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实验报告记录格式-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实验报告记录格式

篇一: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

(2)做什么;(3)做什么;……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

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

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

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6.评估:这是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将实验数据等证据与已有的科学知识建立联系,不足地方需改进,进一步实验探究。

7.交流与合作:包括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和交给老师批改的书面的实验报告。

篇二:实验报告格式

光电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X年11月24-25日

一、实验目的

1. 干涉的实验目的

1) 组装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等厚、等倾干涉条纹记录。

2) 观察干涉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变化。了解光源干涉长度的意义,检查防震台稳定性。

3) 比较平面波和球面波产生干涉条纹的区别。

2. 衍射的实验目的

1) 验证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若干规律。

2) 掌握测量利用光电元件测量光强的方法。

3) 用Matlab模拟夫琅禾费衍射现象。

二、实验仪器

1. 干涉实验仪器

(来自: 在点网)He-Ne激光器,反射镜,衰减器,分光光楔,扩束器,显微物镜镜头,光阑,CCD,配备相关软件的计算机,白板。

2. 衍射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反射镜,双凸透镜,狭缝,圆孔,一维光栅,衰减器,CCD,计算机。

三、基本原理

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本仪器是用分裂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干涉以实现光的干涉。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器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发射镜,经反射后透过分光棱镜,形成岀射光束,这是第一光束;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到达反射镜,经过反射后再次到达分光棱镜,形成反射光束,这是第二束光。在分光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CCD。

干涉原理,如有图所示,其中S为单色点源,M1、M2为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反射镜。BS为分束镜,放在M1M2法线的交点上,并分别与M1、M2成45°角。电光源S发出球面波经BS的镀膜层分为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M2反射又回到BS,在BS上透过和反射的这两束光在BS的右侧空间形成一非定域的干涉场。屏幕放在干涉场中垂直于光束方向,在屏幕

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M2’与M1平行时(及M2与M1相互垂直),产生圆形干涉条纹,当M2’与M1 之间有一定小的倾角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不再是圆形的封闭曲线,而变成弯线或是接近直线(实际上是双曲线或椭圆的一部分)。

圆心条纹中心处的光强取决于M1M2相对的距离d,即:

?2?d?I?P??A?Bcos?? ???

当d=k?时,(k为整数),中心出现亮点;当d=(k+1/2) ?时,中心出现暗点。

圆形条纹的粗细和疏密程度与d有关。当d减小时,圆条纹显得疏而粗;当d

增大时,条纹变得细而密。

2,撒格雷特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两束光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一块分光棱镜和三块全反射镜组成,四面的中心光路构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

平行光。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达到反射镜,经过三个反射镜三次反射,形成出射光;第二束光通过分光棱镜,也

是经过三个反射镜反射后射出。这两束光的路径相反,但是岀射时几乎同向。

在分束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上不

出现干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

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3. 马赫-曾德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两块分光棱镜和两块全反射镜组成,四个反射面接近互相平行,中心光

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中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

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

镜反射后到达反射镜,经过其再次反射并透过一个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光;

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经过反射镜及分束镜两次反射后射出。在最后一块分光

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不出现干

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4. 夫琅禾费衍射原理

夫琅禾费衍射使光源距离衍射屏为无限远即用平面波照射衍射屏,

并在无限远接收的装置。实际上要把光源及接收屏放在离衍射屏无限远处是办

不到的。此外,根据菲涅尔近似条件和夫琅禾费近似条件,只要依据近似条件,观察屏相对而言足够远,便是夫琅禾费衍射。

(1)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花样的特点是:衍射斑条纹方向与狭缝方向相平行,各级衍

射斑沿狭缝垂直的方向分布开。在中央具有特别明亮的亮条纹,两侧排列着一

些强度较小的亮条纹,绝大部分光能都落在中央条纹上。相邻的亮条纹之间有

一条暗条纹,以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隔作为亮条纹的宽度,则两侧亮条纹是等

宽的。而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是其他亮条纹的两倍。中央亮条纹的宽度与波长成

正比,与狭缝宽度成反比,当缝宽变大时,衍射分布范围变小。

在用散射角极小的激光器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0.1~0.3毫米宽),在狭缝后大于1.5米的地方放上观察屏,就可以看到衍射条纹,这就是

夫琅禾费衍射条纹。

根据理论计算可得,垂直入射于单缝平面的平行光经单缝衍射后光强分布规律为:

I?I0sin2??2,??Bx,B??d ?D

式中,d是狭缝宽,?是波长,D是单缝位置到光源位置的距离,x是从条纹的

中心位置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2)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平行激光束垂直地入射于圆孔光阑上,衍射光束被透镜汇聚在它的角平面上,

