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视文艺编导 笔记演示教学

最新电视文艺编导 笔记演示教学
最新电视文艺编导 笔记演示教学

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初创与成型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的初创与成型(1958—1965)

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1958年5月1日19点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和电视报道剧的诞生,1958年6月15日

第一次剧场文艺实况转播是1958年6月26日的残废军人的文艺演出。

第一次大规模文艺实况转播是1959年10月1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天安门文艺晚会实况。

第一次在电视上举办综艺晚会是1960年的春节,有诗朗诵、相声、歌舞等。

第一个电视文艺专栏是1960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行的固定节目,已经设置了新闻、少儿、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十几个专栏节目,与文艺相关的曾有《电视台的客人》、《美术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节目。

第一个大型电视文艺节目《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1961年4月20日节目内容与镜头的总体设计是黄一鹤,邓在军负责镜头切换,沈力解说,中央广播乐团管弦乐队演奏。

第一个专业晚会《笑的晚会》播出,1961年8月30日,内容全是相声

第二节文革期间文艺节目的状况

1969年7月1日起每周都用一定的时间反复播放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等八个“样板戏”

71年起又陆续播出京剧《龙江颂》、《杜鹃山》,舞剧《沂蒙颂》等。

70年11月18日还开始播出“教唱‘革命样板戏’选段”节目。

娴熟的现场切换技巧以及与其他工种的默契配合也是电视文艺编导的基本功和重要的工作特点。

1973年5月1日,彩色电视试播,并在10月1日正式播出,转播了国庆白天的部分活动和晚上的焰火晚会实况。此时中国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彩色电影。

专场录像

专场录像是导演对作品进行精心的电视加工所采取的方式

导演对镜头进行认真设计,演出者专门为电视录像而进行表演。录像过程中为配合镜头拍摄,表演进程要经常被中断或打乱。

第二章电视剧的巨大发展

第一节电视剧的快速复兴

第一部电视剧《三家亲》(许欢子、蔡晓晴导演)是我国第一部外景制作的电视剧。粉碎“四人帮”后

长篇连续剧的兴起

导演水平的提高

制作实力的增强

市场经济的逐步渗入

境外作品的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初

香港的《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霍元甲》,

台湾的《一剪梅》

日本的《血疑》、《姿三四郎》,

美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

第二节电视剧的成熟90年代

90年代中国电视剧跨入成熟时期,剧作极大丰富。栏目化播出方式对电视剧内容、结构、形式的影响

1988年的《家教》就采用了棚内搭景、多机拍摄的方法

上个世纪所90年代初,《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都是以室内剧的形式制作的

《我爱我家》还开创了内地情景剧的先河

这类电视剧兴盛的更直接的原因是我国电视整体走入了“栏目化”时代,使电视剧的演播观念发生巨大转变。

港台、日韩等国电视剧对我国电视剧的影响

1 国内偶像剧的兴起《将爱情进行到底》

2 引起从电视文艺节目播放角度对现实社会的深入了解、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第三节新世纪电视剧的多样化与类型化

电视剧独立门户,今天的电视文艺节目概念已经不包括电视剧王扶林、杨洁

“影视合流”实际上也意味着当今电影和电视剧创作规律的统一

第三章电视文艺的栏目化

“栏目化”是将电视上呈现的文艺进行“电视化”的重要手段,对电视文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栏目化的运作和管理机制:

时段固定,各部门和节目负责人之间减少了诸多争执,从而更多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同时由于时长准确,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可以及时调整相应时间的节目进行弥补。

“制片人负责制”——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电视节目制作和经营的管理体系相应

于是有时“栏目化”也成了“制片人”制的代名词。不过这个改革是分阶段逐步完成的。

节目以“栏目”作为日常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样式

主题或形式相关的、时间相对短的内容被划入“版块”或段落进入栏目,然后被串联成一个整体在一定时间进行系列性播出。

其播出有一个周期安排,一般以“天”或“周”为循环。于是栏目化也是节目编排有计划、有条理的象征,使节目便于观众收看。

第二节综艺栏目的逐步兴起

1981年元旦开播的《万紫千红》,成为中国电视文艺史上第一个综艺样式的栏目。

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文艺节目陆续推出了《艺苑之花》(编辑加工地方台节目)、《音乐与格言》、《曲艺与杂技》、《音乐与舞蹈》、《周末文艺》(精彩文艺节目的组合)等一批栏目,而此时广东电视台称已有80%的节目实现了栏目化

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周末文艺》播出了《人与人》系列,当时称为“电视小品”或“专题文艺”,共14集。

1990年3、4月份,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电视文艺栏目就此真正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

