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第1.2章

1.试述肌肉力量训练

的基本原则。

2.试述在神经纤维上

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导的。

3.骨骼肌有几种收缩

形式?它们各有什么

生理学特点?

4.为什么在最大用力

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

的张力比向心收缩

大?

5.试述绝对力量、相

对力量、绝对爆发力

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

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

义。

6.骨骼肌肌纤维类型

是如何划分的?不同

类型肌纤维的形态

学、生理学和生物化

学特征是什么?

7.从事不同项目运动

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

成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1.运动训练对心输出

量有何影响?

2.试述运动员安静时

出现的心搏徐缓的机

制。

第四章

1.废除“无氧阈”概念

的依据

2.废除“氧债”概念的

依据

3.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

力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使甲状腺素浓度

变化的可能机制

2.运动时胰岛素下降的

可能机制

3.运动对肾上腺皮质素

分泌的影响

第六章

1.什么是运动技能和动

作自动化?

2.在运动技能形成的

三个阶段过程中各有什

么生理特点?

3.动机对形成运动技

能有哪些影响?

4.反馈对形成运动技

能有哪些作用?

5.运动成绩与运动技

能形成之间有何关系?

6.如何利用感觉间相

互关系加速运动技能的

形成?

第七章

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其中

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

的因素有哪些?

2.发展最大肌力与发

展肌肉耐力所采用的

训练有什么不同?

3.试述影响速度素质

的生理因素,并结合

实际谈谈速度训练问

题?

4.试述有氧耐力的生

理基础及以发展有氧

耐力的训练方法。

5.简述灵敏及柔韧素

质的生理基础。

第八章

1.遗传的基本规律

2.主要形态学指标的遗传度

3.对四项身体素质遗传度的分析

4.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选材的选材标准

第九章

1.如何依据赛前状态

的生理变化调整和提

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2.进人工作状态产生

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运动性疲劳产

生机理的学说。

4.试述恢复过程的阶

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

实践意义。

5.试比较不同类型运

动的疲劳特点和实践

意义。

第十章

1.根据儿童少年骨骼肌

特点,在体育运动中应

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

统特点,在体育运动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一章

1.高原应激对人体生理

功能及运动能力有哪些

影响?

2.简述高原训练时生理

功能产生的一些适应性

变化。

3.影响高原训练效果有

哪些因素?

4.热应激时会出现哪些

反应?

5.试述热服习时的生理

反应。

6.冷应激时机体是通过

哪些机制进行调节的?

冷服习时,这些调节反

应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7.评定人体冷服习的基

本测验方法有哪些?

8.试述水环境对运动能

力的影响。

9.在冷水环境中,体温

调节功能会发生哪些变

化?

第十二章

1.现代生理学实验研究

表明,( )的消耗对疲

劳的发生更为重要。

A.ATP B.ADP

C.AMP D. CP

2.乳酸堆积引起肌肉疲劳,主要是通过肌肉中( )下降所造成。

A.PO2 B PCO2 C、PH值 D.肌糖元3.“突变”学说与其他几种有关疲劳生理机理的学说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将( )和( )综合在一起看疲劳的发

展。

A.肌糖元消耗B.能量消耗

C.兴奋性下降D.应激性

4.运动生理学中,将脑至脊髓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 ),运动神经以下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 )。

