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硅油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改性硅油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改性硅油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硅油性能对比

1.氨基改性为什么柔性更好,请具体阐述原因 氨基硅油所具有的优异柔软性来源于其基本的分子构型。与甲基硅油结构类似,氨基硅油分子主链十分柔顺,是一种易扰曲的螺旋形直链结构,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组成,甲基围绕Si-O 键旋转的自由能几乎为零,可以360°旋转,从而获得优异的柔顺性,使氨基硅油成为最优良的织物柔软整理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每一个硅原子上有两个甲基,这两个甲基垂直于两个相近的氧原子连接线的平面上。硅原子上的每个甲基可以绕Si-O 键轴旋转、振动,而每个甲基的三个氢原子就像向外撑开的雨伞。这些氢原子由于甲基的旋转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增加了相邻分子间的距离,使硅油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弱得多,因此硅油比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粘度低、表面张力小、成膜性强。氨基硅油因氨基的极性强,能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与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定向吸附和很好的取向度,并形成非常牢固的膜,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产生滑动,使织物表现出很好的柔滑性。 2.氨值的合理范围,以及限定要求 氨值是氨基含量的表征,即中和1g 氨基硅油所消耗浓度为1mol/L 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mol/g。因此,氨值直接与硅油中氨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数成正比。氨基硅油对纤维所产生的柔软、平滑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分子中氨基含量的多少有关,氨基含量越高,氨值就越大,被整理织物的手感就越柔软和光滑。但织物性质不完全取决于氨值大小,氨基分布均匀与否、氨基硅油的分子量都会影响织物的性质。用做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的氨值一般在0.2~0.6 之间。一为氨值越大,氨基硅油分子的极性越大,反应性越好,更利于硅油分子与织物的结合和本身的成膜性,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手感和耐水洗性;二为硅油中氨基含量越多,整理后的织物的黄变越剧烈,影响织物的美观和服用性。 3.氨基硅油的粘度合理范围和限制要求,粘度指原浆粘度还是调和液粘度,请说明 氨基硅油的黏度直接与分子质量成正比,黏度越大,其分子质量相应也越大。由于织物烘干定型时氨基硅油分子间会发生交联,所以氨基硅油的起始分子量与最终在织物上成膜的分子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分子质量越大,氨基硅油在织物表面的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弹性也好。黏度太高难以制成微乳液,而黏度太低则导致处理后的织物光滑度和柔软度较差。另外,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及调整最佳的烘干定型工艺也是使织物获得优良柔软手感的一种途径。黏度测定时常用的有NDJ-1 型旋转粘度计,测得的单位为mPa·s,此外还有乌式粘度计等。用作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原浆的黏度(25℃)一般在1000mPa·s左右,也有的高达10000mPa·s 以上, 4.氨基硅油反应性如何评价 反应性是指在织物整理条件下,硅油可和基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这种性质,是就氨基硅油分子的端基和取代基而言的。这些基团可以是甲基也可以是具有反应性的甲氧基或羟基。具有反应性端基的氨基硅油在处理织物时,可在纤维表面交联,或与纤维上的羟基等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可使织物更柔软、平滑和富有弹性。 5.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合理范围,分子量和粘度,以及成膜性/柔性的关系 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大小反映其聚合度,聚合度不同,其分子结构,如Si-O 主链的长短、侧链氨基数的多少也不同,其分子量的大小与粘度成正比,分子量越大,粘度也越大。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也越大,其织物表面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分子量小的,被处理的织物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光滑度。但如果粘度过高,则很难制成微乳液,因此选择合适分子量的氨基硅油,也是制备氨基硅油微乳液的一个关键因素 6.分子量过大过小不合适,请具体阐述不合适的原因 分子量和粘度的影响一致。 7对比表中-C00H硅油导致硬化以及柔性差的原因具体阐述

