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考中的妙用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考中的妙用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考中的妙用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考中的妙用

定理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θ=∠21PF F ,则2

tan

2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

212

22

1c r r r r =-+θ

配方得:.4cos 22)(2

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

212

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题妙解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解法一:在椭圆

1641002

2=+y x 中,,6,8,10===c b a 而.60?=θ记.||,||2211r PF r PF == 点P 在椭圆上,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20221==+a r r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

212

22

1c r r r r =-+θ

P

y F 1 O F 2 x

P

配方,得:.1443)(212

21=-+r r r r

.144340021=-∴r r 从而.3

256

21=

r r .3

36423325621sin 212121=??==

?θr r S PF F 解法二:在椭圆

1641002

2=+y x 中,642=b ,而.60?=θ .3

3

6430tan 642

tan

221=

?==∴?θ

b S PF F 解法一复杂繁冗,运算量大,解法二简捷明了,两个解法的优劣立现!

例 2 已知P 是椭圆

19252

2=+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2

1

|

|||2121=

??PF PF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 B. 32 C.

3 D.

3

3 解:设θ=∠21PF F ,则2

1

|

|||cos 2121=

??=

PF PF PF PF θ,.60?=∴θ .3330tan 92

tan

221=?==∴?θ

b S PF F

故选答案A.

例3(04湖北)已知椭圆19

162

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点P 在椭圆上. 若P 、1F 、2F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

A.

59 B. 779 C. 49 D. 4

9或77

9

解:若1F 或2F 是直角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半通径的长4

9

2=a b ;若P 是直角顶点,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h ,则945tan 92

tan

221=?==?θ

b S PF F ,又,7)2(2

1

21h h c S PF F =??=

? 97=∴h ,.7

7

9=

h 故答案选D.

金指点睛

1. 椭圆124

492

2=+x y 上一点P 与椭圆两个焦点1F 、2F 的连线互相垂直,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20 B. 22 C. 28 D. 24

2. 椭圆14

22

=+y x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 P 是椭圆上一点,当△21PF F 的面积为1时,21PF PF ?的值为( )

A. 0

B. 1

C. 3

D. 6

3. 椭圆14

22

=+y x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 P 是椭圆上一点,当△21PF F 的面积最大时,21PF PF ?的值为( )

A. 0

B. 2

C. 4

D. 2-

4.已知椭圆12

22=+y a

x (a >1)的两个焦点为1F 、2F ,P 为椭圆上一点,且?=∠6021PF F ,

则||||21PF PF ?的值为( ) A .1

B .

3

1 C .

3

4 D .

3

2 5.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1F 、2F 为焦点,点P 在椭圆上,直线1PF 与2PF 倾斜角的差为?90,△21PF F 的面积是20,离心率为

3

5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6.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1F 、2F 为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且21

|

|||212

1-=??PF PF PF PF ,△21PF F 的面积是3,准线方程为3

3

4±=x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参考答案

1. 解:24,902

21=?==∠b PF F θ,∴2445tan 242

tan

221=?==?θ

b S PF F .

故答案选D.

2. 解:设θ=∠21PF F , 12

tan

2

tan

221===?θ

θ

b S PF F ,∴

?=?=90,452

θθ

,021=?PF PF .

故答案选A. 3. 解:3,1,2=

==c b a ,设θ=∠21PF F , 2

tan

2

tan

221θ

θ

==?b S PF F ,

∴当△21PF F 的面积最大时,θ为最大,这时点P 为椭圆短轴的端点,?=120θ,

∴2120cos cos ||||2

2121-=?=?=?a PF PF PF PF θ.

故答案选D.

4. 解:?==∠6021θPF F ,1=b ,3

330tan 2

tan

2

21=

?==?θ

b S PF F , 又 ||||4

3sin ||||21212121PF PF PF PF S PF F ?=?=

?θ, ∴

33||||4321=?PF PF ,从而3

4

||||21=?PF PF . 故答案选C.

5. 解:设θ=∠21PF F ,则?=90θ. 2045tan 2

tan

22221==?==?b b b S PF F θ

又 3

522=

-==a b a a c e , ∴95122=-a b ,即95

2012=-a

.

