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制动盘热固耦合分析

基于ANSYS的制动盘热固耦合分析
基于ANSYS的制动盘热固耦合分析

第5章基于ANSYS的制动盘热固耦合分析

5.1 ANSYS软件简介

ANSYS是美国ANSYS公司设计开发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是一个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有限元软件之一,它具备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使用方便、计算速度快等优点,成为了工程师们开发设计的首选,并广泛应用于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国防军工、电子、土木工程、生物医学、水利、日用家电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领域。其特点如下:

1)能实现多场及多场耦合分析

2)能实现统一前处理、求解、后处理及多场分析数据库的大型FEA软件3)具有多物理场优化功能的FEA软件

4)较为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

5)多种求解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及不同的硬件配置

6)支持异种、异构平台的网络浮动,在异种、异构平台上用户界面统一、数据文件全部兼容

7)强大的并行计算功能支持分布式并行及共享内存式并行

8)多种自动网格划分技术

9)良好的用户开发环境

5.2 制动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本课题设计的制动盘为双摩擦面带中间散热筋板的自通式制动盘。在有限元计算分析时为提高计算效率,在计算过程中对模型做了必要的简化处理,最后选为单摩擦面施加对称约束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制动盘和制动片单元类型选用实体单元SOLID5。该问题属于摩擦生热为题,选择CONTA173接触单元和TARGE170目标单元生成接触对。模型材料特性参数见表5-1。制动盘的几何三维模型见图5-1。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划分网格后的有限元模型见图5-2所示。

表5-1 制动器模型材料的特性参数

图5-1 制动盘的几何三维模型图 5-2 划分网格后的有限元模型图

5.3 施加边界约束及制动盘温度场计算分析

热分析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是温度场分析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理论推导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动盘施加轴向转动,制动片施加轴向的移动。制动前,制动盘温度等于环境温度,计算制动盘所在的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这里取工作环境平均温度为25℃。制动初速度为100Km/h,施加到制动片上的力为890N,依次进行温度场-应力场计算分析。图5-3分别给出了制动过程中10s、16.4s(最高温度时刻)、30s(制动结束时刻)及60s(停车后30s)时制动盘温度场的分布云图,图5-4为制动盘表面最高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a) 升温过程中,t=10s b) 最高温度时刻,t=16.4s

c) 制动结束时刻,t=30s d) 制动结束后30s,t=60s

图5-3 制动开始后几个典型时刻制动盘温度场分布云图

图5-4 摩擦面最高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分析可知,制动开始后,制动盘摩擦面温度急剧上升,在制动开始10s时,盘面温度已达到128℃,且温度集中分布在盘体摩擦面一侧,散热筋板根部的最高温度约为43℃。这是因为,在这一时间段内,由于热量尚未传到散热筋上,制动盘的热量输入远大于制动盘的散热能力,热量在盘内积聚,使盘体温度急剧增加。

同时,从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由于热流密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变化梯度呈下降趋势。随着制动过程的继续,温度变化梯度进一步降低,热能逐渐向盘体内、外径向方向及散热筋上传递,制动盘的散热能力增强,到制动开始16.4s时,制动盘的热量输入与热量散失达到平衡,盘面温度达到最高为183℃,此时散热筋板根部温度约为61℃。此后,随着制动时间的延续,热能继续向盘面内、外径向方向和散热筋板传递,制动盘散热能力增强,盘面温度开始下降,温度变化梯度也随热流密度的降低进一步减小,到制动结束时,制动盘摩擦面中部和散热筋板根部的温度相差不到70℃。

制动结束后,辐射成为热量散失的主要形式。随着制动时间的进一步推移,

盘体与散热筋板滞见得温度差逐渐减小,到制动结束后30s 时,散热筋板的温度已接近61℃,与盘体的最高温度106℃仅差30℃。

5.3 制动盘热应力场计算及分析

由制动盘的温度场瞬态分布计算结果,再利用ANSYS 软件可以求得制动盘的应力场。运用中的制动盘除受热膨胀引起的应力外,还存在闸片的压力和摩擦力,及由于制动盘旋转旋转引起的离心力、振动载荷以及压装载荷等作用产生的应力,但这些因素对制动盘总应力的影响一般不高于20MPa (参考文献[19]),远不及热应力的影响,因此,在结构分析中忽略这些因素,仅考虑热应力的影响。经 ANSYS 求解,同样可以得到任意时刻制动盘任意位置的应力值和制动盘的变形情况。图5-5为制动过程中第10s (升温过程10s ),11.5s (整个制动盘的最高应力时刻),30s (制动结束时刻),60s (制动结束30s )时制动盘上应力分布云图,图5-6为制动盘上的合位移分布云图。