硅油的种类及价格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13309862.html,) 硅油的种类及价格 变宝网7月25日讯 硅油是一种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等,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硅油的种类与价格。 一、硅油的种类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CAS号:63148-62-9 1氨基改性硅油 氨基改性硅油是侧链或端基中含有氨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又被称为氨基 硅油。此类硅油是专门用于纺织品柔软整理剂的基本成份。由于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相容性,当氨基硅油被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乳化成微乳液,用于织物整理可以增加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因而被作为织物柔软整理剂使用,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的后整理,氨基硅油还可以用于化妆品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树脂改性剂及光亮剂等领域。 2环氧基改性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侧链或端基中含有环氧基的一类硅油 被称为环氧基改性硅油。使用此类改性硅油可以提高织物的弹性,如果将此类硅油与聚醚改性硅油配合使用,后整理的织物柔软性更好,还具有抗皱、耐洗等特性,与氨基改性硅油调配使用,可使织物具有较好的手感。

3聚醚改性硅油 侧链或端基中含有聚醚基团(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聚醚改性硅油,其可以改善织物后整理的吸湿性能。由于聚醚基团具有亲水性,所以聚醚硅油的亲水性增加,分子中同时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以至于此类硅油表现出较好的水溶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乳、漂油等问题。其次,聚醚基的引入还使被整理纤维或织物的吸湿性、抗静电性、易去污性增加,所以聚醚硅油在衣物柔软剂、化妆品、洗发用品中使用较多。聚醚硅油的另一主要用途,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聚氨酷泡沫的稳定剂,也称作匀泡剂,调整聚氨醋泡沫塑料的气泡降。聚醚硅油是氨基硅油柔软剂开发之前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一类活性有机硅柔软剂。 (4)梭基改性硅油 侧链或端基中含有梭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梭基改性硅油。此类改性硅油可用于纤维处理剂、汽车擦亮剂、涂料添加剂等。梭基改性硅油与氨基硅油并用,用于纤维处理可以增加耐久性,洗涤时不易脱落。 (5)醇轻基改性硅油 醇经基封端或主链中含有醇经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被称为醇轻基改性硅油。由于分子主链末端或分子链之间的轻基具有反应性,其受热能发生交联,此类硅油可用于硅橡胶加工中的结构控制剂,还可以用于纸张等防勃处理。以醇轻基

氨基硅油乳化

氨基硅油乳化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李玮 {Year}:1995 {Title}:TS系列氨基硅油乳液应用试验 {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Issue}:2 {Pages}:2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白杉,周洁 {Year}:2006 {Title}:氨基改性硅乳液在纺织整理中的应用{Tag}:0 {Journal}:天津纺织科技 {Issue}:2 {Pages}:12-15

{Date}:2009-11-0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王树根,苏开第,马永才 {Year}:1998 {Title}:氨基改性羟基硅油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Tag}:0 {Journal}:印染助剂 {Volume}:15 {Issue}:6 {Pages}:5-9 {Date}:2009-09-20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其微乳液的制备研究{Tag}:0 {Date}:2009-1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化技术的探讨{Tag}:0 {Date}:2009-10-26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钟泰宣 {Year}:1996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工艺的研究{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Issue}:2 {Pages}:9-1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郭丽霞,梅玉娇 {Year}:2000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剂的分析与配制{Tag}:0

硅油种类用途

硅油种类及用途 1 硅油概况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 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了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力,此外还具有

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2 硅油种类 2.1二甲基硅油,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 1)结构式 2)性质 又称甲基硅油。分子主链由硅氧原子组成,与硅相连的侧基为甲基。25℃下 的黏度围为10~200 000mm2/s。相对密度d 4200.93~0.975。折射率n D 201.390~ 1.410。无色透明、无毒无嗅的油状物。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热性,闪点高、凝固点低,可在-50~+200℃温度围长期使用。黏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力小,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小。可由二甲基环硅氧烷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调聚反应来制取。其粘度随分子中硅氧链节数n值的增大而增高,从极易流动的液体,直至稠厚的半固体。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 3)应用领域 塑料和橡胶的成型加工以及食品生产中用作长效脱模剂。还可用作多种材料间的高低温润滑剂。制造润滑塑料的添加剂。用二甲基硅油处理过的玻璃、瓷、金属、水泥等制品不仅憎水,而且抗蚀、防霉、表面光滑。化学、制药、食品等部门广泛用作热载体和高效消泡剂。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中用作防震阻尼材料。电器和电子工业用作耐高温介电液体。还广泛用作汽车、家具、地板从皮革的抛光剂,泵、制动器、汽缸等的液压油。

