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政茶法及宗教哲学

茶政茶法及宗教哲学
茶政茶法及宗教哲学

第三章茶与社会

第一节茶政与茶法

▲一、茶税与茶法

茶法一般包括茶税、贡茶、榷茶、茶马互市的有关上谕、法令、规定和奏章等内容。

茶政是有关对茶的栽种、储运、经销、榷税、缉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内容包括茶业政策的制定,茶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茶税的征收管理,流通体制的建立等。

(一)唐代税茶制

◎我国茶之征税,始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史称“初税茶”。随后,改为“定制”,并相继设立“盐茶道”、“盐铁使”等官职;

◎太和九年(835),改税茶为榷茶专卖;

◎宣宗大中六年(852),制订“茶法”12条,严禁私贩。

(二)宋代榷茶制

●至宋代,茶法更严。实行“榷茶制”,还有“交引法”、“三税法”、“四税法”、“贴射法”、“见钱法”等,国家专卖。

●后又经元、明、清,改“榷茶制”为“茶引制”。

(三)清代以后自由经营

清咸丰以后,将“茶引制”改为征收厘金税、茶捐,民间逐步恢复自由经营。

二、茶政、茶法的内容

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茶政和茶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榷茶制”与“茶引制”

●榷茶,即茶的专营专卖。这一政策始于中唐文宗太和九年(835)。

●北宋初,宋乾德二年(964),真正实施。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废榷

禁,改行通商法,时榷时废,到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又恢复榷制。政和二年,蔡京推出“政和茶法”。

●元、明、清代榷茶制度,基本袭用宋制。

●清嘉庆以后,原引制渐废,茶税始变为厘金、茶捐。至咸丰末年同治初年,

榷茶制除个别地方尚保留某些形式外,其余全部消失。

(二)贡茶

●贡茶是指古代地方进贡给皇室专用的茶。据晋代《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时,茶已作为巴国贡品向周武王纳贡。贡茶起源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隋炀帝杨广推动王公贵族饮茶之风。

●唐大历五年(770),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贡焙,使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贡焙;贡茶从李唐王朝开始形成制度。唐代贡茶,以早为贵,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品目有10多种,最有名的是江苏宜兴的阳羡茶、浙江长兴的紫笋茶和四川雅州蒙顶茶。

●宋代,贡茶制沿袭唐制。贡茶地区达30余个州郡,约占全国产茶70个州

郡之半。宋太祖首先移贡焙于福建建州的北苑;贡茶主要是大小龙凤团茶,品目多达41种,制作精致。

●元明,贡焙制有所削弱,仅在福建武夷山置小型御茶园,定额纳贡制仍照

实施。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官焙,罢龙风茶,散茶兴起。

●清代前期,虽然采取历代产茶州定额纳贡制,但到中叶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

发展、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增长,贡茶制度则随之逐渐消亡。清代出现了许多历史名茶,如龙井茶,碧螺春、老竹大方茶等。

▲▲(三)茶马贸易(又叫茶马互市)( p42)

▲茶马互市,见之于唐,成制于宋。它是唐、宋至清代时,官府用内地的茶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进行以茶易马的一种贸易方式。不过,它的作用与意义则要远远超过贸易往来,实是一种法制。

●茶马交易见之于唐,成制于宋。始于唐肃宗时期(756-761)。至唐德宗贞元

年间(785—805),正式开始了商业性的茶马交易,并未形成一种定制。

●熙宁七年(1074),于川、秦分别设立茶司和马司,专管茶马互市之事,茶

马交易成为定制。

●南宋绍兴初,改设为都大提举茶马司。南宋时,有八个地方设有茶马互市,

即四川五场、甘肃三场。

●茶马互市政策到了元代,因蒙古族不缺马匹,暂告中止,买卖茶改用银钱

和土货交易。

●到明太祖洪武初,又恢复茶马交易。

●清初继续推行茶马交易,且发展较快。康熙四十四年(1705),西宁等地茶

马交易停止;雍正十三年(1735),甘肃茶马交易停止,茶马贸易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句号。