a) 升温过程中,t=10s b) 最大应力时刻,t=11.5s

c )制动结束时刻,t=30s

d )制动结束后30s ,t=60s

图5-5 制动开始后几个典型时刻制动盘应力分布云图

a) 升温过程中,t=10s b) 最大合位移时刻,t=11.5s

c)制动结束时刻,t=30s d)制动结束后30s,t=60s

图5-6 制动开始后几个典型时刻制动盘合位移分布云图

从上面分析图可以看出,不同时刻制动盘的最高应力值及出现的位置均有所不同。在制动开始初期,由于制动盘摩擦面的温度始终是最高区域,制动盘摩擦面的热膨胀也最大,此处的应力也就最大,且在制动开始约10s 时,制动盘面的应力达到228MPa,合位移为0.11mm。而整个制动过程中制动盘的最大应力值为271MPa,最大位移值为0.15mm,发生于制动开始后11.5s,出现在制动盘长散热筋板。这是因为,热量传导至散热筋板需要一定的时间,制动开始时散热筋板的温度还比低,此时散热筋板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而随着盘体的热膨胀增加,使得盘体热变形呈鼓形,且由于长散热筋板的径向跨度较大,及此处存在有应力集中现象,所以此处应力水平也最高。随着制动过程进一步延续,盘体和散热筋板之间的温度差逐渐减小,散热筋板根部的应力也逐渐降低,而由于制动盘辐板与盘体距离较远,辐板上的温度始终较低,使得辐板在整个制动过程中的形状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盘体的膨胀,温度较低的辐板约束着盘体的径向及轴向变形,使得此处逐渐成为高应力区,在制动结束时,此处的应力高达184MPa,合位移值为0.08mm,在制动结束30s后,此处应力达139MPa,合位移值为0.05mm。

图5-7为制动盘表面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图3相比可以发现,最大应力发生的时刻较最高温度发生的时刻提前了约5s,可见温度最高值和应力最大值

并非发生于同一时刻,温度达到最大值之前应力已经开始降低了。由此可见,热应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温度场的分布,与制动盘空间结构也有密切的关系。

图5-7 制动盘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5.4 结论

借助于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此乘用车制动盘的热固耦合分析,基本了解了制动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预测盘体热损伤敏感区,对新型制动盘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的选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汽车制动过程是一个涉及摩擦学、传热学、流场动力学等多门学科的问题,本节只是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简单分析,加之作者水平、精力有限,还有好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本文中采用相关参数都比较固定,实际上在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摩擦系数等重要参数并非固定不变且相互间还存在有某些复杂联系。其次,本节中对温度场热传导的对流换热系数作了简化的选取,其实,对流换热系数的求解是一个复杂的空气流场问题,且其对制动盘散热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有限元理论并借助ANSYS 软件进行求解的,本课题对此没有研究;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制动过程中的热机效应现象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探索和研究。

ansys workbench 流固耦合计算实例

Oscillating Plate with Two-Wa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troduction This tutorial includes: ?Features ?Overview of the Problem to Solve ?Setting up the Solid Physics in Simulation (ANSYS Workbench) ?Setting up the Fluid Physics and ANSYS Multi-field Settings in ANSYS CFX-Pre ?Obtaining a Solution using ANSYS CFX-Solver Manager ?Viewing Results in ANSYS CFX-Post If this is the first tutorial you are working with,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following topics before beginning: ?Setting the Working Directory ?Changing the Display Colors Unless you plan on running a session file, you should copy the sample files used in this tutorial from the installation folder for your software (/examples/) to your working directory. This prevents you from overwriting source files provided with your installation. If you plan to use a session file, please refer to Playing a Session File. Sample files referenced by this tutorial include: ?OscillatingPlate.pre ?OscillatingPlate.agdb ?OscillatingPlate.gtm ?OscillatingPlate.inp 1.Features This tutorial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of ANSYS CFX.

ANSYS流固耦合计算实例

ANSYS流固耦合计算实例 Oscillating Plate with Two-Wa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troduction This tutorial includes: , Features , Overview of the Problem to Solve , Setting up the Solid Physics in Simulation (ANSYS Workbench) , Setting up the Fluid Physics and ANSYS Multi-field Settings in ANSYS CFX-Pre , Obtaining a Solution using ANSYS CFX-Solver Manager , Viewing Results in ANSYS CFX-Post If this is the first tutorial you are working with, it is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following topics before beginning: , Setting the Working Directory , Changing the Display Colors Unless you plan on running a session file, you should copy the sample files used in this tutorial from the installation folder for your software (/examples/) to your working directory. This prevents you from overwriting source files provided with your installation. If you plan to use a session file, please refer to Playing a Session File. Sample files referenced by this tutorial include:

ANSYS电磁场分析指南解读

回旋加速器 在一般电磁场分析中关心的典型的物理量为: -磁通密度?能量损耗 -磁场强度?磁漏 ?磁力及磁矩? S-参数 ?阻抗?品质因子Q ?电感?回波损耗 ?涡流?本征频率 存在电流、永磁体和外加场都会激励起需要分析的磁场 1.2ANSYS 如何完成电磁场分析计算 ANSYSU Maxwell 方程组作为电磁场分析的出发点。有限元方法计算的未知 量(自由度)主要是磁位或通量,其他关心的物理量可以由这些自由度导出。根 ANSY 电磁场分析指南第一章 发表时间: 2007-9-20 作者 : 安世亚太 来源 : e-works 关键字 : ANSYS 电磁场分析 CAE 教程 第一章磁场分析概述 1.1 磁场分析对象 利用ANSYS/Ema 或ANSYS/Multiphysics 模块中的电磁场分析功能,ANSYS 可分析计算下列的设备中的电磁场,如: 电力发电机 磁带及磁盘驱动器 变压器 波导 螺线管传动器 谐振腔 电动机 连接器 磁成像系统 天线辐射 图像显示设备传感器 滤波器

