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17)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1、中央: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②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2、地方:侯、伯

二、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的分封:

1、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4、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四、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②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四、秦的中央政权组织

1、丞相、御史、太尉以及职能

2、影响

五、郡县制的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巩固国家统一

3、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4、唐朝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5、宋

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2、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3、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4、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

①汉

察举制孝廉

②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③隋

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

④唐

贞观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增加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2、影响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内阁

1、性质

2、批红

3、票拟

三、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四、军机处

1、特点

2、作用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一、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梭伦改革

1、内容

2、作用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

1、内容

2、作用

四、伯利克里改革

1、内容

2、作用

五、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六、作用

1、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发展:公民法和万民法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影响:

1、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4、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光荣革命:1688年

二、《权利法案》:1689年。

1、内容

2、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

三、代议制

四、责任内阁制:

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五、君主立宪制作用:

1、国内影响:①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②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2、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六、特点:

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一、联邦和邦联

1、联邦: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统一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邦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没有一个实权的中央政府

二、“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三、原则:“分权”与“制衡”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1、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

2、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3、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三、“1787年宪法”的意义:

1、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3、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维护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四、“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1、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

2、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3、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五、两党制

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宪法授予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在绝对权力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保留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宪法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消极影响: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积极影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德国迈入资本主义门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5、意义: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度的确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经过

1、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条约内容有: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失败原因

①客观方面,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早有准备

②主观方面,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落后,指挥不力

③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3、条约规定:

①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③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

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4、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

5、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6、条约规定:

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五、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1、半殖民地: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2、半封建: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四、失败原因

1、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重要原因: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

五、历史作用

1、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二、《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三、《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四、《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五、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

2、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意义:

1、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客观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为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性质:是一次不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2、影响: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5、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供认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共产党

1、成立时间:1921

2、诞生条件

①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③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④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⑤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

1、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2、北伐的条件、对象、结果

3、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4、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

6、失败原因:①帝国主义破坏革命②蒋汪叛变革命③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其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三、八七会议

1、内容

2、意义

三、湘赣边秋收起义

四、土地革命

1、内容

2、意义

三、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1935年1月),成为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1、内容

2、意义

四、长征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进程

1、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

2、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3、1900 八国联军侵华

4、1904—1905日俄战争

5、一战期间,侵略山东,提出“二十一条”

6、1931.9.18 “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

7、1932.1.28 “一二八”事变,袭击伤害

8、1932.3 建立伪满洲国

9、1937.7.7 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③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

④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敌后战场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12 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四、抗战

1、19408—12 百团大战

2、进入缅甸

五、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六、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毛泽东等赴重庆,进行重庆谈判

二、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三、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

2、淮海战役(1949年1月)

3、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四、宣告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结束的事件是解放军占领南京。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4、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六、胜利的基本经验

1、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灵魂

2、有广大群总的支持——基础

3、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同意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5、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方向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至四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知识要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课知识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 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17)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1、中央: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②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2、地方:侯、伯 二、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的分封: 1、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4、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四、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②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四、秦的中央政权组织 1、丞相、御史、太尉以及职能 2、影响 五、郡县制的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中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2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 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3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四.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中国古代史、西方文化的孕育、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大唐古都长安、欧亚大陆的民族融合以及宗教文化的交汇。本文将对这六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 一、中国古代史单元 1. 纵横四海的夏商周: - 夏朝的建立和发展,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 说是由大禹建立。 - 商朝的兴起和发展,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 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采用了分封制度,实行封建制度,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2.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 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早 期的文化在这里产生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包括农业文明、文字产生、青铜器 的制作和使用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等。 3. 秦汉时期的秩序与变革: -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 的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 汉朝的兴起和文化发展,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史称为“两汉”,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 西汉的灭亡和东汉的分裂,西汉在汉昭帝时期开始衰落,

最终被王莽推翻,东汉时期分为新朝和赤眉军两个时期。 二、西方文化的孕育单元 1.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与文化: - 希腊城邦的建立和发展,希腊城邦是古希腊的政治组织形式,城邦之间存在着剧烈的政治斗争。 -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包括民主、寡头制和专制等不同的政 治制度。 - 古希腊的文化贡献,包括哲学、文学、戏剧和体育运动等。 2.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的政治组 织形式,通过战争征服并统一了整个罗马半岛。 -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繁荣,通过战争和征服,罗马帝国不断 扩大领土,实行了宽松的统治政策。 -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罗马帝国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压 力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最终的灭亡。 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单元 1. 希腊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 古希腊的城邦文化,古希腊的城邦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城邦文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 希腊神话和哲学,希腊神话是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基础,希腊哲学则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 古希腊的艺术和体育,古希腊以雕塑和建筑艺术而闻名, 古希腊的奥运会也是世界现代奥运会的起源。 2. 罗马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 罗马帝国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罗马帝国在征服希腊后,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点已整理好(十分详细,快来收藏)

