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操作

回转窑操作
回转窑操作

回转窑的操作方法

窑现场工看火要求

1.看“黑影”。要求看清“黑影”和稳住“黑影”位置,维持一定的烧成温度,控制来料均匀,以达到快转率高的目的。

2.看熟料的提升高度和翻滚情况,判断烧成带的温度是否适当。当烧成温度正常时,物料随窑灵活的翻滚,提升高度也适当;温度过高时,熟料提升得高,而且成片地向下翻滚。

3.看熟料粒度,要求熟料颗粒细小均齐。当熟料粒度变粗,火焰发白时,表示窑内温度升高,应酌情减煤。

4.看火焰的颜色。正常的火焰颜色是微白色,此时,熟料的颗粒细小均齐并有一定的立升重。当火焰发白时,表示烧成温度过高,应减煤。火色带红,表示温度低,应加煤。物料的耐火程度不同,控制的火色也应不同。即物料较耐火时,火色应控制比较白,否则反之。

5.看来料多少,切实掌握来料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而又准确的加减煤粉,以控制烧成带温度。在生料进入烧成带时,若火焰缩短,则表示物料由少增多,这时应适当加煤。若后面的火色发红,在烧成带的料子也不多,则应逐渐加煤;如果加煤后,后面很快发白,说明温度增高,则应及时减煤。当后段发亮,火焰伸长,“黑影”走远或没有加煤,火色转亮,物料又翻滚得快时,表示来料减少,应及时减煤。

6.看风煤。在正常操作中,如果风煤配合适当,则火焰保持平稳,形状完整,分布均匀,活泼有力。当煤多风少时,则火焰细长无力;若煤少风多,则火焰混乱且不集中。若一、二次风温高时则火焰短;当一、二次风温低时火焰则长。煤风管靠外时,火焰短;煤风管靠内时,火焰就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使风煤配合合理,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和火焰形状良好。

7.看烟色。从烟囱废气的颜色,判断窑内燃烧情况和烧成的好坏。烟色如果是白色,表示窑内燃烧完全;如果是黑烟、乌烟,说明煤粉没有完全燃烧。这时,应及时减煤或适当打小慢车。当烟色浓而且发黄时,说明窑内有结圈的可能。

8.看废气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废气温度,使其波动范围愈小愈好。若废气温度有所上升或下降,应及时调整风煤,并注意窑内是否有结圈。

9.看窑皮,要求操作中控制窑皮平整、厚度适中,以保证窑的安全运转。但发现窑皮有深坑、剥蚀、局部脱落或冷却水有烫手感觉时,应立即通过调整生料成分、下料量、窑速、冷却水或煤粉咀位置等措施及时粘补窑皮。

10.看喂料量,要求严格控制窑速和喂料量,以保证入窑生料的均匀和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

窑外分解窑系统操作体会

一、搞好开窑前的检查

系统检修后,一定要对系统进行祥细检查,清理系统内部所有杂物,确认耐火砖等内衬材料是否牢固。开机前应对所有排灰阀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灵活或损坏;检查各级排灰阀配重是否合理,防止过轻或过重,造成机械转动不灵或密封不好,形成漏风,引起堵塞。正常生产时排灰阀微微颤动,即为配重合理。开窑时应及时检查所有检查门、法兰、测孔、排灰阀轴等处是否密封,防止因外漏风造成的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可等到“下一次”。完善工艺设施,综合治理,消除隐患。投料前应活动各排灰阀,开通吹风装置,以防锥体积料。

二、加强操作

正常生产时,应严格操作,保持温度、压力合理分布,前后兼顾,密切协调;操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和预见性。加减料及时,风煤料配合合理,喂料窑速同步;勤检查、勤联系、勤观察、勤活动。三、窑系统通风的控制和调节

在窑炉用燃料量及喂料量合理的情况下,给燃料提供适当的燃烧空气是系统通风的控制原则。一般是以窑尾、分解炉和预热器出口的废气分析为主要依据对系统进行控制,三个部位氧气含量一般应分别控制2%、2~3%、3~4%。同时应尽量避免CO的出现。控制方法主要有调节三次风阀门开度,调节一次风量、窑头风机排风量、旁路风量等也可调整系统通风情况。

四、合理控制投料量

可投料时,应及时投料;开窑加料初期应逐步增加喂料量,但应尽量避免拖长低喂料量阶段。要很好的掌握燃料、喂料、风量的关系,使

系统达到合理的热工平衡。投料少时,物料易过热、预热器易发生堵塞。投料过大时,物料不能正常悬浮、保证预热,物料的分解情况不好。当各处风低速时,物料易在预热器、分解炉内部的一些小平台、角度小的锥体等部位堆积,当系统风速有所变化时,积料就会失去稳定,发生塌料。股料很快窜入烧成带,严重干扰热工制度。五、合理分配前后煤用量

1.窑尾及出分解炉气体温度都不应高于正常值。

2.在通风合理的情况下,窑尾和分解炉出口废气中的氧含量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应避免CO含量的超高。

3.在温度、通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分解炉用燃料的比例。

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偏高,结皮严重。结皮严重总认为是分解炉间的温度偏高,分解炉燃料多引起的,因而操作上总是减少分解炉的燃料,而后增加窑用燃料,结果此区域温度进一步提高,结皮更加严重,窑况进一步恶化,这其实是窑用燃料多引起的。分解炉是一种高效热交换器,在分解炉内多加燃料废气温度即不会过高,炉内物料又能获得较高的分解率。如果分解率低从而增加窑的负担,由于窑的热交换效率低。为了保证熟料的正常煅烧就需要在窑内再加燃料,但受燃料调和热交换率的限制,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就必然过高,且物料易在此区域部分角落产生循环,易造成严重结皮。物料完全分解之前其本身温度不会超过当时的平衡(一般在850℃左右)所以在分解炉内适当多加燃料即不会引起上述区域的废气和物料温度过高。而只有在炉内物料分散不好、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才会造成炉内

及出口气体温度高。因此当窑尾及上升管道温度高时不能轻易认为是分解炉燃料加多了,而应认真分析原因。通常只要逐步减少些窑用燃料,同时将其减少量的一部分增加到分解炉内,情况就会逐渐好转。 烧成温度低,熟料欠烧总认为是窑用燃料少造成的,即使当窑的燃烧能力已达到极限时仍增加燃料量,结果造成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窑尾系统温度则高,还会引起窑还原气氛,造成系统结皮严重,结长厚窑皮,甚至结圈。窑用燃料的增加有个简单的原则,即只要窑尾废气中CO存在,则在调整系统状态,使CO消失之前,不应增加窑头用燃料,应分析原因,如燃烧空气不足,应设法增加通风量,如风机至极限,则分析是否下料过多,是否三次风阀门没有调节好,是否窑内结圈,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如分解率低,冷却机效率低,二次风温低都会引起上述现象。

影响火焰长度的因素:

1. 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愈细,燃烧速度愈快,煤粉愈细煤粉表面积愈大,煤与空气中氧接触面积增加,故燃烧速度加快使火焰长度缩短。

2. 二次空气温度:温度提高,燃烧速度快,火焰短。

3. 喷煤嘴的形式:喷煤嘴的形式影响风和煤的混合,风煤混合越均匀其燃烧速度越快。

煤的挥发分对火焰长度的影响:挥发分含量高的烟煤在距喷嘴较近的

地方就能着火,并且火焰较长,挥发分含量低的煤则相反(由于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增加而降低,所以挥发分含量不同,着火点距喷嘴的远近就不同,挥发分含量高着火早,而且使煤的发热过程持续较长的距离,因此火焰长。挥发分低的煤,绝大部分的热能在很短的距离内就能被释放出来,这样使火焰集中火焰短,有时会出现局部高温现象。

4.气体在窑内流速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流速愈快则火焰愈长,而气体流速又受到一次风速和窑尾排风的影响。一次风速增加,一方面能提高煤粉的有效射程,使火焰拉长;另一方面又使风煤混合均匀,使燃烧速度快,火焰短,这是两个相反的作用。同时为防止“回火”,喷出速度应比火焰扩散速度大。喷出速度与窑的直径有关,大直径的窑要求较高的喷出速度,较小的窑径喷速取小值,这样可为火焰与物料之间的热交换创造良好条件。窑尾排风增加使窑尾负压增加,二次空气增加,使火焰外气体流速增加,从而将火焰拉长,在正常生产中通常采取改变窑尾排风或降低三次风增大窑尾负压的办法来改变火焰长度。

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

1、煤粉质量及其用量的影响

煤粉的挥发份:挥发份低(≤15%)的煤粉,容易形成黑火头长、高温部分短、局部火焰温度高的火焰。挥发份高(>30%)的煤粉,虽发火快,但因挥发份分馏与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且焦炭粒表面气体层厚,所以焦炭开始燃烧时周围的氧气已不多,故形成距窑头近、温度稍低、高温部分较长的火焰。