A 外周疲劳

B 中枢疲劳

C D

全身疲劳

5.目前认为疲劳时,心

电图S-T段( ),T

波可能( )。

A 上移

B 下移

C 倒置 D

正立

6.疲劳时肌电振幅上升

或下降,肌电图功率谱

( ),低频成分

( )。

A 右移

B 左移

C 增加

D 减少

第十三章

1.名词解释

提高运动能力的辅助手

段兴奋剂

2.提高运动能力的辅助

手段的分类

第十四章

1.持续训练法的生理依

2.间歇训练法的生理特

3.重复训练法的主要特

第十五章

1、试述运动减肥的机

制。

2、试述减肥运动处方

制定的原则,并举例

说明。

运动生理学真题答案

名词解释: 1、兴奋—收缩偶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 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09、11 2、乳酸矛盾现象:高原服习后大肌肉群训练时最大血乳酸浓度减少的现象。 09、10、11、12 3、运动单位:一个人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09 4、阈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09、11 5、超量补偿:训练课后若安排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在机体结构和机能重建完成后,运动中所消耗的能 量等物质以及所降低的身体机能不仅能得以恢复,而且会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做“超量补偿或“超量恢复。 07、09、10、11 6、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产生兴奋,通过中枢调节动脉血压,使心脏的活动不致于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09 7、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即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汞功能储备或心力储备。09 8、身体素质: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 质。09 9、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 氧耗。09、10、11 10、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 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精神低落,实在不想继续运动下去,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09、10、11、12 11、青春性高血压:儿童少年从青春期开始到性成熟时期,由于性腺与甲状腺分泌旺盛,同时血管发育落后于心脏,引起血压升高,称为青春期高血压。07、10、11 12、窦性心率:特殊传导原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且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博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率。10 13、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人们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10 14、射血分数:每博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10、11、12 15、最大摄氧量:指在人体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机体所设取得氧量也称最大吸氧量;最大耗氧量。10、11、12 16、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Va/Qc)10 17、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11(可以用每分摄氧量除以每分心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全部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名词解释 1.向心收缩 3.离心收缩 4.等动收缩 二、单项选择题 1.静息状态下,肌小节中只有粗肌丝的部分是()。 A.A带 B.I带 C.H区 D.Z线 2.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Cl-平衡电位 D.Ca2+平衡电位 3.根据离子学说,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K+停止外流 B.Na+迅速大量外流 C.K+突然迅速外流 D.Na+迅速大量内流4.骨骼肌细胞兴奋后,处于()可以对阈下刺激发生反应。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5.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D.肌钙蛋白 6.按照肌丝滑行理论,肌肉缩短时()。 A.明带的长度减小,H带减小或消失 B.暗带的长度不变,H带不变 C.明带的长度不变,H带不变 D.暗带和明带的长度均减小 7.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力量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是()。 A.向心收缩 B.离心收缩 C.等长收缩 D.等动收缩 8.在下述哪种情况下,肌肉的收缩力量在整个关节范围内都可达到100%()。A.向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离心收缩 D.等动收缩 9.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C.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10.快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多 B.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少 C.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多 D.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少 11.细肌丝主要由()组成。 A.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B.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C.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 D.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12.下列()参与构成粗微丝。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13.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是()。 A.K+外流, B.K+内流 C.Na+外流 D.Na+内流 14.从时间关系来说,锋电位相当于细胞的()。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15.一定范围内,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刺激时间()。A.高,长 B.低,长 C.高,短 D.低,短 16.跳远的踏跳中蹬起动作属于()收缩。 A.向心 B.等长 C.离心 D.等动

运动生理学习题03

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 (一)填空题 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组成,神经细胞又称为。 2.神经元的两种特征结构是和。 3.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一条细长的圆柱状,将神经元信息传出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 4.中枢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称为。 5.神经元依其功能分为三大类:、、。 6.电突触的传递是定型化的快速传递,化学突触的传递则具有性和性。 7.视觉系统中对光敏感、接收光的部位是、。分别感受视觉和亮光视觉。 8.人体如果缺乏对某一波长光线敏感的视锥细胞,即称之为,要是对某一波长的光线敏感性比正常人弱,则称之为。 9.外膝体是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的中继站,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叶。 10.声音刺激的机械能是通过换能作用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来传递声音信息的。 11.听神经第一级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全部终止在脑干的核、核和耳蜗前腹核之内。 12.人体对声音的分辨是多层次的,除的作用外,也涉及各级听觉中枢细胞的活动 13.声音通过外耳道、、及镫骨底板传到外淋巴后,部分机械能量推动外淋巴从前庭阶经蜗孔及鼓阶到。 14.在声音频率分析中遵循着两个原则,即部位原则和原则。 15.人体对声音强度的编码是随着声音强度的加大,首先是单根听神经神经纤维上放电频率增加;其次是空间上的数目增多。 16.躯体运动由控制和调节。根据控制情况,习惯上将躯体运动分为