茶马古道专题

一、茶马古道来历、概念和含义

▲▲1. 茶马古道的定义

特指藏、川、滇三省区范围内数千年间,因茶马互市而兴起、发展的由藏汉民族马帮、背茶工和商贩开辟的的民间商贸通道。

2. “茶马古道”的来历

?1990年木霁弘等学者命名——《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

?“茶马道”之名古早有之(汉代称“蜀身毒道”、“唐蕃古道”,明代称“古茶马路”,清代称“九尺道”)

?茶马古道源于茶马互市,见之于唐,成制于宋,盛于明清。

?茶马互市:唐宋至清代,官府用内地产的茶叶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进行以茶易马的一种贸易方式。

▲3.茶马古道的历史内涵(作用)

?经贸之道——茶马交易大通道

茶马交易大通道。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是藏区茶叶补给的生命线,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

?滇藏川茶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通道。

这条通道开辟了西藏饮茶的先河,推动了饮茶风尚在西藏的普及和传播,促进了沿途二

十多个少数民族饮茶风风俗和茶艺茶道的形成的传播。

?文化之道

这条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和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千百年来,不仅是汉、藏之间,藏族与西南其他少数民族乃至藏族内部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均在这里默默地、不间断地进行着。

?安边定国之道——治藏、安藏之道。茶叶成了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质,直接影响国力军力的强弱,也间接成了控制少数民族的利器。

?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明古道——第二条“丝绸之路”。?可开发成为世界顶级的旅游绝品。

二、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

(一)茶马古道的成因

1、西藏的饮茶的历史

?据《西藏政教鉴附录》记载: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

?史学家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记载:“在安史之乱的三十多年里,汉族茶叶传入吐蕃”。(图:酥油茶)。

2.“茶马互市”产生与茶马古道的开通

(二)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民族古道、盐运古道和马帮古道→茶马古道

●西汉时期形成“牦牛道”——最早的川藏茶马古道

●唐代:形成唐蕃古道,朝庭以茶、丝织品等物与吐番交易,在陇(陕西)、蜀、洮(甘肃)、岷一带出现官方开办的市易区。茶马贸易处于初级阶段。

●宋时:朝庭正式建立“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茶叶输藏成为政府一项重大国策。

●元代: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使茶马古道成为控制边疆的通道。

●明代——茶马贸易最为发达的历史时期。

实施“以茶制边”政策。制订了一系列健全“茶马互市”贸易的措施,并建立巡视监察制度。

●清代

?茶马互市内容更加丰富

?滇茶也开始大量输藏

?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止茶马贸易。

▲三、茶马古道的历史线路

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道路群,主要有三条线路: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唐蕃古道),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而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青藏线兴起于唐朝,发展较早;而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其后影响最大,最为知名。

▲四、茶马古道的开发利用价值

1、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

茶马古道可以开发成为世界顶级的旅游绝品;

2、体现茶马古道辉煌历史和陆路交通伟业

★了解干百年来茶马古道发挥的重要作用,感知茶马古道的险峻和独具一格的地理单元;

★领悟先民开凿茶马古道的艰辛与伟大;

★体会茶马古道在历史上承担内地与藏区贸易、汉藏民族文化沟通的纽带功能;★理解汉茶藏马在历史长河中的崇高地位和特殊价值及其对整个藏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3、展现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类文化遗产

展示古道的文化遗产和开放藏区风土民俗,体会古道丰富无比的文化意蕴。追寻古代商旅的足迹,感受人生的真谛。

第二节茶与宗教哲学

▲中国茶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丰厚的思想基础,它是融合儒、道、佛的思想而形成的。

▲一、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儒学讲究和谐,追求人格的完善,奉行积极的、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三方面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利用茶进行茶事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茶礼、茶俗、茶德等方面,影响更加深远。

▲二、茶文化与佛教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与茶结缘。唐以后,佛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更加紧密融合,佛教对茶叶的种植生产、饮茶风俗的广泛传播以及饮茶礼仪的形成均有着较大的影响。

1.茶与僧人生活

●以茶助禅(坐禅修行)

●以茶养身、正心

●以茶供佛

●以茶祭祀

2.茶与“和尚家风”:饮茶成了寺院的制度之一(食规之一).

