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上篇西庄村张家组村庄布点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二.规划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

三.规划原则

四.规划目标与定位

五.规划重点

六.规划范围与期限

第三章西庄村张家组现状概况

一.概况

二.村庄分布现状

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重点

三.产业布局

四.实施措施

第五章村庄布点规划

一.村庄分布概况

二.现状存在具体问题

三.发展的新特点

四.村庄布点体系

第六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一.村庄服务设施

二.村域道路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生态建设目标

四.规划措施

下篇村庄建设规划

第八章总体构思

一.设计理念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构思

第九章中心村规划布局

一.规划布局特点

第十章市政设施与竖向

一.市政设施

二.竖向

三.近期项目安排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

上篇村庄布点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这主要是看绝大多数农民的变化,九亿农民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2.五个统筹与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统筹”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认识、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全新思路。

“五统筹”,特别是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用城乡一体化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转变偏重城市的发展模式,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三农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

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解读

会埠镇是江西省宜春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奉新县城西部,距县城20公里,东连赤岸镇,西界罗市镇,南与高安市伍桥乡接壤,北和噪下镇毗邻。会埠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在奉新县腹部,是平原至山区的结合部,属丘陵地带。潦河自西向东流,省道奉上公路与潦河平行横贯全境。会埠镇辖12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159个村民小组,5275户,19029人,耕地面积48053亩。现西庄村位于高速出口约3公里,有山林面积24162亩,耕地面积4830亩,现有11个村民小组,361户,1616口人,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和外出务工。西庄村下有一自然组为张家组,即云飞扬蔬菜基地所在。有山林2340亩,耕地面积634亩(流转500亩云飞扬)。现有59户,248口人。目前常住居民112口人。除种植水稻,多数到外务工及云飞扬基地务工。

二.规划主要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明确下保村村庄建设规划的规划原则和目标。

同时,规划从现状条件分析人手,通过现场调查和基础数据的分析,了解现状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发展概况,找出下保村在村庄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突破,提出具体的村庄布点原则,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容量,对各基层村进行整合,形成合理村庄布点体系;同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空间布局方案。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

(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

(4)《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16号)

(6)《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2)

(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2006)

(8)与规划相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及文件等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在村庄规划建设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增加农民对村庄建设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的要求,保护农民的利益。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针对各基层村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情况,实事求是,逐步搬迁。

4.有利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规划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体现人性化,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5.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村庄建设规划应与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并小村为大村”的农房建设方针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规模太小,不仅农村土地利用率低,而且不利农村公益基础设施的配套,要注意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6.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丢掉。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

7.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要协调奉新县总体规划、奉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等规划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

四.规划目标与定位

1.规划目标

(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剩余劳动力,做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2)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4)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西庄村、和谐西庄村。

五.规划重点

规划通过现状调研,了解村民们的关注焦点,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规划重点如下:

1.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水稻、棉花、油菜以及枣子、美国香瓜等经济作物。

2.提高村庄主要道路等级和路面质量,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3.增加基层医疗点,加大医疗投入,解决村民日常就医需要。

4.配套村民文化休闲场所,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六.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村庄布点规划的规划范围即整个西庄村的行政范围,中心村详细规划的范围即西庄村张家组新村庄范围。

2.规划期限

近期:2017—2020年

远期:2017—2025年

第三章西庄村张家组组现状概况

一.概况

西庄村位于高速出口约3公里,有山林面积24162亩,耕地面积4830亩,现有11个村民小组,361户,1616口人,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和外出务工。西庄村下有一自然组为张家组,即云飞扬蔬菜基地所在。有山林2340亩,耕地面积634亩(流转500亩云飞扬)。现有59户,248口人。目前常住居民112口人。除种植水稻,多数到外务工及云飞扬基地务工。

当前新农村建设进度如下:

1.改水改厕--计划数59户,已完成54户(完成90%)

2.改路--计划数2056米

3.拆旧--计划数5500平米,已完成5150平米(完成93%)

4.改沟--计划数2656米

5.改塘--计划数3口

二.村庄分布现状

1.概述

西庄村张家组现状村庄都较均匀分布全村。

2.各自然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用地与功能布局问题

①.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土地浪费较严重;

②室内环卫设施、宅前道路和消防安全条件差;

