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溶液酸碱性和中和反应

作业溶液酸碱性和中和反应
作业溶液酸碱性和中和反应

孔子中学化学(学科)作业

备课人:李慧审核人:颜宝华、徐娟班级:姓名:

【课题】溶液酸碱性及中和反应

【作业内容】

一、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酸碱指示剂

2、酸碱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遇变成

红色石蕊试纸遇变成

二、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的数量越多酸性越强,的数量越多碱性越强。化学上通常用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数值通常在之间。

pH<7溶液显,pH>7溶液显,pH=7溶液显。

2、可以用粗略测定溶液pH值,具体方法:

其精确度为。

三、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1、胃液中的胃酸主要成分是(化学式),若分泌过多会导致胃痛。

2、大多数植物适宜在接近的土壤中生长。

四、中和反应

活动一:阅读课本20页活动天地7-5,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当滴入盐酸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pH ,溶液显性;

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pH ,溶液显性;

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pH ,溶液显性。

活动二:阅读课本21页,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用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水:用处理含酸废水。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1.一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 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

2.下列

操作导致原溶液pH 降低的是( )

A

稀盐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B

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

C

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 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大豆

B .茶

C .玉米

D .马铃薯 4.用稀盐酸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化学方程式:

5.下表中列出了家庭中一些物质的pH :

(1)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有 。

(2)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若你被黄蜂刺了,应用上述物质中的 涂在皮肤上。理由是 。

(整理)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3.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及证明. 【教学难点】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前布置任务: (1) 由于某种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间由原定的7月25日推迟到8月8日,请查阅资料说明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 (2)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气温变化情况. 课上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开幕式推迟主要是天气的原因,北京的天气到8月中旬,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数等均开始下降,比较适宜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下图是北京市今年8月8日一天24小时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观察图形,能得到什么信息? 预案:(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何时达到; (2)在某时刻的温度; (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 .

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问题: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数据变化情况吗? 预案:水位高低、燃油价格、股票价格等. 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初中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建立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 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 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 预案:(1)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函数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函数在上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 (增函数、减函数).同时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问题2: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之教学反思.doc

《函数的单调性》一教学反思 余姚第七中学康秀华 《函数的单调性》是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中“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内容。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新授课,经常作为公开课时选用课题。 教学已有五年,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也已经上过两次,去年在“青年教师比武”中还作为说课内容,当时题FI是自定的,我凭感觉选择了这个课题,但是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最后也没有什么作为,今年,学校组织优质课评比,我乂赶上这个进度,理所当然选择了《函数的单调性》作为上课内容。 回忆汽时的准备过程,我翻开教材,教材先由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去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单调性,然后从y的数值随x的数值变化的情况,引出单调递增(减)的定义,得出定义后,完成概念部分,顺理成章讲解例题。是一?堂典型的概念课。可是,这个内容我并不陌生,何况还有去年的失败经历,我感觉就这样上一定算不上什么优质课。 于是,我在百度里输入“函数的单调性”想看看别的老师是怎么上这节课的, 铺天盖地的课件展示在我的面前,打开又关闭,关了这个再开那个…….,因为我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教学动机是什么? 有一个课件的引子吸引了我:数与形,本是和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儿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这段文字出自数学大师华罗庚。 我的课堂有了一个灵魂:课堂内容的呈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但是,这还不能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呢,在我苦思冥想想得到答案时,我突然发现答案还是在这句话中:“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不正是这堂课的数学动机吗?以前学生认识的单调性都是从形上去认识的,但是,所有的函数的单调性都需要用图像去研究吗?有很多复合函数的图像是很难在中学时代完成的,就是作为教师,有的函数也只能借助数学软件,所以有必要从数的角度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于是,我很开心的设计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引用一下名人名言,确定这堂课的动机和主线。并让学生一起朗诵这段优美的文字,在数学课上朗诵诗句,学生和评委一定也觉得很新奇! 接着,仍然是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情况,我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通过图像上升或者下降的变化认识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函数图像上升或下降呢?教室鸦雀无声,这个问题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何答起,“描述”这个词对他们来说似乎有点手足无措,“自然语言”也是让他们觉得不自然。接着大屏幕显示:一?次函数y=x的图像,以及两个填空,(1)从左至右图像是上升还是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本章内容概述 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探究,分别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复习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介绍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相关性质的实验探讨,进而总结出碳酸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最后介绍化学肥料和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几种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酸、碱、盐的通性。 3.掌握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和应用。 4.学会知识迁移的方法,从已有认识出发,通过推理,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然后通过得出的规律解决新的问题;要熟记各类物质的性质及通性,然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使学生认识酸性、碱性溶液的特征,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指示剂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善于观察、发现周边事物变化和善于探究的科研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科学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溶液酸碱性。 【教学难点】 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酸甜苦辣”来形容生活的多种滋味,生活中有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深刻“酸”的印象?本节课将从化学的角度围绕“酸”字展开。 二、推进新课 溶液酸碱性的定义和酸碱指示剂 【回顾】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点拨】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酸性物质。 【猜想】其他具有酸味的物质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吗?有涩味或没有酸味的呢? 活动1 (学生分组) (1)在白醋、酸果汁、稀盐酸(各取少量滴入白色点滴板的空穴里,下同)中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 (2)在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中分别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 【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1)白醋、酸果汁这些具有酸味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都呈酸性。 ( 2)纯碱溶液、肥皂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这些溶液显然都不呈酸性。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2019中考一轮复习展开,一轮复习主要是对初中三年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非常适合2019中考一轮复习使用,欢迎大家进入查看! pH与酸碱性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也就是?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该部分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对学生后续发展有用的化学主干知识和重要技能,这部分试题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一】知识点的认识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如下图:其具体内容是酸性溶液的pH 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二】命题方向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或者是解答与之相关问题的能力等。命题方式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推断其pH值大小,或者是根据溶液的pH值大小来推断其酸碱性强弱,有时对给出的有关表达进行判断或评价,有时还要求进行误差分析,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特别是,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当然,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三】考题特点和变化趋势 1.考题更关注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有机结合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溶液的酸 碱性 教案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九年级
适用区域 沪科版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知识点
1. 酸碱指示剂 2.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3.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 关系 4.pH 测定
1. 认识酸碱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 教学目标 2. 掌握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 掌握 pH 的测定方法
1.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
2. 溶液 pH 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溶液 pH 的测定方法
一、导入 教学过程
我们在吃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时,都有酸味,吃碱面包时有 一股涩味,这是为什么?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 1 酸碱指示剂
使用建议说明:接着导入部分,引入酸碱性概念,阐明酸碱指示剂作 用及适用范围。引导学生记住酸碱指示剂说的变色现象。 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
第1页/共14页