解得:452=a .

∴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1204522=+y x 或120

452

2=+x y . 6.解:设θ=∠21PF F ,∴?=-=??=

120,21

|

|||cos 212

1θθPF PF PF PF .

3360tan 2

tan

22221==?==?b b b S PF F θ

,∴1=b .

又 3342=c a ,即33

333411222+==+=+=+c c c c c b c . ∴3=c 或3

3

=

c . 当3=c 时,22

2

=+=c b a ,这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

22

=+y x ;

当33=c 时,3

322

2=+=c b a ,这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3

422=+y x ;

但是,此时点P 为椭圆短轴的端点时,θ为最大,?=60θ,不合题意.

故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

22

=+y x .

最全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最全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一提到三角形面积公式,大家都知道。 ① 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 , 高为h ,则 三角形面积S= 底 ? 高 ÷2 2 ah = B 实际上,三角形面积公式太多啦,上面得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根据条件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也不同。 ②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l ,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2 lr S = ③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乘积为L ,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4L S R = ④已知三角形AOB 中,向量 OA a =uu r r ,OB b =u u u r r ,则三角形面积S = 此公式也适用于空间三角形求面积。 ⑤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 的三顶点坐标分别为,11(,)A x y ,22(,)B x y , 33C(,)x y , 则三角形面积1 1223 31 1121 x y S x y x y = 的绝对值1223311321321 2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特别地,当(0,0)C ,或经过平移后(0,0)C ,此时,三角形面积12211 2S x y x y =-。 ⑥海伦(Heran )公式,已知△ABC 中,1 ,,,()2 AB c BC a CA b p a b c ====++,则 三角形面积S 我国宋朝时期也有类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即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 S = ⑦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111 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ca B = == ⑧已知三角形两角及夹边,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22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sin()2sin()2sin() c A B b A C a B C S A B A C B C === +++ ⑨已知三角形两角A 、B 及其中一边的对边a ,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2sin()sin 2sin a A B B S A += ⑩已知空间三角形ABC 的顶点111222333(,,), (,,),(,,)A x y z B x y z C x y z 。 则三角形面积212121313131 11 22 i j k S AB AC x x y y z z x x y y z z =?=------ 的绝对值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多年来,椭圆、双曲线相关的焦点?21F PF ,(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P 21F F 与为曲线的焦点)中的边角关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也是 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尤其是近几年的出题频率呈上升趋势.现列举部分典型试题说明其应用类型. 定理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θ=∠21PF F ,则2 tan 2 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 212 22 1c r r r r =-+θ 配方得:.4cos 22)(2 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 212 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题妙解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解法一:在椭圆 164 1002 2=+y x 中,,6,8,10===c b a 而.60?=θ记.||,||2211r PF r PF ==

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设计(供参考)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84----85页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和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教材首先由怎样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学习时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图形教学中,学生学会了运用折、剪、拼、量、算等方法探究有关图形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教学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贴近生活现实的情境,通过多姿多彩的图形,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会运用面积公式求三角形面积。 4、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法与学法:教法:演示讲解、指导实践。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习新的知识,那你知道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不知道)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 师: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是怎么推导的?

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性质(含答案解析)

