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2006年第37卷第10期

《浙江化工》文章编号:1006-4184(2006)10-0011-03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王晓乐,孙烈,江才鑫(浙江省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介绍了KIH-9201的中间体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各个合成路线进行

了讨论。

关键词:KIH-9201;苯基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

收稿日期:2006-06-08作者简介:王晓乐(1979-),汉族,浙江东阳人,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从事农药合成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新合成农药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杂环化合物和含氟化合物。氟噻乙草酯[1]就是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农药,代号为KIH-9201,通用名为Fluthiacet-methyl,商品名为Action。该农药属于酰亚胺类除草剂,特点是高效、低毒。其化学结构如下:

KIH-9201的合成方法通常是由2-氟-4-氯-5-

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和六氢哒嗪先反应成硫脲化合物,然后经光气作用环化而成。另外一种方法是2-氟-4-氯-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和甲酰肼缩合形成硫脲化合物,与光气成环得取代的1,3,4-噻二唑啉-2-酮化合物,再经水解、烷基化两步反应得到目的产物。2-氟-4-氯-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是其中的主要中间体,合成步骤较繁复,其中从取代苯胺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介绍以取代苯胺为原料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并予以评述,供有关人员参考。

1合成方法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主要有硫代光气合成路线、二硫化碳-有机碱-氯甲酸甲酯合成路线、硫氰酸盐合成路线等三条路线。此类化合物一般不提纯出来,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

1.1硫代光气合成路线

此合成方法是指取代苯胺化合物和硫代光气反应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的硫代光

气没有工业原料,需自己合成。

文献[2]报道了4-氯-2-氟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将4-氯-2-氟苯胺、氯仿、冰混合于反应瓶中,

在15min左右滴加硫代光气,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分出有机相,水相用氯仿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液体既产品4-氯-2-氟苯基异硫氰酸酯。

1.2二硫化碳-有机碱-氯甲酸甲酯合成路线

此合成方法是指取代苯胺化合物先和二硫化碳、有机碱先反应形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再与氯甲酸甲酯作用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此方法避免了使用硫代光气。有机碱主要有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三乙烯二胺)、4-吡咯烷基吡啶、三乙胺等。

(1)文献[3]报道了用三乙烯二胺或4-吡咯烷基吡啶作为有机碱,合成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11--

Vol.37No.10(2006)

ZHEJIANGCHEMICALINDUSTRY将4-氯-2-氟-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三乙烯二胺)和甲苯混合于反应瓶中,在室温下滴加二硫化碳,滴加完成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0h,反应完毕,过滤收集沉淀物,得到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离子-N-(2-氟-4-氯-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将上述制备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二氯甲烷在边冷却的情况下,于0℃滴加氯甲酸甲酯与二氯甲烷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在0℃搅拌5h,使反应完全。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馏脱去二氯甲烷,得4-氯-2-氟-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该文献还做了不同有机碱的对照实验。用4-吡咯烷基吡啶代替三乙烯二胺时,得到了目标产物。

而当用三乙胺代替作为有机碱时,则几乎没有得到相应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当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烯-7代替作为有机碱时,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收率低,有大量副产物。

(2)文献[4]报道了使用三乙胺,以2-甲氧基-4-甲基-5-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相应的苯基异硫氰酸酯。

向2-甲氧基-4-

甲基-5-

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四氢呋喃的溶液中,加入三乙胺和二硫化碳;

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5h,再在搅拌下,加入氯甲酸甲酯,加完后继续在室温下搅拌20min。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的溶液加入到反应物中,搅拌15min,反应混合物于水、二氯甲烷混合,分离有机层,用芒硝干燥,蒸去溶剂,残留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并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溶液蒸去溶剂后残液中加入异丙醚和正己烷,析出沉淀,过滤得3-甲氧基羰基-4-甲氧基-6-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文献[5]也报道了4-氯-2-氟苯胺和三乙胺、二硫化碳反应合成4-氯-2-氟苯基二硫代甲酸三乙基胺盐,收率81%。

(3)文献[6]则提到了用三氯氧磷或重金属盐如硫酸铜、硝酸铅等来代替氯甲酸甲酯。反应式如下:

R=Me时,收率为50.3%。

收率为78%。反应中应防止氨使异硫氰酸酯分解。

1.3硫氰酸盐合成路线

此合成路线是指取代苯胺化合物先和硫氰酸盐反应生成硫脲衍生物,再形成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1)文献[7]报道了取代苯胺在盐酸气作用下形成盐酸盐,再与硫氰酸盐在氯苯中共热回流得到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式如下:

反应器中投入氯苯,再蒸馏出部分氯苯以除去反应器中反应液形成很厚的悬浮液体系,反应液加热至回流温度,马上加入硫氰酸铵盐,反应液回流反应5h,同时继续持续通入HCl气体。黄灰色沉淀出现后,反应液降温,吸滤除去沉淀。滤液蒸馏脱溶,残液溶解于沸正己烷,溶液降温,油水分离,少量沉淀吸滤除去。正己烷溶液蒸馏脱溶,残液减压蒸馏,得2-邻甲苯基异硫氰酸酯。

(2)文献[8]报道了经过以下过程,分离中间体硫脲衍生物,再在氯苯中共热回流得到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式如下:

此操作过程较复杂,具体参见文献。不过此类方

法依然是Ar为萘基时,收率较高。

2合成方法讨论

路线一:

此方法收率较高,步骤很少,但是需使用高危险的化学品硫代光气。而且硫代光气没有工业原料,需要自己合成,且合成过程也十分复杂和难于操作。所以这条路线操作过程比较危险,要实行工业化的生产较为困难。

路线二:

此方法避免了使用硫代光气,有相当高的收率,并且胺类有机碱的回收后的再使用也较为容易。本

12--

2006年第37卷第10期《浙江化工》方法当取代苯胺在苯基的5-取代位上有取代基时特别有效。但是本方法所使用的胺类有机碱(如三乙烯二胺)很特殊,价格比较昂贵,应考虑用三乙胺等较为廉价的胺类来代替。不过此路线的操作过程却十分容易,中间体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会从反应体系中沉淀出来,通过过滤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综合来说,本路线收率高,步骤较少,工艺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如能找到廉价合适的胺类有机碱,会有很好的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路线三:

此路线收率较低,只有当Ar为萘基时收率还可以。而且其中的操作过程复杂,使用的溶剂量很大。因此本方法不适合投入工业化的生产。参考文献:

[1]柏再苏,王大翔.新农药论丛[M].(第三集),1998,12 ̄13,41 ̄46.

[2]GODDARDSTEVENJ.Novel2-aryl-2,3,5,6,7,8-

hexahydro-3-thioxoimidazo-{81,5-a-{9pyridin-1(BaH)-onesasherbicides[P].US4138242.1979-02-06.

[3]YAMAGUCHIMIKIO;OHIHIDEO.Dithiocarbamicacidsalt,processforproductionthereof,andprocessforpro-ductionofisothiocyanateusingsaiddithiocarbamicacidsalt[P].US5274166.1993-12-28.

[4]

OGATAMASARU;WATANABEYOSHIHACHI.

Phenylisothiocyanatederivativesandtheirproduction[P].US4248869.1981-02-03.

[5]THEODORIDISGEORGE.Isothiocyanateintermedi-ates[R].US4868321,

1989-09-19.[6]黄润秋.王惠林,等.有机中间体制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54,58.

[7]

RASSCHAERTANTOINETHEOFIEL;BENOY.

Methodforthepreparationofarylisothiocyanates[P].GB1099768,1968-01-17.

[8]RASSCHAERTANTOINETHEOFIEL;BENOY.Im-provedmethodforthepreparationofarylisothiocyanates[P].GB1099767.1968-01-17.

AReviewoftheSynthesisofPhenylisothiocyanate

WANGXiao-le,SUNLie,JIANGCai-xin

(ZhejiangHetianChemicalCo.,Ltd.,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dthemethodfortheproducingphenylisothiocyanteastheintermediatesoftheKIH-9201.Thesyntheticroutesofthemwerereviewed.Keywords:KIH-9201;phenylisothiocyanate;synthesis

2007年《煤化工》征订启事

《煤化工》期刊系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级大型行业性综合期刊,

1973年创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4-1142/TQ,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9598。

《煤化工》期刊由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原化工部第二设计院)、全国煤化工信息站、全国煤化工设计技术中心主办,并邀请全国煤化工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院所(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校、生产企业联合办刊。《煤化工》期刊近几年所取得的资质证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知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期刊

?山西省一级期刊

《煤化工》期刊报道范围:煤化工行业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及发展战略研讨;煤的开采及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煤的气化、液化(包括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合成液

体燃料);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流化床技术、粉煤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炼焦、煤焦油加工及城市煤气;化肥(合成氨、尿素等大、中、小氮肥);C1化学化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等);电石乙快化工;化工环保(污水、废水处理,烟气净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等)。

具体报道内容:(1)煤化工基础理论研究、煤化工行业技术进展、边缘学科发展动态;(2)煤化工行业科研、设计、生产等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3)煤化工生产企业的操作经验、技改、环保、节能;(4)煤化工新建项目可行性探讨、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与评价、

新建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等。

《煤化工》期刊为双月刊,大16K本,每期定价10.00元;

全年每份60.00元(含邮费),订刊费可通过邮局汇款到编辑部或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176。

编辑部地址:(030001)山西省太原市新建南路

康乐街9号(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内)

电话:(0351)4041584-2228、2225;4084788E-mail:mhgqk@126.com

!!!!!!!!!!!!!!!!!!!!!!!!!!!!!!!!!!!!!!!!!!!!"

!!!!!!!!!!!!!!!!!!!!!!!!!!!!!"

!!!!!!!!!!!!!!!!!!!!!!!!!!!!!!!!!!!!!!!!!!!!"

!!!!!!!!!!!!!!!!!!!!!!!!!!!!!"

13--

嘧菌酯中间体合成新工艺及市场分析

嘧菌酯中间体合成新工艺及市场分析(下) 李强雷青菊 摘要:介绍了嘧菌酯原药市场行情及国内主流生产商,以及新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技术。 关键词:中间体合成工艺嘧菌酯市场分析杀菌剂 全球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嘧菌酯,2014年的销售额突破15亿美元,且需求量以15%左右的增幅持续增长。嘧菌酯原药及复配制剂均已过专利期,国内已有大量厂家进行生产。目前,国内原药产量约6000吨,其中88%销往国外。2016年,全球嘧菌酯原药产量有望突破1万吨。 一、工艺简介 目前国内现有和正在建设中的装置,合成技术都采用邻羟基苯乙酸、4,6-二羟基嘧啶、水杨酰胺为原料经过七步反应合成嘧菌酯,中间涉及20多种化学品,其中包括大量酸、碱和有机溶剂,反应及溶剂回收采用间歇操作,每吨嘧菌酯原药产生约50吨的废水。 二、嘧菌酯进入快速放量期 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王牌—嘧菌酯为代表的新一代杀菌剂,逐步显现出未来强劲的机会。通过研究某些已实现转移专利的杀菌剂进程来看,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专利到期价格下降,经济劣势扭转; 产品逐渐被接受;第二阶段:中间体在国内逐步扩能,巨头(巴斯夫等)开始小规模的产能转移;相关上游产业链受益;第三阶段:价格企稳,大范围产能转移开始;国内厂商开始受益。目前,嘧菌酯刚刚进入第一阶段中期,即将迎来它的“快速放量期”。 嘧菌酯具有极其广泛的杀菌普,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