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石蕊
酚酞
自身颜色
紫色
无色
遇酸
红色
无色
遇碱
蓝色
红色
知识点 2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使用建议说明: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溶液 的酸碱性,还要知道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例如:就某地区的 土壤而言,知道它呈酸性还是碱性,还要确切知道该土壤的酸碱度, 以便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如何改良土壤。讲课多结合实际事例比较 好。
1、 酸碱度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 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粗略测定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试纸。 (2)酸溶液(碱溶液)与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酸 溶液一定呈酸性,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NaHSO4 溶液)。碱溶 液与碱性溶液也存在上述关系(如 Na2CO3 溶液)。 (3)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
第2页/共14页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张东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溶液的酸碱性》是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仅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内容总结归纳,还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有很大关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第六章学生已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溶液的酸碱性是溶液的一个特性,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对其化学反应及应用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并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设计问题,便于学生认知的深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了解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习pH试纸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判断 难点: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强弱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溶液的相关知识,知道溶液的某些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溶液的酸碱性也是溶液的特性之一,对于此学生并不陌生,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涉及过。如: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第二章),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三章)。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片断,但没有深入系统学习,很好利用这些知识片断是本节课成功的一个关键。 五、教法、教具 本节主要应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来进行。 1.实验仪器及用品:试管(小)、滴管、试管架、研钵、纱布。 化学药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白醋、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NaOH溶液、纯碱溶液、肥皂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溶液、酒精。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出示一盒酸奶,一个柠檬,问喝一口有什么感觉。会觉得酸从身边事物 入手,提高学习的 积极性。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2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将掌握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②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 2、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与判断。 3、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课型:探究、讨论 5、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教学过程: 【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酸”的印象? 【学生交流】 【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 【学生回忆】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学生实验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由紫变红 【学生实验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由紫变蓝 【学生实验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不变色 【结论】利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教师讲述】像石蕊试液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叫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有多种,酚酞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不变色 【活动与探究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由无色变红 【活动与探究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酚酞 现象:酚酞不变色 【小结】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探究】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小结】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课后实验】自己制得的指示剂检验几种不同酸碱性的溶液。 【提问】用酸碱指示剂只可以检验溶液酸碱性的,但不能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那么如何测定溶液酸碱度? 【讲述】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小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教学反思函数单调性评课

