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

第一章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

电介质(或称绝缘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物理现象主要有极化、电导、损耗和击穿。

在工程上所用的电介质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目前,对这些电介质物理过程的阐述,以气体介质居多,液体和固体介质仅有一些基本理论,还有不少问题难以给出量的分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试验结果和工作经验来进行解释和判断。

第一节电介质的极化

一、极化的含义

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可分为中性、弱极性和极性的,但从宏观来看都是不呈现极性的。当把电介质放在电场中,电介质就要极化,其极化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极化为立即瞬态过程,极化的建立及消失都以热能的形式在介质中消耗而缓慢进行,这种方式称为松电子和离子极化属于第一种,为完全弹性方式,其余的属于松弛极化型。

(一)电子极化

电子极化存在于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中,形成极化所需的时间极短,约为1015 s。它与频率无关,受湿度影响小,具有弹性,这种极化无能量损失。

(二)原子或离子的位移极化

当无电场作用时,中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作用中心重合,将它放在电

场中时,其正负电荷作用中心就分离,形成带有正负极性的偶极子。离子式结构的电介质(如玻璃、云母等),在电场作用下,其正负离子被拉开,从而使正负电荷作用中心分离,使分子呈现极性,形成偶极子,形成正负电荷距离。

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或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彼此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电场作用下,电子或离子所产生的位移是有限的,且随电场强度增强而增大,电场以清失,它们立即就像弹簧以样很快复原,所以通称弹性极化,其特点是无能量损耗,极化时间约为1013-s。(三)偶极子转向极化

电介质含有固有的极性分子,它们本来就是带有极性的偶极子,它的正负电荷作用中心不重合。当无电场作用时,它们的分布是混乱的,宏观的看,电介质不呈现极性。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偶极子顺电场方向扭转(分子间联系比较紧密的),或顺电场排列(分子间联系比较松散的)。整个电介质也形成了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级。这类极化受分子热运动的影响也很大。偶极松弛极化的电介质有胶木、橡胶、纤维素等,极化为非弹性的,极化时间约为1010---102-s。

(四)空间电荷极化

介质内的正负自由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分布状况,在电极附近形成空间电荷,称为空间电荷极化,其极化过程缓慢。

(五)夹层介质界面极化

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均匀电介质,叫做夹层电介质。由于各层中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不同,在电场作用之下,各层中的电位,

最初按介电常数分布(即按电容分布),以后逐渐过滤到电导率分布(即按电阻分布)。此时,在各层电介质的交界面上的电荷必然移动,以适应电位的重新分布,最后在交界面上积累起电荷。这种电荷移动和积累,就是一个极化过程。

上述电介质的五种极化形式,从施加电场开始,到极化完成为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属于弹性极化的,极化建立所需的世间都很短,不超过1012-s 。属于松弛极化的,极化时间都较长,在1010

---102-s 以上。夹层极化则时间更长,在101-s 以上,甚至以小时计。弹性极化在极化过程中不消耗能量,因此不产生损耗。而松弛极化则要消耗能量,并产生损耗。

二、 电介质极化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一) 增大电容器的电容量

当电极中为真空时,在电场的作用下,极板上的电荷量为Q0,极板间的电容C 0=U Q 0=d S 0ε。其C 0:真空中的电容;Q0:真空中极板上

的电荷量;ε0:真空中介电常数,ε0=8.86*1014-F/cm ;S:极板面积;d :极板距离。

当电极间放入电介质后,在靠近电极的电介质表面形成束缚电荷Q|,它将从电源吸引一部分额外电荷来“中和”,使极板上存储的电荷增加,因此极板间的电容为C=U Q Q |0+=d S ε。上两式相除有0C C =0

εε=r ε,r ε称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通常用来表示介质的介电特性。

因此,在保持电极间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介电常数还代表将介质引入极板间后使电极上储存的电荷量增加的倍数,即极板间电容量

比真空时增加的倍数。

所以,在一定的几何尺寸下,为了获得更大的电容量,就要选用相对介电常数(r ε)大的电介质。例如,在电力电容器的制造中,以合成

液体(r ε约为3—5)代替由石油制成的电容器油(r ε=2.2),这样就可

增大电容量或减小电容器的体积和质量。

(二) 绝缘的吸收现象

当在电介质上加直流电压时,初始瞬间电流很大,以后在一定时间内逐渐衰减,最后稳定下来。电流变化的这三个阶段表现了不同的物理现象。初始瞬间电流是由电介质的弹性极化所决定的,东西极化建立的时间很快,电荷移动迅速,所呈现的电流就很大,持续的时间也很短,这一电流称为电容电流(i C )。接着随时间缓慢衰减的电流,是