据用户所选择的单元类型和单元选项的不同, ANSYS+算的自由度可以是标量磁 位、矢量磁位或边界通量。 1.3 静态、谐波、瞬态磁场分析 利用ANSY 测以完成下列磁场分析: ?2-D 静态磁场分析,分析直流电(DC )或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用矢量位方 程。参见本书“二维静态磁场分析” ?2-D 谐波磁场分析,分析低频交流电流(AC )或交流电压所产生的磁场,用 矢量位方程。参见本书“二维谐波磁场分析” ?2 -D 瞬态磁场分析,分析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电流或外场所产生的磁场,包 含永磁体的效应,用矢量位方程。参见本书“二维瞬态磁场分析” ?3-D 静态磁场分析,分析直流电或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用标量位方法。 参见本书“三维静态磁场分析(标量位方法)” ?3-D 静态磁场分析,分析直流电或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用棱边单元法。 参见本书“三维静态磁场分析(棱边元方法)” ?3-D 谐波磁场分析,分析低频交流电所产生的磁场,用棱边单元法。建议 尽量用这种方法求解谐波磁场分析。参见本书“三维谐波磁场分析(棱边元方法) ?3-D 瞬态磁场分析,分析随时间任意变化的电流或外场所产生的磁场,用 棱边单元法。建议尽量用这种方法求解谐波磁场分析。参见本书“三维瞬态磁场 分析(棱边元方法)” 3-D 静态磁场分析,用矢量位方法。参见“基于节点方法 ?基于节点方法的3-D 谐波磁场分析,用矢量位方法。参见“基于节点方法 的 3-D 谐波磁场分析” 1.4 关于棱边单元、标量位、矢量位方法的比较 什么时候选择2-D 模型,什么时候选择3-D 模型?标量位方法和矢量位方 法有何不同?棱边元方法和基于节点的方法求解 3-D 问题又有什么区别?在下面 将进行详细比较。 1.4.12-D 分析和 3-D 分析比较 3-D 分析就是用 3-D 模型模拟被分析的结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结构需要 3- D 模型来进行模拟。然而3-D 模型对建模的复杂度和计算的时间都有较高要求。 所以,若 ?基于节点方法的 的 3-D 静态磁场分析” ?基于节点方法的 的 3-D 瞬态磁场分析” 3-D 瞬态磁场分析, 用矢量位方法。参见“基于节点方法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

MpCCI 1.3.2 for MPICHNT 1.2.5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WinALL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3 Linux64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Documentation 1CD MPI Fusion Meshing Details 1CD Moldflow 系列教程 Moldflow MPI 3.0 培训教程 MoldFlow 4.0 最新培训教材 Moldflow公司出的塑件设计原理 B14 模流分析中文教程(即B14仪表板上本体流动分析)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中文版) HydroAnalysis Inc产品: EnviroInsite.v5.5.0.2 1CD(对地下水进行可视化建模的工具) SCHOUENBERG产品: Calcmaster.v6.1 1CD(最复杂的注塑模型计算工具,可以快速计算出模型造价,建造工时,注模数据) SIMCON产品: Simcon CADMould 3D-F v2.0 1CD(塑料注塑成型模拟软件)

华塑CAE: 华塑注塑成形流动分析系统HsCAE3DRF5.5 smart 1CD(企业版) 华塑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HsCAE3D 6.1 中文帮助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软件版V1.0) 1CD Accuform产品: Accuform.B-SIM v2.32.WinNT2K 1CD(模拟吹塑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Accuform.T-SIM v4.32.WinNT2k 1CD(模拟塑料热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 做软件行业多年,用诚信节约企业成本,本站所有软件亲测,完整无限制 可以联系王小姐 电话早九点到晚六点有人接听 QQ早九点到晚六点在线:394623568 ▲★○●。。。▲★○●。。。。▲★○●。。。。▲★○●。。。▲★○● PACSYS INC.产品: PAFEC-FE.v8.8-ISO 1CD(提供完美的有限元分析设计技术,面向初级、高级技术人员,可用于静态、 动态、非线性、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的模型创建) INFRAGISTICS产品: Ultra Grid V2.0 1CD GetSolar产品: GetSolar Billing v9.0 Multilingual 1CD(太阳能热能系统的仿真软件)

ANSYS电磁场分析指南第十六章电路分析

第十六章电路分析 16.1 什么是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可以计算源电压和源电流在电路中引起的电压和电流分布。分析方法由源的类型来决定: 源的类型分析方法 交流(AC)谐波分析 直流(DC)静态分析 随时间变化瞬态分析 要在电磁学分析中用有限元来模拟全部电势,就必须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模拟载流电磁设备。ANSYS程序对于电路分析有如下性能: ·用经过改进的基于节点的分析方法来模拟电路分析 ·可以将电路与绕线圈和块状导体直接耦合 ·2-D和3-D模型都可以进行耦合分析 ·支持直流、交流和时间瞬态模拟 ANSYS程序中先进的电路耦合模拟功能精确地模拟多种电子设备,: ·螺线管线圈 ·变压器 ·交流机械 16.2 使用CIRCU124单元 ANSYS提供一种通用电路单元CIRCU124对线性电路进行模拟,该单元求解未知的节点电压(在有些情况下为电流)。电路由各种部件组成,如电阻、电感、互感、电容、独立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和电流源等,这些元件都可以用CIRCU124单元来模拟。 注:本章只描述CIRCU124单元的某些最重要的特性,对该单元的详细描述参见《ANSYS 单元手册》。 16.2.1 可用CIRCU124单元模拟的电路元件

