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及体会

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及体会
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及体会

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06T14:07:52.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张满洲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断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也显得非常的突出,现阶段我国的地铁发展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城市的交通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铁的建设过程当中,暖通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对暖通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在地铁建设的过程当中,暖通系统的影响因素需要被考虑,并且对其中的难点通过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文本通过对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进行研究探

中交(西安)铁道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断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也显得非常的突出,现阶段我国的地铁发展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城市的交通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铁的建设过程当中,暖通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对暖通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在地铁建设的过程当中,暖通系统的影响因素需要被考虑,并且对其中的难点通过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文本通过对地铁暖通设计的难点处理进行研究探讨,对地铁暖通系统的参数配置、设备选型、节能控制等等设计难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地铁暖通设计难点处理

引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很多的项目都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引用了很多现代化的新型技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人口就会逐渐的增多,那么城市的交通问题就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很多城市的地铁项目建设,使城市的交通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因为地铁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象征着城市的经济水平,所以城市在建设地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地铁的建设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难点,因为地铁的建设形式与其他的建筑不同,空间是封闭式的,所以在暖通系统的设计上对于整个地铁的路线的正常运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结合相关的实际工程特征,对暖通系统设计中的难点以及重点进行分析解决,保证地铁在建设完成后的有效性,本文就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1.地铁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的制式选配以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1.1空调负荷值的选择以及相关设计参数的确定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区间隧道以及车站内部,环境中具有很多的因素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在地铁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地铁的运行就会造成周边环境产生相应的变化,影响最大的就是车站的站台层。如果在进行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当中只是依靠相关的参数来进行设计,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让整个系统设计能够与实际的相关情况相吻合,就必须要在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中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在设计的工作当中,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地铁的暖通系统设计工作提供设计选型的基础的、准确的数据,对空调的负荷有效的降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对通风空调负荷值进行计算是暖通系统设计的时候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地铁暖通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在计算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计算的方式和计算的结果非常准确,因为计算的结果对整个地铁的建设成本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风空调的负荷值进行计算,并且是暖通系统设计的基本工作,只有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才能够保证在相关设计的参数值的选择当中对其设备容量以及耗电量值进行有效的选择,就会对整个地铁的建设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地铁正常运行的时候会有很对的设备设施产生出大量的热量,对整个地铁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车站中的暖通系统负荷值就是影响最大的因素,所以,在暖通系统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负荷值进行准确的计算,确保对空调系统的设计选择相应容量的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暖通空调系统的制式确定

地铁通风系统中有两种制式,一种是屏蔽门系统,另一种就是开闭式系统,在地铁的暖通系统的设计规划过程当中,通过对不同制式的应用,导致了车站站台以及隧道的区间之间温度的负荷值以及空气的质量状态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屏蔽门系统就是将连个区域进行区分开,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并且在隔开之后,通过严格的方式进行分界,所以区间与隧道之间的通风系统与车站站台之间的通风系统都是分开进行运行的,相对来说都是独立的运行的;但是开闭式的系统中两者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季节的变化上制式也在随着变化,导致了站台之间产生的相应的参数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并且相应的参数与地铁的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地铁的暖通系统设计过程当中,选择合理的制式是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在早期的地铁建设中都是有很多车站使用开闭式系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项技术的不断的创新,人们逐渐的发掘了屏蔽门系统,并寻找到其优劣势,在现代的城市地铁建设中,很多的地铁线路设计都是采用了屏蔽门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两种制式系统都各有优点和缺点,比如屏蔽门系统能够对土壤进行储冷的效果,在夏季的时候,隧道区间的温度更加容易被控制,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空调的负荷值,而且相较于开闭式系统,冬季乘客舒适度较高。但是在这种制式下车站的站台是密闭的空间,车站中很多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度季并不能有效利用活塞风降低车站温度,而且屏蔽门系统的初投资较高,维护费用也较高。

2.地铁暖通系统设计中相关设备的选型以及节能运行的措施

在地铁的暖通设计当中,对地铁暖通系统需要涉及到的相关设备都需要进行科学的选型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地铁本身就是在地面以下建造,所以通风系统显得尤为关键,在暖通系统的空调通风设计需要对设备进行完善的选型才能够发挥通风系统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对设备进行完善的控制,让每个通风系统都能够独立的运行,但是在独立运行的情况又相互贯通。