由电介质的夹层极化和松弛极化所引起的,它们建立的时间越长,则这一电流衰减也缓慢,直至松弛极化完成,这一过程称为吸收现象,这个电流称为吸收电流(i a )。最后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电流,是由电

介质的电导所决定的,称为电导电流(I g ),它是电介质直流试验时的

泄漏电流的同义语。吸收现象在夹层极化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发电机和油纸电缆都是多层绝缘,属于夹层极化,吸收电流衰减的时间都很长。中小型变压器的吸收现象要弱些。绝缘子是单一的绝缘结构,松弛极化很弱,所以基本上不呈现吸收现象。

由于夹层绝缘的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利用这一特性来判断绝缘的状态。吸收电流i a 随时间变化规律,

用i a =UC X D t n -式中U :施加电压;C X :被试品电容;t :时间;D 、n :

均为常数。在t 等于零及t 趋近与零时都不适用,但在工程上应用还是可以的。吸收电流i a 是随时间按冥函数衰减的,如将此式两端取对

数,则得lg i a =X UC lg D-n t lg 即吸收电流的对数与时间的对数成一下降直线关系,n 为该直线的斜率。

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适用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都要规定时间。例如在现行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有关标准中,利用60s 及15s 时的绝缘电阻比值(即R60/R15),1min 或10min 的泄漏电流等,作为判断绝缘受潮程度或脏污状况的一个指标。绝缘受潮或脏污后,泄漏电流增加,吸收现象就不明显了。

(三) 电介质的电容电流好介质损耗

前面所述的是电介质在直流电场中的情况。如把电介质放在交变

电场中,电介质也要极化,而且随着电场方向的改变,极化也跟着不断改变它的方向。

对于50hz 的工频交变电场来说,弹性极化完全能够跟上交变电场

变化。当电场从零按正弦规律变到最大值时,极化也从零按正弦规律变到最大,经过半周期后又同样沿负的方向变化。偶极子随电场变化既然电距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则电流C i 一定按余弦规律变化(C i =

dt dI )。在0-2π期间,电距I 是增加的,dt

dI 为正;在2π时C i 为零;在2π--π期间C i 为负。因此,电流C i 超前外施电压u 为90°,这就是电介质中的电容电流。

在0-2

π期间,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即电场对移动

中的电荷做功,或者说电荷获得动能,相当于“加热”。当2π--π期间,电场的方向未变,但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相反,这时电荷反抗电场做

功,丧失自己的动能而“冷却”。在0——π半周中,“加热”和“冷却”

正好相等。,因此电介质中没有损耗。这就是说,在交变电场中,弹性极化只引起纯电容电流,而不产生损耗。

松弛极化则要产生损耗,这将在电介质损耗一节中讨论。

第二节电介质的电导与性能

一、电介质的电导

从电导机理来看,电介质的电导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离子电导时以离子为载流体,而电子电导时以自由电子为载流体。理想的电介质是不含带电质点的,更没有自由电质。但实际工程上所用的电介质或多或少总含有一些带电质点(主要是杂质离子),这些离子与电介质分子联系非常弱,甚至成自由状态;有些电介质在电场或外界因素影响下(如紫外线辐射),本身就会离解成正负离子。它们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移动,形成了电导电流,这就是离子电导。电介质中的自由离子,则主要是在高电场作用下,离子与电介质分子碰撞、游离激发出来的,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形成电子电导电流。当电介质中出现电子电导电流时,就表明电介质已经被击穿,因而不能再作绝缘体使用。因此,一般说电介质的电导都是指离子性电导。

二、电介质的性能

(一)电介质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电介质的性能常用电导率γ或电阻率ρ来表示,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

即γ=ρ1

。固体电介质除了通过电介质内部的电导电流I v 外,还有沿介质表面流过的电导电流I g 。由电介质内部电导电流所决定的电阻,称为体积电阻R v ,其电阻率为

v ρ。由表面电导电流I g 决定的电阻,称为表

面电阻R g ,其电阻率为g ρ。气体和液体电介质只有体积

电阻。

体积电阻率,就是在边长1cm 的正方型的电介质中,

所测得其两相对面之间的电阻。设在正极1和负极2间

的电介质的厚度为d (cm ),电极截面为S (cm )。3为屏

蔽电极,利用它可以排除表面电流,以准确测得内部的

电导电流I v 。如测得电介质的体积电阻为R V (Ω),则体积电阻率为v ρ(cm ..Ω)为v ρ= R V *d S 体积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v γ=