3.茶与佛家悟性

▲▲●“茶禅一味”——僧侣们把茶与佛教清规、佛教哲学、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认为饮茶可以悟茶理而至悟佛理。(p93)

●禅林法语——“吃茶去”与“赵州茶”

●佛教的茶“三德”:一是能提神,二是在满腹引坐时,可以帮助消化,三是茶是“不发”之物,能使人清心,不淫欲,不会乱性。

▲三、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道家祟尚自然,追求人生淡泊,迫求境界超脱,渴望羽化成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以及老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均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道家的长生观及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着长生不死的概念(追求),茶的轻身换骨之功效早已被道教所了解,饮茶与道教的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联系到一起。(二)道家教清净无为的养生观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的第一养生要旨是清静无为。茶清静谈泊,朴素天然,无味乃至味也。道教和茶文化正是在“静”这个契合点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茶文化的本质在道教文化的精神中日益弘扬光大。

(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茶性情纯、雅淡、质朴。茶的清和淡雅之性接近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够得到高度地统一。

哲学与宗教区别

科学研究的是具体事实的事理,它的对象是确定的,而结论也往往容易得到普遍的公认。例如,植物学家命名了一株植物,一般不会遭到异议;物理学的定律只要被实验和经验证实了,全世界都会承认和应用。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告诉你事实是怎样的,因为它给出客观世界的知识;但它不会告诉你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人的实践,它更不能告诉你该如何行动、如何有意义地过一生,如何求得存在的价值。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足以说明科学的盲目性,假如科学掌握在愚昧、疯狂和残忍的人手中,它不仅不会带来福祉,反而会给人类招致灾难。科学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无人用它,它就是死的;只有被人翻阅利用,它才能活起来,才会成为人手中有力的工具,而掌握工具的人本身又受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驾驭。这些主宰人思维和行动的观点就是哲学和宗教所提供的。哲学探究的是所有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的东西,例如,世界是什么组成的? 人本质是什么? 人类知识的基础是什么? 人的价值的形上依托在哪里?等等。由于这些东西并非实在之物,因此哲学的结论总是无法通过经验去检验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有限的,有限的人以有限的经验和知识怎能证明无限的世界呢? 所以,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哲学家都会得出不同的论断,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么,如此一来,哲学是否成了与宗教一样的主观臆断呢?话还不能这样说。宗教的历史比哲学要早,在还没学会逻辑地思考问题以前很久,人类就已经依靠宗教来满足自己心灵的追求了。宗教诉诸人的信仰,它将人求取人生意义的追求寄托在某种不可知的冥冥然的东西上面,使人沉迷于神秘的心理体验中,从而获得心灵的平衡。 哲学却不同,它总是建筑在每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水平上,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先进的知识作为自己材料,充分发挥理性的思考功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设定的对象,从而给出综合了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人生智慧。正是这种智慧给人平静丰满的理智生活,因此可以说,哲学在智慧的基础上给人提供选择人生的自由。任何时代,相对于无限的时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了哲学,人就获得了掌握有限知识去为自己服务的主导权。 不妨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区别吧。在茫茫大海上漂荡着一叶孤舟,船上有一位科学家、一位神父和一位哲学家,他们是从一艘失事的轮船上下来的,他们盼望着尽快获得救援。 可是,四顾茫茫,既不见有陆地,又没有过往的船只,连唯一的一台发报机也在慌乱中掉进海里。 怎么办? 神父祭起了看家法定,双手划十字、喃喃然而语,祈求上帝开恩,创造奇迹,把他们救出困境。科学家对之不屑一顾,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推算出陆地就在南方某处,建议三人合力把船划向那个地方,尽管他们的力气未必能坚持到底。 哲学家觉得,神父的盲目也许是可笑的,但怀抱希望总还是可喜的,而科学家的计划虽有根据,可盲目用力说不定会功亏一篑,因此,既要坚持希望,又要找出可行的办法去实践之。 他于是提议大家把衣服脱下来,和桨一起作成一面风帆,恰好风向正朝着南方,不知是对神父虔诚的回报,还是科学家的知识发挥了效能,或者是哲学家智慧派上了用场,他们总算得救了。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哲学家就比别人聪明,而是想说明他善于运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解决一些人生难题。所以我们不妨说,科学给人以知识、宗教给人以信仰,而哲学则给人以智慧。这种智慧当然不是教你去发财致富,去投机取巧学问,而是指导你理解人类、知识的由来,认识世界的可能结构,为你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奠定理智和信念的基础。 正因为哲学是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希腊人会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千百年来,尽管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学说,给哲学下过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定义,然而,“爱智慧”这种意思始终包涵在哲学的理念里面。人高于动物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维、去改造世界和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人不满足于天赐的地位,他时刻想要征服自然,提高自我,因此他不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且还要扪心自问、深入反思,在改变现实的同时改变自己,不断地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为人类的生存赋予崇高的意义。在这样做时,人就成了“智慧人”。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序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 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 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 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 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 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 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

