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C EREALS AN

D OILS PROCESSING 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现状及前景展望

王红娜马晓建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废油脂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进展情况,并展望了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废油脂;生物柴油;酯交换

中图分类号:TQ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10)02-0029-04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世界各国加快了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环保的生物质燃料,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生物柴油具有以下特点:十六烷值大于49(石油柴油的十六烷值为45),抗爆性好,燃烧充分;闪点高,有利于安全运输和存储;不含硫,不会导致酸雨;燃烧产生的CO2的量远小于其生长吸收的CO2的量,可缓解温室效应;可降解、可再生,是典型的绿色能源,是替代石化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过高,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80%是原料成本,因此采用廉价原料是生物柴油实用化的关键。为此,利用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1废油脂的现状

废油脂是指人们在食用天然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及油脂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失去食用价值的油脂废弃物,它主要包括食品煎炸废油、餐饮废油、地沟油、油脂加工厂油脚等。除去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脚,据专家估算,仅食品废油,其总量约占食用油消费总量的20%~30%,以我国年均消费食用油量为2100万t计,则每年产生废油400万~600万t。能够收集起来作为资源的废弃油脂的量在400万t左右;而我国每年在油脂深加工过程中还要产生大量油脚料、皂脚料等,占植物油的5%~10%,按我国年产油料1600万t计算,保守估计也有80万t/年,废油脂总量相当可观。而这些废弃油脂经常得不到适当的处理而污染环境,甚至被不法商贩进行简单的加工后重新流入餐桌,直接威胁到人们的食品安全。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可使废油脂变成一种有用的工业资源,打开了废油脂回收再利用的“瓶颈”,从而切断其重新流入食用领域的途径,有效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也将使城市环境大为改善。现已有河南三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公司、海南正和公司和四川古杉油脂公司等利用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并达到一定规模。

我国废油脂资源丰富,但成分复杂,来源不稳定,需要建立合理的回收方法及制度;完善相关的检测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环保节约的舆论宣传;加强科研部门与企业的合作,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废油脂的回收利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合理有效地对餐饮废油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起到推动作用。

2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废油脂的来源广且分散,其具有含固体杂质较多、含水分高、酸值高等特点。废油脂中还含有较多的不饱和油脂氧化酸败产物和醚类聚合物,如小分子酸、醛、酮等。鉴于废油脂的组成特点,制备生物柴油之前一般要经过除水、机械除杂、除酸、脱色等预处

C EREALS AN

D OILS PROCESSING

理,以减少后续生产过程中的阻碍。当前利用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方法是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以及随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利用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加氢裂化工艺。

2.1化学催化法

2.1.1一步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

由于废油脂中含有较多的游离脂肪酸,若直接使用NaOH、KOH、甲醇钠等碱性催化剂,则在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皂和水分,易形成乳化现象,不仅降低催化剂的活性,而且使甲酯、甘油和水难以分离,后处理复杂,从而使制备生物柴油的成本增加。尽管酸催化转酯反应比碱催化慢得多,但原料中游离脂肪酸和水含量较高时,酸催化更合适。谢国剑将回收的高酸值潲水油经适当的预处理后,采用“边通甲醇蒸气、边蒸馏回收甲醇”的硫酸催化工艺路线,便可使潲水油在制取生物柴油时所出现的反应转化率低的问题得以克服。然后将反应物静置分层,并将上层进行中和及盐洗、水洗得到粗品。最后在0.085~0.09MPa的真空度下,收集170~210℃的馏分,所得到的生物柴油与0#柴油的技术指标相当。

与液体酸相比,固体酸催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属于多相反应,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后处理简单,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低毒性低腐蚀性,且对原料油的要求也不高,能催化酸值和含水量较高的原料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国内外关于固体酸催化高含水量高酸值的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龚旌以废动植物油为原料,在自制DYD催化剂作用下,实现了废动植物油脂醇解与酯化同时进行。研究表明:此法避免了均相酸法耐酸设备价格高,反应时间长,酯化率低,有废水等缺点;也克服了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对高酸值地沟油易皂化,得率低,产生大量废水等弊端;同时也克服了两步均相催化法产生大量废水,影响环境的不足。Han等人用Bronsted酸型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磺酸烃的存在下,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在醇∶油∶催化剂摩尔比为12∶1∶0.06,温度170℃,反应时间7h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3.5%。另外,试验还表明,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好,很容易用缓倾法从产物中分离出来。

近几年,在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发现一种能直接一步催化高酸值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新型催化剂,即磺化不完全碳化的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等,这类固体酸催化剂能高效催化废油脂的游离脂肪酸预酯化和酯交换反应。Lou等人用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27.8%的废油脂,在自制的磺化不完全碳化的碳水化合物催化剂的催化下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比典型的固体酸ZrSO4和铌酸的稳定性更强、催化活性更高,使高酸值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产率大大提高。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由淀粉衍生的此类催化剂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即使重复使用50次后甲酯产率仍能达到第一次使用时的93%。试验结果充分表明,磺化不完全碳化的碳水化合物催化剂,尤其是淀粉,具有催化活性高,可多次重复利用,环境友好,是非常适宜于高酸值废油脂的前景广阔的催化剂。

2.1.2两步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

相对一步催化法直接生产生物柴油,采用两步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即先降低原料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然后再加入碱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时间短、转化率高的优点。酸催化剂虽然对甘油三酯的酯交换催化速度不高,但能较快地催化游离脂肪酸的酯化反应。

Wang等人以酸值为75.9(KOH)/(mg/g)的餐饮废油为原料,采用两步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游离脂肪酸预酯化反应采用硫酸铁为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4h后游离脂肪酸转化率为97.22%。第二步酯交换反应采用KOH为催化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甲酯的转化率为97.02%。与一步催化法法相比此工艺催化效率高,设备费用低,催化剂易回收。