③村内的教学设施不完善,村内缺少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影响;

④村内没有卫生服务所,村民的卫生保健工作缺乏一定的保障;

⑤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没形成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⑥无村民活动场地。

⑵道路交通问题

①现有的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村内小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硬化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泥土路;

②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

③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在村中乱停乱靠;

④村内任何的交叉路口没有任何提示,村民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安全保障;

⑶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问题

①无供水设施;

②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③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严重影响的环境卫生质量;

④村民家庭多为简易厕所或室外独立厕所,卫生设施条件差。

⑷景观风貌问题

①建筑形式杂乱,乡村特色不突出;

②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能否把产业做

强做大,真正使农民富裕起来,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

一.总体思路

1.科学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眼经济效益提高,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发展适应性农业。

2.提高产业化水平。

以工业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扩大特色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

3.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搞好水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林网。

二.发展重点

1.养殖产业的生产;

2.水稻生产,大力发展水稻的深加工作业;

3.生态林业。结合用材林、风景林、水土保持林的绿化模式,点、线、面结合,提高绿化覆盖率。

三.产业布局

1.养殖产业基地。

水稻是西庄村张家组的传统产业,规划西庄村张家组的居住生产区形成局部种植产业;

2.林业生产基地。西庄村位于高速出口约3公里。发展林木的深加工的优势明显;

3.粮油生产基地。贯彻国家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要求,保证基本农田用地;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采用梯田;进行农田林网绿化,减少水土流失;推广生态环保型的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治农业污染。

四.实施措施

1.正确处理群众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坚持统分结合搞好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到户”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但也要注意,如果农户在产业门类的选择上过于散而乱,产业就难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路子,在帮助农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既要注意根据群众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自下而上来科学确定,又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围绕村主导产业来选择,自上而下把全村的主导产业逐一分解到户,实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

2.注重强化后续跟踪服务,真正使产业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农村产业规划落实到户,如果后续服务跟不上,农民在发展产业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无人问津,农民发展产业的积

极性就会受挫,产业规划也就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和新的形式主义。因此,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链条式的全程跟踪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重点帮助解决好资金、技术、销售等节点问题。

3.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快建立起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提供必要的帮扶服务是必要的,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政府则逐步剥离其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提供社会化服务上来。比如,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销售服务,主要是要充分发挥理事会、产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防止陷入大包大揽的尴尬境地。

4.着力解决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产业规划到户后,如何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就成为一道新的课题。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可以通过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科学合理地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等,以“公司(市场)+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并通过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第五章村庄布点规划

一.村庄分布概况

现状村庄数量过多、散乱,基础设施水平低,环境面貌差,村内住宅布局无序。按照一些地方提出的“五新一好”建设方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好班子),首先必须解决村域村庄的总体布局,对村庄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农村正处于快速变化过程中,村民居住模式要与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本规划规划期跨度达15年,可以肯定十五年后农村状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远期村庄布局立足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现导向性;近期村庄布局要立足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按照政策导向,力求有创新、有作为。近、远期村庄布局均体现节约用地的原则,节约出的土地进行复垦用于农业生产。

二.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

1.“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自改

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农民建设了新的住房,住房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住宅布局零乱、风格各异、环境脏、乱、差,缺乏公共空间,村庄呈现出“散”与“拥挤、混乱”的两种情况,村庄面貌、人居环境恶化。没有一个村庄经过规划设计,住宅单体简陋,新建住宅无序布局、村庄绿化等风貌建设缺乏统一的考虑,村庄的景观形象较差。

2.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由于基础设施投入渠道少,农村生活性、公益性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很多村庄缺乏基本的清洁供水、卫生、体育、商业、教育服务设施,道路等级低,供电、通信等设施标准低。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等新生活、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但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了农民生活改善、生产发展。

3.村庄布局散乱,浪费土地、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出现了“空心村”,村庄规模过小、分布过于分散、宅基地占地面积过大。村庄住宅分布凌乱,占地过大,。粗放的用地模式不符合我国节约用地的原则,也使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加大,影响了积聚效益的实现。

三.发展的新特点

1.由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化肥及农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改进,