病、黑星病、霜霉病、稻瘟病等都有极好的活性,一般在保护性处理或病害发生早期使用,对作物种植影响甚微。 嘧菌酯可治疗作物疾病汇总 高效的杀菌效果与优异的经济效益是其胜出的核心因素。嘧菌酯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能够制成各种制剂,包括: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等。相关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对马铃薯早疫病的测试中,其治疗效果优于代森锰锌;对黄瓜褐斑病的测试中显著优于百菌清。 三、嘧菌酯生产量情况 嘧菌酯产能集中度高,国内企业刚刚起步。目前全球嘧菌酯生产主要集中在先正达公司,总产能在8000吨。嘧菌酯2010年专利到期后,国内掀起了登记热潮,原药生产企业登记的有33家,但真正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少之又少。 我国嘧菌酯主要生产企业 国内生产的嘧菌酯原药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国家包括乌拉圭、南非、

嘧菌酯生产方法简介

嘧菌酯生产方法简介 (八步法) 1、 氰化 在催化剂作用下,邻氯氯苄与氰化钠反应,生成邻氯氰苄 Cl CH 2Cl +NaCN Cl CH 2CN +NaCl 161 151.5 催A 2、 常压水解 邻氯氰苄在酸性条件下,常压水解生成邻氯苯乙酸 Cl CH 2CN +H 2O Cl CH 2COOH +NH 3 151.5 硫酸 170.5 2 3、 高压水解 在催化剂作用下,邻氯苯乙酸高压水解,生成邻羟基苯乙酸 +H 2O OH CH 2COOH +NaCl 催B 152 Cl CH 2COOH 170.5 NaOH 4、 闭环 在催化剂作用下,邻羟基苯乙酸分子内脱水,生成内酯 OH CH 2COOH +H 2O 催C 152 O O 134 5、 甲氧烯基化 以醋酸酐为溶剂,内酯与原甲酸三甲酯反应,生成苯并二醇

+HC(OCH 3)3 O O 134 +CH 3OH O O OCH 3 176 醋酐 6、 开环 苯并二醇与甲醇钠、二氯嘧啶反应,生成Z 型中间体 +CH 3ONa O O OCH 3 176 +N N Cl Cl 149+NaCl O N N Cl O O 320.5 7、 转位 在催化剂作用下,Z 型中间体高温转位成E 型中间体 催D O N N Cl O O Z 型320.5 高温 O N N Cl O O E 型320.5 8、 醚化 以碳酸钾作缚酸剂,在催化剂作用下,E 型中间体与水杨腈反应,生成嘧菌酯 催E +O N N Cl O O O E 型320.5 缚酸剂 O N N O O O O CN HO 119 嘧菌酯403.4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概述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概述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是由多异氰酸酯单体或其低分子衍生物组成的胶粘剂,它是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早期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用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Bayer公司产品牌号:DesmodurR)作胶粘剂,成功地将橡胶与金属粘接起来,并应用于坦克车的履带、救生筏、充气防护衣等,从而开始了多异氰酸酯胶粘剂的生产与应用。 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属于反应型胶粘剂,粘接强度高,特别适合于金属与橡胶、纤维等的粘接,这种胶粘剂主要有下述几点特性。 (1) 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与许多表面含有活泼氢原子的被粘材料,如金属、橡胶、纤维、木材、皮革、塑料等产生共价键,且固化后含氨基甲酸酯、脲键以及极性较强的键和基团,易和基材之间产生次价键,这些化学粘合力和物理粘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被粘基材之间产生较高的粘接强度。 (2) 通常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分子量小,能够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因此易于扩散到基材表面,还易渗入一些多孔性的被粘基材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胶粘性能。 (3) 该类胶粘剂可常温固化,也可加热固化,易于产生交联结构,耐热、耐溶剂性能好。 (4) 含有较多的游离异氰酸酯基团,对潮气敏感,有毒性,通常含有机溶剂,贮存时要注意防水防潮,操作时须注意通风。 (5) 由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分子量小,NCO基团含量高,固化后的胶层硬度高,有脆性。因此常用橡胶溶液、聚醚、聚酯等低聚物进行改性或用作多种胶粘剂的交联固化剂。 工业上生产的二异氰酸酯,如MDI、TDI、XDI、二甲氧基联苯二异氰酸酯(DADI)、己酸甲酯-2,6-二异氰酸酯(LDI)等都可以直接作胶粘剂使用,用于金属与橡胶的粘接。目前应用最多的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品种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硫代磷酸三(4-异氰酸酯基苯酯)、三羟甲基丙烷-TDI的加成物。 四异氰酸酯胶粘剂 最常用的四异氰酸酯胶粘剂是二甲基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它是由甲苯二胺甲醛结合,生成二甲基三苯基甲烷四胺,经光气化、活性炭脱色处理、抽滤浓缩或用溶剂配制而成。 二甲基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胶粘剂产品牌号为“7900”胶,有固体粉末型和氯苯溶液型,其胶粘剂产品技术指标参见表。 二甲基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胶粘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广泛适用于橡胶、皮革、塑料,金属、织物的粘接,其主要用途是作氯丁胶粘剂和聚氨酯胶粘剂的交联剂,用于制鞋等行业。“7900”胶粘剂粘接强度比列呵纳高,而且胶层颜色浅,不会产生变色现象,性能可与Desmodur RF媲美。 项目\型号粉末型液体型外观 固体含量,% NCO含量,%(最小) 细度(通过150目,最小) 储存期,月浅黄或棕黄色 90 34.6 95 6 浅棕至棕色 20±1 7.7 - 18