v ρ1=v R 1*s d =G v s d 式中G v 体积电导。

表明电阻率就是在每边长为l 的正方形表面

积上,其两相对边之间量得的电阻。设电介质

表面两级对边之间距离为d (cm ),电极的长度

为l (cm ),测得的表面电阻为R s (Ω),则表

面电阻率s ρ(Ω)为s ρ= R s

d l 。 表面电导率s γ(S )为表面电阻率的倒数,即s γ=

s ρ1*l

d =G S *l d 式中G S :表面电导。

三、 气体电介质的电导

正常情况下,气体为极好的电介质,电导非常小。如给气体加以不同的

电压,则其电流密度与外施电场强度的关系外施场强低于E2时,气体电介质中的电流仍极小极小。在极小场强时,气体中的电流密度j大致他外施场强成正比,基本上符合欧姆定律,如j=γE 式中γ:电导率;E:电场强度。但场强稍微增大时,电流达到饱和状态,不在随外施场强而上升。这是因为在此阶段电流全取决于外界游离因子(如辐射等)引起的气体电介质电离而出现的带电粒子。只有当外施场强显著提高,电介质进入电子碰撞游离阶段,如大于E2时,则由于碰撞电离,才使带电粒子急剧增多,即气体电介质已接近击穿了。

E1_E2的饱和段比较宽,气体电介质在工程应用上总是处于饱和条件下,电离密度不随电场强度变化,电导率就没有意义。又由于气体的电导很小,故只要气体的工作场强低于游离场强,就不考虑气体的电导。

四、液体电介质中的电导

液体介质中形成电导电流的带电质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时电介质分子或杂质分子离解而成的离子;另一种是较大的胶体(如绝缘油中的悬浮物)带电质点。前者叫做离子电导,后这叫做电泳电导。二者只是带电质点大小上的差别,其导电性质时一样的。中性和弱极性的液体电介质,其分子的离解度小。介电常数大的极性和强极性液体电介质的离解作用是很强的,液体中的离子数多,电导率就大。因此,极性和强极性(如水、醇类等)的液体,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用作绝缘材料。工程上常用的液体电介质,如变压器油、漆和树脂以及它们的溶剂(如四氯化碳、苯等),搜属于中性和弱极性。这些电介质在很纯净的情况下,其电导率是很小的。但工程上通常用的液体电介质难免含有杂质,这样就会增大其电导率。

五、固体电介质的电导

固体电介质的电导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部分。离子电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介质所含的杂质离子,特别对于中性及弱极性电介质,杂质离子起主要作用。离子电导的电流密度j

io

,在电场强度较低时,它与电

场强度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即j

io =

io

γ E 式中

io

γ:离子电导率。

当电场强度较高时,离子电导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指数关系,即

j

io =

io

γe ce式中C:常数; E:电场强度。

只有当电场更高时,由于碰撞游离和阴极发射,才大量产生自由离子,电子电导急增。电子电导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也是成指数高校,即

j

e =

e

γe AE式中

e

γ:电子电导率;A:常数。

由于电子电导电流急增,电介质总的电导电流的增长比指数曲线更陡。

曲线分三部分:I部分为欧姆定律阶段;II部分为电场强度高时,电子电流密度成指数曲线上升;III部分为电子电流急增阶段,曲线更陡,开始出现电子电导电流急增的电压,约在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80%左右,这就预示绝缘接近击穿的程度,因而固体绝缘电气设备在运行情况下,固体电介质的电导时以离子电导为主的。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电导,主要决定于它表面吸附电导杂质(如水分和污染物)的能力及其分布状态只要电介质表面出现很薄的吸附杂质膜,这叫做清水性的电介质。这种电介质表面电导就大,如云母、玻璃、纤维材料等。不含极性分子的电介质表面水珠,不构成连续的水膜,这叫做憎水性电介质。其表面电导就小,如石蜡、聚苯乙烯等。还有一些材料能部分溶于水或胀大(如赛璐珞),其表面电导远大于体积电导,所以在测量绝缘泄漏电流或绝缘电子时,要注意屏蔽和具体分析测试结果。

第三节电介质的损耗及的等值电路

在交流或直流电路中,电介质都要消耗电能,通称电介质的损耗。现将电介质损耗的原因及电路分析叙述如下。

一、电介质的损耗

(一)电导损耗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有电导电流流过,这个电流使电介质发热产生损耗,一般情况下,电介质的电导损耗时很小的。

(二)游离损耗

电介质中局部电场集中(如固体电介质中气泡、油隙,气体电介质中电极的尖端等)处,当电场强度高于某一值时,就产生游离放电,又称局部放电。局部放电伴随着很大的能量损耗,这些损耗时因游离和电子注轰击而产生的。游离损耗只在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才会出现,且随电压升高而急剧增加,这在交流和直流电场中都是存在的,但严重程度不

