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液的净化方法

电镀液的净化方法
电镀液的净化方法

电镀液的净化方法

现代电镀网6月13日讯:

由于镀铬液、塑料电镀前用的粗化液、铜及其合金的抛光液等容易因各种金属离子的积累及三价铬的不断攀升而老化,使用性能大大下降,需进行净化处理。用传统处理方法,污染大,运行复杂,费用大。通过采用隔膜电解处理,可有效去除溶液的金属杂质及多余的三价铬,采用专用助剂可有效去除特定离子如铜,多种方法结合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可节约生产成本。

镀硬铬时,为了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常常需要对基体材料进行反向电流处理,此时一方面会有部分铁随之溶解进入镀液中,且镀层厚度越厚,需要处理的强度越强,时间也越长,产生的金属铁离子也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铁离子的含量越来越高,此时镀液的覆盖能力越来越差,电压也越来越高,电流效率随着下降,三价铬含量也会上升。

装饰铬溶液中,由于多数采用含氟类添加剂,此类镀液可以对底层的镀镍层等有效进行活化,以便于形成较为均匀的镀铬层。也正因为如此,活化溶解的镍、铜或铁等金属离子也在镀液中不断积累,随之操作范围也变得越来越窄,高电流区域易烧焦。通常也只能通过去除部分镀液,补充新配制镀液的方法予以解决。

塑料电镀前,为了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必须对塑料在电镀前进行粗化处理,然后在此表面施涂一层导电层,如敏化、浸胶、化学镀等。粗化过程,实际上是铬酐对塑料的氧化腐蚀过程,粗化液中的铬酸也相应由六价被还原成三价,含量逐渐降低,三价铬含量逐渐升高,粗化液的处理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差,当三价铬≥35g/L粗化质量就很难保证了,此时只得去除部分粗化液,随之补充部分新液或全部更换新液。

铜件抛光液中,金属铜的不断溶解会使溶液中铜离子不断升高,影响抛光质量,及抛光速度,这就需要对溶液进行部分或全部更换。

采用对老化溶液进行更换处理的方法,不但浪费大量的溶液,而且处理这些废液也需大量成本,同时也会加重废水处理的负担。

方法选摘

为进一步提高此类溶液的利用率,部分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回用。大体上说,可分为以下几种:离子交换法,沉淀法,隔膜电解法。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铬酸溶液六价铬是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而其它包括三价铬在内的各种金属离子一般均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因而要去除此类离子可选择使用一些阳离子树脂对其进行吸附去除,然后再用强酸将吸附的金属离子洗脱,从而实现净化溶液的目的。此法要求铬液含铬酸浓度不得高于150g/L,且设备投资也较高,树脂使用寿命也不是太长,因而此法只在少数的大型企业仍有使用,在此也不作多述。

沉淀法是采用特定的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然后过滤去除。此类沉淀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不应有过多的数量,否则也会因沉淀量过大,难以过滤而变得不太实用。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也是采用特定的方法,处理特定的离子。目前,我们在去除铜离子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法在铜件镀铬的溶液及铜抛光溶液中,应用更有针对性,后将详述。

隔膜电解法早期主要是指素烧陶瓷筒电解净化法。该方法投资少,占地也少,操作简单易行,以前的期刊中有阐述,在此不作赘述。此法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于:

①电解效率较低,处理速率不是太快。

②素烧陶瓷筒内的溶液需定期用硫酸调节,所用硫酸极易进入镀液,造成镀液中酸根离子升高较快,需用碳酸钡进行沉淀去除。电镀槽对硫酸根较敏感,因此,此方法不太适合于电镀槽液中使用,而对于硫酸根不太敏感的粗化槽中使用应该还是可以使用的。

③素烧陶瓷筒耐铬酐腐蚀性能不太理想,使用寿命不会太长,一般两三个月,好的半年左右。

④三价铬降至8g/L时降速不理想。

新型隔膜电解方法主要是采用树脂材料,有利于克服素烧陶瓷筒的上述缺点而研制的,它的电流效率是素烧陶瓷筒的2-10倍,对于硫酸根有很好的阻挡作用。此法对于电镀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沉淀法:

铜件镀铬液、铜抛光液,铜的溶解造成铬液以铜离子为主要杂质,最高可达数十克,采用此法有针对性地去除铜杂质,较其它方法都具更好的效果。

1.沉淀处理的设备装置

2.沉淀处理的操作方法

?分析镀液中的铜离子含量,以每克铜离子加1克De-copperTM铬液去铜剂的计算量称取,并以1:4的比例稀释溶解于备用槽中。

?将镀液由镀槽打出至备用槽内,净置。即1、4、5号阀门开启,2、3号阀门关闭,打开过滤机过滤。

?镀槽清洁后,将备用槽内上层清液打回至电镀槽,底层沉淀过滤去除、溶液过滤至镀槽。即2、3、4号阀门开启,1、5号阀门关闭,开启过滤机。

3.注意事项

?整个操作应在镀液温度低于40℃时进行。

?静置时间为2-12小时左右,不宜太长可太短。

?也可在镀槽内按比例添加去铜剂,静置后先将上层过滤至清洁的备用槽,沉淀过滤出来后用水洗净后做成其它铜盐。

隔膜电解法:

