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

物理: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
物理: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

物理: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

在电学实验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电表及对测量结果正确进行误差估算这两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谈谈电表的一些有关技术指标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从而达到正确测量的要求。常用电表按其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类:(1)磁电式,(2)电磁式;(3)电动式,使用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用。对于直流电压和电流以及交流电整流后平均值的测量,可以选用磁电式仪表。这类表标有正负极性。对于正弦交流电有效值的测量,可选用电磁式和电动式仪表,这类表不分正负极性。电磁式和电动式仪表也可以测量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对于频率变化很宽的待测值,则要选用电于管或晶体管仪表。实验室用的直流电表通常是磁电式电表。

不论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其表面都有一些符号表明该表的性能,其中有一项指标,指出该表的准确度等级。我国常用电工仪表分为七级,分别为:0.1、0.2、0.5、1.0、1.5、2.5、5.0等级数,该数字的含义及它与测量误差的关系,下面作以说明。

利用电表测量时的误差主要有三类:

①仪器误差:由于电表结构和制作上的不完善所引起,例如轴承摩擦,分度不准,游丝的变形等原因,使得电表的指示值与真值有误差。

②读数误差:由于读数不准引起的误差。

③附加误差:这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变动对仪表读数产生影响而造成的。外界因素指的是温度、电场、磁场等。当电表在正常

判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及电路的连接方式专题

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及电路的连接方式专题技能一、判断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一种方法 下列各图中,电路连接没有错误,电表均有正常示数,请判定甲、乙各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 分析:我们知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流表是串联在电路中,而电压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若将电流表所在处换成一段导线,则原电路肯定不会出现短路;但若将电压表所在处换成一段空导线,则原电路必出现短路,因此,欲判定哪个电表,只要将该表所在处换成空导线,暂时用纸遮盖住其余表所在支路,通过看删减后的电路是否出现短路,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其遵循的规律是:删减后,能使电路出现短路的,则所要判定的那个电表便是电压表;不能使电路出现短路的,则所要判定的那个电表是电流表。 下面我们用上述方法判定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表,先判定甲表。将原电路删减为图1(a)所示(实际上,不必重新画图,只要将乙表所在支路遮盖住,把甲表的圆圈换成空导线即可。下同)。由图可知,此时R1与R2并联,电路没有出现短路,因此甲表是电流表;再判定乙表,将原电路删减为图1(b)所示,由图可以看出,R2被其下方导线短路,因此乙表是电压表。 教学实践表明,运用此种方法判定电表,所依据的的原理简单易懂,操作简便、快速。本文篇首中另外两图中的电表各为何表?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自己判定。 (答案:图2中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图3中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技能二、含有电表时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的技巧:通常是把电压表先看成开路,可以从电路中先去掉;把电流表看作是一根导线。同时也把被短路的用电器去掉。

技能三、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时,通常可以用“移线法”,即移动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观察它最终是并在哪个用电器两端,那么测的就是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移线的条件是:只有是导线或相当于导线(如电流表、闭合的开关)的才能够移动,而用电器、电压表、电源、电阻等就不能够移动。 巩固练习 如图1所示:现有两只灯泡它们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那么在串联时三个圆圈中该填入何种电表符号,在并联时,又该填入什么电表符号? (1)串联时,A是,B是,C是。 (2)并联时,A是,B是,C是。 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把圆圈所代表的电表填入其电路符号。 3 (1 (2 (3 (4)电压表测量V1测两端的电压。 (5)电压表测量V2测两端的电压。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一、引起误差的现象 (1) 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②1表乘3:即用一个单相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用电量乘以3,作为三相负载总电量。这种计量方式:

若在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流时造成计量不准确(计量误差),其误差大小视三相负载电流平衡度与负载功率因数情况而定。 (2) 三相三线电能表: ①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因电炉功率因数为1.0,其计量功率P=UabIccos30°=3/2UφIφ,造成多计电量50%。 ②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0,此时在A、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若在B、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不转而不计电量。若在C、N线间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转速加快而多计电量。 ③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 (3) 三相四线电能表:

