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文档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文档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文档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文档Experimental report document of high altitude strip

编订:JinTai College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园艺植物压条繁殖技术的方法,如直立压条、曲枝压条、空中压条等,掌握掌控压条繁殖成活率的因素的方法。

二、实验用具

本次试验主要是实操空中压条这一方法,所用工具为环剥刀、塑料薄膜、塑料绑扎带等。

三、实验地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实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1)常见的压条繁殖方法

1直立压条,运用于苹果和梨的矮化蛅、石榴、无花果、木槿、玉兰、夹竹桃、樱花等。

2曲枝压条,又分水平压条和普通压条法两种,适用于葡萄、猕猴桃、醋栗、树莓、苹果等。

3空中压条,此法可繁殖石榴、葡萄、柑橘、荔枝、龙眼、人心果、树菠萝,方法简单,但

是成活率高,但对母体损伤太重。

(2)空中压条的特点

1每个季节都可以进行,以春季和雨季为宜。

2生根较为快速,但是选枝要较为谨慎,一般选充实的二、三年枝。

五、实验分析

1、三种压条繁殖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三种压条方法是比较设施园艺中比较常见的,这三种方法在运用时分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1、直立压条(堆土压条):

1、适用此法的树种为凡枝条较硬的花木如花石榴,贴梗海棠,栀

2、压条措施做完之后,待新梢长至20厘米后,即可于基部培以子,杜鹃,木瓜海棠等可采用。

3、盆栽时间,宜在晚秋或春季。将各枝自基部剪离母肥土,以后注意灌水,施肥等,促其生根。

株,就成为供上盆或移植用的新株。

1、树种选择:选取枝条柔软的花木,如夹竹桃,桂花,腊梅,迎春,茉莉等。

2、曲枝压条:

2、将植株基部的枝条弯成弧形,应注意要将圆弧部分埋入土中,再将土压实或埋土上压一块砖块

3、埋入土中的部分也要刻伤或作环状剥皮,待充分生根后再或石块,以免枝条在根前弹出土外。

1、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高压枝。

2、时间:室外栽培的花木一般在5~7月,不超过8月。常温下室内栽培的花木一般不受时间的影响,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进行。

3、对外皮层和形成层的剥离不彻底或环剥间距小或植物长势旺盛等原因会发生上下切口连在一起的情况,枝条不会再

生根,应及时进行二次压条(压条一般在2个月即可生根,注意通过透明塑料

4、用塑料薄膜包卷成圆筒状包裹枝条。膜观察)。

2、详述实验时各组的操作步骤,并附上实验成果照片。

答:在此次试验中,我们选取的实验树种为垂叶榕,待老师讲解后,我们动手完成了实验,步骤如下:

1、选取垂叶榕其中一条粗壮并且相应的分叉比较好看的的枝条

2、选取枝条近树干端的适宜部位进行环剥

3、在环剥处包以一定湿度和粘性的菜园土,保证环剥处能顺利保湿生根。

4、最后在敷有菜园土的部位用塑料薄膜抱紧,并且注意将薄膜的包口弄在两侧,避免下雨时雨水渗漏进去,最后用塑料绳绑紧塑料薄膜,完成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顺利的完成了实验,并且重复演练了两次,使得每一个组员都熟悉并且掌握了空中压条的繁殖方法,下图是我们做好的压枝:

做好的压条枝条选枝后环剥进行包泥

通过这一次实验,使得我们对设施园艺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并且掌握了实用的园艺植物繁殖技术,了解了在操作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相信这将会是以后我们在从事设施园艺的一项重要技术。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光传输实验报告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xxxxx 专题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光纤通信实验 学生姓名:X X X X 专业:X X X X 班级:X X X X 指导教师:X X X 二〇二〇年五月