对CIRCU124单元通过设置KEYOPT(1)来确定该单元模拟的电路元件,如下表所示。例如,把KEYOPT(1)设置为2,就可用CIRCU124来模拟电容。对所有的电路元件,正向电流都是从节点I流向节点J。 表1CIRCU124单元能模拟的电路元件 注意:全部的电路选项如上表和下图图1所示,ANSYS的电路建模程序自动生成下列实常数:R15(图形偏置,GOFFST)和R16(单元识别号,ID)。本章下一节将详细讨论电路建模程序。 下图显示了利用不同的KEYOPT(1)设置建立的不同电路元件,那些靠近元件标志的节点是“浮动”节点(即它们并不直接连接到电路中)。 16.2.2 CIRCU124单元的载荷类型 对于独立电流源和独立电压源可用CIRCU124单元KEYOPT(2)选项来设置激励形式,可以定义电流或电压的正弦、脉冲、指数或分段线性激励。详细的载荷函数图和相应的实常数请参见《ANSYS单元手册》。 16.2.3 将FEA(有限元)区耦合到电路区 可将电路分析的三种元件耦合到FEA区,图2所示的这三种元件直接连接到有限元模型的导体上(耦合是在矩阵中进行耦合的,因此只能为线性的):

流固耦合ansys命令流

new config fluid title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双龙富水隧道稳定性研宄 set fluid off set log on set logfile yang 1 .log genzonradcylpOOOOpl 9.00 0p2 0 50 0 p3 0 0 8 size4 20 64 dim6 5 6 5 rat 1 1 I 1 group 围岩 gen zon cshell pOOOOpl 6.0 0 0 p2 0 50 0 p3 0 0 5.0 size 4 2064 dim 5.6 4.6 5.6 4.6 rat 1 1 1 1 group初期支护 gen zon cshell pO 0 0 0 pi 5.6 0 0 p2 0 50 0 p3 0 0 4.6 size 4 2064 dim 5.0 4.0 5.0 4.0 rat 1 1 1 1 group 二次衬砲fill group原岩 gen zon radcyl pOOOOpl 0 0 ?8.0 p2 0 50 0 p3 9.0 0 0 size 4 20 64 dim 3 6 3 6 rat 1 1 1 1 group围岩2 gen zon cshell pOOO Opl 0 0 -3.0 p2 0 50 0 p3 6.0 0 0 size 4 2064 dim 2.6 5.6 2.6 5.6 rat 1 1 1 1 group仰拱初期支护 gen zon cshell pO 0 0 Opl 0 0 -2.6 p2 0 50 0 p3 5.6 0 0 size 4 2064 dim2 5 2 5 rat 1 1 1 1 group仰拱二次衬砲fill group仰拱原岩 gen zone reflect normal -10 0 gen zone radtun pO 0 0 0 pi 45 0 0 p2 0 50 0 p3 0 0 20 size 3 20 3 12 dim 9 8 9 8 rat 1 1 1 1.1 group围岩3 gen zon reflect dip 0 ori 0 0 0 range x09y0 50z8 20 gen zon reflect dip 0 ori 0 0 0 range x 9 45 y 0 50 z 0 20 gen zon reflect dip 90 dd 270 ori 0 0 0 range x09y0 50z8 20 gen zon reflect dip 90 dd 270 ori 0 0 0 range x 0 9 y 0 50 z -8 -20 gen zon reflect dip 90 dd 270 ori 0 0 0 range x 9 45 y 0 50 z -20 20 save shuitun一model.sav model fl_iso prop perm 1.23e-9 poro 0.45 range z 4.5 20 prop perm 4.70e-10 poro 0.4 range z -20 4.5 set fl biot off ini fdensity le3 ini sat 1.0 ini food 2.0e9 ftens -le-3 ;假设围岩岩体符合mohr-coulomb本构模型,给围岩陚参数命令流如下, ;mohr-coulomb model model mohr def derive s_modl=E一modl/(2.0*(l .0+p—ratio 1)) b_modl=E_modl/(3.0*(1.0-2.0*p_ratiol)) s_mod2=E—mod2/(2.0*(l .0+p_ratio2)) bjmod2~E_mod2/(3.0*( 1.0-2.0*p_ratio2)) end

2-07 航发热固耦合分析

Simcenter3D: Gas-Turbine Engine Performance Scott Tucker, Siemens PLM 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Realize innovation.

Simcenter Portfolio Engineer innovation for aircraft performance Simcenter ? Engineer innovation. Simulate. Explore. Test.

Driving innovation through Simulation Thermo-Mechanical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erodynamic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rmal Fatigue Engine Operating Efficiency Whole Engine Vibration

Driving innovation through Simulation Thermo-Mechanical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erodynamic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rmal Fatigue Engine Operating Efficiency Whole Engine Vibration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imcenter solutions Engines are governed by physics of aerodynamics, thermal, and structural Need scalability to analyze for single physics or multiple physics. Challenge Single Physics Solutions Best-in-class solvers. Accurate, robust, consistent, high performance, scalable. One-Way Coupling Chain single physics solvers Simcenter Pre/Post. Map response from one physics to load on another. Co-simulation Co-simulate two or more physics solvers. Efficient data exchange. CFD Solution Thermal Solution Structural Solution Flow Definitions Stress and Deflections Heat transfer dependence on structural contact