和。 17.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和,它们的轴突经脊髓直达所支配肌肉。 18.脊髓是有关躯体信息的传入和传出的。 1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尤其是通透性升高而去极化所致。 20.大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小α运动神经元支配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中的纤维。 21.肌梭的主要功能是当它所在的那块肌肉被拉长时,可发放牵拉和变化的信号。 22. 是肌梭内的一种肌纤维,它可分为和。 23.骨骼肌长度的改变与关节的角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感受器是中枢神经系统了解肢体或体段相关位置的结构 24.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作用。 25.牵张反射是一种突触反射,可分为和。这两类牵张反射的中枢都在。 26.动态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纤维。 27.生理学中通常依据运动时主观意识参与的程度,将躯体运动分为、和、三类 28.投掷前的引臂,起跳前的膝屈都是利用,可增加肌肉收缩。 29.脑干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具有和作用,它们主要是由实现的。 30.翻正反射的中枢在,在人类由引起的翻正反射最重要。 31.头前仰时,引起的伸肌紧张性加强,而伸肌紧张性降低。 32.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若头部位置,就会使两臂,身体随之失去平衡。 33.从高处跳下时,可反射性引起前臂,下肢,以保持身体的重心,减少震动。

运动生理学-答案

!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 2.新陈代谢: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二.填空题 1.生命体的生命现象表现五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2、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运动现场测_法,实验研究法。 . 3、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_物质代谢_和能量代谢___,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4、观察赛跑时血压的变化属_器官、系统水平研究。 5、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合成代谢,又有分解代谢。 6.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 三.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B )。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 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B )。 A. 应激 B. 反应 C. 适应 D. 兴奋 | 3.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C)。 A. 反射 B. 反应 C. 适应 D. 应答4.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 D)。 A. 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 B. 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 C. 运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 D. 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 5.运动时人体的血压升高是机体对运动的(B)。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6.体育锻炼能导致人体血管硬化的速度减慢是机体对运动的(B)。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