农业投入的劳动力大为减少,很多家庭仅是老人与妇女从事农业生产,新情况使居住地距农田的半径可以适当加大。

2.由于很多农村人口在外打工,平时家中居住人口少,使得家庭养殖规模缩减,很多家庭饲养的家禽减少,现规划设计居民居住地分为生活区与生产区,使得人、畜、禽混居的问题有可能得以解决;

四.村庄布点体系

1.村庄布点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将全村的村庄布点体系划为中心村——自然村一级结构体系。

第一级:中心村一个,西庄中心村。

2.村庄布点的职能结构

⑴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是村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是本行政村内较大的居民点,有为本村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本生活福利设施。

⑵自然村:基层的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居民点。

3.村庄布点控制

村域村庄体系呈“矩形”沿村路两边均匀布置,“一心”指中心村;

4.建设措施

⑴近期引导建设型村庄要进行详细规划。加强规划管理,镇政府依据详细规划审批村民宅基地;要统一规划、分片建设;要控制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保证不被侵占。

⑵政府对村庄的投资要重点投入此类村庄,以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吸引村民,以财政资金补助村民拆建,以宅基地审批手段促进村民到此类居民点建房。

⑶疏通村庄道路,拆除阻路建构筑物;

⑷提高村庄与外部交通道路的质量;

⑸环境治理,建立垃圾收集点、垃圾池,禁止垃圾乱堆乱放,建设村庄雨水、污水排水沟,有组织排放进附近污水塘;

⑹绿化美化村庄,沿村庄主要道路、房前屋后等处绿化,拆除废弃房屋、整理村庄中的空地进行绿化,绿化可结合经果林进行。

第六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一.村庄服务设施

1.村级综合服务:在村庄规划布置村委会、医疗所、幼儿园、敬老院、畜牧兽医站、商店、文体活动室、电信服务站、休闲场地等。

2.电力、电讯:依托杜集乡的设施,近期线路保留现状,远期线路沿路架设。

3.给排水:集中供水设施,包括集中供水水井、水窖、管道;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或盖板污水沟等。

4.环境卫生设施:公厕、垃圾池等。

5.生产设施:公共晒场等。

二.村域道路

规划把村域道路系统规划与土地整理、林网绿化结合,为农业机械化、土地的“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创造条件。

规划把村域道路分为两级,一级道路红线宽6米,两侧各控制2米宽绿化带,支道路红线宽米,两侧绿化带1米。由横穿村中央的村陈路为规划主道路,两边民房众多,距离道路为10米(其中包括2米的绿化带)。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恢复培育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关键问题,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

措施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3.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三.生态建设目标

1.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以生态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高效、和谐、安全生态经济体系;

3.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建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4.实现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促进村民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培育有理想、有文化、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四.规划措施

1.农田整治

通过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建设标准化农田,加强农田林网绿化。

2.生态家园

发展“一池三改”,即推广普及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村庄环境卫生,防治环境污染。

3.林业工程

林业发展与果林、用材林、风景林、水土保持林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期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4.蓄水工程

以有效解决缺水问题为突破口,加强水资源开发保护,着重抓好人畜饮水工程、蓄水工程、引补水工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下篇村庄建设规划

第八章总体构思

一.规划设计理念

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培育“新农民、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体现“节约社会、和谐社会”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村庄。改变村庄布局零散,宅基地过大的状况。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生态化原则。规划充分结合现有自然生态要素,加以改造利用。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的互融与共生,满足主体人的行为在物化空间中的体验需求。

2.合理布局,创造特色村庄的原则。注重村庄各功能区空间的形态特征和网络结构。创造出有特色的村庄环境,使村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村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村庄空间的可生长性,以适应未来村庄发展的需要。

三.规划目标

1.整体规划符合当前西庄村生产、生活实际,同时适应未来发展改造的需要。

2.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规划多样化的户型。

3.力求体现江西民居特色;

4.力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有农村特色的村庄环境风貌;

5.建设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质量。

6.满足节地的要求,空间规划有序。

四.规划构思

1.空间布局构思

农村的住宅建设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开发,空间的均衡性要求高,又由于规划村庄的用地都较为平整,因此,规划村庄采取规整的布局方式。

