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

中国公共组织的构成西方国家公共组织构成第三章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政组织的内涵

广义理解

行政机构、行政机关、行政组织

行政机构指行使行政职能的各具体单位、部门。

行政组织的类型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

行政组织的类型

12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简介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

开发区管委会是什么性质

行政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的结构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的类型

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

准行政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

第二节编制

编制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

编制管理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编制管理的主要方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三章编制管理

第三节

事业单位的特征第四节

社会团体的定义

社会团体与事业单位的区别社会团体的作用社会团体的分类——按社会职能

基金会第五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征

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区别(1)民间性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分类上海市社团管理局

上海市社团管理局职能简介

44习题案例

全国牙防组是什么组织

1988年

牙防组办公场所

两人两张桌北大口腔医院学生宿舍楼404

蜗居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内

作为首家获得认证的国外品

牌,佳洁士牙膏所属的宝洁公司共

卫生部表态

牙防基金会注册于1994年,并未撤销登记,主管上级同样为卫生

部。

公共组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A、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古立克 D、厄威克 2.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公共组织的() A、部门制 B、"条块"制 C、职能制 D、层级制 3.目前各国的行政组织大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式 B、直线职能式 C、矩阵式 D、事业部式 4.公共组织中正式组织的特点有() A、领导者自然形成 B、成员相对固定 C、自发地建立 D、自发地分工 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坚持因事设位、因事择人,这即是坚持() A、职能原则 B、服务原则 C、统一原则 D、系统原则 6.“阻力虽然较小一些,但是不能触及公共组织内的根本性问题,而且时间缓慢,零打零碎,收效不是很大。”评价的是哪一个类型的变革方式?() A、突变式变革 B、渐进式变革 C、计划式变革 D、混合式变革7.公共组织外部环境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是() A、政治环境 B、法律环境 C、文化环境 D、经济环境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公共组织() A、人员的重要性 B、经费的重要性 C、行政目标的重要性 D、物资设备的重要性 9.公共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 A、职位 B、职能 C、单位 D、部门 10.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直接控制 11.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形势,某局长决定用公费为局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配备手机,有人提出这违背有关的规定,该局长却说这是“例外原则”。你认为该局长这样做()。 A.正确的,符合用权的例外原则 B.错误的,是对例外原则的曲解 C.符合例外原则,但不符合民主原则 D.B和C 12.我国政府中有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设臵,设臵这些部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是()。 A.按职能设计 B.按行业设计 C.接服务对象设计 D.按重要性设计

公共组织概述

1.1 公共组织概述 “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组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社会任务是在一个组织里和由一个组织完成的。” ——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 1.1.1 公共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1.什么是组织? 1873年英国哲学家斯兵塞第一个把它延伸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 “组织”一词才有了社会学的含义,即“人为组织”.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摩根(Gareth Morgan)在1986年出版的《组织的形象》一书中对组织运用了不同的比喻: 组织机器论 组织生态论 组织大脑论 组织文化论 组织政治论 组织心狱论 组织动态论 组织统治论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什么是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及其活动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公共性是公共组织的根本属性,明确公共性的含义是研究公共组织的前提。 哈贝马斯的有关“公共性”的思想。 公式领域:他所定义的公共领域就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理性精神、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的批判空间。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否形成的标准,在于由个人意见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对共同事务的影响力的有无。 本来意义上的公共性是一种民主原则,这倒不是因为有了公共性,每个人一般都能平等的机会表过其个人倾向、愿望和信念——即意见;只有当这些个人意见通过公众批判而变成公众舆论(opinion publique)时,公共性才能实现。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公共组织的界定 罗森布鲁姆等:一个基于合作而成的公共团体;其范围涵盖了行政、议会、司法三个政府部门与相关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是政治过程的组成部分;与民营

