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诊治专家共识(新)

川崎病专题讨论会纪要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KD)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属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综合征,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在发达国家或地区,KD所致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年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KD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提示KD可能是感染因素所致的急性免疫调节紊乱,遗传因素亦与KD发病相关。已报道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超抗原)等与KD发病有关,但目前仍未检测到致KD的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免疫活性细胞(如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异常活化,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干扰自身免疫耐受。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症反应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KD治疗的重点是尽快阻止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清除,降低炎症反应,预防和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分别于2006年12月5日和2007年3月28日组织了川崎病专题讨论会,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诊断专题讨论会,儿科心血管和免疫的专家就KD的临床热点问题如不完全型(不典型)KD

的诊断、IVIG无反应型(不敏感)KD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现归纳如下。

一、KD诊断标准

因缺乏特异诊断方法,KD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某些实验室检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KD可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

1.典型KD:2002年日本川崎病研究组提出典型KD诊断标准,经第七届国际川崎病大会讨论通过后发表于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05)。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亦提出典型KD诊断标准并发表于Pediatrics(2004)和Circulation(2004)上。与会代表认为日本与美国的典型 KD诊断标准大致相同,但有一些微小差异:

日本标准将发热与其他5项主要临床表现整合在一起,而美国标准则将发热单列为必备诊断条件;日本标准认为具备6项主要临床表现中4项,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典型KD,而美国标准则认为如果具备除发热以外的4项主要临床表现,发热4d时亦可明确典型KD诊断。

与会专家认为不具发热表现的KD患儿比例极低,北京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仅有0.3%患儿无发热,因此提出我国典型KD诊断建议:

发热5 d或以上(部分病例受治疗干扰发热可不足5d),具有以下5项中的4项者: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发红、肢端改变(急性期表现为肿胀,恢复期表现为脱屑)、皮疹和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即可确诊为KD。如具备除发热以外3项表现并证实有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典型KD。须强调任何KD诊断标准并非特异,一定要除外引起各项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还应注意,各项临床表现并非同时出现,应动态观察,以助诊断。

2.不完全型KD:约10%患儿(尤其是婴儿)为不完全型KD。该型名称混乱,有不典型KD、不完全型KD和延迟诊断性KD等。不典型KD 尤指具有少见临床表现者(如无菌性脑膜炎、肾脏受累等),延迟诊断性KD是指各项诊断指标先后于10d左右才表现出来,因而延迟了诊断。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宜采用“不完全型KD'’这一统一名称。

不完全型KD并非轻型KD,其冠状动脉受累风险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典型KD类似,因此不完全型KD诊断是本次会议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与会专家强调尤应注意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硬结、前葡萄膜炎、胆囊肿大、恢复期肛周脱屑等重要表现以助诊断。脑利钠肽上升可作为KD诊断的参考指标。

年龄小于6个月婴儿,KD表现更不典型,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参考美

国心脏病协会标准,即:发热持续不退,排除其他疾病,实验室检查有炎症反应证据存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虽无KD临床表现,应反复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伤。一旦发现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可诊断不完全型KD并采用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年龄大于6个月患儿,发热5d或以上,需具备几项KD主要临床表现才疑诊KD尚有争议。标准设置过严,可能导致部分患儿漏诊或延迟诊断,错失IVIG治疗最佳时机;诊断标准过松,则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经充分讨沦最后建议:除发热5 d或以上外,应具有至少2项KD主要临床表现,并具备炎症反应指标明显升高,在除外其他疾病时,可疑珍不完全型KD。应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冠状动脉和其他心脏改变,如出现冠状动脉病变者可确诊,并及时使用标准治疗方案,如无冠状动脉病变,建议暂不使用IVIG。如发热持续又不满足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指标者,应除外其他疾病,包括病毒感染、猩红热、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中毒休克综合征、细菌性颈淋巴结炎、药物过敏、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等。

二、KD其他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KD除6条主要临床表现外,还会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1.心血管系统:可以表现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听诊可有心脏杂音、奔马律或心音低钝,心电图检查可以有P-R、Q-T间期延长、异常Q波、QRS低电压、ST-T波改变或心律失常;胸部X线检查可有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除冠状动脉改变外,还可见心包积液、二尖瓣反流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体循环动脉瘤(发生率约0.8%)。

2.非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腹泻、呕吐、腹痛、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阻、轻度黄疸、血清转氨酶值上升;血液系统:白血球计数增多伴核左移、血小板增多(病程7 d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血脂异常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下降)、轻度贫血等;泌尿系统:泌尿道感染、蛋白尿、沉渣中白血球增多;呼吸系统:咳嗽、流涕、肺野出现异常阴影;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惊厥、意识障碍、面神经麻痹、四肢瘫、听神经障碍,个别患儿在恢复期可以出现颅内出血;骨骼肌肉系统:关节炎、关节和 (或)肌肉疼痛、肿胀。

KD的其他表现虽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但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尤其是实验室检查中的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CRP明显升高、血小板增多(3岁以下的男孩,ESR、CRP、PLT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

素)等。

三、KD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以冠状动脉病变最常见,往往是KD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未经IVIG治疗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达20%~25%,正规IVIG治疗后降至5%左右。KD 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往往发生在冠状动脉近端,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容易发现,另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检测心功能、瓣膜反流及心包积液。因此超声心动图对KD的诊断、病情估测及治疗选择均显重要,所有KD患儿均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应使用频率较高(5~7.5 MHz)的探头,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的可靠性。

