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要点及复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要点及复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要点及复习题

2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直的边的长度总和。 8、要求长方形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要求正方形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9、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10、练习 一、填空:

1、长方形的对边( ),4个角都是( )。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

3、( )图形( )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

5、复习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方形的长=( ) 长方形的宽=( )正方形的周长=( ) 正方形的边长=( )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 )。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 )。

8、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两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它的长是( ) 厘米,宽是( )

厘米,周长是()厘米。

10、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上一条宽的长度,正好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1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厘米。

12、

二、判断: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正方形时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四边形。()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4)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围法。()

(5)求长方形的周长,知道长就可以。( )

(6)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知道边长就可以。()

(7)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8)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

(9)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10)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三、选择: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正方形,周长()。

A.不变

B.改变

C.无法确定

(2)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A.10

B.4

C.6

(3)一个长方形枕套,长40厘米、宽30厘米,四周围上花边,至少要用多少厘米的花边?

列式不对的是()。

A.(40+30)×2

B.30+40×2

C.40×2+30×2

(4)右图哪一部分的周长大?()

A、左半部分

B、右半部分

C、一样大。

(5)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

A.①

B.②

C.③

(6)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7)A和B的周长相比,()

A、A的长

B、B的长

C、同样长

四、操作题:

(1)、请你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方格纸的边长为1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2)、请你画一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画出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画法。

五、解决问题。

1、王爷爷要围一个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小花园,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需要多长?

2、这是我的一块手帕,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3、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4米,宽比长短4米,在草坪的四周铺上一圈小石头,石头路至少有多少米?一位老爷爷每分钟可走8米,走完一圈要多少分钟?

4、你会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吗?(单位:米)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6米,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靠墙的一边不围),篱笆长多少米?

6、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 拼成一个正方形, 长方形的长是4米, 宽是2米, 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米? 如果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米?

7、一个长方形长14厘米, 长是宽的2倍,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8、一个长方形花园,长34米,宽比长少4米,在这个花园的四周要种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9、一段铁丝长90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10、一根长19米的绳子,先剪下8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12、用1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13、下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4、一张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剪多少块?

15、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用4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16、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7、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18、一个长方形的枕套长6分米、宽4分米,现在要在四周缝上花边,至少需要多少分米的花边?

19、一根铁丝长220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可以围成一个边长几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宽4米的长方形,围成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

20、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在它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21、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如果把它们按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长方形和正方形_知识点总结

(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长方形和正方形_知识点总结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新)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针对练习 一、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12 B、24 C、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A、16 B、128 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资料讲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租,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作业纸,卡纸,直尺,三角板,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拍的是我们学校的花坛和树木。春天来了,为了保护我们学校的花草树木,学校安排小丽做保护花草树木的警示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警示牌都有什么形状的呢?生答。这可难住了小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可怎么做呢?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就要先研究他们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他有几条边?生答 师:长方形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那我们先给他们起个名字。 上面的边叫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同学们,由于上下一组边相对我们叫他对边。那左右一组边也相对我们叫他什么? 生:也叫对边 师:现在我们就研究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先来猜一猜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生: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师:大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你们手里的长方形纸片、直尺和作业纸,运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等方法,找出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征? 折纸的小组一定要对折,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老师演示。 量边的小组要用直尺量出作业纸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 注意:每个小组只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一会我找小组代表上台说出你们小组的发现。我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又快又准确。做完后请同学们坐端正。 小组讨论。 学生上讲台演示,说出自己小组的结论。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汇总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 长方形有2条长,2条宽。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正方形的特点: 正方形有4条边。 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例: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24)厘米。 8、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测量周长的方法: 尺子测量法、绳测法、滚动法。 9、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 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 10、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 1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大小不一定都相等。 12、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最短;如果不能拼成正方形,拼成长和宽最接近的长方形周长最短。 例: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4×4=16(分米) 答:如图,这样拼才能使拼成的 图像周长最短,周长是16分米。 重点知识总结: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验收试卷

面积单元验收 一、填空(36分) 1.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大楼高20( ). ②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 ). ③一支钢笔长13( ). ④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 ). ⑤一棵大树高12( ). ⑥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 2.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 3.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 )、和(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 5.①20分米=( )米=( )厘米. ②5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6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6.一个长方形长增加5厘米,宽减少5厘米,它的周长不变.( ) 7.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8.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计算下面图形中各部分的面积(8分) 菜地的面积: 果园的面积: 四、应用题(40分) 1.一块边长是80厘米的方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比宽多5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菜地长8米、宽5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菜16千克,在这块地里一共收菜多少千克? 4.有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的边长分别增加6厘米,做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多多少? 5.在一块长20米,宽16米的田地上种棉花,平均每平方米种棉花8株,这块地共可以种多少株棉花?6.学校操场宽20米,长比宽的2倍还多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7.一块边长为2米的花布,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把它做成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手帕,可以做多少块? 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如果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参考答案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 性质: 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 ①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②方法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③方法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④方法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⑤方法4:一组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 性质: ①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个角都相等菱形: 性质: ①边:四条边都相等; ②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 ④面积:则S菱形=底×高=ah;或者S菱形= 1 2 ab(对 角线乘积的一半). 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 性质: ①边:四条边都相等; ②角:四角相等; ③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0; 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常用说理方法与解题思路分析 (1)识别矩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意一个角为直角.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③说明四边形ABCD的三个角是直角. (2)识别菱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任一组邻边相等.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说明四边形ABCD的四条相等. (3)识别正方形的常用方法 ①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个角为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②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说明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③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再说明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 ④先说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再说明菱形ABCD的一个角为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测试题