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研究

2011年5月第34卷第3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May ,2011Vol.34,No.3 收稿日期:2010-09-26 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基金(2010JQ0048)和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09ZA110)基金资助项目 *联系作者简介:王周玉(1977—),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手性药物合成及其方法学、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研究 蒋胜前,王周玉* ,蒋珍菊,陈万义,李建惠 (西华大学制药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以不活泼芳胺、二硫化碳(CS 2)、三乙烯二胺(DABCO )、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 )为原料合成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优的条件下合成了7个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收率高达95%,并利用红外、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异硫氰酸酯;不活泼芳胺;三乙烯二胺;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中图分类号:O621.3;O6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395(2011)03-0388-04 doi :10.3969/j.issn.1001-8395.2011.03.023 芳基异硫氰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 体[1-4] ,由于其反应活性高、反应后可引入2个杂原子,在农药、医药、精细化工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本身具有防癌、抑癌作用,还可用于测定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以及作为荧光素标记物[4-9]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芳基异硫氰酸酯品种有限、 价格昂贵,特别是部分不活泼芳胺的异硫氰酸酯.因此,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芳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很多 [4,10-26] ,经典 的合成方法是利用胺类物质和硫光气反应,但硫光 气是一种剧毒的挥发性物质,对于一般实验室制备不安全;另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胺类物质和二硫化碳反应,再在金属盐或者三氯氧磷的作用下生成异硫氰酸酯,这一方法对于供电子活泼芳胺具有很高的收率,但对吸电子不活泼芳胺收率非常低,部分吸电子芳基胺甚至不反应;对于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目前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固体光气法,但是,很少有人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对该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最优的条件下合成了几个难合成的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酯,利用红外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1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傅立叶红外光谱仪(NICO-NET380,天津市拓普仪器有限公司);核磁共振仪 (Brucker -600);WRS -2微机熔点仪(上海申光仪 器仪表有限公司);BP2105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公司);ZF -2型三用紫外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化学纯或分析纯.1.2 不活泼芳胺异硫氰酸脂的合成不活泼芳胺与CS 2、 DABCO 反应,然后再在BTC 的作用下生成异硫氰酸酯,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在100mL 的三口瓶中加入芳胺1、 DABCO 和溶剂甲苯,搅拌至全部溶解,慢慢滴加CS 2,室温下搅拌反应12h ,过滤,滤出固体用甲苯洗3次,烘干,得芳基二硫代甲酸盐粉末2粗品.将2悬浮于溶剂中,冷却至10?以下,将BTC 溶于溶剂滴入,室温下反应2h ,再回流5h ,使之完全反应,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色谱柱层析,得到产品. 1.3红外光谱的测定将样品研碎与KBr 混合压 片, 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测定,找出相关基团的特征吸收峰. 1.4核磁共振碳谱的测定将样品溶于氘代氯 仿,在核磁共振仪上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本文以3,5-二三氟甲基苯胺为模板反应,研究了DABCO 、CS 2、BTC 用量以及第二步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列于表1.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

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改进[1]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TE * E-mail: sunxiaoq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99756.html, Received March 18,2015; revised April 16, 2015; published online May 14, 2015.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SFC (No. 21002009), Major Program for the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of Jiangs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s. 12KJA150002, 14KJA150002),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 of Jiangsu Province (BY2014037-01), and Qing Lan Project of Jiangsu Provinc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00200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Nos. 12KJA150002, 14KJA150002), 江苏省科技项目(BY2014037-01)和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Chin. J. Org. Chem. 2012, 32, xxxx ~xxxx ? 2012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SIOC, CAS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99756.html,/ 1 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改进 李正义 石 嵩 庄 跃 郑崇谦 张金龙 孙小强* (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常州 213164) 摘要 以硫代氯甲酸苯酯和伯胺为原料, 无需额外加碱条件下分别通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实现异硫氰酸酯的合成. 一步合成法对高活性胺底物比较有效, 而两步合成法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 该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原料易得、低毒和操作简便等许多优点, 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异硫氰酸酯; 硫代氯甲酸苯酯; 伯胺; 合成 Improvement of the Synthesis of Isothiocyanates Li, Zhengyi Shi, Song Zhuang, Yue Zheng, Chongqian Zhang, Jinlong Sun, Xiaoqiang * (a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atalytic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Abstract Isothiocyanate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s of phenyl chlorothionoformate and various primary amines vis one-step or two-step process without additional base. The one-step process is good at highly active amines, while two-step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amines. This method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environment-friendly, easily available raw materials, low toxicit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which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industry. Keywords isothiocyanate; phenyl chlorothionoformate; primary amine; synthesis 异硫氰酸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参与多种有机反应, 用于合成多种含氮和硫的化合物,尤其是杂环骨架的构建[1].许多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异硫氰酸酯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2], 如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杀虫、除草等活性, 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工业产品的制备[3]. 异硫氰酸酯的人工合成方法种类繁多[4], 其中以伯胺为原料制备异硫氰酸酯是一种相对简便的途径, 主要涉及三种不同方法 (Scheme 1). 第一种方法是硫代光气合成法[5], 由硫代光气与伯胺直接反应生成异硫氰酸酯, 但硫代光气是剧毒的易挥发的液体, 其生产、运输和使用都不安全, 尽管随后发展了许多硫羰基转移试剂[6]如硫代双光气、硫代三光气、硫羰基二咪唑、二(2-吡啶)硫代碳酸盐等, 但这些试剂大多难以获取, 且反应易得到硫脲副产物; 第二种方法是二硫化碳法[7], 由伯胺与二硫化碳在碱的作用下形成二硫代氨基盐, 再与脱硫试剂反应制备异硫氰酸酯, 但这些反应大多条件苛刻, 需要分步进行, 反应时间较长, 后处理繁琐, 且该方法大多只适合于制备烷基和富电子的异硫氰酸酯; 第三种方法是硫代氯甲酸苯酯法, 由Burke 在2000年首次报导[8]. 该方法相对较绿色, 可利用低毒的硫代氯甲酸苯酯替代剧毒的硫光气或二硫化碳, 与伯胺反应生成硫代氨基甲酸酯中间体, 但需要在三氯硅烷和三乙胺共同作用下脱保护生成异硫氰酸酯. 随后本课题组对该方法先后进行了两次改进, 分别以三乙胺[9]或固体氢氧化钠[10]为碱, 硫代氯甲酸苯酯与伯胺在室温下一步或两步反应即可高收率地制备各种类型的异硫氰酸酯衍生物. 有趣