主持人与栏目间形成相辅相承的关系。好的主持人有助于栏目地位的提升,而好栏目也能够提升主持人的感召力和知名度。

第三节文艺栏目的专业化

电视栏目的专业化趋势

星光奖的奖项设置改革:促使电视文艺节目有了新的类型划分,创作人员更加职业化

1993年的第七届“星光奖”评选开始按照电视文艺本身特有的内容形式特点来设立奖项,设有综合性文艺节目、专题类文艺节目、音乐节目、歌舞节目、戏曲节目、曲艺杂技节目、电视戏曲小品节目等七个门类奖,这充分说明广大创作者对进入电视的艺术本体重新进行了思考,以求更深入地探求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另外,“星光奖”还设立了栏目奖和撰稿、导演、编辑、摄像、美术、照明、化妆、音乐音响等单项奖。这些单项奖的设立,是以制作流程的专业化和行业的职业化为支撑的,也标志着电视文艺创作队伍的成熟。

专业栏目支撑起频道的专业化

电视节目“专业化”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是在各种媒体高度兴盛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建立在节目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必然选择。

娱乐游戏节目及产生的动因

上世纪9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节目受众的迅速扩大,促进了电视文艺节目大众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电视文艺节目在整个编导过程中市场因素方面的考虑更加重要,节目制作更加成熟。

90年代末,电视机的高度普及使受众将看电视作为日常生活的内容,电视不再高不可攀。在文艺节目品种样式的不断变化和所针对观众层面的日益丰富的前提下,“娱乐游戏节目”陡然兴起,这充分显示出电视文艺的“大众化”趋势能促成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的成形,同时也是电视“专业化”深入发展的标志。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针对大众市场,当然它赞赏脚踏实地、朴实亲切的内涵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问题

电视文艺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专业水准与艺术水准的下降,传统样式的艺术展示性内容与观众沟通不畅

“电视文艺”概念被发展为“大众娱乐”层面。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

2004年6月,湖南卫视秉持“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正式确定了“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的目标,该年度的特别节目《超级女声》的成功,带动了随后的一系列栏目的改造和创新。

境外娱乐节目的进入

由于我们的电视媒体整体随着相应的机构改革和重大调整——“集团化”而动荡,频道也不断处在相应调整和完善之中,利用这样的时机,境外媒体的品牌节目逐步巩固了地位并开拓新的市场。

制作人员的职业化

境外媒体给我们带来极大触动的,还有一系列成熟的市场化观念和管理、运营机制,尤其是提醒我们要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重视媒体与栏目的包装、宣传与推广。而节目生产大工业化的普及方式也导致制作人员的高度“职业化”发展:如制片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生产“流水线”更加完善,一些新的专业创作岗位应运而生。

第四章电视文艺的分类

第一节电视节目的分类

以电视媒体在当今社会的功能和受众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划分

新闻信息:信息传播是传媒建立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电视受众的第一需求,新闻的政治性、严肃性、实用性和及时传达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也有利于塑造电视台的权威形象,于是这类节目也被称为立台之本。

文化娱乐:娱乐是传媒受众的本能需求,同时文化传播和交流是传媒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其内容形式的丰富多彩、轻松活泼、跌宕起伏造就了电视总体内容中最具可看性的部分,受众在接收的同时也应该是一种享受。

生活服务:这类节目最能体现对受众的呵护与关怀,直接体现电视的亲近性。只有在电视发达、观念开放的时代,电视服务节目才可能有深入发展的空间。

知识教育:在不发达的地区,电视的知识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传播的广泛便利、直观,使电视成为教育的有力手段。这类节目的传播形象讲求其专业性和权威性。

经济手段:当电视产业化时代来临,电视还担负了获取经济利益的责任,许多节目不再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撑,而成为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条件下,追求高收视率成为节目编排的基本目标,甚至出现一些以赚钱为主要目标的节目。

从目前的节目样式划分

信息:也往往被称为新闻、资讯节目,经常是对最新事实的纪实报道。一般来说节目篇幅很短。对这类节目的评价以“真实”、“实用”为基本出发点。

剧:可包括电视剧、电视电影、电影等,篇幅较长。对这类节目的基本要求是:塑造个性形象、情节曲折,富于传奇色彩。

栏目:定时定点播出,一般规定长度在30分钟,有杂志式、通栏式,每期模式相对固定,是日常节目的最基本的样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专题片:相对单纯的、夹叙夹议的形式。是有一定长度的,传达一定的主题或编导思想的节目,特别适于表达主观创作的意识。

纪录片:按照真实时空发展顺序纪录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过程。

晚会:越长的晚会,一般更具有艺术品种的综合性。一般来说应该群星荟萃、气氛热烈,并放在特殊的时段播出:如节庆日、纪念日等。

广告:广告是电视台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声画的形象追求极端典型,语言精练并具煽动性,力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谈话:以语言交流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电视节目。。

竞赛与赛季节目:相对于栏目化的固定日播或周播的日常节目方式,竞赛或赛季节目往往在一定时间内举办并播出,如歌手大赛、律师大赛、选美比赛、英语竞赛、真人秀等等内容。由于竞赛的紧张感与悬念感强,一般都能起到拉动收视率的效果。。