煤粉的灰份:煤粉灰份增大时,发热量降低,燃烧速度减慢,使火焰伸长而且温度降低。

煤粉的水份:水份增加时,火焰温度降低,黑火头拉长。

煤的用量:一次风中煤的浓度越大,煤粉与一、二次风混合的时间越长,则燃烧所持续的时间也长。因此,当一次风不变,增加用煤量时,火焰将伸长。

2、喷煤咀位置及形状的影响

喷煤咀位置:喷煤咀位置在二次风入窑位置里面时,一、二次风混合较弱,延长燃烧时间,使火焰伸长。如在二次风入窑位置之前,会加强一、二次风之间的混合,使火焰缩短。

喷煤咀形状:直筒式喷咀的风煤出口速度较小,故煤粉射程近,火焰粗。拔销式喷咀的风煤出口速度大,煤粉射程远,火焰集中。喷煤管装风翅后喷出的火焰,要比不装风翅时短而集中。

3、一次风的影响

风量:对挥发份高的煤,应多用一次风,否则,挥发份不能迅速燃烧,火焰将被拉长,温度也要降低。对挥发份低的煤,应少用一次风,否则煤粉着火就要延迟,并且易造成局部高温。

风速:对挥发份高、同时灰份低的煤,一次风速可大些,这样能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火焰温度。挥发份低的煤,一次风的速度应低些,以免黑火头伸长和高温部分距密头远。

风温:一次风温度高,煤粉预热好,火焰黑火头短。煤粉中煤挥发份低时,一次风温应控制高些,以加快煤粉的发火,缩短黑火头。

4、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

窑尾排风不变时,一次风增加,则二次风减少。一次风量不变时,窑尾排风增大,则入窑的二次风增加。一次风和用煤量不变时,若增大排风,则过剩空气量增加,使火焰温度降低。当一次风不变,增大排风及用煤量,同时保持相同的过剩空气量时,一次风中煤粉浓度增大,火焰变长,但温度降低。提高二次风预热温度,火焰温度能提高,黑火头就能缩短。

5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对火焰的影响

窑内温度低,即使有足够的空气,煤粉也不能完全燃烧,生料层厚或生料逼近窑头时,火焰要缩短,窑内过剩空气量过多,火焰温度要降低,过少则易引起不完全燃烧。

6、物料成分的影响

窑内物料成分合理、熟料结粒细小,均齐时,翻滚灵活,火焰形状良好,温度较高。成分不合理如液相量过多时,则烧成范围窄,易结大块,限制火焰温度提高,或易结圈,火焰缩短。

窑尾温度高的原因分析

窑尾温度高一般情况下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煤粉在高温带燃烧不充分出现后燃烧,造成尾温偏高。煤粉水份大或细度过粗,在烧成带相同的时间内燃烧不完全,在进入过渡带后继续燃烧,并释放出热量,同时热量不能被窑内的物料快速吸收,使

窑尾温度升高。

煤粉用量过大,在风煤匹配合理的情况下。在烧成带燃烧后放出热量不能被熟料形成过成所完全吸收,致使超出熟料形成需用的热量随高温气体的流动向后运动至窑尾,造成尾温过高。

煤粉用量特大,在烧成带缺氧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虽二次风后移出现后燃烧,造成尾温温度过高。

高温风机拉风过大,(二次风风量大,三次风用量小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窑内的风速过快,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煤粉移动的距离延长,甚至跑至窑尾部分燃烧造成尾温过高。

燃烧器内风、旋流风、一次风风量小,外风用量大,黑火头长,在高温带风煤混和不好,煤粉燃烧不充分,到过渡带后继续燃烧,造成尾温过高。

喂料量显示量大于实际喂料量,由于实际下料量小物料不能完全吸收热量,没被吸收的热量通过窑尾造成尾温高。

分解率低,窑内需要的热量多,由于窑内传热速度慢,窑内的热量不能很快地被吸收,造成尾温偏高。

解决的措施:

在操作中搞好风、煤、料的配合,适当控制煤粉细度,保证煤粉能够完全在烧成带燃烧充分。

调整好燃烧器,内外风、旋流风搭配好,缩短煤粉的燃烧时间。提高入窑生料的表观分解率。

尾温高而窑电流低的原因分析

1.尾煤如果加得过多,再加上二次风温度不够(比如900左右),那么尾煤燃烧不完全会使烟室温度升高;

2.头煤加得过多,硫含量会增加,使窑内容易结圈,通风不好,也影响尾温;

3.熟料不合格和窑电流偏低的原因可能是配料上的问题,生料饱和比高了,生料比较吃火,导致液相量不够,所以窑电流会偏低,熟料游离钙也高。

解决方法:看看烟室、上升烟道等是否有结皮现象,分解炉温度烧高了,料子下来后有放热反应,尾温会上升,液相易提前出现,看看孰料是否欠烧或者有黄心。有结皮要及时清除,加强窑内通风,降低煤粉细度和水分等,控制好头煤的量,防止还原反应。适当增大三次风闸板开度,减小窑内拉风,缩短火焰长度,控制煤粉细度以及发热量。降低生料KH,适当的提高液相量。

窑尾结圈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结圈形成的机理

当窑内的物料温度达到1250 ℃左右时,物料就会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在C3A的作用下粘度增加,在C4AF的作用下液相量增加,两种现象抵消后物料粘度会随着液相量的增加而变小)。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当他被物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筒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便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要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当他再次被物料覆盖时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窑皮越粘越厚,而随窑皮的不断增厚,窑皮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液相粘度逐渐减少,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于正常状

态,如果粘结上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会增厚,反之则变薄。当窑皮增厚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圈。

二、现象

当出现结圈后,表现的现象有,窑头负压减小,甚至出现正压,窑尾烟室负压增大,出窑熟料不稳物料出现一股一股的现象,同时伴有,火焰不畅,高温带温度上升,窑负荷明显增大,转速和下料量不匹配等现象,操作难以控制。结圈处筒体外部温度下降幅度大,严重时接近室外气温,窑尾密封圈有泛料现象。通过以上窑皮的形成过程至结圈的过程,我们可以判断为结圈就是打破了窑内部窑皮的平衡生长过程造成的。

三、原因分析

1 喂料量不稳定容易造成结圈

煅烧过程中窑皮的生产和脱落有个自然平衡点,这是物料的最低共熔温度和窑内温度的临界点而定。假设在一切不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液相的位置和温度是不变的,窑皮的增长和脱落是平衡的,不可能造成结圈。但是来料不稳定忽大忽小,就会打破窑皮增长和脱落的平衡造成结圈。物料大先是最低共溶点前移,在熔融液相状态下的物料温度在相同的位置有所降低,被覆盖的窑衬的温差大,物料容易在窑衬上凝固形成窑皮,而暴露在热气流中的时候又不容易被烧掉,从而打破平衡造成结圈。

2. 生料成分的波动

生料成分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液相量和液相粘度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

火焰的温度,以及火焰的燃烧位置。液相量和液相粘度的变化毫无疑问直接打破了窑皮增长和脱落的平衡,是造成结圈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料的波动造成物料的吸热变化,影响到火焰的长短和位置,同样造成共熔点位置的变化影响到窑皮增长和脱落的平衡。

3.微量元素的影响

微量元素容易造成结圈如一般情况下,生料的最低共熔温度为1250℃左右,CaSO4、K2SO4和Na2SO4共同存在时,最低共熔温度可能低于800℃;有氯化物存在时,最低共熔温度可接近700℃;一旦微量元素出现波动,液相的共融位置会出现大的波动,从而有助于结圈的形成。

4.煤质的变化

煤的热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窑内温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液相量出现的位置,从而有助于结圈的形成。煤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熟料成分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到熟料中的微量元素的稳定性,都会影响到熟料的形成的温度给结全提供机遇。

影响回转窑火焰长度的因素有哪些

窑主电机电流与窑系统的关系:

1、窑传动电流轨迹平窑传动电流(或扭矩)很平稳,所描绘出的轨迹很平。表明窑系统很平稳、热工制度很稳定。

2、窑传动电流轨迹细窑传动电流(或扭矩)所描绘出的轨迹很细,说明窑内窑皮平整或虽不平整但在窑转动过程中所施加给窑的扭矩是平衡的。

3、窑传动电流轨迹粗窑传动电流(或扭矩)描绘出的轨迹很粗,说明窑皮不平整,在转动过程中,窑皮所产生的扭矩呈周期性变化。

4、窑传动电流突然升高后逐渐下降传动电流(或扭矩)突然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说明窑内有窑皮或窑圈垮落。升高幅度改大,则垮落的窑皮或窑圈越多,大部分垮落发生在窑口与烧成带之间。发生这种情况时要根据曲线上升的幅度立刻降低窑速(如窑传动电流或扭矩上升20%左右,则窑速要降低30%左右),同时适当减少喂料量及分解炉燃料,然后再根据曲线下滑的速率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时冷却机也要对南板速度等进行调整。在曲线出现转折后再逐步增加窑速、喂料量、分解炉燃料等,使窑转入正常。如遇这种情况时处理不当,则会出现物料生烧、冷却机过载和温度过高使篦板受损等不良后果。