耦合场分析

ANSYS非线形分析指南基本过程 第四章耦合场分析 耦合场分析的定义 耦合场分析是指在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两种或者多种工程学科(物理场)的交叉作用和相互影响(耦合)。例如压电分析考虑了结构和电场的相互作用:它主要解决由于所施加的位移载荷引起的电压分布问题,反之亦然。其他的耦合场分析还有热-应力耦合分析,热-电耦合分析,流体-结构耦合分析,磁-热耦合分析和磁-结构耦合分析等等。 耦合场分析的类型 耦合场分析的过程取决于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由哪些场的耦合作用,但是,耦合场的分析最终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方法:序贯耦合方法和直接耦合方法。 序贯耦合解法 序贯耦合解法是按照顺序进行两次或更多次的相关场分析。它是通过把第一次场分析的结果作为第二次场分析的载荷来实现两种场的耦合的。例如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是将热分析得到的节点温度作为“体力”载荷施加在后序的应力分析中来实现耦合的。 直接耦合解法 直接耦合解法利用包含所有必须自由度的耦合单元类型,仅仅通过一次求解就能得出耦合场分析结果。在这种情形下,耦合是通过计算包含所有必须项的单元矩阵或单元载荷向量来实现的。例如利用单元SOLID5,PLANE13,或SOLID98可直接进行压电分析。 何时运用直接耦合解法或序贯耦合解法 对于不存在高度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情形,序贯耦合解法更为有效和方便,因为我们可以独立的进行两种场的分析。例如,对于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可以先进行非线性瞬态热分析,再进行线性静态应力分析。而后我们可以用热分析中任意载荷步或时间点的节点温度作为载荷进行应力分析。这里耦合是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迭代在两个物理场之间进行直到结果收敛到所需要的精度。 直接耦合解法在解决耦合场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非线性时更具优势,并且可利用耦合公式一次性得到最好的计算结果。直接耦合解法的例子包括压电分析,伴随流体流动的热传导问题,以及电路-电磁场耦合分析。求解这类耦合场相互作用问题都有专门的单元供直接选用。 第1页

ANSYS热分析指南

ANSYS热分析指南 第一章简介 1.1热分析的目的 热分析用于计算一个系统或部件的温度分布及其它热物理参数,我们一般关心的参数有: 温度的分布 热量的增加或损失 热梯度 热流密度 热分析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内燃机、涡轮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电子元件等等。通常在完成热分析后将进行结构应力分析,计算由于热膨胀或收缩而引起的热应力。 1.2ANSYS中的热分析 ANSYS/Multiphysics、ANSYS/Mechanical、ANSYS/Professional、 ANSYS/FLOTRAN四种产品中支持热分析功能。ANSYS热分析基于由能量守恒原理导出的热平衡方程,有关细节,请参阅《ANSYS Theory Reference》。ANSYS使用有限元法计算各节点的温度,并由其导出其它热物理参数。 ANSYS可以处理所有的三种主要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1.2.1对流 热对流在ANSYS中作为一种面载荷,施加于实体或壳单元的表面。首先需要输入对流换热系数和环境流体温度,ANSYS将计算出通过表面的热流量。如果对流换热系数依赖于温度,可以定义温度表,以及在每一个温度点处的对流换热系数。 1.2.2辐射 ANSYS提供了四种方法来解决非线性的辐射问题: 辐射杆单元(LINK31) 使用含热辐射选项的表面效应单元(SURF151-2D,或SURF152-3D)

在AUX12中,生成辐射矩阵,作为超单元参与热分析 使用Radiosity求解器方法 有关辐射的详细描述请阅读本指南第四章。 1.2.3特殊的问题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热传递方式外,ANSYS热分析还可以解决一些诸如:相变(熔融与凝固)、内部热生成(如焦耳热)等的特殊问题。例如,可使用热质点单元MASS71模拟随温度变化的内部热生成。 1.3热分析的类型 ANSYS支持两种类型的热分析: 1.稳态热分析确定在稳态的条件下的温度分布及其他热特性,稳态条件指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忽略。 2.瞬态热分析则计算在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温度的分布和热特性。 1.4耦合场分析 ANSYS中可与热分析进行耦合的方式有热—结构、热-电磁等。耦合场分析可以使用ANSYS中的矩阵耦合单元,或者在独立的物理环境中使用序惯荷载耦合。有关耦合场分析的详细描述,请参阅《ANSYS Coupled-Field Analysis Guide》。 1.5关于菜单路径和命令语法 在本指南中,您将会看到相关的ANSYS命令及其等效的菜单路径。这些参考的命令仅仅包括命令名,因为并不总是需要指定所有的参数,而且不同的参数组合会有不同的作用。有关ANSYS命令的更多的叙述,请参考《ANSYS Commands Reference》。 菜单路径将近可能完整得列出。对于多数情况,选择菜单就能够完成所需要的功能;但还有一些情况,选择文中所示菜单后会弹出一个菜单或是对话框,由此定义其他的选项来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 第二章基础知识 2.1符号与单位