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分为冠状动脉扩张 (coronary artery ectasia)、狭窄和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频率依次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近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远段。超声心动图检查应在胸骨旁、心尖部、剑下及胸骨上窝部位多种切面探查冠状动脉的各段(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观察冠状动脉扩张部位及程度,冠状动脉瘤数目、部位、大小及形状。测量舒张期冠状动脉内径,即血管内缘至内缘的距离,应避免在分支处测量。

由于小儿冠状动脉内径的正常范围目前尚不统一,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不一致。从前主要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组提出的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即小于5岁儿童冠状动脉内径>3 mm;5岁或5岁以上者>4mm;冠状动脉局部内径较邻近处明显扩大,大于或等于 1.5倍。

近年来已有一些报道用体表面积校正的左、右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美国de Zorzi等提出冠状动脉内径z值≥2.5为冠状动脉扩张。日本Kurotobi等及新加坡Tan 等均提出冠状动脉内径Z值>2.0为冠状动脉扩张。日本及新加坡学者提出体表面积校正的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略低于美国的资料,可能比较接近中国儿童。我国目前仅有用年龄校正的冠状动脉正常值标准,该正常值的样本量小 (188名正常儿童),且提出年代早。中国儿童的体表面积校正冠状动脉正常范围需要重新建立。已有研究证明,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标准会低估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Tan等报道的资料中,正常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瓣环内径比值范围较窄,LCA/AoA=0.15±0.02(0.09~0.21),RCA/AoA=0.13±0.02(0.09~0.20),比值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无关,也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扩张的参考。

冠状动脉瘤指冠状动脉扩张段内径与相邻段内径比值超过1.5,且内径超过4mm。冠状动脉内径<5 mm为小型CAA,5~8 mm之间为中等

CAA, >8 mm为巨大CAA。中等以上冠状动脉瘤应注意瘤内有无血栓形成。在检查冠状动脉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左室功能、瓣膜反流及心包积液情况。

冠状动脉扩张或CAA是KD冠状动脉并发症的主要客观依据,近来有学者提出冠状动脉壁辉度(回声)增强、血管内壁不光滑是KD血管或血管周围炎的表现,尤其是对缺乏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KD 诊断有参考意义,临床应提高警惕,对患儿加强随诊。左室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主动脉根部扩张、心功能减低、新出现的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对KD诊断也有帮助。

除冠状动脉以外,少数患儿可并发体循环动脉瘤,体循环动脉瘤以腋动脉瘤最常见,发生率0.8%~2.2%。其他依次为股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

KD冠状动脉病变呈动态发展过程,可从发病第5天开始,对怀疑KD 者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参考基础。建议于病程第2、4、8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对合并持续高热、冠状动脉瘤、心功能减低、瓣膜反流及中量以上心包积液病例,可增加检查次数,严密观察,以指导治疗。研究发现4~8周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者,1年复查再次发现冠状动脉改变的可能性极小,但有专家建议有条件者1年还应复查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状动脉远端病变及狭窄有局限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其最准确的诊断方法。近来有学者报道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等新技术可以无创检测冠状动脉远段及狭窄病变。

四、急性期治疗

1.阿司匹林:大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小剂量具有抗血小板活化作用。欧美国家多采用急性期大剂量阿司匹林[80~100mg/(kg•d)]治疗,但多中心大样本Meta分析显示大剂量与30~50mg/(kg•d)阿司匹林在与IVIG联用情况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因此与会专家一致推荐阿司匹林与IVIG联合使用,剂量为30~50mg/(kg•d)。阿司匹林用药至热退后48~72 h改为小剂量3~5mg/(kg•d)维持6~8周,有冠状动脉受累者,按受累程度决定疗程(表1)。2.IVIG:国外推荐起病10 d内单剂IVIG(2 g/kg)联合阿司匹林为KD标准疗法。如就医时发热未退、冠状动脉瘤形成或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仍高,起病10 d后仍可使用。过早使用IVIG(起病5 d内)可能需再次IVIG输注。与会专家就IVIG使用方法争议较大:400 mg/(kg•d)连用5d的治疗方案被一致否决,但单剂1g/kg治疗是否完全放弃尚未达成一致。国外研究显示单剂1g/kg虽能缓解急性期KD表现,但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不及单剂2g/kg

方案。我国部分尚无经济能力承担单剂2g/kg IVIG KD患儿(尤其是大年龄KD患儿),不排除使用单剂1g/kg IVIG治疗,应严密观察治疗反应,以取得部分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效果。

3.糖皮质激素(GCs):GCs具有比IVIG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强烈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产生,阻断炎症反应。受Kato单纯口服泼尼松治疗KD的CAA发生率较高(11/17)的影响,GCs一般不作为治疗KD 首选药物。近来文献报道GCs联合阿司匹林(或加用肝素)可缩短热程,CAA发生率与IVIG组并无区别,更有报道口服泼尼松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L)者。最近Sandel报道IVIG(2g/ks)、阿司匹林和甲泼尼龙(MPSL)30mg/(kg•d)静脉输注,连用3d冲击治疗使KD患儿退热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红细胞沉降率及CRP下降更快,促炎症细胞因子更低,但未能进一步改善CAL情况。由于现有资料病例数均偏少,剂型、疗程及用药前CAL的情况各异,故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暂不应作为KD常规治疗的一线药物,建议成立GCs治疗急性期KD多中心协作组,随机双盲选择病例,统一治疗标准,获取多中心循证医学资料,探寻GCs治疗急性期K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五、IVIG无反应型KD的诊断和处理