氟嘧菌酯的合成方法

氟嘧菌酯的合成方法 路线一合成路线: 以关键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为原料,先与4,5,6-三氟嘧啶醚化后再与邻氯苯酚反应得到氟嘧菌酯 路线一合成方法: 在0 ℃下将含47.2 g(0.2 mol)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的1 L四氢呋喃溶液依次用29.3 g(0.22 mol)4,5,6-三氟嘧啶和6.0 g (0.2 mol)氢化钠(80%的植物油悬浮液)进行处理,反应物少量多次加入。反应混合物在0 ℃下继续搅拌3 h,随后不再进行冷却,继续搅拌过夜。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消化并用水反复洗涤。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得到黏稠油状物,该油状物可缓慢形成结晶。得到熔点为98 ℃的68.7 g(理论值的98%) 3-{1-[2-(4,5-二氟嘧啶-6-基氧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将124.1 g(0.333 mol) 3-{1-[2-(4,5-二氟嘧啶-6-基氧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42.8 g(0.333 mol)邻氯苯酚、46 g(0.333 mol)碳酸钾和3.3 g氯化亚铜于1 L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加热到100 ℃过夜;减压脱溶后冷却到20 ℃,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分出有机层,干燥、过滤、减压脱溶后得到148.2 g(97%)目的物。 路线二合成路线: 4,5,6-三氟嘧啶先与邻氯苯酚醚化,然后再和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醚化得到氟嘧菌酯 路线二合成方法: 在20 ℃,将136.8 g(0.56 mo1) 4-(2-氯苯氧基)-5,6-二氟嘧啶加入135.3 g(0.56 mol) 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和197.6 g碳酸钾于460 mL乙腈混合溶液中,加完后温度升至31 ℃。并在50 ℃搅拌反应6 h,然后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将所得混合液倒人2.3 L冰水中,搅拌反应5 h,过滤、水洗、干燥得到260 g (97.8%)目的物,熔点为75 ℃。 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的合成 氟嘧菌酯的合成存在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和4,5,6-三氟嘧啶2个关键中间体,其中间体3-[1-(2-羟基苯基)-1-(甲氧亚氨基)-甲基]-5,6-二氢-1,4,2-二嗪存在以下5种制备方法

分子生物学讲稿

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分子生物学讲稿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胡东维 二零零三年八月修改

概论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2.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的主要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尽管人类对蛋白质的研究比对核酸研究的历史要长得多,但由于其研究难度较大,与核酸分子生物学相比发展较慢。近年来虽然在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及 1

嘧菌酯1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991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8C N 102199127 A *CN102199127A* (21)申请号 201010130608.8 (22)申请日 2010.03.24 C07D 239/52(2006.01) (71)申请人淄博万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55068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朝阳路 18号 (72)发明人高庆昌 (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巩同海 (54)发明名称 一种制备嘧菌酯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嘧菌酯的制备方法,按照苯并呋 喃-2(3H)-酮∶催化剂∶甲酸酯∶硫酸二甲酯= 1.0∶1.0~ 2.5∶1.0~10.0∶0.9~2.5的 比例,首先由苯并呋喃-2(3H)-酮与甲酸酯反应 生成中间体3-甲酰基苯并呋喃-2(3H)-酮,再使 用硫酸二甲酯甲氧基化,生成3-(α-甲氧基)-亚 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后者再与4,6-二氯嘧 啶和2-氰基苯酚反应,生成嘧菌酯。本发明反应 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三废”生成少,环境 污染小,收率高。(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一种制备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由苯并呋喃-2(3H)-酮与甲酸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甲酰化反应,生成3-甲酰基苯并呋喃-2(3H)-酮,后者与硫酸二甲酯进行甲氧化反应生成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酮,再与4,6-二氯嘧啶和2-氰基苯酚进行反应,生成嘧菌酯,其中: 反应物料的摩尔比为:苯并呋喃-2(3H)-酮∶催化剂∶甲酸酯∶硫酸二甲酯=1.0∶1.0~2.5∶1.0~10.0∶0.9~2.5; 甲酰化反应温度-10~45℃,反应时间2~24小时; 甲氧化反应温度0~60℃,反应时间1~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酯为甲酸甲酯或甲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氢化钠或者醇的钠盐或者钾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嘧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的钠盐或者钾盐为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丙醇钠/丙醇钾、异丙醇钠/异丙醇钾、丁醇钠/丁醇钾或者叔丁醇钠/叔丁醇钾。

