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力学中的功

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

没有做功的情况:

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与力的方向垂直④惯性不做功

二、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功率

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比较做功的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功②相同的功比较时间

汽车牵引力功率:P=Fv(匀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一、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控制变量法,动能主要与速度有关) 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和速度(主要)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重力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E =mgh)

2、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影响弹力势能的因素:弹性形变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一个最大,一个最小)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

上课专心听讲

上初中物理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

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理解和记忆

经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初中物理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原因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

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例如“浮力”的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样计

算”“为什么物体会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

重视知识应用

家里突然停电了,你还会像小时候那么害怕吗?八成是保险丝烧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赛跑时,为何要求计时员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你学了光速比声速大很多,计算一下,就明白了。

为什么汽车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在雨雪天气路滑时,如何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与惯性、摩擦有关。如何判断戒指是否纯金?测量质量与体积,计算密度,查密度表对比吧!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你会豁然明朗,生活到处是物理谜语,等待你去解开。

物理距离是什么意思

距离的概念与位移的模(或大小)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位移是不同时刻(运动起始和终结两个时间点)的同一物体(在质点力学下指的是质点)所处位置的矢量差,其模对应的这一位置之间的连线长。其中由于位移与不同的参考系相关,而不同的参考系可能对应的状态不同,从而带来的问题是不在同一时刻下的坐标空间两点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理过程的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而在现实世界里,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譬如北京和伦敦隔了八个时区的距离,但是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系,一个物体经历八个小时从北京的经度移动到伦敦的精度,该物体的横向位移大小为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考点考频 1做功的判断及功的计算★★★ 2功率大小的计算★★★ 3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4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能力解读 第一讲功和功率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功的概念 1.功:物理学中规定,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一个过程量。 2.力学里的做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知能解读:(二)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三种情况原因实例图示 不劳无功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移动了距离(有距离无力)足球离开脚后 在水平面上滚

动了10m,在这10m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不动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静止,没有移动距离(有力无距离)两名同学没有搬起石头,所以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劳而无功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一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二者方向垂直(力与距离方向垂直)包受到拉力F(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包在水 平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s,在拉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拉力F不做功 手提包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知能解读:(三)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1.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如果用W 表示功,用F表示力,用s表示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有W=Fs。 计算功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的错误是距离、没有选对。确定、时,必须同时考虑物体实际运动情况及力的作用方向,分析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究竟运动了多大距离。 注意: 在利用公式W=Fs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的“F”和“s”的“三同”性。 (1)同体性:公式中的“F”和“s”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2)同时性:在计算做功多少时,一定要明确s是不是力F始终作用下运动的距离,也可以说公式W=Fs中的F是物体沿着力F方向上移动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3)同向性: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多距离”。 例如,从高为h的桌面水平扔出一个物体,物体沿曲线运动(如图所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h,所以重力做功为Gh。 2.功的单位:功的单位由力、距离的单位共同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牛米”。称为“焦耳”(简称焦),用字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1-12章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3、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 3、定义公式:P= t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5、推导公式:P =Fυ 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 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 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 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 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不一定是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 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所画的直线 F2 O F1 L1 L2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 1.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 3.功的单位:焦耳(J)或牛·米(N·m) 4.功的特点: -功是标量,没有方向; -只有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才能得到正的功; -当力垂直于位移时,对物体不做功; -当物体不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也不做功。 5.功与能的关系:功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体现,可以使物体具有动能或势能。 二、机械能 1.机械能的定义: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动能: -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动能正比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 -动能的单位:焦耳(J)。 3.势能:

-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弹簧势能的计算公式:弹簧势能=1/2×弹簧的劲度系数×形变的平方。 -势能与高度、劲度系数及形变的关系:重力势能正比于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弹簧势能正比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的平方。 -势能的单位:焦耳(J)。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机械能的转化: -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较高位置下落的物体,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转化为势能:减速下降的物体,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能量转化效率:能量转化所能得到的结果与能量的损失之比。 三、练习题 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被向右的力推了10m,推力的大小为20N。求这个物体所获得的动能。 解:物体获得的动能=1/2×质量×速度² 质量 = 2kg,速度 = 推行距离÷ 时间,手算1秒,速度为10m/s 物体获得的动能= 1/2 × 2kg × (10m/s)² = 100J

初二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一、功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 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 ④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 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这样F做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考点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1.如图15-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均用F表示,人对所作用 公式W=FS=Pt 的物体做功的是() 各物理量单位—W:J(焦耳)F:N(牛顿)S:m(米)P:W(瓦 特)t:s(秒) 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 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2.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 上去 C.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3.如图15-2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 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来很多方便。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八年级下功与机械能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功 一、力学中的功 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 没有做功的情况: 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与力的方向垂直④惯性不做功 二、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功率 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比较做功的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功②相同的功比较时间 汽车牵引力功率:P=Fv(匀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一、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控制变量法,动能主要与速度有关) 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和速度(主要)