陈生杰以酸值为64.5(KOH)/(mg/g)的酸化油为原料,第一步用浓硫酸做催化剂采用直接通入甲醇蒸气对酸化油进行预酯化,并对预酯化工序影响酸值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各因素对酸值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时间、甲醇气体通入速度、酯化反应温度、甲醇气体温度、催化剂用量,并得到最佳的预酯化条件。预酯化后的酸化油在NaOH催化下进一步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产率达到89%。

陈安等人针对地沟油酸值高的特点,采用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此法避免了均相酸法耐酸设备价格高,反应时间长,酯化率低,有废水等缺点;克服了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对高酸值地沟油易皂化,得率低,产生大量废水等弊病;同时,

C EREALS AN

D OILS PROCESSING

也克服了两步均相法产生大量废水,影响环境的不足。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甲酯产率在96%以上。

预酯化时最主要的障碍是原料油中的水和脂肪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水,水的存在会抑制脂肪酸的酯化。郭萍梅等人研究以高酸值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共沸蒸馏溶剂酯化-转酯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在预酯化过程中用共沸蒸馏溶剂分离脱除反应系统的水分,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反应生成水分对预酯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使酯化反应达到很高的酯化转化率,保证了后续转酯化生物柴油转化的高效率和产品的高收率。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酸值高达112(KOH)/(mg/g)的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产品,转化率达到98%以上,产品技术指标达到ASTM6751标准。

2.2废油脂酶法制备生物柴油

利用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醇用量少、产品的分离纯化简单和无污染物排放等优点,是一种颇具竞争力的催化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于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脂肪酶主要是真菌类脂肪酶,这类酶生产较为方便,与动物脂肪酶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由于商业化的脂肪酶成本较高,在制备生物柴油时,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用固定化方法来降低成本。酶催化法可以在存在或不存在有机溶剂的系统中进行。在无溶剂体系中,甲醇会造成脂肪酶的不可逆失活,因此可以分批次添加甲醇。

王建勋等人利用0﹟柴油作为反应溶剂,发现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在0#柴油溶剂中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甲酯化率达到95.1%,0#柴油作为溶剂有效地溶解了高酸值废油脂和甲醇,降低了反应体系的黏度和消除了甲醇对脂肪酶的负面影响。

Halim等人以废食用棕榈油为原料,分别探讨了几种具有不同催化活性的商业酶和几种有机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ovozyme435的催化活性最高,叔丁醇是最好的反应媒介,叔丁醇对甲醇和甘油的溶解性都很好,且在醇解体系中呈惰性,用它做溶剂基本可以消除醇和甘油对酶的毒性,虽然反应结束后需对溶剂进行回收,但叔丁醇用量少且沸点很低,易携带甲醇一起分离。在本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88%。

Li等人用自制的价格便宜的固定化青霉菌属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高效催化高酸值的废油脂。在吸附剂硅胶的存在下,反应7h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达92.8%。硅胶能有效吸附反应生成的水,是本试验最有效的吸附剂。另外,此自制的固定化青霉菌属脂肪酶在高酸值的废油脂中表现出比在玉米油中更高的稳定性,在重复利用10次后还能保持68.4%的初始催化活性。

酶是高效催化剂,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成本高,易受游离脂肪酸和短链脂肪醇的影响而失活,生成的大量甘油也会对酶的活性有较大影响。

2.3废油脂超临界法生产生物柴油

超临界酯交换反应即无催化的酯交换反应。当甲醇处于超临界状态时,促使醇和油成为均相,改善了传质效果,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反应时间短,甲酯转化率高,无需催化剂,但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对设备要求高,能耗大。

Deirbas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容积为10mL的圆柱体高压容器中利用超临界甲醇制备生物柴油,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试验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在试验设定的条件下,甲酯的转化率高达99.6%。作者并将试验结果同与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相比较,发现超临界甲醇法可省却原料预处理和节省操作费用。陈生杰等人以酸化油、乙醇为原料,在超临界条件下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响应面设计和分析方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最佳条件下的生物柴油产率可达89.7%。

为了完善超临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克服其缺点,有催化剂或助溶剂存在的超临界酯交换成为一个新的探索领域。

2.4废油脂加氢裂化(第二代生物柴油技术)制备生物柴油

基于炼油厂加氢过程的生物柴油合成路线所形成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其十六烷值在84~99之间(第一代生物柴油十六烷值大约为50),硫含量接近0,倾点也较低(可低达-30℃)。因此,第二代生物柴油是高品质超清洁柴油,成为许多国家开发生物燃料的新宠。Bezergianni等人首次报道了,以食用废油为原料采用加氢裂化工艺生产生物柴油。综合考虑了加氢裂化温度,液时空速(LHSV),生产天数(DOS)等因素对各组分的转化率和生物燃料的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氢裂化温度增加和液时空速(LHSV)降低有利于各组分转化率和总产量的提高;加氢裂化温度升高,会使杂原子(硫、氮、氧)的脱除速度增快,尤其是氧

C EREALS AN

D OILS PROCESSING

原子;可以通过调节试验时的加氢裂化温度和液时空速(LHSV)来控制产物中生物柴油和汽油的产量,适度的反应堆温度和液时空速(LHSV)能使产物全是生物柴油。作者还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讨论了各影响因素对试验各组分转化率和总产率的影响。在生物柴油的选择试验中,生物柴油的产率在350~390℃的反应堆温度内都大于90%。

加氢裂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可以将生物油脂或生物油脂与石油馏分油的混合物为原料,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精制或加氢裂化的方式制备产品,从而将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与炼油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以废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以上诸方法各有利弊。一步催化法、两步催化法和超临界法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但生产规模有限。而由于目前生产酶的成本比较高,酶催化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还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关于废油脂加氢裂化制备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开展有关研究对生物柴油的工业化进程将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鉴于废油脂原料自身一些固有的特点,新型的环境友好的廉价的固体酸碱催化废油脂连续生产生物柴油是一种发展趋势,符合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方向。另外,新型反应器和过程强化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开发也将是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未来研究方向。变废为宝,以废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推进石化柴油的替代步伐任重而道远,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废油脂的再资源化是世界趋势之一,以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不仅降低了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获得了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清洁燃料,而且减少了废油脂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危害。因此,利用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Sharma Y.C.,Singh B.,Upadhyay S.N..Advancements i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iesel:A review[J].Fuel,2008(87):2355~2373.