ansys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有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一起讨论xw4996@https://www.360docs.net/doc/a28343365.html, FSI流固耦合命令求解流固耦合问题 使用ANSYS计算结构在水中的模态时, FLUID29,FLUID30单元分别用来模拟二维和三维流体部分,相应的结构模型则利用PLANE42单元和SOL ID45等单元来构造,其中,PLANE42和SOL ID45分别是用来构造二维和三维结构模型的单元。FLUID30是流体声单元,主要用于模拟流体介质及流固耦合问题。该单元有8 个节点,每个节点上有4 个自由度,分别是XYZ上3个方向位移自由度和1个压力自由度,为各向同性材料。输入材料属性时,需要输入流体的材料密度(作为DENS 输入)及流体声速(作为SONC输入),流体粘性产生的损耗效应忽略不计。FLUID29是FLUID30单元在二维上的简化,少了一个Z向的位移。SOLID45单元用于构造三维实体结构。单元通过8 个节点来定义,每个节点有 3 个沿着XYZ方向平移的自由度。PLANE42是SOLID45单元在二维上的简化。 在利用ANSYS建模分析时,流场域单元属性分为2种,由KEYOPT(2)(指定流体和结构分界面处结构是否存在) 控制,在流固耦合交界面上的单元KEYOPT(2) = 0 ,表示分界面处有结构,其他流体单元KEYOPT(2)=1,表示分界面处无结构。流体-结构分界面通过面载荷标志出来,指定FSI label可以把分界面处的结构运动和流体压力耦合起来,分界面标志在分界面处的流体单元标出。 数值分析的步骤 1) 建立流体单元的实体模型。建立流体模型,需要确定流体域的范围,可以把无限边界流体简化成流体区域的半径为固体结构半径的10倍。 2) 标记流固耦合界面。选取流体单元中流固交界面上的节点,执行FSI 命令,流固耦合交界面的处理:流体与固体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在划分单元时在两者交界面上的单元网格要划分一致,这样在交界面上的同一位置一般就有两个重合的节点,一个节点属于流体单元,一个节点属于固体单元,这两个重合节点在交界面的位移强制保持一致。 3) 建立固体结构实体模型。建立固体结构模型,定义单元属性,采用映射方式进行网格的划分。 4) 施加约束条件。由于流体区域的尺寸远大于固体结构尺寸,故可以不考虑流体液面的重力的影响,将流体边界处的单元节点上施加压力(PRES) 为零的约束。因为选择的算例为悬臂结构,在固体结构底部加全约束。 5) 选择求解算法,进行求解。定义分析类型为模态分析,设定提取频率阶数和提取模态的方法。因为耦合问题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都不对称,需要采用非对称矩阵法(UNSYMMETRIC)求解。 6) 查看结果。进入后处理模块,查看结构模型的频率及振型。 以半浸没与水中的桥墩模态问题为背景,并假设: 1. 桥墩为实心等截面的实体,实际桥墩模型应该是空心壳体,截面尺寸也 非常复杂,因而需要分块划分单元。

Samcef 热烧蚀及热固耦合分析

Samcef Mecano 客户和应用案例 EADS Astrium 公司曾作为协助方之一与LMS SAMTECH 公司合作开发了Amaryllis 软件,而后不断帮助Amaryllis 软件在整个欧洲航天领域中的推广和使用,并且极其欣赏Amaryllis 软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给EADS Astrium 宇航研究带来的便利。如今Amaryllis 软件已在其热防护领域被大范围使用,而最初时EADS 集团利用Amaryllis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相关性分析时就已经对软件的计算能力和精确性赞叹不已。 在AURORA 返回舱烧蚀热防护设计项目中,AURORA 返回舱结构呈倒置的伞状,返回舱在中心的球罐结构中被保护起来,再入大气层速度高达13km/s ,热流达6~9MW/m2 。 EADS ASTRIUM 采用SAMCEF Amaryllis 和BOSS Quattro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热防护材料的优化选择和厚度设计,在考虑重量、温度和烧蚀厚度等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了返回舱不同部位分布采用不同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案 图中所示,样件在等离子束喷射的环境下进行试验,样件为轴对称结构,另外就是需要考虑等离子束的偏离入射。实验进行之后,用户测量了样件的几何尺寸变化、残渣、气体量及能量,并从中评估了此烧蚀材料的各项主要性能指标。 烧蚀样件实验示意图 而后开始在Amaryllis 环境下建模并完成热解烧蚀计算,下图中是建模时输入的烧蚀材料密度分布,以及计算结果烧蚀结束时的温度和材料密度分布。

样件 2D 轴对称初始模型 样件2D轴对称模型(网格已退化)计算结果温度分布(左)及密度分布(右) 而后,EADS Astrium使用Amaryllis软件负责欧洲AURORA返回舱项目中对烧蚀热防护结构的分析。AURORA返回舱结构呈倒置的伞状,返回舱在中心的球罐里被保护起来。 瞬态过程中随驻点压力变化的温度历程曲线及物质消耗率曲线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AURORA返回舱热防护结构示意图

ansys14workbench血管流固耦合分析实例

Ansys14 workbench血管流固耦合实例 根据收集得一些资料,进行学习后,试着做了这个ansys14workbench得血管流固耦合模拟,感觉能够耦合上,仅就是熟悉流固耦合分析过程,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多讨论。谢谢! 1、先在proe5中建立血管与血液流体区得模型(两者装配起来),或者直接在workbench中建模。 图1 模型图 2、新建工程。在workbench中toolbox中选custom system,双击FSI: FluidFlow(fluent)->static structure、 图2 计算工程 3、修改engineering data,因为系统缺省材料就是钢,需要构建血管材料,如图3所示。先复制steel,而后修改密度1150kg/m3,杨氏模量 4、5e8Pa,泊松比0、3,重新命名,最后在主菜单中点击“update project”保存、

图3 修改工程材料 4、模型导入,进入gemetry模块,import外部模型文件。 图4 模型导入图 5、进入FLUENT网格划分。 在workbench工程视图中得Mesh上点击右键,选择Edit…,如图5所示,进入网格划分meshing界面,如图6所示。我们这里需要去掉血管部分,只保留血液几何。

图5 进入网格划分

图6 禁用血管模型 6、设置网格方法。 默认就是采用ICEM CFD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方式如图7所示,截面圆弧边分为12份,纵截面得边均分为10份,网格结果如图8所示。另外在这个界面中要设置边界得几何面,如inlet、outlet、symmetry 图7 设置网格划分方式 图8 最终出网格