运动生理学习题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生存的环境,亦可称之为( A ) A.细胞外液 B.血清 C.血浆 D.细胞内液 2.当人们进行冬泳前,游泳环境各种刺产生的信息,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动员体温调节中枢,其机制属于( D ) A.减压反射 B.听觉反应 C.正反馈调节 D.前馈反射 3.下面哪一种反射活动属于正反馈( A )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应 C.正反馈调节 D.体温调节反射 4.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是人或高等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根据个体所处的条件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它是( C ) 1.后天获得的一种低级神经活动 2.先天获得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3.后天获得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4.先天获得的一种低级神经活动 二、判断题 1. 维持永远不变的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2.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缓慢、广泛和持久的特点。(√) 三、填空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 )规律和人体各器官、( 系统 )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 2.运动生理学是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所引起的机体( 结构 )和( 机能 )变化的规律。 3.生命活动基本特征包括( 新陈代谢 )、( 兴奋性 )和( 生殖 )。 4.人体的体液是由( 细胞外液 )和( 细胞内液 )两部分组成,其中( 细胞外液 )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5.反射弧是由(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部分组成 6.反馈的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是使控制部分的作用增强,称为( 正反馈 );另一种是使控制部分的作用减弱,称为( 负反馈 )。 7.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可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的现象称为( 前馈 ),具有( 前瞻性 )的调节特点。 四、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兴奋性: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反应:生物体生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细胞、组织或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及外部的表现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称为反应。 4.内环境:相对于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5.稳态:在一定范围内,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不断变化的内坏境理化性质并保持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生理学复习题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判断题) 1.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2. 除了最大摄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 3. 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所以不需要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只需要制定竞技运动处方。(×) 4. 继发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 5. 减肥运动处方主要考虑能否出现体脂下降、腰围缩小、心肺功能提高等良好的运动效果,而不应该考虑参加者的兴趣。(×) 6. 常用肥胖诊断指标有很多,其中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身高(cm)。(×) 7.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 ) 8. 在评定训练效果时,用“基础心率”较“安静心率”更为客观有效。(√ ) 9. 运动负荷越大,越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10. EPO是由血细胞分泌的一种物质,具有增强耐力的作用。(×) 11.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12.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 13. 一般认为,同一个体在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疲劳的征象之一。(√ ) 14. 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15. 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是由无氧代谢供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 ) 16. 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只有在运动后才开始逐渐恢复。(×) 17. 训练效果会因空气污染而消退,污染程度越严重消退越快。(√ ) 18. 体温的日节律与肌肉活动以及耗氧量等因素有关。(×)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第1.2章 1.试述肌肉力量训练 的基本原则。 2.试述在神经纤维上 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导的。 3.骨骼肌有几种收缩 形式?它们各有什么 生理学特点? 4.为什么在最大用力 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 的张力比向心收缩 大? 5.试述绝对力量、相 对力量、绝对爆发力 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 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 义。 6.骨骼肌肌纤维类型 是如何划分的?不同 类型肌纤维的形态 学、生理学和生物化 学特征是什么? 7.从事不同项目运动 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 成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1.运动训练对心输出 量有何影响? 2.试述运动员安静时 出现的心搏徐缓的机 制。 第四章 1.废除“无氧阈”概念 的依据 2.废除“氧债”概念的 依据 3.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 力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使甲状腺素浓度 变化的可能机制 2.运动时胰岛素下降的 可能机制 3.运动对肾上腺皮质素 分泌的影响 第六章 1.什么是运动技能和动 作自动化? 2.在运动技能形成的 三个阶段过程中各有什 么生理特点? 3.动机对形成运动技 能有哪些影响? 4.反馈对形成运动技 能有哪些作用? 5.运动成绩与运动技 能形成之间有何关系? 6.如何利用感觉间相 互关系加速运动技能的 形成? 第七章 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其中 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 的因素有哪些? 2.发展最大肌力与发

展肌肉耐力所采用的 训练有什么不同? 3.试述影响速度素质 的生理因素,并结合 实际谈谈速度训练问 题? 4.试述有氧耐力的生 理基础及以发展有氧 耐力的训练方法。 5.简述灵敏及柔韧素 质的生理基础。 第八章 1.遗传的基本规律 2.主要形态学指标的遗传度 3.对四项身体素质遗传度的分析 4.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选材的选材标准 第九章 1.如何依据赛前状态 的生理变化调整和提 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2.进人工作状态产生 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运动性疲劳产 生机理的学说。 4.试述恢复过程的阶 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 实践意义。 5.试比较不同类型运 动的疲劳特点和实践 意义。 第十章 1.根据儿童少年骨骼肌 特点,在体育运动中应 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 统特点,在体育运动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一章 1.高原应激对人体生理 功能及运动能力有哪些 影响? 2.简述高原训练时生理 功能产生的一些适应性 变化。 3.影响高原训练效果有 哪些因素? 4.热应激时会出现哪些 反应? 5.试述热服习时的生理 反应。 6.冷应激时机体是通过 哪些机制进行调节的? 冷服习时,这些调节反 应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7.评定人体冷服习的基 本测验方法有哪些? 8.试述水环境对运动能 力的影响。 9.在冷水环境中,体温 调节功能会发生哪些变 化? 第十二章 1.现代生理学实验研究 表明,( )的消耗对疲 劳的发生更为重要。 A.ATP B.ADP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名词解释 1. 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功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2.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 3.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成长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等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4.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5. 身体素质:肌肉在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6.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功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7. 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

