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秘传之金刚铁板桥

南少林秘传之"金刚铁板桥"
南少林秘传之"金刚铁板桥"及"功架大形起伏"
南少林秘传之"金刚铁板桥"及"功架大形起伏"都是法简效宏的高效功法,近四年来教学实践证明,增加此功 训练可使学员成功时间缩短一倍左有,诚为修炼整体劲 力不可多得之妙法。
第一节:金刚铁板桥
方法:习者仰躺在两凳上,一凳放在脚后跟部,一凳 放在双肩部,使身体中段悬空,如此保持身体静止,达10 分钟可算及格,到能躺20分钟,而腹部放15公斤重物为 达标,如习者腰力过小,而不能仰卧于凳,也可仰躺于地 面以双肘和双脚后跟将身体支撑而起,稍一乏力即可放 松着地,这样训练几天后就可上凳练习,此功可在短时间 内迅速增强学者腰部劲力。本功的锻炼原理:整体劲力是指全身肌肉纤维都参 与作功而形成的强大劲力,中华武学各大门派均主张运 用整体劲力。南少林秘传之"金刚铁板桥"从形式上讲.肌体两端着力,中间悬空,致使全身各部关节、肌肉必须 一齐用力,形成二股力量,d能挺起腰部,完成"金刚铁板 桥"的动作,整体力的衡量标准,要看肌体的肌肉组织在 运动中是否能一起用力,而"金刚铁板桥"恰恰能反应出 这一点,这种运动形式,似用身躯架起一座桥梁,桥身各 部必须全部用力,如有一处不用力,桥必将塌陷。另外, 桥体承物越重桥身受力越大「桥本身的荷载能力就越强 (是指肌体的整体力)。它对于增强肌体各项生理指标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金钢铁板桥实质是一种卧式桩功,练功采用腹式呼既脏腑与筋骨、前、颈、四肢相结合成为一体,在丹田之中就会产生内气,随着意念的调整,使气贯通全身,达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保证肌体完成"金钢铁板桥的动作"。可以说"金钢铁板桥"功法是肌体达到内三合极好 的训练方法.由于呼吸、意念、劲力、内气的调配,气血流畅,贯通 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增强了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了强骨增髓的目的。当气血贯注四肢、躯干时,可使肌肤得以营养和滋润。促进肌肉发达,增大肌体气力,加强肌肤外表的抗力,故金刚铁板桥有"内养脏腑、外壮肌肤"之妙用。
功架大形起伏训练
本功是桩功的辅助功法,原传武学谓"揉筋大法",本功虽至简至易,但功效却极为宏大。本功针对下肢,因为下肢的筋膜比上肢粗壮,故必须进行大式的"揉筋训练"才能够调动起来,对挑起下肢大筋有独到之奇效!不仅能大大提高桩功的训练质量,而且能使成功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双脚丁八步分开三尺左右成伏虎桩式,双臂亦抱桩 (见图8),前膝前顶,后膝横开,并向后拉顶,使胯与双膝在一条直线上,然后身体后靠下

落(桩功要领不变)!使 胯低于双膝并极力向地面下坐,在保证整体劲力不失的情况下,一直到无法下落为止(见图9),然后以后胯摧身向前移动,此时切不可把重心提起(见图10)最后待胯部移至不能继续运动之际再把重心提至与双膝成一条直线(如图11)。这种运动的形成是通过胯关节的最大移动来调动下肢筋膜的拉伸极限,从而促使下肢筋膜也如上肢一样具备极高的弹性,下肢的筋膜训练,意义是为了在实战中步法的迅猛和灵巧,并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功力和体能。本功是易筋的动态形式,发力、实作,是易筋的具体体认和应用,遍观我国有成就的搏坛高手,通过笔者亲见及参阅流传的遗照,均是通过易筋之法而获得无坚不摧 的爆发力和骂实浑厚的整体劲力。学员一定要艰苦体认,只有本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躯干与下肢的连通,并大大增加下肢的力量及柔韧性。但须注意:练习本功时务必保持胸腹松软、呼吸自 然、桩功要领不失,否则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尤须注意,练习时切勿因求"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