ANSYS耦合场分析指南

ANSYS非线形分析指南基本过程 耦合场分析 耦合场分析的定义 耦合场分析是指在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两种或者多种工程学科(物理场)的交叉作用和相互影响(耦合)。例如压电分析考虑了结构和电场的相互作用:它主要解决由于所施加的位移载荷引起的电压分布问题,反之亦然。其他的耦合场分析还有热-应力耦合分析,热-电耦合分析,流体-结构耦合分析,磁-热耦合分析和磁-结构耦合分析等等。 耦合场分析的类型 耦合场分析的过程取决于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由哪些场的耦合作用,但是,耦合场的分析最终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方法:序贯耦合方法和直接耦合方法。 序贯耦合解法 序贯耦合解法是按照顺序进行两次或更多次的相关场分析。它是通过把第一次场分析的结果作为第二次场分析的载荷来实现两种场的耦合的。例如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是将热分析得到的节点温度作为“体力”载荷施加在后序的应力分析中来实现耦合的。 直接耦合解法 直接耦合解法利用包含所有必须自由度的耦合单元类型,仅仅通过一次求解就能得出耦合场分析结果。在这种情形下,耦合是通过计算包含所有必须项的单元矩阵或单元载荷向量来实现的。例如利用单元SOLID5,PLANE13,或SOLID98可直接进行压电分析。 何时运用直接耦合解法或序贯耦合解法 对于不存在高度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情形,序贯耦合解法更为有效和方便,因为我们可以独立的进行两种场的分析。例如,对于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可以先进行非线性瞬态热分析,再进行线性静态应力分析。而后我们可以用热分析中任意载荷步或时间点的节点温度作为载荷进行应力分析。这里耦合是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迭代在两个物理场之间进行直到结果收敛到所需要的精度。 直接耦合解法在解决耦合场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非线性时更具优势,并且可利用耦合公式一次性得到最好的计算结果。直接耦合解法的例子包括压电分析,伴随流体流动的热传导问题,以及电路-电磁场耦合分析。求解这类耦合场相互作用问题都有专门的单元供直接选用。 第1页

【ANSYS分析】耦合场分析

第四章耦合场分析 耦合场分析的定义 耦合场分析是指在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考虑了两种或者多种工程(物理场)的交叉作用和相互影响(耦合)。例如压电分析考虑了结构和电场的相互作用:它主要解决由于所施加的位移载荷引起的电压分布问题,反之亦然。其他的耦合场分析还有热-应力耦合分析,热-电耦合分析,流体-结构耦合分析,磁-热耦合分析和磁-结构耦合分析等等。 耦合场分析的类型 耦合场分析的过程取决于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由哪些场的耦合作用,但是,耦合场的分析最终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方法:序贯耦合方法和直接耦合方法。 序贯耦合解法 序贯耦合解法是按照顺序进行两次或更多次的相关场分析。它是通过把第一次场分析的结果作为第二次场分析的载荷来实现两种场的耦合的。例如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是将热分析得到的节点温度作为“体力”载荷施加在后序的应力分析中来实现耦合的。 直接耦合解法 1

直接耦合解法利用包含所有必须自由度的耦合单元类型,仅仅通过一次求解就能得出耦合场分析结果。在这种情形下,耦合是通过计算包含所有必须项的单元矩阵或单元载荷向量来实现的。例如利用单元SOLID5,PLANE13,或SOLID98可直接进行压电分析。 何时运用直接耦合解法或序贯耦合解法 对于不存在高度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情形,序贯耦合解法更为有效和方便,因为我们可以独立的进行两种场的分析。例如,对于序贯热-应力耦合分析,可以先进行非线性瞬态热分析,再进行线性静态应力分析。而后我们可以用热分析中任意载荷步或时间点的节点温度作为载荷进行应力分析。这里耦合是一个循环过程,其中迭代在两个物理场之间进行直到结果收敛到所需要的精度。 直接耦合解法在解决耦合场相互作用具有高度非线性时更具优势,并且可利用耦合公式一次性得到最好的计算结果。直接耦合解法的例子包括压电分析,伴随流体流动的热传导问题,以及电路-电磁场耦合分析。求解这类耦合场相互作用问题都有专门的单元供直接选用。 1

几个ansys流固耦合的例子

一般说来,ANSYS的流固耦合主要有4种方式: 1,sequential 这需要用户进行APDL编程进行流固耦合 sequentia指的是顺序耦合 以采用MpCCI为例,你可以利用ANSYS和一个第三方CFD产品执行流固耦合分析。在这个方法中,基于网格的平行代码耦合界面(MpCCI) 将ANSYS和CFD程序耦合起来。即使网格上存在差别,MpCCI也能够实现流固界面的数据转换。ANSYS CD中包含有MpCCI库和一个相关实例。关于该方法的详细信息,参见ANSYS Coupled-Field Analysis Guide中的Sequential Couplin 2,FSI solver 流固耦合的设置过程非常简单,推荐你使用这种方式 3,multi-field solver 这是FSI solver的扩展,你可以使用它实现流体,结构,热,电磁等的耦合 4,直接采用特殊的单元进行直接耦合,耦合计算直接发生在单元刚度矩阵 一个流固耦合的例子 length=2 width=3 height=2 /prep7 et,1,63 et,2,30 !选用FLUID30单元,用于流固耦合问题 r,1,0.01 mp,ex,1,2e11 mp,nuxy,1,0.3 mp,dens,1,7800 mp,dens,2,1000 !定义Acoustics材料来描述流体材料-水 mp,sonc,2,1400 mp,mu,0, ! block,,length,,width,,height esize,0.5 mshkey,1 ! type,1 mat,1 real,1 asel,u,loc,y,width amesh,all alls ! type,2 mat,2 vmesh,all