从受众的状况来划分

从受众的年龄分

从受众的性别分

从受众受教育的程度分

从受众所处的行业分

从受众所在的地域、社会环境分

从电视具体创作形态来划分

从表现层面上分

从创作风格来分

第二节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

电视文学节目

电视音乐节目

电视舞蹈节目

电视戏曲节目

电视曲艺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

第三节电视文艺的创作形态

1 本体性的文艺节目:

对现场演出的转播:转播,即在演播室或其它演出现场对正在进行的节目或事件进行记录式地录像或直接播出。转播包括实况录播与实况直播。

纪录性的文艺专题片:这类节目实际上是指文艺题材的纪录片,其“纪录(实)”特质关键落实在编导以“客观”的心态记述文艺现象、事件、人物及其作品等等。

2 电视化的文艺节目

文艺节目电视化的关键,在于将电视手段作为重要的创作元素。

“电视化”的文艺节目特指文艺节目进入电视以后艺术特性发生变化的形态。即在编导的主观指导思想上,节目是为电视播出而创作的,而从创作的第一步就要考虑电视的存在,使电视这一“载体”和手段都能够与节目充分、和谐、完美地进行统一。

此时电视手段的具体运用,是对文艺本体进行创造性地创作。

这类节目大致有电视化的文艺作品和电视化的文艺专题两种形态。

第五章电视文艺晚会的成熟

第一节电视文艺晚会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文革前后的文艺晚会

1982春晚的诞生,形成春晚的模式。

1984年春晚:“综艺”概念的拓展。

1985年春晚:打破“茶座式”的初步尝试。

1986年春晚:重视节目的电视化改造。

1987年春晚:晚会的主题化、专题化。

1988年春晚:以团结为主题。

1989年春晚:年轻导演担起重任,同年专题晚会的发展。

1990年春晚:晚会创作队伍的形成,同年地方台晚会兴起。

1991年春晚:民族特色浓郁、“3.15”专题晚会的“另类”形态、“七一”晚会《拥抱太阳》、抗洪赈灾《风雨同舟,情暖人间》晚会。

1992年春晚:开始举办“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

1993年春晚:春晚开始招标竞选总导演,同年优秀晚会频出。

1994年春晚:专业化发展,同年校园特色晚会发展。

1995年春晚:收视率创有纪录以来最高,同年为世界电影百年。

1996年春晚:实现“三地互传”。

1997年春晚:把握时代脉搏,同年有庆祝香港回归系列晚会。

1998年春晚:打造视觉盛宴,同年有各地电视台抗洪晚会。

1999年春晚、凤凰卫视《中国人今天说不》、国庆50周年:《祖国颂》、《国庆焰火晚会》、《江山如此多娇》、南宁国际民歌节《大地飞歌》、迎接新千年的系列晚会。

2000年春晚、湖南台金鹰电视节及相关晚会。

2001年地方台春晚与中央台的“叫板”、申奥成功晚会《奥林匹克情》、专题晚会《飘动的红丝带》。

2002年:春晚进一步探索创新。

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感与平民路线、西部频道的春节晚会《西部魅力》、“非典”系列晚会——专题晚会、晚会的新品种:歌会《同一首歌》的成功。

2004年春晚:面向社会征集作品。

2005年春晚:“开门办晚会”的成功,《中华情》确立“景观晚会”概念。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延续平民路线、地方台湖南春节晚会表现突出。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和谐主题鲜明。

电视文艺晚会的成熟,常态晚会的发展。

实际上这几年的文艺晚会已经非常多,而且有日常化的趋势。不仅由台或频道举办,一些栏目也有大型节目——“特别节目”,如《星光大道》、《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等都会在重要的节假日安排特别节目,央视7套的《乡村大世界》也连续3年播出了《全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其中2007年的“九亿农民的笑声”显得影响更大,“压轴”的是赵本山率领的“刘老根大舞台”的节目,质朴而幽默。而有的栏目本身就已经是晚会形态,典

第六章电视艺术片

第一节:电视艺术片的概念与特征

电视艺术片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的展现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

2. 电视艺术片与电视纪录片、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艺术片和纪录片

电视艺术片与电视文艺节目

3.电视艺术片特征

专题性

主观性

艺术性

情感性

文学性

第二节:电视艺术片类型

1.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者风土人情等等为主要内容和题材,抒发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体现创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考的电视艺术片种。

2.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为主要内容,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作为其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电视片种。

3.电视文献艺术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为题材,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电视艺术片种。

4.电视文化艺术片: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涵浓重的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