焦点三角形习题 性质一:过椭圆焦点的所有弦中通径(垂直于焦点的弦)最短,通径为a b 2 2 性质二:已知椭圆方程为),0(122 22>>=+b 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21F F 设焦点三角形 21F PF 中,21θ=∠PF F 则2 tan 2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4)(,22 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 212 22 1c r r r r =-+θ 配方得:.4cos 22)(2 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 212 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性质三:已知椭圆方程为),0(122 22>>=+b 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21F F 设焦点三角形 21F PF 中,21θ=∠PF F 则.21cos 2e -≥θ 性质三 证明:设,,2211r PF r PF ==则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 1222242)(2cos 2 12 221221221212 212221--=--+=-+=r r c a r r c r r r r r r F F r r θ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 θ2222 21cos 2c a ab F F -=及其应用 在有关椭圆的综合题中,常常遇到椭圆焦点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首先我们有命题: 若椭圆的焦点弦21F F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为θ,a 、b 、c 分别表示椭圆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和焦半距,则有θ 2222 21cos 2c a ab F F -=。 上面命题的证明很容易得出,在此笔者只谈谈该命题的应用。 例1、已知椭圆的长轴长AB 8=,焦距21F F =24,过椭圆的焦点1F 作一直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设X PF 1∠=α)0(πα<<,当α取什么值时,PQ 等于椭圆的短轴长? 分析:由题意可知PQ 是椭圆的焦点弦,且4=a ,22=c ,从而 22=b ,故由焦 点弦长公式θ 2222 21cos 2c a ab F F -=及题设可得:24cos 816)22(4222=-??α,解得αcos ±=22-,即α=arc 22cos -或arc -π22cos -。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E 的一个焦点为F (3,1),相应于F 的 准线为Y 轴,直线l 通过点F ,且倾斜角为3 π,又直线l 被椭圆E 截得的线段的长度为5 16,求椭圆E 的方程。 分析:由题意可设椭圆E 的方程为1)1()3(22 22=-+--b y a c x ,又椭圆E 相应于F 的准线为Y 轴,故有32 +=c c a (1), 又由焦点弦长公式有3cos 22 222 πc a ab -=5 16 (2)又 222c b a += (3)。解由(1)、

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定理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 意一点,θ=∠21PF F ,则2 tan 2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212 22 1c r r r r =-+θ 配方得:.4cos 22)(2 21212 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 212 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题妙解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解法一:在椭圆 1641002 2=+y x 中,,6,8,10===c b a 而.60?=θ记.||,||2211r PF r PF == 点P 在椭圆上,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20221==+a r r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212 221c r r r r =-+θ 配方,得:.1443)(21221=-+r r r r .144340021=-∴r r 从而.3 256 21= r r .3 36423325621sin 212121=??== ?θr r S PF F 解法二:在椭圆 1641002 2=+y x 中,642=b ,而.60?=θ .3 3 6430tan 642 tan 221= ?==∴?θ b S PF F 解法一复杂繁冗,运算量大,解法二简捷明了,两个解法的优劣立现! 例 2 已知P 是椭圆 19252 2=+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2 1 | |||2121=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 B. 32 C. 3 D. 3 3 解:设θ=∠21PF F ,则2 1 | |||cos 2121= ?= PF PF θ,.60?=∴θ .3330tan 92 tan 221=?==∴?θ b S PF F 故选答案A. 例3(04湖北)已知椭圆 19 162 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点P 在椭圆上. 若P 、1F 、2F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 A. 59 B. 779 C. 49 D. 49或7 79 解:若1F 或2F 是直角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半通径的长 4 9 2=a b ;若P 是直角顶点,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h ,则945tan 92 tan 2 21=?==?θ b S PF F ,又,7)2(2 1 21h h c S PF F =??= ?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 θ2222 21cos 2c a ab F F -=及其应用 在有关椭圆的综合题中,常常遇到椭圆焦点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首先我们有命题: 若椭圆的焦点弦21F F 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为θ,a 、b 、c 分别表示椭圆的长半轴长、短半轴长和焦半距,则有θ 2222 21cos 2c a ab F F -=。 上面命题的证明很容易得出,在此笔者只谈谈该命题的应用。 例1、已知椭圆的长轴长AB 8=,焦距21F F =24,过椭圆的焦点1F 作一直线交椭圆于P 、Q 两点,设X PF 1∠=α)0(πα<<,当α取什么值时,PQ 等于椭圆的短轴长 分析:由题意可知PQ 是椭圆的焦点弦,且4=a ,22=c ,从而22=b ,故由焦 点弦长公式θ 2222 21cos 2c a ab F F -=及题设可得:24cos 816)22(4222=-??α,解得αcos ±=22-,即α=arc 22cos -或arc -π22cos -。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E 的一个焦点为F (3,1),相应于F 的准线为Y 轴,直线l 通过点F ,且倾斜角为 3 π,又直线l 被椭圆E 截得的线段的长度为516,求椭圆E 的方程。 分析:由题意可设椭圆E 的方程为1)1()3(22 22=-+--b y a c x ,又椭圆E 相应于F 的准线为Y 轴,故有32 +=c c a (1), 又由焦点弦长公式有3cos 22 222πc a ab -=516 (2)又 222c b a += (3)。解由(1)、(2)、(3)联列的方程组得:42=a ,32 =b ,1=c ,从而所求椭圆E 的方程为13 )1(4)4(2 2=-+-y x 。 例3、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0>>b a ),直线1l :1=-b y a x 被椭圆C 截得的