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为运动性疲劳。 8.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9.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即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为动作电位。 10.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小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股杠杆做相向的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 11. 拉长收缩:当肌肉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为拉长收缩。 12.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为等长收缩。 13. 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14. 速度素质: 15.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16. 兴奋性:机体活其组成部分的细胞、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成为兴奋性。 17. 肌小节: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一.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11渗透压 12 碱储备 13运动性贫血 14自动节律性 15心动周期 16心输出量 17心力储备 18血压 19动脉脉搏 20呼吸 21外呼吸 22内呼吸 23呼吸运动 24潮气 25时间肺活量 26肺通气量 27氧利用率 28最大摄氧量 29肺泡膜扩散容量30物质代谢 31能量代谢 32氮平衡 33基础体温 34激素 35 内分泌 36 内分泌腺 37感受器 38感觉器官 39感觉 40视野 41中央视觉 42周围视觉 43视力 44前庭器官稳定性45运动技能

46运动动力定性 47需氧量 48摄氧量 49氧亏 50运动后过量氧耗 51乳酸阈 52身体素质 53 力量素质 54有氧耐力 55无氧耐力 56速度素质 57动作速度 58赛前状态 59超量恢复 60运动性蛋白尿 61晶体渗透压 62运动性血尿 64姿势反射 65分化抑制 66“第二次呼吸” 二.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2.肌肉具有()和()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和()。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和()。 5.慢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能();快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但易()。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和()。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和()。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和()。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女子为()。 13.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有()。 14.由于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 15.心房主要作用是();心室的主要作用是(),心跳的正常起搏点是()。16.心肌的生理特征有(),()和()。 1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由于()。 18.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 19.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20.心血管最基本中枢是在()。 21.机体摄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总过程称为() 22.外呼吸包括()和()两个阶段 23.吸气末与呼气末时,肺内压与大气压() 24.气体进入血液后,很少部分是以()形式,大部分是以()形式进行运输。

运动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一)填空题 1.实现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均来自的分解;而间接能源来自食物中 的分解代谢。 2.ATP再生成的代谢方式,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3.ATP再生成过程,通常包括和两种方式。 4.1moL的葡萄糖或由糖原分解的葡萄糖残基,经酵解途经,可净生成ATP的mol数,分别为和。 5.1moL的葡萄糖或由糖原分解的葡萄糖残基,经有氧氧化途经,可净生成ATP的mol数,分别为和。 6.1moL的CP分解时,可净生成moL的ATP。 7.磷酸原系统通常是指由细胞内和等化合物组成。 8.无氧分解供能应包括和两种能量系统。 9.短跑以代谢供能为主,长跑则以代谢供能为主。 10.乳酸能系统的供能底物只能是和。 11.运动时,体内以何种方式供能,主要取决于与的相互关系。 12.糖的呼吸商是;脂肪的呼吸商接近。 13.食物中三种能源物质,其氧热价最高的是;而食物热价最高的是。 14.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15.把能量统一体的表示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6.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包括和两种方式。 17.线粒体传递氢与氧化合的呼吸链主要有和两条。 18.组织经氧化分解脱下来的氢,经NADH2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时,ATP生成量为经FADH2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时,ATP生成量为。 19.通常胃的机械性消化包括和两种。 20.通常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包括、和三种。 21.运动中影响肌肉能量代谢方式的因素,主要是和两个变量因素。 (二)判断题: 1.生物体内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是以ATP为中心进行的。() 2.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可使肌肉内的ATP迅速下降,而后是CP迅速下降。() 3.人体内的能源物质,都能以有氧或无氧的分解方式来供能。() 4.ATP和CP分子都有高能磷酸键,其断裂释放出来的能量,都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5.在100m赛跑中,肌肉内CP含量在开始阶段迅速下降;而ATP含量变化不大。() 6.蛋白质在剧烈运动中的供能比例占有重要作用。() 7.当肌肉中糖原储量增加时,可以通过调节作用再进入血液使血糖水平升高。() 8.糖和脂肪都能以酵解方式分解供能。() 9.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比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热量多二倍多。() 10.脂肪分解代谢的特点是:动员快、耗氧少、效率高。() 11.糖分解代谢的特点是:动员慢、耗氧大、效率低。() 12.血糖的恒定有赖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释放进入血液。() 13.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代谢中氧化不彻底的产物。() 14.CP是ATP在细胞内的一种储存形式。() 15.人体剧烈运动时,其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乳酸生成过多造成的。() 16.氨基酸代谢脱下来的氨,大部分在肾脏合成尿素,最后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骨骼肌习题 一、概念; 1、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 3、等张收缩 4、等长收缩 5、兴奋-收缩耦联 6、运动单位 7、神经肌肉接头 8、阈刺激 二、填空题: 1、可兴奋组织是指----------、----------、-------------。 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3、单收缩曲线包括----------、-----------、------------三个时期。 4、慢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能-------,快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但易------。 5、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肌纤维最基本的机构和功能单位。 6、传导是指-----,传递是指-----。 三、判断题: 1、组织能够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叫兴奋性。() 2、人体内的神经、肌肉和腺体受到刺激后,能较快地产生可传播的生物电反应,把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