实验一SDH 网元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 SDH 光传输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了解 ZXMP S325 设备的硬件构成和单板功能,学习ZXONM 300 网管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 SDH 网元配置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器材: 1、SDH 设备:3 套 ZXMP 325; 2、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原理 1、SDH 原理 同步数字体制(SDH)是为高速同步通信网络制定的一个国际标准,其基础在于直接同步复用。按照SDH 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多环境的兼容,管理操作协调一致,组网与业务调度灵活方便,并且具有网络自愈功能,能够传输所有常见的支路信号,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光纤传输,微波和卫星传输等)。 SDH 具有以下特点: (1)接口:接口的规范化是设备互联的关键。SDH 对网络节点接口(NNI)作了统一的规范,内容包括数字信号数率等级、帧结构、复接方法、线路接口、监控管理等。 电接口: STM-1 是 SDH 的第一个等级,又叫基本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为 155.520Mb/s;STM-N 是 SDH 第 N 个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是STM-1 的 N 倍(N=4n=1,4,16,- - -)。

光接口: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规范。SDH 仅对电信号扰码,光口信号码型是加扰的 NRZ码,信号数率与SDH 电口标准信号数率相一致。 (2)复用方式 a)低速 SDH----高速 SDH,字节间插; b) 低速 PDH-----SDH,同步复用和灵活的映射。 (3) 运行维护:用于运行维护(OAM)的开销多,OAM 功能强——这也是线路编码不用加冗余的原因. (4)兼容性:SDH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传送 PDH 业务,异步转移模式信号(ATM)及其他体制的信号。 (5) SDH 复用映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SDH 复用映射示意图 (6) SDH 体制的缺陷 a)频带利用率低 b)指针调整机理复杂,并且产生指针调整抖动 c)软件的大量使用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2、城域传输网的层次 基于 SDH 多业务节点设备满足如下图所示从核心层、汇聚层到接入层的所有应用,可为用户提供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

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匚作总结报告 、项目来源及概况 “特殊工业用竹新品种选育及快繁育苗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是 宜宾市2016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0YG03该项目 由四川农业大学陈其兵教授为主要承担者,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为项目合作单位。2015年3月开始,2016年11月完成,已通过宜宾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财政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组的验收。 、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情况1、成立项目工作组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教授为项目第一责任 人,项目组主要参与人员有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长宁县林业局、长宁县曙光观赏竹园艺场等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等13 人。 2、项目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竹类种质资源圃100 亩;对资源圃20余竹种进行材质比较研究;开发出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1-2个;开发出新品种竹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体系; 在宜宾地区产业化示范推广10万亩。 3、项目计划目标任务 开展特殊工业用竹竹资源的调查取样,建立工业用竹类种质资 源圃;竹种纤维特性、碳性能开发研究;进行适合纤维用、竹炭用的竹种新品种开发;工业用竹种新品种快速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工业用竹竹林高效造林技术、集约经营研究及产业化推广示范。 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在工业用竹品种群中,开发出适合纤维用、竹炭用、浆用的竹类新品种2—3个;实现竹苗栽培成活率90浓上,年产竹苗3.75-4.5万株/ hm2,成林年生产力到45吨/hm2。发表论文2—3篇,建立种质资源圃100亩,实现新品种竹种定向培育关键 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面积达10万亩,品种自主创新成果应用达优良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通过建立工业用竹竹苗种质资源库,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运用快繁、造林、集约经营及产业化推广技术,提高竹林生产力,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促进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竹林经济收入。 三、项目有关指标完成情况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解决的关键技术、取得的重大技术成果、专利情况。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项目组分别在宜宾市长宁县古河镇及长宁镇曙光观赏竹园艺场各建成竹类种质资源繁育圃50亩,合计100亩,共收集工业用丛生竹竹种26个,资源品种包括:慈竹、绵竹、刺楠竹、硬头黄竹、云 南牡竹、西藏牡竹、杂交竹、龙竹、黄竹、吊丝竹、梁山慈、麻竹、毛竹、泰国龙竹、甜龙竹、筇竹、乌哺鸡竹等。 项目组从生物学、生态学和生产等方面进行多个指标综合评价,选育出纤维用竹“川牡竹1号”和竹炭用竹“竹海硬头黄”两个新品种。采取对比试验,分别对目标种进行不同育苗地、不同年龄繁殖材料、不同育苗季节、不同育苗方法、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来进行组织培养育苗试验,探索出工业用竹的最佳育苗方法和技术。分别在三个试验地,从造林地、造林季节、造林方法等方面分别探工业用竹生长的高效造林技术。经过多样地试验及观察,分别获得“竹海硬头黄”和“川牡竹1号”高效造林技术,竹苗栽培成活率分别达92呀口94%年产竹苗可达4.5万株/ hm2。 截止2013年底,在宜宾累计推广造林10万亩,目前已成林投产约6.6万亩,其中长宁县示范推广4万亩(其中川牡竹1号3万亩、硬头黄竹2万亩);宜宾县示范推广2万亩(其中牡竹1号1 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江安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 号0.5万亩、硬头黄竹1万亩);兴文县示范推广1.5万亩(其中牡竹1号1万亩、硬头黄竹0.5万亩);筠连县0.5万亩主要为牡竹1号0.5万亩;翠屏区0.5万亩主要为硬头黄竹。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2012301200003