2.1空调循环水系统的设计

在地铁站的空调水系统中应用到的冷水机组,在冷水机组在进行选型的时候需要对相关的负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算,在实际的建设当中,需要将冷水机组应用到相应的区域,对整个车站进行有效的供冷。可以通过机组的不同变化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并且对暖通空调进行控制,这样对于整个暖通系统具有非常大的保障,并且在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对机组的负荷值进行检测,如果负荷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需要改变冷冻水的回水温度就能够将将负荷值进行匹配。

2.2车站设备管理房中通风系统的设计

在地铁的设备管理室当中最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设备用房一个是管理用房,主要就是设置在车站的两端,并且通过对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找出相应的主要类型,并且根据相应的类型来对暖通系统进行设计,实现暖通空调的真正意义。在暖通空调的系统中,虽然总体的容量不算大,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子系统,并且结构非常的复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各个子系统做好相关的协调工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热损失概算W/M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送风口风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2913233.html,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研究 作者:栾长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 摘要:本文以大连快轨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空调系统的特 点,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出风方式;空调系统 1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形式 城轨车辆空调系统主要由单元式空调机组、风道、送风格栅、司机室送风单元及控制装置等组成。一般来讲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系统是在车顶两端设置2台单元式空调机组,通过车顶风道及风口向车内送风。根据空调机组的出风方式,一般可分为下出风和侧出风两种形式。 1.1 下出风空调系统 根据车辆的总体布置,空调机组采用下出风方式,同时将回风口沿车长方向布置在车辆长度1/4处。以大连市3号线后续工程不锈钢车辆为例,其空调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 在车顶两端设2台单元式空调机组,每台机组有6个安装座,通过6个减振器固定在车顶凹处的平台上,并加设防护罩(侧罩板)以防灰尘和雨水。机组下面有出风口两处,回风口一处,其周围均设防风防雨密封胶条、胶垫与车体密封。 风道系统送风经连接风道分为左、右两路,进入主风道。主风道采用均匀静压送风,以保证出风口送风的均匀性。空调机组送出的风进入车内主风道,并沿主风道在推进过程中进入静压箱,进行静压平衡调节,使沿车长方向的空气在静压箱中静压相等,并形成一定的静压值,空气通过静压箱上的开口将静压转换成一定的动压喷射出去。从相邻的空调机组主风道引支风管进入司机室送风机,经过风口调节后向司机室送风。主风道分前、中、后3部分贯通全车。主风道材质为2inin铝板,外贴10inin厚隔热吸声材料,通过法兰相互连接。空调机组下面两出风口之间为回风口。空调机组回风口通过回风道与车顶的回风口组成通路。 采用这种下出风送风方式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侧出风空调的外露软风道连接,避免了外露软风道由于车体同空调机组振动频率不同而导致相对振动及早期破损、老化,导致连接处密封损坏出现漏雨等问题。 (2)送风分为4路,有利于降低风机压头,同时降低噪声。

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暖通系统是伴随建筑整个生命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暖通系 统的节能设计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但能为建 筑节省一大笔费用,还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暖通系统的节能设 计中,设计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 计出合理、可操作的设计方案,以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经济、节能、安全等 目的,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下,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 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如何 进行空调负荷的设计,如何选择空调水泵,如何对能源进行选择利用,以提高能 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在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时避免对室外环境造成过多的不良 影响,已成为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1 分析建筑物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前,要对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埋设方式进 行全面分析,以设计合理的供热入口;在设计空调负荷时,要综合考虑高度、日照、风力等外部环境因素,结合室内人员、设备、照明等内部环境因素,按照设 计步骤逐步计算,最终得到切合建筑物实际负荷特性的空调设计负荷。 1.2 分析建筑物内部使用情况 要对建筑物的基本使用情况、人员居住的具体数量、废气排放基本情况等进 行考虑,在充分了解建筑内部的相关情况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不同区域实际的运 转负荷,以便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分区。 1.3 划分防烟区和防火区 由于建筑的楼层数量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及时对居民进行疏散,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时,要划分具体的防烟区和防火区,要对防 火区、防火墙、防烟区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有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在最短的 时间内逃离事故现场。 2 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2.1 空调负荷设计 在《采暖空调制冷手册》和《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中指出,商用建筑夏季 的冷负荷概算指标为210w/m2 ~ 240w/m2,旅馆办公类的冷负荷指标为 94w/m2 ~ 163w/m2。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由于一些问题导致空调装机 容量增加,导致空调系统初期的投资金额增加。一是在设计空调系统时,个别设 计人员只是使用负荷指标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导致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增加,造 成了不必要的投资浪费,严重时会对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造成影响;二是在设 计的过程中,考虑各种安全系数,导致空调单位制冷面积超出手册中冷负荷概算,超过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单位空调面积的峰值冷量。从全年的角度来看,建筑负荷 真正处于峰值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大多数时间段,冷机负荷率是处于一种比较 低的状态,COP 并不高。根据经验,一般办公室单位冷负荷指标取70W/m2 ~ 90W/m2,商场单位冷负荷指标取100w/m2 ~ 150w/m2 之间就可以达到日常使用要求(均指建筑面积)。 2.2 选择空调循环水泵