2.基础设施

不仅考虑建设条件,同时考虑今后维护的能力。我们相信,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资是能够形成的,但村集体如果没有较强经济实力及管理能力,是难以维持设施运转的,因此,设施的标准要符合农村实际。

不仅考虑生活性服务设施,同时要考虑生产性服务设施。村庄周边要布置打谷场,农宅中要为庭院经济留有余地,为农业生产工具存放规划空间。

第九章中心村规划布局

一.规划布局特点

本次规划以节约土地、尊重现状、生活方便和环境整洁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

本次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空间布局模式。“一心”即村民服务区,,主要沿路布局。打破了以往村庄服务设施分散布局的理念,集村部、医务室、活动中心、商店、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于一体。“一轴”即村庄生长轴,也是村庄的历史发展轴。

规划结合现状设置了一个村民公共活动场地;在村周边均匀布置了多个公共晒场,可以充分满足村民的生产要求。

村庄建筑以联排独院式住宅为主,建筑层数二层居多,每户占地20×14=280㎡,住宅建筑面积150㎡。

第十章市政设施与竖向

一.市政设施

村庄规划工程管线共有4种,即排水、给水、电力、电信。电力、电信线路采取杆线架设。

1.排水

村庄排水采用雨污合流制。雨水与污水经排水管网直接排入排洪沟。

2.给水

村庄给水水源为水井。各村庄通过物探确定井位。规划在村中原水井的位置处设一口水井。规划要求采取集中供水。

规划选用村庄主配水管为φ50,次配水管为φ32。

3.电力

村庄供电电源经变电房调压后输入。

4.弱电

近期规划电话线、广播线,中远期规划宽带网络的接入。

二.竖向

规划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生态环境,增强村庄景观效果。

三.近期项目安排

1.村域道路规划建设

近期规划实施建设和改造的道路有:

村域主干道:宽6米;

村域支路:宽米;

道路结构层材料一览表

2.中心村规划建设

近期将重点建设中心村,完善中心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主要包括村内的道路系统;新建医疗室、村级活动中心、小商店、农产品交易市场、公共晒场、硬地绿化等。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建议

1.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西庄村的投资比重,主要体现在支持西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2.大力发展公共工程事业建设。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以西庄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新社区,构建新体制;

3.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新型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坚持“政策稳农”、“科技兴农”、“流通活农”、“开发富农”、“服务助农”、“法制护农”、“党建保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4.加强西庄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村民妥善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污水、垃圾治理,改善环境卫生;注意村庄安全建设。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龙街镇立昌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前期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立昌村委会根据县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订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前期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立昌村委会隶属于澄江县龙街镇,位于江川与澄江的交界处,共有农业人口672户2442人,共有八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292.52亩,属于山区村委会,多年来的经济收入都以种植烤烟为主,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活非常艰苦。自2002年立昌村开发旅游事业以来,产业结构有了根本上的变化,靠海边的大部分村民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支柱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立昌村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立昌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目标任务 通过五年的努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塑造新面貌、树立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制定一个好规划、创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环境,使立昌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村标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为了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工作由具体人员抓落实,9月4日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成立了立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刘建勋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免费文秘 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10-06-27 22:59:1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200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清工作思路,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突出实效,找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新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我镇的2008年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美岱召镇位居土右旗东大门,地处呼包二市的结合部,资源丰富,区位优

势,呼包高速公路、110国道横贯东西、美将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畅通,是典型的沿山区和黄灌区结合的乡镇。全镇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和1个居委会,有耕地面积万亩,总人口9190户、36700人。我镇现共有13个村被列为全旗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沙图沟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二、2008年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为切实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进一步发展当地经济,今年新建村村通水泥路21公里,其中沙图沟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公里。今年新修砂石路6公里,养护维修任三尧等9个村道路63公里。 2、安全饮水工程:今年,我镇完成了何家00、西营子、协力气、车站、小井营5个村的自来水安装,安装用户达到1600户,投入资金30余万元,进一步改善了村民饮用水条件,让村民喝上