5、窑传动电流(或扭矩)居高不下有四种情况可造成这种结果。

第一,窑内过热、烧成带长、物料在窑内被带得很高。此时,要减少系统燃料或增加喂料量。第二,窑产生了窑口圈、窑内物料填充率高,由此引起物料结粒不好,从冷却机返回窑内的粉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减少喂料量并采取措施烧掉前圈。第三,物料结粒性能差。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熟料新散,物料由翻滚变为滑动,使窑转动困难。第四,窑皮厚、窑皮长。这时要缩短火焰、压短烧成带。

6、窑传动电流(或扭矩)很低有三种情况可造成这种结果。

第一,窑内欠烧严重,近于跑生料。一般操作发现传动电流(或扭矩)低于正常值且有下降趋势时就应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下降。第二,窑内有后结圈,物料在圈后积聚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结圈冲入烧成带,

造成烧成带短、料急烧,易结大块。熟料多黄心,游离钙也高(有时可达10%之多)。此时由于烧成带细料少,仪表显示的烧成温度一般都很高。遇到这种情况要减料运行,把后结圈处理掉第三,窑皮薄、短。这时要伸长火焰,适当延长烧成带。

7、窑传动电流逐渐增加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窑内向温度高的方向发展。如原来熟料欠烧,则表示窑正在趋于正常;如原来窑内烧成正常,则表明窑内正在趋于过热,应采取加料或减少燃料的措施加以调整。第二,窑开始长窑口圈,物料填充率在逐步增加,烧成带的或散料在增加。第三,长、厚窑皮正在形成。

8、窑传动电流逐渐降低这种情况产生原因有两种。第一,窑内向温度变低的方向发展,加料或减少燃料都可能产生这种结果。第二,如前所述,窑皮或前圈垮落之后卸料量增加也可出现这种情况。

9、窑传动电流突然下降这种情况也有两种原因。第一,预热器、分解炉系统塌料,大量未经预烧好的物料突然涌入窑内造成各带前移、窑前逼烧,弄不好还会跑生料。这时要采取降低窑速、适当减少喂料量的措施,逐步恢复正常。第二,大块结皮掉在窑尾斜坡上,阻塞物料,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大量入窑,产生与第一种情况同样的影响。同时大块结皮也阻碍通风,燃料燃烧不好,系统温度低,也会使窑传动电流低。依靠窑传动电流进行操作,有信息清楚、及时、可靠等优点,尤其与烧成温度、窑尾温度、系统负压、废气分析等参数结合起来判断窑内状况及变化更能做到准确无误,而单独依靠其他任

何参数都不可能如此全面准确地反映窑况。比如烧成带温度这个参数只能反映烧成带的情况,而且极易受粉尘和火焰的影响。而窑电流(或扭矩)却可及时地反映出烧成带后的情况,预示大约半小时后烧成带的情况,提示操作员进行必要的调整。

分解炉堵塞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堵塞原因分析

引起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窑尾系统结皮、积料、堵塞的因素很多而且非常复杂,应从工艺、原燃材料、设备、热工制度、操作与管理上去加以分析研究。根据生产线所产生的堵塞原因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引起。

1、.结皮造成的堵塞

结皮是高温物料在烟室、上升管道、各级(主要为三、四级)旋风筒锥体内壁上粘结的一层层硬皮,严重的地方呈圈状缩口。阻碍了物料的正常运行,粘结和烧熔交替,使皮层数量和厚度渐渐增加,影响窑内通风、改变了预热器内物料与气流的运行速度和方向,最后导致堵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

(1)回灰的影响

电收尘(含增湿塔)收下来的物料,已经经过高温物理化学反应,这种物料重新进入预热器时,很容易造成物料及早分解,提前出现液相,来不及到达窑内,在预热器内形成熔融状态,粘附在旋风筒内壁上,形成结皮,严重时导致堵塞。这种情况主要在窑尾系统温度偏高,回

灰掺入不均匀或掺入量过大时发生。因此,那些旋风收尘器收尘效率不高,电收尘收下回灰又未进生料储存均化系统,而直接从提升泵等入窑的,或回灰掺入时没有稳料计量设施或此类设施失灵的生产线,更应加强操作,防止高温。同时也很有必要对回灰掺入系统进行调整和改造。提高系统旋风筒特别是顶级旋风收尘器收尘效率,降低进电收尘的粉尘含量,以减少回灰。

(2)有害元素的影响

原燃料中有害元素K、Na、Cl、S等含量高时,大量出现的碱便会从烧成带高温区挥发出来,进入气相与其它组分发生反应,首先与氯和二氧化硫反应,随气流带至窑尾系统,温度降低后,以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形态冷凝在原料上。这种沉淀物在较低温度下出现熔融相,形成微细熔体,然后发生固体颗粒的固结。它们通过多次高温挥发,低温凝聚循环和附着作用,粘附在预热器、分解炉及联接管道内形成结皮,若处理不及时,继续循环粘附,最终导致堵塞。

(3)局部高温造成结皮堵塞

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而导致结皮的因素较多。如料流波动;煤粉因不完全燃烧进入预热器产生二次燃烧;系统操作不稳定等都会导致局部温度偏高,使液相提前出现,形成粘聚性物质结皮。料流忽大忽小,很容易打乱预热器、分解炉及窑的正常工作。而操作上往往滞后,跟不上料流的变化,加减煤不及时,甚至出现短时间断料,不能及时减煤,导致因料少系统温度偏高,造成结皮,堵塞。点火时由于煤粉在窑内或分解炉内燃烧不完全,一部分跑到预热器内附着在锥体和下料

管上,温度升高时着火,形成局部高温。操作上,片面强调入窑分解率,分解炉用煤量过大,两把火比例失调,造成炉内温度偏高,过早出现液相,加之炉内物料切线速度高,离心力较大,很容易造成熔融物附着在炉壁上,形成炉内结皮;由于物料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极短,过量的煤粉在炉内来不及燃烧,被带至四级旋风筒形成二次燃烧,导致旋风筒内温度过高结皮。

2、.漏风造成的堵塞

漏风是窑外分解窑的一大克星,它不仅降低旋风筒分离效率,增加热耗,更是造成系统堵塞的一个主要因素。

(1)内漏风造成的堵塞

各级预热器下料管的排灰阀关闭不严、烧坏或失灵,不能很好地起到锁风作用,不仅旋风筒收尘效率降低,而且会引起短路、塌料和堵塞。因为下料管排灰阀锁风不严,下一级气体就会从下料管内经过,使预热器内收集下来的物料又重新上升,不能顺利排出,造成内循环。由于下料口处风速高,不达到一定的数量,物料不会沉降,但一旦物料过多具备了沉降的条件,便是一大股落下,造成下料不均,分散状况不好,导致堵塞。

(2)外漏风造成的堵塞

外漏风是指从系统外漏入系统内的冷空气。它主要是从各级旋风筒的检查门、下料管排灰阀轴、各联接管道的法兰、预热器顶盖、各测量点等处漏入。旋风预热器内气流运动复杂,加上粉粒粒度分布较宽,使其内部的物料运动更加复杂,随机性较大。若系统密封不好,漏入

冷风,改变了物料在预热器内的运动轨迹,降低了其旋转运动速度,离心甩向壁面的离心力降低,部分物料随气流回到上一级,造成物料循环,最终堆积堵塞。另一方面,冷风漏入与热物料接触,极易造成物料冷热凝聚,粘附在预热器筒体壁上,导致结皮或产生大块,卡死下料管或排灰阀造成堵塞。此外,当燃料不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与漏入的O2重新燃烧,产生局部高温,过热使物料在内壁上熔融粘附,结皮堵塞。

3、操作不当造成的堵塞

(1)投料不及时。当分解炉点火,达到投料温度时,一定要及时投料,否则会造成系统温度偏高,且因此时料量较小,更易造成结皮。(2)开停窑时排风量不当。因故需停料停窑时,排风量不能大辐度减少,否则很容易使物料因风速过小沉积在管内(主要在水平管),造成堆积。重新开窑投料时,开始排风量过小,堆积的物料不能被顺利带走,随着下料量的不断增加,管内物料堆积增多,严重时也会导致堆积堵塞。

(3)下料量与窑速不同步。窑运转不正常,热工制度不稳定,需预打小慢车或慢转窑时,减料不及时很容易因喂料量与窑速不同步,造成物料在窑尾烟室堆积。这时即使窑仍在运转,但堆积在窑尾的物料不能够很快输送出去,堆积的物料受高温熔融粘附在窑尾烟室内壁,在烟室与窑连接处形成棚料现象,造成烟室及上一级预热器堵塞。(4)排风量控制不当。排风量过大时,预分解系统气流速度较高,物料在预热器内被甩向壁面的离心力较大,物料沿壁面旋转下落速度