组织。() 3、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4、在不负重的 情况下,人体作动力性运动,四肢肌肉近于等长收缩。() 5、静息膜电位是钾离 子(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钠离子(Na+)的平衡电位。() 四、思考题: 1、肌肉有哪些生理特征,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2、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哪些, 3、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4、为什么在最大用 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5、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6、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7、动作电位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二章血液习题 一、概念: 1、内环境 2、红细胞的比容 3、碱储备 4、运动性贫血 二、填空题: 1、血液有形成分包括----------、-------------、------------。 2、血 浆的渗透压可分为-------------和------------。 3、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女子为--------------。 4、在机体内具有特异性免疫作用的细胞有-----------和-----------。 5、登 山运动引起血液粘滞性增高是因为------------------------,长跑运动引起血液 粘滞性增高是因为-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6大题,37小题,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 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 A。3L/min B。4L/min C。5L/min D。8L/min 答案:B 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 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A。赛前状态 B。假稳定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疲劳状态 答案:B 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A。腱器官 B。肌梭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压觉感受器 答案:A 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

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 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 答案:B 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 A。1~2L B。2~3L C。3~4L D。6~8L 答案:C 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肺和淋巴 答案:B 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 A。状态反射 B。翻正反射 C。随意性运动 D。节律性运动 答案:C 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 A。8~10岁 B。11~12岁 C。12~14岁

D。14~16岁 答案:C 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 D。雄激素 答案:A 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B。性激素分泌减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生长素分泌增加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A.3L/min B.4L/min C.5L/min D.8L/min 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A.赛前状态 B.假稳定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疲劳状态 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A.腱器官 B.肌梭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压觉感受器 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 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 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 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 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 A.1~2L B.2~3L C.3~4L D.6~8L 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肺和淋巴 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A.状态反射 B.翻正反射 C.随意性运动 D.节律性运动 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 A.8~10岁 B.11~12岁 C.12~14岁 D.14~16岁 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 D.雄激素 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B.性激素分泌减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生长素分泌增加 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和()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12.安静时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运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1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100~150ms,这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14.剧烈运动时,机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随年龄增长而(),故通常用()来估算最高心率。 15.憋气时,胸内压呈()导致静脉回流(),心输出量下降。16.儿童少年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神经元的物质代谢旺盛、合成速度快,所以疲劳后恢复过程也()。