与素烧陶瓷筒的原理相近,新型隔膜电解法实质上是电解与电渗析的组合。它借助隔膜把电解槽分为阴、阳两极室,通电后隔膜产生离子电迁移与离子交换。同时,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素烧陶瓷筒不同之处在于,离子的相互迁移不再只受电场、和浓差极化控制,且受隔膜阻挡,只能选择性通过。

1.电解原理:

1.阳极反应:铅及其合金阳极板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氯离子氧化成氯气,同时析出氧气。

Cr3+-3e→Cr6+

2Cl--2e→Cl2↑

4OH--2e→2H2O+O2↑

提高阳极面积有利于将更多的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

2.阴极反应:阴极为瓦楞形不锈钢板,阴极室内注入稀硫酸。铜、铁、锌等阳离子通过隔膜可以进入阴极室,并在阴极上析出沉积。由于隔膜的选择性功能,硫酸根无法在阴阳极室内穿过,因此,阴极室内的硫酸根变化相对较小。

Cu2++2e→Cu

Ni2++2e→Ni

Fe3++e→Fe2+

Fe2++2e→Fe

2H++2e→H2↑

3.电解装置

通电后,三价铬在阳极表面被氧化成六价铬,而其它金属杂质如铜、铁等可以穿过隔膜进入阴极室,因而可以发现阴极室内的溶液由一开始的无色变成了淡蓝色或绿色等,阴极表面也有红色或褐色析出物。

2.隔膜电解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

1)工艺参数:

?隔膜电解池内为10-15%左右硫酸

?电压:5-8V

?阴阳极面积比例:1:2以上,越大越好;

?电流:正常条件可达5-10A/dm2,考虑温度可控的情况,可以达15A/dm2。

2)操作条件:

?电流:一般来说电流密度越大,离子迁移速度加大,氧化能力强。但考虑到铬雾、升温等因素,一般采用5-10A/dm2。

?温度:镀液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为好,过低,离子迁移速度慢,处理效果较差,过高铬雾也大,同时对于隔膜损坏大。

?电解时间:由于阴极室内的硫酸根不会迁移至镀液中,因而对于镀铬液,只要有空闲,多电解对于镀液总是有好处的。

?处理效率:约是现有素烧陶瓷筒效率的2-10倍左右,应该说,它更适合电镀铬溶液的电解处理。

3.注意事项

?对于阴极室内的硫酸及沉淀物应定期清理,防止孔隙内隔膜被穿透形成铬层。

?应尽量保持阴阳极室内液压平衡,防止隔膜长期过高的压力。

?停止电解处理时应将电解池清理干净后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切忌尖状物直碰隔膜。

?断电时应将隔膜电解取出,清洁干净。

总结:

针对不同铬液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净化方式,更经济,也更有效。镀铬液更适合使用此种隔膜电解池。铜抛光液、或镀铜件较多的铬液可用De-copperTM铬液去铜剂。粗化槽可用素烧陶瓷筒更合适。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一电镀废水的来源 电镀废水主要包括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应急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另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中自用水以及化验室的排水等。 二电镀废水的性质和分类 1 电镀废水的性质 电镀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常见的有铬、铜、镍、铅、铝、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有些镀液还是用了催化剂、添加剂和颜料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有机物。另外在镀件基材的预处理过程中漂洗下来的油脂、油污。氧化皮、尘土等杂质也都被带入了电镀废水中,是电镀废水的成分复杂。其所造成的污染大致为:化学毒物的污染,有机需氧物质的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的污染以及酸、碱、热等的污染和有色、泡沫、油类等污染。但只要的污染时重金属离子、酸、碱和部分有机物的污染。 2 电镀废水的分类 电镀废水一般按废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分类。如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镍、铜、锌、铬废水,含酸废水等。 当废水中含有一种以上的主要污染物时(如氰化镀镉,既有氰化物又有镉),一般仍按其中一种污染物分类;当同一镀种有几种工艺方法时,也有按不同镀种工艺再分成小类,如把含铜废水再分成焦磷酸镀铜废水,硫酸铜镀铜废水等。当几种不同镀种废水都含铜一种主要污染物时,如镀铬、钝化废水混合在一起时就统称为含铬废水。若分质监理系统时,则分别为镀铬废水、钝化废水,一般将不同镀种和不同主要污染物的废水混合在一起时的废水统称为电镀混合废水。 三电镀废水单元处理方法 1 化学沉淀法 向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之与废水中欲厂区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固体物二分离除去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它适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 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沉淀法主要由氢氧化物沉淀法、钡盐法、碳酸盐法、硫化物沉淀法、置换沉淀法及铁氧体沉淀法。 1)氢氧化物沉淀法:电镀废水中的许多中金属离子可以删除氢氧化物沉淀二得以去除。 2)钡盐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含六价铬的废水,采用的沉淀剂有碳酸钡、硫化钡、硝酸钡、氢氧化钡等。 3)硫化物沉淀法:许多重金属能形成硫化物沉淀。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要小很多,因此采用硫化物可使中金属得到等完全地去除。 2 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即向废水中投加某种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悬浮颗粒或乳状污染物失去稳定后,在一定的水力反应条件下,好像碰撞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或絮状物而沉淀分离。 3 化学氧化还原法 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中,广泛利用氧化还原把废水中某些有毒的污染物变成无毒害物,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氧化还原法,这是一种最终处理有毒废水的主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