广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说课讲解

广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简介:随着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7年的开通,地铁的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以及舒适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并迅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番禺和花县撤市改区后,市政府及地铁总公司为实现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以及尽快形成地铁网络,完善广州市的交通网络,将在今后的几年里迅速发展地铁二号线以及三号线,以至更多线路。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号线的设计工作,在二号线工程中又参加了新港东站的设计,本文就新港东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字:通风空调地铁冷负荷 前言 随着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7年的开通,地铁的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以及舒适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并迅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番禺和花县撤市改区后,市政府及地铁总公司为实现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以及尽快形成地铁网络,完善广州市的交通网络,将在今后的几年里迅速发展地铁二号线以及三号线,以至更多线路。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号线的设计工作,在二号线工程中又参加了新港东站的设计,本文就新港东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供参考。 一、工程概述

广州市地下铁道二号线首期工程全程约23.245km,南起于琶洲站,北终于江夏站,共设20个车站。新港东站是首期工程中第二个车站,编号为202,位于华南快速大道东侧新港东路中心,东侧为琶洲站,西侧为磨碟沙站,附近有广州会展中心和广州博览中心等大型建筑。车站总长度206.2m,标准段宽度16.5m,为单层明挖侧式站台的地下车站,站台在轨道两侧纵向布置,站厅为服务及中转区域,设在南北两侧中部,站台边缘设置屏蔽门与轨道隔开。由于轨道将车站分割为南北两侧,因此南北两侧均设环控机房及设备管理用房。车站东端隧道风亭及排风亭设于车站东端南北两侧,西端隧道风亭及排风亭,车站中部新风亭及排风亭结合出入口设于中部南北两侧,本车站南北两侧各有六个风亭。整个车站呈一个古字“車”形。车站总布置详见附图1。 根据隧道通风系统的要求,在车站两端布置相应的隧道通风设备。根据地铁运营环境要求,在车站站厅站台的公共区部分设置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正常运行时为乘客提供过渡性舒适环境,事故状态时迅速组织排除烟气(简称大系统)。根据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工艺要求和运营管理要求设置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正常运行时为运营管理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为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必需的运行环境,事故状态时迅速组织排除烟气(简称小系统)。

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某地铁部某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一、工程概况 9号线主要经过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线路全长约为25.39km,共设22座车站,其中9座换乘车站,全部为地下线路。平均站间距约为1.171km,最大站间距为3.406km(滨海医院-下沙),最小站间距为0.647km(梅山-下梅林)。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车辆段位于滨海医院站东北侧,停车场位于梅林东站东南侧。 梅村站是深圳9号线第10个站,前一站为下梅林站,后一站为上梅林站。本站为地下两层双岛式站台车站,采用10.4米岛式站台。车站总长210.5米,标准段线间距19m,有效站台计算长度140m,屏蔽门总长135.74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13+587.000,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13+451.50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yck13+663.600)。 二、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1、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根据隧道通风系统要求,在靠近车站区间上设置可逆隧道风机(两端各2台,共4台)和相应的风阀。风机风量为60m3/s,全压1000pa,风机尺寸φ2300x1500,设置在区间隧道风机房内,采用卧式安装。活塞风道截面积为20m2,长度最大为40米,转弯3个。a端采用低