异硫氰酸烯丙酯合成的研究进展_刘学勇

第41卷第11期 辽 宁 化 工 Vol.41,No. 11 2012年1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November,2012 收稿日期: 2012-10-04 异硫氰酸烯丙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刘学勇,刘 瑶 (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141) 摘 要:异硫氰酸烯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及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性质及用途,归纳了其主要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异硫氰酸烯丙酯必定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异硫氰酸烯丙酯; 合成; 应用 中图分类号:TQ 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12)11-1164-03 异硫氰酸烯丙酯,又称人造芥子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结构式为CH=CH—CH 2—N=C=S,分子量为99.15,它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贮藏期间颜色逐渐变深,有较强催泪性,伴有强烈的芥籽似刺激性臭味和辣味,无旋光性[1] 。它是芥子油的有效成分,在医药、染料、矿物加工、食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它是生产无氰镀铜重要添加剂烯丙基硫脲的一种主要原料, 也用做药物制造、发泡的毒气和擦剂等方面。异硫氰酸烯丙酯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目前,人工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为构成这一类化合物的主体。其合成方法较多,本文就其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 异硫氰酸烯丙酯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天然生产芥末油工艺主要有两种[2] ,一种是利用蒸馏设备,将芥末籽粉碎、炒拌,静态蒸馏,取其精油,最后再与其它植物油勾兑,提纯制得;另一种是将芥末籽粉碎,经水浸泡发制,在带搅拌装置及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动态水蒸汽蒸馏,馏出物用植物油经萃取,精制后即为异硫氰酸烯丙酯。但从植物中提取产品生产方法能耗大, 收率低, 成本高, 很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1.1 国内外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主要方法 (1)氯甲酸丙烯酯与硫氰酸钾化学反应过程; 2-CH=CH 2 + KSCN CH 2=CH-CH 2NCS (30.9%) O (2)丙烯硫醇、丙烯硫醚和氯化氰反应过程, CH 2=CH-CH 2-SH + CNCl CH 2=CH-CH 2NCS CH 2=CH-CH 2-S-CH 2-CH=CH 2 + CNCl CH 2=CH-CH 2NCS (3)丙烯胺与二硫化碳及硫代光气化学反应过 程; CH 2=CH-CH 2 -NH 2 + CSCl 2 CH 2=CH-CH 2NCS CH 2=CH-CH 2 -NH 2 + CS 2 CH 2=CH-CH 2NCS (4)丙烯胺与二硫化碳、三乙胺反应后再与氧氯化磷进行催化反应; CH 2=CH-CH 2 -NH 2 + CS 2 +(C 2H 5)3N CH 2=CH-CH 2NHC-SN(C 2H 5)3S 3 CH 2=CH-CH 2NCS (5)氯丙烯、氰化钠及单质硫磺在有机溶剂介质中进行反应; CH 2=CH-CH 2Cl + NaCN + S CH 2=CH-CH 2NCS (84%) (6)氯丙烯与硫氰酸钠的反应, 溶剂为有机物或水。 CH 2=CH-CH 2 X +MSCN CH 2=CH-CH 2NCS (X=Cl, Br,I; M=k,Na, NH 4) 1.2 国内外有关异硫氰酸烯丙酯合成的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 国内开发了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人 工合成工艺[3] , 即常用的硫氰酸盐反应法,通过与烯丙基氯的液固非均相反应, 最后通过常压蒸馏提纯法直接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该法原料易得, 工艺简单, 但反应时间较长, 产品收率低, 后处理较为复杂,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于跃芹等[4] 以硫氰酸钠和氯丙烯为原料,用乙醇作溶剂, 使硫氰酸盐与烯丙基氯发生均相反应,产

嘧菌酯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怎样用好嘧菌酯防病 嘧菌酯的来源 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密环菌,存在有天然杀菌物质,可杀死与其共生的多种真菌,而自身生长旺盛。先正达公司的科研部门对该天然物质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仿生合成杀菌剂――阿米西达。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此获得了英国女王奖,在农药界中为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产品。 阿米西达是以源于蘑菇的天然抗菌素为模板,通过人工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的病害管理产品。阿米西达已经在全球72个国家,80多种作物病害上获得登记。阿米西达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广杀菌谱,对四大类病真菌所引起的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脐橙炭疽病、脐橙溃疡病、叶斑病、黑星病等大部分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 阿米西达超越了普通杀菌剂的概念,通过全新的病害管理方式,明显的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阿米西达,为全球各地专业种植者所选择、推荐。阿米西达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 嘧菌酯的特性 嘧菌酯杀菌谱广,除了乳油外,可溶于甲醇、乙腈等各种溶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 A,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B,植物保健功能:调节植物內源激素平衡,作物健康、抗病、产量高。 具有向顶传导特性,有利于地下施药,地下施药安全性好。

C,施药后通过内吸作用,均匀分布及重新分布,对作为的保护面面俱到。 D,对蜂、鸟、蚯蚓、益虫无害,对环境友好。 E,多种施药方式:喷雾20克-30克/亩,灌根40-50克/亩。 F,未来主流市场应以单剂为主,农场可根据需要,与多数杀菌剂复配使用,以满足不同需要。 G,完全符合未来农场“预防为主”的植保策略, 应在病害侵染前或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喷沟预防马铃薯黑痣病 黑痣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带病种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发生与春寒及条件有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发病重。 想要有效防治黑痣病,要注意三点:一是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无病薯播种。二是要注意适期播种,在温暖的土壤种植。三是要选择好的药剂处理:用适乐时1L拌种1吨,或者用阿米西达每亩用40-60ml沟施,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嘧菌酯的注意事项