通用五金电镀槽液各成份含量分析方法

目录 免责声明 (5) 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 (6) 一、钯活化剂分析方法 (10) 二、粗化镀液分析方法 (11) 三、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2) 四、焦磷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3) 五、碱铜镀液分析方法 (14) 六、氰化铜锌合金镀液分析方法 (16) 七、镍镀液分析方法 (17) 八、装饰铬镀液分析方法 (18) 附件1常用指示剂及试剂的配制方法 (19) 附件2 (19) 附件3实验室平面效果图 (20)

免责声明 本作业指导书是基于本人个人的能力和知识而编制,因此本作业指导书仅代表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建议;由于样品检测方法的多样性且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现场客观条件所确定。因此本作业指导书只提供信息,不作样品检测的唯一操作指引。

检测镀液所需的试剂及仪器 1、分析钯活化剂需要的试剂及仪器 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试剂及标准液 浓硝酸 浓盐酸 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甲基橙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碘标液(I2)0.05ml/L 氢氧化钠标液(NaOH)0.1mol/L 仪器及设备 移液管1ml1支 移液管2ml1支 移液管5ml1支 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 酸式滴定管0-50ml棕色1支碘标液使用滴定台2个 三角瓶250ml2个 AAS1台 2、分析粗化液所需要的试剂及仪器 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试剂及标准液 氟化氢铵15g/L 1:1盐酸溶液(HCl)1:1 碘化钾溶液(KI)10%配制方法见附件1氯化钡溶液(BaCl2)20%配制方法见附件1过氧化钠(Na2O2)分析纯 淀粉指示剂配制方法见附件1硫代硫酸钠标液(Na2S2O3)0.1mol/L 仪器及设备 移液管5ml1支移液管10ml1支容量瓶250ml1个碱式滴定管0-50ml白色1支滴定台1个三角瓶250ml2个硫酸快速测定仪1台

电镀液的处理

电镀液的处理(一):电解法 净化镀液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电解法 电解处理亦是电镀过程,所不同的只是在阴极上不吊挂零件,而是改为吊挂以去除杂质而制作的电解板(又称假阴极)。在通电的情况下,使杂质在阴极电解板上沉积、夹附或还原成相对无害的物质。在少数情况下,电解去除杂质也有在阳极上进行的,使某些能被氧化的杂质,在通电的情况下,到达阳极上氧化为气体逸出或变为相对无害的物质。 电解法适用于去除容易在电极上除去或降低其含量的杂质。 (1)电解条件的选择。这里所指的电解,目的是要去除镀液中的杂质,但是在电解去除杂质的同时,往往也伴随有溶液中主要金属离子的放电沉积。为了提高去除杂质的速率,减慢溶液中主要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就要注意电解处理的操作条件。①电流密度:电解处理时,以控制多大的电流密度为好,原则上要按照电镀时杂质起不良影响的电流密度范围。也就是说,在电镀过程中,若杂质的影响反映在低电流密度区,那么电解处理时应控制在低电流密度下进行,假使杂质的影响反映在高电流密度区,则应选用高电流密度进行电解;如果杂质在高电流密度区和低电流密度区都有影响,那么可先用高电流密度电解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再改用低电流密度电解处理,直至镀液恢复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凡是用低电流密度电解可以去除的杂质,为了减少镀液中主要放电金属离子的沉积,一般都采用低电流密度电解。事实上,电镀生产中,多数杂质的影响反映在低电流密度区,所以通常电解处理的电流密度控制在O.1 A/dm2~O.5 A/dm2之间。 ②温度和pH值:电解处理时温度和pH的选择,原则上也是要根据电镀时杂质起不良影响较大的温度和pH范围。例如镀镍溶液中的铜杂质和NO3-杂质,在pH较低时的影响较大,所以电解去除镀镍溶液中的铜杂质和NO3-杂质时,应选用低pH进行电解,在这样的条件下,去除杂质的速率较快。有些杂质在电解过程中会分解为气体(如NO3-在阴极上还原为氮氧化物或氨,Cl-在阳极上氧化为Cl2,等,这时就应选用高温电解,使电解过程中形成的气体挥发逸出(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而防止它溶解于水而重新沾污镀液。 按照一般规律,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电解去除杂质的速率也增大,所以当加温对镀液主要成分没有影响时,电解处理宜在加温下进行。但究竟以控制在什么温度为好,最好通过小试验确定。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