同。

(三)极化损耗

在本章第一节中,曾提到松弛极要产生损耗,其松弛极化建立的比较慢,跟不上50hz交变电场的变化,当电压比零按正弦规律变到最大值时,极化还来不及完全发展到最大,在电压经过最大值后,极化还在继续增长,并在电压已经越过最大值下降的时候达到最大值,以后极化又开始减小,比电压滞后一段时间极化减小到零,并再往负方向发展。这样,极化的发展,总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在电压的第一个1/4周期中,极化中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即电场对移动中的电荷做功,相当于“加热”。从电压的最大值到极化的最大值这一段时间内,情况和前面一样,仍相当于“加热”。从极化的最大值到电压为零这一阶段,电场的方向未变,而电荷移动的方向却变成与电场方向相反,这时电荷反抗电场做功,丧失自己的动能而“冷却”。在一个周期内,“冷却”只发生在较短时间内,在其余较长时间内都是“加热”。显然“加热”大于“冷却”,一部分电场能不可逆地变成热能,产生了电介质的损耗,这就是因松弛极化产生的极化损耗,这种损耗只有在交变电场下才会出现。对于偶极子的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偶极子要随电场的变化而来回扭动,在电介质内部发生摩擦损耗,这也是极化损耗的一种形式。

一般所谓的介质损耗,是指在一定电压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损耗。至于哪一种由电导所引起的,哪一种由极化所引起的,在工程实际测试中,目前不能明确区分。为表征某种绝缘材料或结构的介质损耗,一般不用W或J等单位来表示,而是用电介质中流过的电流的有功分量

的比值来表示tg δ。这是一个无因次的量,它的好处时只有与绝缘材料的性质尺寸有关,而与它的结构、形状、几何尺寸等无关,这样更便于比较判断。

二.电介质损耗的等值电路

如果电介质中没有损耗(即没有

电导,没有游离,也没有松弛极化),

则在交流电场作用下,完全是由弹

性极化所引起的纯电容电流i c ,且

i c 超前电压90°。在有损耗的电介

质中流过的电流,由于含有有功损耗分量,所以它超前电压一个角度?,?小于90°,图中1是2的余角,称为介质损耗角。1的大小决定于电介质中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比,如将电介质看成由一个电阻R 与一个理想的无损耗电容C 并联而成的等值电路,则由图b 得

tg δ=C R I I =C U R U ω=CR

ω1=??

? ??d S f επ21*S d ρ1=ερπf 21 P=U*R U =U 2δωCtg I=δωcos 1*C U ≈C U ω 式中S 极板面积; d 极板间距离; P 介质损耗的功率;I 介质中的总电流; ω 角频率; ρ 绝缘介质的电阻率。

由式可知,电介质的介质损耗与施加电源的频率有关外,它与介质的介电常数及电阻率有关,而与电极的尺寸(S 、d )无关。因此,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tg δ是一种衡量绝缘介质优劣的较好方法。

此外,也可用电阻r 与一个理想的无损耗电容C|

串联而成的等值电路

来分析可得tg δ=

|/C I I r ω=r C |ω I=2cos |U C U ≈δωU C |ω

2I P =r =2U 2cos |δωtg C 2U ≈δδωtg C | 将上述的两种等值电路进行比较,得|C C =2cos

1*δ1=1+2tg δ 只有的当2tg δ较小时,才能使C|=C ,也即

r /R=2tg δ/1+2tg δ 由此可见,r 《R 。

由上面两种等值电路的分析计算可知,介质损耗功率P 与外加电压和电源频率成正比。如外加电压和频率不变,则介质损耗与tg δ也成正比。对于固体形状和结构的被试品来说,如果其电容C 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则介质损耗P ∞εtg δ。但对同类型电介质构造的被试品来说,其ε是定值,故对同类被试品绝缘的优劣,可直接以tg δ的大小来判断。

电介质的击穿

当施加于电介质上的电压超过某临界值时,则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剧增,电介质发生破坏或分解,直至电介质丧失故有的绝缘性能,这种现象叫做电介质击穿。电介质发生击穿时的临界电压值,称为击穿电压U b ,击穿时的电

场强度称为击穿场强E b 。在均匀电场中E b 和U b 的关系为E b = U b /δ

式中δ:击穿处电介质的厚度。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________,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______也叫______,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________。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____________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效应: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效应 2、电流强度:____________,简称电流。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公式:____________ ②单位:________ 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1 A=____mA=____6μA 4、______是形成______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本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经过格式转换,以便大家使用,并对部分内容修改整理。