矮风亭,b端为高风亭。 2、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根据隧道通风系统要求车站隧道设置排风系统,每端隧道排风量按远期为40m3/s设计。在a、b端各设置一台的轴流风机,每台排风量为40m3/s,全压为600pa,风机尺寸φ1800x1500。 风机按时段顺序模式变频控制,采用超高峰、高峰、平峰时段变频,超高峰时段(8:00~9:00、17:00~19:00)不变频,风机高速运行;高峰时段变频至40hz,平峰时段变频至30hz。并设温度报警器,当隧道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暂按39℃)则变频提高风机转速,加大排风量,工频运行30分钟,使隧道内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轨顶排风道和站台下排风道均采用土建式风道,通过集中风室或风道把轨底与轨顶的排风道连起来,通过电动风阀的开度调节轨顶排风为60%,站台下排风为40%。 3、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 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双端送风,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在车站两端环控机房内共设置2台组合空调器,各负担公共区一半的空调负荷;系统主要由小新风机、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排烟风机、消音器、风阀和风管组成。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组合式空调器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空调器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动二通阀(带旁通管),配以室温控制器来调节各房间的温度。 组合式空调器的每台风量为61000m3/h,机外余压为550pa。小新风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XX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对厂房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节能要求,我们为贵公司提供Siemens公司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S7-200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将3台冷水机组、8个水泵系统、4个冷却塔系统,23台恒温恒湿空调机组集成在一个RS485 OPC协议网络上并与上位机HMI-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控制平台进行网络组态操作。 方案HMI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 ·空调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组合式新风机组 根据甲方的要求和相关图纸,以最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优化的设备控制方案和智能管理方式,从而给贵公司提供精确温湿度控制、高效节能可进行系统管理的生产环境。 二、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例及规范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三、系统方案描述 我们通过对甲方提出需求的了解,结合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对集控冷水 机组,水系统,冷却塔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以下方案。 自控系统组成: 机组系统控制 监控系统控制 1.机组系统控制 冷水机组系统采用3台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器直接采集冷热源系统中的机组的各种参数。同时程序控制机组的启停,完成各种联动控制,备用设备的转换。 本方案的冷热源系统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配合点扩展模块来解决。 PLC是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份,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PLC在不依靠较高层处理机的情形下,可以独立工作和联网以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功能,而不需依赖更高层的处理器。PLC可以连接楼层级网络(FLN)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 PLC可带扩展模块的和不带扩展模块的。本方案采用可带扩展模块的PLC,这对业主以后的维护和系统扩展时极为有利的。 特点 ●可与其它层级的处理机互相搭配,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通过扩展模拟量/数字量模块设备,可增加监控点数 ●结合软件与硬设备配合控制应用 ●以先进的PID 算法,精准的将HVAC 控制在最小的变动范围内 ●具有管理多种报警、历史及趋势记录的收集、操作控制和监控功能 ●可选配手动/停止/自动(HOA) 切换开关 本方案可实现空调冷热源的如下监控内容: 机组台数控制 根据供水管的流量及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差,计算负荷,然后通过冷水机组提供的通讯接口对风冷热泵机组的进行联网监控。通过网关的模式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态、系统负荷、房间温湿度、系统启停指令信号等。