二、势能 1、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重力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E =mgh) 2、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影响弹力势能的因素:弹性形变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3、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一个最大,一个最小)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 上课专心听讲 上初中物理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 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理解和记忆 经常见到身边的某位同学初中物理考试时填空、计算题都对,就是选择题一错一连串,原因何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这正是学习物理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 什么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都能回答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用”等问题,例如“浮力”的概念,我们要搞清楚“浮力是什么?”“浮力怎么样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 第1节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Fv 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节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二、势能 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八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和单元复习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知识点一、功功率 【知识干货】 一、功:有力,且在力的方向有距离 计算:W=F×S, 功的单位:焦耳(J) 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没距离①有距离没力①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垂直。 二、功率:反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是反应做功多少的。 计算: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W) 推到公式:P=F×v. W=P×t 三、测量功率的实验:如跳跃或引体向上做功的快慢,或走楼梯等。 【常见典例】 1、如下所示的情境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乙中,人推汽车但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C.丙中,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钢绳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D.丁中,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受到的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2、小明将掉在地面上的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 3.如图3所示,分别用F1、F2拉着重物G沿光滑斜面ab,cb由低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两次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_W2,F1_______F2。 (3)(4) 4、如图4-甲所示的铁块重力G=4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它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2-乙所示,则4s内拉力F做功是________J。 5、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球做功的是()

A. 手拿球静止 B. 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C. 将球举起 D. 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 6、(1)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它具有净化室内空气、陪伴老人聊天散步等功能. 若它在5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60s,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W. (2)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 小明爸爸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2km,用时10min. 已知该车的总质量为1.6×103kg,行驶中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05倍,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做功J,功率为kW. (g=10N/kg) 7、如图7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 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 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7) (11) 8、关于功和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做功多,功率一定大 B. 功率大的机械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多 C.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 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9、王小鹏同学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考室,所用时间为30秒. 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 1.5W B. 15W C. 150W D. 1500W 10、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1①W2=1①1 B. W1①W2=2①3 C. P1①P2=1①1 D. P1①P2=2①3 1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 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知识点精编

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一、功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不做功有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有距离无力用脚踢开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这一过程人对足球不做功力和距离垂直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球,重力对球不做功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 = F S。 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1N·m 【点拨】①F与S的方向必须一致;②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③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即公式中的F始终作用在物体上; ④当有几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要根据题意明确哪几个力做功和对谁做功; ⑤做功多少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不管物体是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不管物体是在光滑平面上还是粗糙平面上,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 二、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公式:P=W t[国际单位制] 瓦特(瓦)——W [常用] 千瓦——kW 单位的换算关系:1 kW=103W 1 W=1 J/s 【点拨】功率和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由物体所做的功和完成这个功所用的时间共同决定,物体做功越多,所用时间越少,其功率越大。所以,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 【拓展】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有P=W t= Fs t=F v, 利用公式P=F v也可以直接计算出功率的大小;应用公式P=F v计算时,速度的单位必须是m/s,这样得出的功率单位才是W。 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点拨】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是说它具有做功的本领。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区 别 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 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 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高度弹性形变程度 联系动能和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①研究对象:小钢球 ②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看木块 在水平面移动距离的远近(转换法)。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使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J)。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的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的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一、力学中的功 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者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二、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功=力×距离 W = Fs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则功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 J (2)物理意义: 1 J=1 N · m 9 表示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第二节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符号,P,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表达式:时间 功 功率= tWP= 3.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W。瓦特=焦耳/秒,即1W=1J/S 常用单位:1 kW= 3 10W 1 MW= 6 10W 4.物理意义:1W,表示在1S内做了1J的功;功率70 W表示:在1 s内做了70 J 的功。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一、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二、能量的不同形式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它的动能越大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 力势能越大 ;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机械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功和机械能 【知识梳理】 一、功 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 _;②物体在这个___的方向上移动的____。2.力没做功的三种情况:①“劳而无功”:物体受力但没______;②“垂直无功”:物体受力和移动的方向______;③“不劳无功”:运动物体缺力凭_______保持继续运动。 二、功的大小 1.规定:在物理学中,力做功的多少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______的方向上移动_____的乘积。用字母______表示。 2.公式:________;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____。 3.理解: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F和s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时间内,且同一方向上的两个量。 三、功率 1.定义:__________里完成的功叫功率。意义:功率是用来表示做功______的物理量。2.做功越_____,功率就越_____。功率用字母_____表示。 3.比较方法:①做功时间相同时,比较______________,做功越_____,功率越大。 ②做同样多的功时,比较______________,用时越_____,功率越大。 4.定义公式:_______ 国际制单位 1W=1 1W的意义 5.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在______内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J。 6.由W=______和v=_______,得P=________。汽车的功率一定,上坡时要换低速档,以获得更_____的牵引力,即在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必须______ 四、动能和势能及相互转化 1.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只是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不一定要做功。2.动能(1)定义:;(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3.势能:(1)重力势能:①定义;②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2)弹性势能:①定义②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思考:如何探究? 4.举例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5.与统称机械能。(思考:一个物体一定既有动能又有势能吗?) 6.什么是机械能守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和机械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功和机械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学习目标】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2.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4.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5.能解释一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6.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例子。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