电视文艺编导教案

《电视文艺编导》教案 课程总课时:48+48,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第一周 一、第一时段: 授课内容:绪论 授课课时:讲授2课时、课堂提问、课堂讨论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电视文艺的含义、弄清电视文艺的基本概念,从对电视文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授课方式:课件讲授、片例播放、链接相关网站、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网络及插口,录像机、电视机、DVD 教学重点:电视文艺的类型、电视文艺的特性、电视文艺的形态 课堂提问:1、你所知道的电视文艺节目,2、电视文艺类型特点 课堂讨论:举例说明电视文艺的特性,举例说明电视文艺两种以上的类型及特征 二、第二时段: 授课内容: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发展历史 授课课时:课件讲授2课时、课堂提问、课堂讨论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电视文艺的发展历史,掌握重要史实 授课方式:讲授、片例播放、链接相关网站、提问、课堂讨论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网络及插口,录像机、电视机、DVD 教学重点:电视文艺的初始状态、尤其是形态的形成 课堂提问:你知道哪些电视文艺历史事件,怎么看? 课堂讨论:电视文艺初始阶段的重大事件是哪些?为什么?

第二周 授课内容:第二章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第二节:电视综艺晚会流程 授课课时:讲授4课时,实践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电视文艺的的各种主要类型和形态,掌握不同节目类型的创作环节。通过学习,能够基本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方法。 授课方式:课件讲授、片例播放、链接相关网站,实践练习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网络及插口,录像机、电视机、DVD,演播馆 教学重点:这一章的内容非常重要,基本上都是重点,由于课时少,课程内容丰富,每一章都要有关键点,通过关键点的尽心讲授,让学生抓住主要环节。 本次课程讲授的第一节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点在制作方式和设备上。第二节的重点在流程上,流程的基本步骤要完全掌握。 实践练习:2课时,参观400m2演播室,了解演播室的设置和设备情况,对演播室有初步认识 课后作业:?说出ENG、EFP、ESP的不同之处?复述电视文艺节目制作三个阶段 第三周 授课内容:第二章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第三节:电视艺术片创第四节:音乐电视 第五节:娱乐节目创作 授课课时:讲授4课时(其中电视艺术片3课时,音乐电视1课时),实践16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电视文艺的的两种主要类型和形态,掌握这两种节目类型的创作环节。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它的创作方法。 授课方式:课件讲授、片例播放、链接相关网站,实践练习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编导班读书笔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课外阅读名著名片推荐目录 一年级阅读书目—— 《诗经》 《楚辞》 《论语》 《老子》 《庄子》 《史记》 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蘅塘退士、陈婉俊,《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 吕明涛、谷学彝,《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 爱森斯坦,《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沃尔特·麦克道尔、艾伦·巴滕,《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周小普主编,《广电传统的缔造者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艾伦·B.阿尔巴朗,《电子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迈克尔·拉毕格,《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布莱恩·布朗,《影视照明技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影电视专业杂志(11种) 《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电视研究》、《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南方电视学刊》 二年级阅读书目—— 《荷马史诗》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圣经》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雨果,《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 塞万提斯,《唐吉珂德》,人民文学出版社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人民文学出版社 雨果,《悲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人民文学出版社

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

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摘要: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素质高于低直接决定着电视节目的好与坏,一个电视节目的好与坏,是否能多让观众满意,这不但是对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价值的一种体现,而且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社会发展状况。 关键词:编导;素质;能力;修养; 广播电视是当今世界最强势的传播媒体。它以情感和知识抓住观众,成为当代最占优势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是一种完全普及的媒体,既是告知者、有效率的老师、主要还是说服者,还是很好的娱乐供应者。 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编导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或者一个精致的新闻专题片,除了摄像、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编导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始终。过去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编辑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因此在各工作环节上容易出问题,而且制作时间比较长。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以编导中心制为主,在逐渐形成的采、编、播合一的趋势中,编导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基本条件和素质。 1教育背景和基本技巧

广播电视是面向世界和大众的行业,它提供令人兴奋、充满活力、富有挑战的工作机会。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要具备一般传播者所必备的教育背景和基本技巧,具备广播电视训练素质外,还必须有十分广博的工作经验、人事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商业意识、市场概念、广播电视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观赏各种艺术门类的艺术精品,通过阅读观摩优秀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2)文学艺术史的知识。通过对文学艺术史的学习,了解文学艺术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增强编导自身对各种艺术现象做出合乎规律的认识和观察。 (3)文艺理论知识。文艺理论知识是对文艺创作和评论的经验总结,对各种文艺现象的科学概括,一名优秀的电视文艺专题编导要对纳入作品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等做出判断和处置,就不能单靠艺术直觉,还要运用理性思考,这就要借助丰富的文艺理论知识,凭借文艺理论所提供的系统知识,范畴,概念、思维模式,方法和特定语言。 在个节目中,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相当于一名管理人员,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能策划部署,善于策划短期和长期的工作计划。 2锻炼思想勇于创新 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动力的新世纪,国际竞争开始转向社会高智能化的较量,即人才的较量。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需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