浅谈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文章将BIM理念引入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完成某建筑物的建筑模型建立,并综合应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方案确定、负荷计算、空气处理过程计算、气流组织计算及水力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模型建立及施工图绘制。 标签:BIM;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1 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工程技术、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三维展示、过程模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将BIM理念引入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能够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加强设计过程的直观视觉效果,防止出现线条式平面设计图纸的失误,可以减少设计中出现的碰撞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设计质量,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能降低工程完工后的运营维护成本。 2 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2.1 建立建筑模型 应用Revit建筑模块根据已有的CAD图纸,建立某办公楼的建筑模型。按照创建标高、轴网;绘制外墙、内墙;添加门窗、楼板、楼梯;布置结构柱;添加卫生器具;添加尺寸标注的顺序完成共二层的建筑模型创建。建筑模型如图1所示。 2.2 通风空调方案确定 (1)系统形式:一层为办公大厅,人流量大,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二层为办公室,因其功能、温湿度基数、使用要求等相近,且需要相对独立调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空气处理:利用湿空气的焓湿图确定空调机的送、回风及新风状态,并计算各空调空间需要的送风量和冷量,完成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选择。(3)气流组织计算:办公大厅采用上送上回式的气流组织形式,办公室采用侧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完成布置送回风口位置,计算风口大小,并校核气流分布是否满足要求等。(4)风、水系统的水力计算:选择最不利环路,画出草图,设计管径,计算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并选择相应的设备。(5)制冷机房设计计算: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和负荷计算,完成系统冷热源设计和相关设备选型。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简析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简析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系统之一。文章以某地铁项目空调系统设计为基础,对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着重对空调负荷计算、客室空调机组设计、均匀送风道设计、废排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紧急逆变系统等进行了阐述。 标签: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我国现代化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城市轨道车辆已成为极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内部乘车环境是对城市轨道车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指标。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才能使车厢形成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场、风速场以及高洁净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本文以某实际项目车辆空调系统设计为基础,简要介绍其设计要点。 1 车辆概述和对空调系统的基本需求 1.1 车辆概述 我国南方某城市B型铝合金鼓形地铁车辆,4动2拖编组。 编组型式:+Tc*M*M=M*M*Tc+Tc:带司机室的拖车,M:具有动力的动车+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额定载荷250人/辆。 车辆可在隧道、高架和地面线路上运行。 1.2 车辆空调系统的基本需求 (1)列车采用车体顶置单元式空调机组,具有预冷、预热、制冷、通风、采暖和紧急通风功能。额定工况下:当外界环境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70%时,车内温度不大于27℃,车内相对湿度不大于63%。制冷功率不小于37kW。(2)司机室设置一个独立的通风单元,通过风道从相邻的空调机组引入经过处理的空气,实现司机室的空气调节。(3)列车能对整列车的空调机组进行集中控制。(4)空调机组采用微机控制,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客室内温度,也可根据各自的温度控制器所设定的温度进行客室内温度控制。(5)当列车断电或辅助电源、空调控制器故障时,空调机组自动转为紧急通风模式,紧急通风不低于45min。当故障恢复正常后,系统自动恢复至正常运行模式。 2 空调系统的设计 地铁车辆空调系统设计的一般分为三部分: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紧急逆变系统的设计,三个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2T16:23:53.0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姚浩凯[导读] 将BIM技术的价值全面发挥,有助于解决管线碰撞、管线布置、节能节材,还可以减少设计失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姚浩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63摘要:在地铁车站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作中应用BIM技术,将BIM技术的价值全面发挥,有助于解决管线碰撞、管线布置、节能节材,还可以减少设计失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组成模块,地铁不仅是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更是城市的生命线。在进行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其主要应用方面在于通风、空气调节以及采暖。据有关资料表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暖通空调系统形成的消耗,占每年总量的15%,因此如何既环保,又为乘客带来舒舒适体验,就成了设计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相关参数 对于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其设计区域包括站厅站台公共区、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其中设备与管理房作为地铁车站组成的重要模块,主要承担地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以及一系列的服务功能。设备与管理用房的室内参数主要围绕设备安全运行、人员办公舒适性进行设计,其具体的设计参数如表1:表1 地铁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室内参数表: 地铁车站公共区主要负责提供乘客的候车、上下车、乘车等,对该区域的设计仅需要确保乘客在逗留时间内,获得暂时温度舒适[1]。 二、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及设计阶段的应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某地铁车站,建筑主体主要包括公共换乘区域、站长室、站务室、乘务室、屏蔽门控制室等管理用房。底下冷热预案机房有两台额定制热量为285kW、制冷量为280W的地源热泵,该地热泵机组制冷状态下,冷水温度为5~13°C,制热的热水温度为40~48°C。 该地铁车站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划中,管理用房利用地源热泵进行制冷和供暖,换乘大厅以及设备用房采用多联机空调制冷加用炉房提供热水,并利用散热片进行供暖;在该设计中,用Dest耗能计算软件,对暖通空调系统不同区域的负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设备用房耗能为85;管理用房统一耗能为73,换乘大厅耗能为108,最终设计方案确定为设备用房采用散热器供暖加多联机空调,管理用房采用多分体空调加散热器供暖,换乘大厅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加散热器供暖。 (二)空调尝试阶段的应用在软件选择上,该暖通空调项目选择给予CAD研发出的MagiCAD软件,同时与几个专业建筑信息模型软件进行搭配使用。同时,本项目的站设备用房、管理用房以及换成大厅都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工作,主要设计到的范围包括空调水系统、换热站以及散热器供暖。相比传统的二维设计,采用BIM技术加以设计,不论是在表达方式、绘图效率还是在绘制方法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1表达方式传统设计方式主要是应用线组合,将管道轮廓、阀门等位置信息在二维投影图中展示,随后利用文字进行描述。使用BIM技术可有效提升设计的准确性、明确设计的可行性。在本设计中,使用BIM建立空调设备、管道的三维信息模型对其进行表达,使施工单位更容易理解设计原理,有效推动施工进度,并对细节进行详细阐述,有效增加整体质量同时减少失误造成的损失。 2.绘图效率 BIM技术利用线构成平面的表达方式,让设计的表达形式更为全面、直观。虽然前期相比传统的二维表达形式,BIM技术在进行模型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基于设备和管道的立体模型,同时需要输入大量的信息,影响了绘图效率;但是BIM技术的应用,使整个设计周期的资料的输入输出具有整体性与相关性,避免了差错到施工阶段才能发现,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因此利用BIM绘图的效率整体较高。