[2]谢国剑.高酸值潲水油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

发,2005,34(2):37~39.

[3]龚旌.废动植物油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工艺流程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4]Minghan Han,Wulang Yi,Qin Wu,et al..Preparation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oils catalyzed by a Brфnsted acidic ionic liquid[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2308~2310.

[5]Wen-Yong Lou,Min-Hua Zong,Zhang-Qun Duan.Efficient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high free fatty acid-containing waste oils using various carbohydrate-derived solid acid catalyst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8752~8758.

[6]Yong Wang,Shiyi Ou,Pengzhan Liu,et al..Preparation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cooking oil via two-step catalyzed proces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7(48):184~188.

[7]陈生杰.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8]陈安,余明,徐焱,等.利用地沟油开发生物柴油--固酸、固碱两步非均相催化[J].中国油脂,2007,32(5):40~43.

[9]郭萍梅,黄凤洪,黄庆德.高酸值废弃油脂转化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7):66~69.

[10]王建勋,黄庆德,祝俊,等.柴油溶剂中脂肪酶催化高酸值废油脂酯化制备生物柴油[J].燃料化学学报,2008,36(3):291~296.

[11]S.F.A.Halim,A.Harun Kamaruddin.Catalytic studies of lipase on FAME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palm oil in a tert-butanol system[J].Process Biochemistry,2008(43):1436~1439.[12]Nan-Wei Li,Min-Hua Zong,Hong Wu.Highly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waste oil to biodiesel by immobilized lipase from Penicillium expansum[J].Process Biochemistry,2009(44):685~688.

[13]A.Demirbas.Biodiesel from waste cooking oil via base-catalytic and supercritical methanol transesterification[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9,50:923~927.

[14]陈生杰,韩秀丽,马晓建.利用酸化油在超临界乙醇中制备生物柴油[J].粮油加工,2009(5):63~66.

[15]Bezergianni S.,Kalogianni A..Hydrocracking of used cooking oil for biofuels production[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3927~3932.

项目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NO.072101310400)

收稿日期:2009-09-29

作者简介:王红娜(1983—),女,河南渑池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柴油工艺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马晓建(1953—),男,河南遂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通信地址:(450001)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整理)废弃油脂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废弃油脂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 一、生物柴油 二、废弃油脂 三、、 四、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 五、展望 一、生物柴油 什么是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油脂与低碳醇反应生产的一种性质类似于柴油的燃料 油脂:包括植物油、动物油、藻类油等 甲醇:也可以用乙醇等醇替代,但甲醇谦价 》 生物柴油:由C14~C20脂肪酸甲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是C16、C18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的用途 1、直接用作车用优质柴油生物柴油,即B100生物柴油 2、与石油柴油调配使用,品种有关2%、5%、10%和20%,即B2、B5、B10、B20柴油 3、车用燃料润滑调合组分,能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 4、非车用柴油的替代品,如般用、炉用、农用、工程机械; 5、机械加工润滑剂,脱模剂 6、优质的溶剂油, @

7、 用于代替脂肪酸生产精细油脂化学品 生物柴油的发展 生物柴油的发展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Source:FAPRI 2008U.S.AND World Agricultural Outllook. Millions of gallons 中国:30万吨/年;2020年发展到200万 吨/年,2020年后大发展。 二、废弃油脂 ~ 废弃油脂废弃油脂是食用油和肉类在生产加工和使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包括酸化油、餐饮废油、地沟油、存放过期的食用油。 废弃油脂资源 餐饮废油:包括地沟油。主要指城市居民和餐饮使用油脂和加工食品时产生的垃圾油脂,包括餐余油、煎炸余油、潲水油、地沟油等。我国食用油消费的有效利用率估计最高不超过85%,(发达国家一般是75%)。至少有15%的信用油脂变成废弃废油。我国目前种类食用油消费量约3000万吨,假定其中1500万吨是在城市中消费的,产生餐饮废油达225万吨。

生物柴油生产工艺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4 种: 直接混合法( 或稀释法) 、微乳化法、高温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前两种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虽简单易行, 能降低动植物油的黏度, 但十六烷值不高, 燃烧中积炭及润滑油污染等问题难以解决。高温裂解法过程简单,没有污染物产生, 缺点是在高温下进行, 需催化剂,裂解设备昂贵, 反应程度难控制, 且高温裂解法主要产品是生物汽油, 生物柴油产量不高。酯交换法又分为碱催化酯交换法、酸催化酯交换法、生物酶催化酯交换法和超临界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目前研究最多并已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但生物酶催化酯交换法目前存在着甲酯转化率不高, 仅有40%~60%, 短链醇( 甲醇、乙醇) 对脂肪酶毒性较大,酶寿命缩短; 生成的甘油对酯交换反应产生副作用,短期内要实现生物酶法生产生物柴油, 还是比较困难。超临界酯交换法由于设备成本较高, 反应压力、温度也高, 一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工业化, 目前主要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 1 生物柴油生产工艺 目前, 国内采用的原料主要有地沟油、酸化油、混合脂肪酸、废弃的植物和动物油等, 根据不同的原料应采用不同的工艺组合来 生产生物柴油。因目前国内企业的日处理量不是很大( 大多为5~50t /d 不等) , 酯交换( 酯化) 工序一般采用反应釜间歇式的; 分离、水洗工序有采用罐组间歇式的, 也有采离心机进行连续分离、水洗的。 1 地沟油制取生物柴油 地沟油水分大、杂质含量多, 酸值较高, 酸值一般在20(KOH)