公共组织理论作业3(严选参考)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170 课程名称公共组织理论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2分) 1.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机会和收入分配结果是否正当形成的主观判断。(对) 2.对于公共组织来说,它的公平价值体现在社会和组织两根不同的层面上。(对) 3.公共组织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之间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与统一既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又体现在集体层面上。(错) 4.在组织层面上,只有员工具有强烈公正感的组织才会有高效率。(对) 5.效益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观。(错) 6.经济和效益成为政府应当追求的重要价值。(错) 7.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兴起,是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为标志的。 (对) 8.效率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对) 9.公共组织的使命就是一个特定的公共组织对其“为什么存在”以及“做什么”等相关问题的精确、概括性的表述。(对) 10.公共组织的任务就是根据组织自身的使命表述而确定的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业务范围。 (对)11.组织的愿景是一个组织对其自身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描绘和勾勒,它回答的是组织成员经过努力工作所能够达到的一种未来的状态。(对) 二、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效率价值主要体现在( A ),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 A个人层面 B 国家层面 C 结构层面 D 集体层面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森,将( B )作为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 A 效率B社会公平 C 民主D法治

第四章 公共组织结构

第四章公共组织结构 本节主要阐述四个问题: 一、公共组织结构概述; 二、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三、国家公共行政组织体制 四、公共组织编制管理 一、公共组织结构概述 2、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 (1)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公共组织结构在一定时期处于某种状态。例如,行政组织行使国家行政权,而稳定性是行政组织结构的核心。它强调职位、职责、职权的非人格化和统一,建立固定的组织关系模式,实现组织的持久稳定。 (2)层次性。层次,是指组织系统中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量。 (3)开放性。公共组织的管理对象是整个社会公共事务,为此,公共组织应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随环境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开放性是公共组织适应环境的前提。 (4)体系性。公共组织行使的国家行政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金字塔形的行政组织结构构成了一个纵横交织、具有隶属和制约关系的权责分配体系。 3、公共组织结构的功能: (1)整合功能。 (2)沟通功能。 (3)效率功能。 4、衡量合理公共组织结构的标准。 (1)任务与组织的设置平衡. (2)各部门、人员设置合理。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一)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 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指公共组织和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机构、职位、人员的配备和责任、权力、工作程序的等级划分。公共组织的纵向分工有以下特点: 层级越高,管辖的范围就越大,其职责和权力也就越多越大,但组织的数量则越少; 层次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小,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也越少越小,但组织的数量却越多。 公共组织大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取决于各层次能否协调一致。 (二)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 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即公共组织的部门化、职能化,它源于公共组织的横向分工,公共组织的横向分工涉及到管理幅度问题。 1、按管理职能和组织目标分工。每级政府可分为综合部门、职能部门和直属部门。 2、按地区分工。 3、按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分工。行政管理过程有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督等环节。根据这些管理的不同环节划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信息部门和监督部门等。 4、按服务对象分工。 (三)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

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辅导

第五章公共组织 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教学文案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 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 4、公共组织的类型 (1 和福利组织、 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 会。 (2 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 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 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 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 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 务机构。 (3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 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 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 ②“代理人”政府; ③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 ④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组织理论》教学大纲

《公共组织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公共组织理论》是研究公共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公共组织理论以组织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为学科基础,探索公共组织特点与管理规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把握公共组织运行的原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公共组织的构建和管理问题,并且对于学好本专业其他课程也有较大帮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知识、经典理论和前沿成果,掌握公共组织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共组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剖析公共组织管理与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组织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的发展、公共组织的外部环境、公共组织类型与结构、组织权力与运作、组织文化与形象、组织规模与边界、组织绩效与评估、组织学习与变革等内容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公共组织理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了解当代中国公共组织的发展状况。在实践方面能够对中国社会中的公共组织进行分析,具有基本的组织分析能力,能够对公共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公共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重点:公共组织概念与分类;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异同;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组织与公共组织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内涵 2.组织的功能

3.组织的类型 二、公共组织的内涵 1.公共组织的含义 2.公共组织的特点 三、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2.非物质要素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政府组织 2.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异同 一、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相同之处 1.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具有管理的一般职能 3. 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不同之处 1.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公共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4. 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 5. 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第三节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意义及方法 一、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 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1.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组织理论的需要 2.是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3.是推动公共组织发展的需要