电镀添加剂之电镀液分析 电镀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分析镀液,一般的电镀厂没有自己的化验室,我们公司可以为客户分析化验电镀添加剂镀液,电镀厂就能随时掌控电镀槽镀液的情况。 常见电镀液的分析方法 一、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 1、锌测定: 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加水30ml,逐滴滴加1:1 NH3·H2O调至微浑浊,加入1:4三乙醇胺10ml,pH=10缓冲溶液5ml,EBT指示剂少许,用0.05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兰色。 CZnSO4·7H2O=M×V×288/n (g/l) M——EDTA标准液浓度,mol/l V——消耗EDTA标准液体积,ml n——吸取镀液毫升数。 2、铝的测定 取镀液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入0.05mol/lEDTA标准液40ml,pH=5的缓冲溶液15ml,煮沸2min,冷却,加XO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体积不记。加NH4F1.5g,加热近沸腾,冷却,补加XO1~2滴,用0.05mol/l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紫红色为终点。 CAl2(SO4)3·18H2O=MV×666.4/2 (g/l) M——锌标准溶液浓度,mol/l V——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666.4——Al2(SO4)3·18H2O分子量 3、氯化物测定 取镀液10ml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稀释液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1ml5%K2CrO4指示剂,以0.1mol/lAgNO3标液滴定至白色沉淀中有红色沉淀为终点。 CnaCl=MV×58.5/0.5 (g/l) M——AgNO3标液浓度mol/l V——AgNO3消耗标准液体积,ml 试剂:5%K2CrO4指示剂:5gK2CrO4溶于95ml水中;0.1mol/lAgNO3标准溶液 二、钾盐镀锌(氯化钾镀锌添加剂) 1、锌测定:同“一中1” 2、NaCl测定:同“一中2” 3、H3BO3测定 取500ml镀液,预先调pH=5左右。 取调整后的镀液1ml加0.05mol/lEDTA标准液15ml,加水20ml,加酚酞2~3滴,甘油10ml,摇匀,以0.1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半分钟不消失。 CH3BO3=MV×61.8/1 (g/l) M——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三、碱性锌酸盐镀锌 1、锌测定 方法:取镀液1~2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30mL。1:4三乙醇胺5ml,pH=10缓冲溶液10ml,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13

2021版电镀车间注意事项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步骤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规范 为保证产品在各种使用过程、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而确保其能正常工作,保证其在较长时间内无故障工作,同时也满足客户的要求。现要求按以下步骤进行可靠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以《可靠性测试报表》的形式体现。 本试验由品质部进行,产品部协助。 一、来料阶段须进行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1.附着力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喷油、丝印、移印、电镀)粘附强度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界刀、3M810胶纸 试验程序:A.用界刀在表面涂层划相距1/16英寸11条平行直线,再划11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线(每一条应深至油漆的底层) B.用胶带贴于上面,并用手指压平,保证充分接触90+-30秒,然后以45度角往反方向均匀 迅速拉起 C.同一位置执行上述操作10次 D.测试完毕后检查,涂层脱落面积应小于规定范围 E.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2.耐磨性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擦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专用橡皮、负载 试验程序:A.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500g的载荷,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磨擦100个循环 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3.耐醇性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性及抵抗酒精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纯棉布、酒精浓度>99%的酒精、砝码 试验程序:A.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的砝码测试头面积约为1CM 平方),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擦试100次 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4.硬度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在正常使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抵抗外界物品刮伤的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适用于含表面涂层的产品 样品数量:3PCS 试验条件:专用三菱牌2H铅笔、硬度测试仪 试验程序:A. 用2H铅笔(三菱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 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B.测试完毕后检查,应无划痕 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 二、半成品阶段须进行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老化寿命测试: 目的:提供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及试验标准 适用范围:半成品 样品数量:20PCS以上 试验条件:常温常湿条件下,连续工作48小时 试验程序:A.于测试前先对产品的外观、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 B-1.音乐播放测试: B-1-1. 选取5台进行音乐播放:将样品在开机正常工作状态下,且音量调最大带负载情况下 连续工作48小时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一般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活性炭法。 1碱性氯化法 基本原理是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如漂白粉),将氰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第二阶段再将氰酸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主要水处理构筑物需设氧化反应池两座、沉淀池一座以及相应的投药装置等。反应池中设pH计及ORP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控制水质及投药量,并设搅拌装置。第一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pH值控制在10~11,第二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30min,pH值控制在8左右。 2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实质就是次氯酸氧化法,其原理同样是基于氧化反应,与碱性氯化法不同的是其所投加的氧化剂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所产生的次氯酸根。因此需设一套电解食盐水装置。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无泥渣,可不设沉淀池。缺点是耗电量较大。 3活性炭法 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氰化镀铜废水处理。基本原理:含有氰化物的废水在有足够的溶解氧和铜离子的条件下,通过活性炭的催化氧化作用,生成NH3及CuCO3·Cu(OH)2等物质,从而破坏氰化物的毒性,同时铜和氰构成的络合离子被活性炭吸附。基本流程:废水→氧化剂

柱→活性炭柱(两级)→排放或回收。活性炭吸附达饱和后,用6%的硫酸铵和含有效氯为8g/L的次氯酸钠再生。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操作简单,费用低,水处理效果好。缺点是再生废液难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含氰废水,除上述处理方法外,还有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回收法等。离子交换法同样存在再生废液二次污染的问题,且投资大、成本高。而薄膜蒸发回收法设备较复杂,且需消耗蒸气,辅助设备较多,运行管理不易掌握,因此在中小型电镀生产厂中很少使用。