如何判断电流表、电压表测定对象

A. B. C. D. 断 路 法: 电流表要与所测的那部分电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某处断开,所串联的每个部分都没有电流通过),因此我们首先可以把所要判断的电流表去掉,使该处形成断路;接着我们分析那一部分没有电流通过,则电流表就是测量这一部分的电流。 例题:如图2,试判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灯泡的电流。 分析:如图3,当断开A 3时,____断路,故A 3测的是______的电流; 如图4,当断开A 2时,____断路,故A 2测的是______的电流; 图2 图3

【练习3】如图5,三只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这三个电流的大小 关系为( ) A. B. C. D. 【练习4】画出灯泡L 1和灯L 2泡并联, 测干路电流; 测灯泡L 1的电流;开关S 接在干路上;开关 1 L 2 S 图1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定对象【例题1】如图1所示,电压表测出的是() A.R 1两端的电压 B. R 2 两端的电压 C.电源电压 D.无法确定 看罢此图,你可能已发现,此图中电压表的连法与课本上的有所不同。这是 一种“异形连接”。下面就针对此类“异形连接”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介绍两种方法 一、滑移法 是把电压表两引线沿导线向用电器两端或向电源两端滑动(开关、电流表均可看做导线),看电压表是与哪部分并联,从而确定测量对象。 为方便起见,在图中标出相应的字母,如图1所示。电压表的左端引线a点处在R 1 和电源之间,不能再向其他地方滑动;电压表的右端引线b可沿导线滑过 开关S,再滑到c点。可见,电压表并接在a、c两点间,测的是R 1 两端的电压。 【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4.5V,电压表V的示数为2.5V, 则L 2 两端的电压为() A.0.5V B.2V C.2.5V D.7V 【练习2】如图所示,将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 1、V 2 的示数分别是10V和4V, 则此时L 2 两端的电压为() A.4V B.6 V C.10 V D.14V 二、节点法 但在复杂的电路中很多同学往往看不到电压表到底和哪一个用电器相并联,常常发生误判而出错。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只要找到电压表两个节点,然后看电流在这两个节点流过哪些用电器,此时电压表就测那部分用电器的电压。 【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时14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 表V 1的示数时10V , ,电压表V 2 的示数是6V,则三只灯泡L 1 、L 2 、L 3 两端的电压 分别是多少?

塔吊垂直度检测、安全检查标准

塔吊垂直度检测塔吊安全检查标准 一、塔吊垂直度检测 1、塔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范围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第30页对塔机垂直度要求规定如下: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4/1000,最高附着点下塔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 2、塔吊垂直度的计算 塔机垂直度<4/1000,。 安装附着装置后,附着以下<2/1000,附着以上<4/1000 例:标准节的高度为30m,则最大偏差不能超过30*4=120mm=12cm 注:塔吊的一节标准节长2.5m,一个角铁宽15cm。高度为:从第一个标准节到驾驶室下面的标准节。观测距离为:距塔吊高度1.5倍的距离架设仪器观测。 例:宁晋****项目1#、2#、3#、4#塔吊垂直度检测 1# 塔吊21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南偏5cm,限差 4.2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南偏1cm,符合要求。 2# 塔吊27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北偏7cm,限差 5.4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1.3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3.5cm,限差5.4cm,符合要求