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 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 原序 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科学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与此同时,物理学本来有很长时间就一直在寻找,并且找到了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械模型,这时却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新概念,在这些概念里,机械模型是不中用的,同时也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根本的东西,这些东西,用牛顿的话来说,“肯定不是机械的”。 大多数科学家一向朴素地认为他们所处理的就是终极的实在,现在,科学家们开始更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工作的真正性质了。科学方法主要是分析性的,要尽可能地用数学的方式并按照物理学的概念,来对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现在我们晓得,物理科学的根本概念都是我们的心灵所形成的一些抽象概念,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不过,话虽这样说,就连哲学家现在也开始明白,在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实在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是现有的最好不过的证据,而一种新的实在论,如果可能的话,就必须利用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建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哲学的根

中国哲学的根 ——灵遁者 最近缠于俗事,许久没有动笔写一些东西。然一友人问我:“中国文化的根是什么?是道?还是周易?还是什么?” 我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相当之大,不敢轻易回答。但是这个问题,久久缠绕在脑海。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动笔写这样一篇文章《中国哲学的根》。 为什么不用《中国文化的根》作为题目,是我觉得不够究竟和彻底。不如改为《中国哲学的根》为题,才够究竟。甚至一度想把题目改为《东方哲学的根》,以此来区别西方哲学。 首先大家跟我分解一下《中国哲学的根》这个题目。显然关键词是:中国,哲学和根。 我在上面说了一度想把题目改为《东方哲学的根》,细细一想,发现这是一个青年饱含着对中国哲学的极度自信的冲动使然。把“中国”换为“东方”必然将导致两个现象。其一是一片谩骂声和指责声;其

二是失去了方向,无法捕捉东方哲学的根。 中国哲学是东方哲学的典型代表,可是将中国哲学等同于东方哲学是错误的。毕竟东方国家众多,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所受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影响各有深浅不同,无法具体量化。所以我只能乖乖以《中国哲学的根》来作为我的题目。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我可以比较好的把我中国哲学的根,也能比较容易和西方国家哲学作对比。 再来看看”哲学“这个关键词。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哲学这个词,看着高大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的实践者。也就是”哲学者“。要不然毛爷爷也不会呼吁广大干部学习和实践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里不可避免的又要谈到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的是什么。显然有一千个哲学家,就有一千种定义。在古希腊文中哲学一词是指爱智慧。在教课书中哲学是这样的: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建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世界的各种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创立基本概念、发现世

中国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道佛三教。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 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 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客来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刘贞亮“十德”中所讲的“以茶表敬意”,“以茶利礼仁”,都有一个敬字的内涵。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 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 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 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 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 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 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 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得 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 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 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直 觉观照方式。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昭示了:当禅宗将日常生 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一种宗教最为内在的精神――了 悟(或顿悟)结合起来时,实质上就已经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化 形式和文化道路。而“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 成为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就连李白、刘禹锡、白居易、 皎然、韦应物、黄庭坚等中国第一流的诗人都相继进入了这一领域。