/(mg/g) 油左右。由地沟油制得的生物柴油颜色较深, 一般需经过脱色或蒸馏工序、添加剂调配工序处理。 碱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流程 氢氧化钠→甲醇粗甘油→脱溶→精制→甘油 ↓↑ 地沟油→过滤→干燥→酯交换→分离→脱溶→水洗→干燥→生物柴油 2酸化油制取生物柴油 酸化油的机械杂质含量较大( 如细白土颗粒) , 酸值一般在80~160(KOH) /(mg/g) 油间, 国内有一步酸催化法和先酸催化后碱催化两步法来制备生物柴油。因酸化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细白土颗粒及胶杂, 在反应过程易被硫酸炭化, 在反应釜底部会有一定量的黑色废渣。在酯化反应过程国内有采用均相反应的, 也有采用非均相反应的, 各有利弊。均相反应( 反应体系温度60~65℃) 甲醇在体系内分布均匀, 接触面积大, 利于参与反应, 但生成的水没有带走, 阻碍反应进程; 非均相反应( 反应体系温度105~115℃) 甲醇以热蒸汽形式鼓入, 可以带走一部分生成的水, 有利于反应进程, 以及免去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但甲醇气体在油相的停留时间短、接触面积小, 不利于参与反应,需要更多的热能和甲醇循环量。由酸化油制得的生物柴油颜色也较深, 一般需经过脱色或蒸馏工序、添加剂调配工序处理。一步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流程:

生物柴油技术

生物柴油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汽、柴油的需求日益增长。现在我国每年消耗的汽、柴油约为1.15亿吨,进口原油及成品油已成为我国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天然石油的储备有限,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另外,燃油燃烧不当所排放出的浮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已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出台了多项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本着节能和环保要求,研制燃油新配方、开发清洁柴油已经势在必行。 我公司最新研制的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厂下脚料、动物脂肪、废餐饮油、工业废醇等为原料,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经专用设备和特殊工艺合成。 目前,该技术已经通过科技部成果鉴定、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和全国唯一通过国家发改委及环保局批准立项且具有生产、销售资质(附:成果鉴定证书及备案、立项原件),现在已有多家合作单位规模化生产。 【技术咨询:186-3718 1635 张经理187-3817 2329 齐经理】 以下是汇绿生物柴油项目介绍: 1、生物柴油的技术特点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厂下脚料、泔水油、地沟油、脂肪酸甲酯、重油、蜡油、轻油、洗油、常线油、减线油、重柴、催柴、废轮胎油、废塑料油、臭油、废机油、地炼油、土炼油、低温煤焦油、常柴、焦化柴油、燃料油、碳五、碳九、碳十四、碳十六、白柴、化工油、黑柴、乌油、减线油等的二种或三种为原料,经过处理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乳化剂,经专用设备和特殊工艺合成。该产品外观清澈透亮,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柴油相关标准。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本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生物柴油原材料广泛,化工厂、植物油厂、炼油厂、化工市场等均可提供。动植物油厂下脚料、泔水油、地沟油来源于饭店或者植物油厂;脂肪酸甲酯来源于生物柴油厂;轻油、洗油、焦化柴油来源于焦化厂;重油、蜡油、常线油、减线油、重柴、催柴、碳五、碳九、碳十四、碳十六、白柴、来源于各大小炼油厂;废轮胎油、废塑料油、臭油、废机油、地炼油、黑柴来源于各小炼油厂。 2)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简单、上马快、投资周期短,设备安装仅需15-30天。

我国废弃油脂现状

我国废弃食用油脂现状 废弃食用油脂概况 一、废弃食用油脂的概念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财税[2010]118号)所称“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范围明确如下: 一、餐饮、食品加工单位及家庭产生的不允许食用的动植物油脂。主要包括泔水油、煎炸废弃油、地沟油和抽油烟机凝析油等。 二、利用动物屠宰分割和皮革加工修削的废弃物处理提炼的油脂,以及肉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食用油脂。 三、食用油脂精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甘油脂及含少量杂质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酸化油、脂肪酸、棕榈酸化油、棕榈油脂肪酸、白土油及脱臭馏出物等。 四、油料加工或油脂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食用标准的油脂。 广义地沟油是废弃食用油脂的俗称,泛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其来源包括餐厨废油和猪牛羊肉、内脏、皮加工以及提炼后副产的油。而餐厨途径的废油又分为三种:煎炸废弃油俗称“老油”,即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泔水油”指从餐厨垃圾中提炼的油;狭义的“地沟油”是指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 二、废弃食用油脂的产生主体和主要流向 1.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废弃食用油脂流

向,没有纳入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范围,企业对废弃食用油脂流向缺乏监管,产生的废油部分被收购部分被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2、餐饮企业废弃食用油脂流向。餐饮服务企业的废弃食用油脂流向,没有纳入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餐饮服务者对废弃食用油脂流向缺乏监管,除火锅店自行回收老油外,餐厨潲水多数销售给生猪养殖户,少量含油废水被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会由生猪养殖户有偿或免费收取,其收取废弃油脂行为没有纳入城建和环保部门监管范围,收取后对潲水的有效处理也没有纳入畜牧部门的监管范围。餐饮单位从下水道排出的地沟油会有一些个人专门掏挖,其掏挖行为未纳入城建部门、环保部门的监管范围。食品加工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潲水油和地沟油多数销往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小作坊,废弃食用油脂收集、运输、加工没有纳入城建和环保部门的监管范围,其加工后的产品流向缺乏监管。少数建有正规废弃食用油脂加工企业的城市也只有少量废弃食用油脂被纳入正规企业的收运体系中。 三、废弃食用油脂制售食用油的严峻形势 废弃食用油脂的回收利用由来已久,但是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新闻,是在2003年开始频见报端。当时厦门一些地下作坊非法提炼地沟油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工商部门的重视,几家主要涉案作坊被一举查获后,其他黑作坊纷纷关门逃窜。2004年11月福建首例地沟油案一审判决,被告人戴振节因触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0万元,被告人林福安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8万元。其后几年间时有地沟油回流餐桌的传闻,但一直未被证实,直