《公共组织学》讲义

《公共组织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组织与公共组织 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动态的人类共同体。它是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行为和组织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内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人类组合系统。 2、公共组织的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静态的公共组织结构。(2)动态的公共组织过程。(3)生态的公共组织环境。(4)心态的公共组织意识。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机构设置; (5)职位设置;(6)权责划分;(7)法制规范;(8)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的分类: (1)以组织目标分:互益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性组织。 (2)以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划分: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我国: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5、公共组织的特征: (1)公共性;(2)政治性;(3)法治性;(4)权威性;(5)广泛性;(6)独占性。6、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属。(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二)公共组织的研究途径 1、管理途径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公共组织的:一是从管理功能及过程来考察公共组织,从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技术上来界定公共组织;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成为公共组织的主要价值。 2、政治途径:(1)多元主义;(2)自主性(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4)分权 3、法律途径:(1)独立性(2)委员会形式(3)替代性争端解决 4、政策途径:(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3)分权的政策执行比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更有效。 (4)政策周期主要是政治过程,而不是管理效率。 (5)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网络比科层组织效率更高。 5、文化途径:从文化途径来研究公共组织,强调人的主观方面的改变。 6、网络途径

公共组织管理-课件

管理(manage)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产生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产生背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市场迅速拓展,英法等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成为其攫取原料和倾销商品的市场;竞争范围扩大、竞争对手增多,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这就迫切要求改进企业管理以增强企业竞争力。雷德里克·泰罗(弗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 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生在美国费城,18岁到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22岁到费城钢铁厂工作,由于他工作刻苦,表现突出,他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杂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工长、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泰罗对生产现场非常熟悉,对生产基层和工厂内的管理环节很了解。是一个非常用心和善于总结的优秀工人和企业管理者。当时,在美国工厂,守旧势力很大,工人自己决定制造方法,工厂主自己决定管理方法,每个工人的技艺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对别人都严守秘密。一切都显得杂乱无章。基于这些情况,泰罗开始了管理革新,他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使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具体管理制度:●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实行激励性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培训和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管理和劳动分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或私人利益,其行为不会直接地或显而易见地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如经济组织;但有一些组织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其行为对其他组织或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类组织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公共组织。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语言学等的边缘领域协作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到思考过程、交往、消费者行为、经营行为、社会的和文化的变革、国际关系政策的拟定等广泛的课题。按照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行为的科学,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其它学科类似的观点和方法。“按照这一定义,行为科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如组织管理行为学、医疗行为学、犯罪行为学、政治行为学、行政行为学等等。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 时间:1924-1929 地点: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实验目的:试验的最初目的是想弄清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但实验最后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实验的结论最终成为管理学中被广泛认同的重要规律和原理。 实验过程:1)他们首先选择照明这一工作条件进行试验。研究者试图证实他们这样的假设:照明条件的改善会带来产量的提高;反之,产量下降。但试验结果并不证实这个假设。试验小组的照明条件改善后,产量趋于提高。而当照明条件变坏时,试验小组的产量却同样趋于提高,只是当灯光降到几乎跟月光亮度差不多时,产量才开始有所下降。该项试验无法确定改善照明会对工作的效率有什么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其结果,参加研究的人员没有人能解释。)后来,又继续进行改变其他条件的实验,如增加休息次数、延长休息时间、缩短每日工时、供应茶点、实行5日工作制等。接着又取消这些待遇,恢复原来的工作条件。结果发现,不论工作条件如何变化,产量都是增加的,而且工人的劳动热情还有所提高,缺勤率减少了80%。后来又选择了工资支付方式的变动,将集体奖励改变为个人奖励,结果发现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也不能明显影响工人的生产效率。那么,为什么实验过程中,产量会有上升呢?研究小组认为,可能是出于工人对试验的关心和兴趣。工人则认为,生产的上升是由于没有工头监督,工人可以自由地工作。试验中比较尊重工人,研究小组与工人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而工人之间由于增加了接触,也滋生了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感到工人中似乎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为此,又对14名男工的生产