宗教哲学

把重复的关键字换成成语或者同义词,把主动句换成被动句,把主语换成宾语,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分句,每个分句都加主语和宾语…… 罗森茨维格的宗教哲学的创立在西方宗教哲学史上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 其 被誉为西方“第二部圣经” 的《救赎之星》, 在宗教信仰领域,也体现着中西文化的差别。若对该差异进行定义的话, 借用海外新儒家的术语, 这样的差异即所谓外在超越性与内在超越性的差异。 就其基础特质而言, 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外在超越性的宗教信仰, 它把一种外在于人 的终极性客观对象, 也即西方新正统神学家巴特所谓的“绝对的他在” 看作是人类精神最高企盼的对象。 中西宗教哲学之要素对比 罗森茨维格认为宇宙是由上帝、世界、人这三种不可还原的要素组成的 话, 而中国宗教哲学则提出宇宙是天、地、人所构成这一的观点。 在阐释两者的相似前,为便于理解,有必要就罗的元逻辑学和元伦理学作出简单介绍。从两者相似之处看,正如张载所说, “阴阳天道, 象之成也;刚柔地道, 法之效也;

仁义人道, 性之立也” (《正蒙·大易》)。在“三才说” 里, “天” 代表着世间万物的孕育产生,这一点可与罗的形而上学的上帝类比;“地” 展现的是万事万物的必然趋势, 故可与罗森茨维格的元逻辑学的世界对应;而“人” 阐释了意志的无拘束性,因此最后这一要素可与罗森茨维格之的“人” 相匹配。 就这两个的区别而言,在罗的学说里,上帝、世界、人三要素的关联是以上帝对人类的启发,救赎的否定之否定这两点为媒介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在中国的宗教哲学里,通过大易的“兼三才而两之”来实现天、地、人三要素的关联。这里的“两”即天地地万物中的正面和反面的辩证。它在“天”这一要素里面指向阴面和阳面的对立,在”地”这个要素里面则由刚性与柔性阐释,道义和仁爱则是“人”这一要素的呈现。最后。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兼三才而两之”意味着天、地、人三者在《易经》中已不再是三个孤立的要素,而是在生命的肯定与否定之中一直贯穿着,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整体。 在罗森茨维格的学说里创造的世界代表了正题,启示的灵魂代表着反题,救赎的上帝代表了合题。在中国宗教哲学里, 地道、人道、天道三者也体现出一种正、反、合的关系。 同理, 正如在罗森茨维格的学说里, 上帝的天国不过是世界与灵魂的相互统一一样, 在中国的宗教哲学里, 超越的天道则不过是自然与人的相互统一。 中西宗教哲学之方法论对比 它们都坚持不是“独白” 而是“对话” 的方法才是宗教哲学的独 一无二的方法, 才可以作为神启的语言使我们出凡入圣地与神相会。 它由语言僵硬