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 (1)公式:一般式 W=Fs ;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焦耳(J) 4.注意事项: (1)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2)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要点诠释: 1.判断物体做功的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2)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3)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物体在竖直向上运动h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 再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要点二、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式:, 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使用公式计算功率时,必须注意W 和t的对应关系。W 为在t时间内所做的功,而t为做W 这么多的功所用的时间。 4.推导式:,式中F为做功的力而v为速度。 5.单位:瓦(W) 要点诠释: 1.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2.由P=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要点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让同一个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越快,木块B被撞得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 单选题 1、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 C.做功所用的时间越长做功越多 D.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2020年2月13日凌晨,空军出动11架运输机,从各地机场起飞、向武汉空运军队支援的医疗队队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机起飞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利于起飞 B.运输机静止在水平跑道时,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运输机的起落架有很多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运输机在水平跑道上助跑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撑杆跳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撑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B.在撑杆形变最大的时候,运动员的弹性势能最大 C.撑杆对运动员也施加了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D.脱离撑杆后,人在上升跃向横杆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人将处于静止状态 4、关于功和机械能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B.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5、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停在站台上的火车B.被拉开的弹弓 C.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D.腾空而起的火箭 6、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下《功和机械能》【知识梳理】

第11章功和机械能 章末复习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1〕公式:一般式 W=Fs ;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2〕单位:焦耳(J):〔1〕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方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2〕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重点解析: 1.判断物体做功的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2〕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3〕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假设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比方:物体在竖直向上运动h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 再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知识点二、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式:, 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使用公式计算功率时,必须注意W 和t的对应关系。W 为在t时间内所做的功,而t为做W 这么多的功所用的时间。 4.推导式:,式中F为做功的力而v为速度。 5.单位:瓦(W) 重点解析:1.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那么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那么,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2.由P =W/t变形为P=Fv可知: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知识点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能〕: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 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

初二物理功和机械能以及简单机械知识点-初二公式综合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 〔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 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公式 Pt FS W == 各量单位:W :J 〔焦耳〕 F :N 〔牛顿〕 S :m 〔米〕P :W 〔瓦特〕 t :s 〔秒〕 4、国际单位:将N ·m 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 N ·m 5、公式应用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6、常见的功: 克服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f 是摩擦力〕 二、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W) 1、公式:t W p =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00W

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4、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三、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机械能势能 a、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高度〕,重力势能就越大 b、弹性势能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C、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底部与地面接触,距弹簧顶端A点上方一定高度处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从O点由静止下落,先后经过A、B、C三个点,到达B点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C点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到B点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大 C.从A到B,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 D.从C到A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2、关于势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势能一定比橡皮筋的势能大 B.甲物体比乙物体举得高,甲物体就一定比乙物体势能大 C.钟表上的发条被拧得越紧,势能就越大 D.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势能不变 3、北京路沂河大桥改造工程是我市今年重大工程之一,截至2月27日,质量为2.5万吨的南幅老桥桥面由560

个液压千斤顶顶升到位(如图)。桥面被以5mm/min的速度共顶升3.1m,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南幅老桥桥面重2.5×105NB.1h内桥面可被连续顶升3m C.千斤顶共对桥面做功7.75×108JD.千斤顶应用了流体压强的特点 4、图所示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的情境。打开降落伞后,若返回舱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可 看作是竖直向下的匀速运动,则关于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返回舱的动能不变B.返回舱的重力势能不变 C.返回舱的机械能不变D.返回舱所受重力不做功 5、在2022年2月8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发挥出色,最后一 跳锁定胜局,以188.25分的总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如图所示的是她离开跳台 向上滑行的某个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在沿跳台上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