武汉大学电工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5年 9 月17日 实验名称光纤通信的光传输指导教师易本顺 姓名徐佑宇年级2012级学号2012301200003成绩 一、预习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基本原理 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光传输系统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几种传输网络的特点及应用场 合; 2、了解ZXMP S325的具体硬件结构,加深对于光传输的理解; 3、掌握 ZXMP S325 的组网过程以及网管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在传输组网工 程方面的实际应用技能。 二、实验设备 1、SDH设备:ZXMP S325; 2、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原理 SDH技术是目前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它以其突出的技术优势为网络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通信业务,能够满足带宽数据及图像视频等多业务的传输需求,自愈功能强。 1、光传输原理及优势 SDH 全称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规范了数字信号的帧结构、复用方式、传输速率等级、接口码型特性,提供了一个国际支持框架,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建成了一种灵活、可靠、便于管理的世界电信传输网。这种传输网易于扩展,适于新电信业务的开展,并且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互通成为可能,这正是网络建设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接口方面 ·电接口:STM-1是SDH的第一个等级,又叫基本传输模块,比特率为155.520Mb/s,STM-N是SDH第N个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比特率是STM-1的N倍(N=4n=1,4,16...)·光接口:仅对电信号扰码,光口信号码型是加扰的NRZ码,采用世界统一的7级扰码。 (2)复用方式 低速SDH信号以字节间插方式复用进高速SDH帧结构中,位置均匀、有规律,是可预见的

(完整word版)电子政务实验报告-南京奥派-详细版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南京奥派电子政务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 院系部: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2014年08月28日—2014年11月6日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软件通过在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将电子政务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让实验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政府机关办公单位的办公流程,并能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在实践教学中了解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模拟政府内部办公的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重要性和便民性。 二、仪器用具:

第一章档案管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系统管理员: 包括系统信息维护(档馆信息维护、档案性质定义、档案密级定义、组成形式定义、收集形式定义、馆藏地址定义和类别定义)、系统用户设置(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和档案日志管理。任务一:基础信息设置1)档案馆信息维护 任务二:系统配置项维护 1)档案性质定义 2)档案密级定义 3)档案组成形式定义 4)档案收集形式定义 5)馆藏地址定义 6)类别定义 任务三:系统用户设置 1)角色管理 2)定义用户信息 3)权限设置 任务四:档案日志管理 1)档案日志查询 2)档案日志删除 档案管理人员: 主要有保管员、编研工作者、审核员、收集员、鉴定员等。可

以实现收集管理、业务处理、技术处理、编研利用、出库管理、检索与统计、预警管理等。 任务五:档案收集管理 1)档案收集 2)档案审核 3)档案编目 4)档案入库 任务六:业务处理 1)档案接收 2)档案保管 3)鉴定 任务七:技术处理 1)档案加密保护 2)档案微缩处理 3)档案数字化处理 任务八:编研利用以及大厅用户注册 1)档案编研 2)档案发布 3)档案借阅 任务九:出库管理 1)档案转出 2)档案销毁任务 十:档案检索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 月日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实验仪器 20MHz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实验原理 αλ,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纤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为()