名词解释: 电视文艺:主要指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主客观世界,通过电视生化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给电视观众以认知、娱乐、教育、审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电视文学艺术样式,包括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电视综合文艺节目、电视动画片、译制片与电视电影等。 电视文学:主要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把文学作品转化为电视艺术,把文字的表述形态转化成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是一种审美体系的转化,总结了文学作品的叙述和电视艺术叙述得双重表现形态,通过生动形象地塑造艺术形象,给观众以极大的文学审美情趣的作品,经过这种表述形态的转化,在其艺术特性上,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感和行文的结构力。它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等。 电视散文:是在电视屏幕上通过声画造型手段塑造艺术形象,从而抒情写意的一种电视文学样式。是在散文作品基础上的电视化的再创造。“电视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体现散文的意境美。这直接关系到电视创作和接收者对原作的体验。 电视戏曲:也称戏曲电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艺术品种。它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镜头阻截艺术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其节目形式包括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综艺类电视戏曲等。 电视艺术片:内涵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观绿,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样式的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旋律与节奏等表现手段构成屏幕形象,营造美的境界,以期达到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目的。外延指历史文献类、知识性的、教育类的、欣赏类的、文化类的电视艺术片等。 电视短剧:电视戏剧中能比较全面地运用戏剧元素来进行叙事,有完整的情节结构,比较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时间相对较短的剧种。它具有题材简短、平实,能够迅速反应社会热点、在有限的场景中完成叙事,形象生动,细节有感染力,简洁明快,富有情趣,同时蕴含一定的思想冲击力和思想深度等特点。 主题歌:从属于电视剧音乐范畴。通过词曲对电视剧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宁连的情感刻画和充实举重主要人物形象,可以展现特点的历史氛围,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怀等等。主题曲往往在风格、曲调上规定了如插曲或者片断音乐的风格和曲调。 金熊猫奖:四川电视节设立的奖项,创办于1990年。金熊猫奖具有国际性,参评单位包括英国BBC、国家地理频道等。最重要的奖项是纪录片奖。旨在通过电视节目的竞赛与评选,增强世界各地电视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共同探索和推动世界电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 金鹰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观众投票为主、观众投票与专家评选相结合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2000年开始我国在原有基础上举办“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举办地点固定在长沙。 台湾金钟奖:金钟奖创始于1965年,命名取自古文”编钟为中华古代教化之礼器,古人作乐,钟居其首”,希望通过金声玉振隐喻广播电视事业对于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金钟奖设奖之初,是以广播为主, 1971年,将“电视节目”纳入奖励范围,现已成为台湾地区广播电视界的最高荣誉。 电视综艺:根据电视文艺节目主题的需要,运用艺术手段将各种不同艺术体裁的单个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各种参与整体的单个节目在综合文艺性节目中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这种节目类型对节目样式、节目风格、节目筹备、人员分工、技术条件都有较为专业、复杂和系统的要求。在内容上综合文艺具有较强的兼容性,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 电视文献专题艺术片:是运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对历史文献资料或者某一专门话题进行艺术处理,进而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的一个电视艺术片种。它要求创作者应当投入饱满的创作激情,以浓烈的情感,负载起深沉抽象的思想,实现情与理的交融。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估计占10%,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少选不得分) 1、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代表媒介编辑部,就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的评论体裁是: a.社论 b.本台评论 c.编后话d.谈话类评论 2、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叫做()。 a.广播评论 b.广播漫谈c.编后话 d.谈话类评论 3、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以表情达意、叙事分析,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叫做()。 a.新闻述评b.新闻调查c.电视述评d.舆论监督节目 4、在新闻评论中,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叫做()。

a.评论的要素b.论据c.论点d.论证 5、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加上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与串联,把分散的节目、稿件录制合成为完整的播出带,以备按时播出,这种播出方式就叫做() a.录播b.录像c.播出d.直播 6、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个编辑环节,它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这一环节叫做()。a.栏目编排b.统筹策划c.录制播出d.通联e.稿件编排 7、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效果、音乐等而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叫做()。 a.音像编辑合成 b.栏目编排c.录制播出d.稿件编排e.修改稿件 8、广播电视中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即()。 a.片头b.评论c.专题d.节目e.栏目

艺考编导文艺常识参考资料

艺考编导文艺常识参考资料 1.《伊利亚》与《奥德赛》:著名的古希腊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史诗故事主要围绕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及战后的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展开叙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曾针对教育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他的文学作品对以后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极大。主要作品有小说《爱弥尔》《忏悔录》。3.《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称《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成语皆出此集。如“望梅止渴”“汗不敢出”等。4.正史:清高宗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作者不乏文学家、宰相、史学家等。如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房玄龄的《晋书》,魏征的《隋书》,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明史》的作者是张廷玉。 5.马南:即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家邓拓,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马南就是作者临时署的笔名。《燕山夜话》是其杂文代表作,收文150多篇,思想深刻、知识丰富。他曾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6.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追封信国公,南宋学者、理学家。学识渊博,遍注典籍。经学、史学、文学皆有成就。世称