对“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的改进和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单调性的起始教学被安排在第二章《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2.1.3函数简单性质”中,本文所研究的是“函数的单调性”的第一课时. 一、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聚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 从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角度,函数单调性是高中阶段刻画函数“变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性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和运用将贯穿在高中代数课程的始终,在教学要求上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征.高中数学课程中对于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运算的性质研究单调性,知其变化趋势;第二阶段,用导数的性质研究单调性,知其变化快慢.高一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处于第一个阶段,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要求,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超越阶段.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后研究的函数的第一个性质,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接触的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刻画的数学概念,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函数单调性的研究过程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其他性质提供方法范例,对学生提升数学认识具有引领作用.由于函数单调性的学习既有重要价值,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体现数学本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既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也是一节数学方法课,同时也包含着数学认知策略的教学.教师既需要从数学学科体系的宏观角度进行整体把握,也要从教材编排的中观角度进行单元设计,还要从教学方法的微观角度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说,“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课时聚集了数学教学的诸多矛盾,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对每个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可以充分反映教师在数学教学上的关注点,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 二、分析一个职初教师的教学设计 下面给出一位职初教师对“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从这份教学设计看,这位青年教师已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基本上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细细剖析这份教学设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的图象指出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理性描述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现象. 点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和统帅,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位比较恰当,但从后面实际的教学设计看,教师对一些定位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如“理解”、“简单”等并没有很好的理解,也没有很好地贯彻,制定教学目标这个过程成了无用的文字摆设.同时,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显得空洞无物,存在套用新课程理念,把三维目标当作标签来贴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许多植物的花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肥皂水(pH:9.5-10.5)中滴加菊花浸出液,溶液显示的颜色是()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C.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D.用胶头滴管滴1小滴待测液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3.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A. 6 B. 8 C. 11 D. 14 4.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 KNO3K2CO3NaNO3CaCl2 B. KC1NaHCO3K2SO4NaCl C. NaCl ZnSO4KNO3KOH D. HCl MgCl2Na2SO4NaCl 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 20 ℃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6.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

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像是() A. B. C. D. 7.某同学用pH试纸测日常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他的实验记录一定错误的是() A.纯碱溶液的pH=11 B.食醋的pH=8 C.肥皂水pH=10 D.酸梅汁pH=4 8.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 9.下图是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显酸性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2.2《溶液的酸碱性和pH》word课后作业

高中化学 3-2-2溶液的酸碱性和pH45分钟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在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的c(H +)一定等于1×10-7mol/L 的是( ) A .pH =2和pH =12的两种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B .0.05mol/L H2SO4与0.10mol/L NaOH 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C .将pH =5的CH3COOH 溶液稀释100倍 D .pH =1的H2SO4与0.10mol/L 的Ba(OH)2溶液以等体积混合 解析:A 中pH =2的强酸与pH =12的强碱以等体积混合时,酸提供的H +的物质的量(10-2Vmol)等于碱提供的OH -的物质的量[(10-14/10-12)Vmol]。pH =2的弱酸与pH =12的强碱以等体积混合,酸的浓度必很大,反应中酸过量,最后溶液呈酸性。B 项是强碱和强酸,如两溶液体积各V L ,则n(H +)=0.05mol/L×2×V L ,n(OH -)=0.10mol/L×V L 。C 中pH =5的弱酸,稀释100倍,由于在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c(H +)下降不到1/100。 故选B 、D 。 答案:B 、D 2.室温下,将pH =2的盐酸和pH =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约是( ) A .2.3 B .2.7 C .4.3 D .4.7 解析:本题属于室温下,两种强酸溶液混合时的pH 的计算,既可用常规解法求算,也可用经验公式巧解。 (常规解法)混合溶液的c(H +)= 10 -2mol/L +10-5mol/L 2 。 2.3=3)-lg(5×10=-pH ,则3mol/L -5×10= (经验公式求解)因pHB -pHA =5-2=3>2,则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pHA +0.30=2+0.30=2.3。 答案:A 3.某酸溶液的pH =1,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A .等于0.1mol·L -1 B .一定大于0.1mol·L -1 C .若为强酸一定等于0.1mol·L -1,若为弱酸一定大于0.1mol·L -1 D .若为强酸一定小于或等于0.1mol·L -1,若为弱酸一定大于0.1mol·L -1 答案: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 =4 C .0.2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1 D .pH =3的醋酸溶液,与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7 解析: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但c(H +)=c(OH -),水仍呈中性,A 错;我们知道pH 每升高一个单位,对于强酸需要稀释10倍,而对于弱酸稀释的倍数超过了10倍,B 中由于醋酸为弱酸,稀释至原来的10倍后,pH<4,B 错;在D 中,当酸与碱的pH 之和等于14时,等体积混合后,谁弱显谁性,即pH<7, D 错。