Ansys软体使用_热固耦合之降温分析_20091124

分類 Ansys軟體使用 題目 熱固耦合之降溫分析 撰寫者 日期 2009/11/24 參考資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a28343365.html,/customer/default.asp ANSYS workbench 基礎訓練課程 附錄列表 內容 本次介紹的為,在一高溫鑄造成形之金屬元件,於降溫過程中及降到室溫後熱應力的變化,因涉及時間歷程本應屬於暫態分析,但實際是求取每一溫度下的穩態解,而於ansys workbench 中的分類於transient structure模組中,如下圖所示。此分析假設整個元件均元散熱,並不考慮幾何熱阻之效應。

Step1、邊界描述 延續上次使用bonded constrain 的分析,目前之幾何配置於16000C 下,並未加載任何邊界條件,其應力皆為零,要計算在10秒內溫度降至250C 後的應力分佈。 Step2、材料設定 於ansys 中已有設定材料之熱膨脹係數,但其預設之參考溫度為250C ,而其判斷熱應力的方式為,現在之溫度與參考溫度之差,再乘上熱膨脹係數,而本分析中之參考溫度為尚無熱應力存在之成形溫度16000C ,故將參考溫度改成此值。依序點選engineering data →s tructure steel →reference temperature 16000C 250 C 10s σ=?

Step3、Model 模組 將幾何之iges 檔匯入geometry 模組,於model 模組中設定溫度變化 點選analysis setting ,於step control →step end time 設定分析結束時間,10秒 於load 中點選thermal condition ,回到transient 下,設定溫度變化 (1)._______ (2).______ (3).____________ (1).

ANSYS电磁场分析指南 第十一章 磁宏

第十一章磁宏 11.1 什么是电磁宏 电磁宏是ANSYS宏命令,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用户方便地建立分析模型、方便地获取想要观察的分析结果。目前,ANSYS提供了下列宏命令,可用于电磁场分析: ·CMATRIX:计算导体间自有和共有电容系数 ·CURR2D:计算二维导电体内电流 ·EMAGERR:计算在静电或电磁场分析中的相对误差 ·EMF:沿预定路径计算电动力(emf)或电压降 ·FLUXV:计算通过闭合回路的通量 ·FMAGBC:对一个单元组件加力边界条件 ·FMAGSUM:对单元组件进行电磁力求和计算 ·FOR2D:计算一个体上的磁力 ·HFSWEEP:在一个频率范围内对高频电磁波导进行时谐响应分析,并进行 相应的后处理计算 ·HMAGSOLV:定义2-D谐波电磁求解选项并进行谐波求解 ·IMPD:计算同轴电磁设备在一个特定参考面上的阻抗 ·LMATRIX:计算任意一组导体间的电感矩阵 ·MAGSOLV:对静态分析定义磁分析选项并开始求解 ·MMF:沿一条路径计算磁动力 ·PERBC2D:对2—D平面分析施加周期性约束 ·PLF2D:生成等势的等值线图 ·PMGTRAN:对瞬态分析的电磁结果求和 ·POWERH:在导体内计算均方根(RMS)能量损失

·QFACT:根据高频模态分析结果计算高频电磁谐振器件的品质因子 ·RACE:定义一个“跑道形”电流源 ·REFLCOEF:计算同轴电磁设备的电压反射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失 ·SENERGY:计算单元中储存的磁能或共能 ·SPARM:计算同轴波导或TE10模式矩形波导两个端口间的反射参数 ·TORQ2D:计算在磁场中物体上的力矩 ·TORQC2D:基于一个圆形环路计算在磁场中物体上的力矩 ·TORQSUM:对2-D平面问题中单元部件上的Maxwell力矩和虚功力矩求和 本章对这些宏有详细描述。在ANSYS命令手册和理论手册对这些宏有更详细的描述。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这些电磁宏的使用范畴。

(整理)FLUENT14双向流固耦合案例.

说明:本例只应用于FLUENT14.0以上版本。 ANSYS 14.0是2011年底新推出的版本,在该版本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模块System Coupling,目前只能用于fluent与ansys mechanical的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官方文档中有介绍说以后会逐渐添加对其它求解器的支持,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FLUENT终于可以不用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了,个人认为这是新版本一个不小的改进。 模块及数据传递方式如下图所示。 一、几何准备 流固耦合计算的模型准备与单独的流体计算不同,它需要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在geometry模块中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到后面流体模型或固体模块中再进行模型禁用处理。 模型中的尺寸:v1:32mm,h2:120mm,h5:60mm,h3:3mm,v4:15mm。

由于流体计算中需要进行动网格设置,因此推荐使用四面体网格。当然如果挡板刚度很大网格变形很小时,可以使用六面体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可以先将几何进行slice切割。这里对流体区域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固体域同样划分六面体网格。 二、流体部分设置 1、网格划分 双击B3单元格,进入meshing模块进行网格划分。禁用固体部分几何。设定各相关部分的尺寸,由于固体区域几何较为整齐,因此在切割后只需设定一个全局尺寸即可划分全六面体网格。这里设定全局尺寸为1mm。划分网格后如下图所示。 2、进行边界命名,以方便在fluent中进行边界条件设置 设置左侧面为速度进口velocity inlet,右侧面为自由出流outflow,上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top,正对的两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side1与wall_side2(这两个边界在动网格设定中为变形域),设定与固体交界面为壁面边界(该边界在动网格中设定为system coupling类型)。 操作方式:选择对应的表面,点击右键,选择菜单create named selection,然后输入相应的边界名称。注意:FLUENT会自动检测输入的名称以使用对应的边界类型,当然用户也可以在fluent进行类型更改。完成后的树形菜单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