电镀铬液的管理方法

电镀铬液的管理方法 保证铬槽溶液配比浓度正确、稳定一致,是获得结构紧凑的镀铬层、提高铬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首先要做到铬液的各种化学成分纯,且配比要精确。 1、镀铬溶液的成分 镀铬溶液的基本成分是铬酐和硫酸,按铬酐浓度可分为低、中、高浓度3种,凹版镀铬采用的都是中浓度镀铬液,即铬酐浓度为180~250g/L的镀液。铬酐含量为250g/L、硫酸根含量为2.5g/L的镀液称为标准镀铬液,多用于镀硬铬。多数制版公司的镀铬液组成成分如下: ①铬酐(CrO3),含量为190~250g/L。 ②硫酸(H2SO4),含量为1.9~2.5g/L。 铬酐与硫酸的比值为:CrO3∶H2SO4=100∶1,实际生产条件不同,比值会在100∶(0.8~ 1.2)波动。 2、镀铬溶液的配制 ①将计算量的铬酐放入槽中,加入总体积三分之二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0~60℃,边加热边搅拌溶液,然后稀释至总体积。因工业用铬酐含有0.4%左右的硫酸根,应取样分析后,再添加化学纯硫酸至工艺规范,搅拌均匀。 ②在镀铬过程中,阴极反应如下: 2H++2e→H2↑ Cr2O7-2 +8H++6e→Cr2O3+4H2O ③配置镀铬液所用的铬酐等原材料一定要纯,每批材料要稳定。有些公司由于原材料不纯、不稳定,出了问题很难找出原因。有的公司选用俄罗斯的铬酐,纯度较高;有的公司选用新疆产的铬酐,质量也不错。 铬酐含硫酸量不同,会使硫酸的用量配比有出入,应掌握其规律。 3、生产注意事项 ①注意铬酐浓度的影响 一般镀液的铬酐浓度在190~250g/L范围内变化,随着铬酐浓度升高,镀液导电率提高,覆盖能力亦有提高,而阴极电流效率降低。加入某些添加剂后,浓度影响降到次要位置。 通常镀液浓度可由比重法测定,铬酐含量与波美度的关系如表3所示。 ②注意硫酸浓度的影响 在镀铬过程中,硫酸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溶解碱式铬酸盐胶膜,使铬能顺利析出。硫酸浓度对铬层质量影响很大,重要的是铬酐和硫酸的比值,而不是硫酸的绝对含量。当Cro3/ SO42-=100时,电流效率最高;当Cro3/SO42-=95(即H2SO4 含量略高)时,铬层的光洁度和致密性好,但电流效率和覆盖能力下降,版滚筒两边会发白;当Cro3/SO42- >100(即H2SO4略少)时,覆盖能力较好,但铬层的光洁度降低,出现发花、粗糙的现象。 ③注意三价铬的影响 镀液要先通电处理产生一定量的三价铬。一般制版公司阴极采用碳刷,阳极采用铅锑合金条,有的采用钛铂合金,其铬层结合力好。生产中,阳极与阴极面积比控制在2∶1或3∶2,可以保持三价铬的稳定。三价铬含量低,采用大阴极小阳极电解;三价铬含量高,则应增大阳极面积,减少阴极面积进行电解。在温度为50~60℃时,用电流密度为5~10A/dm2的电流通电2~4小时,直至三价铬达到工艺要求为止。在中浓度镀液中,有的公司将三价铬的含量规范为1~5g/L,有的为2~5g/L。 实践表明,三价铬含量低,铬沉积速度慢,镀层软,覆盖能力差;三价铬含量高,镀层发乌粗糙,光亮度差,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变小。当三价铬含量过高时,用细铁棒做阴极,使阳极面积约为阴极面积的10~30倍,阳极电流密度为1.5~2A/dm2,直到三价铬含量降低到规定范围为止。 ④产生三价铬的两种方法 a.电解处理法:在温度为50~60℃时,用小电流(7~10A/dm2)装废版滚筒一根,镀30小时,产生三价铬离子。