朱子、朱文公。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在理学方面与他齐名的有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代表作《陆象山语录》。 7.文艺复兴代表作品:文艺复兴出现在欧洲十四到十六世纪时期,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波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各个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在意大利代表人物、作品有诗人但丁的《神曲》,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画家达芬奇等。在法国有散文家蒙田的《散文集》,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在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有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 8.《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著。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9.传、注、疏:古书中阐述经义的文字叫“传”,如《春秋》三传。解释经的叫“注”,如《四书集注》。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的叫“疏”,如《十三经注疏》。 10.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长诗《东方叙事诗》。11.铁沁:也译为提香,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派著名画家。名作有《爱神节》等。 12.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人。有著名作品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小说《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等。《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获1950年斯大

电视文艺编导大纲

精心整理第一章电视文艺的初创与成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我国电视文艺节目在电视初创期的发展状况以及电视文艺节目基 本形态的面貌、成型原因。对我国电视及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认识。 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发展特点 2?电视文艺节目多样化形态的成型原因 3?文革期间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工作状况 四、考核要求 1?电视文艺节目初创阶段的发展特点 识记:电视文艺发展史上新节目形态的诞生原因 领会:电视技术对艺术的局限性 简单应用:明确受众对文艺节目的作用 2?电视文艺节目多样化形态的成型原因 识记:最早的大型文艺节目实况转播、综艺晚会、电视剧的特点 领会:⑴专栏节目的兴起和发展,专栏节目的概念来源。⑵专栏节目对电视文艺节目发 展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应用:电视文艺专题的构架特点 3?文革期间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的工作状况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识记:⑴“样板戏”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影响,“样板戏”模式影响下的电视文艺节

目创作方式。⑵专场节目录像的特点和意义 领会:⑴政治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重大影响 综合应用⑴深刻认识电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章电视剧的巨大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了电视剧的发展道路,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在了解和掌握电视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把握电视剧创作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其它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1 .电视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与电视文艺其它节目的相互影响。 四、考核要求 1 .电视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以及与电视文艺其它节目的相互影响 识记:不同形态的电视剧的发展脉络、形成原因。 领会:电视剧在不同时代的内容形式特点。电视剧制作的正规化、标准化。综合应用:栏目化对电视剧内容形态的影响。 第三章电视文艺的栏目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论述了电视文艺节目栏目化的涵义及其发展的轨迹,并且从文艺栏目的发展中全面表现电视文艺整体的历史进程逻辑。于是在学习本章的同时,要充分理解基本线索和进程,而且还要注意对一些经典栏目进行的分析,找到栏目创作的规律。三、考核知识点 1.电视文艺的栏目化的含义以及意义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文艺栏目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的表现 3.栏目的基本形态

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节目主持人笔记

节目主持人 第一节节目主持人的标准和类型 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概念 近10年来,我国学者、专家对主持人的定义见解不一。大致有: 一为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员。在节目中,他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起着“组织串联”和“传播信息”的作用。 二为主持人是节目方针的体现者,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的主播者。 三为主持人是节目之主要操作者,相当于乐队的指挥。其作用不仅仅在台上,更多的工作在幕后,即在登台指挥前进行。主持人应该参与、制定节目的方针、计划,确定选题,应对整个节目负责,否则就称不上是节目主持人。 四为主持人在演播阶段起主导作用,不一定是“露面的主编”。主持人是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节目和听众、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节目的代言人。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CBS)新闻部经理伦纳德认为:作为主持人,应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1、必须能够在电视上传播消息,胜任报道和写作工作,并且形象较好。2、在屏幕后

有做记者的能力,具有新闻敏感性,能察觉到一些将会成为新闻的东西。3、危急时刻,能理智的做即席报道。4、主持人要具有好的人品。 二、节目主持人的类型 1、“四分法”分类 第一种,是以主持人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形态来分的,也就是所谓的“四分法”:独立型、单一型、参与型、主导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虽然在一番分析之后,也有认为部分结论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甚至得出相反结论的。 傅成励在《再谈节目主持人的类型》中认为, 1、独立型主持人的特点是可以独立的承担节目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是节目的唯一制作人 2、“单一型”主持人主要是从事话筒前的再创作—播音工作,但是和播音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由播音员表达编辑(记者)的文章变为编辑为主持人写稿”。 3、参与型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控各个环节的工作,这种主持人是和编辑平等合作的关系。 4、主导型主持人:是节目的指导者和领导人,“实际上是个在话筒前、荧屏前露脸的主编”。 然而由于四分法主要借鉴国外的说法,和我国的主持人现状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整理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知识点整理 一、播音主持中的备稿六步: 答:“备稿六步”是狭义备稿六个步骤的简称。狭义备稿是播音员主持人播出稿件的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可概括为六个步骤: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确定基调。 二、主持人临场应变的要求及应变策略: 答:1、临场应变的要求:1)反应迅速,举重若轻;2)恰当得体,自然天成;3)化险为夷,锦上添花;4)情理之中,意料之外。2、临场应变的策略:1)借题发挥,自圆其说;2)欲扬先抑,顺势而发;3)善解人意,及时调整;4)有意岔题,峰回路转;5)以攻为守,合理“冲撞”。 三、播音主持创作中情景再现的内涵: 答:1、情景再现的定义:情景再现就是播音员主持人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2、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情景再现的内涵:1)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2)播音员主持人的联想与想象必须以语言内容为依据,以符合稿件的需要为前提,必须遵循稿件规定的目的、性质、范围、任务,不能信马由缰,任意驰骋。