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长度为L 时, 10()()lg (/)(0) P L dB km L P αλ=- (公式1.1) ITU-T G.650、G.651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2()P λ和剪断后约2m 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1()P λ,按定义计算出()αλ。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偏置电路 注入系统 光源 滤模器 包层模 剥除器 被测光纤 检测器 放大器电平测量 图1.1 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 1 P 、 2 P 的测量 没有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框图。

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验报告

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验报告 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实验报告 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实践学习中,我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操作平台,在理论学习中,对各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了了解,对电子政务的整体有了认知。 第一对“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的整体认识 我们选择的电子政务实践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多套软件系统。 系统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

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奥派推出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各级政府机构的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系统具有网上申报、登记、审批、查询等行政管理功能。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机构、申办条件、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办理材料,有条件的可以实现网上查询、申办、登记和审批。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系统的特点 一政府部门对外统一窗口提供各种职能服务; 二政府对内可以提供适应各部门电子办公的接入系统; 三民众可以在网站了解或办理部分或所有服务事项; 四适用不同群体需要,全方位提供特定内容; 五个性化设置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六个人用户注册得到统一用户码,作为办事的通用账号,可以登录查询整个办事流程,审批的进展状态和提醒通知公告服务。 第二对主要实验模块操作的理解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一政府信息门户 政府信息门户分为前台与后台。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

南京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_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光纤通信实验_______ 实验学生班级通信(卓越)131_____ 实验学生姓名吴振飞_____ _____ 实验学生学号 208130429_________ 实验时间2016.6.15___ 实验地点信息楼C413_______ 实验成绩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 6月 19日

目录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仪器 (1) 三、实验原理 (1) 四、实验内容 (2) 五、实验步骤 (2) 六、注意事项 (2) 七、思考题 (3) 实验二光电探测器特性测试实验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验内容 (4) 五、实验步骤 (4) 六、注意事项 (4) 实验三电话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内容 (5) 三、预备知识 (5) 四、实验仪器 (5) 五、实验原理 (5) 六、注意事项 (6) 七、实验步骤 (6) 九、思考题 (6)

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半导体激光器发光原理和光纤通信中激光光源工作原理;了解半导体激光器平均输出光功率与注入驱动电流的关系;掌握半导体激光器 P(平均发送光功率) -I(注入电流) 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ZYE4301G 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 台 2、光功率计1 台 3、FC/PC-FC/PC 单模光跳线 1 根 4、万用表(自带) 1 台 5、连接导线 20 根 三、实验原理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或简称半导体激光器,它通过受激辐射发光,(处于高能级E2的电子在光场的感应下发射一个和感应光子一模一样的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1,这个过程称为光的受激辐射,所谓一模一样,是指发射光子和感应光子不仅频率相同,而且相位、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都相同,它和感应光子是相干的。) 是一种阈值器件。由于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本质不同,导致了半导体激光器不仅能产生高功率(≥10mW) 辐射,而且输出光发散角窄(垂直发散角为 30~50°,水平发散角为 0~30° ),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约 30%~50%),辐射光谱线窄(Δλ =0.1~1.0nm),适用于高比特工作,载流子复合寿命短,能进行高速信号(>20GHz) 直接调制,非常适合于作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光源。 对于线性度良好的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功率可以表示为ηω (1-1) Pe=)(2thDIIq ?η其中intintaaamirmirD+=ηη,这里的量子效率ηint,表征注入电子通过受激辐射转化为光子的比例。在高于阈值区域,大多数半导体激光器的ηint接近于 1。 1-1 式表明,激光输出功率决定于内量子效率和光腔损耗,并随着电流而增大,当注入电流I>Ith时,输出功率与I成线性关系。其增大的速率即P-I曲线的斜率,称为斜率效率 dPη2DeqdIηω= (1-2) P-I特性是选择半导体激光器的重要依据。在选择时,应选阈值电流Ith尽可能小, Ith对应P值小,而且没有扭折点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样的激光器工作电流小,工作稳定性高,而且不易产生光信号失真。并且要求P-I曲线的斜率适当。斜率太小,则要求驱动信号太大,给驱动电路带来麻烦; 斜率太大,则会出现光反射噪声及使自动光功率控制环路调整困难。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极高量子效率的特点,微小的电流变化会导致光功率输出变化,是光纤通信中最重要的一种光源,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看作为一种光学振荡器,要形成光的振荡,就必须要有光放大机制,也即激活介质处于粒子数反转分布,而且产生的增益足以抵消所有的损耗。将开始出现净增益的条件称为阈值条件。一般用注入电流值来标定阈值条件,也即阈值电流Ith,当输入电流小于Ith时,其输出光为非相干的荧光,类似于LED发出的光,当电流大于Ith