3# 塔吊33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16.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西偏25cm,限差6.6cm,超限,调整后,测得向北偏cm,符合要求。 A′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1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西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西侧,测得向北偏4cm,符合要求。 4# 塔吊37.5m,距离塔吊1.5倍距离观测,限差按最小值2/1000 A、大臂朝东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东侧,测得向南偏1cm,限差 7.5cm,符合要求。 B、大臂朝北仪器顺着大臂方向,架在北侧,测得向东偏7.5cm,限差7.5cm,符合要求,调整后,测得向东偏cm,符合要求。 二、塔吊安全检查标准 (一)力矩限制器 塔吊应安装灵敏可靠的起重力矩限制器。当达到额定起重力矩时,限制器应发出报警信号;当起重力矩超过额定值的8%时,限制器应切断上升和增幅电源,但塔吊可做下降和减幅运动。 (二)限位器 塔吊根据不同型号应装设行程限位(包括小车和驾驶室)、起重臂变幅限位和起升超高限位,各限位装置灵敏可靠。 (三)保险装置 1、塔吊吊钩应设置防止吊物滑脱的保险装置。 2、卷扬机卷筒应设置防止钢丝绳滑出的防护保险装置。 3、当爬梯高度超过5M时,从25M处开始应设置直径0.65—0.8M,间距

三相电能表测量误差不确定分析报共21页文档

.三相四线电能表测量误差不确定分析报告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307-2006《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35~85)%。 1.3 测量标准: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型号CJ-3000D,规格 60V~380V,(0~100)A,准确度级别为0.1级。 1.4 被测对象: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 1.0级,型号 DTSD847-F4,规格3×220/380V;3×1.5(6)A,编号为00033733 1.5 测量过程: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输出一定功率给被检表,并对被检表进行采样积分,得到的电能值与装置输出的标准电能值比较,得到被检表在该功率时的相对误差。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 数学模型 r=r 式中: r——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r ——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上测得的相对误差。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r 0的标准不确定度u(r )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在重复性条件下由被测电能表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u(r 01 ),采用A类评定方法;由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的误差引起的不确定 度分量u(r 02 ),采用B类评定方法。