(完整版)圆锥曲线焦点三角形推导

椭圆焦点三角形 1.椭圆焦点三角形定义及面积公式推导 (1)定义:如图1,椭圆上一点与椭圆的两个焦点12,F F 构成的三角形12 PF F 称之为椭圆焦点三角形. (2)面积公式推导 解:在12PF F ?中,设12F PF α∠=,11PF r =,22PF r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212 12 cos 2PF PF F F PF PF α+-= ?222 1212 (2)2r r c r r +-= ? 22121212()242r r r r c r r +--=22 1212(2)242a r r c r r --= 2212124()22a c r r r r --=212 122b rr r r -= ∴21212cos 2r r b r r α=- 即2 1221cos b r r α =+, ∴12 212112sin sin 221cos PF F b S r r ααα?==??+2sin 1cos b αα=+=2tan 2 b α. 例1.焦点为12,F F 的椭圆22 14924x y +=上有一点M ,若120MF MF ?=u u u u r u u u u r ,求12 MF F ?的面积. 解:∵120MF MF ?=u u u u r u u u u r , ∴12MF MF ⊥, ∴ 12MF F S ?=290tan 24tan 242 2 b α ? ==. 例2.在椭圆的22 221(0)x y a b a b +=>>中,12,F F 是它的两个焦点,B 是短轴的 一个端点,M 是椭圆上异于顶点的点,求证:1212F BF F MF ∠>∠. 证明:如图2,设M 的纵坐标为0y , 图1 F 1 x y O P F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学生相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是通过拼的方法探究计算方法的,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也探究了公式的形成过程,但实际上学生仅仅机械地拼了一拼,做了一次“操作工”,他们并没有自己的猜想和创造,没有真正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缺乏思维含量,缺少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水平,促动学生探究的有效性,特安排主题活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活动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水平。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和初步的推理水平。 3.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1.分组:每4人为一小组。 2.每人准备3张正方形纸片。 3.每位同学准备尺子、剪刀、铅笔。 四、时间:一课时(不包括活动前的准备) 五、活动过程 1.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 2.揭示课题 师:三角形的面积能够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探究操作 师:(先每4人一小组分好小组)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在上面剪一刀,要求剪下一个三角形。当然你用笔和尺子把想剪的三角形在正方形上画出来,不剪也能够。(学生剪、画) 汇报展示。(选择如下三种图) ①②③ 师:这三种剪法中哪种剪法剪下的三角形面积你能计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小组讨论、汇报。 第三种(图③)剪法剪下的三角形面积能计算,三角形面积正好是这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只要把剪下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就能够发现他们完全一样(形状