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镀废水的各种常用处理技术,及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技术 1.概述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是许多工业部门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据“七五”期间国内47 个城市的初步统计,有电镀厂点5870 个以上。1987 年上海市共有530 多个,全国电镀厂点数估计近万个。这些电镀厂点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产生各种漂洗废水,而且还排出各种废液。废水废液中含有酸、碱、CN 、Cr 6+ 、Cd 2+ 、Cu 2+ 、Ni 2+ 、Pb 2+ 、Hg 2+ 等金属离子和有毒物质,还有苯类、硝基、胺基类等有毒害的有机物,严重危害生物的生存。电镀工艺因其污染严重,于1994 年被我国政府列为25 种限制发展的行业之一。但是从国内外发展现状看,电镀技术是现代化工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没有被其它技术全面取代的趋势,而是在不断开拓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着重致力于电镀污染的防治。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许多治理技术。我国对电镀废水的治理起步较早,60 年代初就已开始,至今将近有50 年的历史。60 年代至70 年代中期电镀废水的处理引起了重视,但仍处于单纯的控制排放阶段。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初,大多数电镀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离子交换、薄膜蒸发浓缩等工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反渗透、电渗析等工艺已进入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贵重物质的回收和水的回收利用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80 年代至90 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上世纪90 年代至今,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多元化组合处理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厂(或车间)排放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和地面冲洗水等,其水质随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废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含氰又含镉。另外,一般的镀液中常含有有机添加剂。以下电镀厂污水处理方案,了解下该如何处理电镀厂污水。 在电镀和金属加工行业的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拖泥带水。通过金属洗涤过程将污染物转移到洗涤水中。酸洗工序是先将金属(锌或铜)浸入强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强铬酸的光亮剂中,使其增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光亮剂等,其毒害程度较高,有些有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回收利用,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过程 将一种化学药剂投入电镀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或产生混凝,再与水中分离,使废水净化后排放,达到排放标准。针对含污染物的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例如: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氰化镀铜、镉、银、合金等)(可选择次氯酸钠、漂粉、漂白精、氯等);在含铬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酸、碱废水中投加中和药剂等。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措施,从废水中分离出金

属氢氧化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分离出的污泥可根据其特性,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化学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属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约每米3分水处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妥善处置,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电镀废水,宜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离子化交换法 电镀废水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阳树脂交换去除,阴离子通过阴树脂交换去除。经处理后的水为初纯水回流到漂洗槽,树脂再生后的再生液再回流到镀槽,实现了电镀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无外排废水。当回收的金属溶液浓度或纯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必须加入浓缩或净化装置,以确保回收的金属废液全部返回镀槽中使用。在电镀含铬废水处理中,宜采用酸性阳柱与三阴柱串联循环全饱和初纯水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实现铬酸回收与水循环利用。镀镍厂废水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一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宜。硫酸镍的回收与水的循环利用。对氰化镀铜、铜锡合金废水,宜采用除氰阴柱与除铜阳柱串联的基本工艺流程,使钢液中回收的化钠、化钠、水得到回收。碳酸钾镀锌废水宜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初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实现回收氯化锌和水的循环。 电解法处理 含氰镀银、无氰镀银及酸性镀铜废水可采用电解法处理,在镀银生产线的一漂洗槽旁设置回收利用的银电解槽,采用无隔膜单式电解

纸箱的检测及信赖性试验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箱的检测及信赖性试验方法 一、外观质量:1、印刷质量:图案、字迹印刷清晰,色度一致,光亮鲜艳;印刷位置误差大箱不超过7mm,小箱不超过4mm;2、封闭质量:箱体四周无漏洞,各箱盖合拢后无参差和离缝;3、尺寸公差:箱体内径与 设计尺寸公差应保持在大箱±5mm,小箱±3mm,外形尺寸基本一致;4、盖折叠次数: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度往复折叠5次以上,一、二类箱的面层和里层、三类箱里层裂缝长度总和不大于70mm;此外,要求接合规范,边缘整齐,不叠角,箱面不允许有明显损坏或污迹等.二、 纸箱耐压强度及影响因素纸箱耐压强度是许多商品包装要求的最重要的质 量指标,测试时将瓦楞纸箱放在两压板之间,加压至纸箱压溃时的压力, 即为纸箱耐压强度,用KN表示。1、预定纸箱耐压强度纸箱要求有一定的 耐压强度,是因为包装商品后在贮运过程中堆码在最低层的纸箱受到上部 纸箱的压力,为了不至于压塌,必须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纸箱的耐压强 度用下列公式计算:P=KW(n-1)式中P----纸箱耐压强度,NW----纸箱装货 后重量,Nn----堆码层数K----堆码安全系数堆码层数n根据堆码高度H 与单个纸箱高度h求出,n=H/h堆码安全系数根据货物堆码的层数来确定,国标规定:贮存期小于30d取K=1.6贮存期30d-100d取K=1.65贮存期大于100d取K=2.02、据原料计算出纸箱抗压强度预定了纸箱抗压强度以后,应选择合适的纸箱板、瓦楞原纸来生产瓦楞纸箱,避免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根据原纸的环压强度计算出纸箱的抗压强度有许多公式,但较为简练 实用的是kellicutt公式,它适合于用来估算0201型纸箱抗压强度。3、 确定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用原料 生产的纸箱抗压强度不一定与估算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最终精确确定瓦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电镀废水处理方案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 方 案 设 计 2015年7月 目录 1总论1

1.1工程概况1 1.2废水特征(由建设方提供)2 1.2.1废水水量2 1.2.2废水水质2 1.2.3治理要求2 1.2.4设计范围2 1.2.5设计依据3 1.2.6设计原则3 1.2.7参考资料4 2工艺流程设计4 2.1原水水质分析4 2.2污染物的危险性及水质分类的重要性5 2.2.1锌系废水的危险性5 2.2.2铬系废水的危险性5 2.2.3水质分类的重要性6 2.3污染物去除原理6 2.3.1锌化物的去除原理6 2.3.2六价铬的去除原理6 2.3.3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原理7 2.3.4酸、碱污染物的去除原理8 2.3.5除油除蜡废水的的去除原理8 2.3.6COD的去除8 2.3.7后续保障系统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原理9 2.4工艺流程设计9 2.5工艺流程说明10 2.6事故池的说明11 2.7规范排污口和在线监测的说明11 3处理构筑物及附属设备工艺设计12 3.1隔油调节池112 3.2调节池212 3.3反应池113 3.4反应池214 3.5中和反应池15 3.6絮凝反应池116