嘧菌酯及其中间体合成技术研究进展_李海屏

嘧菌酯及其中间体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发展沿革及几个主要品种的合成 来源: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2,(4):24-28作者:关爱莹;李慧超;张金波;孙旭峰;王立增;机构: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 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全世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产品的销售额为27.62亿美元,占世界杀菌剂市场总销售额的 25%。据预测,未来5年年均增长率为5.1%,市场前景广阔。介绍了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氟嘧菌酯等的创制经纬,以及嘧菌酯、肟菌酯和啶氧菌酯的合成方法。沈阳化工研究院已经开展一些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杀螨剂的研究。 杀菌剂嘧菌酯的合成工艺 来源:农药,2012,(11):789-791 作者:于福强;牛盾;于春睿;武恩明;叶艳明; 薛有仁;王徵 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E )-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和水杨腈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嘧菌酯的方法,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甲苯为溶剂,通过考察敷酸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收率大于98.5%;甲醇精制1次后,产品含量大于98.0%。[结论]该工艺收率高、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嘧菌酯的合成 来源: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2):25-27作者:董捷;廖道华;楼江松;皮红军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 报道了合成高效杀菌剂嘧菌酯(1)的方法。首先以邻羟基苯乙酸(2)为原料与原甲酸三甲酯在醋酐中反应制备3-(α-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氢)-酮(4),收率59%;化合物5再与甲醇钠、4,6-二氯 嘧啶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E )-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6),收率60%;化合物6与水杨腈反应得到嘧菌酯(1),收率81%。总收率28.6%。 嘧菌酯的合成研究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1,(22):13603-13605作者:周二鹏;何晓明;姚清国;于宏伟;王娟;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目的]探讨合成嘧菌酯的新方法。[方法]以3-(α-甲氧基)甲烯基苯并呋喃-2(3H )-酮为原料,合成 3,3-二甲氧基-2-(2-羟基苯基)丙酸甲酯,3,3-二甲氧基-2-(2-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再与4,6-二氯嘧啶反应得到(E )-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最后(E )-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水杨腈反应得到嘧菌酯。[结果]试验得目标产物20.8g ,熔点115~ 116℃,总收率63.5%。[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总收率高的优点,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嘧菌酯的合成和工艺优化 来源:硕士论文,2004,(3)作者:缪程平导师:尹红;陈志荣 机构:浙江大学 嘧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本文以邻氯苯乙酸为原料,经过水解、酯化、甲氧甲烯化、酯交换和两次乌尔门六步反应合成嘧菌酯。本文运用核磁共振、气质联用及红外等分析方法对各步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各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选用催化剂A 为第一步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同时改进了第一步反应的后处理工艺,使第一步水解反应和第二步酯化反应并成一步反应,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水解反应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催化剂A ∶邻氯苯乙酸=0.075∶1(摩尔比),此时两步反应的总收率为 84.05%。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的第三步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苯并呋喃-2(3H )-酮∶原甲酸三甲酯∶乙酸 农药文摘 第16卷第6期2012年12月 Vol.16No.6Dec 2012 农药研究与应用 AGROCHEMICALS RESEARCH &APPLICATION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2006年第37卷第10期 《浙江化工》文章编号:1006-4184(2006)10-0011-03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 王晓乐,孙烈,江才鑫(浙江省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介绍了KIH-9201的中间体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各个合成路线进行 了讨论。 关键词:KIH-9201;苯基异硫氰酸酯;合成方法 收稿日期:2006-06-08作者简介:王晓乐(1979-),汉族,浙江东阳人,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从事农药合成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新合成农药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杂环化合物和含氟化合物。氟噻乙草酯[1]就是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农药,代号为KIH-9201,通用名为Fluthiacet-methyl,商品名为Action。该农药属于酰亚胺类除草剂,特点是高效、低毒。其化学结构如下: KIH-9201的合成方法通常是由2-氟-4-氯-5- 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和六氢哒嗪先反应成硫脲化合物,然后经光气作用环化而成。另外一种方法是2-氟-4-氯-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和甲酰肼缩合形成硫脲化合物,与光气成环得取代的1,3,4-噻二唑啉-2-酮化合物,再经水解、烷基化两步反应得到目的产物。2-氟-4-氯-5-甲氧羰基甲硫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是其中的主要中间体,合成步骤较繁复,其中从取代苯胺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介绍以取代苯胺为原料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并予以评述,供有关人员参考。 1合成方法 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主要有硫代光气合成路线、二硫化碳-有机碱-氯甲酸甲酯合成路线、硫氰酸盐合成路线等三条路线。此类化合物一般不提纯出来,直接用于下一步合成。 1.1硫代光气合成路线 此合成方法是指取代苯胺化合物和硫代光气反应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的硫代光 气没有工业原料,需自己合成。 文献[2]报道了4-氯-2-氟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将4-氯-2-氟苯胺、氯仿、冰混合于反应瓶中, 在15min左右滴加硫代光气,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分出有机相,水相用氯仿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剂,得到黄色油状液体既产品4-氯-2-氟苯基异硫氰酸酯。 1.2二硫化碳-有机碱-氯甲酸甲酯合成路线 此合成方法是指取代苯胺化合物先和二硫化碳、有机碱先反应形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再与氯甲酸甲酯作用制得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此方法避免了使用硫代光气。有机碱主要有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三乙烯二胺)、4-吡咯烷基吡啶、三乙胺等。 (1)文献[3]报道了用三乙烯二胺或4-吡咯烷基吡啶作为有机碱,合成苯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11--