公共组织学考试重点归纳

《公共组织学》期末考试重点 1.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帷幕的组织,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校、医院、教会、军队和政党等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广义)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狭义) 2.决策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1)组织决策论 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在组织中,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各级各类人员当中,正式通过这种层层决策、人人决策,组织才得以统一起来,凝结为一个整体。 (2)组织目标论。 西蒙认为,组织的目标就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则取决于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合理选择的手段。(3)组织设计论 西蒙认为,组织的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有利于决策所需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 ①组织的结构形态,这是组织设计的首要问题。 ②组织的专业分工。西蒙主张将作为整个决策系统的组织分解为彼此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使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同其决策任务相适应。 ③组织的专业重心。由于组织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组织必须把自己有限的能力花在重要的决策任务上; ④组织的权力配置。在组织设计中,权力的配置方式有集权和分权两种。西蒙主张集权和分权要适度。(4)决策平衡理论 西蒙发展了巴纳德的组织平衡思想。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平衡系统,组织为组织成员个人提供诱因和组织成员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之间存在着互依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组织要根据个人的贡献提供奖励,即物质的精神报酬;另一方面,组织之所以能提供诱因,有来自成员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为此他特别研究了“诱因效用”和“贡献效用”这两个新概念。 3.学习型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彼得·圣吉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Report 一、作者简介 登哈特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大学教授,政治顾问;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宪政主义者;是2004年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德怀特·沃尔多奖的获得者。他一贯的学术价值取向是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传承,重视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运作的结合与协调;反对将公共行政理论“纯学术化”,对管理主义特征明显地过分强调效率的“新公共管理”基本持批评态度。代表性着作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等。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着作。他们的着作勾画了本世纪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在通

公共行政学 第五章 公共组织 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分) 题目1 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就是( 行政职位),它就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与联络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题目2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 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 题目3 韦伯认为的权力有( 世袭的权力, 魅力的权力, 合法的权力)。 题目4 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 梅奥, 巴纳德, 西蒙)。 题目5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 非正式组织理论, 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社会人理论)。 题目6 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 非正式组织理论, 权威接受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

题目7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 非政府性, 组织性, 非营利性, 志愿性, 自治性)。题目8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 在制度建设方面给有倡导作用, 监督市场, 监督政府, 中介作用, 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题目9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减免税收, 委托公共事务, 辅导监督, 补助, 法律管制)。 三、问答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题目10 简述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就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与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与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题目11 简述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与缺陷。 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 (1)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与集中各种资源;有利于克服地 方主义与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4)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

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复习总结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总结 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选10分、多选16分、判断6分、填空8分) 二、(名称解释15分、简答20分、论述15分、案例分析10分) 1.组织的结构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管理制组织结构、立体多维制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P3 2.组织结构的原则(选择、填空) (1)传统组织的八条原则(2)组织设计五项原则(3)目标导向的设计原则(4)矩阵型的组织设计 3.决策的定义: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也就是制订若干行动方案,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P43 4.决策的类型(选择、填空) (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监督决策 (3)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静态决策和动态决策 (7)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8)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P44 5.决策的假设

完全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建立在决策者是“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经济人”特征:⑴决策目标单一,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⑵绝对理性,总能做出最优选择⑶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耗费的限制 6.公共决策的政治过程 事实证明:公共决策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过程、一个公共利益的权威调整过程,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事实上,“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的过程”,如果期望公共决策过程会“遵循一种比较有秩序的、理性化的过程进行,就想写作一篇学术论文……”……(后面自己抄,太恶心了。)P57 7.集体决策常用方法 1)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间不得互相讨论,只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请专家对调查问卷所提问题发表看法;经过多轮次的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2)列名小组法:列名小组法──被征询意见的人事前不接触而事后接触的方法。先写出书面意见,然后分组讨论,直到意见集中为止。 两种方法优点在于:可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同时又将好的意见集中起来。 3)名义群体法: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优点: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耗时少,成本较低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