哲学、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题目:哲学、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摘要:关于哲学、科学与宗教,或许我们之前并没有想过3者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但你细细想来,它们三个却是密不可分的。哲学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之中便充满了哲学。宗教和科学似乎就关乎信仰了,相互之间,争执不断。然而,这是21世纪,社会经济越发地发达,科学也越发地发达,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一切,始终有一群人以宗教的角度去理解。现如今宗教与科学既矛盾,又和谐地存在这。而哲学,掺杂其中,因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哲学。 关键字:哲学;宗教;科学;关系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关于科学 (2) 二、关于哲学 (2) 三、关于宗教 (3) 四、关于三者的关系 (3) 五、总结 (4) 一、关于科学 科学就是符合逻辑的事实。 科学在不断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似乎有所改变。以前的人们认为宗教就是迷信、愚昧、没有文化知识,大多数人是不信任何宗教的,甚至是排斥宗教的,他们认为宗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木的阿Q精神罢了,就算你信任何一种宗教,你很虔诚的祈祷你的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并不会因为你的祈祷而有所改变。但客观的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宗教的正面作用。几乎所有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做事都比较尊从内心的想法,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并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因为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二、关于哲学 再说说哲学,哲学似乎跟自然科学的关系很密切,它们都是关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一种规律,跟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它本身就存在,并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改变,甚至是一种思想。是抽象的,精神方面的研究。哲学带给人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能让我们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哲学是介乎与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哲学与宗教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为止认为确切的知识而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或者是信仰的。哲学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的,它永远研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宗教是诉诸于权威,信仰,一切正确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出正确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宗教。自然科学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饮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茶文化。其中儒释道对茶文化的影响较深。最终茶文化是一种非儒,非释,非道,但又是一种即儒,即释,即道的文化。本文主要阐述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儒释道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儒家、释家、道家 1 儒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1.1儒之“礼”对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是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茶礼就是在茶事活动中,长幼敬让,宾主谦和,从而形成一种融洽、和谐温馨的氛围。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礼节。所以儒家主张的“礼”与茶礼有着想通之处。 1.2儒之“中庸”对茶文化的影响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2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虚静恬淡的本性。道家不把“自然、物质、精神分离,认为是一个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讲究修炼与内省,追求清心寡欲,朴质自然,这与茶性十分贴近契合。道家思想渗入的茶文化更加接近普通的民众的思想境况。 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摘要:现实是变化的,永恒似乎永不可能。而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具有它本身的理想性与现实性。首先,永恒是仅属于上帝的,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时间则是永恒的外在形象。其次,在现实当中人们可以通过无限地接近上帝触摸到永恒,虽然说人们得以接近上帝需要靠上帝的恩典,但从奥古斯丁的陈述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仍然可以起作用。自由意志使人们远离上帝,但同时它也是人们得以再次靠近上帝的动力因。人们因为自由意志获原罪而经受尘世之苦,认识上也受尘世之物的蒙蔽而过多地去追求可变的、有限的事物而远离常在的、无限的上帝。只有重新去认识自身,不断践行上帝对爱的要求,争取重新皈依上帝的怀抱,才能再次寻得永恒。 关键词:永恒;原罪;自由意志;自爱 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断在寻求变化中的永恒。现实生活讯息万变,让个体的存在时刻感受着变化带来的虚无感。个体拥有把控灵魂的能力,希望在时间流中感受永恒所带来的安全感,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虚无。 一、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理想性阐释 其实永恒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早在奥古斯丁之前,就有不少对永恒的研究。如早期教父就有曾将上帝的永恒设想为时间的无限延伸观点。奥古斯丁强烈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如果用时间来衡量上帝的永恒性,那只会降低其作为永恒者的地位,而且也不足以说明上帝的神圣性。“‘永恒’在奥古斯丁那里不是指无限长地延续时间,而是指‘永远的现在’,即没有过去、将来,而只要现在。‘永远的现在’意味着没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上帝是不变的,不能设想上帝一会儿出生,一会儿又病死、老了、死了。与‘永恒’这样的存在方式相反的,是‘时间’。”[1]91所以,永恒并不能用时间来量度或者由时间来界定。“你是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在你,从不会有过去的今天,而在你之中今天则悄然而逝,因为这一切都在你掌持之中,除非你把持它们,便没有古今。你的年岁终无穷尽,你的年岁永远是现在:我们和我们祖先的多少岁月已在你的今天之中过去了,过去的岁月从你的今天得到了久暂的尺度,将来的岁月也将随前规而去。你却永不变易:明天和将来的一切,昨天和过去的一切,为你是今天将做,今天已做。”[2]9可以看出,永恒是上帝的存在方式。在奥古斯丁那里,上帝并非经验实体,他仅仅是作为精神体而存在的,这样才可能具备了所有的至善品质。而永恒仅仅属于上帝的,因为他是所有东西的创造者。他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时间,时间只是永恒的形象。人们自身仅仅是在时间中经验永恒,即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之永不消逝的永恒,永恒的事物就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这就是上帝的永恒。我们谈论时间,多是站在经验的角度而言,而既在时间中又不表现出流变的,则称为时间中的无时间者。时间总是代表着变化,而无变化则意味着静止,而静止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概念,它并无绝对只有相对的,事实上仍然是变化的。所以无时间者除了不表现为流变之外,它还应该是在时间之外的。只有在该物之上才能不受该物的制约。在时间之外的,只能是它的创造者———上帝。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所以,时间中的无时间者称之为永恒。“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他们可以看到一切过去都被将来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而一切过去和将来却出自永远的现在。”[3]在奥古斯丁看来,时间仅仅是体现永恒,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到来,而现在也可以拆分为无数的过去与将来。所有仅仅是当下这一相对静止的时间才可能称之为永恒。而永恒的时间性也仅仅就表现为当下的这个刹那。永恒仅仅是属于上帝的,而上帝则是超越了世间万物的至高存在,永恒作为上帝的其中一种属性,同样表现出了这种特质。对于受造物而言,上帝并非是经验世界中可以触摸可以靠近的,它是非经验、非实在的存在。永恒也并非是经验的、实存的,它仅仅存在于灵魂层面,也仅仅在灵魂的层面上可以体验。所以,永恒应该是灵魂层面的存在。 二、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现实性阐释:时间之内的受造物如何可以接近永恒 1.受造物为何会堕落:原罪与自由意志 原罪,它出自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它是专有的,是基督教徒解释人们为什么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得受难,就要寻求解救的专有术语。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而犯下所谓的原罪,最根本的意思则是指上帝所造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 正文: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① 一、艺术与宗教 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音乐,这种看似娱乐的艺术,也是很早就参与到了宗教的辅助品中。例如西方教堂均有唱诗班,他们的音乐多用管风琴演奏,声音空灵飘渺。不仅仅与教堂的氛围相符合,更能让人的心灵感到超脱,而成为宣扬宗教神秘氛围的必备品。 同时宗教对艺术不仅是简单的利用,他也为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直接的参与到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东风还是西方,早期的绘画大多数都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院系:哲学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乔连军学号:H200902005 摘要: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对于宗教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泛起了争论的火花。马克思宗教观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体系主要由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等几个方面构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宗教的认识也将不断的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统筹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涵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故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渊源 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集中表现为以施特劳斯、布鲁诺·鲍威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彻底否定了宗教和上帝超自然的神圣本质,而把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马克思总结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上帝和宗教的思想,并以费尔巴哈所揭示的人是神圣家族的世俗基础为立足点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以及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不仅从费尔巴哈所奠定的反宗教的批判的基础出发,即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且马克思更向前迈进了一步,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1所谓“颠倒了的世界”,就是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具体就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专制国家。在这种颠倒的世界里,人没有人的权利和地位,不能过自主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在依靠自己力量摆脱不了现实苦难压迫下,就把希望和幸福寄托于在未来的幻想的天国里,因而“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2马克思特别提出了把宗教批判同无产阶级革命