西师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计算题(34分) 1、直接写出答案(10分) 32×30= 11×50= 20×40= 57—19= 52×37≈ 37+8= 40×21= 90÷3= 78×61≈620÷6≈ 2、列竖式计算(12分) 95×37= 45×86= 98÷9 = 43×90= 3、计算(9分) 234+17×40 192+84÷7 60×(19+77) 4、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二、填空题(24 分) 1、21个14的和是();80里面有()个5。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 )、和(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3、一个长方形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 4、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小红家的楼房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23()一张课桌高6 ()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的面积是20() 5、3㎡=( )d ㎡400 dm =( ) m 200 c㎡ =( ) d㎡ 6、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2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7、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他一天共做了()个零件。(一天按8小时算) 8、56×32的积有()位数,45×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9、按规律填空

1 1 2 3 5 ( ) ( ) 10 30 90 ( ) ( ) 10、一个长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它的周长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 )倍。 11、边长为14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 )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三、判断题(5分) 1、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平方厘米。 ( ) 3、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一定相等。 ( ) 4、爸爸把一个西瓜分成了4份,小明吃了其中的1份,也就是这个西瓜的41。( ) 5、边长为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四、选择题(5分) 1、实验小学操场面积4000( )。 A 、平方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厘米 2、下面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B 、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C 、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52×13的积是(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也可以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请学生汇报。 (2)班内交流,总结。 (板书: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5.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练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练习 题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变式: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变式: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长方形较长的边叫做();较短的边叫做();它的周长等于() 2、正方形的四条边称为();它的四条边();周长等于()×()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周长增加()米 4、用2个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或() 5、当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它就成了()形。()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5米;如果长减少()米;它就会变成一块正方形地。

7、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 8、用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9、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有什么关系。() 10、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厘米。 11、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分米。 12、长方形的周长是50cm;宽是6cm;长是()。 二、判断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3、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4、正方形的周长也可以用(边长+边长)×2来计算。() 5、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 6、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7、至少要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8、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其他图形都没有周长。()

(word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测试题 1.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 )×( ) 正方形的面积=( )×( ) (2)长方形的长16厘米,宽12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数学课本的面积是200厘米。(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 (3)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那么面积也扩大2倍。( ) 4.应用题 (1)有一块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萝卜6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萝卜多少千克? (3)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分别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拓展训练 1.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面积和周长习题精选 一、填空 1、计算面积要用()单位,计算长度要用()单位

2、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周长是()。 3、长方形长8米,宽4米,它的面积(),周长()。 4、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二、选择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A、长×2+宽B、(长+宽)×2C、长×宽 2、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面积是()A、16米B、8平方米C、16平方米 3、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A、不相等B、相等C、不一定相等 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减少4厘米,它的周长和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三、判断 1、小明的房间面积是15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 3、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4、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四、填表 五、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水田,长30米,宽20米,每平方米收稻子6千克,这块水田一共可收多少千克的稻子? 2、一块正方形的小麦田的边长是40米,这块地共收小麦8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3、一根3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分米,长是1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 坦头中心小学许梦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0页。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体系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一些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学习,即一上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一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二上认识了“角、直角、钝角与锐角”。第一课时已对平面图形中四边形的概念归类整理。本节课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四边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发现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前一节课也认识了四边形,这节课将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活跃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展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探索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3、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 4、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三角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旧知 课件出示许多四边形:小朋友们,你认识我们这个大家族吗? 师:孩子们,这是谁的家族啊? 生:四边形 师:你还记得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吗? 生: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题word版本

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长是7米,宽是3米,周长是()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短2厘米,宽是()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也是()厘米。 5、一个长方形,宽3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6、一条绳子长8米,正好绕正方形桌面一周,这张桌子的周长是() 7、把一个长为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小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厘米,周长是()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8、把一根长18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可能是()分米,宽可能是()分米。长方形的长也可能是()分米,宽是()分米。不管怎 9、一个长方形,长是10分米,宽是它的一半,宽是(),周长是()。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和是11米,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11、两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就增加() 1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最大的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最大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比较,()长。 14、剪去四边形的一个角,剩余的图形是()形。 1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度和是16厘米,另一组对边长度和是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大小也一定相同() 5、把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周长。()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则它的边长是2分米。() 7、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 8、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9、有四条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知识点汇编