3.1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 01 )的评定 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是由于被检电能表的测量不重复引起的,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1)对1.0级被测三相四线电能表在3×220/380V;3×1.5(6)A;cosφ=1.0的Imax量程上每天测量2次,每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如表1.1所示: 表1.1 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 平均值 单次试验标准差 s 1= () = - - ∑ = 1 1 2 n X X n i i 0.012% 同理得到s 2= 0.013%,s 3 =0.013%, s 4 =0.014%。 则,合并样本标准差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探析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发表时间:2018-11-27T15:16:47.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杨跃先 [导读] 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摘要:电气企业在对用户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电能量进行计量时,往往需要使用电能表。为了确保计量精准度,工作人员需要应用全新的电能表,如果电能表出现计量失准的情况,电力企业将需要承担主要损失,而在对城市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时,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应用电能表来对具体的用电信息加以收集,尽管现代的电能表已呈现出应用优势,但是计量误差仍旧会出现,过多的计量损耗也影响了电力计量工作质量,现探讨电能表使用问题。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 电能表是电能计量环节中的必用工具,电能表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用户的用电情况以及具体数值,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电能表呈现出的实际数值来确定需要收取电费。尽管电能表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具体生产效益,但是很多电力企业与用户并没有重视电能表的管理工作,导致电能表在外部影响下出现使用问题,一旦电能表的内部部件出现受损或者老化的情况,电能表就会出现严重的计量损耗与计量误差问题,影响电力企业发展。 1 电能表常见误差情况分析 1.1 单相电能表 单相电能表就是利用一个电能表测量多个电器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乘2:也就是说,使用一个电能表实现两个用电器的用电计量工作,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将电能表的指针系数乘上二,作为最终的计量总数。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电能表的使用情况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计量误差,一方面,当该电能表与其中的A线连接,测量的实际结果数据要高于实际用电量,而当该电能表与B线连接时,测量的最终数据将会较之实际数据略小,因此两者都存在必然误差。1表乘3:即用一个电能表,测量三个用电设备,以电能表的最终数值乘以三,作为三相设备的用电量总和。由于实际安装情况不一样,具体的三相设备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误差的现象也不统一,但无论何种情况,最终都会出现误差数值。 1.2 三项四线电能表 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即用两个电流互感器v形接线,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即三个电流互感器Y形与三相四线电能表连接,其电流以互感器二次一端公用连接。未接N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其N线未接或N线接触不良。反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反相序接线存在一定的计量误差。 1.3 三相三线电能表 计量单相220V电焊机: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即当In≠O,此时在A、N线问连接单相(220V)电焊机,表盘出现反转并少计电量。计量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载电流时,N线(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而三相三线电能表不能计量零序电流所消耗的功率,造成少计电量。计量单相电炉:即用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单相(220V)电炉。 2 电能表计量系统应用 了解电能计量表的内部系统构造与应用情况后,可以对电能表的使用情况有更加深入认知,从城市用电统计数据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电能消耗量始终呈现上涨趋势,电力系统必须有效承担更多的运作负荷,电能消耗得过快,城市电网与供配电系统均需被有效改造。在对公用电压进行切换时,计量损耗量将会大幅上涨,计量工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电能计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误差问题带来的经济损耗将由电力企业独立承担,电力系统并不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电厂在开展建设工作时需要注重控制经济损失,很多电厂会对原来使用的电力装置加以改造,将出口部位的补偿装置拆除后,计量工作将会受到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 3 电能表使用问题分析 现综合电能表的具体应用情况,着重探索电能表的存在的计量应用问题,标表计误差问题是现代电能表的常见使用问题之一,出现这种问题的电能表的实际计量功能将会变差,其给出的指示数据的可信度将会被降低。一般被长时间使用的电能表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其内部构建由于相互磨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会出现老化问题,现代电力企业已经重视电能计量表等核心装置的养护工作,但是养护处理工作并不能消除老化问题,必须购置全新的电能计量表,用以替换老化的计量表。 另外现代电力企业大量使用电子型的计量表,该种类型的计量表自身需要消耗的电能量就比较大,其运行消耗的电能并未被精准计量,计量误差影响了实际应用效果。 二次降压问题也给电能表使用带去了影响,在输电环节中,工作人员为了确保输电工作的合理性会选择对输电系统进行二次降压处理,在调整电压时,电能损耗问题也会因此而形成,计量误差数值过大,计量电能的可靠性被削减,因此可知电能表管理工作的价值。 4 控制的电能表的可靠方法 4.1 改造回路系统 电力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回路改造。回路改造工作中,电力工作者需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安装回路线路,尤其是电压回路线路和电流回路线路,需要严格按照计划安装,切忌过多安装或者安装不足。工作中应认真仔细区分清楚计量用电压回路和保护用电压回路,严防两个电压回路因二次接地方式不同混淆而发生短路异常,拆除费旧电缆时,应摸清电缆走向,确认电缆无用且无电时,从电缆两端拆除,拆除电缆后应用对线灯核对无误。 4.2 合理选用电能表 不同的计量要求安装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电能表,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具体分类:供电计量方式:两相或者三相的供电现实,需要采用与其数据相互匹配的电能表;而四相以上可以选用一个三相表或者三个单项表。计量电炉、电焊机:单相22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单相电能表或三相四线电能表。单相380V电炉或电焊机宜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三相三线电能表。单相380/220V电焊机应采用两个单相电能表或