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另外还完成了美岱召、沙图沟、河子、马场等4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工作,完成了安全自动化饮水工程。 3、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镇新农村示范点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为丰富农民朋友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资源。 4、沼气池建设工程:今年我镇已完成沼气池安装252户,超目标任务62户。初步实现“节约能源、美化环境、变废为宝”,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安装沼气池。 5、卫生室建设:各村利用村内现有闲置房屋,成立并修缮卫生室,沙图沟村新建卫生室,各村的卫生室投入使用情况良好,既方便村民就医用药,又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二)其他五项建设任务进展情况 1、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镇继续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以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在全力抓好全镇财税工作的同时,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图,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新农村规划效果图

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城市的景观、生活在广泛地影响着农村的居民,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从观念上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行房屋建设,村落绿化建设,道路的修缮硬化和绿化,还增加了健身娱乐设施。1980年以后,农村的住房条件大有提高,先富起来的村落对居住环境也有了高的要求,兴建了村公园。使农村的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在村庄的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己经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人文景观再现、延续和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加强了对农村规划、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研究。 加上农村许多当地政府的反思和重视,己经出现开始注重前期规划设计的趋势。相关的法令和法规也正在被提上日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目前,虽然全国有26%的村庄己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对于管理者来说,制定规划只是政策需要,没有真正实施的可能。己经建成的新村,缺乏农村的环境特征,设计者没有对农村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一味迎合居民的需求。 ①建筑形式欧化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和人民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农村的居民也盲目的模仿城市中见到的欧式建筑,在有着5000年中华文明的土地上长出了欧式特征的建筑,破坏了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田园风光,岂不知欧式建筑的形式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我们的农村民居建设也应该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②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化当前的有些农村环境景观设计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将适合城市环境的设计照搬到农村的规划设计当中。修建了不适合农村规模的宽马路,大尺度

新农村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新农村建设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和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农民住房建设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通知》及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本实施方案所称农房是指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依法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和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的住房、生产用房和附属设施。 二、规划控制范围 以下规定区域,为农房禁止规划建设区域: 1、公路两侧。包括所有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其中省道从道路水沟外边缘线起15米,县道从道路水沟外边缘线起15米、乡道10米,村道5米;镇内金环线沿线10米内不得建房,涪环线沿线15米内不得建房,普通道路沿线5米内不得建房。 2、铁路两侧。从路基外侧起算各50米; 3、河道两岸。从防洪堤内上侧起算,河道两侧各20米,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4、水库。金星水库、大岭包水库,从水库正常水位线起外延伸100米。

5、天然气输气管线、高压线走廊两侧、有地质灾害的地方控制范围,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重要设施及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仓库规定的安全距离及隔离带内。 三、农房建设选址要求 1、每户人均30平方米的宅基地,每户超过5人的按5人计算。 2、建设用地必须符合***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不得占用耕地(基本农田)建房,不得在禁止建设区域内建房。 3、新建农房的,需书面承诺自愿无偿拆除原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附着物,否则不予办理建房审批手续。房屋完工后,应按承诺及时拆除旧房并复垦。 四、农房建设申报资料 (1)农村村民建房申请书、农村村民建设用地呈报审批表。 (2)户籍或身份证明。 (3)集体土地权属证明。 (4)地形图及拟建房屋平面图(标明拟建房屋座落的具体位置及临近建筑物、构造物和道路关系)。 (5)房屋布局总平面图。 五、农房建设报批程序 (1)本人申请。 (2)村民小组签署意见。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案范文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方案范文 20xx年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新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明确目标,整村推进 20xx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要继续围绕农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行村级“1 2”模式,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按照省委整村推进扶贫村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市委“全面建设小康村”示范点要求,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小康新村建设。要充分整合各种帮扶力量,

形成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工作强大合力。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五种能力”,即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按照农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级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村级“1 2”模式创新村级组织制度,实现村级主要负责人”一肩挑”,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组织核心领导、村民主体自治、配套组织紧密配合的和谐机制。要配合组织部门搞好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是我市的党委换届年,乡镇党委、县(市、区)党委、市委将相继换届,各包村单位、工作队要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平安、和谐常州的战略高度出发,支持这项工作。 二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各工作队要按照市委确立的“一县一品”和“数县一品”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烤烟、粮油、畜禽、蔬菜、竹木、水产、药材等10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布局做文章、想办法。坚