月季高压繁殖法

月季高压繁殖法 高压时间。一年之中除寒冷季节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而以高温高湿的夏季为最佳季节,其时它的伤口愈合快,生根早。若在春夏压的条,当年即可开花。 枝条选择。高空压条应选用植株向阳、生长健壮、枝径在0.5厘米以上的枝条,高压部位需在枝的上部,即日常剪取插穗的枝段。枝条太嫩不易环剥,枝条太老又难以愈合生根。如枝径在1厘米左右,可压2处至3处,枝径越粗,压数就可越多。 材料准备。压条操作之前,需要准备好嫁接刀(以环剥刀为好)、生根剂、河沙、塑料纸、大头针、细绳等。刀具与河沙应分别用酒精与开水消毒,以防伤口感染,带来后患。 操作步骤。第一步,在枝条节下0.5厘米处进行环状切割,深达皮层,宽为枝径的1倍左右。枝径细的隔一节再切,枝径粗的每切都切。第二步,剔出中间皮层,用棉花球或毛笔头蘸取维生素B12针液或其他生根激素溶液,涂抹伤口,晾干以后再涂1次。第三步,将准备好的塑料纸,裁成大小适度的方块,绕枝一周,折叠成漏斗状,大口向上。伤口下端用细绳捆紧,塑料纸叠口处用大头针扎住。第四步,以枝条为中心,填进中等程度河沙至离口0.5厘米处,形成沙袋。沙袋的大小,由枝径的粗细而定,以枝条能够承受为度。第五步,用细木棍或竹竿1根至2根,下端插进土里,上端用绳与月季枝条连结固定,以起支撑作用,防止枝条折断与倒状。后浇透水,即告完成。 压后养护。袋中的河沙应自始至终保持湿润,一旦失水有可能前

功尽弃。压条时枝条顶端已育花蕾,可任其开花,花谢后剪去花梗;也可以去掉花蕾聚集养分,利于伤口的愈合与生根。由于上有光合作用,向下输送养分,下有根系向上输送养分,中有湿润环境,一般养护两周伤口可愈合,4~5周生根1厘米左右。此时可连沙袋一同剪下栽植。上盆前盆中先装好培养土,中心扒个窝,将沙代放于窝。下边剪掉绳索赔,四周填满土后,再去掉大头针,尽可能保持沙团不散。最后浇透水,放于室外蔽荫处养护一周,逐步移至向阳处后,转入正常管理。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doc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 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实践学习中,我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操作平台,在理论学习中,对各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了了解,对电子政务的整体有了认知。 第一对“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的整体认识 我们选择的电子政务实践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多套软件系统。 系统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奥派推出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各级政府机构的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系统具有网上申报、登记、审批、查询等行政管理功能。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的

办理机构、申办条件、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办理材料,有条件的可以实现网上查询、申办、登记和审批。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系统的特点 一政府部门对外统一窗口提供各种职能服务; 二政府对内可以提供适应各部门电子办公的接入系统; 三民众可以在网站了解或办理部分或所有服务事项; 四适用不同群体需要,全方位提供特定内容; 五个性化设置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六个人用户注册得到统一用户码,作为办事的通用账号,可以登录查询整个办事流程,审批的进展状态和提醒通知公告服务。 第二对主要实验模块操作的理解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一政府信息门户 政府信息门户分为前台与后台。 前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栏目的规划和设计、信息资料的发布(供查看)、信息资料的发布(供下载)、专题的规划和设计、内置组件(留言板、反馈系统、调查等)系统的生成与管理、链接的使用(友情链接、栏目链接、文章链接等)、首页的规划与生成、访问统计系统的使用、权限的设置与管理。 后台信息查看、信息搜索、留言板的使用、反馈系统的使用、调查系统的使用、资料的下载。