关于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确定

关于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确定 关于电流表:由于电流表必有串联在被测量电路中,而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必须先后通过各元件,因此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只要: ①看流进电流表电流是从哪些用电器中流出来的,这个电流表测量的就是这些用电器中的电流; ②看从电流表中流出的电流,流进哪些用电器,这个电流表测量的就是这些用电器中的电流。例题1:试判断右图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用电器中的电流? [分析]:从图可以看出,流过A1的电流,从a点开始分流,分别流过 a R1、R2,所以A1测量的是R1、R2中的电流;再看从A2,流进的电流分别 是从R2和R3中流出的,所以A2测量的是R2和R3中的电流。 另外,可根据经验:凡是连接在干路中的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即总电流);凡是连接在某支路中的电流表,测量 的仅仅是它所在的那条支路中的电流。 例题2:试判断右图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用电器中的电流? [分析]:从图可以看出A1接在干路中,所以它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 的电流,即总电流(流过L1和L2的电流)。 A2接在L2支路中,所以它测量的是L2中的电流。 对于电压表:由于它必须并联在被测量电路两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从某处开始分流,然后到另一处汇合。所以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可以这样考虑:先沿着电压表两端的连线,找到两个与其他用电器连接的点;再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从哪个连接点开始分流(这个点可称为“分流点”),分别通过电压表和用电器,然后汇合到另一个点(这个点可称为“汇合点”),那么分流后与汇合前的电流流过的这二部份(电压表与相应的用电器)就是 并联关系,这个电压表测量的就是这二个点之间的所有用电器的电压。 [土办法]:正常电路中,看某电压表可以与哪些用电器(不包括电源、 电压表,但可以包括电流表)构成回路,那么,这个电压表测量的就是 那些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如果电压表只与电源(可以包括电流表)构成回路,那么这个电压表测量的就是电源电压。 非正常电路(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总电流几乎为零)中,电压表测得的是电源电压。 例题3:如右所示,电压表测出的是() A. R1两端的电压 B. R2两端的电压 C.电源电压 D. 无法确定 [分析]:先沿着电压表两端的连线,找到两个与其他用电器连接的点a和b;再看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到a点开始分流:一部份流过R1,另一部份流过电压表,这二部份电流到b点汇合,所以电压表与R1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 例题4:试判断下图中的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的哪些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分析]:先考虑V1,沿着它的两端找到两个连接点c和d,再看电流从 正极流出,到d点开始分流:一部份流过电压表V1,另一部份流过L1、L2 到c点汇合,所以V1测量的是L1、L2两端的电压;再看V,沿着它的两端 找到两个连接点a和b,电流从a点开始分流,一部份流过V2,另一部份 流过L1到b点汇合,所以V2测量的是L1的电压。

垂直度误差检测

任务一垂直度误差检测 知识目标 理解直线度公差的含义 了解自准直仪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掌握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熟悉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任务描述 2、任务分析 3、相关知识 (1)垂直度公差 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垂直度公差也有面对面、面对线、线对面、线对线等情形,如图,面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间距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直径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检测原则 测量特征值的原则。 (3)方箱 是平台测量的主要辅助工具,具有垂直度精度很高的四个相邻平面,用作测量的辅助基准,也可用作划线使用。 (4)塞尺 也称厚薄规,测量精度一般为0.01mm,每把13、14、17、20片不等,当遇到测量很小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塞尺可以测出缝隙的大小,使用时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不同厚度尺片组合一起。 使用时要注意用力适当,方向合适,不可强塞,防止弯曲过度甚至折断和操作,只检查某一间隙是否小于规定值时,则用符合规定的最大值的塞片塞该间隙,如果不能塞入即合格,反之不合格。 4、任务实施 (1)操作步骤 1)清洁工件、平板、方箱,检查百分表零位偏差 2)将方箱放在平板合适位置,将工件基准平面旋转在平板上 3)调整被测平面靠近方箱,保持基准平面与平板稳定接触 4)用塞尺测量间隙的最大值,并记录 5)塞尺读数的最大值就是垂直度误差,填写检测报告,给出合格性结论