IVIG治疗后36h发热不退(体温≥38℃)或给药后2~7 d症状再现(发热及至少一项KD症状),除外继发感染情况下可判断为IVIG无反应

型KD。约10%KD病例属此类型,其发生可能与个体遗传背景、诱发KD的病因有关。IVIG无反应型冠状动脉受累风险明显增高(约为10%)。血白蛋白<30g/L、C反应蛋白>100 mg/L、乳酸脱氢酶>590U /L、血红蛋白<100 g/L、WBC>15 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杆状核比例升高可能提示IVIG不敏感。IVIG不敏感者可重复使用IVIG(2g/ks)治疗1次,相当部分病例体温可下降;如仍发热不退,应采用GCs治疗。GCs治疗尚无统一方案,给药途径、剂型选择、剂量和用药时问等均有不同看法。经充分讨沦,第二剂IVIG治疗无效者建议采用甲泼尼龙[2mg/(kg•d)]静脉滴注或推注,分2~3次给药,连续3 d,继以口服泼尼松治疗,渐减量,疗程6周。如2 mg/(kg•d)甲泼尼龙无效,可考虑甲泼尼龙30 mg/k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3 d 后减量停药。采用何种糖皮质激素制剂更优尚无定沦,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能明显加重高凝状态,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尤易形成血栓,用药过程中应静脉使用肝素抗凝,有CAA者最好用小剂量静脉制剂或口服泼尼松治疗。抗细胞因子疗法(包括血浆置换、已酮可可碱、抗TNF-a单克隆抗体)、乌司他丁(中性粒细胞弹性酶抑制剂)和某些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等)治疗IVIG无反应型KD的效果尚待进一步征实(循证C级)。

六、预防和处理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CAA一旦形成,血管扩张节段的涡流形成、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激活和

血小板明显增高等解剖、免疫和血液学因素使KD患儿处于发生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状态,有必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直至病变消退。多发、复杂CAA或单个CAA≥6mm者,应加用抗凝治疗。最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为阿司匹林3~5 mg/(kg•d),亦可同时加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抗凝治疗可选用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安全性高。链激酶、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在怀疑血栓形成时亦可静脉滴注或经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

七、预后及随访

经正规治疗后KD多预后良好,使用标准IVIG治疗者仍有约5%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其中约2/3冠状动脉扩张者可自然恢复;仅约1%患儿发生永久性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常发生狭窄,需心脏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将由心血管学组专门组织讨论,诊疗建议将另文发表。KD复发率可达1%~3%。远期随访及慢性期治疗见表1。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本次会议虽然对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但由于我国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和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资料,因而上述有关KD诊疗的观点尚有局限性,仅供儿科医师参考。

2022川崎病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全文)

2022川崎病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全文) 摘要 本文聚焦川崎病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不完全性川崎病和重症川崎病的诊断以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应答的高危因素、IVIG使用剂量选择和应用指征等问题及其注意要点和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水平。 川崎病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尚未找到确切的病因,但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感染因素触发的急性全身性非特异性中小血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损伤、淋巴结肿大等。心血管损伤特别是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是川崎病重要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死亡,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川崎病在东亚地区显著高发,我国北京、上海地区川崎病发病率也呈不断增高趋势,每10万名0~4岁儿童中每年新发川崎病超过100例,这是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许多进展,国内外也先后制定了指南或专家共识。本刊同期将刊发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风湿学组、免疫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的“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关注或深入研究。

一、川崎病诊断面临的挑战 川崎病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并结合全身多系统血管炎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诊断,缺乏金标准,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通常不存在难点。但对于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以及重症川崎病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高度警惕。 1.诊断IKD的注意事项:IKD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少,其诊断需要结合实验室指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在病程中动态观察才能进行诊断。在川崎病患儿中,超过1/4为IKD,在超出常见发病年龄(6月龄至4岁)的患儿中,IKD超过40%,在0~2月龄和10岁以上的年龄组甚至可超过50%,这些患儿因症状较少往往被延迟诊断。因此,对于超出常见发病年龄的患儿,需要特别注意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增高;无菌性脓尿;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肝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和血钠降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等。有学者建议将血浆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或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升高作为诊断IKD的参考指标,但尚缺少足够的验证性研究支持。超声心动图对于IKD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检查时应仔细观察是否存在CAL,评价心肌功能、瓣膜反流、心包积液。 2.警惕重症川崎病的发生:少数川崎病患儿可表现为重症,如川崎病休克

6大症状辨识川崎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9166207.html, 6大症状辨识川崎病 作者:杜忠东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2期 珍珍又发烧了。这次与往常不同,烧了四天后,珍珍身上开始发小红疹子,密密麻麻一大片,眼睛发红。因为疹子的特征不明显,县医院的大夫一时难以辨识,在麻疹和其他病毒疹之间犹豫不决。着急的妈妈带珍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大夫仔细观察和验血后诊断为川崎病。川崎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学专家明确指出,川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第一位病因,其并发症会导致儿童死亡。 川崎病又称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发热、皮疹、口唇红、手指及足底红肿脱皮和淋巴结肿大等,病因不清。196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后被人称为川崎病。 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首发症状是发烧,口唇和眼睛发红,身上伴发有红点,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目前正是感冒的高发期,如果孩子发烧,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或有上述症状,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判断是否患有川崎病,主要看有没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表现: 1、5天以上持续发烧,占全部患者的94%—100%。发烧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川崎病患者发病初期一般状态不佳、哭闹、食欲不、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 2、双眼球结膜充血,占全部患者的86%—90%。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3、口唇和口腔的表现:口唇红肿潮湿、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口唇皲裂、草莓舌。 4、颈部淋巴结肿大:该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另一个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在发热的同时,其它部位出现皮疹之前,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显眼的红斑。