纺织品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

纺织品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 目前,多功能复合整理使纺织产品向着深层次和高档次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克服纺织品本身的缺点,还可以赋予纺织品多功能性。多功能复合整理是将两种或多种功能复合于一种纺织品的技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该技术已在棉、毛、丝、化纤、复合及其混纺交织物整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防皱免烫/酶洗复合整理、防皱免烫/去污复合整理、防皱免烫/防沾色复合整理,使面料在防皱免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功能;具有抗紫外线和抗菌功能的纤维,可用作为泳装、登山服和T恤衫面料;具有防水、透湿、抗菌功能的纤维,可用于舒适性内衣;具有抗紫外线、抗红外线和抗菌功能(凉爽、抗菌型)的纤维,可用于高性能的运动服、休闲服等。同时,应用纳米材料对纯棉或棉/化纤混纺织物进行多种功能的复合后整理,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棉织物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 随着各国对纺织品甲醛限量标准的完善,低甲醛和无甲醛整理剂及整理方法一直是纺织品抗皱整理研究的热点。以丁烷四羧酸(BTCA)和柠檬酸(CA)等为代表的多羧酸类,以及长链多羧酸体系是最有潜力取代N-羟甲基酰胺类化合物的抗皱整理剂。此类整理剂不含甲醛,能达到良好耐久压烫(DP)等级。但多元羧酸整理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催化剂价格高;易污染环境;会导致某些硫化染料和活性染料染品色变;整理品上残留的羧基,使阴离子染料的上染率降低,而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湿摩擦牢度差等。壳聚糖与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相类似,不含甲醛,可以作为永久整理剂,使织物耐水洗、耐摩擦,具有固色和增强作用,提高织物的坚牢度,减少缩水率,并使织物具有滑爽光洁和挺括的外观和手感。壳聚糖还具有广谱抗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菌等多种细菌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壳聚糖还可用来对织物进行抗菌防霉整理。由于市售壳聚糖的相对分子量较大,所以织物经壳聚糖整理后,弹性回复角增加不多,且手感变硬,布面泛黄,润湿性下降。而壳聚粘经降解后,相对分子量变小,穿透力增强,抗菌性能提高。 毛织物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 羊毛鳞片层结构造成的定向摩擦效应,使羊毛织物在水洗时产生很大的毡缩。对其进行树脂整理则是将聚合物沉积于羊毛纤维表面,遮盖鳞片层,以减少羊毛纤维的顺逆摩擦差,从而达到机可洗防缩的目的。树脂的作用还可使纤维之间存在粘接点,以阻碍纤维之间的相互移到。能够单独用树脂处理法达到机可洗标准的防缩剂,以拜耳Synthappret BAP的使用最为广泛。从树脂结构上看,环氧树指类的作用不是改变羊毛纤维表面结构,而是与鳞片发生交联,从而将鳞片的边缘包裹起来,获得良好的防毡缩效果。聚氨酯树脂是目前防毡缩整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国外品牌有BAP及W AR,但价格昂贵。这种热反应型聚氨酯的防缩,即降低了纤维表面的定向摩擦效应,又阻止了纤维之间的相互移动。采用单独树脂处理方法,符合IWS机可洗标准,能大大改善织物耐磨性和起球性,提高织物尺寸稳定性,但手感较差。 拒水、拒油整理是利用氟化物表面的特点,在织物表面形成分子屏障,以阻止水及各种油污、污物的润湿,即使有水或油污在织物表面滞留,也是呈现液态,很容易去除。利用一种氟系化合物在毛纺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改变织物的表面张力,使