高一历史必修一各个单元知识点已整理好(十分详细, 快来收藏)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增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 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 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 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 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 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动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 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增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 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 六、汉武帝增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增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知识。本文将对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每个单元进行知识点总结,并以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1. 第一单元:古代人类和早期文明 本单元的重点是了解古代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发展。其中包括了人类的进化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早期文明的诸多方面内容。在学习这个单元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进化的历程、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 2. 第二单元:古代东方文明 本单元主要介绍古代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尼罗河流域、泰姬陵以及孔子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尼罗河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泰姬陵是印度文明的杰作,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 3. 第三单元:古希腊罗马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将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的起源、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

容。通过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古罗马的征服扩张。 4. 第四单元:亚洲大一统帝国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亚洲大一统帝国的典型代表——秦始皇和印度的孔雀王朝。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孔雀王朝则是印度古代的辉煌。 5. 第五单元:古代非洲文明 本单元将介绍古代非洲文明的典型代表——埃及文明和非洲草原文明。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个单元了解到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设了众多的宏伟建筑和金字塔,非洲草原文明则是以农牧民族为主要特征。 6. 第六单元: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包括了摩揭陀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两个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印度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 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非 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 (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 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 (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

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 2、统一:前221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 ④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 ⑤制定严密而严苛的法律,成为中央集权工具 三、影响: 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3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枢权力机构(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中朝制度,与“三公”相制衡。东汉时期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A、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政务。 B、影响: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办公机构,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共产党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主要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重庆谈判的意义: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扩大了影响。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和通过的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 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 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2)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 2、渡江战役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弊病和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劳资间阶级矛盾尖锐,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2)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3)法英德工人运动——阶级基础 (4)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努力——主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课本85页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巴黎人民起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想要学好历史,就要及时进行知识的总结,那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高一必修一历史全部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全部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夏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古老、最丰富的一个时期。以下是高一必修一历史课程中 涉及的中国古代史全部知识点。 1.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1年)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由禹建立。夏朝的政权是由王室掌握,经过17代国王的统治后,最终被商朝取代。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采用了封建制度。商朝时期的文化发展较为繁荣,商代青铜器制作技术达到了高峰。 -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周天子以“天命”为理由来维护统治地位。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分为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多个诸侯国,并且国内外战争频繁。 - 春秋时期的主要事件是鲁国的孔子提出的思想体系,后世称之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

- 战国时期的主要事件是列国争霸,其中六国为齐、楚、燕、韩、赵、魏。这个时期出现了多个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孟子、荀子、墨子等。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实行一系列改革,包括实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 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对北方边防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统一了中国的法制。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共历经两百多年。汉朝时期,中央政权相对稳定,礼仪、文化、科技都有显著进步,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4.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政权。三国之间互相争夺统治地位,最终魏国统一华北地区。 - 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是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一系列战役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战争事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 历史知识点非常多,同学们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花费的时间会太多,更容易把它记混记错。要想学好历史,最关键的就是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⑵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_发明: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国家。⑵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_配方。即硫黄、硝石与碳混合。⑶唐朝末年,_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_器。 3.天文和历法成就:⑴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⑵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4.医学的进步:⑴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⑵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⑶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5.建筑的成熟:⑴隋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朝将大兴城扩建为长安城。⑵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⑶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占有重要地位。 二、诗歌黄金时代——初唐:陈子昂—唐诗革新先驱;盛唐:A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成就:诗仙—李白,诗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1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课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 1 .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政治制度 〔1 〕禅让制:历史上把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它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形式。 〔2〕王位世袭制 ①建立:禹死后,其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利由“传贤” 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确立。 ②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 ③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④影响:“家天下” 的场面逐渐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 .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政治制度。 〔3〕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4〕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上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 和“家” 严密结合; ⑤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小结: 1 . 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尊宗敬祖的传统等。 2.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由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宗法制为核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 〔3〕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