川崎病诊断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价值

川崎病诊断实验室指标及其临床价值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病因尚不明确。该病在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日本和中国。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引起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实验室指标在川崎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及其意义: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是川崎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疾病活动期,血小板计数常明显升高,但随着病情好转,血小板计数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川崎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川崎病活动期也常常升高。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程度,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和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沉是反映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它们在川崎病活动期也常常升高。这些指标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川崎病诊断实验室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是一些具体

应用: 预后判断:实验室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例如,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持续升高或C反应蛋白和血沉持续不降,都可能表明病情加重或治疗无效。 药物敏感性测定:实验室指标可以反映患者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例如,如果使用抗生素治疗川崎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估抗生素的效果和敏感性。 疫苗效果评估:对于川崎病的高发地区,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实验室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疫苗接种的效果,例如通过监测免疫应答反应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和免疫持久性。 川崎病诊断实验室指标在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医生来说,掌握这些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准确、更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川崎病患者。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进一步深入探讨实验室指标与川崎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指标指导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炎症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目前,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

《医院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试行版.doc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转至二级医院诊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HP感染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以转至二级医院检查治疗。 消化道出血一级医院对消化道出血患儿可以进行初步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急性胰腺炎如临床疑似本病,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婴儿肝炎综合征如临床疑似本病,应转至二级医院就诊。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如治疗后患儿仍高热不退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上级医院;三个月以内患儿,由于病情变化快,应酌情到二、三

最新: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

最新: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因不明,普遍认为川崎病是由感染因素触发的急性全身免疫性血管炎,可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全年均可发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7∶1,东亚地区显著高发,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 ℃,抗生素治疗无效。急性期出现手掌、足底潮红和硬性水肿,有时伴有疼痛,后期出现脱皮(膜状脱皮)或脱甲现象。出现皮疹或卡介苗接种处红肿。发热后不久患儿可出现双侧球结膜非渗出性充血,通常不累及边缘和虹膜周围的无血管区。口唇和口腔改变:包括口唇红、干燥、皲裂、脱皮和出血、草莓舌、口咽黏膜弥漫性充血。可伴发口腔溃疡和咽部渗出。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常为单侧,直径≥1.5 cm,通常局限于颈前三角。

川崎病包括完全性川崎病(CKD)和不完全性川崎病(IKD)两种类型。 CKD:发热,并具有以下5项中至少4项主要临床特征: (1)双侧球结膜充血; (2)口唇及口腔的变化:口唇干红,草莓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3)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红肿; (4)四肢末梢改变:急性期手足发红、肿胀,恢复期甲周脱皮;(5)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2.IKD:发热≥5 d,但主要临床特征不足4项的,按下图流程评估是否为IKD。

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目标是减轻并终止全身炎症反应、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和发展,并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治疗应一直持续到全身炎症消退以及冠状动脉内径稳定不再扩张。 初始治疗: (1):大剂量IVIG,2 g/kg,静脉输注时间通常控制在10~12 h,大体重患儿(如>20 kg)可采用每天1 g/kg的剂量,连用2 d;(2):阿司匹林抗炎,30~50 mg/ (kg·d),分3次口服。退热48~72 h后复查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及CRP)恢复正常,阿司匹林减量至3~5 mg/kg顿服,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IVIG无应答(川崎病标准初始治疗结束后36 h,体温仍高38 ℃;或用药后2周内再次发热并出现至少1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者,排除他可能导致发热的原因后,称为IVIG无应答):可使用第2次IVIG,剂量同前;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抗等。 01卡疤红肿是指原卡介苗接种处急性炎症,是川崎病的一项相对特异的早期表现,目前认为,即使没有全身其他皮疹表现,卡疤红肿也可作为川崎病的一项临床特征。 02小于6月龄的婴儿,如果长时间发热、易激惹、脑脊液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而培养阴性,尤其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川崎病可能。

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儿科专家共识 陕西省川崎病诊疗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省咸阳市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苏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科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焦富勇;杜忠东;张维华;杨晓东;沈捷;吕海涛;吕铁伟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年(卷),期】2022(24)3 【摘要】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后天获得性心脏病之一,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经过近60年的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阿司 匹林口服成为急性期KD预防冠状动脉瘤的一线治疗。但对于发生冠状动脉瘤高风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确诊冠状动脉瘤等KD患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英夫利昔单抗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是可以选择的治疗药物。 目前GC在KD治疗中的应用存在争议。该共识结合KD治疗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邀请国内儿科专家充分讨论,对GC在KD中一线及二线治疗的适应证、剂量、用法等提出了推荐意见。 【总页数】7页(P225-231) 【作者】陕西省川崎病诊疗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省咸阳市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苏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科能 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焦富勇;杜忠东;张维华;杨晓东;沈捷;吕海涛;吕铁伟

【作者单位】不详;陕西省川崎病诊疗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感染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陕西省咸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苏州儿童医院心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共识(2018年) 2.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 3.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 4.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5.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丙种球蛋白无应答型川崎病合并鼻出血患儿的护理