降低,物料与高温气流接触时间相对较长,易粘糊在预热器内壁上,形成从松到实的层状覆盖物,造成堵塞;当排风量过小时,气流速度降低,难以使料团冲散,形成塌料堵塞,且物料很易滞留在水平连接管内,导致水平管道堵塞。

(5)窑、炉风量分配不均,操作不协调。操作调节不合理,窑尾缩口闸板开度和入分解炉三次风闸板开度不当时,易导致窑炉风量分布不均匀。如果窑尾缩口风速过低,或分解炉进口风速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物料在预分解系统内结皮、棚料、塌料、堆积直至堵塞。窑、炉操作不能前后兼顾;协调不好;片面强调窑内通风、系统负压;不适当的追求入窑分解率,两把火配合不好,也易造成高温结皮、积料、塌料、堵塞。

4、、外来物造成的堵塞

系统的检查门砖镶砌不劳垮落;旋风筒、分解炉顶盖及内衬材料剥落;旋风筒内筒或撒料板烧坏掉下;排灰阀烧坏或转动不灵;检修时耐火砖或铁器等物件留在预热器内未清出时及易造成预热器的机械堵塞。

5、设计不当,先天不足造成的堵塞

系统设计要为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不能因某些部位设计不合理,造成先天不足,影响生产。先天不足造成的系统堵塞,在生产中是很难处理的,必须避免。如:水平连接管道过长,连接管道角度过小;各级预热器进风口高宽比偏小;锥体角度小;内筒过长;回灰不能均匀掺入等都将影响生产。

球团厂造球岗位技能知识培训学习教材

球团知识详解 第一部分初级造球工知识要求 第一章基本知识 第一节团矿概念 团矿是人造块原料的一种方法,是将粉状物粒度变成在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上能满足下一步加工要求的过程。在团矿过程中,物料不仅由于粒子密集和成型发生物理性质(密度、空隙率、形状、大小和机械强度等)上的变化,而且也发生了化学和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还原性,膨胀性,高温还原软化性,低温还原粉化性等)上的变化,从而使物料的冶金性能得到改善。 团矿的基本任务,除了和烧结一样利用精矿和粉矿制成块状冶炼原料外,还可以生产金属化球团和综合性团块,以便直接还原和综合回收多种金属。 球团是粉末原料在加水的条件下受到滚动而成球,其形状为球形,粒度均匀,大小则由滚动的时间而定,使用球团法得到的生球必须经过固结后才具有足够的强度,焙烧固结后的球团,孔隙率高,还原性好,成为球团矿。 第二节球团的原料种类,化学成分及性能 铁矿石球团的原料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含铁原料,二是粘结剂和添加剂。 1.矿石种类 ⑴磁铁矿石 磁铁矿石是未风化和氧化的变质沉积矿床中或岩浆地区交代矿床中的主要含铁矿物。这种矿石的含铁量从铁应岩的20%~50%到岩浆矿床的65%不等。磁铁矿的化学分子式是Fe 3O4,常常也写成FeO Fe2O3,其理论含铁量为72.4%,其中FeO为31%,Fe2O3为69%。在交代矿床中,可以观察到其二价铁被锰离子或钙离子取代,以及三价铁被铝离子取代的现象。在成矿温度高的矿床中发现含有TiO2,它主要以分离的钛铁矿夹状存在于磁铁矿晶体之间。结合在磁铁矿晶体内的五氧化二钒,其大部分都与钛共生在矿化的辉长岩块内。尖晶石型磁铁矿结晶成双重氧化物,其含铁以二价形态(FeO和三价形态Fe2O3)存在。 磁铁矿比重为4.9~6.2g/cm3,硬度为5.5~6.5,难还原和难破碎。它的外表颜色为钢灰色和黑灰色,有黑色条痕,具有磁性。 自然界中纯磁铁矿石很少见到,由于氧化作用,部分磁铁矿石被氧化成赤铁矿石,但仍保持磁铁矿的结晶形态,所以这种矿石叫假象赤铁矿石和半假象赤铁矿石。 为了衡量磁铁矿的氧化程度,通常以全铁(T Fe)与氧化亚铁的比值来区分。比值越大,说明铁矿石的氧化程度越高。 当T Fe /FeO<2.7 为原生磁铁矿石; T Fe /FeO=2.7~3.5 为混合矿石; T Fe /FeO>3.5 为氧化矿石, 应当指出,这种划分只是对于矿物成分简单,铁矿石由较单一的磁铁矿和赤铁矿组成的铁矿床才适用。如果矿石中含酸铁等,因其中的FeO不具有磁性,如计算时把它列入FeO内就会出现假象。 一般开采出来的磁铁矿石含量为30~60%,当含铁量大于45%,粒度大于5~8㎜时,可直接供链铁使用,小于5~8㎜的作烧结原料。当含铁低于45%,或有害杂质超过规定时,则不能直接利用,必须经过选矿处理。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是磁选法,有时还配合采用浮选法。所获得的精矿称磁选精矿,其含铁量在60%左右,在矿物结构上与原矿是基本一致的。造球的原料基本上是经过选矿后精矿。 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版) 1、运转过程中,不要触及咬入侧的轮箍和滚轮,不得让异物进入啮合面。检查轮箍面和滚轮面时,要站在咬入侧的相反位置。 2、停车或突然停电时,应及时调节好负压,以防窑内和热风炉内的余热自下料管往上冒出。 3、必须在最低转速下起动;若在中央仪表室起动,现场留人检查,并将速度调整钮旋至最小。 4、开停机时,不宜迅速将转速调到最大和最小,应缓慢逐步调整。 5、每勤确认并调整密封油量;并至少一次对轮箍及滚轮面上附着粉尘进行检查、清理。 6、各部位特别是高温部位的机件要加强紧固,并检查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痕。

7、干燥系统停止后,应继续保持回转窑运行1小时以上,使窑壳体温度降至50℃以下,以免冷却不均匀而导致窑体变形。 8、发生突然停电或驱动电机故障且窑内有料时,将现场盘操作开关置“切”,并打开鼠笼底部清理孔,排出窑内的精矿。若为驱动电机故障,应继续运转鼠笼机并控制好负压,将窑内排出的精矿送干矿仓。 9、窑体往下移动并重压下挡轮时,应通知点检员进行滚轮调整。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低压电工基础知识(最新整理)

电工基础知识 一,通用部分 1,什么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么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么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 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么?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 R 表示,当电压为 1 伏,电流为 1 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 1 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1000 KΩ 1 KΩ=1000Ω 7,什么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么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试运行注意事项 1.试运转前要检查基础标高是否有变动,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拧紧,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加足。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物卡住,检查各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各处检查、验证无误后才能进行试运转。 2 回转窑在砌前进行的试运转,运转时间如下: 2.2主、辅电动机空载试运转:2小时; 2.3 主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 2.4 辅助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 2.5辅助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2小时; 2.6主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8小时; 3 运转时的检查 3.1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和传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25℃,各部分润滑情况良好。 3.2 挡轮装置运转正常 3.3 轮带与托轮接触宽度应不小于工作宽度的75%。 3.4 窑体两端密封装置和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不允许有过大的漏风。 3.5 运转时无振动、冲击等异常声响,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情况良好,大齿轮罩密封正常。 3.6 各处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4 砌砖后点火前一般不应快速转窑,以防耐火砖松动。为防止窑体

变形,可隔7~10天用辅助传动慢转窑90°~100°,点火前应重新检查耐火砖,并逐环楔紧。 5 砌砖后的试运转 窑筒体砌砖后的试运转可与烘干窑衬同时进行,这时由于窑重量增加,要检查各油箱温升不得超过3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25%,特别要检查托轮调整得是否正确,托轮与轮带表面是否均匀接触等。 其它检查项目砌砖前运转。 金广镍铬材料有限公司 2008-9-20

回转窑的操作、维护及检修 1. 点火与起动 点火前应对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确定完全正常后方可点火。其步骤如下: 1.1 首先起动液压挡轮油站及各润滑油站,待加油工作正常后,才能起动其它设备。 1.2 在窑内均匀铺上一层约400-500mm厚的碎木材,木材上再均匀铺上一层约200mm厚块煤(块的粒度60-150)撒上废机油,然后打开排风口从旁通管自然排风,使窑内微感有气流通过,此时即可用油棉纱点火,进行低温烘窑,低温烘窑时间为8小时。 1.3 点火后,要注意观察煤的燃烧情况,要确保煤充分的燃烧起来,当煤完全燃烧起来后,每间隔10分钟转动一次窑体,每次1/4转,以平衡热膨胀并保证窑衬均匀加热及除灰。当低温烘窑8小时,窑内温度达500度左右时,送入天然气转入高温烘窑阶段,高温烘窑时间为64小时,升温为每小时10度,当窑温升至1100度后再恒温烘窑4小时,这时就可以进本料转入生产阶段。观察窑内火焰时,要戴上防护眼睛、侧身观察,防窑内止回火伤人。 1.4 天然气烘窑时,窑体要慢速转动,同时窑尾排风机应逐渐开户,但不要开得过大,否则大量燃料进入窑尾,可能引起爆炸。 1.5 要随时观察各温度测点的变化情况,根据温度显示调整天然气量和风量,要严格按照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杜绝升温时忽高忽低的现