3)依据语言内容想象出的画面应是连续的、活动的、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4)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联想、想象的目的应该是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需要强调的是,情景再现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要以情为主。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对语言内容的具体感受,要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进而激发强烈的播讲愿望,而不能只满足于“画面”清晰,只重视景而忽视情。 四、在播音中气息运用的方法: 答:在播音发声中,气息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气息的激发因素——思想感情的运动。气生于情而融于声,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2、注意开源节流——呼和吸是一对矛盾,但呼气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是在呼气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加强呼气发声时的控制能力更重要; 3、要注意播音发声中呼吸控制只是综合状态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加强和其他方面(如: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等)的配合; 4、注意联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如何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 答:1、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职业形象是播音主持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形象,个人形象是工作之外的生活所表现的形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播音员支持人身上的光环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依托于特殊的公共资源-广播电视强势媒体的影响力而存在的,播音员主持人不能滥用职业形象、将个人形象“神话”

电视新闻导论笔记

电视新闻导论笔记

电视新闻导论(赵淑萍) 第一讲媒介特征与电视新闻的拓展 电视新闻的基本含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流动画面、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的发展历史既是一个在短时期内迅猛发展,变化的惊人历程,又是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促动、相互催化的复杂过程 划时代的突破 30年代电视新闻采拍由单一的转播发展到流动的采拍 40年代电视采拍由使用35mm胶片过渡到16mm 50年代电视采拍开始尝试使用达到实用水平的磁迹摄像机 60年代通讯卫星将电视报道推向最高水准——同步化,同时,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在60年代末问世 70年代ENG普遍推广,电视采拍确立优势—

—声画同步 80年代ENG更新换代,一体化摄像机又使电视采访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CNN 24小 时全天候新闻报道,带动全球电视新闻采访活动 90年代数字化金属磁带使画面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卫星直播、大型电缆电视、电视节 目频道化 21世纪高清电视普及,无磁带硬盘录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大中小型SNG灵活运转, 新闻直播节目朝着常态化发展 国际互联网使用,带动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电视与网络结合,打造新传播平台;台网互动、充分利用电视的信息资源,网络视频直播,进一步彰显电视图像的优势 第一讲重点 *1、电视新闻基本含义【变化】 2、在即时通讯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可以使电视记者用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手段、速度进行采访报道。 3、追根溯源,职业记者的采访活动已有500多

年历史,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出现了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手抄新闻,活页小报,专门从事采集消息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记者开始了较随意的采访活动。 4、17世纪初至末,定期印刷报纸产生。 *5、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突破了以往的范围,不仅成为新闻节目内容,而且应用于其他类型节目中,新闻报道方式成为节目突出表现形态;电视采访画面不但展现记者提问技巧,而且树立记者形象;电视新闻发挥画面优势,而且利用多种表现元素,在技术推动下,实现采访、报道、播出同步化。 第二讲电视新闻节目类型 一、每日新闻节目 在固定时间播出的以动态性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的节目 每天分为早、午、晚、夜间四个时间段播放我国早、午、夜间新闻为15分钟,晚联播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1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 第一章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的渊源 P4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 1817年,瑞典的布尔兹斯发现了具有光体物质的“硒”。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具有广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P6 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的压力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并与1936年正式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1953年4月20日,英、法、德3、荷、比五国第一次试办电视联播节目,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P8 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实验广播开始。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至此,我国彩色带式广播开始形成。P10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于1929年在英国试播,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是1930年英国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 P20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开始对电视设备作实验播出,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P23 1958年6月15日,背景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