生物柴油的制备

由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方案 化强0601 石磊丁佐纯 目录 一.文献综述 1.生物柴油简介 2.目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3.本实验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及各实验参数的选择及其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1.生物柴油的制备原理 2.碘值的测定原理 3.酸价的测定原理 四.实验用品 1.实验仪器 2.实验药品 五.实验步骤 1.生物柴油的制备 2.粗产物的处理 3.碘值的测定 4.酸价的测定 六.实验结束 七.本实验所参考的文献一览 ★★注:若实验中能够提供超声装置用来替代搅拌装置,一则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原来的1.5—2小时缩短为10分钟左右),又节约了能源同时提高了转化率。

一、文献综述 1、生物柴油简介 1.1目前燃料情况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日益紧缺的石油资源和不断恶化的地球环境使得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适合的替代能源。 我国在醇类代用燃料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用粮食生产醇类代用燃料转化能耗高,配制汽油代用燃料不能直接在现有汽车中使用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而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生物柴油在燃烧性能方面丝毫不逊于石化柴油,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柴油机,被认为是石化柴油的替代品。 1.2什么是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经过合成而得到,是一种可以替代普通柴油使用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1.3生物柴油的优点 1.3.1 能量高,具有持续的可再生性能。 1.3.2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 ①生物柴油中不含硫,其大量生产和使用将减少酸雨形成的环境灾害;生物柴油不含 苯及其他具有致癌性的芳香化合物。 ②其中氧含量高,燃烧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显著减少; ③生物柴油的可降解性明显高于矿物柴油; ④生物柴油燃烧所排放的CO2,远低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CO2 ,因此使用 生物柴油,会大大降低CO2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积累。 1.3.3具有良好的替代性能:①生物柴油的性质与柴油十分接近,可被现有的柴油机和柴 油配送系统直接利用。②对发动机,油路无腐蚀、喷咀无结焦、燃烧室无积炭。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磨损率降低。 1.3.4由于闪点高,不属危险品,储存、运输、使用较为安全。 总之,发展生物柴油具有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增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重要意义。 1.4 由菜籽油制生物柴油的有利之处 尽管许多木本油料都可以加工为生物柴油,但规模有限,其他油料作物扩大面积的潜力有限,而油菜具有适应范围广,化学组成与柴油相近等特点,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最理想重要的原料来源。种油菜不与主要粮食争地,且增肥地力,较同期冬小麦早熟半月,有利于后荐作物增产。所以,油菜原料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据统计,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情况下,我国有2670万hm2以上的耕地可用于发展能源油菜生产,年生产4000万t 生物柴油,相当于建造1.5个永不枯竭的绿色大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目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直接使用法、混合法和微乳液法;化学法包括高温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 2.1 直接使用法 即直接使用植物油作燃料.由于植物油黏度高、含有酸性组分,在贮存和燃烧过程中发生氧化和聚合以至于发动机内沉积多、喷油嘴结焦、活塞环卡以及排放性能不理想等问题,后来便被石油柴油所取代。

第一代生物柴油特性与各种方法介绍

生物柴油特性与技术介绍 生物柴油产品特性 与常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下述具有无法比拟的性能。 1) 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碍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有催化剂时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2) 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无添加剂冷滤点达-20℃。 3) 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4)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由于闪点高,生物柴油不属于危险品。因此,在运输、储存、使用方面的有是显而易见的。 5) 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十六烷值高,使其燃烧性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6) 具有可再生性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其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可供应量不会枯竭。 生物柴油的优良性能使得采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目前的欧洲Ⅱ号标准,甚至满足随后即将在欧洲颁布实施的更加严格的欧洲Ⅲ号排放标准。而且由于生物柴油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该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有害于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柴油。 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生物柴油对人比食盐的毒性还小,比糖更容易降解,生物柴油致癌物排放量比石化柴油降低93.6%。 由于生物柴油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因此,与使用矿物柴油不同,理论上其用量的增加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因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能缓解全球变暖这个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 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不同,其可以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使其可供应量不会枯竭。原料供应有保证,价格较稳定。油料作物增产空间大,加之转基因技术可使油料含油达70%左右,有一定降价空间。 目前生物柴油生产所用技术 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法生产,即用动物和植物油脂和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进行转酯化(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在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同,生产过程中可产生10%左右的副产品甘油。 目前几种主要的工艺方法: ?碱催化法 ?酸催化法 ?脂肪酶或生物酶法 ?超临界萃取法 1.碱催化法: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为催化剂,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取方法,将植物油脂与甲醇予以酯交换(交酯化)反应,并使用氢氧化钠(油脂重量的1%) 或甲醇钠(Sodium methoxide) 做为催化剂,大约混合搅拌反应2小时,即可制得生物柴油。 2.酸催化法:因废油脂通常含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而不能用碱性催化剂转化为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工艺流程图CAD图

一、概述 1.1生物柴油概述生物柴油(Biodiesel) ,又称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Ester) 是以植物果实、种子、植物导管乳汁或动物脂肪油、废弃的食用油等作原料,与醇类(甲醇、乙醇) 经交酯化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获得。生物柴油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工程师Dr.Rudolf Diesel (1858-1913) 于1895年提出,是指利用各类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交脂化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上,Dr.Rudolf Diesel展示了使用花生油作燃料的发动机。生物柴油具有一些明显优势,其含硫量低,可减少约30%的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可以降低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而且在运输、储存、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均好于普通柴油。此外,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降解性较高的能源。1.2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生物柴油的使用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这样来理解:燃烧生物柴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原料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平衡,所以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燃烧矿物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再转变为石化能,故使用生物柴油能大大减少石化燃料的消耗,相当于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美国能源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使用B20(生