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色变及解决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氨基硅油整理织物的色变及解决方法 1前言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柔软剂因分子中氨基极性很强,易与 纤维上的羟基、羧基、酰氨基等相互结合,形成稳固的硅氧膜,从而有效 地降低纤维表面的摩擦系数。对氨基硅油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使织 物表现出柔软、滑爽、挺括丰满、活络等各种手感特性。目前大部分氨基 硅油都是双氨型结构,这种结构的氨基硅油因其伯氨基在高温时易被氧化 形成偶氮结构的发色团,从而使硅油膜有一定的黄变。人们普遍认为这是 造成织物黄变或色布色变的主要原因,并由此采用对伯氨基进行酰化、醚 化改性等方法,生产改性氨基硅油或添加抗氧化剂,以期降低其黄变或色变,但这是以牺牲整理织物的手感为代价的。事实上,上述方法并不能彻 底消除整理织物的色变。我们知道,染色织物在高温定形时,染料分子活 动加剧,部分结合不牢固的染料会脱离纤维热迁移或升华,染料在向外层(包括织物表面和空气中)扩散时若没有受到阻碍,织物最后的色泽将主要 体现为表层染料的色光;若受到阻碍(硅油成膜),发生热迁移的染料将在 织物表面集中。最后的色泽较为复杂,一方面表面染料浓度增加,另一方 面由于硅油膜改变了光线的折射率,加上氨基在高温情况下被氧化等,织 物颜色将变深变暗。为降低织物因染料热迁移引起的色变,设想通过提前 交联的方法,使染料在升华迁移之前即已渗入纤维内部并被已经交联的硅 油膜挡住,这样可以适当降低定形焙烘温度,也就能有效避免更高温度时 因氨基氧化而造成的色变,并据此自制了活化剂AT。 2试验部分2.1试验材料与仪器2.1.1试验材料织物16.5tex(150D)涤纶平纹呢低温型及高温型分散染料;不同氨值的氨基硅油(采用相同的乳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简称聚醚硅油),是由性能差别很大的聚醚链段和聚硅氧烷链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亲水性的聚醚链段赋予其水溶性,疏液、疏水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赋予其低表面张力。因此,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机类产品无法与其比拟,纯硅氧烷也相形见拙。聚醚硅油已广泛用作聚氨酯泡沫匀泡剂,乳化剂,个人保护用品原料,涂料流平剂,织物亲水、防静电及柔软整理剂,自乳化消泡剂及玻璃防雾剂等,并已形成改性硅油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 而聚醚链段与硅氧烷链段之间的连接又有两种方式,即通过Si ‐O ‐C 键或Si ‐C 键连接,前者不稳定,易被水解,故也成为水解型;后者对水稳定,也称非水解型。市售聚醚硅油的主要类型有以下5中。 (1) SiOC 类主链型 Me 3Si ‐O(Me 2SiO)m (C 2H 4O)a (C 3H 6O)b R (R 为H 、烷基、酰氧基,下同) (2) SiO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2H 4O)a (C 3H 6O)b R (3) Si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C 3H 6O(C 2H 4O)a (C 3H 6O)b R (4) SiC 类两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2C 3H 6(C 2H 4O)a (C 3H 6O)b R (5) SiC 类单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3 其中,SiC 类产品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聚醚硅油的主要制法有两种。 (1) 缩合法制SiOC 聚醚硅油 即由含羟基的聚醚与含SiOR 、SiH 或SiNH2的硅氧烷通过 缩合反应而得,反应式如下(PE 表示聚醚)。 ≡SiOEt + HO ‐PE → ≡Si ‐O ‐PE + EtOH ≡SiOH + HO ‐PE → ≡Si ‐O ‐PE + H 2 ≡SiNH 2 + HO ‐PE → ≡Si ‐O ‐PE + NH 3 (2) 氢硅化法制SiC 型聚醚硅油 即由氢硅油与含链烯基的聚醚通过铂催化加成反应而 得。 ≡SiH + CH 2=CHCH 2O ‐PE → ≡SiC 3H 6OPE 甲基含氢硅油和含链烯基聚醚是制取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甲基含氢硅油的制法不再赘述。单端烯丙基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醚,是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通常由烯丙基醇作起始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在高压釜中聚合反应制得,制得的单端烯丙基聚醚分子的另一端为羟基。如在500ml 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按计量加入烯丙基醇、KOH 、封闭反应釜,冲氮气,搅拌下加热至110°C ,按计量加入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在反应中,控制温度<125°C ,维持压力<0.5MPa 。当系统压力降至0.15MPa 时,降温,放空,在60~70°C 搅拌下抽真空,并通入氮气除去小分子。用酸性白土进行后处理,过滤,制得烯丙基嵌段共聚醚。 单端烯丙基聚醚在空气中受热或长期存放中很容易产生过氧化不纯物。这种过氧化不纯物会影响加成反应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在使用前可以用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柠檬酸及其衍生物进行分解处理。 此外,还可由含SiC 3H 6NH 2的硅油与含CH 2‐CHCH 2O 的聚醚出发,通过氨基与环氧基加成而 O ╱ ╲ Pt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聚硅氧烷是一类有着特殊硅氧主链结构的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低玻璃化温度、低表面张力特性,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憎水性、电绝缘性等性能。典型的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其分子结构示意如下: CH3 Si O n CH3 氨基硅油,即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是二甲基硅油中部分甲基被氨烃基取代后的产物。氨基硅油除保留着二甲基硅油原有的疏水性、脱模性外,氨烃基的存在还可赋予其反应性、吸附性、润滑性及柔软性等性质,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日化等行业,尤其是纺织品的染整行业。 氨基硅油作为纺织品的柔软整理剂,可赋予织物柔软、滑爽、丰满等效果,以及良好的弹性手感。近年来,国内对氨基硅油的研究仍在不断加强。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索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制备一定组成、结构的氨基硅油,并应用氨基硅油对羊毛或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 二、实验反应机理 氨基硅油中的氨基主要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芳氨基、季铵盐等,例如: NH2NHCH2CH2NH2NHC2H4NHC2H4NH2OC6H4NH2 其中,不同的氨基赋予氨基硅油不同的应用性能。本次实验用的是仲氨基改性。 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2)氨烃基硅氧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3)氨烃基硅烷与端羟基硅氧烷缩合;(4)含氢硅油与烯丙胺加成等。 本实验拟采用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02)、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来制备氨值为0.1~0.9的氨基硅油,反应式示意如下:

大公司改性硅油系列产品

产品类别公司商品名CTFA/INCI Name 中文名称 聚醚改性有机硅 goldschmidt Abil B8832 Bis-PEG/PPG-20/20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0-二甲基硅氧烷Abil B8843 PEG-14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4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51 PEG/PPG-14/4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4/4-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52 PEG/PPG-4/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4/12-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63 PEG/PPG-20/20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0-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163PEG/PPG-20/6-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6-二甲基硅氧烷 Abil B88184 PEG/PPG-20/6-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6-二甲基硅氧烷 Dow-Corning DC 5329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DC 5225C PEG/PPG-18/18 Dimethicone,D5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 DC 5330 PEG/PPG-15/1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5/15-二甲基硅氧烷 DC BY 11-030 PEG/PPG-19/19 Dimethicone,D5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9/19二甲基硅氧烷DC Q2-5220 PEG/PPG-17/18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7/18-二甲基硅氧烷 DC 5324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DC 2501 Wax Bis-PEG-18 Methyl Ether Dimethyl Silane 双-聚乙二醇-18甲基醚-二甲基硅氧 烷 DC-190 PEG/PPG-18/18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 DC-193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Wacker DMC 6031 PEG/PPG-25/2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5/25-二甲基硅氧烷 DMC 6035 PEG-6 Methicone Acetate 聚乙二醇-6醋酸酯硅氧烷 DMC 6038 Bis-PEG 15-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15-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Shin-Etsu KF-618 PEG-6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6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1 PEG-11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1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2 PEG/PPG-20/22 But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22丁基醚二甲基硅 氧烷 KF-6013 PEG-9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9二甲基硅氧烷 KF-6015 PEG-3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3二甲基硅氧烷 KF-6016 PEG-9 Methyl Ether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9甲基醚二甲基硅氧烷 KF-6017 PEG-10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0二甲基硅氧烷 GE SF-1188A PEG/PPG-20/15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聚丙二醇-20/15二甲基硅氧烷 SF-1288 PEG-12 Dimethicone 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 SF-1388 Bis-PEG-20 Dimethicone 双-聚乙二醇-20二甲基硅氧烷 SF-1528Cyclopentasiloxane (and) PEG/PPG-20/15 Dimethicone D5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20/15二甲基硅氧烷 SF-1540Cyclopentasiloxane (and) PEG/PPG-20/15 Dimethicone D5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 -20/15二甲基硅氧烷 烷基-聚醚改性硅 goldschmidt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silicone)又称为硅酮,学名聚硅氧烷,是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它的一系列衍生物。