以茶论道发扬茶文化净化人心灵

以茶论道:发扬茶文化净化人心灵 专访郑州茶根缘执行董事——罗忠健 罗忠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像铁观音,刚直方正且带有清新淡雅至儒气,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阳刚之气。在我的身边饮茶的朋友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品茶完全融入生活中的并不多,罗忠建则是其中一个。我们在一个晴朗冬日的午后,专程来到位于南阳路上的郑州茶根缘闽南会所拜访罗忠建董事长,与这位培训行业出身,把周易引入公司管理的这位传奇人物,一同探讨茶艺、茶韵、茶与生活。 来到茶根缘门前,单是外观就给人一种厚重和古朴,推门而入,铺面而来的更是一种古朴的气息和传统的茶味清香,古典的木式镂空装饰,中间点缀着古代文雕墨宝,恍惚间如同来到了一座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文物博物馆,坐在木质色调的茶室之中,如果不是罗忠建总经理幽默而不失热情的谈吐,单从他那稳重的外表,你绝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饱含创业热情的年轻人。 罗忠建毫不讳言地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大学毕业后也有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一切都很稳定,稳定得有些乏味。“为什么不尝试去突破?为什么一定要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身为培训行业公司职员的罗忠建在平乏的生活中常常自问,平静的生活下暗藏着一颗充满创业冲动的心。 然而,世事皆需缘分,罗忠建一直没遇到一个让自己有决心放弃自己原有的工作而去做新行业的事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闽商的结识,让他很快熟悉并喜爱上茶艺,而此时的茶根源也正处于招兵买马之际,以培训师特有的敏锐与魄力,罗忠健深得董事长赏识,一举成为茶根源集团的执行董事,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罗忠健来说,培训和企管都让他爱不释手,沉醉其中;尤其是这样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当然对于频繁跳槽,罗忠健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随意的、频繁的跳槽,每选择一个行业,一份岗位之前,都要做好详细的规划,以免多走弯路,影响职业发展。 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商代,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烹茶、饮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他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没信美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生活方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祛除杂念。 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茶道精神,茶道与佛道、禅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共同遵循着“内省修行”的思想,同时也与提倡“清净、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因此不管任何时代茶都是儒雅人士所不可或缺的。他与一般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它除了满足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在品茗活动中的一种高尚精神追求。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满足和高品位的休闲,可以说是高档次的文化消费。他认为茶文