高中数学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的四种推导方法及其应用

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的四种推导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 :直线与椭圆相交时的弦长问题,可以用万能的弦长公式解决即12 AB x -或 者12AB y -,而有一种特殊的弦是过焦点的弦,它的弦长有专门的公式: 22222cos ab AB a c θ =-,如果记住公式,可以给我们解题带来方便. 下面我们用万能弦长公式,余弦定理,焦半径公式,仿射性四种方法来推导椭圆的焦点弦长公式,这几种方法涉及到很多思想,最后举例说明其应用. 解法一:根据弦长公式直接带入解决. 题:设椭圆方程为122 22=+b y a x ,左右焦点分别为12(,0),(,0)F c F c -,直线l 过椭圆的右焦点2F 交椭 圆于1122(,),(,)A x y B x y 两点,求弦长AB . 椭圆方程12222=+b y a x 可化为02 22222=-+b a y a x b ……①, 直线l 过右焦点,则可以假设直线为:x my c =+(斜率不存在即为0m =时),代入①得: 222222222()20b m a y mcb y b c a b +++-=,整理得,222224()20b m a y mcb y b ++-= ∴24 1212222222 2,mcb b y y y y b m a b m a +=-=-++, ∴ 12AB y -==∴()2 222 221ab AB m b m a =++ (1)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θ,且不为90o ,则1 tan m θ = ,则有: ()222 2222 222 221111tan tan ab ab AB m b m a b a θθ ??=+=+ ?+??+, 由正切化为余弦,得到最后的焦点弦长公式为2 222 2cos ab AB a c θ =-……②. (2)若=90θo ,则0m =,带入()22 222 21ab AB m b m a =++,得通径长为22b a ,同样满足②式.并且由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三复习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三复习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 用 性质1(选填题课直接用,大题需论证):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 意一点,θ=∠21PF F ,则2 tan 22 1 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2212221r r r r =-+θ配方得:.4cos 22)(2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212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型例题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例2 已知P 是椭圆19 252 2=+ 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 2 1 | |||2121=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 B. 32 C. 3 D. 3 3 例3(04湖北)已知椭圆19 162 2=+ 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点P 在椭圆上. 若P 、1F 、2F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 A. 59 B. 779 C. 4 9 D. 4 9 或 7 7 9 答案: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解法一:在椭圆 164 1002 2=+y x 中,,6,8,10===c b a 而.60?=θ记.||,||2211r PF r PF == 点P 在椭圆上,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20221==+a r r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 推导方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摘自:《小学数学网》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关于第三步: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常给初中学生提起这些认知策略,但它的基础却在小学阶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教材把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笔带过,把挖掘其内涵,为学生建立辩证观念的重任留给了老师。但很多老师并不特别重视这句话,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过渡句,当成进入下面环节的引言。

焦点三角形的性质

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定义:椭圆上任意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与焦点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有意地考查了定义、三角形中的的正(余)弦定理、内角和定理、面积公式等. 一.焦点三角形的形状判定及周长、面积计算 例1 椭圆上一点P 到焦点21,F F 的距离之差为2,试判断21F PF ?的形状. 解:由 112 162 2=+y x 椭圆定义: 3||,5||.2||||,8|||212121==∴=-=+PF PF PF PF PF PF . 又4||21=F F Θ,故满足:,||||||2 12 212 2PF F F PF =+故21F PF ?为直角三角形. 说明:考查定义、利用已知、发挥联想,从而解题成功. 性质一:已知椭圆方程为),0(122 22>>=+b a b y a x 两焦点分别为,,21F F 设焦点三角形 21F PF 中,21θ=∠PF F 则2 tan 221θ b S PF F =?。 θ cos 2)2(212 2212 2 12PF PF PF PF F F c -+==Θ)cos 1(2)(21221θ+-+=PF PF PF PF θ θθcos 12)cos 1(244) cos 1(24)(2 222 22121+= +-=+-+= ∴b c a c PF PF PF PF 2 tan cos 1sin 2122212 1θθθb b PF PF S PF F =+==∴? 性质二:已知椭圆方程为),0(122 22>>=+b a b y a x 左右两焦点分别为,,21F F 设焦点三角 形21F PF ,若21PF F ∠最大,则点P 为椭圆短轴的端点。 证明:设),(o o y x P ,由焦半径公式可知:o ex a PF +=1,o ex a PF -=1 在21PF F ?中,2 12 2 121212cos PF PF F F PF PF -+= θ2 12 21221242)(PF PF c PF PF PF PF --+=

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2 2 2 2(a -C ) 2b 1 COST 1 COST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 e S ,F 1PF 2 = b tan 2 典题妙解 △ F i PF 2的面积. y 1 中,a =10,b =8,c =6,而 J - 60 .记 | PR 几,| PF 2 |二 r 2. 64 点P 在椭圆上,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r 1 r 2 =2a=20. 例1 若P 是椭圆 100 F 2是其焦点,且—FfF ? =60,求 2 S..R PF 2 - 2 r 1r 2 Sin 71 - b 1 COST e e 2sin COS — 2 2 二 b 2 2COS 2 - 2 e tan —. 2 同理可证,在椭圆 2 2 y- —1( b a > b >0) 中,公式仍然成立. 解法一:在椭圆 100 即 4a 2 -2r 1r 2(1 COST ) = 4c 2. 2 2 定理 在椭圆 写?爲二1 ( a > b > 0)中,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是椭圆上任