电介质物理习题

思 考 题 第 一 章 1.1 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表征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是什么? 1.2 什么叫退极化电场?如何用极化强度P 表示一个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平 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平均宏观电场、电容器极板上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1.3 氧离子的半径为m 101032.1-?,计算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1.4 在标准状态下,氖的电子位移极化率为2101043.0m F ??- 。试求出氖的相 对介电常数。 1.5 试写出洛伦兹有效电场表达式。适合洛伦兹有效电场时,电介质的介电 常数ε和极化率α有什么关系?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的关系式又如何表示。 1.6 若用1E 表示球内极化粒子在球心所形成的电场,试表示洛伦兹有效电场 中1E =0时的情况。 1.7 试述K -M 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及其应用范围。 1.8 有一介电常数为ε的球状介质,放在均匀电场E 中。假设介质的引入 不改变外电场的分布,试证: e E E 23+= ε 1.9 如何定义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写出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电容量温度 系数的数学表达式。 1.10 列举一些介质材料的极化类型,以及举出在给中不同的频率下可能发生 的极化形式。 1.11 什么是瞬间极化、缓慢式极化?它们所对应的微观机制各代表什么? 1.12 设一原子半径为R 的球体,电子绕原子核均匀分布,在外电场E 作用下, 原子产生弹性位移极化,试求出其电子位移极化率。答案参考课本简原子结构模型中关于电子位移极化率的推导方法。