石灰窑基本常识(术语)

石灰窑基本常识(术语)的培训石灰生产的基本常识(术语)是工程技术人员基础设计、业务人员与客户交流时必须熟知的内容,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够完成基本设计,才能够打动客户,促进业务的进展。 1、热耗 所谓热耗是指生产1公斤石灰所需要的热量,国家统一标准单位是kJ/kg,通俗的单位是kcal/kg。目前一般采用后者。 J和cal的换算关系是4.18,即1cal=4.18J 各种炉窑的热耗指标有所不同,我们的梁式石灰窑在热耗方面属于领先水 7000kcal/kg的煤,比如按照980kcal/kg的热耗,所消耗的标准煤为140kg/t。 2、粒度 粒度是指石灰窑使用的石灰石直径大小,每种窑型都有自己适合的粒度等级

些。因为石灰生产过程中原料不断挤压和磨损,所以最终产品的粒度一般比原料小10-20mm。 这里面还要强调,产品中由于不断挤压和磨损,会产生部分面灰(粒度0-10mm)。一般情况下,面灰的比例在10%左右。 3、有效容积 所谓有效容积是指设计的石灰窑,耐材砌筑完毕后石灰窑内部真正用于热工反应的容积。单位是m3。 这个指标反映了客户投资的有效性,是炉窑设计的关键参数。 4、利用系数 利用系数是对石灰窑性价比的一种描述,单位是t/m3.d,就是每立方米的有 为0.8t/m3.d,那么,就可以反算出其有效容积=300/0.8=375 m3。 5、石灰石消耗量 生产石灰的原料是石灰石,因此厂家要关注石灰石的消耗,所谓石灰石消耗量是指,生产一吨合格的石灰所消耗的石灰石的重量。 从理论上讲,纯净的石灰石生产出百分之百合格的石灰,消耗量应该为1.786t/t。但是考虑到杂质和产品生过烧等方面的影响,其消耗应该低于此值,同时考虑到现场各种损耗,一般消耗量定位1.78 t/t。 6、作业率(作业天数) 所谓作业率是指设备能够正常生产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比如我们的梁式石灰窑的作业率一般大于96%,通俗地讲就是它能够在96%以上的时间内正常作业。一套装备作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因此,作业率越高越好。 也有用全年的作业天数来衡量作业率的,比如回转窑全年作业320天。其作业率=320/365=88% 反过来,梁式石灰窑的作业率为96%,则全年作业天数=365*96%=350天。

回转窑操作重点讲义资料

回转窑的操作方法 窑现场工看火要求 1.看“黑影”。要求看清“黑影”和稳住“黑影”位置,维持一定的烧成温度,控制来料均匀,以达到快转率高的目的。 2.看熟料的提升高度和翻滚情况,判断烧成带的温度是否适当。当烧成温度正常时,物料随窑灵活的翻滚,提升高度也适当;温度过高时,熟料提升得高,而且成片地向下翻滚。 3.看熟料粒度,要求熟料颗粒细小均齐。当熟料粒度变粗,火焰发白时,表示窑内温度升高,应酌情减煤。 4.看火焰的颜色。正常的火焰颜色是微白色,此时,熟料的颗粒细小均齐并有一定的立升重。当火焰发白时,表示烧成温度过高,应减煤。火色带红,表示温度低,应加煤。物料的耐火程度不同,控制的火色也应不同。即物料较耐火时,火色应控制比较白,否则反之。 5.看来料多少,切实掌握来料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而又准确的加减煤粉,以控制烧成带温度。在生料进入烧成带时,若火焰缩短,则表示物料由少增多,这时应适当加煤。若后面的火色发红,在烧成带的料子也不多,则应逐渐加煤;如果加煤后,后面很快发白,说明温度增高,则应及时减煤。当后段发亮,火焰伸长,“黑影”走远或没有加煤,火色转亮,物料又翻滚得快时,表示来料减少,应及时减煤。

6.看风煤。在正常操作中,如果风煤配合适当,则火焰保持平稳,形状完整,分布均匀,活泼有力。当煤多风少时,则火焰细长无力;若煤少风多,则火焰混乱且不集中。若一、二次风温高时则火焰短;当一、二次风温低时火焰则长。煤风管靠外时,火焰短;煤风管靠内时,火焰就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使风煤配合合理,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和火焰形状良好。 7.看烟色。从烟囱废气的颜色,判断窑内燃烧情况和烧成的好坏。烟色如果是白色,表示窑内燃烧完全;如果是黑烟、乌烟,说明煤粉没有完全燃烧。这时,应及时减煤或适当打小慢车。当烟色浓而且发黄时,说明窑内有结圈的可能。 8.看废气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废气温度,使其波动范围愈小愈好。若废气温度有所上升或下降,应及时调整风煤,并注意窑内是否有结圈。 9.看窑皮,要求操作中控制窑皮平整、厚度适中,以保证窑的安全运转。但发现窑皮有深坑、剥蚀、局部脱落或冷却水有烫手感觉时,应立即通过调整生料成分、下料量、窑速、冷却水或煤粉咀位置等措施及时粘补窑皮。 10.看喂料量,要求严格控制窑速和喂料量,以保证入窑生料的均匀和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 窑外分解窑系统操作体会 一、搞好开窑前的检查

回转窑中控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471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回转窑中控操作员安全 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回转窑中控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开机前的准备 1、确认系统是否完全处于备妥、开机准备状 态。 2、确认各处的阀门动作是否灵活、准确、可 靠,检查好阀门位置。 3、与现场联系检查各处工艺管道是否畅通,做 到无积料、无结皮、无杂物。 4、掌握设备状态和工艺状况、掌握各处耐火材 料的状态和窑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安全生 产。

5、确认好燃烧器是否完好,窑内定位是否合适,供油系统是否良好。 6、通知供水、供油、供风系统检查。 7、检查石灰库存和生料库存及煤粉存量。 8、通知各岗位及有关人员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和设备检查,确保正常开机运行。 二、点火升温: 1、确认煤粉仓存量。 2、接到车间点火命令后,做好升温准备。 3、联系岗位启动一次风机,并给一定转数。 4、点火后升温时,调整好温度,严格按技术人员下达的升温曲线执行升温做到升温平稳、准确严禁升温回火。 5、点火后观察火焰形状,调整好风量,最终使火焰不冒黑烟、不扫窑皮、燃烧稳定,温度分布均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 还原焙烧系统操作规程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一期)一部分主要工艺设备介绍

其它设备,请参考相关单机说明书 二工艺流程介绍 1 干燥窑及喂料工艺流程介绍 红土镍矿经往返式给料机通过皮带输送至干燥窑内进行烘干出料。出窑干料经破碎后通过输送皮带至原料仓和干料堆场。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石灰石和兰炭等配料后经皮带输送至焙烧窑,进行高温烘干和还原。 2 焙烧窑及喂料工艺流程介绍 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干矿通过皮带输送至焙烧窑内高温烘干还原。焙烧窑内砌有4道挡料圈,由窑尾至窑头分别为4挡,3挡,2挡,1挡。1挡高50CM,其余3挡各为30CM。入窑物料经输送至焙烧窑内吸收窑头烧嘴煤气燃烧的热量进行初级烘干以除表面水份,焙烧窑以1.2rpm/min旋转将物料推至窑头方向进行烘干和还原。最终出窑物料将达到500-600℃左右。因物料内溶剂矿物较多,故在煅烧时因注意切勿将窑温过高控制,以防物料发生液相,在窑内结圈影响窑内截面积和窑内通风。同时当窑圈整体夸落时,旋转至窑头下料处堵料,而增加劳动强度。 三启动与停车操作 A 焙烧窑 1 点火前的准备