,, 2 2 2 在厶F |PF 2中,由余弦定理得:r i r 2 -2r i r 2cos v - (2c ). 配方,得:(n 亠 r 2 )2 —3「订2 =144. 256 .400 一3叩2 =144.从而 吋2二已 3 .Sr 1PF^b 2tan 64tanBO 、6^ 2 3 | PF i | | PF 2 | A. 3 3 7 ,贝y cos 二二 PF1 PF2. | PF 1 | ■〔 PF 2 | 2 9 S.^PF ? - b tan 2 故选 答案A. = 9tan30' -3.3.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h ,则 S.F I PF 2 二 b 2tan 寸=9tan45 =9 ,又 S FPF2 解法一复杂繁冗,运算量大,解法二简捷明了, 两个解法的优劣立现! 例2 已知P 2 2 是椭圆—1上 25 9 的点, F 1、 F 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 PF 1 PF 2 则厶F 1PF 2的面积为( 2 2 例3( 04湖北)已知椭圆 —?厶=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 16 9 F i 、 F 2 ,点P 在椭圆上.若P 、F 1、 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 P 到x 轴的距离为( 9 A.— 5 9? 7 B. 7 C. 解:若已或F 2是直角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半通径的长 b 2 若P 是直角顶点,设 1 S.F |PF 2 二 2「1r 2 Sin 71 64.3 x 2 解法二:在椭圆 一 100 2 計中,b 2=64,而—a B. 2 3 解:设-F 1PF 2 (2c) h = 7h, 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教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数方格面积.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第69页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小组内分工合作)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评价一下以上用“数方格”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 (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第三种拼法)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三复习)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三复 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性质1(选填题课直接用,大题需论证):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 点,θ=∠21PF F ,则2 tan 2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12 22 1r r r r =-+θ配方得:.4cos 22)(2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212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c a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tan 221θ b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型例题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例2 已知P 是椭圆 19252 2=+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2 1 | |||2121=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求弦长,通用方法是将直线代入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交点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及弦长公式 求出弦长,这种整体代换,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对于求直线与曲线相交弦长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过焦点的圆锥曲线弦长求解利用这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有点繁琐,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及有关定理导出各种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就更为简捷。. 椭圆的焦点弦长若椭圆方程为 ,半焦距为,焦点,设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椭圆于A、B两点,求弦长。解:连结,设,由椭圆定义得,由余弦定理得 ,整理可得,同理可求得,则弦长 同理可求得焦点在y轴上的过焦点弦长为(a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c为半焦距) 结论:椭圆过焦点弦长公式: 二 . 双曲线的焦点弦长 设双曲线,其中两焦点坐标为,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交双曲线于A、B两点,求弦长|AB|。

。 解:(1)当时,(如图2)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B在同一交点上,连,设,由双曲线定义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同理 ,则可求得弦长 (2)当或时,如图3,直线l与双曲线交点A、B在两支上,连,设,则, ,由余弦定理可得,

整理可得,则 因此焦点在x轴的焦点弦长为 同理可得焦点在y轴上的焦点弦长公式 三 其中a为实半轴,b为虚半轴,c为半焦距,为AB的倾斜角。. 抛物线的焦点弦长 若抛物线与过焦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若的 倾斜角为,求弦长|AB|?(图4) 解:过A、B两点分别向x轴作垂线为垂足,设,,则点A的横坐标为,点B横坐标为,由抛物线定义可得

即 则 同理的焦点弦长为 的焦点弦长为,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弦长为 由以上三种情况可知利用直线倾斜角求过焦点的弦长,非常简单明确,应予以掌握。 一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在高考中的妙用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 隆光诚(邮政编码530007) 定理 在双曲线122 22=-b y a x (a >0,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双曲线上任意 一点,θ=∠21PF F ,则2 cot 2 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 .4)(,2||222121a r r a r r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 212 22 1c r r r r =-+θ、 配方得:.4cos 22)(2 21212 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 212 c r r a =-+θ .cos 12cos 1)(22 2221θ θ-=--=∴b a c r r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cot 2 sin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2 cot 221θ ?=∴?b S PF F 同理可证,在双曲线122 22=-b x a y (a >0,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题妙解 例1 设1F 和2F 为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9021PF F ,则△21PF F 的面积是( ) A. 1 B. 2 5 C. 2 D. 5 /