3.7沉淀池117 3.8调节池317 3.9反应池318 3.10反应池419 3.11絮凝反应池220 3.12沉淀池220 3.13中间池21 3.14清水池22 3.15污泥池23 3.16药品间23 3.17压滤机房24 3.18中央控制室24 3.19鼓风机房24 3.20亚硫酸氢钠槽24 3.21碱槽25 3.22石灰乳槽25 3.23PAC槽26 3.24PAM槽26 3.25酸罐27 3.26控制系统27 4处理构筑物及附属设备清单28 4.1土建构筑物清单28 4.2主要设备和材料清单30 5给排水、配电及防腐系统34 5.1给排水系统34 5.2配电系统34 5.3防腐系统34 6技术经济分析35 6.1占地面积35 6.2运行维护费用35 6.2.1运行电耗计算表35 6.2.2药剂费用计算特别说明35 6.2.3药剂费用计算36 6.2.4人工及维护费用36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分析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 发布日期:2013-09-04 来源:中国电镀网浏览次数:2097 关注: 加关注 核心提示: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 电镀不良对策 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 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 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 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5.锡铅结晶物沾附5.立即去除结晶物. 6刷镀羊毛?纤维丝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 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 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 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 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 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 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 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 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 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 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 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 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10.参考NO12处理对策.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常见电镀故障的分析和纠正方法_ 1.针孔 针孔大多是气体(一般是氢气)在镀件表面上停留而造成的。针孔属于麻点,但针孔不同于麻点,它像流星一样,往往带有向上的“尾巴",而麻点仅仅是镀层上微小的凹坑,一般是没有向上的“尾巴"。 那些因素会促使镍层产生针孔呢?镀前处理不良;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镀液中有固体微粒;防针孔剂太少;镀液中铁等异金属杂质过多;镀液pH太高或操作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硼酸含量太少和镀液温度太低等都会导致镀镍层产生针孔。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针孔现象略有不同,所以在分析故障时,首先要观察现象。例如镀前处理不良,它仅仅使镀件的局部表面上的油或锈未彻底除去,造成这些部位上气体容易停留而产生针孔,所以这种因素造成的针孔现象是局部密集的,而且是无规则的;镀液中有油或有机杂质过多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下面和挂具上部的零件上,镀液中固体微粒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向上面;防针孔剂太少造成的针孑L在零件的各个部位都有,镀液中铁杂质过多,pH值过高和阴极电流密度较大引起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即高电流密度处),硼酸含量太少产生的针孔较多地出现在零件的下部,镀液温度过低造成的针孔是稀少的,也是零件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的。 通过观察现象,可以初步判断造成针孔的部分原因,然后再进一步试验。例如零件的局部表面上有密集的针孔,从现象来看,好像是前处理不良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可以取一批零件,进行良好的前处理后直接镀镍,假使经这样处理后所得的镀层上没有针孔,那么原来的针孔是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否则就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镀液的温度、pH值和阴极电流密度,比较容易检查,所以可首先检查和纠正。镀液中是否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从平时向镀液中补充十二烷基硫 酸钠的情况就能基本确定,如难以确定时,可以向镀液中加入O.05g/L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进行试镀,若这样所得的镀层上针孔现象没有改善,那就不是缺少十二烷基硫酸钠,可能是镀液中的杂质或硼酸太少引起的,这就可按前述的方法,用小试验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按试验所得的结果讲行纠正。 2.镀层结合力不好 产生镀层结合力不好的原因有:镀前处理不良,零件表面有油、氧化物等;清洗水中有油或有六价铬;酸活化液中有铜、铅杂质;电镀过程中产生双性电极或断电时间过长;镀液中硼酸少、铁杂质多、pH高、有油、有机杂质或光亮剂过多等。 分析故障时,也是先观察现象。如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结合力不好,常常时有时无,无规则地出现在零件的局部位置上;酸活化液中有铜、铅杂质时,在钢铁基体表面上,形成疏松的置换层,这样造成的结合力不好多数发生在整个零件的表面上,双性电极造成的结合力不好总是有规则地发生在确定的位置上,而且总是一个部位结合力不好,另一个部位结合力很好,电镀过程中断电时间过长引起的结合力不好,虽然也是出现在整个零件的表面上,但它发生在镍层与镍层之间;镀液中硼酸少、铁杂质多、有机杂质多,光亮剂多或pH高造成的结合力不好较多地发生在零件的尖端和边缘;镀液中有油较多地发生在挂具上部的零件上。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镀车间注意事项(标准版) 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得随便操作。 二、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 三、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 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 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 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

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 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 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 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 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行业介绍