新农村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前言 1.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人民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登封市唐庄乡积极相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委托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内容为登封市唐庄乡雪沟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如何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1 为深入贯彻全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和“美丽乡村”推进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目标,根据水头镇党委、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现制定曾岭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创新思路,增加建设投入,把村庄建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5年的时间内,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村民代表会提出的“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主要任务 1、曾岭村岭头自然村安路灯2.1公里42盏,资金筹备中。 2、集资硬化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总长4.5公里,宽4米;集资硬化岭头环村路,长800米。 3、深入农民饮水安全,全面推进曾岭村岭头自然村的饮水建设工程。 4、大力开展村主干道南岭路星辉至曾岭路段两侧绿化工作。 5、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从20xx年起,曾岭村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按照每年每人15元的标准筹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和保洁经费,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清洁保洁,配备2名专职保洁人员。 6、全村新增垃圾桶10个。 四、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以驻村领导为指导员、支部书记李拥政为组长、村主任吕培寒为副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

炎陵电大2018年秋季农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实际 B、干部 C、群众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A、种粮补贴 B、直接补贴 C、农机补贴 3、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关键在。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 A、创造 B、创新 C、创业 5、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6、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 C、基础设施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8、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9、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10、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 4、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5、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6、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了。 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目标) 是、、、、。 8、按照、生活富裕、、村容整 洁、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四件事。 10、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 1、党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 针。 ( ) 2、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优良品种。(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 4、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 7、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 8、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 )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

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德平新农村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二○一一年一月

一、德平镇基本情况及项目简介 德平镇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辖133个行政村,镇域面积144.32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集镇面积3.7 平方公里,总人口6.04万人,其中集镇人口21536人。德平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城镇,自五代后唐到1956年撤县设镇前一直为县治驻地。2007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文明村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德州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德平新农村建设项目,是根据中国杨氏国际控股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州美诚达仁投资置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0日签订的《德平新农村建设项目合作投资合同》,共同协商、合作建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基本构想是,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德平镇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为居住、工业、商业、农业、旅游、教育卫生科研、管理服务、养老等八个区。项目由中国杨氏国际控股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德州美诚达仁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具体操作。 二、中国杨氏国际控股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杨氏国际控股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二〇〇二年十二月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登记注册成立。公司隶属九金山AS303总部旗下直属企业,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跨国集团。资金来源

于家族数百年来的巨额资金积累。公司宗旨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造福人类、普度众生。经营范围为: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国际贸易,交通、能源、高科技、农业(农产品、农副产品)、扶贫相关的医疗、教育等项目的投资与开发。 (一)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总部设:办公室、财务部、项目部、国际贸易部、人力资源部、资本运作部、审计部、法律事务部及深圳代表处。公司下辖:本港全资子公司2个;英国全资子公司1个;泰国全资分公司1个;大陆全资子公司2个。 (二)公司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优势,通过合法资本运作、资产信托融入资金,积累资源,以造福人类为宗旨,不分地区、不分行业,积极投入到中国大陆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各项经济建设中去。围绕中国592个贫困县扶贫计划(下称:“592”计划)的实施,真正把公司的宗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通过对中国592个贫困县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教育设施、医疗体制和医疗设施的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的改造、农业种植结构的改造、农民饮用水改造、农村环境改造、农民工作技能培训等具体项目的实施,让贫困县绝大部分的农民过上中国标准的“小康”生活。 三、项目建设运作方情况简介 德州美诚达仁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目前主要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农业开发投资等。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运作规范、人员精干、目标宏伟。现在公司除董事长外,设有总裁一名,副总裁三名(分管行政、工程、财务),策划总监一名,机构有办公

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把**村建设成“富裕之村,文明之村,和谐之村,秀美之村”,成为全市新农村示范村中的精品,从而推进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建设新农村事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聚全镇之力,引八方之援,在**村掀起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热潮,经过五年努力,**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社会及村容村貌有一个全新的飞跃,成为我镇“三农”工作核心驱动力,推动我镇其它15个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及小康事业建设进程。 一是建设“富裕**”。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形成辣椒、烟叶、玉米种植和肉牛、黑山羊养殖、渔业等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到年度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村级经济以每年8%的幅度增长。其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在5年内,**村达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7000元,并以年8%的幅度递增;剩余劳动力中的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80%以上的劳动力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人人均有一技之长。90%以上的农户有致富门路,其稳定收入占到年度纯收入70%以上。再次,农民生活大为改善。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经济、适用、美观的楼