1例丙种球蛋白无应答型川崎病合并鼻出血患儿 的护理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主要累积中小动脉,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亚裔儿童为主。在急性期治疗KD 的目的是减少冠状动脉壁炎性损伤并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约有25%的未经治 疗的KD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严重者 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急性期 30~ 50 mg/( kg·d) 口服,热退 72 h后改为 3~5 mg/( kg·d) 口服]治疗川崎病 的疗效确切,是目前治疗 KD 的标准方案。但少部分患儿对首次丙种球蛋白治疗 不敏感。丙种球蛋白不敏感的定义为通过应用丙球治疗治疗后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的发生率可降至2~4%也有10~15%的患者经丙球治疗后1.5~2天后仍反复出现 发热或体温退而复升称之为丙球无反应型(IVIG)。在小儿各种疾病的过程中, 由 高热引起的鼻出血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体温在38.5℃~41℃之间, 出血部位 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 以左侧鼻孔出血为多见。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2月,因“间断发热28天”于2022年3月28日急诊入院, 查体示:T:39.8,HR:145次/分,R:35次/分,血压94/52mmHg,SPO2:98%,神 志清醒,结膜充血,口唇发红,卡疤不红,全身见红色皮疹,手足有肿胀,分别 于3.28给予输入第一次丙种球蛋白治疗,3.31第二次丙种球蛋白治疗加甲泼尼 龙输入,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抗血小板治疗后4.8-4.13日体温正常伴手足 脱皮,期间有3次鼻出血,4.14日患儿再次发热,峰值39+度,伴口唇潮红皲裂,予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阳性检查结果:查血:3.30:WBC:14.47*10^9/L,N:74.7%,HGB:111g/L,CRP:100.91mg/L,4.1日WBC:12.16*10^9/L,N:63.5%,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背景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儿童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高热,黏膜下坏死性淋巴结综合征和周围性血管炎。早期治疗可以降低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其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 为此,该专家共识旨在汇总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制定更有效的IVIG治疗方案。 IVIG治疗的基本原则 1.IVIG应在发病后10天内施用,尽早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2.初步剂量应在2g/kg左右,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 3.治疗后症状应该迅速缓解,如果没有缓解,则应考虑增加剂量或改变 治疗方案。 4.如果出现应答失败,应及时扩大其他治疗方式,以避免出现其他并发 症。 IVIG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治疗时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头痛等。IVIG中的葡萄 糖可能引起轻度的高血糖,对于有糖尿病等患者应十分注意。 2.通过静脉输注给予IVIG,注意输液速率,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对于特殊人群或患者,如妊娠妇女、年龄较小的儿童或肝肾功能不全 患者,应及时调整剂量和方案。 其他治疗选择 虽然IVIG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川崎病,但有许多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 1.乙型干扰素,可减少炎症和血管损伤,目前用于治疗IVIG治疗失败 的患者。 2.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应注意阿司匹林 治疗可能会引起出血,并且不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中的病毒性感染患者。 3.其他免疫调节治疗,如环孢素和甲氨蝶呤等,必须根据临床实践进行 选择。

结论 IVIG在川崎病中的应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在IVIG治疗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和监测病情,并注意患者的特殊需要和副作用。如出现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耐受性较差的情况,可尝试使用其他治疗方式,如乙型干扰素等。总之,针对川崎病的成功治疗基于全面综合性治疗,只有合理应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中的应用

2022阿司匹林在川崎病中的应用(全文) 阿司匹林(Asp )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有镇痛、抗炎、解热的效果,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和环氧化酶的结合位点,进而阻止血栓的形成。目前,口服Asp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 3 —线治疗方案。 Asp的使用方案 1.KD患儿急性期: Asp30-50mg/ (kg d),分2-3次口服,至热退48-72h或发病14d后改 为3-5mg/ (kgd),顿服维持。持续口服6-8周,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 ) 的患儿则需口服至冠状动脉正常。 2.未确诊KD和/或未使用IVIG之前的不典型KD (AKD ): 早期使用Asp3-5mg/ (kg d),顿服。持续口服6-8周,发生CAL的患儿则需口服至冠状动脉正常。 3.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 )患儿: 发热期间 Asp30-50mg/ (kg d ),热退 48h 后减量至 3-5mg/ (kg d )。

Asp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不良反应: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皮下出血、颅内出血、黑便、哮喘、肝肾功能衰竭、皮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瑞氏综合征、耳鸣、听力下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皮肤黏膜-眼综合征等。 以上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若在KD治疗期间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需要减少Asp剂量或停用Asp。 预防:建议在口服Asp治疗期间,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凝胶、蒙脱石散,定期复查,将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改善KD患儿的预后。 Asp的注意事项 1.禁用:对Asp过敏、活动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溃疡及频繁复发、血友病、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2.慎用:肝功能异常、皮下黏膜少量出血、一过性鼻出血、哮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瑞氏综合征、类似瑞氏综合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Asp相关性皮疹、胃肠疾病等。 3.其他注意事项:在KD亚急性期或恢复期出现肝脏转氨酶增高,应减少

小儿川崎病的诊治体会

小儿川崎病的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治疗,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本院65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分析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采用静脉注射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情稳定出院62例,占95.38%,3个月后对患儿复查没见冠状动脉扩张;3例患儿没有采用丙种球蛋白,发病3周的时候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积液,出院后半年时间随访心包积液消失。结论在临床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免误诊、漏诊,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川崎病临床治疗 川崎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这种疾病主要的病发原因为儿童全身血管病变。此病属于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小儿川崎病主要侵入患儿全身的大中动脉,主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冠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而导致患儿出现猝死的症状。近些年来,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国内外都对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加强了足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5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19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4.2岁;其中3个月~1岁者12例,1~5岁39例,5~8岁2例。 1.2 诊断标准发热5d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且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为川崎病。(1)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4)唇充血破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5)颈部淋巴结肿大。 1.3 临床表现本组65例患儿均有发热表现,腋下温度39~40℃之间,持续时间 7~14d,其中3例患儿发热超过14d,42例患儿发热呈稽留热型,23例患儿发热呈弛张热型;58例患儿出现球结合膜充血症状,大约于起病3~5d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61例患儿唇及口腔黏膜呈现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47例患儿手足呈现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经过治疗后患儿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其中3例患儿指、趾甲也脱落;52例患儿身体出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出现时间于发病2~7d,21例患儿肛周皮肤发红、脱皮;65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淋巴结肿大症状,其中45例患儿为单侧,20例患儿为双侧,淋巴结触摸坚硬而有触痛,表面不红、无化脓。本