新风系统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新风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情况; 2、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设计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用会议室,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层高为3.20米,人数约105人。 三、新风量确定: 按照采暖通风和设计规范并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需要新风量计算如下: 1、按每平米地板面积新风量指标计算:20X220=4400m3/h; 2、按每人最小新风量计算(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105X40=4200m3/h; 3、按保证室内环境换气次数计(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220X3.2X6=4224m3/h; 四、设备选型及说明 以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计算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确定总新风量为4000m3/h—4500m3/h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尺寸,选用一台或两台新风换气机。这样既可以保证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等量的室内烟雾等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双向换气还可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损失,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 一、设计参数 (一)、室外计算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0% (二)、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25±2℃相对湿度:55% 冬季:温度:18±2℃相对湿度:45% 二、负荷的确定 1、本工程空调负荷包括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 风负荷及其他符合: 其中:建筑负荷为50w/m2,人体负荷为65w/m2,灯光负荷为40w/m2,新风和其他负荷为150w/m2; 2、根据以上单位面积负荷计算出总空调负荷为: 230X305=70150w。 三、空调设备选型 1、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安装11台风机盘管; 2、根据上述空调负荷计算结果,每台风机盘管负担6.3KW, 因此选用11台型号为FP-12(008型)的风机盘管,单台参数

轨道空调系统简介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和屏蔽门式系统。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标准不同又分为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1、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应用机械或"活塞效应"的方法使地铁内部与外界 交换空气,利用外界空气冷却车站和隧道。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25℃且运量较少的地铁系统。 1)活塞通风 当列车的正面与隧道断面面积之比(称为阻塞比)大于0.4时,由于列车在隧道中高速行驶,如同活塞作用,使列车正面的空气受压,形成正压,列车后面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由此产生空气流动。利用这种原理通风,称之为活塞效应通风。 活塞风量的大小与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比、列车行驶速度、列车行驶空气阻力系数、空气流经隧道的阻力等因素有关。利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需要与外界有效交换空气,因此对于全部应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的系统来说,应计算活塞风井的间距及风赶时井断面授尺寸,使有效换气量达到设计要求。实验表明:当风井间距小于300m、风道的长度在25m以内、风道面积大于10m2时,有效换气量较大。在隧道顶上设风口效果更好。由于设置许多活塞风井对大多数城市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全"活塞通风系统"只有早期地铁应用,

现今建设的地铁多设置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联合系统。 暖通-空调-在线 2)机械通风 当活塞式通风不能满足地铁除余热与余湿的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根据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可在车站与区间隧道分别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车站通风一般为横向的送排风系统;区间隧道一般为纵向的送排风系统。这些系统应同时具备排烟功能。区间隧道较长时,宜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对于当地气温不高,运量不大的地铁系统,可设置车站与区间连成一起的纵向通风系统,一般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但应通过计算确定。 2、闭式系统 闭式系统使地铁内部基本上与外界大气隔断,仅供给满足乘客所需的新鲜空气量。车站一般采用空调系统,而区间隧道的冷却是借助于列车运行的"活塞效应"携带一部分车站空调冷风来实现。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高于25℃、且运量较大、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列车运行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80的地铁系统。暖通空调在线 3、屏蔽门系统 在车站的站台与行车隧道间安装屏蔽门,将其分隔开,车站安装空调系统,隧道用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或活塞通风,或两者兼用)。若通风系统不能将区间隧道的温度控制在允许值以内时,应采用空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热损失概算W/M3℃.....................................................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送风口风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大全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 一、通用设计规范: (5) 二、专用设计规范: (5)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 第二章设计参数 (6)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新风量 (7)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8)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4)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4)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5)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8) 七、热损失概算W/M3℃ (19)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9) 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0)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0)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0)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0)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3)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3)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4)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4)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4)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5) 1、送风口风速 (25)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6)