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落到实处,完全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是建设“秀美**”。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村容整洁、环保,所有空坪隙地全部绿化;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农网改造100%完成,数字电视和通讯入户率达10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家家户户均能用上自来水或纯净水,沼气等清洁能源入户率达100%。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浴基本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有洁净明亮的村部、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以及远程教育点,公共管理设备运转和管理维护步入正常。 三是建设“文明**”。通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明创建活动进组进户,合作医疗率和计划生育合格率均达100%;家庭和睦,邻里相助、人人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绝迹;村风淳朴,无打架斗殴、无买码赌博、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 四是建设“和谐**”。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达50%;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凝聚力强、号召力强,成为先进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各种活动经常开展,不出现任何村级债务。

新农村发展规划

新农村发展规划 为全面加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大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品牌优势原则。大力开发丰富的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种养业优良品种。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实施农产品产地认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三)龙头带动原则。鼓励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创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建立原料基地,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涉农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合办龙头企业。 (四)外向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外资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加强与市、县农业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组织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交流。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重点及规划布局 由于我乡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近几年新兴工业建设的大好时机,为发展城郊型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也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优质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种植业 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强化科技示范引导,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逐年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在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的基础上,继续

2021年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

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着力抓好特色主导产业,关注村容村貌建设,不断改善村级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靓丽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面是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一)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市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暨“四群教育”工作拉开序幕,我也有幸成为这次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一员。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职责任务要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认真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工作记录、按时撰写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和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同时对XX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制订好详细的计划,逐步完成好各项工作。 盛家村地理环境属于半山区,占地2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分别是桥头、下寨、盛家、清水、干沟;724户农户,总人口有324人。全村共有农用地2175亩,耕地有1423亩,占65%,盛家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种植烤烟,成立了一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辖区范围内有两个企业,分别是保山德森人造板厂和甲醛厂。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626万元。盛家村可以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村庄。 结合盛家村的基本情况,我将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我的工作 进驻盛家村委会后,首先要积极与村干部沟通交流,了解整个村的基本情况、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和主要经济收入情况等,还要及时与上一批指导员联系,掌握他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工作进度等。其次计划用1-2个月的时间进到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特别是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搞好摸底调查,密切同村、组干部、村民的联系,摸清村情,掌握社情民意,弄清盛家村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另外,在入户调查了解过程中,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惠农政策和各类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安全等各类政策法规。 在了解整个村情民意之后,要积极融入到盛家村委会的工作中,为盛家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首先,要协助村干部做好烤烟生产工作,认真学习,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其次,根据村里的困难,与村两委共同商讨经费使用计划,切实把经费用到刀口上,解决群众急需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尽自己的努力,与有关部门、派出单位多协商,积极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再次,要指导好村“两委”班子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配合村干部认真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和谐村”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一是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好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胶西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研究有关工作人员深入胶西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胶西镇现辖73个村,农业人口1.8万户5.9万人,农村劳动力2.9万人。全镇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万亩,林地1万亩。近年来,随着各级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05年全镇GDP总量13.8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1亿元,增长8%。全镇粮豆薯总产2.5万吨,粮食单产46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日光温室发展到45栋,面积80亩,普通蔬菜大棚165个,面积200亩,年产蔬菜26.3万吨以

上。畜牧产值实现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005年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8000人(次),创收750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增收入6375元,增长12.7。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2005年化解债务13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硬化道路1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今年,全镇参合农民达5.6万人,参合率95%,共筹集资金54万元,2005年共为377名农民报销了住院补助金,补助费用达10万元;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市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

新农村建设理念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建立起十条理念。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务必要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清晰,特点要突出,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规划观念要新、起点要高、质量要严。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确保农业现代化替代传统农业,确保农民增收,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走适合国情的路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有害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四害”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产,确保农民增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而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服务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中,各级政府应注意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深入基层,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把规划切实做到具有足够的操作性和弹性,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好处,取信于民。在建设新农村中,切忌搞群众得不到实效的“形象工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抓紧解决农村中急需解决的就医、上学、提高文化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社会公共设施问题,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得到改善。只有取信于民,尊重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才能同心协力地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