特色专科建设汇报材料

汨罗市中医医院特色专科 —儿科建设工作的汇报 汨罗市中医医院儿科为岳阳市中医名科,科室坚持“倡导绿色疗法,呵护宝宝健康”理念。2018年被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以来,我们按照上级要求,从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取得一定成效。下面就我们三年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床位数:儿科刚成立时,开设床位24张,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2017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湖南省“十三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以来,通过重点建设,床位数已增加到36张。 2.设备配备:科室新配备了迈瑞iMEC8心电监护仪,电子血压计,喉镜,复苏囊,注射泵,压缩雾化器等专科设备,并对吸痰器,脉氧仪,输液泵,病房空气消毒机等进行了更新。还配备了儿童心肺复苏模型,儿童气管插管模型等专科训练设备。 3.诊疗环境改善:2018年改建了小儿推拿门诊,2019年改建了儿科门诊,并对病房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改建,改善了诊疗环境。 4.经费管理:院领导高度重视中医重点专科发展,并优先解决人、财、物问题。按照项目建设工作要求配套了专项经费。根据儿科发展规划,科室制定了每年的经费预算,按科室基础设施建设,专科设备添置、更换,新技术开展投入,人员培训学习等科目分配投入经费。财务科设立了儿科建设专账,以便于了解经费执行情况。大的建设和设备采购均遵照采购程序执行。

二、人员队伍 1.人员队伍情况:我科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学科带头人名老中医李运鸿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临床队伍。现有医护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4人。 2.继续教育情况:科室积极选派中青年骨干力量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 3.人员进修情况:为提高儿科临床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选派了多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还选派了数名医护人员到全国著名的小儿推拿中心进修学习推拿技术。我科还加入了“湘中医联盟”,“儿童疑难病与危重症联盟”,“湖南省综合医院儿科联盟”,定期参加联盟的学术活动。科室还接受了两名基层人员进修学习。 三、临床能力 1.门诊量:儿科设有独立的专科门诊,2019年门诊量6978人次。2018、2019年门诊量分别增长11.0%和13.2%。 2.出院人数:2019年均出院人数1199人次。2018、2019年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1.4%和9.2%。2020年受疫情影响,门诊人次及出院人次均有下降,但2020年下半年较2019年下半年出院人次增长18.2%。 3.诊疗水平:对于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中医辨证论治以《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为依据,西医诊断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最新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准确率在95%以上。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研究,我科中医辨证论治水平逐渐提高,临床疗效亦逐渐提高。不但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气管哮喘,腺病毒肺炎,肾小球肾炎,过敏

川崎病诊治专家共识(新)

川崎病专题讨论会纪要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KD)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属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综合征,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在发达国家或地区,KD所致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并且可能成为成年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KD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提示KD可能是感染因素所致的急性免疫调节紊乱,遗传因素亦与KD发病相关。已报道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超抗原)等与KD发病有关,但目前仍未检测到致KD的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免疫活性细胞(如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异常活化,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干扰自身免疫耐受。急性自限性血管炎症反应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KD治疗的重点是尽快阻止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清除,降低炎症反应,预防和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分别于2006年12月5日和2007年3月28日组织了川崎病专题讨论会,川崎病超声心动图诊断专题讨论会,儿科心血管和免疫的专家就KD的临床热点问题如不完全型(不典型)KD的诊断、IVIG无反应型(不敏感)KD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现归纳如下。 一、KD诊断标准 因缺乏特异诊断方法,KD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某些实验室检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KD可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类。 1.典型KD:2002年日本川崎病研究组提出典型KD诊断标准,经第七届国际川崎病大会讨论通过后发表于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05)。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亦提出典型KD诊断标准并发表于Pediatrics(2004)和Circulation(2004)上。与会代表认为日本与美国的典型KD诊断标准大致相同,但有一些微小差异: 日本标准将发热与其他5项主要临床表现整合在一起,而美国标准则将发热单列为必备诊断条件;日本标准认为具备6项主要临床表现中4项,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典型KD,而美国标准则认为如果具备除发热以外的4项主要临床表现,发热4d时亦可明确典型KD诊断。 与会专家认为不具发热表现的KD患儿比例极低,北京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仅有0.3%患儿无发热,因此提出我国典型KD诊断建议: 发热5 d或以上(部分病例受治疗干扰发热可不足5d),具有以下5项中的4项者: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发红、肢端改变(急性期表现为肿胀,恢复期表现为脱屑)、皮疹和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即可确诊为KD。如具备除发热以外3项表现并证实有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典型KD。须强调任何KD诊断标准并非特异,一定要除外引起各项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还应注意,各项临床表现并非同时出现,应动态观察,以助诊断。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川崎病阿司匹林停药标准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全身炎症性血管疾病,主要波及小中动脉(包括冠状动脉)和淋巴组织。目前,虽然还没有明确治疗川崎病的方法,但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川崎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具有抗炎、退热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减轻川崎病的相关症状和预防心脏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阿司匹林在川崎病的治疗中通常有以下两个阶段:早期治疗和远期治疗。 早期治疗阶段通常从川崎病被诊断出开始,持续到患儿体温正常5天左右或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或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下降。在这个阶段,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炎和退热目的,通常以高剂量(30- 50mg/kg/天)给予。这个阶段的阿司匹林治疗主要针对川崎病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发热、红斑、肢端水肿、口腔和咽喉的黏膜炎症等。 当患儿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体温稳定正常并且其他症状开始缓解,通常进入远期治疗阶段。在这个阶段,阿司匹林的剂量通常减少为低剂量(3-5mg/kg/天),用于预防心脏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