1.13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自由电荷密度为σ,现充以介电系数为r ε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保持不变,则真空时:平行板电容器的场强E =______,电位移D =______,极化强度P______;充以介质时:平行板电容器的场强E =______,电位移D =______,极化强度P______,极化电荷所产生的场强______。 1.14 为何要研究电介质中的有效电场?有效电场指的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 组成?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 1.15 氯化钠型离子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子、离子的位移极化。试解释 温度对氯化钠型离子晶体的介电常数的影响。 1.16 试用平板介质电容器的模型(串、并联形式),计算复合介质的介电系数 (包括双组分、多组分)。 1.17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为26/1077.1m C -?=σ。现充 以相对介电常数9=r ε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密度保持不变,计算真空和介质中的E 、P 、D 为多少?束缚电荷产生的场强为多少? 1.18 一平行板介质电容器,其板间距离cm d 1=,210cm s =,介电系数ε=2, 外界V 5.1的恒压电源。求电容器的电容量C ;极板上的自由电荷q ;束缚电荷q ';极化强度P ;总电矩μ;真空时的电场0E 以及有效电场Ee 。 1.19 边长为10mm 、厚度为1mm 的方形平板介质电容器,其电介质的相对介 电系数为2000,计算相应的电容量。若电容器外接V 200的电压,计算: (1)电介质中的电场; (2)每个极板上的总电量; (3)存储在介质电容器中的能量。 1.20 试说明为什么TiO 2晶体具有较高的r ε。 1.21 列举一些材料的极化类型以及在各种频率下所能发生的极化形式。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相关物理量 物理量英文字母单位 1、电流I安(A)毫安(m A)微安(μA) 2、电压U伏(V)毫伏(m V)千伏(KV) 3、电阻R欧(Ω)千欧(KΩ)兆欧(MΩ) 4、电功(电能)W焦(J)千瓦时(kw.h)伏安秒(V AS) 5、电功率P瓦(W)千瓦(KW)兆瓦(MW) 6、电热Q焦(J) 二、相关公式 1、欧姆定律I=U/R U=IR R=U/I 2、电功W=UIT W=Pt(普适公式) W=I2RT W=U2/R*T (纯电阻) 3、电功率P=W/t P=UI(普适公式) P=I2R P=U2/R(纯电阻) 4、电热Q=I2Rt(普适公式) Q=W=UIt=pt=U2/R*t(纯电阻电路)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①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①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电流路径 ②开关在任意位置作用都相同②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条 支路 ③各用电器直接相互影响③各用电器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I1+I2 ④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④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总 ⑤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⑤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A B C 即 U 总=U 1+U 2 即 U 总=U 1=U 2 ⑥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⑥总电阻比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即 R 总=R 1+R 2(相当于导体变长了) (并联后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了) ⑦串联正比分压 U1/U2=R1/R2 ⑦并联反比分流 I1/I2=R2/R1 ⑧W1/W2=R1/R2 ⑧W1/W2=R2/R1 ⑨P1/P2=R1/R2 ⑨P1/P2=R2/R1 ⑩Q1/Q2=R1/R2 ⑩Q1/Q2=R2/R1 四、相关实验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注意控制变量法 (一)欧姆定律: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①电路图 ②变阻器的作用 ③实验过程 ④实验结论 2、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 ①电路图 ②变阻器的作用 ③实验过程 ④实验结论 (二)伏安法测电阻 ①电路图 ②实验原理 ③变阻器的作用 ④实验过程 (三)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①电路图 ②实验原理 ③变阻器的作用 ④实验过程 (四)探究电功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会描述实验过程,并根据电路图判断探究的内容 (五)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会描述实验过程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 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生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 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介质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dielectric physics 研究电介质宏观介电性质及其微观机制以及电介质的各种特殊效应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基本内容包括极化机构、标志介电性质的电容率与介质的微观结构以及与温度和外场频率间的关系、电介质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介质损耗、介质击穿机制等。此外,还有许多电介质具有的各种特殊效应。 电介质性质电介质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等范围广泛的物质。固态电介质包括晶态电介质和非晶态电介质两大类,后者包括玻璃、树脂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是良好的绝缘材料。凡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上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因而形成宏观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极化,能产生电极化现象的物质统称为电介质。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有些电介质的电阻率并不很高,不能称为绝缘体,但由于能发生极化过程,也归入电介质。通常情形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互相抵消,宏观上不表现出电性,但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产生如下3种类型的变化:①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分布产生畸变,从而产生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称为畸变极化;②原来正、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中心彼此分离,称为位移极化;③具有固有电偶极矩的分子原来的取向是混乱的,宏观上电偶极矩总和等于零,在外电场作用下,各个电偶极子趋向于一致的排列,从而宏观电偶极矩不等于零,称为转向极化。电介质极化时,电极化强度矢量P与总电场强度E的关系为P=ε χe E,ε0为真空 电容率,χ e 为电极化率,ε r =1+χ e 称为相对电容率(见电极化强度,电极化率)。电极化率或 电容率与外电场的频率有关。对静电场或极低频电场,上述3种极化类型都参与极化过程,一定电介质的电容率为常量。电场频率增加时,转向极化逐渐跟不上外电场的变化,电容率变为复数,虚部的出现标志着电场能量的损耗,称为介电损耗。频率进一步增加时,转向极化失去作用,电容率减小。在红外线波段,电介质正、负电中心的固有振动频率往往与外场频率一致,从而产生共振,表现为电介质对红外线的强烈吸收。在吸收区,电容率的实部和虚部均随频率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在可见光波段,位移极化也失去作用,只有畸变极化起作用。光频区域的电容率实部进一步减小,它对应电介质的折射率,虚部决定了对光波的吸收。在强电场(如激光)作用下,极化强度P与电场强度E不再有线性关系,这使电介质表现出种种非线性效应(见非线性光学)。各向异性晶体的电容率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来表示,需用张量表示。 电介质特殊效应对电介质特殊效应的理论和应用构成了电介质物理学另一方面的研究内容。这些特殊效应包括:①压电效应。一些晶体因受外力而产生形变时,会发生极化现象,在相对两面上形成异号束缚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晶体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石英、酒石酸钾钠(罗谢耳盐)、磷酸二氢钾(KDP)、磷酸二氢铵(ADP)、钛酸钡,以及砷化镓、硫化锌等半导体和压电陶瓷等。压电晶体的机械振动可转化为电振动,常用来制造晶体振荡器,其突出优点是振荡频率的高度稳定性,无线电技术中可用来稳定高频振荡的频率,这种振荡器已广泛用于石英钟。压电晶体还普遍用于话筒、电唱头等电声器件中。利用压电现象可测量各种情形下的压力、振动和加速度等。 ②电致伸缩。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一些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伸长或缩短形变,称电致伸缩。利用电致伸缩效应可将电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常用于产生超声波的换能器,以及耳机和高音喇叭等。 ③驻极体。除去外电场或外加机械作用后,仍能长时间保持极化状态的电介质称为驻极体。驻极体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技术上大多采用极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驻极体材料。驻极体能产生30千伏/厘米的强电场。驻极体能存储电荷的性能已被用于静电摄影术和吸附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气体过滤器。

电学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点一、原子及其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进一步结构的秘密。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由带正点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知识点二、摩擦起电及原理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3)摩擦起电原因: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4)摩擦起电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三、两种电荷 (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的现象。(梳子上面粘有头发)。 (2)大量的事实及实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4)电荷之间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 带负电 核外电子 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 电中性 原子 不带 带正 质子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完整版)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的电学部分占了物理学科内容的大篇幅内容,也是比较难学的一部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巨人中考网为大家进行了汇总,以供考生参考。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电介质物理课后答案