口菜饼子》,到1966年2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时长两个小时的电视剧《焦裕禄》,直播电视剧走完了其发展历程。期间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视诗剧《火人的故事》,第一部电视小品《穿花布拉吉的姑娘》,第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 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 P30 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遵循“五分法”,共分为五类,即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社教节目、服务节目。 中国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节目—栏目—频道/频率专业逐步过渡的这一路径。 ●选取一个广播或是电视节目,研究和解读其结构特点,分析其 类型特点 ●选取一个电视栏目,分析其结构布局,总结其所体现的编导思 路及传播意图。 第二章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能 第一节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业特征 P44编导的职责通常包含或关联着五种岗位,即:编剧、编辑、导演、导播以及(在栏目性节目中从“编”到“导”一体化的大的)“编导”。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制片人” 编剧与编辑的区分有两点:一是编剧直接创作作品,而编辑则是修改、加工别人的作品;二是尽管脚本是电视文艺节目产生的基础,但它只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编剧完成脚本创作之后一般不再干预其他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电视新闻实务)【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电视新闻实务 1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电视新闻采访 采访,是指记者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发现新闻,并为解释、阐明这些新闻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它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础、依据与起点。 1.电视新闻采访的形式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囊括诸新闻媒介采访使用的全部手段:笔记、录音、摄影。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常用的形式有: (1)按照采访线索,进行现场采录

信息线索的来源有两种形式: ①记者主动获取式 记者出于职业使命感,按照记者采访的工作路线,依靠党委、依靠群众、深入实际,从有关会议,从有关文件、材料和从基层的调查研究中,主动获取报道线索(或“由头”)。 ②记者被动获知式 电视传播的辐射面大,社会各界都想通过它向公众传播信息,送上门的有新闻价值和无新闻价值的“线索”使记者陷入被动获知状态。 a.好处:为记者提供了选择、发掘新闻的机会。 b.弊端:严重束缚了记者的手脚,影响了采访内容的开拓,一些不受观众欢迎的专业性“会议新闻”,在地方电视台长盛不衰。 (2)抓住机遇性线索,现场突击采访 机遇性线索是指以突发状态出现的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大多是在记者猝不及备的情况下出现的,其来势猛,结束也快,要求记者以纯熟的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尽量抢拍现场画面,而后进行新闻背景、事态起因、后果等方面的追踪采访(或文字、或录音、或摄像),以保证新闻内容的准确与充实和积极的社会效果。 2.电视新闻采访顺利进行的要点 (1)巧取画面角度,保证信息容量 以“看”为主的电视新闻,画面形象无疑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记者在拍摄中应尽量突出画面信息的三个特色: ①明确的信息 作为“语言”的画面,其明确的信息特色是有明确的“语言”目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说”什么。

影视编导文艺常识

<一>电视节目编导 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二>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 一、创作前期的任务 前期编导工作包括几项基本内容: 1、选题:作为编导,题材选择正确是成功的一半。一般选题主要基于这几点:第一,时代要求;第二,观众兴趣;第三,本电视机构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如在栏目中播出,要考虑栏目定位、对象性和栏目基调。 2、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在对所选题材进行了解或前期采访的基础上,编导要对选题作深入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确定主题、表现方式及基本结构,制定拍摄提纲。 3、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拍摄能否顺利进行。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筹建电视摄制组,进行合理而严密的分工;(2)对拍摄对象及场地、环境等的了解、勘察。(3)拍摄设备、器材的准备。 二、拍摄采访中的任务 拍摄采访是电视创作中获取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最重要环节。编导在此期间一要对外联系,落实拍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项;二要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三要在拍摄现场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指导现场采访。发现问题,及时决断、处理;四,有时编导身兼摄像、切换导演或主持人,这时要注意兼顾全局。 三、编辑制作后期的任务 后期编制是编导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此期间编导的主要工作是:(1)对文字稿的审查、定夺;(2)向剪辑人员阐明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要求;(3)指导电视片的剪辑工作,把握作品画面和声音的表情达意、节奏、风格;(4)特技、字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5)认真全面地把关、检查。 <三>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程 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 1.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概论 (编导的含义、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编导的地位与作用、编导的具体任务) 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 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 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 广播节目编导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广播电视业务全部内容汇总整编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广泛性、持续性。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1)熟悉带机采访:做好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带机采访是整个新闻作品的关键。(2)灵活把握记者角色:(3)熟悉操作摄录器材;(4)注重分工协作。 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 4、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 5、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从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记者,同时也是手中观察新闻事件的现场引导者。 6、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3.新闻线索 ·定义: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和片断. 2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3、·作用:①新闻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②新闻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③新闻线索的价值决定报道质量。 4、特点:①比较简单,完整性差;②时间短暂,稳定性低;③只是信号,有待证实;④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5、主要来源:①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②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 ③来自受众的信息;④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等。 4. 确立选题的标准

·定义:选题是指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的确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新鲜性;②重要性;③显著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2)新闻政策是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的另一标准。这对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关系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能否进行公开报道的“命运”。 新闻政策,就是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说,是国家、政党或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国的新闻政策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党和政府就新闻宣传工作做出的决定、决议、指示,党中央领导同志和宣传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讲话、批示等。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为:①政治标准。在我国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条例;合乎风俗人情、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维护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②新闻宣传思想。 (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是进行新闻选择的又一标准。 5.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选题的方法:①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②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③要看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的步骤:①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③可行性论证。(2)首先确定表现形式的根据是报道内容,其次表现形式决定采访方式。最后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