6)仪器清洁保养并归位。 (2)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实际基准平面要与平板保持稳定接触,用平板模拟理想基准平面。 5、知识拓展 (1)垂直度公差值 (2)垂直度误差其他检测方法介绍 垂直度误差可用平板和带指示表的表架、自准直仪和三坐标测量机等测量。主要有打表法、间隙法和水平仪光学仪器法。 1)先用直角尺调整指示表,当直角尺与固定支撑接触时,将指示表的指针调零,然后对工件进行测量,使固定支撑与被测实际表面接触,指示表的读数即该测点相对于理论位置的偏差。改变指示表在表架上的高度位置,对被测表面的不同点进行测量,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被测表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 2)面对线的垂直度误差测量 用导向块模拟基准轴线,将被测零件旋转在导向块内,然后测量整个被测表面,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垂直度误差。 3)将被测零件的基准面固定在直角座上,同时调整靠近基准的被测表面的读数差为最小值,取指示表在整个表面各点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该零件睥垂直度误差。 4)将准直仪放置在基准实际表面上,时间调整准直仪使其光轴平行于基准实际表面,然后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分析 在电力企业中,电能表不仅可以确保供电量统计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电能表出现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问题,本文将会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标签:电能表;计量误差;计量损耗问题;原因;措施 1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 目前,在电能表工作阶段,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但是不同的因素所诱发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对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原因的分析,将会对常见的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类型进行介绍。 1.1单相电能表 通常情况下,单相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表乘2。如果选择单相(即220V电能表)直接对二相(即380V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2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在A相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正误差,即使电量偏多。反之如果在B相的线路上配置电能表,用电能表计量A、B两相的用电负载时,将会产生计量负误差,即使电量偏少。(2)表乘3。如果直接用单相(即220V电能表)对三相四线或三相三线用电负载进行计量时,所测得的实际用电总量通常是以电能表上累计电量乘以3所得。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三相线路负载存在不平衡现象时,将会引发电量计量不准确问题,从而诱发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 1.2三相三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三线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在用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不平衡配电系统中所使用电量时,只选择一个三相三线电能表来进行计量工作时,当In不等于0时,此时将单相电焊机直接与A,N线连接,将会引发电能表的反转,即少计电量;(2)用三相三线电能表直接计量三相四线电力系统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用电负载电流时,此时的N线会产生零序电流,但是三相三线电能表无法对零序电流的功率消耗进行准确的计量,从而诱发少计电量现象;(3)借助三相三线电能表来对单相电炉电量进行计量过程中,将会受到电炉自身功率因素的影响,诱发多计电量的现象。 1.3三相四线电能表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三相四线电能表计量误差及计量损耗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1)两个互感器V形接线:对三相四线配电系统选择两个电流互感器V 形接线进行计量;(2)三个互感器Y形接法。其一般是在三相四线电能表上把

怎样判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试题

如何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在复杂的电路中,不易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如下归纳几种简易方法。 1、将电流表断开,分析哪些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则断开的电流表测量的是这些用电器的电流。 例1 如图1,试判断电流表分别测量哪些灯泡的电流。 例2 如图2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则通过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2、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介绍两种方法,滑移法和去源法 滑移法:为方便起见,在图中标出相应的字母,如图1所示。电压表的左端引线a点处在R1和电源之间,不能再向其他地方滑动;电压表的右端引线b可沿导线滑过开关S,再滑到c点。可见,电压表并接在a、c两点间,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 去源法:将电源去掉,原电路将变成图2的形式,很容易看出:电压表只与电阻R1组成闭合回路,它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 例1:如图1所示,电压表测出的是() A. R1两端的电压 B. R2两端的电压 C. 电源电压 D. 无法确定