思 考 题 第 一 章 1-1 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表征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是什么? 答: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在介质内部感应出偶极矩、介质表面出现 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其宏观参数为介电常数ε。 1-2 什么叫退极化电场?如何用极化强度P 表示一个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平均宏观电场、电容器极板上充电 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答:在电场作用下平板电介质电容器的介质表面上的束缚电荷所产 的、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起削弱外电场的作用,所以称为 退极化电场。 退极化电场:0 0εεσP E d -=- = 平均宏观电场:) 1(0-- =r P E εε 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0 0000εεεεεσP E P E D E e +=+=== 1-3 氧离子的半径为m 101032.1-?,计算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提示:按公式304r πεα=,代入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1-4 在标准状态下,氖的电子位移极化率为2101043.0m F ??- 。试求出氖的 相对介电常数。 解: 氖的相对介电常数: 单位体积的离子数:N =253 23 1073.24 .221010023.6?=?? 而 e r N αεε=-)1(0

所以:0000678.110 ?+ =εαεe r N 1-5 试写出洛伦兹有效电场表达式。适合洛伦兹有效电场时,电介质的介 电常数ε和极化率α有什么关系?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的关系式又如 何表示。 解:洛伦兹有效场:E E E e ''++=3 2 ε ε和α的关系: αεεεN 0 31 21=+- 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为:L βεεα3 ) 2)(1(+-- = 1-6 若用1E 表示球内极化粒子在球心所形成的电场,试表示洛伦兹有效电 场中1E =0时的情况。 解:1E =0时, 洛伦兹的有效场可以表示为E E e 3 2 +=ε 1-7 试述K -M 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及其应用范围。 答:克-莫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0=''E 其应用的范围:体心立方、面心立方、氯化钠型以及金刚石结构 的晶体;非极性以及弱极性液体介质。 1-8 有一介电常数为ε的球状介质,放在均匀电场E 中。假设介质的引入 不改变外电场的分布,试证: e E E 2 3 += ε 解; 按照洛伦兹有效电场模型可以得到:在0=''E 时 E E e 3 2 += ε 所以 e E E 2 3 += ε 1-9 如何定义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写出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电容量温 度系数的数学表达式。 答:温度变化一度时,介电常数的相对变化率称为介电常数的温度 系数。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梳理-基础知识部分

九年级电学知识梳理 简单电路专题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源:能持续提供电能(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的装置。 给干(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用电器短路:某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造成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直接走短路 的那条导线,这种情况有可能不会使电源短路,但有时也会使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3、电路图与实物图: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 连接电路时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 按一定顺序连接各个器件,防止出现短路或者断路。③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④电源的两极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4、电流和电流表 电流强度——I(简称电流)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的国际主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kA、mA、μA 电流表量程——分度值 0~0.6A——0.02A 0~3A——0.1A 5、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串联。 ②电流要流进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 ③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很快烧坏(因为电路 中,电流表等同于一根导线,并不是用电器)。 6、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流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电流表的读数步骤: 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③最后根

电介质物理试卷

电介质物理学模拟试卷(一) 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填充题(36分): 1. 写出下列参数的定义式(6分): ①电容温度系数α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介电系数温度系数αε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松弛时间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偶极子转向极化率α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热离子松弛极化率α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德拜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为ζ,现填充相对介电系数为εr.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保持不变.求:①真空时,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场强E0=__________________, 电位移D0=______________,极化强度P0=__________________;②充以电介质时,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场强E介=__________________,电位移D介=______________,极化强度P介 =_______________. 极化电荷所产生的场强E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3. 用极化强度P表示一个相对介电系数为εr.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宏观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板上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 气体电介质自持放电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5. 根据瓦格纳的固体电介质热击穿理论,固体电介质发生热击穿时,其数学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在双层电介质中,不发生空间电荷极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钙钛矿型结构的离子晶体电介质产生自发极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问答题(64分): 1.氯化钠型离子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子,离子位移极化.试求其介电系数的温度系数,并解释温度对氯化钠型离子晶体的介电系数的影响.(14分) 2.某一电介质具有两个不同的松弛极化时间: ①.写出ε’,ε”与频率的关系; ②.画出在一定的温度下, ε’,ε” ,tanδ与频率的关系曲线,且标出ε” 和tanδ的极值频率; ③.画出在一定的频率下, ε’,ε”的温度关系曲线; ④.画出这一介质的柯尔---柯尔图.(20分)

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C

【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物理】【姚熹、张良莹】【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1 半径为a 的 球带电量为q ,电荷密度正比于距球心的居里。求空间的电位和 电场分布。 解: 由题意可知,可设kr =ρ 再由于 ?=q dv ρ,代入可以求出常数k 即 ?=424ka krdr r ππ 所以 4a q k π= r a q 4 πρ= 当 a r >.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0 24επq r E = ? ; 2 04r q E πε= ?∞ = ?=r r q dr E U 04πε 当 a r <<0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4 042 0400 2 41 1 4a qr dr r r a q dv r E r r εππερεπ=?== ??? 4 02 4a qr E πε= dr r qr dr a qr dr E U a r a r ??? ∞∞ +=?=20 2 40244πεπε a q r a a q 0334 04)(12πεπε+ -= )4(12334 0r a a q -= πε 1-2 电量为q 的8个点电荷分别位于边长为a 的立方体的各顶角。求其对以下 各点的电距:(1)立方体中心;(2)某一面的中心;(3)某一顶角;