若在此焦平面上放置一接收屏,将呈现出衍射条纹。圆孔屏的夫琅禾费衍射花

样的中心为一亮的圆斑,成为艾里斑,它集中了84%以上的光能量,其周围环

绕着一些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其亮度与艾里斑相比要相对低很多。

艾里斑中心是几何光学像点,衍射光束角分布的弥散程度可用艾里斑的大小,

即第一暗环的角半径??来衡量, ??=1.22?/D,其中D是圆孔直径,在衍射花样中,亮斑与圆环的边缘都很不清晰,是缓慢变化的。光强的分布与单缝衍射花样很

相像。可以看成是单缝衍射花样绕入射光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但衍射花样的

线度却与具有和圆孔径直径相等宽度的单缝衍射花样的线度大不相同。

衍射光强分布函数:

?2J1?x??I?I0?? x??2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

(1)调节激光束使平行于台面,通过针孔滤波器,双凸透镜使之出射光为平行光,调节反射镜及分束镜仰角,使镜面垂直于光束。

(2)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按照光路图搭建好光路,首先M1M2与BS基本等距,调节M1M2角度,在屏幕上看到条纹,同时微调M1 (或M2),观察条纹变化,加大距离后,调到圆条纹,观察条纹粗细及紧密的变化。

(3)观察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的变化。移动M1 (或M2)以改变一束光的光程,观察条纹反衬度的变化,估算相干长度。

2. 调节萨格奈特干涉仪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中,直接加入一个全反射镜,调节三个反射镜的角度,使两束光最后在CCD面板上重合。

基本步骤四步:

(1)调光束高度及水平;

(2)调平行光;

(3)搭光路,量光程;

(4)调两光斑的重合。

内容:

(1)记录实验的数据和显示图。

(2)拍实验台,或在台旁的地上跳动,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及恢复情况。观察实验台的稳定性。

(3)移动任意一块反射镜,以改变光束方向,一直到干涉条纹消失,观察其灵敏度。

3. 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

在萨格奈特干涉仪的光路中,将加入的全反射镜替换为一个分光束棱镜,调节

两个反射镜的角度,使岀射的两束光最后在CCD面板上重合。

内容:

记录实验的数据和显示图。

4. 调节夫琅禾费衍射装置

(1)夫琅禾费圆孔衍射装置调节

按如下图的光路搭建光路。

实验中调节圆孔的孔径大小,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

(2)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调节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的调节是将上述圆孔衍射装置的扩束器去掉,同时将圆

孔替换为单缝,即完成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的调节。

实验中,改变缝宽,观察条纹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条纹现象。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1.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结果及讨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搭建:

图1 -实物搭建的迈克尔逊光路图

图1.1-平面波干涉图样(a)图1.2-平面波干涉图样(b)

篇三:实验报告单格式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日期:实验名称:

【优质文档】数组的应用实验报告-范文word版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数组的应用实验报告 篇一:数组的应用实验报告 数组的应用 电力实10 郝毅(201X01000707)上机时间:周二上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数值型一维数组及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输入输出的方法。 2 掌握用一维数组及二维数组实现的算法。 3 掌握字符型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输入输出的方法。 4 掌握用字符型数组解决字符串问题的方法。 5 掌握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 6 掌握用数组作为函数形参的相关语法规则和编程技巧。 7 掌握在VisualC++集成环境中调试与数组相关程序的方法。 二程序分析 1 Step1:定义数值型一维数组,及变量n,max,min,I,c; Step2:输入n的值,利用for语句,从键盘输入n个数据,存放 在数组中。 Step3;利用for语句遍历n个数组元素,利用max存放最大值,利用min存放最小值; Step4:利用变量c将最大值与a[n-1]交换位置,并将min与a[0]交换位置; Step5;;利用for语句输出数组的前n个元素。

2题 Step1:定义数值型一维数组,整型变量s; Step2:利用while语句输入一组数并存放在数组中,同时对该组数求和。 Step3:求出数组预案数的平均值,利用for语句遍历数组元素,并利用计数器计数其中大于等于平均值的实数个数。 Step4:输出计数器的值; 3题 Step1:定义数值型一维数组,及变量i; Step2:利用for语句遍历从1到100,将所有能被7或11整除的整数存放在 数组中。 Step3:利用for语句输出数组元素十个数一行。 4题 Step1:定义数值型一维数组,数组长度为50;变量s,i,c=51; Step2:利 用while语句将一组互不相同且非0的整数存放在数组中, Step3:输入s的值。 Step4:利用for语句遍历数组元素,找出与s相同的元素,并记录其位置c=I,若不存在,则c=51; Step5:判断c的值,若小于51,则输出i的值,否则输出该数不存在; 5题 Step1,定义两个一维数组a[8],b[8],并初始化a[20]为{1,2,5, 1,1,3,7,0},及变量c,i,j; Step2:输入变量c的值。 Step3:利用for语句,遍历a[8],若a[i]!=c,则将a[i]存放在b[j]中; Step4: 利用for语句输出b[8]的值; 二程序清单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