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肌炎。根据川崎病患儿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的监测结果,通常远期治疗的阿司匹林持续时间为6-8周或更长。 对于川崎病患儿的阿司匹林治疗,有以下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 1.年龄和体重:阿司匹林的剂量是根据患儿的体重来确定的,一般为每日30-50mg/kg。因此,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是决定剂量的重要因素。 2.阿司匹林治疗的副作用:长期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会引发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副作用,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和评估患儿的胃肠道症状和血常规指标。 3.阿司匹林治疗与疫苗接种: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某些疫苗的效果,比如水痘疫苗。因此,在阿司匹林治疗期间,需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按照正常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 4.阿司匹林的停药标准:川崎病阿司匹林的停药标准通常是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失、心包、心肌炎临床症状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改善,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正常,并且超声心动图

111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111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111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特征。方法:2012年 12月到2021年10月,选取111例川崎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完全性川崎病(CKD)患者55例,不完全性川崎病(IKD)患者56例,汇总患者的各项资料,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与IKD患儿比较无差异(P> 0.05)。CKD患儿的淋巴结肿大、皮疹、眼结膜充血、草莓舌、四肢变化、唇充 血皲裂发生率较IKD患儿更大(P<0.05)。CKD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谷 丙转氨酶(ALT)水平较IKD患儿更高(P<0.05),CKD患儿的白蛋白(ALB)水 平较IKD患儿更低(P<0.05),CKD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IKD患儿更短(P< 0.05)。CKD患儿的CRP>30mg/L百分比较IKD患儿更大(P<0.05)。CKD患儿 的冠状动脉分级百分比与IKD患儿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KD、IKD患 儿的症状表现、CRP、ALT、ALB水平存在差异,临床需充分认识这一点,积极明 确两种疾病的差异涉及范围,积极辅助患者完成可明确差异的检查,辅助临床早 期鉴别疾病,才能尽快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完全性川崎病;不完全性川崎病;症状表现;C反应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5岁以内婴 幼儿是高发对象[1]。该病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突出的病理特征是全身非特 异性血管炎以及冠状动脉损害,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表现。本文主要分析该病临 床特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1例川崎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完全性川崎病患者55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者56例。纳入标准:(1)患 者均满足《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中川崎病的诊断标准[3],分为完

降钙素原(PCT)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参考意义可行性报告

降钙素原(PCT)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参考意义可行性 报告 降钙素原(PCT)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参考意义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依据 (一)目标及意义: PCT 来自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 11p15, 4)的单拷贝基因, 该基因由2800个碱基对组成, 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转录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 Preproca lciton in) , 包括N 端84个氨基酸、活性降钙素和降钙蛋白三部分。降钙素原前体在内源多肽酶作用下剪掉nPro-CT 端单一序列, 生成116 氨基酸的PCT, 分 子量约为13kD, PCT和降钙素具有一个相同的32个氨基酸的序列( 60~ 91 位)[1]。PCT是无 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正常代谢情况下,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并在特异蛋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有激素活性的降钙素、降钙素蛋白和 N-末端残基,所以在健康状态下血中的 含量非常少(PCT< 0.1 μg/L))[2]。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目前国内外专家观点,患者发热,且PCT 升高>0.5ng/ml, 考虑为细菌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3]。但是,在临床上,对于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虽 然合并发热与PCT >0.5ng/ml,不应用抗生素,只采取常规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支持治疗,也能使疾病痊愈,且疾病症状缓解时间与疾病痊愈时间不会延长。因此,为了探讨轮状病毒性腹泻合并发热及PCT >0.5ng/m的患儿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绝对指征为研究课题。(二)国内外慨况:

2022年ACRVF川崎病管理指南全文

2022年ACR/VF川崎病管理指南(全文)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2022年4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和血管炎基金会(VF)发布了川崎病(KD )的管理指南,包括诊断、治疗和管理,并更侧重于为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治疗建议。 本次2022年ACR年会上,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儿童医院风湿科主任Sangeeta Sule 教授以02021 ACR/VF Kawasaki Disease GUidelineS〃为题,分享ACR与VF共同制定的2021年版川崎盛KD )指南1, Karen James 博士以n CIinicaI Scenario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2021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Vasculitis Foundation Kawasaki Disease Guidelines”为题,结合临床病例探讨了该指南的实际应用场景2O KD的诊断 K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KD 包括完全性KD和不完全性KD两种类型,急性KD定义为KD 发热初期。 完全性KD

不明原因的发热≥5d ,且具有以下5项中至少4项主要临床特征: 1 )非渗出性双眼球结膜充血 2 )口唇及口腔变化:口唇干红、皴裂,草莓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 充血 3)四肢末梢改变:急性期手足发红、肿胀,恢复期甲周脱皮 4)皮疹,常见弥漫性斑丘疹、猩红热样或多形红斑样皮疹,还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红肿 5 )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至少1个淋巴结直径>1.5Cm ),通常为单侧 不完全性KD 不明原因的发热N 5d ,但上述主要临床特征不足4项的患儿按图1 流程评估。

202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全文)