解:,145cot 2 cot 221=?=?=?θ b S PF F ∴选A. 例2 (03天津)已知1F 、2F 为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P 在双曲线上,若△21PF F 的面积是1,则21PF PF ?的值是___________. 解: ,12 cot 2 cot 221==?=?θ θ b S PF F ?=∴ 452 θ ,即.90?=θ ∴21PF PF ⊥,从而.021=?PF 例3 已知1F 、2F 为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6021PF F ,△21PF F 的面积是312,离心率为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由31230cot 2 cot 2221=?=?=?b b S PF F θ 得:.122=b 又,2122 =+=a b e .41212 =+ ∴a 从而.42 =a ∴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112422=-y x ,或112 42 2=-x y . 金指点睛 ` 1. 已知双曲线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为1F 、2F ,点P 在双曲线上,且△21PF F 的面积为3,则 21PF PF ?的值为( ) A. 2 B. 3 C. 2- D. 3- 2.(05北京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0,5(),0,5(21F F -,P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 2||||,2121=?⊥PF PF PF PF ,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 13222=-y x B. 12322=-y x C. 1422=-y x D. 1422 =-y x 3.(05全国Ⅲ)已知双曲线12 2 2 =-y x 的焦点为1F 、2F ,点M 在双曲线上,且021=?MF ,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三复习

椭圆标准方程焦点三角 形面积公式高三复习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性质1(选填题课直接用,大题需论证): 在椭圆122 22=+b y a x (a >b >0)中,焦点分别为1F 、2F ,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 点,θ=∠21PF F ,则2 tan 2 21θ b S PF F =?. 证明:记2211||,||r PF r PF ==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12 22 1r r r r =-+θ配方得:.4cos 22)(22121221c r r r r r r =--+θ 即.4)cos 1(242212c r r a =+-θ 由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2tan 2 cos 22cos 2 sin 2cos 1sin sin 2122 222121θθθ θ θ θθ?=?=+?== ?b b b r r S PF F . 同理可证,在椭圆122 22=+b x a y (a >b >0)中,公式仍然成立. 典型例题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例2 已知P 是椭圆 19252 2=+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2 1 | |||2121=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 B. 32 C. 3 D. 3 3

例3(04湖北)已知椭圆19 162 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点P 在椭圆上. 若P 、1F 、2F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 A. 59 B. 779 C. 49 D. 4 9 或779 答案: 例1 若P 是椭圆 164 1002 2=+y x 上的一点,1F 、2F 是其焦点,且?=∠6021PF F ,求 △21PF F 的面积. 解法一:在椭圆 1641002 2=+y x 中,,6,8,10===c b a 而.60?=θ记.||,||2211r PF r PF == 点P 在椭圆上, ∴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得:.20221==+a r r 在△21P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cos 22212 221c r r r r =-+θ 配方,得:.1443)(21221=-+r r r r .144340021=-∴r r 从而.3 256 21= r r 解法二:在椭圆 164 1002 2=+y x 中,642=b ,而.60?=θ 解法一复杂繁冗,运算量大,解法二简捷明了,两个解法的优劣立现! 例2 已知P 是椭圆 19252 2=+y x 上的点,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2 1 | |||2121= ?PF PF ,则△21PF F 的面积为( ) A. 33 B. 32 C. 3 D. 3 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 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S=√[p(p-a)(p-b)(p-c)]=(1/4)√[(a+b+c)(a+b-c)(a+c-b)(b+c-a)]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1/2 * absinC4.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5.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 bc/4R6.S△=1/2 *| a b 1 || c d 1 || e f 1 || a b 1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e f 1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7.海伦--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8.根据三角函数求面积S= &frac12;ab sinC=2R&sup2; sinAsinBsinC= a&sup2;sinBsinC/2sinA注:其中R为外切圆半径。9.根据向量求面积SΔ)= &frac12;√(|AB|*|AC|)&sup2;-(AB*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