公共组织学复习题及答案___

第一套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希望工程是我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重要社会公益事业,其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A )。 A.公共组织的管理必须对公众负责 B.公共组织是公众组成的 C.公共组织的经费是公众的 D.公共组织应该得到公众的支持 2.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 D )。 A.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B.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 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3.韦伯认为,现代行政体系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B )。 A.公平原则 B.理性化原则 C.效率原则 D.权变原则 4.从广义上讲,决策就是( B )。 A.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实施的行动计划 B.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 C.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形成的思维模式 D.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完成的工作任务 5.根据活动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 D )。 A.权力组织、政治组织和民间组织 B.政府组织、政党组织和企业组织 C.决策组织、执行组织和监督组织 D.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和社会组织 6.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 )。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集资源 C.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人事 D.计划、组织、控制、激励、人事 7.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依托,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包括( C )。 A.学校、研究机构、文化团体、咨询机构 B.医疗保健机构、社区服务机构 C.A项和B项 D.C项以及行业和部门协会 8.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B )。 A.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具有特定的规范和规则 B.是一种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群体,没有特定的规范和规则 C.是非正式产生的合法群体,对组织有积极作用 D.是非正式产生的非法群体,对组织有消极作用 9.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D )。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2版)-章节题库-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圣才

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 一、概念题 1.公共组织(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 答:公共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即指国家机关组织。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有: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2.管理幅度(厦门大学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东财2009研) 答:管理幅度是指—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程度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并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决定组织管理幅度宽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性格、知识、专业、技能、才干、精力、经历、经验、习惯,性别、年龄、动机、作风等; ②组织的正式规定,如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程序、纪律、责任、待遇、惯例以及技术设备、氛围、人际关系、权力的集中程度等;③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社会对组织的需求、社会道德风尚及意识形态以及与组织有关的家庭或家族意志等。 3.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 答:纵向结构又称为层次结构,是反映行政组织内若干层次中特别是上下层次之间的

领导与服从关系的结构形式。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其特点是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 4.强制性公共组织(南京大学2008年研) 相关试题: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南京大学2007年研) 答:根据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可以将公共组织分为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和非强制型公共组织三种。 强制性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其主要特点之一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强制性公共组织对某一事务做出裁决,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从,否则将受到惩罚。 非强制型公共组织是指除强制性公共组织和半强制性公共组织外的公共组织。这类组织不仅数量多,而且担负着重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任务,其中多数是非营利的组织。这类公共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非强制性公共组织的典型是各种院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 5.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答: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实施管理更多的依靠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他们的管理行为对当事人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当事人遵守。但这类公共组织的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对抗的,当事人也可拒绝裁决。这类公共组织典型的如各种形式的仲裁委员会,通常情况下,委员会的裁定要求当事方遵守。但若当事人对裁决结果持异议,他不一定要照章执行,而是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裁定才是最终的裁定。

公共组织(一)

公共组织(一) (总分:6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 1.组织的基础和第一要素是指( )。 (分数:1.00) A.组织目标√ B.组织结构 C.组织文化 D.组织物质 解析:组织的目标是组织的基础和第一要素。 2.( )决定着组织规模、内部职位设计。 (分数:1.00) A.人员 B.组织目标 C.职权 D.职能√ 解析:职能决定着组织规模、内部职位设计。 3.( )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 (分数:1.00) A.人员 B.目标√ C.职能 D.职位 解析:目标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 4.组织形成和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规则标准是指( )。 (分数:1.00) A.组织文化 B.组织规章 C.组织原则√ D.组织目标 解析: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合起来的,组织原则是组织构建和运行的基本规范和规则的总和,它既是组织目标和价值的规范性体现,又是组织形成和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规则标准。 5.从活动的本质上看,组织本质上是( )。 (分数:1.00) A.领导管理下属的活动 B.人管理财物的过程 C.各种资源组合的过程

D.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解析:从活动的本质上看,组织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6.在公共组织中,下列哪项要素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 (分数:1.00) A.财 B.人√ C.物 D.权力 解析:包括财、物、权力在内的要素都要通过人才能发挥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所以人是组织中最活跃也是最核心的因素。 7.( )认为组织的实质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 (分数:1.00) A.卡斯特 B.罗森兹维克 C.巴纳德 D.西蒙√ 解析:西蒙认为组织的实质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 8.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区别的标志是( )。 (分数:1.00) A.是否具有指令性 B.是否具有公共性√ C.是否具有合法性 D.是否具有统一性 解析:公共组织具有一般组织共同的特性,但是,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这种公共性也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 9.( )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义地协调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活动与力量的系统。 (分数:1.00) A.卡斯特 B.罗森兹维克 C.巴纳德√ D.西蒙 解析: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义地协调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活动与力量的系统。 10.组织的本质性特征是( )。 (分数:1.00) A.组织目标与行为√ B.人员 C.职能 D.职权 解析:组织的本质性特征是组织目标与行为。