《函数单调性》复习课教学反思

《函数单调性》复习课教学反思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在教学时不能贪图进度和难度,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体会去理解。对于这节课:单调函数的概念是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是难点。教学时主要使用启发式,好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很快基本掌握函数单调性这一知识点。 在高一时我的教学过程是:按照大纲要求,将概念引入、讲解、重点分析、举例巩固、课后练习。这堂课无论是自己或者学生都反映良好,概念清晰,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准确率较高。但是,在期末复习的时候,问题还是暴露出来,学生对于单调性的概念由于时间关系已经模糊了,产生了类似于自变量大,函数值大,即可以得到函数是增函数的错误结论。已经忽略了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这一基 本要求,概念不清;更有甚者,连“对于任意的x 1

【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8.1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觉?水果有酸味 想一想:生活中如何判断 物质的酸碱性?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 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回忆在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有何变化,为什么?1、溶液由紫色变成了 红色。2、二氧化碳 溶于水生成了碳酸, 是碳酸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 由日常生活过 渡到化学中 根据以上知识,试讨论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的方法取各物质的溶液少许,分别滴入石蕊试液,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待测是酸性溶液,否则为碱性溶液 好,事实是不是如此呢?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可验证你的设想是否正确。 问题1:白醋、稀盐酸、稀硫酸在3支小试管中分别 滴几滴白醋、稀盐酸、 稀硫酸,再滴入2~3 滴石蕊试液,观察颜 学生动手实 验,提高自主学习 的积极性和科学 探究精神

等这些酸味的物质,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色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问题2:肥皂水、纯碱溶液,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是否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在3支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2~3滴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你能的出什么结论? 利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像石蕊试液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叫酸碱指示剂。除了紫色石蕊试液,化学中还有另一种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 酚酞遇到其它物质是否会发生颜色变化? 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稀硫酸,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不变色 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由无色变红 在小试管中分别

溶液的酸碱性要点(1)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注意:

(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 (2)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因为水润湿后的pH试纸将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 (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pH 计)来测量。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 (胃液的pH在0.9~1.5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还能防止粗糙的食物对胃的机械性损伤。)3.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 在改良酸性土壤时,我们一般是使用熟石灰来调节其酸碱度。 4.雨水一般呈略酸性(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中),人们一般把pH 小于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函数单调性的教学反思

“函数单调性”的教学反思 定远三中刘宏德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必修1教材中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研究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后面学习反函数、不等式、导数等内容的基础,又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素材。它常伴随着函数的其他性质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函数的单调性早已有所知,然而没有给出过定义,只是从直观上接触过这一性质。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好处,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感觉乏味。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加强对概念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定义中有不少值得去推敲、去琢磨的东西。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及判断。教学难点是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我设计意图是--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中我采取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具体流程是: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究实际生活中上下楼梯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亲切活跃的课堂氛围;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单调性的内涵,缩短心理距离,降低理解难度。 其次,探索新知。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的思维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针对函数图象,依据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三个问题,学生直接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图象及动画,使学生理解增减函数定义。学生各抒己见,这时教师及时对学生鼓励评价,会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这一过程教会学生与人合作,提供了灵感思维的空间,在对概念理解基础上,强化了单调区间这一概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类比三例,师生合作得出增减函数、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的定义,然后设计判断对错题,达到细、深、全面的理解定义,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知识”的过程,利于发展创新意识。 再次,巩固新知,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利用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两种方法。体验了数学方法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探究时先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载体,再深化扩展为函数的一般性质。从而理解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为后面的学习及综合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上课时不贪图进度和难度。按照大纲要求,将概念引入、讲解、重点分析、举例巩固、课后练习。这堂课无论是自己或者学生都反映良好,概念清晰,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准确率较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在准确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为进一步的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做铺垫。我利用课本的引例,即利用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现象,然后就单刀直入地提出了“函数的单调性”这个概念,解释一下要点“任意”、“都有”、“定义域”、“区间”,为了让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更透彻,突出重点,后续学习更加顺利,我还加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直观现象容易为其所接受),一方面也是尽最大可能地利用课本承前启后。学生在描述上述三个函数图象的时候较为顺利,此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描述其的特征:从左往右图象上升。然后顺势提出让学生观察其余两个函数的图象,是否有类似的现象。学生1:二次函数图象上升;学生2:二次函数图象下降;学生3:二次函数图象下降后上升。学生1和学生2在学生3回答后感觉自己似乎错了,但又说不请理由。此时,教师指出:在同一个观察任务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观察的顺序应沿x轴的正方向即“从左向右”,即可得到正确答案。学生在理解错误原因过程中亦得到了正确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上述三个函数存在从左往右看图象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及时提出课题“函数的单调性”,并指出以上函数的单调性及增减函数的名词。直观上承认这一性质以后,