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行业介绍电镀废水处理特点: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1、污水特点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2工艺选择 根据电镀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和排放要求,结合目前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现状和我司在电镀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成功经验,综合处理效果、投资费用、运行管理、运行费用、平面布置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此选择以化学法为主的组合处理工艺。 3工艺流程及说明 电镀废水经过收集之后,自流入本处理系统,经过处理之后直接排放。

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含铬废水→含铬废水集水池→耐酸碱泵→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调解池 含氰含碱废水→含氰含碱废水集水池→耐酸碱泵→一级氧化反应池→二级氧化反应池→混合废水调解池 混合废水调解池→耐酸碱泵→混合反应池→沉淀池→中和池→达标排放 4工艺流程说明: 含Cr6+废水从Cr6+集水池用耐酸碱泵提升至还原反应池,根据铬的浓度及废水处理量,通过pH和ORP自控仪控制H2SO4和Na2S2O5的投加量;还原反应完毕后自流进入混合废水调节池同其它废水一起进行进一步处理。含氰含碱污水自车间流入氰系调节池,后用耐酸碱泵提升至一级氧化反应池,根据含氰浓度及废水处理量,通过pH、ORP自控NaOH和NaClO的投加量,搅拌反应一级破氰后进入二级氧化反应池,再通过pH、ORP自控制仪分别控制H2SO4和NaClO的投加量,搅拌反应破氰完毕后自流进入混合废水调节池同其它废水一起进行进一步处理。 混合污水调节池废水用泵提升至快混反应池,加NaOH、PAC药剂,并用pH自控仪控制pH10~11,将金属离子转化成氢氧化物絮状沉淀,再进入慢混池加polymer絮凝剂,增大繁花,沉淀与水自流入综合污泥沉淀池。经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入中和池,再通过加酸回调,并用pH自控仪控制pH7~8,出水达标排放。综合污泥沉淀池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用泵泵入板框压滤机压滤,污泥外运进一步处置,滤液回流至综合污水调节池继续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小汇总

第一节电镀废水的产生与排放 一、电镀废水的产生和特性分析 电镀工厂或车间在对镀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如镀层漂洗废水、废弃液、后处理废水等。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含有铜、铬、镍、镉或锌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酚类和芳香烃等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具有致癌、致畸或致死等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1.前处理产生的废水 镀件漂洗 镀件漂洗是指使用水或表面活性剂清洗镀件表面,使镀件达到可进行后续操作的条件。镀件漂洗水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7成以上,并且水中污染物浓度和废水量随着电镀工艺和漂洗方式的不同而变化。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盐和络合剂,包括各种重金属的硫酸盐、氯化物、氟硼酸盐等以及氰化物、氯化铵、氨三乙酸、焦磷酸盐、有机膦酸等。除此之外,为改善镀层性质,往往还在镀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如作为整平剂的香豆素、丁炔二醇、硫脲,作为光亮剂的有糖精、香草醛、苄叉丙酮、对甲苯磺酰胺、苯磺酸等。此类废水COD 较高。 2.电镀废水 (1)镀液 镀液排放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车间内镀槽、输液管路出现渗漏或由于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泄露。镀液中主要的污染物是各种重金属或酸性的废水。电镀、钝化、退镀等电镀作业中常用的槽液经长期使用后积累了许多其他的金属离子或某些添加剂。 (2)废弃液 废镀液是电镀污水重要来源之一。废镀液主要来自伴随镀件过滤工艺在镀件底部剩余的复杂液体和对过滤后相关设备或镀件进行清洗而产生的漂洗水。此类废水中成分与镀液大致相同,一般含油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和各种重金属。 3.后处理废水 电镀后处理主要包括漂洗之后的钝化、不良镀层的退镀以及其他特殊的表面处理。后处理过程中同样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一般来说,常含有Cr6+、Cu2+、Ni2+、Zn2+、Fe2+等重金属;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碱物质;甘油、氨三乙酸、六次甲基四胺、醋酸等有机物质。 二、电镀废水水质及水量 电镀由于生产工艺、原材料和产品种类的不同,使用的镀液、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种类不尽相同,并且由于漂洗次数和处理方法不同,电镀行业排放出来的废水水质也各不相同,表现为污染物浓度及污水排放量的不同。一种废水中常含多种有害成分,某些有害成分以离子形式存在,某种成分以络合物形式存在。因此,电镀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妥善处理。 在塑料电镀行业,排放的污水一般重金属含量比较低,但此类废水的COD和SS一般比较高。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脱脂废水和酸碱废水,成分比较复杂。 在金属电镀行业,水中主要成分是金属盐和络合剂,包括各种硫酸盐,氯化物、氟硼酸盐以及氰化物、氯化铵、有机磷酸等。此类污水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差异较大,其他杂质的浓度和产生量也相去甚远,决定了这些废水的处理技术的多样性和工艺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电镀1m2的镀件平均用水量为0.8t,与国外先进电镀技术污水产量存在明显差距。而且我国电镀工业总体发展规模较大,因此年排放量高达40亿吨。占总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六分之一,其中近5成废水未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三、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 1.废水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