐ):猪。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 D.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 (2)把“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两只狼紧跟屠户,屠户一次又一次投给它们骨头,仍无法满足狼的贪欲。 B.甲文里,其中一只狼好像闭上眼,神情很悠闲,屠户一跃而起,最终砍杀了它。 C.甲文中,作者认为聪明的狼尽管诡计多端,但最终败给了屠户,只是笑料罢了。 D.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023玉溪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2023玉溪市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金忠待人以宽 (明)焦竑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 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 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的划线字。 ①君子之行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阅读课外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①,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眡②道士。跃而攫③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注)①水浒:水边。②眡:看,观察。③攫:用爪抓取。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因往晓之 B.督善水者绳以俟/择其善者而从之 C.人至,即投木索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道士得不死/一狼得骨止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3)道士被“虎”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课内文言文

安阳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安阳市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金忠待人以宽 (明)焦竑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 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 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石家庄市平山县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练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文言文阅读专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给下面画线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 (2)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博学而笃志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吾日三省吾身”曾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5)一天晚上,小明因和同学玩耍而没有完成作业,遭到妈妈的严厉批评。小明不服气而与妈妈辩驳。请你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劝说小明。(50字左右)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语文初一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题1

语文初一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题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仅传》)(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结束,完成。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 ③及事讫________ ④遂止于野亭________

《诫子书》阅读答案

《诫子书》阅读答案 《诫子书》阅读答案「篇一」 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2.告诉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3.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即可。) 14.谈了饮酒问题。待人接物,饮酒要控制酒量。适度而止,不可失礼。 《诫子书》阅读答案「篇二」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解析1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古人席地而坐。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对子骂/父 D.见/地有片金 (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 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 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 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 (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和儿子女儿们讲解诗文)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理解:从“撒盐”说明当时的雪下得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缺乏美感,就像盐一样 C.尊君在不?(翻译:令尊在不在家?)理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谦辞,说明客人也有表现出谦虚有礼的时候。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与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理解:从话语中,可见友人是一个只会怪罪他人,不会反省自己的人。 (4)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