1.1 现场检查各有关设备检修后的完好情况及润滑情况 1.2 有关人员、支架、工具、杂物等应该全部撤离并清理干净 1.3检查全系统的人孔门,并严密关闭,检查各下料处下料情况。1.4确认煤气站煤气是否充足,确认柴油的油量和柴火的数量是否满足点火升温要求。 1.5检查PLC控制系统各设备、仪器是否已有备妥信号,确认设备供 气、供水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解决。 1.6根据需要对部分主要设备联动试车,将检查情况及结果全面真实 地写入交接班记录,并将存在问题向主管领导汇报。 1.7工艺工程师提供升温曲线图交付操作员 1.8开启主要设备润滑系统,除尘风机,助燃风机。 2 点火升温 2.1将窑头煤气管道上方的放散全部打开,电炉烟气出口上方的放散 (如未开)也全部打开。 2.2接主管领导点火指令后,将点火木材运入窑内一档前,浇上柴油。 撤出所有人员,联系煤气站送输高温蒸汽对煤气管道吹扫(不少于30分钟)。窑头助燃风机和窑尾除尘风机频率调至适当。 2.3 吹扫完毕后通知煤气站进行首次输送煤气,此时将煤气流量阀 门全部关闭,确认窑头烧嘴内有煤气冒出5min后,通知煤气站即切断供气。此时坚决杜绝窑内有明火的产生。将除尘风机的频率适当加大,增加窑内通风量,使窑内煤气尽快排空。 2.4 观察窑内煤气浓度和窑头烧嘴,是否还有残留煤气。确认烧嘴

回转窑安全操作规程

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 还原焙烧系统 操作规程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一期)

一部分主要工艺设备介绍

其它设备,请参考相关单机说明书 二工艺流程介绍 1 干燥窑及喂料工艺流程介绍 红土镍矿经往返式给料机通过皮带输送至干燥窑内进行烘干出料。出窑干料经破碎后通过输送皮带至原料仓和干料堆场。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石灰石和兰炭等配料后经皮带输送至焙烧窑,进行高温烘干和还原。 2 焙烧窑及喂料工艺流程介绍 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干矿通过皮带输送至焙烧窑内高温烘干还原。焙烧窑内砌有4道挡料圈,由窑尾至窑头分别为4挡,3挡,2挡,1挡。1挡高50CM,其余3挡各为30CM。入窑物料经输送至焙烧窑内吸收窑头烧嘴煤气燃烧的热量进行初级烘干以除表面水份,焙烧窑以1.2rpm/min旋转将物料推至窑头方向进行烘干和还原。最终出窑物料将达到500-600℃左右。因物料内溶剂矿物较多,故在煅烧时因注意切勿将窑温过高控制,以防物料发生液相,在窑内结圈影响窑内截面积和窑内通风。同时当窑圈整体夸落时,旋转至窑头下料处堵料,而增加劳动强度。 三启动与停车操作 A 焙烧窑 1 点火前的准备

1.1 现场检查各有关设备检修后的完好情况及润滑情况 1.2 有关人员、支架、工具、杂物等应该全部撤离并清理干净 1.3检查全系统的人孔门,并严密关闭,检查各下料处下料情况。 1.4确认煤气站煤气是否充足,确认柴油的油量和柴火的数量是否满足点火升温要求。 1.5检查PLC控制系统各设备、仪器是否已有备妥信号,确认设备 供气、供水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解决。 1.6根据需要对部分主要设备联动试车,将检查情况及结果全面真 实地写入交接班记录,并将存在问题向主管领导汇报。 1.7工艺工程师提供升温曲线图交付操作员 1.8开启主要设备润滑系统,除尘风机,助燃风机。 2 点火升温 2.1将窑头煤气管道上方的放散全部打开,电炉烟气出口上方的放 散(如未开)也全部打开。 2.2接主管领导点火指令后,将点火木材运入窑内一档前,浇上柴 油。撤出所有人员,联系煤气站送输高温蒸汽对煤气管道吹扫(不少于30分钟)。窑头助燃风机和窑尾除尘风机频率调至适当。2.3 吹扫完毕后通知煤气站进行首次输送煤气,此时将煤气流量阀 门全部关闭,确认窑头烧嘴内有煤气冒出5min后,通知煤气站即切断供气。此时坚决杜绝窑内有明火的产生。将除尘风机的频率适当加大,增加窑内通风量,使窑内煤气尽快排空。 2.4 观察窑内煤气浓度和窑头烧嘴,是否还有残留煤气。确认烧嘴

回转窑操作原则及细节要求

5000t/d 回转窑中控(窑头)工操作手册回转窑中控操作和窑头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这一重点来开展,在确保质量稳定和窑长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回转窑操作原则和操作细节要求,加强系统工艺操作及调整管理,稳步提高产量。 一、回转窑操作原则 1、系统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化学成分稳定;B、生料投料量稳定;C、煤粉化学成分稳定;D、煤粉喂料量稳定;E、机械设备运行稳定;确保烧成系统工况稳定。 2、操作中的五稳保一稳:A、生料投料量稳定;B、头煤喂料量稳定;C、尾煤喂料量稳定;D、系统用风稳定;E、窑速稳定;确保热工制度稳定。 3、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A、处理好窑与分解炉用风的关系(三次风阀的调节); B、处理好窑与煤磨的关系; C、处理好窑与生料磨的关系; D、处理好余热发电与窑用风的关系(篦冷机用风); E、处理好生料入库与回灰入库的关系; 4、稳定窑温,前后兼顾,先动风煤,后动窑速。 5、风煤需合理配合,合理使用,控制火焰长度、力度、位置。 6、均匀喂料,稳定窑速,保持物料负荷稳定。 7、注意维护窑皮,实现长期安全运行。 8、先提窑速后提产量 9、禁止漏风现象。 8、三个班操作统一,也就是三班保一窑。 二、中控操作注意重点 1 、分解炉出口温度。 2、窑电流。 3、生料喂料量及输料系统。 4、头、尾煤喂料量及输送系统。 5、窑前温度,熟料结粒。 6、C1 出口压力、温度、O2、CO、NO x 含量。 7、生料、熟料成分变化情况。

8、胴体温度及变化情况。 9、篦冷机冷却情况、料层厚度、篦板温度等。 10、窑头、窑尾收尘器入口温度、压力参数等。 11、各台套设备电机电流情况。 12、各处温度、压力情况。 三、窑头岗位工作重点 1、看窑前火焰形状、力度、温度; 2、看窑前熟料温度、带料高度、结粒情况,窑皮温度、平整度情况; 3、看窑头罩内飞砂情况(篦冷机一段用风); 4、看链斗机内熟料结粒、煅烧结晶、温度情况,窑皮掉落情况; 5、看烟室缩口温度,结皮颜色。 6、检查窑胴体温度(窑此及耐火砖)、预热器下料和温度情况; 7、检查各岗位工作情况和各台套设备运行情况。 四、回转窑各系统操作细节要求 1、回灰系统 A、回灰系统在点火后即将投料前开启,并入库。 B、增湿塔喷水系统的开停根据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而定,1 #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0C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启动,到200C时中控自动给定50HZ (要注意使喷水系统处于备妥自动控制状态),2 #窑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达185 C时中控自动给定30HZ 启动,至U 195C时中控自动给定40HZ 200C中控自动给定50HZ 若温度不降可适当开启窑尾收尘入口冷风阀,必须保证收尘入口温度小于220 C o 喷水系统一般只在投、止料时,或正常投料生料磨一台未开时才开启。 C、为避免因喷水系统运行导致增湿塔底部湿底,造成回灰螺旋堵塞,在窑尾收尘入口温度超高开始喷水时,要保证54.11 阀门开度大于30%以上。 2、生料均化及入窑系统 A、止料操作:先将入窑提升机下52.18旁路阀门打开、52.17阀门关闭即可,然后利用空余时间停止均化库底及入窑设备。 B、当预热器出口无负压时,入窑分格轮和气动插板必须关闭,保护空气斜槽滤布和提升机钢丝胶带。 C、注意仓重变化,保持仓重在75吨左右。 D、生料均化库PLC工作顺序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一、点火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1、清除窑内及溜槽内杂物。 2、准备好点火用具,窑身热电偶处于正上方。 3、检查回转窑润滑系统,主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回转窑窑位、风、煤粉、煤气、 水系统正常,并检查热电偶正常,其保护套突出窑衬表面,热电偶余套管上沿平 齐。 4、检查确认烧咀前的煤气、煤粉闸阀灵活好用,且全处在关闭状态;配套风机调节 阀、蝶阀都灵活好用,且全处在关闭状态。 5、检查确认回转窑前煤气支管上排水器畅通,且满水溢流,排水阀门处在开启状态。 6、打开回转窑炉前支管末端煤气小放散,打开该支管煤气眼镜阀后蒸汽吹扫点,驱 赶该支管内的空气。 7、由防护人员打开煤气支管气眼镜阀。打开支管煤气闸阀,同时关闭眼镜阀后蒸汽 吹扫点,对该支管引煤气。 8、经末端爆发试验连续三次合格后,关闭末端放散阀,引煤气结束。 9、准备点火,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二、点火操作: 1、查看确认回转窑内CO含量为零,且无爆炸混合气体,打开窑尾放散阀。 2、动鼓风机,打开烧咀前的送风一次蝶阀,稍开送风调节阀(开度在5%—10%)达到 送风运行正常。 3、燃引火物,送至烧咀前,缓开煤气阀门,引燃煤气,适当调节煤气闸阀,配合调节 送风阀,使煤气燃烧正常,达到火焰炽热,无黄焰,且持续稳定. 三、回转窑升温操作: 1、点火后,要尽快使窑内温度提高,达到正常生产。 2、升温期间要勤观察窑内火焰燃烧情况,将风、煤气、煤粉配合好,达到理想状态。 3、观察电热偶显示屏。当窑内温度低于200o C时,每小时转窑1/3圈,200~600o C时,