光纤传输实验报告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 实验目的: 1、 学习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选配原则。 2、 熟悉光纤传输系统中电光/光电转换器件的基本性能。 3、训练如何在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中获得较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实验仪器 TKGT-1型音频信号光纤传输实验仪 信号发生器 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 光纤,又名光导纤维,是20世纪70年代为光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损耗低、频带宽、耐高温、绝缘性好、抗电磁干扰、光学特性好等优点。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根传输衰减损耗小于20dB/km 的石英光纤。目前,普通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在工作波长为1550纳米窗口损耗小于0.2dB/km ,在1310纳米窗口小于0.3 dB/km 。目前商用光纤制作工艺多为渐变折射率芯层光纤。 从传输模式来说,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从结构上来说,分为普通光纤和特殊光纤,普通光纤包括单模和多模光纤,特殊光纤包括保偏光纤、单偏振光纤和塑料光纤等。普通光纤的外径为125微米,单模光纤芯径为5-10微米,多模光纤芯径为50、62.5、80、100微米,加护套总直径约为1毫米。目前通信干线用光纤一般为单模光纤,光纤工作波长为1550纳米。 一般光纤的结构是由导光的纤芯和周围包覆的涂层组成。光纤的工作基础是光的全反射。由于纤芯的折射率大于涂层的折射率,当光从纤芯射向涂层,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射入的光在界面上产生全反射,成“之”字形前进,传播到圆柱形光纤的另一端而发射出去,这就是光纤的传光原理。 附:光的全反射原理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即11θθ=' 2211s i n n s i n n θθ= 若n1>n2,横线上为2,下为1介质,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即c θθ>时,就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由于在临界状态下, 2 2π θ= ,代入上式,则??? ? ??=12 c n n arcsin θ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一种是电磁理论,或称模式理论;另一种是几何光学理论,或称为射线理论。 1、光信号的发送(示意图) 系统低频响应不大于20赫兹,取决电阻、电容网络。 图1 图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167 电子政务实验报告 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实践学习中,我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操作平台,在理论学习中,对各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了了解,对电子政务的整体有了认知。 第一对“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的整体认识 我们选择的电子政务实践平台是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包括政府信息门户、政府办公系统、招标采购平台、公文传输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多套软件系统。 系统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分别以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系统的前台(面向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实际

的操作。从而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和情景式教学方式,使学员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对电子政务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从而感受到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并能够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奥派推出的电子政务教学软件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各级政府机构的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系统具有网上申报、登记、审批、查询等行政管理功能。在网上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机构、申办条件、办理时限、办理程序、办理材料,有条件的可以实现网上查询、申办、登记和审批。 奥派电子政务实践平台系统的特点 一政府部门对外统一窗口提供各种职能服务; 二政府对内可以提供适应各部门电子办公的接入系统; 三民众可以在网站了解或办理部分或所有服务事项; 四适用不同群体需要,全方位提供特定内容;

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实验报告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实验 摘要: 实验通过对LED-传输光纤组件的电光特性的测量,得出了在合适的偏置电流下,其具有线性。验证了硅光电二极管可以把传输光纤出射端输出的信号转变成与之成正比的光电流。 Abstracf The 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LED-fiber components of the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Measuring obtained at the right bias current, with its linear. Verification of the silicon photodiode fiber can transmit a radio-signal output into with the current proportional to the light. 一.前言: 1.实验的历史地位: 光纤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其在远距离信息传输方面的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个以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呵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超高速宽带信息网将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智能居住小区越来越普及.光纤通信以其诸多优点将成为现代通信的主流,未来信息社会的一项基础技术和主要手段. 2.实验目的 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 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了解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调试技能 3.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声音是一种低频信号,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说话的声音较低时,只有你旁边的人可以听见你的声音,要让声音传的远些你必须大声喊。这说明了低频信号的传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传播的范围有限。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通信技术中一般是使用一个高频信号作为载波利用被传输的信号(如音频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当信号到达传输地点时需要对信号进行解调,也就是将高频载波滤掉,最终得到被传输的音频信号。随着通信容量的增加和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上述传播过程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主要为以下几点: 1信号间的干扰; 2 对接手端和发射端阻抗匹配要求较高; 3 传播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专家们一致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光作为信号的载体,也就是所说的光纤通信。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去了解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以及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的基本性能及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介绍 1.实验原理