公共组织理论

1、什么是公共组织 2、(公共组织理论) 思想传承,各自对公共组织理论的贡献: A.卡尔·马克思 B.马克斯·韦伯 C.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3、政治-行政二分法 效率能否成为衡量标准 各自都有哪些核心的观点 传统、主要经历了哪些沿革、内容、联系、评述 4、决策模型 A.林德布罗姆:渐进决策法 B.阿利森:组织过程模型 C.阿利森:政府政治模型 5、新公共服务 核心思想内容——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在思想上要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有民主性 ·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责任并不简单 ·要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 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代表人物: 生平: 著作: 学术思想: 如何形成新公共服务思想: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行政官员一开始就要认识到一种参与并且开明的公民权对于民主治理至关重要。公民应该被视为政府的主人并且能够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一起采取行动。在登哈特看来,公共利益超越了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新公共服务通过广泛对话和公民参与来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 6、新公共行政“新”在哪里 Logic:*什么是公共行政(公共&行政) *什么是新公共行政(提供了新起点、新思想) *米诺布鲁克会议思想 *著作概括精神 *评价:(前)与传统行政学比较:只有行政,提出秉承了“公共性” 公平(机会均等)、参与、社会公正(正义)、需要国家公共机构带领 ·公共行政伦理性 (后)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比较 新公共管理(新泰勒主义):重塑政府运动,强调绩效管理 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基础在于,认识人类行为的最佳途径是嘉定政府的行动主体和其他行动主体都是根据他们的自身利益来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政府的角色就是为了促进个人选择和

公共组织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A、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古立克 D、厄威克 2.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公共组织的() A、部门制B、"条块"制C、职能制 D、层级制 3.目前各国的行政组织大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式B、直线职能式C、矩阵式 D、事业部式 4.公共组织中正式组织的特点有( ) A、领导者自然形成 B、成员相对固定 C、自发地建立 D、自发地分工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坚持因事设位、因事择人,这即是坚持( ) A、职能原则B、服务原则C、统一原则 D、系统原则 6.“阻力虽然较小一些,但是不能触及公共组织内的根本性问题,而且时间缓慢,零打零碎,收效不 是很大。”评价的是哪一个类型的变革方式? () A、突变式变革 B、渐进式变革 C、计划式变革 D、混合式变革7.公共组织外部环境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是( ) A、政治环境B、法律环境C、文化环境 D、经济环境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公共组织( )A、人员的重要性B、经费的重要性 C、行政目标的重要性 D、物资设备的重要性 9.公共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 )。 A、职位 B、职能 C、单位 D、部门10.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A.事前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D.直接控制 11.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形势,某局长决定用公费为局里副科级以上干部配 备手机,有人提出这违背有关的规定,该局长却说这是“例外原则”。你认为 该局长这样做()。 A.正确的,符合用权的例外原则B.错误的,是对例外原则的曲解 C.符合例外原则,但不符合民主原则D.B和C 12.我国政府中有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的设置,设置这些部门的 基本标准和方法是()。 A.按职能设计 B.按行业设计 C.接服务对象设计D.按重要性设计13.和公共组织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和最复杂的环境是( ) A.政治环境B.经济环境C.文化环境 D.自然环境 14.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首先将生态理论引入行政学领域的是() A.雷格斯 B.高斯 C.西蒙D.泰勒 15.在我国,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是( ) A.图书馆 B.杂志社 C.消费者协会D.动物园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组织产生于人类的( )。A、生产斗争B、社会斗争 C、家庭斗争 D、夫妻斗争 E、父子斗争 2、构成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 )。 A、人员、经费 B、物资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