(4)某一棱的中点。若8个点电荷中4个为正电荷、4个为负电荷,重新计算上述问题 解 :由电矩的定义 ∑∑==i i i i i i r q r q μ (一)八个电荷均为正电荷的情形 (1)立方体的在中心: 八个顶点相对于立方体中心的矢量和为∑==8 10i i r ,故0==∑i i i r q μ (2)某一面心: 该面的四个顶点到此面心的矢量和 ∑==4 1 0i i r ,对面的四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8 5 4i i a r 故qa 4=μ; (3)某一顶角 :其余的七个顶点到此顶点的矢量和为: ∑==7 5 34i i a r 故qa 34=μ; (4)某一棱的中心 ;八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为∑==7 5 24i i a r 故qa 24=μ; (二)八个电荷中有四个正电荷和四个负电荷的情形与此类似; 1-3 设正、负电荷q 分别位于(0,0,l /2)、(0,0,-l /2),如图所示。求 场点P 处电势计算的近似表达式,试计算在场点(0,0,l 23),(0,0,l 2 5 ) 处电势的近似值,并与实际值比较 解:P 点的电势可以表示为: ? =-++??= )1 1(40 - +-r r q πε

初中物理电学学习知识点及公式总结.doc

. 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R1=I2R2 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U1=U2 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 电阻阻值都要小。(总电阻越并越小) 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 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 ◆如果 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

. 功:◆串路:功等于各个用器的功之和。即:W = W1+ W2+?Wn 流通各个用器所做的功跟各用器的阻成正比,即: ◆并路:功等于各个用器的功之和。即:W = W1 + W2+?Wn 流通各支路在相同所做的功跟支路的阻成反比。即: 功率:◆串路:功率等于各个用器功率之和。即: P = P1+P2+?Pn 各个用器的功率与各用器的阻成正比 ◆并路:功率等于各个用器的功率之和。即:P = P1+ P2+?Pn 各支路用器的功率与各个支路的阻成反比。 2、公式:(☆☆☆☆☆) ◆ 流 (A) : I=U/R (流随着,阻) ◆ (V) : U=IR(不随流。是生流的原因) ◆ 阻(Ω ): R=U/I( 于此公式不能阻与成正比,与流成反比。阻与 流、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度,温度有关) ◆ 能 (J): W=UIt , W=Pt (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W=I2Rt, W=U2t/R ( 适用于阻路中) KW.h 也是能的位俗称度。1KW.h=3.6 ×106 J ◆ (J):Q=I2Rt( 普适公式 )在阻路中(消耗能全部用来生量的路), Q=W 。所以在阻路中算可通算能来。注意:接有机的路不 是阻路,在的路中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九年级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回顾与归纳 电学一:电路 一、简单电路的组成 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二、电路种类 1、通路:线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正 _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到电源负__极. 2、开路:线路断开时,电路中没有(有或没有)电流. 3、短路:当电源直接用导线相连时发生短路,此时用电器中没有电流;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使电源及导线发热过多而被烧坏,因此电源是不允许被短路的. 三电路的连接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金、银、铜铁、铝等)、人体、大地、碳、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难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纯水等.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有可能变为导体. 五、六、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进户线有有两条,一条叫零线,叫火线,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灯和开关是串联连接的,插座和电灯并联连接. 2、白炽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_能和光能,因此灯丝要用熔点高的钨制成 3、电路中的总电流是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过安全电流的常见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功率过大. 七、安全用电 1、触电:触电一般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事实表明,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触电类型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皮。发生触电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3、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 4、三线插头:标有L字样的接火线;标有N字样的接零线;标有E字样的接地线; 电学二:欧姆定律 一、电流I 1、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负极.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必须有电源,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 3、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强弱。用符号 I 表示。 4、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主单位是安培,国际符号是A.1 A=103mA=106μA 5、电流表( ):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它必须串联在被测的电路中,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通过它的电流绝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使用时,绝对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它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6.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数学表达式I=I 1=I 2 . 并联电流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I=I 1+I 2 二、电压U 1、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主单位是伏特,国际符号是V.1kV=103V=106m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照明电路(或称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2、电压表( ):实验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测量时,必须把它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正接线柱应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使用时,所测电压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3、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数学表达式:U=U 1+U 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数学表达式:U=U 1=U 2 . 二、电阻R 1、电阻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导体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主单位是欧姆,国际符号是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