3、判断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方法 下列各图中,电路连接没有错误,电表均有正常示数,请判定甲、乙各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 其遵循的规律是: (1) 通常删减电表后(即去表法),能使电路出现短路的,则所要判定的那个电表便是电压表;不能使电路出现短路的,则所要判定的那个电表是电流表。 (2)通常是把电压表先看成开路,可以从电路中先去掉;把电流表看作是一根导线。同时也把被短路的用电器去掉。 (3)通常可以用“移线法”,即移动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观察它最终是并在哪个用电器两端,那么测的就是那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移线的条件是:只有是导线或相当于导线(如电流表、闭合的开关)的才能够移动,而用电器、电压表、电源、电阻等就不能够移动。 例1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当开关S断开后,把甲、乙两表都改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 A. 2:1 B. 3:1 C. 4:1 D. 1:3 4、用去表法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需明确各电表的测量对象,分析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化情况,最后根据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判断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再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例1如上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 B. 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 C. 电表A1的示数变小,电表V、A2的示数都不变 D. 电表A1、A2的示数都变小,电表V的示数不变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及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调整方法 【摘要】现在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大力扶植农村的发展,给予了农村相对宽松的政策,所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体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就伴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增大,虽然发电手段和发电量都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用电高峰的时期也是很难充分满足用电需求,为了严格控制和计算用电量电能表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电能表计量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是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利益关系的媒介和主要凭证,所以电能表计量过程需要被严格的控制和调整。现在我国电能表并不能够非常精确的计量用户电量的使用情况,我国人口十四亿之多,很小的用电误差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损失。所以文章对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阐述电能表误差调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用电量;控制;调整 前言 一个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当今时代都离不开电能,电能是一种清洁、高效、使用便捷、便于调控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电方式有很多种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等。电能的应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电能的应用和发展使许多的电器出现,方便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节奏和生产效率。电能由电力企业通过电力系统通过城市电网,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电压、电流的电能配送到每一个用户,电力企业为电力用户提供电能,并且把电压和电流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以符合人们的使用标准。电力企业要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经济合理、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为了维护用户和电力企业双方的利益,就要对用户用电量进行严格测量和计算,这就需要电能表进行计量。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会用电能表对用户用电量进行实时计量,通过电能表能够显示出用户的用电量,然后通过数据进行缴费或者是充值。 电能表的应用能够节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相对精确和稳定的计量和控制用户用电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使电能充分利用,并且使用户本能够相对的节约电能。现在受到用户和电力企业关注的就是电能表计量过程中的精确度问题,许多电能表会在计量的时候产生一定的误差,这就会或多或少的给电力企业或者用户带来损失。 1 电能表及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原因 电能表是计量某一时电能用量累计值的设备,电能表的种类很多,按照使用性质分类可分为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复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电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

各种测量方法

各种测量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

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

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使用说明

窃电是一个长期困扰电力部门的难题,每年都会给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电力企业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窃电者采用比较隐蔽和智能窃电的办法给查处窃电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面对现实,电力企业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经验和肉眼观测的办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供电发展需要。从来窃电和反窃电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经验证明凡是线损管理较好的单位,对表计的管理也相对较好。如果供电企业每次查窃电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校验仪器的话当然精确度较高,但是相对来说它的成本也较高,并且携带不是太方便,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所以现场检查计量装置最快捷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钳形卡流表和秒表的“两表组合”,在查窃电的实际活动中“两表组合”也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由于电能表的型号多种多样,各个电表的常数也不一样,单相和三相计算公式也不一样,如果用电户使用互感器的话计算更加复杂,再加上电能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所以现场检查电能表的时候,检查人员往往较难计算出电能表的准确误差计算结果。从而造成即使实际上用户在窃电,但是检查人员检查不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看到电表在转,但是对电能表的误差心中无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配合钳形卡流表和秒表使用的话有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 2:计算准确,速度快,对电能表的误差显示一目了然。 3:若推广使用此方法查处窃电和故障电能表的话,将大大的降低电力企业的线损,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若能记录电能表的现场测试数据为今后反窃电和线损管理精细化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且为将来使用作业指导卡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 典型应用举例1:(现场模拟南东坊用电所) 某用户5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两圈。变比75/5。在不打开电表箱的情况下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90安,电表的常数为1200 转/ KWH,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5.40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 果显示为-101.96%说明电表慢一半。近一步推断电表箱内有问题。判断是1:电流互感器 为300/5的电流互感器2:电流互感器是直通,饶一圈。后打开电表箱检查是用户私自更 换300/5的电流互感器窃电。在把电流互感器更换为150/5后,第二月该用户电量即增长 了一倍左右。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2:(现场模拟张村用电所) 某用户10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 变比150/5。电能表为山东菏泽出产,常数为1440。量程5(20)安培。 钳形卡流表现场测试电流为110安,电能表转一圈的时间为3.65秒/转。将以上数据输入 到电能表现场误差测试表结果显示为-0.11%,经计算电表运转正常。但是线损员把这个村和有同样人口的村子比较发现,此村的用电量长期都比其他的村子少40-50%左右。但是现场测试表计一切正常,铅封和纸封也没有动过的痕迹。后仔细观察该村的电能表,发现它的计数器应该是转14.4圈就翻一个小格,而它的计数器翻25圈才翻一小格。后来经过计量 检定是用户私自从厂家购买2.5安电能表计数器后,更换我电能表计数器从而进行长期隐 蔽窃电。处理后该村用电量翻番,高压线损明显下降。 典型应用举例3:(现场模拟原狄丘用电所) 某用户80KV A变压器一台,我公司台帐登记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比5;饶一圈。变比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 改正措施(标准版)