物柴油和普通柴油按1:4混合)和B100(纯生物柴油)较之使用柴油,从燃料生命循环的角度考虑,能分别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15.6%和78.4%。 1.3生物柴油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生物柴油由于本身含氧10%左右,十六烷值较高,且不含芳香烃和硫,所以它能够降低CO、HC、微粒、NOx和芳香烃等污染物的发动机排气管排放,尤其是微粒中PM10的排放,而它正是导致人类呼吸系统疾病根源的污染物。生物柴油具有许多优点:*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各种动、植物油作原料。*生物柴油作为柴油代用品使用时柴油机不需作任何改动或更换零件。*可得到经济价值较高的副产品甘油(Glycerine) 以供化工品、医药品等市场。*相对于石化柴油,生物柴油贮存、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不腐蚀溶器,非易燃易爆) ;*可再生性(一年生的能源作物可连年种植收获,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可一年种维持数十年的经济利用期,效益高;*可在自然状况下实现生物降解,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生物柴油突出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资源贫乏国家的高度重视。德国已将生物柴油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轿车上,全国现有90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美国、印度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目前,世界生物柴油年产量已超过350万吨,预计2010年可达3000万吨以上。1.4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现状在生物柴油方面,我国的技术研究并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各种公开的文献资料上,涉及生物柴油的文献80余篇,涉及技术研究的文献20余篇,内容包括了生物

国内外生物柴油技术进展

国内外生物柴油技术进展 王璇 冀星 摘 要: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柴油替代品,基本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生物柴油不含硫与芳烃,闪点高,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被国际可再生能源界誉为最具前景的替代油品。本文对生物柴油原料、生产工艺、行车实验、产品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简要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参考。 关键词:生物柴油;原料;生产工艺;专利;标准;行车实验 1 原料 生物柴油可以采用多种原料生产,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和废弃食用油等。不同原料采用的生产技术有所不同,经济性也有差别。在目前已投入生产的生物柴油装置中,大部分采用菜籽油为原料,表1是生物柴油原料来源构成情况。 表1 生物柴油原料来源构成%原 料构 成 菜籽油84 葵花籽油13 大豆油1 棕榈油1 其他1 数据来源:SR I咨询公司 世界不同地区生产生物柴油所用的原料不同,美国主要采用大豆油、欧洲主要使用菜籽油、亚太地区主要使用棕榈油。 据专家考察分析,中国生物柴油原料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废弃油脂和野生油料树木种子。其中废弃油脂主要包括: (1)炒菜和煎炸食品过程产生的煎炸废油,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产生的煎炸废油,以及我国传统煎炸食品如油条、方便面和饼干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煎炸废油; (2)烤制食品过程中产生的动物性油脂,如烤鸭、烤羊肉过程中从动物体中烤出的油脂; (3)动物制品常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经处理得到的动物性油脂,如用废猪皮等下脚料熬制的油品; (4)餐饮废油,也称泔水油,主要指从剩余饭菜中经过油水分离得到的油脂; (5)地沟油,主要指在餐具洗涤过程中流入下水道中的油品; (6)厨房通风系统的凝析油,如家庭与餐馆抽油烟机冷凝的油脂; (7)酸化油脚。 野生油料树木主要包括黄连木、文冠果和麻风树等。我国含油植物种类丰富,共有151科1553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为154种,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燃料油原料基地乔灌木种约30种,并能利用荒山、沙地等宜林地进行造林,建立起规模化的良种供应基地的生物质燃料油植物在10种左右。科技部在 十五 攻关计划中,从种植 资源 能源一体化系统出发,选育适合不同地域生长的优良燃料油植物种植,建立燃料油植物种植资源发展基地和生物燃料油生产示范工程,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技术改良物种性状,培育高产燃料油植物新品种;开展优良种源及无性系速成丰产栽培示范,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国外油料植物种类和优良无性系进行引种、驯化和小面积栽培实验。 由于原料来源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各个国家都在开发适合自己的生物柴油工艺路线。尽管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生物柴油技术提供转让服务,但投资者在引进技术时,应首先考察该技术是否有良好的原 13