每半小时转窑1圈,窑内温度大于600o C时,以回转窑最慢速度连续转窑,如因故不能连续转窑时,每10分钟转1/2圈。 4、点火约4小时升温至900o C时通知窑尾引风机岗位,开引风机。(引风机也可根据窑 内情况提前开)适当调节引风量,使回转窑尽快正常生产。 四、回转窑正常操作: 1、转窑正常生产时控制温度: 窑头密封罩:~1000 o C 窑身高温段:1100—1200o C 窑尾密封罩:1000—1100o C 2、观察固定筛口,有大块及时清除。 3、根据生产需要,及时调节煤气、煤粉阀门开度和风量,满足正常生产。 4、随时监测煤气的压力波动和其燃烧情况,确保煤气压力不低于4.0kpa;当煤气压力 低于4.0kpa时,通知主控室,及时减量保温。若煤气压力继续下降达到2.5kpa时,立即关闭烧咀阀门灭火并通知主控室。 5、随时检查鼓风机的运行状况,确保其稳定正常,并调节风机出口压力稍高于烧咀处 煤气压力(100—200pa)。 6、定时对回转窑前的煤气管道,烧咀阀门等进行监测,发现CO浓度超过24PPM时, 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7、勤观察回转窑各处冷却水温度,决不能断水、停水,勤观察回转窑各轴瓦、温度计 回转窑位置的上窜下窜情况,随时调节。 8、随时观察窑内物料大小,燃烧气氛,及时将不正常情况向主控室汇报,指导生产, 达到高产,低耗、高效的目的。 五、回转窑停窑降温操作: 1、停窑超过8小时的长期停窑,为保证窑内剩余球团的质量,适当调节煤气量和给风 量。链篦机排空料后停止煤气,在排料过程中,随着窑内物料减少,适当降低窑速。 2、临时停窑,时间≤5分钟,停止喷煤气,停窑5—10分钟,窑温降至1000 o C停窑, 每10分钟转1/3圈。停窑后采取保温操作,停窑超过5小时,自然降温。

回转窑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回转窑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回转窑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新版) 正确操作、维护和检修回转窑,可以避免设备事故发生,延长回转窑的安全运转周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电耗和辅助材料的消耗,因此要对操作和维护回转窑的工作给予极大重视,做好以下十二项: 1、严格遵守回转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回转窑工艺技术参数。 2、悬挂高温警示牌,禁止触摸高温部位,防止烫伤。 3、在回转窑周边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防尘帽、口罩、风镜、手套、劳保鞋、安全带等),禁止穿短袖衫及化纤工作服。工作服应束紧,避免机件转动部分绞住衣角衣袖,造成人身事故。 4、透过回转窑观察孔巡检时,必须使用看火面罩,并戴好皮手套,不允许直接观看;不用观察孔时,视孔应关闭。非工作人员应

撤离窑头平台,防止热烟气喷出伤人。 5、在运转中不能用手或其它东西探入轴承、减速器或大齿轮罩内部,进行任何修理检查或清洗工作,不能折除安全防护设施。 6、经常检查滚轮与托轮、挡轮的接触和磨损是否均匀,有无受力过大和出现麻面等情况。每隔4小时,仔细检查减速机声响,看是否有杂音和噪音。 7、经常检查出口废气及出料温度,以免筒体过热,绝不允许有筒体局部烧红现象。 8、喂料机给泥操作要均匀,严防大起大落。 9、稳定控制回转窑窑速: 稳定的喂料量和稳定的窑速,至关重要。新窑第一次起始喂料量和窑速最好能控制在设计值的35%左右。 回转窑的窑速随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窑速一般应控制在3.0r/min。 10、严禁停窑烘,避免筒体上下温差引起“热弯曲”垮塌的严重事故。

回转窑操作方法 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方法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 1目的 统一操作思想,实现回转窑均衡稳定生产,进一步降低熟料烧成热耗,充分利用低品位燃料,确保回转窑运行周期八个月以上。 2使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4.8×74m RF5/NC 新型干法回转窑中控操作。 3 指导思想 3.1保证最佳热工制度,不断优化工艺参数,确保回转窑长期优质、稳定、高产、低耗运行; 3.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系统、煤磨系统互相协调,密切配合; 3.3三班统一操作,风、煤、料、窑速合理皮配,确保热工系统平衡; 3.4充分利用预热器气体分析仪、窑尾气体分析仪,合理搭配炉、窑用煤比例,确保燃料完全燃烧。 3.5严禁入窑溜子及窑尾烟室高温,防止预热器各旋风筒、分解炉、窑尾烟室等部位结皮、堵塞。 3.6保持回转窑内合理的热力强度分布,保护好窑皮和窑衬,延长窑系统运行周期; 3.5合理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风量,提高热回收效率。 4 窑系统工艺流程 4.1生料入窑部分:生料由生料库底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分七区进入生料标准仓;经充气均化后的生料经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斜槽、入胶带斗提,喂入预热器; 4.2 RF5/5000预热器内,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到达C4A、C4B旋风筒后进入分解炉内进行煅烧,然后进入五级旋风筒进行料气分离后,物料入窑煅烧;

4.3 NST-1分解炉由炉体及出气管道构成,三次风管单侧倾斜入炉,物料从两个下料口入炉,分解后的物料经五级旋风筒收集后入窑煅烧; 4.4 回转窑规格为φ4.8×74m;斜度:4%;主传动转速:max4.0 r/min;生产能力:5000t/d; 4.5篦冷机采用三段篦式冷却机(NC39325),冲程采用液压方式;篦床实际面积为121.2m2。窑头收尘下的粉尘与出篦冷机的熟料汇合经裙板输送机送入三个熟料库。冷却机高温段热风经窑头罩一部分入窑作为窑的二次风,一部分入分解炉作为三次风,冷却机中温段热风入煤磨烘干原煤;剩余的气体经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中; 4.6废气处理:预热器的高温气体经过高温风机抽吸,再经增湿塔降温后作为原料系统的烘干热源或经窑尾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 5 回转窑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5.1工艺、机械、电气专业对各设备分专业检查、确认; 5.2通知现场检查预热器系统,确认人孔门、清料孔是否关闭好,投球确认溜管通畅,并将各翻板阀吊起; 5.3确认压缩气、冷却水压力正常; 5.4确认窑头柴油罐油位大于60%; 5.5确认DCS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6确认中控显示的参数及调节系统正常,并与现场一致; 5.7确认窑头煤粉仓储存情况,如果煤粉不足,通知煤磨点热风炉,开煤磨; 5.8工艺技术员校好燃烧器的坐标及火点位置,根据工艺要求制定升温曲线; 5.9通知现场插好油枪检查油路通畅,提前1小时现场开启油泵打油循环; 5.10启动高温风机润滑油站、窑主减速机润滑站。 6 回转窑点火升温 6.1关闭预热器冷风挡板,关闭高温风机入口挡板,关闭窑尾系统风机挡板,启动窑尾系统风机,适当打开原料磨旁路挡板及窑尾系统风机挡板,确保窑头微负压;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操作规程 一、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一)、中控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完成 1、对预热器进行彻底检查、清理、密封,并将所有翻板阀吊起。 2、检查系统所有油、气、冷却水路是否畅通,要求无跑、漏、滴现象。 3、将C1双筒检修门打开或打开C2出口检修门作点火烟帽用。 4、检查预热器系统所有空气炮气阀是否打开,电磁阀中控能否正常控制。 5、检查篦冷机固定篦板和一段篦床是否有积料,如无积料需重新布料。 6、检查油箱是否有足够点火用柴油,另备浸油棉纱点火棒两根。(二)、中控操作检查事项 1、检查所有设备中控有无备妥,如无备妥应通知电修人员处理。 2、和现场巡检人员取得联系,中控动作所有风阀确认能正常开启和关闭,并且要求显示值和现场要一致。 3、如立磨生产,将高温风机风阀关至最小开度;如立磨不生产,将高温风机风门、尾排风门全部关闭,利用C1检修门作点火烟卤用。 4、确认煤粉仓内有足够点火用煤粉。 (三)、现场巡检人员检查准备结束通知中控点火。 二、点火升温 1、中控调整C1出口冷风阀,控制窑头负压在-50—-70Pa.。 2 、开启一次风机,调整转速至出口压力10KPa并将内外风比例调为7:3 3、点燃浸油点火棒,伸入喷煤管头部前10CM下方20CM 左右。