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知识点 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称性: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对称轴有两条,分别为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特殊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补充: 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判定: 1.定义法: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称性: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对称轴有两条,分别为它的对角线所在直线。 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 判定: 1.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第19章: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知识点 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称性: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对称轴有两条,分别为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特殊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补充: 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判定: 1.定义法: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称性: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对角线交点,对称轴有两条,分别为它的对角线所在直线。 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 判定: 1.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协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思 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说明: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测试卷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题姓名: 一、认真读题,你一定能正确填空。(共16分)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它们都是()角。 长方形()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2、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米,长是宽的2倍,宽是()米,周长是()米。 5、把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 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6、(如右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 方形玻璃的周长是()厘米。最多能裁出()块这样的玻 璃。 7、用两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 长是()厘米。 8、将一张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右边图形。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辨一辨,不粗心,在正确答案的□内打“√”或者在()填字母。(共12分) 1、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28+15+28+15 (28+15)×2 28+15 □□□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厘米。 A、6 B、7 C、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走哪条路最 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 是( )和()。 A、、 5、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6、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D、6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2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完整)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周长测试姓名;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2、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3、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米。 4、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游泳池,围着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6、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或()厘米,宽可以是()或()厘米,这时它的周长是()或()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3、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4、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6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5、下面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方法不正确的是()

最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的定义 2、面积的单位: 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 cm2)。。 ②.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 dm2)。。 ③.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 m2dm2cm2 1m2=100 dm2=10000 cm2、1dm2=100 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2 =( dm2 7dm2=()cm2 5m2=( ) cm2 900dm2=()m2 8000 cm2=()dm2 30000 cm2=( ) m2 2m230 dm2=( ) dm2 4dm260 cm2=( ) cm2 7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8 正方形,边长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n倍。 长方形,长不变,宽扩大n倍,面积扩大n倍。 长方形,长扩大n倍,宽扩大m倍,面积扩大n×m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n,周长增加n×4,面积增加n×n。 长方形,宽不变,长增加n,周长增加n×2,面积增加n×宽。 长方形,长不变,宽增加m,周长增加m×2,面积增加m×长。 长方形,长增加n,宽增加m,周长增加n×2+m×2, 面积增加n×宽+m×长-n×m。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里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2、举例。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A: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请学生汇报 。 2、验证。 谈话:小朋友的猜想到底是对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同桌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意见。 (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把长方形对折、用三角尺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讲述:我们把上下两条相对的边、左右两条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课件演示)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用直角三角尺比一比)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B :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提问:你能将手中的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点总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长方体特点: (1)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 ,最少有4个面是 ,最多有2个面是 。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 (也叫做 )。 正方体特点: (1)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 。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 。 (3)正方体可以说是 、 、 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 。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L= 长= a= 宽= b= 高= h=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L= 正方体的棱长= a=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 。 长方体的表面积= S=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S= S=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S= 贴墙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 S= 用字母表示:S= 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 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 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长方体的体积= V= 长= a= 宽= b= 高= h= 正方体的体积= V=a×a×a=a3读作“”表示,(即a·a·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 (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 固体一般就用,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和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 立方分米1毫升= 立方厘米 1升= 毫升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姓名得分 一、填空(共17分)。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2、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3、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米。 4、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游泳池,围着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6、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或()厘米,宽可以是()或()厘米,这时它的周长是()或()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3、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4、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6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试卷及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步试题 一、填空 (一)看一看。 上面的4个图形,都有()条直的边,()个角,它们都是()形。 (二)找一找。 在上面的8个图形中,()是正方形,()是长方形。 (三)描一描。 在上面的6个图形中, ( )是封闭图形,请你用水彩笔描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四)猜一猜。

我是一个四边形,被挡住了一部分,猜一猜我是什么图形? 1.根据图一,猜这个四边形可能是(),可能是(),还可能是()。 2.根据图二,猜这个四边形可能是(),也可能是()。 3.根据图三,猜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五)比一比。 下面是由8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你能数出它们的周长吗? 考查目的:加深对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以及周长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一)四四四边 (二)①⑥③⑤⑧ (三)①②④⑤描周长略 (四)1.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2.长方形正方形3.长方形 (五)16 14 解析:

(一)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巩固学生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 (二)利用图形的摆放位置及菱形做干扰,让学生在分类中,全面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 (三)通过找封闭图形和描封闭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充分掌握周长的概念。 (四)根据所得信息,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得出结果。综合运用所学图形特征的知识来解决。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动态出示这道题,和学生互动,效果更好。 (五)通过数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运用内部的线段做干扰,加深学生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二、选择 (一)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二)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40 B.32 C.36 (三)下面的图形,不能用直尺量出周长的是()。 (四)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厘米。 A.4 B.8 C.16 (五)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 )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B.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人:江杰主讲人: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略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雾霾的图片,谈话讨论雾霾对生活的影响,引出:为净化空气我们应当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随即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1、(1)出示警示牌,并问:这些警示牌都是什么形状的?你认识它们吗?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些图形吧。

(2)请同学们自学84页红点问题:长方形有哪些特点呢?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自学并进行讨论交流。 (3)根据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进行总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2、自学85页绿点问题 (1)正方形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进行验证?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2)教师引导总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3、探索五边形和六边形 进行自学并进行反馈:五边形有五条边,六边形有六条边。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全班交流,讨论: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点。 五、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当堂完成课后自主练习1、3、4、6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