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套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七、石化及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6项) 编号技术 名称 技术简介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应用情况及推广前景 36 废弃油 脂制备 生物柴 油成套 技术 该技术利用废弃油脂经脱杂、酸炼、脱胶、 水洗、沉降、干燥脱水和过滤后制得精制油,利 用催化剂使精制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 脂肪酸甲酯。反应过程中对未反应的甲醇回收循 环利用,并将生成的甲酯处理后得到混合粗甲 酯,再利用三塔连续真空精馏方式分离混合粗甲 酯,得到燃料油、生物柴油、棕榈酸甲酯、重油。 关键技术为油脂改性均质化预处理技术、新型化 学助剂脱胶技术、高压电场脱水技术、两步酸催 化的生物柴油合成技术、有机酸催化生物柴油合 成技术及混合甲酯三塔连续精馏分馏技术。 该技术年处理废弃油脂20万吨,成品收率达 到95%;成品酸值达到0.5mgKOH/g以下,混合脂 肪酸甲酯的精确分离精度达到99%。总投资6.4876 亿元,经济效益2.25亿元/年,投资回收年限3年。 该技术2009年应用于生产。此技 术突破了原有技术对原料利用率低、 成本高、选择性强的技术难题;解决 了酸值与产品收率存在矛盾的问题和 因原料变化而造成生物柴油质量变化 的难题。使生物柴油的品质、附加值 和产量得到极大提升,为拓展生物柴 油的应用领域、开发生物柴油产业链 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十六、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套技术 1.技术名称: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套技术 2.技术简介 2.1基本原理 废弃油脂经脱杂、酸炼、脱胶、水洗、沉降、干燥脱水和过滤后得到精制油。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精制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反应过程中,未反应的过量甲醇与生成的水以气相形式进入甲醇回收塔,回收甲醇循环利用。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经甘油分离、脱酸、水洗、干燥后得到混合粗甲酯。采用三塔连续真空精馏方式,利用混合甲酯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粗甲酯进行分离,得到了燃料油、生物柴油、棕榈酸甲酯、生物重油。 2.2工艺路线 2.3关键技术 A、油脂改性均质化预处理技术。该专有技术主要针对国内废弃油脂质量指标严重参差不齐的的现状,利用在助剂存在的条件下,三甘酯酯键可发生酰氧键取代反应的机理,将原料油中的甘三酯、甘油、脂溶性杂质含量调整到统一的范围内,使得各种不同指标的油脂均匀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摘要:通过查找文献,简要介绍了生物柴油的定义和优点,重点介绍它的制备方法,同时也对它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作了些介绍。 关键词:生物柴油;制备;现状; Abstract: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on ,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biodiesel,it also gives an emphasis introduction on prepation method . Keywords: biodiesel;prepation;actuality; 随着城市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全世界都将面临能源短缺的危机,而且石油燃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于是对生物柴油的研究应用成为缓解日益恶化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焦点。 1生物柴油的定义及优点 1.1 定义 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废油等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有机脂肪酸酯类燃料[1]。产业化生产中所说的生物柴油是指脂肪酸甲酯,是脂肪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的生成物。 基于美国生物柴油协会定义,生物柴油是指以植物、动物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生产的可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清洁替代燃料。天然油脂由长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组成,分子量大,接近700~1000,虽本身可以燃烧,但不能和普通柴油充分混合,直接用作柴油有很多缺陷,需要设计专门的柴油机。酯交换后得到脂肪酸甲酯,分子量降低至200-300,与柴油的分子量相近,性能也接近于柴油,可以按任意比例混合,也无需设计专门的柴油机。且具有接近于柴油的性能,是一种可以替代柴油使用的环境友好的环保燃料。 1.2 优点 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具有相近的性能,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2,3]:(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不含芳香烃,

生物柴油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所采用的是吸收发展日本HAVE技术及与公司技术研发合作方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研制的脂肪酸甲脂提纯的分子蒸馏技术和自有的精制技术相结合,自主开发创新,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的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 叙述如下: STEP-1前处理 原料油在,多数场合时是含有一定的水分和微生物的,在加热100℃以上的情况下.甘油三酯(三酸甘油酯)的一部分加水分解,变为游离脂肪酸。因此,一般的原料油尤其是废食用油里含有2~3%的游离脂肪酸,饱和溶解度的水以及残渣的固定成分。这些杂质,特别是在由碱性触媒法的酯化交换过程中,使触媒活性下降,产生副反应生成使燃料特性变坏的副生物,所以,在酯交换反应前,有去除的必要.D/OIL 制造过程中,配合高速分离,真空脱水,脱酸等,几乎可以全部除去废食用油中的杂质。饱和脂肪酸采用烙合法断链转换成不饱和脂肪酸。 STEP-2 甲醇触媒的溶解 水分等杂质含有量在所定值以下的甲醇和触媒混合后,用来调制甲醇溶液.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溶解热的突然沸腾,有必要控制溶解速度和溶液的温度。另有,KOH触媒由于吸水性较高,所以,在储藏和使用阶段尽量防止吸收水分、一旦,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时, KOH就会变得难于溶解,将会影响到下一个工序。

STEP-3 酯交换反应 将经过前处理的原料油和触媒,甲醇混合,在65度左右时进行酯交换反应(Ⅲ--4)。在此工序中,为了达到完全反应的目的(tri-di-mono-甘油酯的转化率在99%以上),有必要控制甲醇/原料油比,触媒/原料油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的参数。。通常,甲醇/原料油比和触媒/原料比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投入化学反应理论以上的过剩甲醇时,不只是D/OIL的制造原价升高, D/OIL中的残存甲醇浓度也升高,燃料特性反而恶化。还有,此工程,如果原料油中水分和游离脂肪酸有残留的情况下,会引起如下图所示的副反应。过量甲醇通过闪蒸分离后经精馏回用。 STEP-4 甘油的分离 反应结束后,从酯交换反应的生成物甘油和甲酯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甘油. 甘油的分离,虽然可以利用甘油(1.20g/cm3) 和甲酯(0.88g/cm3)的比重差,使之自然沉降,不仅分离速度很慢,也不能使甘油完全分离.所以, .D/OIL的制造过程是通过高效率的高速离心分离机来进行分离的. STEP-5 甲酯的精制 甲酯的精制是通过蛋白页岩吸附剂,去除生物柴油中的碱性氮、和黄曲霉素。

最新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及发展趋势 1.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利用广泛存在的化石资源推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但其引发的相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加深,同时化石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竞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问题。 目前,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38%以上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欧洲不足4%(见图1)。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1.2近年世界石油供需状况 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目前,全球十大石油消费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石油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对石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性。 1.3替代石油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导向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加上石油的高价位等因素,迫使世界各国寻求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大力推行能源多样化,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推行能源多样化方面,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巴西等国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天然气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13.8%、核电14.1%;法国核发电占其总发电量的70%以上;巴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41%。德国、丹麦、美国等国家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来取代核能。生物柴油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2004年总产量已达193.34万吨,欧盟计划于2010年生物柴油产量达800—1000万吨,使生物柴油在柴油市场中的份额达5.75%。美国生物柴油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2004年10月布