公文传输系统

公文传输系统 一、概述 长期以来,传送红头文件一直是我国党政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实现上情下达的唯一正式渠道,各类公文的发送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邮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慢,一般城市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而偏远城市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邮寄方式还存在环节多,保密性差,容易丢失等问题。 公文传输系统正是在这个的要求下开发研制出来的,它独立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又可以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性保证,其强大的接口能力能够为不同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传递公文提供保障。 二、特点或达到的效果 本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是新一代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典范,它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结构,集灵活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于一身,让客户轻松实现公文网络化安全传输,在鼠标点击中就可以将公文传递至远方,一天乃至十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一秒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其具体特点如下: B/S结构,使用维护简单:公文传输系统的用户一般都会分布很远,如果采用传统的C/S结构,客户端如果出现问题(比如:机器重新安装、客户端软件重装),系统管理员就要到现场去维护,这样不仅管理员工作复杂度高,而且维护起来也不及时,甚至会延误工作。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采用B/S客户端,用户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进行公文的发送和接受,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系统维护工作在服务器端就可以轻松完成,可以实现客户端零维护。 灵活性强: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OA系统做无缝链接,同时公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定制。 安全性强:满足国密办的安全性要求,采用国产加密算法和硬件加密卡满足商密级要求,客户端采用硬件设备USB KEY存储证书和私钥,确保证书和私钥的安全。 经济、实用:公文进入系统后无需重新排版,操作更方便,系统不用采用多块硬件加密卡,CA中心可采用微软的证书颁发机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减少客户资金投入。 三、方案图解 电子公文安全交换过程图解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doc

高空压条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园艺植物压条繁殖技术的方法,如直立压条、曲枝压条、空中压条等,掌握掌控压条繁殖成活率的因素的方法。 二、实验用具 本次试验主要是实操空中压条这一方法,所用工具为环剥刀、塑料薄膜、塑料绑扎带等。 三、实验地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实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1)常见的压条繁殖方法 1直立压条,运用于苹果和梨的矮化蛅、石榴、无花果、木槿、玉兰、夹竹桃、樱花等。 2曲枝压条,又分水平压条和普通压条法两种,适用于葡萄、猕猴桃、醋栗、树莓、苹果等。 3空中压条,此法可繁殖石榴、葡萄、柑橘、荔枝、龙眼、人心果、树菠萝,方法简单,但 是成活率高,但对母体损伤太重。 (2)空中压条的特点 1每个季节都可以进行,以春季和雨季为宜。 2生根较为快速,但是选枝要较为谨慎,一般选充实的二、三年枝。

五、实验分析 1、三种压条繁殖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答:三种压条方法是比较设施园艺中比较常见的,这三种方法在运用时分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1、直立压条(堆土压条): 1、适用此法的树种为凡枝条较硬的花木如花石榴,贴梗海棠,栀 2、压条措施做完之后,待新梢长至20厘米后,即可于基部培以子,杜鹃,木瓜海棠等可采用。 3、盆栽时间,宜在晚秋或春季。将各枝自基部剪离母肥土,以后注意灌水,施肥等,促其生根。 株,就成为供上盆或移植用的新株。 1、树种选择:选取枝条柔软的花木,如夹竹桃,桂花,腊梅,迎春,茉莉等。 2、曲枝压条: 2、将植株基部的枝条弯成弧形,应注意要将圆弧部分埋入土中,再将土压实或埋土上压一块砖块 3、埋入土中的部分也要刻伤或作环状剥皮,待充分生根后再或石块,以免枝条在根前弹出土外。 剪离母株。 3、空中压条: 1、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高压枝。 2、时间:室外栽培的花木一般在5~7月,不超过8月。常温下室内栽培的花木一般不受时间的影响,在整个生长期都可进行。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白 皮 书 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 1 章方案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2 章整体方案设计 . (5) 2.1设计思想 (5) 2.2引用规范 (5) 2.3技术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技术路线 (6) 2.4.1基于J2EE三层次技术路线 (6) 2.4.2XML技术 (6) 2.4.3DRM技术 (6) 2.4.4CEB格式 (7) 2.5系统构架 (8) 第 3 章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11) 3.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总体框图 (8) 3.1.2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业务流程 (9) 3.1.3应用流程详细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维条码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引用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应用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基于公文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电子公章系统设计 (78) 3.3.1电子公章系统功能设计 (78) 3.3.2电子公章制作与发放设计 (80) 3.3.3电子公章系统用户管理 (81) 3.4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工作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接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4 章系统安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电子公章系统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电子公文版式文件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实验报告.doc