它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类无油腻感的合成油和蜡。在化妆品中,作为一种优质油性原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1950年,美国道康宁(Dow Corning)公司首先将它应用于化妆品,制造出硅酮擦手霜。由于这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护肤、润肤效果,引起了化妆品同行的极大兴趣。70年代后,硅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硅油经过进一步反应,其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部分甲基被碳官能基、特殊有机基或聚醚链段取代,可以制得各类改性硅油。改性硅油既保留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耐高低温性、憎水性及生理惰性,又赋予其新的特性,如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水和醇的溶解性、易乳化性、润滑性、柔软性、吸附性及更优异的表面活性。 现在,硅油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类化妆品中,含硅油的化妆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润滑性能好,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防水透气保护膜,但又没有任何粘性和油腻的感觉,光泽性好; (二)抗紫外线辐射的性能好。它在紫外线下不会发生氧化变质从而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三)抗静电性好。实验表明,擦过含硅油的护肤霜的皮肤静电全部消除,并有明显的除尘效果; (四)透气性好,即使在皮肤上形成硅油膜也不影响汗液的排出。

同时,它对香精具有缓释定香作用,因而保香期较长; (五)稳定性好,化学上表现惰性,对化妆品其它组分,特别是活性成分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匹配性好; (六)无毒、无臭、无味,对皮肤不会引起刺激和过敏。 根据硅油的结构及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硅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 (二)环甲基硅氧烷(Cyclomethicone)或挥发性硅油(D m)(三)聚醚硅氧烷共聚物(Dimethicone Copolyol)或水溶性硅油(四)氨基硅油 (五)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enyldimethicone) (六)乳化硅油 (七)硅蜡 (八)硅脂和硅膏 (九)长链烷基硅油 表1是各种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表 1 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一、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一个品种,其结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是采用聚醚与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而成的一种性能独特 的有机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制作产品时,通过改造硅油链节数或改变 聚醚Eo与Po之配比及改变其链节数和末端基团可获得性能各异的各种有 机硅表面活性剂,以满足多种行业的需要。 用途 1、在塑料大棚业:可作为内添加剂加入塑料中,用于生产无滴膜大 棚起防雾、提高透光率作用。2、用于织物整理剂:起柔软作用,特 别适于内衣、床单、毛巾等整理,不仅柔软,还吸水吸汗,穿着舒适。3、用于油漆及聚氨酯浆料的流平剂,可降低其分子的内摩擦力、应力,从而 起流平、消泡的作用。4、用于制作高效切削液,高档清洗剂。5、用作硬泡聚氨酯体系发泡的匀泡剂,使泡孔细密均匀。6、本产品在化妆品业用于制作膏霜类产品,起润滑皮肤、保湿抗皱功效。7、农 药行业用作草甘磷的润湿展着剂,提高药效,减少公害。8、聚醚改 性硅油是配制自乳化消泡剂和炼油行业延迟焦化消泡剂的关键成分。 9、其它未尽的新应用领域. 特点 1. 具有良好的润滑性,适于制作高档切削液。2、具有更低的 表面张力,适用作防雾剂。3、更好的柔软特性及抗静电性能,适于 用作织物柔软剂。4、良好的流平性,适于在多种树脂(聚氨酯用树 脂、油漆用树脂、塑料用树脂等)添加,可很好地改善这些树脂的分子间的应力,克服这些树脂本身的缺点,获取新的性能5、它具有较好的破乳性,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油水分离。6、在其它新领域的应用。 本产品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相比,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也与极性有机溶 剂如醇、DMF、醚、酯等互溶,与甲苯、烷烃等非极性溶剂部分或完全相 溶。使用时很方便。。因本产品是一种系列产品,用户如需要特殊规格可 与我厂联系定做。 用法 作流平剂使用时体系添加量为0.1~1%,作柔软剂时在浸轧液或浸渍液中的含量为1~5%,作化妆品添加剂时体系中加量为2.5~5%,其它应用在0.1~10%之间参考选择添加量或通过先锋实验予以确定。 注意事项 高温下或混入酸碱物质及储存期过长有粘度增大甚至交联的倾向。 包装储存 1、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与强酸、强碱等接触。 2、本品为 非危险品,按一般货物运输即可。