嘧菌酯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嘧菌酯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嘧菌酯为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在发病全过程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病害发生前阻止病菌的浸入,病菌浸入后可清除体内的病菌,发病后期可减少新孢子的产生,对作物提供全程的防护作用。可调节作物的内在生长环境,增强长势,增强抗逆能力,促使作物早发快长,提早上市,提高品质,延迟作物的衰败,延长结果期,提高单季收入。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为低毒药剂,对人、畜及非靶生物安全,无害,无残留,大鼠急性口服毒性大于5000mg/kg,经皮毒性大于 4000mg/kg,在土壤、水和空气中通过光和微生物能迅速降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 中文名称:嘧菌酯 英文名称:Azoxystrobin 英文别名:Methyl (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alpha-(methoxymethylene )benzeneacetate; Pyroxystrobin; Methyl (E)-2-((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alpha- (methoxymethylene) benzeneacetate; amista; methyl (2E)-2-(2-{[6-(2-cyanophenoxy)pyrimidin-4-yl]oxy}phenyl)-3-methoxypro p-2-enoate 嘧菌酯物化性质相对密度:1.34g/cm3溶解性:6mg/L at 20℃蒸汽压 1.1×10-7mPa(20℃)纯品为浅棕色结晶固体,可溶性: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沸点:581.3℃

9种氨基酸UPLC分析方法(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法)

9种氨基酸UPLC分析方法(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 法) 2013-09-05 方法: HPLC 基质: 标准溶液 应用编号: 103087 化合物: Asp(天冬氨酸) Glu(谷氨酸) Ser(丝氨酸) Gly(甘 氨酸) His(组氨酸) Arg(精氨酸) Thr(苏氨酸) Ala(丙 氨酸) Pro(脯氨酸) Tyr(酪氨酸) Val(缬氨酸) Met(蛋 氨酸) Cys(胱氨酸) IIe(异亮氨酸) Leu(亮氨酸) Nle(正亮氨酸) Phe(苯丙氨酸) Trp(色氨酸) Lys(赖 氨酸) 固定相: Endeavorsil C18 色谱柱/前处理小柱: Endeavorsil C18 1.8μm 100 x 2.1mm 样品前处理: 1 溶液配制:氨基酸储备液:称取一定量氨基酸标准 品,用0.1 mol/l HCl水溶液溶解,配成氨基酸单标 浓度为0.05 mol/l 氨基酸使用液:将储备液用0.1 mol/l HCl水溶液稀释,得到浓度为0.002 mol/l的氨 基酸单标和混标,待衍生 0.1 mol/l HCl水溶液:量 取8.3 ml浓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 ml 异硫氰 酸苯酯(PITC)溶液:将250 μl异硫氰酸苯酯用乙 腈定容至10 ml,得到0.2 mol/L异硫氰酸苯酯溶液三 乙胺溶液:将1.4 ml三乙胺用乙腈定容至10 ml,得 到1.0 mol/L三乙胺溶液 0.1 mol/l HCl水溶液:量 取8.3 ml浓盐酸,然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 ml 2 标准 溶液衍生化:量取200 μl氨基酸混合使用液,置于 1.5 ml塑料离心管中,准确加100 μl 1 mol/l三乙 胺乙腈溶液和100 μl 0.2 mol/l异硫氰酸苯酯乙腈 溶液,混匀,室温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正己烷400 μ l,旋紧盖子后剧烈振荡5~10 s,静置分层,取200 μ

异氰酸酯 msds

异氰酸酯 MSDS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異氰酸 英文别名:Polyisocyanates;Hydrogen isocyanate 中文别名:異氰酸 英文别名:Polyisocyanates;Hydrogen isocyanate 物理化学性质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包含一异氰酸酯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一般是不愉快气味的液体。一异氰酸酯易与氨或胺作用而成脲类,易与醇作用而成氨基甲酸酯(如氨基甲酸乙酯) 沸点(℃):83~84 分子式:C4H7NO 分子量: 85.11 饱和蒸气压(kPa): 6.65/19℃闪点(℃): 26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不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3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带有葱的气味。 禁配物:水、醇类、强碱、酸类、强氧化剂。 化学反应: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 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 与水反应生成甲胺、二氧化碳; 在过量水存在时, 甲胺再与MIC反应生成1,3-二甲基脲, 在过量MIC时则形成 1,3,5-三甲基缩二脲。这二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纯物在有触媒存在条件下, 发生自聚反应并放出热能。 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燃烧时释出MIC蒸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氰化氢。 高温 (350~540℃)下裂解可形成氰化氢。 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烟气。 异氰酸酯产品用途

单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二官能团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弹力纤维、涂料、胶粘剂、合成革、人造木材等。 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是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简称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 Diisocyanate,简称MDI)。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无色有强烈刺鼻味的液体,沸点251°C,比重1.22,遇光变黑,对皮肤、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引起湿疹与支气管哮喘,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绝缘漆、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甲苯二异氰酸酯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为纯MDI和粗MDI。纯MDI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加热时有刺激臭味,沸点196°C,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沫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革、粘合剂等。根据其成分,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也属含氮基的有机化合物。 还有非黄变型的1,6-己二异氰酸酯(HDI)。 制备方法 工业上主要采用伯胺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其反应如下:由二胺光气法可制得二异氰酸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合成理论的不断深入,硝基化合物直接与一氧化碳高温高压催化合成异氰酸酯的工艺越来越来成熟。 由于异氰酸酯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因此具有高活性,容易与一些带活性基团的有机或无机物反应,生成聚氨酯弹性体。 (1)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如与多元醇、聚醚、聚酯酰胺、蓖麻油等含活性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氨甲基酸酯。 (2)与含氨基化合物的反应:与胺类化合物反应通常生成取代脲,如果进一步发生反应则最终生成缩二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