华侨大学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通信技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 1 光纤传输损耗测试 学院:工学院 专业班级:13 光电 姓名:林洋 学号:1395121026 指导教师:王达成

2016 年05月日 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 2)了解截断法、插入法测量光纤的传输损耗 二、实验仪器 20MHz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光功率计 电话机 光纤跳线一组 光无源器件一套(连接器,光耦合器,光隔离器,波分复用器,光衰减器) 三、实验原理 光纤在波长处的衰减系数为( ) ,其含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 dB/km 。当长度为 L 时, ( ) 10 lg P(L) (dB / km) (公式 1.1 )L P(0) ITU-T G. 650 、 G.651 规定截断法为基准测量方法,背向散射法 (OTDR 法)和插入法为替代测量方法。本实验采用插入法测量光纤的损耗。 (1 )截断法:(破坏性测量方法)

截断法是一个直接利用衰减系数定义的测量方法。在不改变注入条件下,分别测出长光纤的输出功率P2 ( ) 和剪断后约2m长度短光纤的输出功率 P1( ) ,按定义计算出() 。该方法测试精度最高。 偏置电路 包层模被测光纤 光源滤模器剥除器 注入系统检测器 放大器 电平测量 图 1.1截断法定波长衰减测试系统装置 (2 )插入法 插入法原理上类似于截断法,只不过用带活接头的连接软线代替短纤进行参考测量,计算在预先相互连接的注入系统和接受系统之间(参考条 件)由于插入被测光纤引起的功率损耗。显然,功率P 1、 P 2的测量没有 截断法直接,而且由于连接的损耗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精度比截断法差一些。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光纤光缆制造长度衰减的测量。但由于它具有非破坏性不需剪断和操作简便的优点,用该方法做成的便携式仪表,非常适用于中继段长总衰减的测量。图 1.2示出了两种参考条件下的测试原理 框图。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全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1.1 了解和掌握了光纤的结构、分类和特性参数,能够快速准确的区分单模或者多模类型的光纤。 实验1.2 1.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550、RX1550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 1550nm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码PN”。确认,即在P101铆孔 输出32KHZ的15位m序列。 3.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3两铆孔,示波器A通道测试TX1550测试点,确认有 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 W205 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550)幅度,最大不超 过5V。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55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550法兰接 口输出。 5.示波器B通道测试光收端机输出电信号的P204试点,看是否有与TX1550测试点一 样或类似的信号波形。 6.按“返回”键,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码设置”并确认。改变SW101拨码器 设置(往上为1,往下为0),以同样的方法测试,验证P204和TX1550测试点波 形是否跟着变化。

7.轻轻拧下TX1550或RX1550法兰接口的光跳线,观测P204测试点的示波器B通道是否还有信号波形?重新接好,此时是否出现信号波形。 8.以上实验都是在同一台实验箱上自环测试,如果要求两实验箱间进行双工通信,如何设计连接关系,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9.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实验2.1 1.关闭系统电源,按照图 2.1.1将1550nm光发射端机的TX1550法兰接口、FC-FC单模 尾纤、光功率计连接好(TX1550通过尾纤接到光功率计),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2.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 CMI码设置” 确认,即在P101铆 孔输出32KHZ的SW101拨码器设置的8比特周期性序列,如10001000。 3.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