硅油说明书_A

硅油 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一般分为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两类。最常用的硅油一甲基硅油,也称为普通硅油,其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甲基硅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疏水性能好。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中文名硅油 别名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熔点-50℃ 水溶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外观无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 应用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消泡剂、脱模剂等 外文名Silicone oil 化学式(CH3)3SiO[(CH3)2SiO]n-Si(CH3)3 沸点101℃ 密度0.963 闪点300℃ 目录: 1硅油简介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2硅油的应用领域 3硅油制品及应用 4硅油的优缺点 硅油的优点 硅油的缺点 5产品包装 6对人体的危害 7假硅油的辨别方法 1 硅油简介 化学性质 硅油通常指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X为烷基、芳基、链烯基、氢、羟基、烷氧基、乙酰氧基、氯v、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n,m=0、1、2、3…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CAS号:63148-62-9[1] 物理性质 熔点:-50℃ 沸点:101 °C(lit.) 折射率:1.403-1.406 闪光点:300℃ 密度:0.963 水溶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膨胀系数(25-100℃) :9.45*10-3 硅油 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近年来调查发现,此物质对人体有害)、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丁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 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 2 硅油的应用领域 硅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 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 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等。 硅油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应用为:脱膜剂、减震油、介电油、液压油、热传递油、扩散泵油、

反应性氨基硅油

皮革用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滑爽剂的 研制及应用 ! !"#$%"%&’()%)*%$$+’,%&’()(-"#%,&’.#%/’)($(+01’+(2%)#+#%&3#"1/((&3%4 #)&周建华!!张晓镭(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咸阳!"#$%" )!"#$%&’("$’,!"’()*&’#+,&(5(++#4 #(-6#1(7",#%)*8).’"()/#)&,93%%)2’:)’.#"1’&0(-9,’#),#%)*;#,3)(+(40,<’%)0%)4 !"#$%")摘 要 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9&’#>)和?&#&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9@&9’($$)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利用A 6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稳定性优良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将其作为滑爽剂应用于皮革,并测试了皮革的有关性能。应用结果表明: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值为$B )(!’//(+/4,黏度为’)$$/!%·1时滑爽性最佳,其处理后的皮革具有优异持久的柔软、滑爽、丰满的手感特性,并且革面细腻、光亮自然、疏水性强。 关键词!,"&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 微乳液 皮革滑爽剂 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C C D 1&"%,& *+,-.!,"&/,01/2341/,5670189381+,834:-6(;<&’#=):-/>&#&:5,-367018&$&:5,-392391 8&72,5670341+,8:-6(K U V K H T V J W 38G R Q >3G "( " """"""""""""""""""""""""""""""""""""""""""""""""""""""""""""""""""X @7G #$$) !!!第一作者简介:周建华,女,"(!R 年生, 硕士学位,讲师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Q Y Z "R Q )万方数据