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摘要:利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在甲醇气相进料情况下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对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出餐饮业废弃油脂酯交换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5℃,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AR级浓硫酸)用量7%(占油重的7%,下同),反应时间14 h,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到95%以上? 关键词:生物柴油;餐饮业废弃油脂;酯交换反应;正交试验 Study on the Synthesis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Cooking Oil Abstract: Biodiesel was synthesized from waste cooking oil with gaseous feeding of methanol.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methanol / oil molar ratio, amount of catalyst and reaction time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al transesterification conditions for waste cooking oil were reaction temperature at 98℃,methanol to oil ratio 20∶1 (mol: mol), dosage of catalyst was 7% of the oil weight and reacting for 14 h. The yield could be over 95% under these conditions. Key words: biodiesel;waste cooking oil;transesterification;orthogonal experiment 生物柴油是目前全球解决能源危机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1]?生物柴油有很多优 点,它的原料来自于生物质,均可再生[2];它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尤其是有毒有机物?颗粒物和CO2等,对环境污染比柴油小[3];它还可以直接用于现有的柴油发动机[4]等?从化学成分上讲,生物柴油是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甲酯[5]? 目前,用餐饮业废弃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报道较多,例如姚亚光等[6]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用废弃油脂与甲醇(乙醇)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产率达到80%;韩秀丽等[7]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废弃油脂与乙醇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得到的产率最高为91.4%? 本试验针对回收的餐饮业废弃油脂,拟以AR级浓硫酸为催化剂,并采用甲醇气相进料的方式,探讨其最佳反应条件,变废为宝,为其日后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与仪器 AR级浓硫酸(武汉市中天化工责任有限公司)?AR级甲醇(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综述.

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综述 分数低于0.0005 %,十六烷值高达73.6,在0#柴油中添加了 20%的生物柴油后,尾气排放中 CO 降低了28%,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降低了 36 %,NOx降低了24 %,全负荷烟度下降幅度达到 0.2~0.9 Rb。 蔡志强等 [10]探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分别催化酯化与醇解两种方法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研究发 现,酯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固定化脂肪酶,温度为30 ℃,油酸∶甲醇=1∶1(摩尔比),分 2 次等摩尔流加甲醇,反应时间 24 h,或分 3 次等摩尔流加甲醇,反应时间 36 h,酯化率都可以达到 95%以上;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4%固定化脂肪酶,温度为30 ℃,菜籽油∶甲醇=1∶3(摩尔比),分 3 次等摩尔流加甲醇,反应时间为 48 h,酯化率可以达到 95%以上,去除下层甘油后,菜籽油甲酯纯度可达 98%。 安永磊等 [11]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餐饮废油与乙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实验获得了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47 ℃,有机溶剂为正己烷,醇油比3∶1,5 次投加乙醇,酶用量为 0.3 g,反应时间 32 h 时,生物柴油产率可达 81%。 徐桂转等 [12]利用固定化脂肪酶 Novozym 435,在无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催化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研究得到了菜籽油间歇酯交换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转速200 r/min,反应温度:50 ℃,甲醇∶菜籽油=1∶5 (摩尔比),酶用量 10%(与菜籽油的质量比)。 反应分两次加入等量甲醇,即先加入总量一半的甲醇,反应 10 h(菜籽油的酯交换率达到 47%);再加入剩下全部甲醇,反应26 h(酯交换率达到80%)。 唐凤仙等 [13]以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固定的 A.niger Li-38脂肪酶催化棉籽毛油 合成生物柴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研究发现该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较好,室温放置 12 d, 酶活性仍能保持 80%以上。固定化酶在30~70 ℃,pH=5.5~6.5 之间较稳定,其热稳定性和 pH 稳定性较游离酶有所提高。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 7 次,转化率保持在80%以上。 洪鲲等 [14]研究了两种脂酶顺序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固相化细菌 A007 脂酶催化甘油三酯(TAG)水解的最适条件为:含水量 40%、脂酶用量100 U/g、反应温度30 ℃、反应时间 12 h,此时 TAG水解率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分别为 93.3%和90.1%;在催化 FFA 甲酯化过程中,固相 化 Candidaantarctica 脂酶在FFA∶甲醇=1∶5 时可达到最佳效果;在第二次甲酯化时,加入甘油有利于提高FFA 酯化率,经过 24 h 反应,可将总酯化率

生物柴油技术工艺及流程

生物柴油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报告(上) 一、概述 1.1生物柴油概述 生物柴油(Biodiesel) ,又称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Ester) 是以植物果实、种子、植物导管乳汁或动物脂肪油、废弃的食用油等作原料,及醇类(甲醇、乙醇) 经交酯化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获得。生物柴油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工程师Dr.Rudolf Diesel (1858-1913) 于1895年提出,是指利用各类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及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交脂化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上,Dr.Rudolf Diesel展示了使用花生油作燃料的发动机。生物柴油具有一些明显优势,其含硫量低,可减少约30%的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可以降低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而且在运输、储存、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性均好于普通柴油。此外,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降解性较高的能源。 1.2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生物柴油的使用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这样来理解:燃烧生物柴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原料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平衡,所以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燃烧矿物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再转变为石化能,故使用生物柴油能大大减少石化燃料的消耗,相当于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美

国能源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使用B20(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按1:4混合)和B100(纯生物柴油)较之使用柴油,从燃料生命循环的角度考虑,能分别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15.6%和78.4%。 1.3生物柴油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由于本身含氧10%左右,十六烷值较高,且不含芳香烃和硫,所以它能够降低CO、HC、微粒、NOx和芳香烃等污染物的发动机排气管排放,尤其是微粒中PM10的排放,而它正是导致人类呼吸系统疾病根源的污染物。 生物柴油具有许多优点:*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各种动、植物油作原料。*生物柴油作为柴油代用品使用时柴油机不需作任何改动或更换零件。*可得到经济价值较高的副产品甘油(Glycerine) 以供化工品、医药品等市场。*相对于石化柴油,生物柴油贮存、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不腐蚀溶器,非易燃易爆) ;*可再生性(一年生的能源作物可连年种植收获,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可一年种维持数十年的经济利用期,效益高;*可在自然状况下实现生物降解,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生物柴油突出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资源贫乏国家的高度重视。德国已将生物柴油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轿车上,全国现有90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美国、印度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目前,世界生物柴油年产量已超过350万吨,预计2010年可达3000万吨以上。 1.4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