浅议低压有功电能表计量误差及改正措施 (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由于电能表接线错误,断线(失压、断流)所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大,易被人们所发觉和重视。而由于电能表非常规接线或使用不当引起的计量误差较小,一般误差只在百分之几~十几,不易被人们所发觉与重视。但是,如果它乘以倍率所引起的误差却很大,且作为交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要求公平、准确、合理的原则。因此,电能表常见非正规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同样不可忽视。 一、引起误差的现象 (1)单相电能表: ①1表乘2:即用一个单相(220V)电能表计量二相(380V)用电负载时,将该电能表的累计电量乘以2,作为二相实际用电总电量。这种情况:若电能表接在A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将造成多计电量(正误差)。若电能表接在B相线上,计量A、B二相负载时,造成少计量(负误差)。

电表内阻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电表内阻测量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溆浦县江维中学 张良青 摘要 电表改装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有相关的内容,高考也时有出现,而测电表的内阻是电表改装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分析了实验误差的产生,并提出了实验改进方。还介绍了替代法、电流表法、电压表法等其它测电表内阻的方法。 关键词 电表 电路图 电流 电阻 内阻 电阻箱 电表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在高考中时有出现,只有测出电表的内阻,才能顺利的进行电流表改装。只有正确地分析出在内阻测量中的误差,才能正确的分析出改装后的电表的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下面就电表内阻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电表内阻的测量通常采用“半偏法”,“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实际上是“比较法”。 一、电流“半偏法” 1.原理 电路如图1 所示,闭合电键S 1,调整R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转到满刻度I g ,再闭合电键S 2,保持R 不变, 调整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刚好是满 刻度的一半,即 2 g I 。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关系,总电流 图1 为I g ,电流表电流为2 g I ,则电阻R 1中的电流也为 2 2g I I =, 因为并联分流与电阻的关系 1 22 1R R I I =, 因为电流相等,所以 R R g '= 2.误差分析 此实验中忽略了S 2 闭合后R 1与电流表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实际上,在S 1闭合而S 2断开时,总电流 r R R E I g g ++= ①

在S 2 闭合后,总电流 2 1g g g I I R R R R r R E I +=' +'?+ += ② 由①②式可知 2 1g g I I I +< 所以 2 1g I I > ③ 由并联分流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及③式可知 g R R <' 即R g 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误差产生的原因在于当电键S 2 闭合时,总电阻减小了,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因此要减小这个误差,就得使电键S 2 闭合前后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要小,由①②可知,就要求 R R '>>。然而g R R ≈',所以R '不能减小,在实验时,只能使R 尽可能大些,而R 较大,又要使电路中的电流能达到电流表的满偏电电流I g ,则电源的电动势E 也应适当选得大一些。 3.改进方法 电路改进如图2 ,闭合电键S 1,调整R 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转到满刻度I g ,记下电流表A 的示数 I g 。再闭合电键S 2,调整电阻箱R ',同时调整R ,使电流表A 的示数保持I g 不变,使电流表G 指 图2 针偏转到下好是满刻度的一半,即2 g I 。 那么电阻R '的电流 2 1g I I =,则电流表G 的内阻 R R g '= 二、电压半偏法 1.电路如图3,闭合S 1、S ,调节R 使电表G 满偏,再断开S 1,保持R 不变,调 节R '使电表G 半偏,即g U U 2 1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2121R R U U =, 则 R R g '= S 1 2.误差分析 A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