运动生理学真题

运动生理学真题 2021 一、概念题5*6=30 1、离心收缩 2、超量恢复 3、需氧量 4、青春期高血压 5、牵X反射 二、简答20*3=60 6、简述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 7、简述最大摄氧量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8、简述运动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9、论述影响动脉血压变化的因素及与有氧运动的关系 10、论述短跑、中跑、长跑的疲劳特征与原因2021 一、名词解释 1、心输出量: 2、心电图: 3、肺活量: 4、无氧能力: 5、灵敏素质: 二、简答题 1、简述无氧能力的限制因素 2、为什么中长跑运发动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休息 3、简述水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论述肌电产生的原理与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论述运动型疲劳的产生原理与生理学评价指标10年 一、名词解释 1、渗透压: 2、减压发射: 3、运动技能: 4、姿势发射: 5、运动后过量氧耗: 二、简答 1、简述评价人体循环机能的指标及应用 2、简述人体内分泌功能轴的构造与作用 3、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三、论述题 1、如何评价运发动有氧工作能力 2、论述影响平衡能力的生理学因素及应用 09 一、概念题

1、高原复习 2、反响时 3、通气阈 4、肺泡通气量 5、等动收缩 二、简答 1、简述学生体质测定常用生理指标及其意义 2、简述赛前状态 3、简述翻正反射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 1、从生理学角度论述肌肉力量训练原那么 2、论述高原训练利于弊 08 一、概念题 1、运动性疲劳 2、心电图 3、极点 4、青春性高血压 5、最大肺通气量 二、简述 1、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本质 2、简述速度素质的生理学根底 3、简述血红蛋白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三、论述 1、论述人体适应性与超量恢复之间的关系 2、论述高原训练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根底 07 一、概念 1、适应性 2、肌电图 3、氧脉搏 4、运动性蛋白尿 5、氧亏 二、简答 1、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开展有哪些特点 2、试述长期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三、论述 1、从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角度,论述肌肉力量提高的生理学机制 2、试述常用生理机能指标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06 一、概念 1、最大摄氧量 2、青春期高血压 3、极点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 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A)的原动力。 A、肺通气 B、组织通气 C、气体运输 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 A、主动的,被动的 B、被动的,主动的 C、主动的,主动的 3、呼气时肺内压(),而吸气时肺内压(B )。 A、减小,增加 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 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 B、平静时 C、最大呼吸时 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C)。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C)的影响。 A、呼吸深度 B、呼吸频率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B)肺通气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9、解剖无效腔是由于一般呼吸道(B)而得名。

(完整word版)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绪论[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生殖 3、兴奋性 4、稳态 5、自身调节 6、反射弧 7、反射 8、非条件反射 9、体液调节 10、局部体液调节 11、反馈 12、正反馈 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 17、生理学 18、反应 19、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细胞内液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 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 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 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 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 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2021选择题《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1选择题《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1.呼吸商接近1时,体内主要供能物质是()。[单选题]*A糖(正确答案) B脂肪 C蛋白质 D糖和脂肪 2.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单选题]*A刺激强度 B阈强度(正确答案) C时值 D时间阈值 3.膜内电位负值大于静息电位时称()。[单选题]*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正确答案) D反极化 4.肌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呈“满负荷”工作的力量训练是()。A等长练 B等张练 C等速练(正确答案)

D超等长练 单选题]*[5.跳水运动员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反射。[单选题]*A状态 B翻正(正确答案) C旋转运动 D直线运动 6.甲状腺激素属于()。[单选题]* A氨基酸类激素 B胺类激素(正确答案) C肽类激素 D类固醇激素 7.性激素属于()。[单选题]*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卵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正确答案) 8.血浆胶体渗入渗出压主要来自()。[单项选择题]* A球卵白 B清蛋白(正确答案) C纤维卵白原

D无机盐 9.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单选题]*A 潮气量×呼吸频率 B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C余气量×呼吸频次 D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正确答案) 10.在心动周期中,大部分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时间是()。[单选题]*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心室收缩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 D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时(正确答案) 11.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单选题]*A增加 B减少(正确答案)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1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表现为()。[单选题]* A易感染或免疫缺乏病(正确答案) B自身免疫性疾病 C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