地铁暖通空调节能分析

地铁暖通空调节能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30T08:51:36.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春华[导读] 摘要:地铁车站中央空调主要分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大系统主要是车站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设施,小系统主要是一些设备管理用房的空调通风系统,水系统则指的是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却塔等耗能设备。当前能耗问题比较严峻,在地铁列车在运行往来过程中,暖通空调节能问题必然会导致暖通空调运行成本的增加。本文就地铁空调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摘要:地铁车站中央空调主要分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大系统主要是车站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设施,小系统主要是一些设备管理用房的空调通风系统,水系统则指的是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却塔等耗能设备。当前能耗问题比较严峻,在地铁列车在运行往来过程中,暖通空调节能问题必然会导致暖通空调运行成本的增加。本文就地铁空调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铁;暖通空调节能;问题;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线路横穿市区南北,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效应模拟和仿真计算等方法,给出设计选型的基础数值,并按功能进行划分。地铁车站车站大部分都是全封闭空间,机电设备、照明和乘客等散热势必会延长空调期。因此,该线采用了开闭式系统,典型的闭式系统风量和风温模拟图,区间隧道风量约为89.3m3/s,其中大约65%左右的风量在区间上下行两区间内循环,而仅有35%左右流入车站。区间隧道温度控制在30℃左右。 2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 2.1空调系统有待改进 伴随着地铁技术的不断完善,地铁暖通空调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地铁暖通空调系统仍旧有待改进,尤其是在空气运输和调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非常大,不仅如此,还严重影响了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改进暖通空调已为必然趋势。 2.2节能设计管理的问题 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对其节能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多设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严重忽视了节能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地铁暖通空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但是设计周期相对较短,这就使得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再加上设计过于注重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设计质量。地铁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管理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所以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能源消耗,而且就目前的状况现实,能源消耗已经严重超过了国家的相关标准,尤其是地铁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据了总能耗的较大比例。随着各种新技术和节能设计方案不断涌现,各个新技术及方案均有有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在各种设计方案中根据实际寻找一个合理的节能方案,成为了节能设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3技术参数设置不合理 地铁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与暖通空调系统相分离,暖通空调能够为地铁运行输入新鲜空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参数设置,我国的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设置技术参数的过程中,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温度和湿度等方面,这会导致地铁暖通空调系统消耗过多的能量,同时还会对乘客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 2.4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不足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及时性、有效性的应对策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不仅是节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操作人员业务水平的管理不完善,岗位责任的落实不明确等现象,都会加剧了能源消耗。 3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合理调整技术参数,确定空调负荷取值 在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内,列车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干扰源,列车闸瓦摩擦发热,列车空调产生热量都是地铁内的主要热源。列车的往来导致地铁站台内热环境周期性变化,这就要求深入了解其变化过程以及站台内的温度分布,应用效应模拟和仿真计算等方法,给出设计选型的基础数值,适当降低空调负荷。地铁内空调负荷主要来源于列车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乘客人体的散热量,照明等设备的散热量,以及出入口带来的新风负荷。 对于列车运行散热量,还没有公开性的计算公式,现有的列车参数也不齐全,因此只能参照国外资料的相关参数值,通过计算,所得结果有明显差异,差异比约为12%。 3.2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地铁设计主要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因此其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封闭性空间。在地铁安全事故中,防火安全隐患风险发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逃生通道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还要进行检查,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危险。而地铁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设置,其隧道和区间是相通的,所以列车的数量、速度和参考技术都会对内部环境变化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轨道交通安全,引发安全事故。而采用封闭式的系统设置,车站和区间是单独分开,自成体系,因此在其中一方受到限制和威胁时,另一方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加强防火安全管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装置,适当增加通风口,在显眼的地方标明逃生通道和灭火装置设置,以此确保乘客安全疏散。 3.3调整地铁内部温度与湿度 暖通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主要是通过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对人体的辐射而得以体现的。人体对空调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以前的空调只能够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定,但是仅有环境的温度是远远不够的。空调系统辐射的强弱对人体而言有着致命的伤害,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检测功能,一旦辐射超过标准,但人体并不知晓的情况,长期作用会直接导致人体的致癌率上升。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监测,在环境温度的变化下,空调也不能够进行适当地调节和控制,人自然就会感觉到不舒适,然后再调节空调温度,就会凸显出空调的不方便性。但是空调本身具有监测功能且能够进行自动调控,那么人就不会感到不舒适,从而长期处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下,这样的暖通空调系统势必会倍受社会各界和乘客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