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宗教的哲学功能

54 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 宗教的哲学功能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宗教与哲学,一如世界上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一样,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片面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忽视乃至根本否认它们之间的统一。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文在肯认二 者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特别地论证和强调了宗教与哲学的统一性。一方面,我们 强调指出,自哲学产生之日起,它就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指出,宗教不仅对形 而上学或本体论有明显的助推功能,而且对人学或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助推功能。 关键词: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宗教的哲学功能;宗教的哲学;宗教哲学 作者简介: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死亡哲学和宗教学。 收稿日期:2014-03-04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14)05-0054-08 一、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 “哲学乃是同宗教并无二致的活动”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宗教较之 哲学是时间在先的。不仅哲学的产生同宗教密 切相关,而且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宗教结下 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哲学是在 宗教观念的基础上萌生出来的。就西方哲学来 说,这是相当明显的。著名的希腊哲学史专家 莱昂?罗斑在谈到希腊哲学的源头时,强调指 出,一部希腊哲学史,“首先是从要对公共思想 上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意识,或从宗教信仰中 抽出它所包含的关于宇宙过去或现在的历史的 各种观点的努力开始”。而这种思考的原始努 力,是一种“社会性”的事情,也就是说,它是以 一种“非个人的、不清楚的、继续不断的方式” 完成的,而且它总是“伴随着并表现着”“风俗 与宗教”的进程,以及力求“驾驭自然”的技术 的进程。这不仅可以从荷马的史诗中看出来, 也可以从赫西阿德的作品中看出来。赫西阿德 的枟神统纪枠提到了“一切事物”的“规则”,提到 了“一切事物”的“最初的始基”,提到了生养万 物的“大地和散布着星辰的天空”以及“含盐的 海洋”,还提到了由“混沌”而“大地”、星空、山 脉、海洋而宇宙万物的宇宙起源论。在奥非斯 教的枟创世记枠里,一方面把神看做“万物的安 排者”,另一方面又宣布水和一种泥状物质乃 万物的本原。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后来的自然哲 学[1]24-33。正因为如此,另一个著名的希腊哲学 史家昂利?贝尔明确地提出了“希腊哲学出于 道德和宗教”的观点;黑格尔虽然反对哲学始 自宗教和神话的观点,但是却并不否认哲学缘 于宗教和神话的观点,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按 “时间次序”“在先”的宗教或神话其本身即“潜 伏”有“完全普遍的对象”,即“实质的内容、思 想、哲学原则”[2]62-91。 哲学一经产生就同宗教建立了相当密切的 关系。就西方哲学来说,宗教不仅构成了古希 腊罗马哲学的起点,而且也同古希腊罗马哲学 的内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巴门尼 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同宗教有这样那样的关联,而且亚里士多德还 径直把他的“第一哲学”宣布为“神学”,他之后 的许多哲学家,如斐洛(约前25—公元40)、普 罗提诺(约204—270)等,更是使他们的哲学具 有鲜明的宗教色彩。由此看来,西方哲学史家 梯利的“希腊哲学以宗教始,以宗教终”这句名 言是颇为中肯的。在西方哲学后来的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回答人们用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根本问题。与科学不同,科学探索事实世界,宗教探索意义世界。与哲学也不同,哲学解释意义世界的方式是理性逻辑,宗教对意义世界的解释是超理性思维。一句話,凡人们想不通、做不到的地方,就有宗教存在。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宗教的唯心,它是科学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它的产生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一切旧哲学——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真正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从而导致观察世界一系列问题上的重大缺陷和错误。旧唯物主义不把对象、现实当作实践去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唯心主义则抽象、片面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方面”。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