4、开启油泵,视窑头火焰状况调整油量大小。 5、根据点火时间长短,控制燃油升温时间,然后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窑头喂煤罗茨风机,打开放风阀,确认开机条件后开启风机,并调整风压至5KPa左右,组开喂煤转子秤,给定煤量1.2--1.5T/H进行油煤混燃。 6、严格按照升温曲线,控制升温速度和盘窑。防止温差过大后窑胴体变形。同时避免过多浪费点火用油。 7、视窑内通风状况,开启尾排风机、高温风机、篦冷机风机和窑头余风风机。并根据窑头负压情况和火焰状况,控制窑头“0”压点,确保煤粉完全燃烧。 8、当尾温达600℃时,辅机连转;尾温达700 ℃时可考虑启动窑主机。 9、当尾温达900 ℃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分解炉喂煤罗茨风机、转子秤,确认能开机后开机喂煤1.0-1.5T/H.同时放下翻板阀。 10、随着窑系统温度提高逐步加快窑转速,并通知现场各岗位巡检人员勤检设备,清理预热器,做投料前的准备工作。 11、中控接到现场各巡检人员检查完毕回复后,通知各巡检查人员,准备投料。 三、投料生产。 1、调整高温风机液力偶合器,控制C1出口负压至-2.8—-3.5KPa之间。 2、关闭C1检修门和冷风阀,开始投料,初投100-120T/H,并根据温度变化适当加减煤,同时控制合适窑速。 3、通知现场巡查人员检查预热器C1-C5翻板阀活动情况,要求动作灵活且能锁风,如有问题,及时汇报,以防预热器堵塞.

回转窑作业指导书

沾益县通途工贸公司廻转窑挥发法生产氧化锌 技术操作规程 批准:晏崇云 审核:吴金星 编写:缪维纲 2007年9月19日

一、引言 1.1锌的性质和用途 铅是兰灰色金属,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沸点1525℃;能与锌、锡、锑、砷等金属组成合金。铅的展性良好, 延性甚微;在干燥空气中,铅不发生化学变化;在潮湿空气中, 易形成氧化铅薄膜覆盖其表面;常温下,铅几乎不溶于稀盐酸和 硫酸,但溶于硝酸,铅对碱、氨、氰酸及有机盐具有较好的防腐 蚀能力。 锌是兰白色金属,硬度2.0,熔点419℃,沸点906℃,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延性,压延后比重为7.19,锌能与 铅、锡、锑、镍、铜等金属组成合金。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 锌不起变化;在潮湿空气中,其表面生成致密的碱性碳酸锌薄膜, 可保护锌金属内部和镀锌金属表面不再氧化受腐蚀。 由于铅、锌具有上述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轻工业和医药工业等 部门,铅金属还在核工业和石油工业等部门有所应用。镉的性质 镉是一种银白带蓝色光泽的金属。密度为8.64克/厘米3,熔点 320.9℃。镉比锌更容易挥发,其沸点为767℃,镉的分子量为 112.4。 1.2 锌精矿质量标准(表3) 锌精矿质量标准(YB114—81)表3 品级锌不小于(%)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59 57 55 53 50 48 45 43 40 杂质不大于(%) Cu Pb Fe As SiO2 F 0.8 1.0 6 0.2 3.0 0.2 0.8 1.0 6 0.2 3.5 0.2 0.8 1.0 6 0.2 4.0 0.2 0.8 1.0 7 0.3 4.5 0.2 1.0 1.5 8 0.4 5.0 0.2 1.0 1.5 13 0.5 5.5 0.2 1.5 2.0 14 协议 6.0 0.2 1.5 2.5 15 协议 6.5 0.2 2.0 3.0 16 协议7.0 0.2 1.3 锌精矿的杂质 铜:在精矿中常呈铜的硫化物状态存在,焙烧时,主要形成不同形式的氧化亚铜,残余的硫化铜易形成冰铜,降低炉料的熔点。湿法炼锌时,溶液中的Cu++腐蚀管道、阀门,在竖罐蒸馏时,往往有少量进入粗锌,影响商品锌质量。因此要求锌精矿含Cu不大于2%。 铅:锌精矿中含硫化铅较高时,形成易熔的铅硫,铅硫首先促使结块甚至使焙烧料熔化,阻止硫的脱除。氧化铅易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形成低熔点共晶,在800℃时开始熔化,引起炉料在沸腾炉和烟道中结块。湿法炼

回转窑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

回转窑看火操作的具体要求 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亮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窑皮的厚度等。 2)操作预分解窑要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快转率。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低于1.5%,立升重波动范围在±50g/L以内。 5)在确保熟料产质量的前 撒料板角度的调节 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管的底部。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落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使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是在管道内进行的。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多数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这说明在旋风筒中物料与气体的热交换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撒料板将物料撒开程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料受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换热效率。撒料板角度的太小,物料分散效果不好。反之,极易被烧坏,而且大股物料下塌时,由于管路截面积较小,容易产生堵塞。所以生产调试期间应反复调整其角度。与此同时,注意观察各级旋风筒进出口温差,直至调到最佳位置。 排灰阀平衡杆角度及其配重的调整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的下料管都设有排灰阀。一般情况下,排灰阀摆动的频率越高,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气管道中的物料越均匀,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主要取决于排灰阀平衡杆的角度及其配重。根据经验,排灰阀平衡杆的位置应在水平线以下,并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有人作过计算,最好能调到150左右。因为这时平衡杆和配重的重心线位移变化很小,而且随阀板开度增大上述重心和阀板传动轴间距同时增大。力矩增大,阀板复位所需时间缩短,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可以提高。至于配重,应在冷态时初调,调到用手指轻轻一抬平衡杆就起来,一松手平衡杆就复位。热态时,只需对个别排灰阀作微量调整即可。 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吹扫时间的调整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根据其位置、内部温度和物料性能的不同,在锥体一般都设有1~3 圈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6—0.8MPa。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计算机定时进行自动吹扫。吹扫时间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设定。一般为每隔20min左右,整个系统自动轮流吹扫一遍。每级旋风筒吹扫3—5s。当预热器系统压力波动较大或频繁出现塌料等异常情况时,随时可以缩短吹扫时间间隔,

回转窑操作方法

回转窑操作方法: 1目的 统一操作思想,实现回转窑均衡稳定生产,进一步降低熟料烧成热耗,充分利用低品位燃料,确保回转窑运行周期八个月以上。 2使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4.8×74m RF5/NC 新型干法回转窑中控操作。 3 指导思想 3.1保证最佳热工制度,不断优化工艺参数,确保回转窑长期优质、稳定、高产、低耗运行; 3.2树立全局观念,与原料系统、煤磨系统互相协调,密切配合; 3.3三班统一操作,风、煤、料、窑速合理匹配,确保热工系统平衡; 3.4充分利用预热器气体分析仪、窑尾气体分析仪,合理搭配炉、窑用煤比例,确保燃料完全燃烧。 3.5严禁入窑溜子及窑尾烟室高温,防止预热器各旋风筒、分解炉、窑尾烟室等部位结皮、堵塞。 3.6保持回转窑内合理的热力强度分布,保护好窑皮和窑衬,延长窑系统运行周期; 3.5合理调整篦冷机篦床速度和各室风量,提高热回收效率。 4 窑系统工艺流程 4.1生料入窑部分:生料由生料库底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分七区进入生料标准仓;经充气均化后的生料经手动闸阀、电控气动阀、电控流量阀、斜槽、入胶带斗提,喂入预热器; 4.2 RF5/5000预热器内,生料和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到达C4A、C4B旋风筒后进入分解炉内进行煅烧,然后进入五级旋风筒进行料气分离后,物料入窑煅烧; 4.3 NST-1分解炉由炉体及出气管道构成,三次风管单侧倾斜入炉,物料从两个下料口入炉,分解后的物料经五级旋风筒收集后入窑煅烧; 4.4 回转窑规格为φ4.8×74m;斜度:4%;主传动转速:max4.0 r/min;生产能力:5000t/d; 4.5篦冷机采用三段篦式冷却机(NC39325),冲程采用液压方式;篦床实际面积为121.2m2。窑头收尘下的粉尘与出篦冷机的熟料汇合经裙板输送机送入三个熟料库。冷却机高温段热风经窑头罩一部分入窑作为窑的二次风,一部分入分解炉作为三次风,冷却机中温段热风入煤磨烘干原煤;剩余的气体经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中; 4.6废气处理:预热器的高温气体经过高温风机抽吸,再经增湿塔降温后作为原料系统的烘干热源或经窑尾电收尘除尘后排入大气。 5 回转窑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5.1工艺、机械、电气专业对各设备分专业检查、确认; 5.2通知现场检查预热器系统,确认人孔门、清料孔是否关闭好,投球确认溜管通畅,并将各翻板阀吊起; 5.3确认压缩气、冷却水压力正常; 5.4确认窑头柴油罐油位大于60%; 5.5确认DCS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6确认中控显示的参数及调节系统正常,并与现场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