(完整版)初中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有答案)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学习要点]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pH值和酸碱指示剂。 2.知道pH值与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3.知道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范围。 4.了解pH值的几种测定方法。 [家教点窍] 1.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 3.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常温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当pH>7时,溶液呈碱性 当pH=7时,溶液呈中性。 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常被用来测定溶液的pH值。 4.指示剂在溶液里的显色和pH值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某溶液的pH=7,要使这种溶液的pH值降低到2,应加入的溶液的pH值是 ( ) (A)1 (B)5 (C)7 (D)13 解析 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9的溶液显弱碱性,当这两种溶液相混合时,混合溶液仍显碱性,其pH>7.pH=13的溶液是碱性较强的溶液,和pH=9的溶液相混合,混合液仍呈碱性,其pH>7。pH=5的溶液呈弱酸性,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后,混合液的酸性不可能继续增强,其pH值不可能降到2,pH=1的溶液酸性较强,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中和、体积增大后混合液仍有可能达到pH=2。 答案(A)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的 ( ) (A)酸碱度 (B)酸碱性 (C)pH值 (D)是酸、是碱,还是盐

2.向碱性溶液中滴加酸,pH值的变化情况是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值大于7的是 ( ) (A)生石灰 (B)干冰 (C)氯化钠 (D)氯化氢 4.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B)滴入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C)滴入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 (D)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5.下列溶液中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 (A)食盐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石灰水 6.要使pH值是5的稀盐酸溶液pH值升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NaOH溶液 (B)加浓盐酸 (C)加浓H 2SO 4 (D)加NaCl溶液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①CaO;②Na 2O;③CuO;④Fe(OH) 3 ,所得溶液使酚酞显红色的是 ( ) (A)③ (B)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溶液的pH值:SO 2溶于水;Na 2 O溶于水;NaCl溶于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填空题 1.A溶液的pH=5,B溶液的pH=3,C溶液的pH=8,则这三种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浓度是10%的硫酸溶液98克,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其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其pH值 7,溶液显色,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在m克n%的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色,加入m克n%的盐酸后,试液变为色,溶液的pH值 7(填“>”或“<”)。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A) 5.(D) 6.(A) 7.(C) 8.(D) 二、1.B>A>C 2.小于,红,大于,紫,等于,紫色,10.3% 3.蓝,红,<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8.1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教学重点: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2.用pH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难点: pH与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品尝食醋,苹果感觉有酸味,又常听说烧碱和熟石灰这些物质的溶液有碱性。怎样区分溶液的酸碱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板书课题:8.1溶液的酸碱性 讲述:在第五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在我们用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来检验某种溶液是否显酸性或碱性。 演示【实验8--1】 归纳: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讲述: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怎样衡量呢?通常我们用pH来表示其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板书: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阅读讨论:221-222,讨论交流,由学生总结出规律 板书:酸性溶液 pH<7 (pH越小,酸性越强) 中性溶液 pH=7 碱性溶液 pH>7 (pH越大,碱性越强) 阅读:教材223“常见物质的pH” 讲述:那么如何测定溶液的pH呢?

教师边讲边演示: 学生分组实验: 测肥皂水,洗发水,牙膏,洗手液,洗衣液,鸡蛋,食醋,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小结: 课堂练习: 1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无色 2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A.把试纸浸在待测溶液中 B.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 板书设计: 8.1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pH: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酸性溶液 pH<7 (pH越小,酸性越强) 中性溶液 pH=7 碱性溶液 pH>7 (pH越大,碱性越强)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二、测定溶液的pH: 布置作业: 225页第3、4、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