202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应用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全文) 对于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 GCAA )患儿,防止血栓形成是长期抗凝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近年来的硏究也表明,长期抗凝可预防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 CAA )患儿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降低血栓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梗死甚至猝死的风险。有资料表明,华法林对于川崎病合并CAA患儿的后期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 , CAL )转归及血栓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应用华法林治疗和预防时,如何安全管理好华法林的应用,近年来愈来愈受重视,本研究对2011至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CAA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对象和方法 —、对象 选择2011至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CAA的患儿21例进行前瞻性硏究。纳入标准:具备以下3条中1条者即可入组,(1 ) 川崎病合并GCAA ,瘤体直径>8mm , Zfl>10 ; (2)1支冠状动脉内发生多个CAA; (3)冠状动脉内发生血栓。排除标准:具备以下5条中1条者即排除,(1 )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2)川崎病合并CAL未达到研究要求;(3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不完整;(4)家属拒绝配合;(5)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可

能影响研究结果。本硏究经湖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4科研伦审第73号),并获得患儿家长同意。 二、方法 1.评估与分级:应用经胸心脏超声评估川崎病合并CAA的分型与严重程度分级。CAA判断标准如下,小型CAA或冠状动脉扩张为冠状动脉内径> 3 mm ,但s4 mm ,或年长儿(n5岁)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 < 正常的1.5倍;中型CAA为冠状动脉内径〉4 mm且s8 mm,或年长儿(> 5岁)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为 > 正常的1.5-4.0倍;GCAA为冠状动脉内径> 8 mm ,或年长儿(n 5岁)冠状动脉扩张内径 > 正常的4倍。川崎病合并CAA严重程度分级如下,I级为任何时期冠状动脉均无扩张;II级为冠状动脉于急性期有轻度扩张,可以在病程30 d内可迅速恢复;m级为单个小型或中型的CAA ; IV级为》个大的CAA (其中包括GCAA )或单支的冠状动脉内存在多个CAA ,但不存在任何狭窄;V级为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到有闭塞或者狭窄的情况(其中V a为不伴有心肌缺血的情形;Vb 为伴心肌缺血)。 2治疗与随访安排:入组患儿均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毗格雷+华法林的三联治疗方案。剂量分别为阿司匹林3~5 mg/ (kg d ),硫酸氢氯毗格雷0.2~1.0 mg/ ( kg d ),华法林起始剂量一般按照0.05 mg/ (kg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篇一:儿科指南目录(中文) 1.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2年版) 2.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 3.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4.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 5.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2年) 6.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7.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9. 2022国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 10. 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22年制定) 11. 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药物治疗与预防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12.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22 年版) 13. 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 14.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15.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16.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 17.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2022年 18.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 2022年 19. 新诊断儿童癫痫的初始单药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 20. 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 ( 上海 ) 专家共识 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 22.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2 年北京修订)

23. 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治疗指南(2022-标准版) 2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 2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 26.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27. 儿童血友病诊疗建议 28.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 29.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建议 30.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31.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医脉通LOGO 32.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尿路感染抗菌药物选择策略及特殊 类型尿路感染的治疗建议 33. 儿童夜间遗尿症诊治指南 34. 2022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 35.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22版) 36.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37. 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22年修订版) 38. 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22年版) 39.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一)_激素敏感、复发_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 南(试行) 40.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二):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 41. 2022 中国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 指南

中国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

2022中国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 识(最全版) 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菌,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病原之一[1]。近年来,猩红热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再度关注。美国新研究数据显示,爱达荷州GAS侵袭性疾病发病率已从1.04/10万人年升高至4.76/10万人年[2]。国内对GAS的关注不够,甚至存在认识误区。为提高我国儿科医师对GAS感染相关疾病诊治与防控的认识,特制定本共识。 1 病原学及感染致病机制 1.1 病原学链球菌是1874年由奥地利外科医师Billroth在丹毒和伤口感染患者中首次描述。Louis Pasteur 于1879年从产褥热妇女的子宫和血液中首次分离出该菌[3]。1932年Andrewes和Christie[4]统一将以上不同疾病观察到的链状球菌命名为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化脓性链球菌分类学上归于链球菌属,该属细菌传统的分类依据溶血反应和携带的兰氏抗原等[5-7]命名。包括:(1)根据溶血反应分为:①甲(α)型溶血(不完全溶血);②乙(β)型溶血(完全溶血);③丙(γ)型溶血(不溶血)。化脓性链球菌通常为β-溶血。(2)根据族特异性抗原(Lancefield分型):1933年Lancefield[8]根据链球菌表面的

多糖抗原差异将链球菌分为18~20个族(组或群),该方法仍沿用至今。其中对人体致病的以A族为主,还有B、C、D、F、G族等。 化脓性链球菌即为A族,结合溶血特征又常称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本文采用国内外文献中普遍采用的“A族链球菌”名称。 临床常见的其他链球菌还有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即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多为β-溶血;肺炎链球菌则表现为α-溶血。 GAS常定植于人体咽部,也可以在不洁皮肤表面,引起浅表性感染、侵袭性感染、毒素介导性疾病以及感染后免疫性疾病。人类是GAS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等均有利于GAS传播,引发感染。此外,GAS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人群对GAS普遍易感,发病者多为5~15岁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评估报告全球有严重GAS感染1 800万,每年新增1.1亿脓疱疮、6.1亿GAS 急性咽/扁桃体炎、178万严重感染病例和51.7万死亡病例,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GAS感染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低收入和贫穷国家疾病负担仍较高[9]。 1.2 GAS感染致病机制GAS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有关,这些毒力因子通过促进细菌与宿主细胞的黏附,侵入深层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已发现的毒力因子可分为菌体成分和分泌成分两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