硅油及改性硅油.docx

硅油及改性硅油 硅油( silicone )又称为硅酮,学名聚硅氧烷,是指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它的一系列衍生物。它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类无油腻感的合成油和蜡。在化妆品中,作为一种优质油性原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1950 年,美国道康宁( DowCorning )公司首先将它应用于化妆品,制造出硅酮擦手霜。由于这种产品具有良好的护肤、润肤效果,引起了化妆品同行的极大兴趣。 70 年代后,硅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硅油经过进一步反应,其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部分甲基被碳官能基、特殊有机基或聚醚链段取代,可以制得各类改性硅油。改性硅油 既保留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耐高低温性、憎水性及生理惰性,又赋予其新的特性,如与有机聚合物的相容性、水和醇的溶解性、易乳化性、润滑性、柔软性、吸附性及更优异的表面活性。 现在,硅油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类化妆品中,含硅油的化妆品具有 以下几方面特性: (一)润滑性能好,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防水透气保护膜, 但又没有任何粘性和油腻的感觉,光泽性好; (二)抗紫外线辐射的性能好。它在紫外线下不会发生氧化变质 从而引起皮肤刺激作用; (三)抗静电性好。实验表明,擦过含硅油的护肤霜的皮肤静电 全部消除,并有明显的除尘效果; (四)透气性好,即使在皮肤上形成硅油膜也不影响汗液的排出。

同时,它对香精具有缓释定香作用,因而保香期较长; (五)稳定性好,化学上表现惰性,对化妆品其它组分,特别是 活性成分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匹配性好; (六)无毒、无臭、无味,对皮肤不会引起刺激和过敏。 根据硅油的结构及它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硅油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聚二甲基硅氧烷(Dimethicone ) (二)环甲基硅氧烷( Cyclomethicone )或挥发性硅油( D m)(三)聚醚硅氧烷共聚物(Dimethicone Copolyol )或水溶性硅油(四)氨基硅油 (五)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enyldimethicone ) (六)乳化硅油 (七)硅蜡 (八)硅脂和硅膏 (九)长链烷基硅油 表 1 是各种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表 1聚硅氧烷在化妆品中的特征及应用 聚硅氧烷特征用途 聚二甲基硅氧烷梳理性好洗发、护发、二合一 香波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相容性好润肤霜、口红 环二甲基硅氧烷挥发性好止汗剂、爽身水 聚醚硅氧烷共聚物自乳化性、亲水性香波、护发素 一、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一个品种,其结

让我们来认识硅油,硅油的作用知识

让我们来认识硅油,硅油的作用知识硅油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上很多方面都应用到硅油,硅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等。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一、甲基硅油产品简介: 甲基硅油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应用最普遍的品种。无色、无味、不易挥发;不溶剂于水、甲醇、乙二醇,可与苯、二甲醚、甲乙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具有很小的蒸气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甲基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还具有低的黏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 主要用途: 用作绝缘、润滑、防震、防尘油、介电液和热载体。也可用作消泡、脱膜、油漆和日用化妆品的添加剂使用。产品的卓越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电机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制线、各种涤纶及涤棉、涤人棉纺织物提高滑挺弹度的后整理以及医药卫生、航空科研和军事技术等领域。 用于缝纫线的处理,增加润滑,能在高速缝纫机上不断线。用于织物的柔软整理,增加织物的润滑性,增加织物的滑爽感、丰满度和弹性。 二、水溶性硅油性质及用途: 该产品是含有多种活性基因改性的硅油,能完全溶于水。用于棉、毛、丝、涤等纤维的后整理,使其具有柔软、透气、滑爽、抗静电等效果。用于化装品提高其柔顺滑爽保湿的作用。用于食品行业起到消泡润滑脱模并提高光泽度。此外,还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石化等众多行业。 主要技术指标: 1.外观:微黄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 2.PH值:6-8 3.粘度(25℃):100-4000CS 4.密度:(25℃):1.000-1.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